生命整體性的意義
各位同修、各位同學:
一、聞法即應如教修,莫觀師過信心求
我們聽聞到佛法的殊勝以後,就必須立刻生起實修的心,就必須立刻發起求證圓滿佛果的動機和意樂。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聽到了、知道了佛法如此的殊勝,但是我們不想要這麼好的佛法,就在當下我們都沒有這種心,那這種境界過後,時間過後,我們何時才能夠真正想起來要去學修佛法?
法師為我們講說佛法的時候,法師本身也僅僅是在傳遞佛法的信息。佛法是佛菩薩悟出來、證到的境界,歷代的傳承祖師們一代一代往下傳遞。那我們今天所有的講說佛法的法師們,都是在傳遞佛法的信息。既然法師們都是替佛說法,代佛來宣說佛法,所說的佛法就是佛陀的言教,他們是在遵照著佛陀的經論進行開講,為我們講說。作為聽法的人,就不可以、也不應該,在傳遞佛法信息的善知識身上去尋求過失——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聽到的觀過——這個法師講得是不是如法,是不是如理,是不是圓滿。那麼你沒有聽,你怎麼知道他講得如理不如理;你沒有聽,怎麼知道他如法不如法?他還沒有講,你怎麼知道他如理不如理,如法不如法?我們只有去聽、去了解,通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實修,才能夠知道這位法師講的佛法,同自己本身相應不相應。也就是說,我們在還沒有聽聞的時候,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有時候在根本就沒有任何思想准備的情況下,我們就會給對方——給我們接觸到的善知識——下一個結論:某某法師如法,某某法師不如法……總而言之,似乎大部分都不如法,似乎大部分都講得不可靠,那這就很成問題。
所有的人,所有的法師,不是佛,只是替佛在說法。替佛在說法,他就是佛的法身的遍照,佛的法身的體現。也就是說如果不是佛法,如果不是佛陀的智慧光明,我們怎麼能夠聽得到佛法?如果沒有歷代祖師大德來傳持佛法,我們也聽不到,肯定聽不到。既然所有的佛法,都是靠法師們來傳遞、善知識來弘揚,那我們究竟要聽什麼樣的佛法,要聽什麼樣的法師為我們講佛法,我們才會去實踐?經典上面所有的教授,都是佛說的,現在我們還有錄音帶、光碟,都是祖師大德們講的,這些本身都是佛法,已經告訴了我們,如何去實踐。問題是,我們不能發起這種實修的心,這種心發不起來,發不出來;而不是說,法師們所講的佛法有問題。佛法不會有問題,問題是我們對佛法生不起信心。
對佛法生不起信心,不在於這個佛法是從什麼人的嘴上說出來的;也不在於這個佛法是在什麼地方講出來的,這都是其次的問題。佛在世的時候,寺廟也沒有,他都是在露天講佛法,很多很多的人都是慕名而來,聽了以後都能夠受到極大的加持,得到很大的利益,也就是把佛法真正聽到心裡去了。我們如果不是以這樣的一種心態聽聞佛法,就往往容易走偏。所謂走偏,指的是我們一定要去尋找一位自己認為各方面比較圓滿的善知識,各方面比較具足條件的善知識,這是很多人很多人的一種希望。事實上,在家的佛弟子,又有多少人敢說已經找到善知識了,真正按照善知識的教授去實踐了。而且你找到了,又怎麼樣呢?你是不是修得比別人要好呢?是不是心發得比別人要好呢?是不是對佛法事業的推廣、弘揚方面,做得比別人要多呢?你的成績在哪裡?你每天都修了多少法?每天都做了多少事情?
二、執相分別從心生,覺悟自性破無明
我們讀佛經讀不懂,不了解經文裡面的義理、內涵,原因就是一切從無明開始,以無明為動機、為源頭,內心裡邊的出發點從無明裡頭發出來。因為從無明當中發出來,你對外在的事情,就會很在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裡面講,世間上面的人,都是在取相,在著相,因為內心裡面容易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的一些外境上分別比較,內心自然而然就非常不容易平靜。不容易平靜,就會對佛法產生極其嚴重的執著。好一點的人會說,“我一天念兩萬聲的佛號,一天磕1000個大頭,一天念10卷的佛經,一天放生500塊錢,燒了多少柱香”,等等。固然,你有可能這麼去做,但這又是另外一種取相。取什麼相呢?就是說自己做了很多,別人做得不如我,做得比我要少,我自己做得比別人要好,內心高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你覺得對方做得不好,對方做得很差,我有這麼多的成績。而實際上,對方有自己的程度,自己的條件,自己的煩惱障、業障,自己的問題。什麼意思呢?比方說,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的水平,你就不能去取笑這個小學生基礎怎麼那麼差,書讀得那麼不好,只會讀那麼一點點東西,這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眾生千差萬別,根基也是千差萬別的,用功也是各各不同的,進進退退,反復無常。
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的一些成績、一些外相去比較、去看待其他的人。你如果以這種心情去比對、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那肯定會很煩惱的;不僅僅你自己本身會煩惱,對方也會很煩惱。因為你在佛法上這麼一比對,說自己比別人要好,別人比自己要差,你就有我、你、他、大家的差別;有了我、你、他、大家的這些觀念,就會再分出來這個事情是我的事情,這個事情是你的事情,這個事情是他的事情,這個事情是另外一些人的事情,你就會不斷產生分別心。實際上我們到佛門裡面來,是要集聚功德,種善根,修正因,那麼你這麼一比較,反而天天在起煩惱,天天在造作一些遠離的因,而不是造作和合的因。那這些,都是非常有問題的。
佛菩薩看眾生,都是平等的——萬德莊嚴——器世間、有情世間、正覺世間都是莊嚴的。為什麼都是莊嚴的?因為沒有矛盾、是非、障礙,都是圓融無礙、大圓鏡智的。我們學佛法,就是要逐步來培養這種戒、定、慧的功德,智慧的力量,覺悟的能力。我們覺悟的能力高了,智慧廣大,就不會被一些很細小的事情障礙住、束縛住、被它粘住。
不學佛法的人,都是從自己的心情出發——今天心情好,看到的人,所做的事,所接觸到的環境,都會覺得非常順心、非常地滿意順眼;心情不好,看到的人、遇到的事、所接觸的環境,也會看不慣、看不順,甚至看到自己家中的兄弟姐妹,乃至自己的父母、老師……都會不順眼,都會觀過,都會起煩惱:所以人的心情,是很關鍵的。這種心情如果是從煩惱出發,那答案都是不好的;如果從智慧出發,那這個答案,這個過程,這些境界都是清淨的、好的、圓滿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佛法是在心地上面用功,是內明,要發明心地,開智慧;而不是在外在去比較,在外在去著相,在外在上面去努力:那些都是不得要領的。
我們人的整個的生命世界,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圓融無礙的。我們每個人的經歷、經驗,以及特點、特長,所有的現象,都是同時具足的,都是和諧共存的。任何一個法,任何一個物,任何一件事,本來就是和諧共存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看起來不和諧?都是因為人的因素,因為心的因素、業的因素。因為心起煩惱,所以去造作種種的業,感召種種的果報,都是源於人的心;而不是說外在有什麼不和諧,外在有什麼不和合,外在有什麼不圓滿。沒有的,有的都是內心的問題。
三、欲求功德遣疑慮,念恩修信納法雨
智慧是一種內心的自然流露,是過去、現在、未來一直累積下來,不能切割的、同時具足的。佛的法身光明無處不遍照,有時候我們覺察不到、體會不到、感受不到,但我們念的每句經文,都能夠說明過去、現在、未來這些佛菩薩的功德。那過去、現在、未來的佛菩薩,怎麼能夠同時具足呢?比如說,我們念經,大家在這裡用功,那麼現在是屬於現在,現在用功,就因為根據過去佛菩薩的經文、教授來用功修行,所以這種境界,這種佛法是一樣的。我們在用功的時候,也都是照佛法來用功修行,雖然現在還不是佛菩薩,我們僅僅在學習、在用功,希望能夠很快、更快地成佛,經過若干年、若干生、若干世以後,終於成佛了,就是未來的佛了。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雖然是眾生,但是我們照過去佛菩薩的心願,來用功、修行、辦道,未來成佛。所以我們念一句經,本身就會有這樣大的功德。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念一句經就如何如何,就夠了;而是告訴我們用功念經,不會白念的,是有意義的,是跟未來的佛果相應的,是順著解脫的道、順著菩提的道在走。就不會造成我們沒有用功的時候,很想去用功;用功的時候,又對這些用功的內容、方法,產生懷疑,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這些功德會不會白做,是不是能夠成為成佛的正因。
那為什麼會有這些思想呢?也就是我們的煩惱——懷疑的煩惱、疑心。貪、嗔、癡、慢、疑,每個人都有這種煩惱,要斷除這種煩惱,就必須要對佛菩薩、對善知識修信心。我們常常講修信念恩、念恩修信,因為法師對我們有恩德。那這個恩德何在呢?這種恩德不是虛構的,也不是供我們唱贊美詩來贊美的,這是要真正感受到自己有這方面的體會:佛菩薩、善知識,對我們有恩德。恩德跟功德是有一定區別的:功德只是佛菩薩、善知識自己成就的、內證的功德,對於眾生份上所成就的種種的功德;恩德是我們直接從善知識身上得到的幫助,得到的救護,得到的恩。
我們常常講,知恩、念恩、報恩。比如說父母對我們有恩,父母為什麼對我們有恩呢?是因為父母生了我們,育了我們,培養我們,讓我們成才,讓我們成人,成一個大人,成一個有作為的人,成為一個好人;父母給我們很多物質方面的、精神方面的滋養,等等,自然而然,我們一想起父母,就知道說代表一切;而不是說,父母對自己有恩,但是有什麼恩卻不知道,那你就不能算作一個知恩的人、念恩的人。
所謂念恩,念者,銘記不忘。心心念念都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時時刻刻都會想念父母對我們的恩德。那我們在佛門裡邊修學佛法,佛門裡邊的善知識對於佛法方面的成就,在佛法方面給我們的幫助,讓我們成就自己的法身,這些恩德我們有沒有領納,有沒有真正接受,有沒有真正感受得到?你感受不到,我們要念恩,就念不起來。就猶如我們在街上,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對我們也很熱情,很客氣,很有禮貌,文質彬彬,等等,那麼你跟他講話,講5分鐘,講半個小時,講完了各走各的,也只有一面之緣,誰也不認識誰。那我們一天當中,在寺廟裡也好,在社會上也好,常常會接觸很多的人,一個月接觸人就更多了,一年那就非常多了,10年、20年、30年……所接觸的人就不計其數了。既然接觸過那麼多的人,我們真正能夠回憶得起來哪些人對我們最有幫助,哪些人對我們最有恩嗎?有時候通常你要刻意去想誰對我們有幫助,你才會想得出來;甚至你想出來的那幾個人也是很勉強的,覺得這幾個人對我不錯。更多的情況下,似乎內心裡邊,沒有這樣子的有恩的人。
恩人,這是我們常常聽說的,那對我們進行教授的、教誡的法師,則名為恩師。為什麼名為恩師呢?他確實有恩——他不是一個名詞,一個代號而已,名能昭德。那我們怎麼來體會,來接受這種恩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內心裡邊很麻木,對佛法沒有真正的希求,即便告訴我們是佛法,告訴我們在用功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問題或障礙,也不會相信的。也就是說,我們雖然說要學習佛法,而實際上僅僅在說說而已,而不是真正照著經論、照著佛法去實踐。
我們要去培養這種信心,時時刻刻都要在內心上面去觀察、去調伏自己的煩惱,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態,保持一顆歡喜的心,讓我們的意樂能夠清淨。對善知識給我們的開示,如飲甘露,如病人聽到醫生的教導。我們生病的時候,到醫院看醫生,醫生講你得了什麼病,是怎麼引起的,你應該吃什麼藥,吃的時候還要注意哪些問題,這一點一點肯定要牢記於心,你才會去照著去做,並且要認真照著去做,我們的病才能夠去除。對佛門裡面的善知識也是如此,他真正告訴了我們佛法,那我們要照著去做的。
四、如理依師正聽聞,莫墮黨執殷重修
我們大家在這個講堂裡邊聽佛法,那麼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當機眾。所謂當機眾,我們講佛法的法師,是對大家講的,更准確地來說,是針對大家的程度,針對大家的問題來講的;而不是在這裡做一場講座,講一套理論,做一個什麼主題演講。做一場報告跟講佛法,是兩回事。講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要調伏現前大眾的心,所以你聽的時候,要用心來聽。而不是一方面要聽佛法,一方面又起一個念頭,在觀察、思維這位法師講的是究竟了義,還是不了義。那個時候,你心裡面就會有兩個念頭,一個念頭想要聽,一個念頭在想我思考、判斷一下,到底聽還是不聽,接受還是不接受,要還是不要。你自己內心裡面都起矛盾、起掙扎,內心裡面都在互相過不去,自己的心跟自己的心過不去,內心就不寂靜了,那我們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是佛菩薩,如果一個更高量的法師,他不會因為你是一個眾生,是一個不如我的人,那麼我同你講話,我的境界就會變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說,即便這個法師可能講的不是究竟了義,也不會使我們發生很大的問題,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多的情況下,是我們內心能不能同佛法去相應,這才是一個很難的問題。而不是說法師講得如法不如法,是說我們的心能不能同法相應。
法師為我們講的時候,對於我們的問題肯定認識是比較清楚的,比我們自己認識要清楚,因為法師畢竟經過比較長時間的、專門的修行用功,他的體會、體驗,我們是不好比的,這是肯定的。所以我們到寺廟裡邊來聽聞佛法,來用功,那麼善知識對我們的引導,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這個方面沒有考慮清楚,沒有抉擇好,沒有消除一切以無明為動機、為出發點的內心裡邊的大問題,佛法的要領是把握不到的。
佛教有很多的宗派、法門:南傳、北傳、藏傳;大乘、小乘;顯宗、密宗……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菩薩心願的開顯,彼此之間是相融無礙的,能夠互相包容的,不會互相障礙的,是一體的,是適應不同眾生根基的。只有這麼多的法門,才能夠度這麼多的眾生;而不是說,哪個法門高,哪個法門低,哪個法門好,哪個法門不好。只要我們能夠接觸得到,能夠用得上功,能夠跟得上法師,跟得上善知識一起去修行用功,都是非常難得的。在現代,佛法本身就比較衰微的時候,我們能夠遇到佛法就很了不得,就非常不容易了,我們更沒有必要去挑剔,你挑剔不來的,你沒有那麼多的條件、那麼多的資本去挑剔。如果你挑剔,你怎麼學?那肯定的。
五、把握整體循規律,祛除我執無耽著
我們僅僅是單個的人。一個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如果把我們當成一個人,或者把我們當成人,這個概念是不一樣的。人是整體的,一個人是局部的。比如說人,在六道當中可以算一道——人道;那狗,是畜牲道……人就代表人類的一切,整體他都包括了。而你一個人,僅僅是整個人類當中的一員。每個人的經歷跟經驗世界,都是非常有限的,那我們每個人,就應把自己置於整個人類整體當中來考慮,放在整個人類的漫長歷史的過程當中來考慮,我們才能夠總結出人的規律。
那麼人的規律在哪裡呢?就是每個人有貪婪、嗔恚、愚癡、驕慢、懷疑等等,每個人有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在所有人身上總結出來的。那只要我們在這些規律性的上面去用功、去對治,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而不是在每一個人具體生活的小細節上面去對治。每個人的習性差別是非常多的,比如有些人晚上要12點才休息,有的1點休息,有些10點就休息,有些9點就休息;有些早晨2點就起床,有些3點起床,有些4點5點,有些上午10點起床,都不一定的;飲食習慣也不一樣,穿著也不一樣……每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愛好是不同的,習性是五花八門的,但是規律都會總攝,好的也可以總攝,不好的也可以總攝,就是從煩惱跟智慧上面來總攝,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雖然表現的方式不一樣、表現的狀態不一樣,但內心世界是一樣的。
我們常常講,從人到佛,從人修行修到佛,從人道進入佛道、菩薩道,而不是從個人到佛。從一個人怎麼能夠到佛呢?從人,我們就跟所有人都聯系在一起,所以才能從人修成佛。我們只有從人才能夠真正修到佛,如果只有一個人,我們修不成佛。因為你所有的福德、善根、功德……都要在其他眾生的身上才能夠得到,都要跟佛菩薩聯系在一起才能夠得到。說從個人到佛,那就是我們思想上面非常堅強我執的一種寫照。因為你內心裡面有極其堅強的一種我執,時時刻刻只會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最堅強的、最有能力的,時時刻刻都要來凸顯自己,來顯示自己多麼的重要,那我們怎麼樣能夠學到佛法?所以我們要學修佛法,就要按照佛法去做。
我們不用擔心、害怕還有很多很多不可知的領域,還有很多很多佛法我們沒有學到。這個是要一步一步去突破,一點一點去消除煩惱。也不用擔心歲數大了,很快就死亡。死了以後還會再來的,再來更年輕,比所有人還年輕。本來就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不會生、不會死,只是一天一天過,死了以後還會再生。所以我們也不用擔心死了以後會去哪裡,也不用擔心未來日子是什麼樣子。吉凶禍福怎麼樣來躲,都是躲不過的。要躲,你就真正去用功、真正去修行,它才能改變。
所以,我們作為人道的眾生,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何時,都要考慮到人類的整體:過去、現在、未來,都要在這樣一個大的境界裡頭、大的格局裡頭,去用功,去思考。
六、如理觀心破我執,從心開顯華藏境
佛法本來是非常活潑的,也是非常自在、快樂的。佛法是真理,真理就能夠驅除謬誤,就能夠讓我們越來越勇敢,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有能力去克服種種的困難和問題。那我們有的這種能力,是善法的能力,是內心極其調柔,極其慈悲,極其善良;而不是常常像社會上面有些人的暴躁、殘忍、絕望、悲傷等等那種的能力,那種是負面的情緒。負面情緒的能力,有時候是很強的。這些負面情緒的能力,就是煩惱。要把這些負面情緒的東西去掉,然後才能夠逐步逐步讓佛法的陽光、讓佛法的力量越來越顯示出來。
我們學佛法的時候,通過佛法來對治內在的無明煩惱的時候,同時也會顯示出我們內心的缺陷、問題和迷茫。當一個人了解到自己內心有這麼多問題、迷惑、缺陷的時候,恰恰就是認識自心的時候。有了這些問題之後,下一步怎麼辦就很重要了。我們是表現出得過且過的態度、不負責任的態度、不抱希望的態度、自暴自棄的態度、玩世不恭的態度,還是要抱一種積極向上、奮發有為、勇猛精進、依法行持、發菩提心的態度:這是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認識到內心有問題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差勁,自己學了這麼久還如此,那干脆不想去學了。實際上我們心情好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都不是真正在用功。我們只有在認識煩惱、看到煩惱的時候,去對治的時候,去聞法的時候,去發決定信解、決定義的時候,決定自己要用功的時候,然後你真正有一點一點去用功的時候,那才能夠算數。
有時候,我們可能發了大心,發了菩提心,這種菩提心是為了眾生,為了佛法。為眾生就不是為自己;為佛法就不是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跟佛法,概念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護持三寶也好,在做事也好,要用功也好,我們總是希望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照自己的辦法去做,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佛法。那我們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同佛法劃等號呢?這是很難講的事情。但是總之,在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隨處總是希望符合自己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不對路,就有問題,那這個是不對的。所以我們為眾生、為佛法,而不是為自己,為自己的想法。我們自己的想法是非常狹隘、零碎、不系統的,甚至都是盲點,生命的盲點。就是說,我們會認為這種是對的,最後恰恰就執著在這一點上,這一點就成了我們自己的執著,很堅強的內在執著,就過不去了。
所以我們應該要有一種更加積極坦然有智慧的態度,去審視自己的人生以及未來的一切。我們整個人生的過程是整體性的過程。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世界,如果非常的豐富、完整,我們外在才能夠開顯出廣大的事業來。如果我們內心裡邊只有極其單調的幾句佛法的概念,想去度眾生、建立教法、承擔如來家業,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內充外顯,內在沒有東西,外在的身語就反映不出來,肯定不能反映。人家跟我們談話,我們談不來;人家的建議,我們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見正確與否,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去辦一件事情,辦不通;我們要做的事情,做不出來,很難的。人家要到廟裡邊來學佛法,我們不要說能夠度化他,你要說服他,都不是那麼簡單的,讓他覺得你講得有道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所有這些,只有把自己放在整個人生的整體性當中去考慮,才能夠彼此的心靈相通。因為放在整個人生的整體性當中去考慮,那每個人的心都是一樣的,心心相印,心心都能夠相通,法爾如是。
如實了知自心,如實了知自心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我們的能力就一直在培養。我們的這個能力得到了,同時其他人的能力也會得到我們的幫助,受到我們的啟發,同時也在增長。這也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談到的諸法相即的道理:“諸法相即自在”,就是很簡單的事情,都能夠說明很深奧的佛法,這就是華嚴的一種境界。《華嚴經》所告訴我們的種種境界,都是重重無盡的,都能夠讓我們用華嚴的重重無盡的、諸法相即的思想、觀念去認識一切,去認識器世間、有情世間和正覺世間。
七、融貫次第取心要,依止師友不懈修
我們在學習道次第的同時,一方面要知道,道次第的次第性在哪裡;同時又要了解在道次第用功的過程當中如何去融貫、融合所有的教法。這是兩個問題,兩個問題是一體的。也就是自己的心路歷程如何去同道次第相應,自己的心真正在道;但是同時又能夠展現出對其它教法的融會貫通。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就會認為我做的這一套才是道次第,你那一套不是道次第;另外一個人才說,我這樣才是修行、才是如法,你那樣子修行不是很可取的;第三個人,又會有第三個人的這看法。那麼這就是不善巧了,你拿這個法去跟那個法比了。本來法法都是相依、相即的,只是不同眾生相應的程度、相應的緣起點不一樣。
佛法的核心問題,在於何時何地能夠真正修行、真正修心,這是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此時、此地、此刻,我們是不是在修心,我們每天能不能把修心放在第一位。佛法要求我們將這樣一種修心的、覺悟的能力,貫穿到自己日常生活當中,從自己的身語意三業上面去體現,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散發出智慧慈悲等精神。我們內在如果沒有這樣的一些認識、定解,就會非常容易迷失。
我們最可靠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學佛法,這是第一位的。但是修學佛法、調伏煩惱和積聚資糧,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而是生生世世、多生多世的事情,所以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時間長了以後,我們內心當中才能夠慢慢學得比較實在;內心的無明、煩惱、塵垢才能夠慢慢得到剔除;內心的煩惱,才會逐步得到轉化……如果我們非常地著急,那麼往往會導致欲速則不達,甚至會氣餒、沮喪,再往下呢,氣急敗壞,乃至不信佛法,這是真的。覺得佛法好像不靈驗,好像不是那麼快就能夠湊效,這都是莫名其妙的問題,都是不應該有的。
所以我們來到寺廟學佛法,一定要認清楚佛法到底是什麼,佛法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佛菩薩要讓我們做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去努力,如何去用功,如何從生命的整體性來審視佛法的價值,來體現人生的過程。這樣下去,一步又一步,才能夠把個人融入到團體當中去,融入到整個人類的生命當中去。如果在一個團體當中,幾十個人,幾百個人都不能相融,我們怎麼能夠去同所有的人相融?是不能融合的。不能融合就是佛法學得不到家,佛法學得不到位。我們執著於外相、事相,沒有從內心看問題,沒有從理性上面分析問題,沒有根據佛法來指導自己的思想跟言行才會這樣子,其實是佛法學得不好。
今天晚上跟大家講的,都是根據華嚴思想的整體性、完整性,來說明我們個人的問題,以及道次第的完整性和它的殊勝。
以此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