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如理聽聞是趣入佛法的先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理聽聞是趣入佛法的先導

學誠

    學習佛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獲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同時能夠逐步逆生死流,走上解脫道、菩提道。
  如何來改進自己的生活?諸位來到寺院裡,會覺得寺院不同於自己在世俗的家庭。寺院生活,也不同於在世俗時的家庭生活。這些“不同”表現在哪裡呢?
    首先,是戒律。戒律是規范所有出家、在家佛弟子生活的具體要求。寺院裡除了戒律以外,還有很多清規、制度等,這些都是為了保證佛弟子在寺廟中能夠如法修行。我們要有超越於世俗生活的境界,就要在戒律的守持上得到驗證。出家法師要持很多戒律,在家居士來寺院裡,也要遵守居士戒律和寺院規矩。戒律和 規矩生活化了,不知不覺就會改變一個人的身語意三業,使之向良善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能夠如理如法守持戒律、按照寺廟裡的規定行事?原因就是出家法師以及在家居士們,有一個高遠的追求目標,有一種超越於世俗生活的認知。我們要去思考:如何來認識自己的生活,怎樣才是對自己最豐富、最有價值的生活?學習佛法,首先要有一種正確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有了這種正確的生活目標和方式,生活才能發生改變。當生活發生點點滴滴的變化之後,生命價值就會自然而然不斷增大,生活品位就會不斷提升,心靈也能夠不斷淨化。
  在世俗社會裡,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很無奈的,生活目標也不明確,不知道怎樣才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度。通常會認為,衣食住行具足了,生活就會好起來。實際上衣食住行僅僅是生活的條件而已。在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我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我要有一份好的工作;我要有一部好的車子;我要有一套好的房子”等等。也就是說,所有的一切,跟“我”是相聯系的。別人有的東西想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也想擁有,並且自己有的,想要比別人更多、更好、更新。這就說明,我們的內心是不斷往外馳求,向物質層面不斷掠取,不知不覺就會追求物質、依賴物質,而不能自拔。
  佛法不這樣看問題。在佛法的觀念裡,一個人物質條件越富足,不等於他幸福快樂就越多。一個人的幸福快樂,也不能說和物質條件沒有任何關系,卻不是根據物質的多寡來判斷的,更多的是一個人能否從物欲當中解脫出來,能否獲得心靈上的喜悅和自在來判斷。這種追求目標不僅僅在寺院裡才有所體現,在社會上、在家庭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是如此。我們對生命本身是一種什麼樣的認知和追求,這種認知和追求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自己的知見。
  不少人在社會上很痛苦,痛苦的表現是方方面面的。但是痛苦的根源卻是同一個,即無知、無明。不是說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能力就是無明,“無明”是指對事物、萬法不能正確認知,對於染淨因果——即雜染的業因、清淨的業因,迷惑而看不清楚。染污的果報就是六道輪回;清淨的業果,就是“ 四谛”、“十二因緣”、“六度萬行”,聲聞、緣覺、菩薩、佛。透過無明一分分地驅除,智慧一分分地增長,就能夠慢慢認識清楚:什麼樣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現在所受的痛苦與快樂,是過去的行為所造成。學習佛法,就是來認清痛苦的根源和究竟快樂的根源,就是認清無明癡暗與智慧光明的區別。
  什麼叫做智慧呢?我們常常講:“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聽聞正法是聞慧,如理作意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這便是聞思修的三種慧。智慧就是這麼來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認識問題。
    也許每個人都會說,自己很無明,經常發脾氣、想不開、想不清楚等等,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容易認識到。但是如何來認識智慧?對大家來說就是一個比較難的題目了。千經萬論,無非是引導我們開發智慧、得大智慧,得大智慧才能夠破無明。反過來說,破無明的結果,就是得到智慧。比如一間屋子裡一片漆黑,就是無明的狀態;燈光一亮,黑暗(無明)自然就沒有了,就好比智慧的狀態;燈一閉,黑暗(無明)又出來了。無明和智慧就是暗和明的關系,不可能同時存在。
  所以,要知道如何讓自己的內心一直充滿智慧、充滿光明,這是很重要的。佛教裡有一位禅宗六祖慧能大師,沒有文化——至少說他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慧能大師開示的法語卻能夠被稱為“經”,叫做《六祖壇經》。這說明什麼呢?我們古來祖師大德,比慧能大師有文化、通教理的,不知有多少,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只有慧能大師的開示才被稱為“經”,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
  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門下開悟,他所作的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傳誦古今,最後得到五祖弘忍大師的印證,並把自己的衣缽傳給慧能大師。慧能大師得了衣缽之後,連夜離開了寺院。當時寺裡很多人得知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慧能大師之後,都去追趕。其中有一位慧明法師,他出家以前是一位將軍,體質很好,因此跑得最快,最後追到了慧能大師。慧能大師見他遠遠追來,心裡想:他是來搶衣缽的,和他爭執沒有意義,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我,只是一種證據,是表法用的,表示我得到了法,所以他要這個衣缽的話,就送給他。於是他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自己躲到樹林裡去。 慧明法師去拿衣缽的時候,卻發現他搬不動放在石頭上的衣缽,當下就悔悟了,感慨地說:“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六祖大師在樹林裡聽了慧明法師這麼講,就走出樹林,對他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我現在就為你說法。”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於是,慧明法師就在慧能大師言下大悟。也就是在問:我們的心,不起善念惡念的時候,哪一個才是本來面目?過去禅宗裡常常有參“念佛是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 拖那個屍體的是誰”等等,這些都是要讓人去認清“我”到底是什麼?禅宗常常在這方面去追究,引發門人去思考“我是誰”、“誰是我”?
  為什麼要追究我是誰、誰是我呢?這跟智慧有很大的關系。通常所認識的我,都是分別心在起作用。有分別心本身就是一種煩惱、無明的狀態。佛法認為,實際上應當是無我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我”只是五蘊和合的一個假名安立。你是某某,他是某某,都是一種假名安 立。這個“我”可以安立在每個人的頭上,只是一種名言而已。反過來說,我們常常把名言上的我當成實際狀態的我。五蘊和合的我本來就是身心兩個部分,我們身 體在變化,思想情緒也是在變化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思想認識都不一樣,昨天、今天、明天的身體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就是無常的特點、無我的特點。可是我們不容易用無常無我的概念來認識自己、來認識自己的問題。佛法裡面講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無常無我在一切事物上都是能夠得到說明的。
  人的問題——煩惱、毛病、習氣,是多生多劫累積下來的。假如你今年二十歲,那麼二十年前就是前世,假如你現在五十歲,那麼三十、四十年以後可能就是後世。所以前後世是很快的,不過幾十年而已。自己的生命,無始以來都是在這樣一種輪回、流轉、累積中不斷等流下去,很多好的或不好的習慣,都一直在不斷加深。我們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好的等流改變過來,不好的習慣改變過來。但是自己在家裡看經典、用功,不容易把自己無始以來不好的等流改過來。怎麼辦呢?這就需要在清淨的道場,借助外在師友的加持力,來扭轉自己的壞習慣、壞等流、壞思想。這就關系到聞思修的問題。
  《菩提道次第廣論》裡講:“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聞思修在《廣論》的修習軌理裡有很明確的界定,是先從善知識處聽聞佛法,並且產生定解之後,再根據經論來證成。這一點非常重要。
  現在常常產生的問題,就是我們喜歡自己根據經論去看待和判斷善知識說出來的道理如法不如法,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為什麼說我們的智慧從聽聞來,聽聞從善知識來?原因就是我們自己對於無始以來的業煩惱等流很難認清,如何以佛法來對治這些問題也不曉得。反過來說,我們是在以一種無明煩惱的狀態,去看待、認識佛法,去讀佛經。剛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時間長了,我執法執也加強了,並且越來越堅固。因為他認為自己內心裡面有了佛法,已經得到佛法了,不斷增強我執和法執,這樣就和佛法的本義相違背。“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不斷放下煩惱及一切執著。
  學習佛法到最後就是對緣起、空性的證悟。空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可以從許許多多的角度而不是一個角度去認識。比如我們在一所寺院拍照片,拍攝的角度可以是非常多的,如正面、側面、左面、右面,還可以從下往上拍、從上往下拍、從外往裡拍、從裡往外拍等等。也就是說,從許許多多的角度,都可以來認識一件事物。反過來講,看問題常常是以一個角度來認識,就會把這個問題看死了,自然就認識不清楚。對外在的事物認識不清楚,內心就會產生更多的障礙。根源在於我們內心有迷惑,有障礙,不能得到究竟圓滿的智慧。如果能夠得到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內心當中很多的迷惑、問題,多換幾個角度去思考,自然就會被解決掉。但問題就在於迷茫、煩惱,內心發生困惑的時候,常常提不起佛法。因為無明煩惱現行的時候,佛法就被障覆了,也就是說 我這個房間裡面已經都是黑暗了,並且當自己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自己在無明狀態下已經造了很多的不善業,並且這種業還一直在等流、相續,這樣自己所具有的佛法力量、智慧力量就會越來越弱。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是因為善知識比較容易看到我們的問題,靠外在的力量,由他力故,慢慢就容易產生定解。如果不是靠善知識這種外在他力的作用,可能學了幾十年都很難對佛法法義產生真正的定解。沒有產生定解,如何產生智慧?更不會有信、解、行、證。沒有真正的定解,就沒辦法去實行,修行就修不了,就不會照自己理解的與所產生的見解去實踐。因為我們內心一直有懷疑,也就是說自己對佛法的義理沒有真正產生信心,法的行相沒有真正現起。所以說“由聞知諸法”,我們對法慢慢產生定解,然後再根據這些經教,對自己的這些定解,慢慢展開來修改自己的相續,然後思惟也好,觀察也好,遠離惡法也好,就比較容易用功了。不然的話,我們隨便拿一本經,看一個法類,自己去用功,就猶如我們到一個藥店,隨手把藥拿起來吃,可能一下子不會出大問題,但是也並不一定會有什麼好處。更何況我們長劫輪回於生死之中,無明所翳,業障深重,豈可隨意吃藥!
  不要說我們凡夫,聲聞也好,菩薩也好,也都要從佛那裡聽聞正法,再去實踐;發菩提心,也要先去學習如何發心,學習如何行菩薩道;六度萬行,更需要一步一步去努力。所以說學本身就是一步一步去模仿、去實踐。正所謂“一切聖言現為教授”,如果不能現為教授,那麼讀任何經論都難以產生真正的功德,因為其中的法不能成為自己真正的教授。經論裡面所講的教授,就是要求我們真正照著去做的,如果沒有定解的話,是難以照著做的。反過來說,自己沒有照著去做,就是說明沒有定解,所以就需要在這方面下大功夫。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要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目錄 自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