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認識煩惱是修行的開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認識煩惱是修行的開始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今天第一次在德塵居的講堂同大家講講佛法。因為這個講堂啟用不久,還比較新,所以大家來這裡,都會有一個新的感覺,新的面貌,那麼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佛法,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也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多生多劫以來,都是在六道當中輪回,頭出頭沒。今天,我們能夠來到三寶的清淨地,並且,有這麼多非常優秀的出家的同學,在家的同修,一起來修學佛法,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更加的難得。在末法時代,就是非常的不可多得的。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發心純正,知見正確,又能夠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照著佛陀的教法去實踐?換一個角度說,我們在未接觸佛法以前,我們身邊,是一些什麼人,我們結識的,結交的是一些什麼朋友。那我們現在自己身邊的是一些什麼人,是一些什麼朋友;在過去那些朋友,他天天是告訴自己一些什麼內容。我們自己又是同對方,天天談些什麼話題,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有時候一回想回想,就會覺得很害怕,也會覺得很無聊,更多的情況下會覺得很無奈,很無助。那麼這些都是大家能夠感受得到的,能夠覺察得到的。來到三寶地以後,同大家接觸的,認識的,周圍的良師益友,同行善友那種的歡喜,快樂,那種自己對生命最深層次的體驗、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我們所得到的佛法的真實的利益,不是我們自己能夠創造的,也不是我們自己能夠發明的,我們都是跟佛法僧三寶,跟歷代的祖師大德、善知識學習的,未成佛以前都是要學習的。難學能學,盡一切學。我們都是在學習的階段,修行的階段,完善自我的階段,超越自我的階段。
  不僅僅說我們在家的同修要學,我們出家的同學亦復如是,更需要學。要學得更好,才能夠有這方面的能力去帶動在家的同修,大家一起來學。那我們學得比較久的同學,學得比較長的同學,也要越來越好,這樣子的話,我們才有能力對僧團做更好的護持的工作,去引導和帶動更多的人進入三寶地,進入佛門,一起共同修學佛法。這就是我們生命同佛法的聯系,佛法在自己生命當中的扎根、體現。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常常也會遇到問題,遇到困難,遇到煩惱,這在所難免。那麼我們遇到煩惱的時候怎麼辦?我們遇到煩惱,發現煩惱的時候,就是我們修行的開始。
  我們如果不學佛法,就會認為,煩惱是很正常的,甚至會認為說,自己要把煩惱發露出去才不會在自己內心裡邊留存。而我們學佛法,剛好相反。因為我們內心裡面有煩惱的種子,有業的種子,有煩惱、業的原因就會導致對外在的人、事、物種種境界的非理作意,虛妄分別。錯誤的,片面的看法和見解一大堆都會出現。釋迦牟尼佛修行成佛,他已經完全了知、通達、親自證悟到諸法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勝義谛、涅槃、成佛的境界。那麼這些成佛的境界是可以達到的,是可以用語言、文字、邏輯去說明的,也是能夠為所有的人所驗證的。那我們要來體驗,我們要來用功,照著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開示,一步一步去實踐,我們也是會有感受的,會有體會的,會有快樂的,逐步逐步也會進步,也會越來越好。
  那麼在這裡,我要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學的教法,是佛陀的語言,佛陀的語言是要表達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十善圓滿,清淨圓滿。所謂圓滿,它就是代表一切的,所謂圓滿,它就是沒有欠缺的,沒有偏頗。
  凡夫的語言都是世間法,凡夫的文字,也是世間法,世間上面所有一切的語言跟文字,它不足以用來說明、诠釋佛法。也就是這樣的原因,佛法傳入中國以後,我們有很多新的名詞、詞匯、文字出現。那麼在這裡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我們學習佛法,要從語言、文字、音聲入手,但是佛法的語言、文字、音聲跟世間法的語言、文字、音聲又有差異。其問題是我們長期以來,在世俗社會所熏習的,所理解的,所掌握的語言、文字、聲音,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考等等,這一切,都是根據世間法來的,根據世間法來進行思考,根據世間法來進行思維,根據世間法來進行邏輯的推理。這樣子的話,久而久之,我們對佛法不僅學不進去,甚至會越走越遠,越學越離題。因為學來學去,我們無法真正體會到,佛陀他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他要讓我們做什麼,他要讓我們成什麼。世俗社會上面有很多的痛苦,當然也有少量的快樂,歸根究底,苦多樂少。
  那我們學佛法,就要慢慢慢慢去解決這個問題,讓快樂越來越多,痛苦越來越少,世間法它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它只是會讓痛苦增加,快樂減少;而佛法會讓快樂增加,痛苦減少,最後沒有。所以這種價值觀,這種究竟的目的與世間是不同的,也可以說是兩條完全不一樣的路子。那麼這就是宗教,就是佛法。
  那麼佛法本身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所需要的,也是我們一個人的生活的核心內容。一個人如果沒有佛法的行持,沒有佛法的實踐,不懂佛法,那我們的生活就缺乏了核心的部分,那麼也就是我們生活的意義彰顯不出來,體現不出來。體現不出我們生活的意義,自然而然我們生活的樂趣也就沒有了。那我們的生活為什麼有樂趣?我們的行為為什麼有意義?其原因就是有佛法。
  那我剛才又談到,這個佛法一方面即要借助語言、文字,一方面又要不被語言、文字之所拘泥,超越於語言文字,那麼這就關系到我們人如何來理解語言、文字的問題,名跟相的問題。比如說我們大家看到我們這只手,那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只手,那我們看這邊也可以說是一只手,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只左手,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只右手,那為什麼說這是右手,這是左手,這是對我的這個身體來講,它這只手在我身體的右邊,就是右手,這只手在我身體的左邊,那麼它就是名為左手。但是它同時又可以叫做手,那麼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兩只手。那我要舉這個喻的目的在哪裡?左跟右的名言,是對自己的身體來講,反過來講,如果不對自己的身體,那麼左跟右名言就沒辦法安立。那我們對世間上面一切的事物,都會給它安立一個名言,安立一個名言以後,我們才有辦法,聽到這個名言以後,內心浮現出這個物體的相狀,這個物體的形象。我們聽到某某人的名字,我們內心裡面即刻就能夠顯示出某某人的形象出來,我們聽到某一個建築物:人民大會堂、故宮,即刻內心裡面就能夠顯示出這樣子的一個相狀出來。
  那麼這就是名跟相的一種關系。反過來說,名裡面它是包括了一定的內容,或者說是包含了特定的內容。那麼相呢,相狀,它每一個法,世間法也好,出世間法也好,它也是包括了它自己所特有的一些狀態和內涵。而這個問題是,世間上面所有的名跟相它是會變化的,它是假名假相的安立,假名假相的安立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人從小到大,時時刻刻,每一天都在變化,所以這個相是假的,它是能夠變化的。我們的名字也是一樣的,你可以改,你可以改名字,你今天可以這麼說,明天你換一個說法,你說我現在把名字改成什麼名,到派出所裡面一改就可以了。而事實上,我們人很容易把自己的這些假的名,假的相當成真的,執著於我們自己的假名跟假相,由此引發一切的問題。那麼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我們五蘊皆空,名跟相也都是空的,都是無自性的,我們眼睛看到的,我們心意之所感覺得到的,所有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都是虛妄的。佛陀告訴我們世間上面一切法的虛妄分別種種的名跟相,目的不是要來否定這個世間,而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於這個世間,不要迷戀於這個世間,要超越於這個世間,要解脫於這個世間的一切的名跟相。那麼也就是說我們要用對治法,用佛法來對治自己這樣子對假名跟假相的執著。那我們慢慢慢慢要去培養這種力量,這種力量的培養,就需要靠佛法,靠修行用功,才有辦法去對治。我們認識煩惱的時候,就是修行的開始。
  那麼我們怎麼樣去下手呢?怎麼樣去對治呢?剛才談到了對名跟相的認識,再下面呢?怎麼辦呢?現在的人,都非常的聰明,非常有智能,智力很好,聰明過人,我們常常會聽到這句話。但是我們沒有聽說過,說善良過人,很聰明的人他不一定很善良,很善良的人不一定是說很聰明。所以我們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越來越善良,就是非常好,要對所有的人都是善良,因為他的本性、他的本心,他的身語意三業,清淨無染,無自無我,並且具足了悲心,具足了願力,他自然而然就會善良。所以我們學佛法,與其說是培養我們的能力,培養我們的文化、知識、智慧,倒不如說是培養我們的善心,良心,培養我們的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啟發我們的佛心。那麼反過來說,我們有這種心理,我們心裡有這樣一種力量,有這樣一種極其強大的力量,這就是佛法的種子,在我們內心的扎根,內心的發芽的一個體現。那我們內心如果具足善良,自然而然我們的智慧就會顯發出來,因為他對人、事、物的看法認識和判斷是不同的,不同於世間人,不同於其他人。我們要從有漏的善法,逐步逐步從有漏的善法轉變為無漏的善法,無畏的善法,所以要解決的是善跟惡的問題,也就是煩惱跟智慧的問題。那麼智慧,就是善;煩惱,就是惡。所以善惡的特點,就是從智慧、煩惱裡邊來區分。
  我們要了解一個民族,要看一個民族有沒有希望,這個民族好不好?那麼就要了解這個民族它有沒有信仰。那麼在世界上面也好,我們國家也好,有好多個民族信仰某一種宗教,比如信仰佛教啊,伊斯蘭教啊,也有好多個民族信仰同一個宗教,當然也有一種民族裡邊的人信仰不同的宗教,或者說也有人不信仰宗教,都是有的。那我們了解一個人也是如此。他相信什麼,他信仰什麼,那麼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人他什麼都不信,問題就很大。他什麼都不信,他這個人就進入虛無主義的狀態,那他總之要有信仰。那麼信仰佛法是最好的,最究竟圓滿,最穩妥的。這當然因為我們是出家人,是佛教徒這麼說,那實際上,因為我們有真正的體驗,我們有真正的感受,所以我們這麼說也不為過,我們這麼說也是有根據的。
  那麼如何讓一個人在自己信仰的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能夠接近於我們的目標,趨向於圓滿,讓自己的生命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這對自己的定位就非常的重要。所謂自己的定位什麼意思呢?就是如何來認識自我,如何來認識自己在整個生命歷程當中何去何從,找到自己的下手處。因為我們沒辦法定位,就說明我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雖然我們人在這個講堂裡頭,但是心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我們人在家裡,但是心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我們人在單位裡頭,在學校裡頭,但是我們的心在哪裡?這個心永遠無所依皈,永遠無所著落。為什麼心永遠無所依皈呢?他就是,對什麼都不信,對什麼都有懷疑,或者說他對什麼都信不起來,因為信不起來,他自然而然就要產生懷疑了,自然而然的。那我們學佛法,就是要培養這樣的一種信心。
  對三寶的信心,這種信心培養起來,才能夠啟發我們的善良,才能夠啟發我們的智慧,才能夠改變我們內心裡面種種的煩惱跟業,如果沒有信心的前提,沒有信仰的前提,那我們所有的一切僅僅在文字理論上面的推演,在文字理論上面的推演與自己的生命是了不相干的,那麼這樣子的一種意義是不大的,他不是真正在學佛法,它不是一種宗教的行為,這方面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所謂“要特別注意的”,就說明我們常常會犯這樣子的錯誤,我們常常會有這樣子的問題,我們這樣的問題解決不了。今天解決了,它明天又出來,明天解決了,後天又出來,它從根本上面解決不了。那麼這方面我們要去對治,我們要去注意。那我們怎麼去對治,我們怎麼去注意呢?“注意”,就是:我自己的這些思想,我自己的這些想法,符合不符合佛法?如理不如理?如法不如法?是不是有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對三寶,對佛法產生懷疑的時候,那麼就是煩惱在出現,煩惱在出現的時候就要靠佛法來對治。那我們一看一比對,就發現,已經脫離了佛法,違背了佛法,那麼這種思想要不得了,這樣子的話,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見解就會得到很及時地調整。
  那麼對治怎麼辦呢?就是要去修行了。修行才是真正的一種對治法,你看這猶太教徒,他們的安息日是絕對不工作的,基督教徒他每個禮拜絕對去做禮拜的,那麼穆斯林,他每天向麥加五次的禱告。這為什麼呢?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時時刻刻,內心對自己信仰的對象能夠有真正的皈依,真正的回歸,真正的來收斂自己這些世俗散亂的身語意的行為。否則的話,我們美其名說在學佛,是佛教徒,而實際上我們的所作所為,很難很難根據佛法的這些觀念來實踐了,就是落實不了。那麼也就是我們只有真正去對治的時候,我只有真正去用功的時候,去修行的時候,念經,打坐,或者我們研討,或者用佛法來比對,來對治自己內心的時候,做功夫的時候,用功的時候,用法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條件,自己對治得了對治不了。那我們如果沒有刻意花功夫用時間去對治,我們一天當中,一年當中都是在無明狀態,我們只有刻意去對治用功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去發現我們的問題、我們的煩惱。那麼發現我們的問題、我們的煩惱才是修行的開始,用功的開始。如果沒有發現不了,那麼這些都是在心外面做功夫,都是在心外來論法,心外來論道。
  那麼大家工作也是比較忙碌,所以至少呢,我們一個禮拜要有一次同學共修的機會,這樣子的話才能夠讓自己內心的善法的力量不斷得到增強。在家的時候自己孤單單的一個人, 是很難培養出來的,很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這種慈悲心,這種智慧和願力啟發不出來。啟發不出來,久而久之,我們人的性格就會變得很孤僻,就不容易合群,不容易同別人相處,更不要說去幫助人去利益人。我們最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都掌握不了,都做得不好,那怎麼樣去成佛呢,怎麼樣自利利他,怎麼樣來發菩提心,發大乘心?所以我們學佛法跟學二乘是不一樣的,我們很少人說我們要學二乘,我們都要學佛麼,學佛他就是要成佛,很少人說我們要學羅漢,不會說我們要學羅漢。那麼既然我們要學佛,就是要有學佛的方法和路子,照這種的方法和路子我們才能夠成佛。不然的話我們對一個學佛的概念還沒有弄清楚,如何來談學佛?如何來談成佛?我們要學佛,就必須要有很遠大的目標,很高遠的志向,要有很深刻的生命的體驗,那麼這些生命的體驗就靠修行,很高遠的生命的目標和志向就要靠我們的發心,要不斷來激發我們生命內在的潛能,就需要靠發願,我們不斷發願,那我們內在的潛能就能夠不斷地被激發出來,我們不忘發心,我們才不會迷茫,才不會迷失自我,生命才會有方向,我們對佛法有真正的體會,這種動力才不會枯竭。所以這是一體的,不可偏頗。那麼一個人,十個人,一百個人,這種業的行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那一個人的業力都是非常微弱的,那十個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這種業力就非常大的。我們每個人就像一顆火苗一樣,星星之火,它不小心被風吹滅了,你滅了你就不容易再燃燒起來。那我們把這樣子的火星,一點一點一點地給它集聚在一起,它就變成火把,就變成火炬,它就會永遠在燃燒,它永遠在發光,它永遠就能夠來照亮人世間,利樂諸有情,那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道理跟一滴水放在大海裡面永不干枯是一樣的。那我們如何來實踐佛法,讓自己的生命對佛法有更加深刻的體會,自己生命的潛能能夠不斷得到發揮。剛才談到信仰。信仰信什麼?信三寶,信業果,業決定一切。那麼,如何來信三寶?如何來信業果?如何來信,而不是說如何來認識業果的原理,如何來認識三寶的意義。就是如何來信,這我們要搞清楚,信什麼跟怎麼信,而不是說來怎麼認識信仰的對象。
  所謂信什麼,我們怎麼信,就是說要用我們實際的身語意三業的行為來诠釋我們在信什麼,我們在怎麼信。否則的話,我們永遠弄不清楚什麼是信仰。信仰,就是要在我們的身語意三業當中去體現,反過來說,我們身語意三業的一切,因為有信仰的基礎,信仰的根本,所以我們的行為是不共世間的,我們的行為有特別的意義,我們的行為是趨向於成佛。那麼只有用自己身語意三業的行為來诠釋佛法的時候,才能夠真正轉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轉彎,否則的話,我們自己還是自己、佛法還是佛法,它永遠不能結合在一起。我們佛法講普度眾生,大乘佛法 要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去成佛,這是我們發大乘心,學大乘佛法。那麼大乘佛法在過去,比喻說我們一艘大的輪船,一輛大的汽車,那我們要過大海,我們游泳是游不過去的,我們會死的,到一半會死,會掉到大海裡面去,那就需要靠佛法的力量,靠車子的力量。但我就覺得,你開一部車,你駕駛一艘輪船,比那更好的,你可以修一條路,更好的,你修一座橋,對不對?你修一座橋的話,大家在橋上走路也好,在坐車也好,他就不會沉淪到苦海,你開一條路,你路開出來了以後,你千千萬萬多少的人,他都不會迷路,他都能夠到達目的地。那這個話在那裡呢?這個話的意思在哪裡呢?就是說開路的人,他有時候比駕車的人更重要,也就是說,你沒有路你有車你車也開不出去,你怎麼去開呢?我們今天能夠學到佛法,都是因為過去的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為我們開好這個路,所以我們才能夠在這個路上學修。這是有路了,我們看到路了,因為有路,我們看到路,他肯定有目的地的,照著這個路去走,他就能夠達到目的地。
  那麼有時候,我們自己的這部車子,在這個路上跑一跑,出問題,跑一跑不想跑,也是在所難免的,那麼這個就是因為我們汽車在損耗,汽油不足。那麼汽油不足怎麼辦呢,就需要加油。那麼汽車在損耗的時候,就需要檢修,維修,這樣才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所以我們來到寺廟裡邊來,對自己來說,也是在檢修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整個的身心,在修理一遍,檢查一遍,同時也在充電,也在加油,這樣子的話我們在整個佛法修學的路上才能夠越走越穩,越走越遠,越走越不會迷失,不會停頓。那這樣子的話,一次兩次它是不夠的,十次一百次也是不夠的,它要永遠去用功,永遠去努力,永遠去發心,永遠去做。你做一次,停留很久很久的時間,我們內在的動力肯定就是不足的,就會下降。那麼三寶地,它就類似一個發電站一樣,它裡邊有非常充足的電源,它足夠給每一個人去充電,所有的人都是離不開的,離不開三寶,離不開同行善友、善知識對我們的幫助。也就是:如果沒有這樣子一個氛圍,我們佛法就不容易得到很好的傳持,那麼這種氛圍的營造就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靠大家的力量,要靠大家的發心。所以我們在廟裡邊來學修佛法,它不是來得到一兩個什麼很簡單的概念。那麼這佛法的概念,一次兩次,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慢慢都知道了五乘佛法,戒定慧,貪嗔癡,他都知道了。所以我們不是來獲得幾個佛法的名言概念而已,他是整個實踐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我們人生活的核心的部分。剛才我談到了,我們人的語言的一種局限性,跟佛陀的境界的無限相比,佛陀的境界就是無有邊際的,是圓滿的,是無限的。那麼也就是我們有世間上面所有的語言來說明佛法,都說不好,都是不夠的,那佛法永遠不止這樣子一個簡單的意義。我們更不能在這些名言的工具上停滯不前,我們更不能在這些形式上停滯不前。“形式上”什麼意思呢?就是拘泥於宗教的這些形式,佛教的這些形式,形式就是外表的部分。我們更需要的是它的內涵,它的核心,所謂內涵就是佛法的部分,所以它的核心也就是佛法的部分。所以內涵也好,核心也好,關鍵點就是佛法。
  那這個佛法都是佛陀為我們凡夫眾生宣說的,但是我們人對它理解的時候,又是千差萬別,各個不同,那麼各各對佛法理解的不同,它不能講說某一個人講的是錯的,它本身就是可以從各個不同的點來诠釋佛法。那麼我們自己要在這些點上,如何來找到自己相應的點,比如說八萬四千法門,那他都是要達到一個目的地的。佛陀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都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當下的現行,都是為了要讓我們啟發信心,都是為了要我們能夠更好的發長遠的心,所以,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佛菩薩的出世,那麼多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示現。因為眾生的業障也是很重的,眾生非常非常得多,無量無邊的眾生,那麼有些眾生他跟釋迦牟尼佛有緣,有些眾生跟彌勒佛有緣,有些眾生跟阿彌陀佛有緣,有些眾生同觀音菩薩有緣,有些眾生同文殊菩薩有緣,有些眾生同普賢菩薩有緣,有些眾生同地藏菩薩有緣,也就是說,不同的佛菩薩,他們總的願都是一樣的,要度眾生,但是他的緣不一樣的,這個緣不一樣的,是決定的我們凡夫的條件,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條件,這樣子一個原因來決定,我們同什麼佛菩薩,善知識相應。
  反過來說,我們發了什麼心,我們發了什麼願,我們根據什麼標准去實踐,然後他慢慢慢慢就跟什麼佛法相應,就跟佛菩薩相應。它相應不相應,相應的程度,都是根據佛法上面去判斷的,而不是說是從形式上面去判斷的。形式上面判斷,每個人都是三寶弟子,都是佛教徒,這肯定不會有錯的,但是每個人都是佛教徒,都是三寶弟子,但是每個人又不同,那不同的地方就是對法相應的程度,相應的點。那麼這點就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要找到下手處,要找到立足點,那必須要找到相應的部分,我們才會有信心。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找不到路,我們對很多佛菩薩,很多的經典、善知識生不起信心,或者說輕毀,誹謗,不信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業障構成的,因為我們的業障,我們內心裡面有業,所以就障礙,我們對佛菩薩信心生不起來,或者說對其他的法門,其他的佛菩薩生不起來。那麼這兩個就是不同的意思了。一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和下手處;還一個呢,我們對自己還沒有學習的佛法,還不知道的,還不了解的這些佛菩薩、祖師大德,我們是一個什麼心情,是一個什麼心態,是一個什麼態度,這很重要。那麼至少,我們學得還不夠,我們學得還不好,那我們學夠了,我們學好了,我們學得通達了,法法都是相同的,法法都是相通的,法法都是無礙的,佛佛都是道同的,這是肯定的,都能夠通的。所以今天同大家分享的一個主題就是:在自己的生命的緣起點上,如何很好地與佛法相應。那麼我想大家能夠好好體會,好好去認識,好好去努力,這種信心一定會得到不斷的增強,以此供養大家。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禅的生活運用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禅修與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