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照光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通解 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通解(4)

釋照光

壬四表如來口業清淨而堪生信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諸佛如來乃是證悟究竟實相者,乘真理之道而來度化眾生,故名為如來。如來證得如理智[1]與如量智[2],斷除了身口意一切過失。所以,如來所說一切言語皆是真語[3]、實語[4]、如實語[5],非是诳語及異語。因此,如來所說一切皆堪當深信,毋庸置疑也!

諸佛如來已經證得如實境界,究竟地斷除了貪嗔癡等煩惱習氣,於如來境界中連一剎那的顛倒妄想都不存在,因此也不會有得名利等心,所以也不會有說虛诳妄語的因。所以上文中如來所說‘一切相非相’及‘眾生非眾生’等義是誠實可信的。

[真語]如來現量證得諸法自性,故能真實無礙地宣說世間一切法相,無有一絲毫的虛妄。這不同於世間法的科學家們所說的言論,因彼等言論的建立,皆是以儀器及推理建立起來的,非是現量了知的。再者,世間科學家們的理論,皆是建立在相對的戲論言說上的,因此最終所見所得皆是不究竟的。如來為覺悟眾生,顯示世間諸相之真谛,故而無礙地宣說了因果、六道輪回、眾生苦樂,及諸緣起法種種差別之相,以及萬法現起之因緣等等。佛陀究竟正說世俗谛之理趣,超越世間諸學者所建立的理論,乃是無謬誤的真理。此等真實不虛的言說道理,無有虛妄,故稱為真語。

[實語]即谛實之語,谛實者即四聖谛。如來為顯世間諸相真谛,而說小乘苦集滅道四谛之法。雖然一切法在勝義谛中皆無所有,苦樂、煩惱及清淨等皆不可得。但相對眾生而言,有苦樂、清淨及煩惱等差別。如來依眾生所生貪嗔等執著,而說世間凡夫一切所求,皆以苦為自性,故名為苦谛;一切現報苦受,及依報國土、正報色身,皆是依無明惑業集積而感,真實不虛,故稱為集谛;此二者一為苦之因(集谛),一為苦之果(苦谛),是真實不虛的世間因果。因相對於眾生來說確實有這樣的感受,故說真實不虛,非是在究竟勝義谛中有如是可得之法;又相對於苦集二谛來說,若能修持聖道之法,必能獲得究竟證悟,此種道理真實不虛,故稱之為道谛;若能照見諸法空相,而滅息苦之根本(欲愛),即可從相續不斷之苦中獲得解脫與自由。如實審察了知此一真谛而無絲毫虛謬,即稱之為滅谛;此四種聖谛之事相差別,對於眾生來說是真實不虛的。苦集二谛是世間因果,道滅二谛是出世間因果。前者是苦,而後者是樂。此種苦樂差別之相,在眾生來說是真有如是差別的。如來宣說四聖谛無有絲毫虛假,故稱之為實語。

[如語]即是指如來不妄說第一勝義谛。大乘教法中所宣講之真如自性,即是諸法法爾如是之自性,此性體離一切生滅、增減、染淨,本來清淨圓滿,眾生無不具足。如來無誤地宣說了究竟勝義谛之理趣,此等所說乃是隨順實相而說的究竟真理,因所說如實之故,所以稱之為如語。

前‘真語’是無誤地建立世俗谛之諸法現起,以及流轉變異等差別之理趣。而‘實語’是依世俗谛的角度,無虛地安立了四聖谛理趣,為眾生如實地揭示了有為法、無為法的苦樂差別。今之‘如語’則是從究竟一乘圓教的角度,理事圓融無礙的角度,宣說了現空不二的如來藏之理趣。也就是說如來無妄地宣說世俗谛,及四聖谛與究竟一乘真如理趣,乃是真語、實語、如語相應所說之境。

[不诳語]不欺诳他人的語言。佛陀捨棄轉輪聖王之位出家修道,最終證得無上菩提,斷除了見思、塵沙、無明煩惱,滅盡了世間種種凡夫之心,故而如來無有欺诳眾生的動機。因此,佛陀建立教法,宣說種種法門,皆是為方便或究竟地利益眾生,無有任何欺诳之意圖。

[不異語]即如一不二、無差異、變異之意。即指諸佛如來所說皆是絕對真理,故過去、現在、未來諸如來所說授記等事無有差異;又如來所說乃是絕對真理,故三世如來所說皆如一不二,無有變異增減等差別。這是不同於世間科學家的,因為他們的真理是相對的,其性質是變異的,所以永遠都是後來者推翻前者,於三時中有差異;如來所宣教法及一切言說,無論是究竟說(一乘圓教),還是方便說(人天乘、小乘),皆無有本質之差異。

這一段是通過表示諸佛如來共證真理如實之道,而滅除三業一切過失,故一切言說真實可信。之所以作如是說,是因為本經中所說‘不住一切相’及‘眾生非眾生’的般若法義,實在是令眾生感到甚深難信,因此世尊才以諸如來口業清淨之功德,而標立其言說確鑿可信。

其實,世間一切法相,雖有種種名字差別,但皆無有獨立存在的實體可得,所以皆是以空性為體的。一切相不外乎是自心所現影像而已,但凡夫眾生不知此義,故生種種顛倒。諸佛如來為令眾生悟究竟真理之道,以所證如實智慧,而說真實語、如實語。因如來言說乃絕對真理,故非是隨三時變異之異語。如善慧大士偈頌雲:“眾生與蘊界,名別體非殊。了知心似幻,迷情見有余。真言言不妄,實語語非虛,始終無變異,性相本來如。”又如《大集經》雲:“猛風可說索系縛,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淨語。”

此段亦是有人生疑而引佛說,生疑者雲:既然本經說無相之道,於證果中菩提道亦非實有,何以菩薩能以果為因而行道?世尊為破此疑,今先舉如來證得如實妙智,故一切所說誠實不虛。壬四表如來口業清淨而堪生信竟。

 

壬五明離虛實彰顯菩提義趣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如來所得之法,乃是離虛實、有無之中道法。

[無實]即無實有之意。世尊教法中廣泛地宣說有為無為諸法,其自性本空,皆非實有可得。如來雖然證得無上菩提,但並非是有實有的菩提相可得。因菩提無相,故非實有。

[無虛]即非虛無之意。雖說中道真理無形無相不可得,但亦不離無實之諸法,因究竟中道非是斷滅故。如來所證無上菩提,雖然無相空寂,但並非斷滅之境界。此菩提境界雖不可以有無而論之,但確實是不虛假的。

此一句經文,乃因當時有佛弟子,聽聞佛陀宣說無相法義,遍對此無相法生起了實有的執著;同時還有人對所聽聞指無相空法,生起了斷滅的邪見。佛陀為破此二種謬執,故在此處作如是說。

諸佛如來所得菩提,乃是畢竟空之境界,於此境界中無有任何法相可得,乃至菩提法亦是無實。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捨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菩提境界中,雖不見一切法相實有,但卻能無礙現起一切諸法,故非是斷滅之空。雖然菩提自性即是空相,但此空相非虛無斷滅,因此本經中說‘無虛’。諸佛之所以名之為如來,就是因為證得了如實不虛的法界性相,故而能乘如實真理之道而來。由如來之名稱中亦可以知道,佛陀所得之法,乃是如實不虛的。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佛告欲界、色界諸天子:有佛無佛,相性常住。佛得如實相性故,名為如來。”如來境界既然是無實無虛的,就不可以世俗凡夫有無之分別而論說,故而世尊雲:此法無實無虛。

又,所謂菩提自性者,即是諸法自性。諸法自性者,即是空相,而空相即是不可思議之境界,不思議境界即是菩提。若以世俗分別心說其實有,究竟觀之卻無任何可得之實有相。若以分別心說彼是斷滅虛無,則此自性中能隨緣現起一切事物。由此義詳而觀之,則必能了知諸法自性無實無虛。諸佛如來所證即是諸法實相,故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又,雖然諸法性相空寂而無實,但若眾生隨相而生執取,與緣起幻相相應,因此諸緣起法無欺而現起,一切作業力用無不真實。如夢境中所有事物皆虛妄無實,但相對於夢境中人來說卻是真實的。若依究竟勝義谛觀之,佛陀所宣說的因果、善惡、罪福皆非實有,但在眾生沒有將分別心完全消融於法性中之前,這些因果、罪福等緣起法的力用是真實不虛的。如佛說:“一切皆空,唯因果不空。”又如《大品般若經》雲:“汝等莫以是虛妄法起嗔故,墮地獄、畜生、餓鬼中,及余惡道受無量苦。汝等莫以是虛妄無實諸法故而作罪業,以是罪業故,尚不得人身,何況得生佛世?”

又,諸外道等都說自己得究竟菩提,但彼等不是執著實有及常有,就是執著斷滅頑空。今佛陀作如是說,亦是為了遣除彼等邪執,而說‘無實無虛’之義理。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既然如來所得菩提無實無虛,那麼菩薩即不應住一切法相而行六度。若菩薩對有為無為、煩惱菩提有所住者,即入無明顛倒之中。猶如有人從明入暗,而無所見。若菩薩能相應實相,而不住一切相行六度等,必能無礙而照見諸法實相。就如同有眼之人在有光明處,能無礙照見種種色法。菩薩心不取著於相亦復如是。

[目]譬喻人心。

[入暗]譬喻為幻相所惑,而不見實相。

[入明]譬喻菩薩不為幻相所惑,而現見諸法實相,如有眼之人在明處無礙現見種種色相。

[見種種色]譬喻菩薩不為幻相所動,而現見實相性德。

上文中說:如來之法無實無虛。然而,菩薩乘行者若欲證此法。必當以離一切相而為方便,方能證得,因諸法空無相故,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三雲:“佛告諸天子:諸法以空為相,以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依為相。”不取著一切法相,即入菩提自性境界。若菩薩行者心執取有為無為等相,則即為無明所覆,不見菩提自性,也不必能究竟證得無上菩提,因菩提自性離一切相故。

佛陀宣說:“一切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有人疑而不解道:若諸賢聖皆以無為而得名,則彼無為真如自性是實有非實有呢?若遍一切時處有,又如何是不住生心呢?如是而得佛菩提則非是不住。若一切時處實有真如,為什麼有人能證得,而有人不得呢?世尊為斷無為自性實不實有,而在前文中說‘無實無虛’之義趣。今為斷有得有不得菩提之疑惑,而以譬喻示得不得之關鍵。

真如自性雖遍一切處而無虛,但因眾生無智而不見實相,心住法相而執取,故不能出離輪回。此等眾生猶如從明入暗,不見人生真谛,不知自己將趣向何處,故而不能證得無為自性。諸賢聖乃因照了諸法性相,故而隨順實相而不取著於相。因此如有眼人在有光明處,無礙現見一切。諸賢聖現見無為真如自性,故能隨所證而得果位。如世親菩薩雲:“暗明愚無智,明者如有智。對治及對法,得滅法如是。”

從前面[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到[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這一大段,是通過引述忍辱仙人等事跡,而彰顯般若空性離一切相,無相無實乃菩提自性境界。若菩薩能深信甚深般若,必能於行六度時,令心安住於無相境界中,不取著諸相,如是即是正住於菩提道中。若菩薩行者能深信般若而生信樂,此行者即得諸佛佛力加持。相反,若行者不信樂般若,則為魔王所攝。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二雲:“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多有如是諸留難事。須菩提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般若波羅蜜多有留難。譬如珍寶,多有怨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若人不受持讀誦修習般若波羅蜜,當知是人,新發道意,少智少信,不樂大法,為魔所攝。如是,如是!須菩提!若人不受持讀誦修習般若波羅蜜,當知是人,新發道意,少智少信,不樂大法,為魔所攝。須菩提!般若波羅蜜雖多有如是魔事及諸留難,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書讀誦說,當知是等,皆是佛力。何以故?惡魔雖復勤作方便,欲滅般若波羅蜜,諸佛亦復勤作方便而守護之。”壬五明離虛實彰顯菩提義趣。辛二引事證成竟。

 

辛三校量信德分二:壬一宣說受持讀誦本經功德;壬二以等身施德顯本經殊勝。

 

壬一宣說受持讀誦本經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於當來之世,若有對甚深般若具足清淨信心之男子女人,能如法受持讀誦本經。此諸人等則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這是如來以佛所證究竟之智慧無礙而照了的。

諸佛如來所證一切智智,是盡知一切的智慧。因此無論法界內有多少眾生起心動念,如來皆能無余照了。所以,若菩薩行者能如理受持讀誦本經,如來即以佛智照見其所行,必然能無虛而獲得無邊功德。

此一段是表明依此經起三種行,則能獲得無量無邊功德。所謂三種,即受、持、讀誦。

一、受:於聽聞般若教法後,起思維參悟,將所聞法義轉成自心定解智慧,起般若真實覺受,而領納其究竟義趣。

二、持:聞法後生起真實覺受,總持般若要義而攝持自心,令般若義趣所表之境界,在自心相續中不斷生起。

三、讀誦:每日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此串習,使心牢記經典中之教言。讀誦的目的是為了通達經文的含義,古語有雲:“書讀千遍,其義自現。”

菩薩乘行者欲受持本經,則先當總持本經之究竟義趣,方能行受持之修行。所謂‘總持’即是以竅訣方式總攝要義,而秉持其義趣,令善法增長,惡法不起。此處乃是秉持般若義趣,令自心安住空性之中,不起善惡無記等顛倒分別,不取著於相。但若要從經中獲得究竟竅訣,不僅要依善知識而聽聞,還要自己起真實之參悟,將所聞法義轉成自心中之定解智慧,方能真正獲得總持之竅訣。如世親菩薩雲:“受持修行依總持法故”又受持及總持教法要義,皆依讀誦修行增廣聞慧而起,故而不廣聞而誦習者不能總持教法要義。

世尊在此處宣說受持讀誦本經的殊勝功德,一、為了將來得聞此經者,生欣樂希求之心。二、為令與本經有因緣者,依誦習領受經文義趣,而開發般若智慧,得成就菩提之正因。三、表明欲成就菩提,當以智慧為正因,其它布施以及禅定等皆是輔助。如二乘聲聞緣覺樂修禅定,而少究竟智慧,故不能徹見諸法實相。

本段經文中所說之意,即菩薩乘行者若能如是與般若法相應,則能獲得無邊殊勝功德。依無著菩薩所說,則有五種殊勝功德:一、如來憶念親近,如受持讀誦修行,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無余,而以佛力加持行者生般若智慧。二、攝福德,即如經中所言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方便滿足菩提道資糧。三、贊歎法及修行,若行者對此般若經教能生隨喜贊歎,或依止修持,皆能獲得福慧二種功德,成就殊勝悉地。四、天等供養,行者受持讀誦此經,能得諸天護法供養護持。五、滅罪,菩薩行者受持讀誦本經,能消除無邊罪業,令重報轉輕,輕報轉滅。

受持讀誦此經之所以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功德,乃因般若妙慧是正報菩提之因,亦是究竟真法供養,所有世間財寶供養所不能及。由如是故,如來恆以佛智悉知是人,恆以佛眼悉見是人。復又親近憶念讀誦受持本經之人,而行善護念、善付囑之事。

經文開頭,尊者須菩提就贊歎世尊‘善護念、善付囑,諸菩薩。’此處佛陀說‘如來悉知悉見。’正是相應尊者所贊,而表明只要能與真法相應,必能獲得如來護念加持,以及方便攝受。因與真法相應即是與如來相應,如來是真法之本體故。壬一宣說受持讀誦本經功德竟。

 

壬二以等身施德顯本經殊勝分二:癸一出等身施德;癸二正說本經功德勝彼。

 

癸一出等身施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日三時中,每一時皆捨棄如恆河沙數一樣多的身命而行布施,以如是所行,經無量百千萬億劫持之以恆而行持,必然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

[初日分]即是指從早上六點到上午十點,這四個小時。

[中日分]即是從中午十點到下午十四點,這四個小時。

[後日分]即是從下午十四點,到十八點之間的四個小時。

佛經中經常提到日三時,這是古印度對一白天時間的劃分。在古印度時,把一天劃分為六時,正是所謂的‘晝三時、夜三時’,每一時即是四個小時,一天為六時,即是等於我們現在的二十四小時。

在前面佛陀已經提到,以捨身命布施的功德了。如:“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此前文中所說捨身命布施,是以恆河沙數等身命布施。而今此段,則是說在每日三時中皆捨如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然後經歷無量百千萬億劫修如是捨身行。此處所說的捨身命布施,無論是從捨身命之數量,以及時間概念,都要超越前面所說的捨身命布施。或者可以說此二者簡直無法相比,二者之間的差距是沒有辦法算清楚的。既然二者之間的數量多少、時間長短都有如此大的差距,那麼布施所獲得的功德之差距就更大了。

本段所舉之能日三時中以恆河沙等身行布施者,有二種差別:第一假設,第二初地菩薩所行。第一假設:如果有人能行如是之事,所得功德難以思量。進而以此難思功德,作為與受持讀誦本經相比之境,來說明受持讀誦本經之殊勝;第二初地菩薩所行:如是捨無數身命布施之行為,從事實上觀察不是一般凡夫能做到的,只有證得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行持的。因初地菩薩證悟般若境界,故了知我人眾生壽者等諸相皆空,所以能行如是捨身命的難行能行之布施。凡夫眾生執著身命等相,故不可能有如是行持。癸一出等身施德經。

 

癸二正說本經功德勝彼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如果有人有因緣聽聞此經,生起清淨正信,能不逆反般若甚深義趣,生隨喜心或順行信入,此人所得之福德要超勝前者。一念淨信尚能得如是殊勝福德,更何況能以清淨正信攝持,書寫讀誦及為他人解說呢!

前一科中,舉出了捨身命所得之無量難思之福德,今明示信受、書寫、讀誦、解說此經之功德要超越前者。以此比較來說明本經的殊勝,而令當來有緣之人生信受意樂之心。

這一段經文所相比較的是捨身命布施之福德,不如信受讀誦本經殊勝。並不是在說以初地菩薩境界攝持所行之布施,不如一念信受本經之功德。因為,初地菩薩行布施時,必然能以般若智攝持,既然一念淨信般若經典,即有如是殊勝功德,那麼依般若智攝持而行捨身命布施之功德會有多大呢?難道不如凡夫所生的一念淨信嗎?所以,愚僧認為,此處所比較的是,像初地菩薩一樣捨無數身命布施的福德量,而並不是說,以初地菩薩境界攝持,行捨身命布施之功德,不如凡夫一念信受此經。

若是拋開內在的境界不說,光說捨身命布施之福德相,是屬於善業范疇。因此,若不是依般若智發起如是捨身命之布施,只依凡夫心而行如是布施,則縱使行布施如經文中所說之量,亦不如有人一念淨信般若殊勝。因淨信般若乃是出世間之正因,而捨身命布施是善法故。行善法得善報,出世間正因,則得出世間果位。如《金剛經論》雲:“於何法修行,得何等福德。復成就何業,如是說修行。”又福慧二種資糧,福是助緣,慧是菩提正因,因此修福所得功德,不如發起正智之功德殊勝。如傅大士頌雲:“捨身由妄識,施命為迷情。詳論福比智,不及受持經。”

又經中[不逆]即不逆反,不反對,不毀謗,而生隨喜心之意。如義淨三藏譯本前句為:“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不生毀謗,其福勝彼。”菩提流支譯本為:“若復有人,聞此法門,信心不謗,其福勝彼無量阿僧祇”也就是說,聽聞本經後,雖然沒有受持讀誦本經,但卻能以淨信心而起隨喜心,不毀不謗,即可獲得如是殊勝超前之福德,乃至於以算術譬喻所不能及。如《大般若經》雲:“所起如是隨喜回向,於余善根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

佛陀在《大般若經》中,也廣泛地贊歎宣說了能隨喜般若教法者,所得之功德不可思議。佛陀對帝釋天主說:假使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廣大法界可知其量,聞般若教法生隨喜心之功德亦不可稱量。

又若單從布施的角度而言,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因此捨身命布施,不如為他人解說本經之功德大。

從[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到本段之[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一大章節總的來說,是在廣顯般若行相之義趣,及淨信般若所得之殊勝功德的差別。壬二以等身施德顯本經殊勝。辛三校量信德。庚二明信行相。己一廣顯般若行相竟。

 

己二以略顯廣分四:庚一初舉總信相;庚二引往事證成;庚三舉勝校量以勸學;庚四舉廣結略。

 

庚一初舉總信相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總而言之,此經具足不可思議、不可稱量計算、無量無邊之功德。

[不可思議]即不可以思慮分別之心,分別揣度而論說之意。

[不可稱量]即非語言可以表述,不可量度之意。

在前面諸段經文中,佛陀與須菩提尊者以問答之形式,宣說了甚深般若性相義趣,以及信般若所得之功德相狀。而此段經文則是總結般若功德廣大難思,信者即能獲得如是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之功德。

般若乃是諸佛之母,一切諸法以及諸佛皆從此經中生出,因此般若具足無量無邊之功德。關於這一點,在前面已經舉過教證了,此處就不多說了。

世尊在此處總而概述般若功德,乃是為了以佛之如實語表示般若稀有難得,殊勝無比。以此所贊般若功德之言,欲令當來能聽聞到般若經教之人生起信心。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此甚深難思具足無邊功德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法,如來乃是為發大乘菩提心者說,為求最上乘佛道之人說。

此一段是說明般若教法所對之根基,乃是大乘及最上乘根基者。此甚深般若波羅蜜法,非是定性小乘聲聞緣覺可堪信受之法。

若依賢首‘小始終頓圓’五教判別而言,則‘始、終’二教乃是大乘,而‘頓、圓’二教是無上乘。以此而觀待,則說明此經乃是為大乘漸、頓二教根基者說。

小乘行者樂著法空,急於自度,貪著涅槃,於明悟真空中取滅盡身智之空,而得滅盡三界見思煩惱,出離生死輪回。彼等耽著涅槃,不能於真空中現起般若觀智,故而不能照見究竟實相之義趣。所以於不究竟涅槃生究竟解,住於單空之滅盡定,於兩萬大劫中無所作為。而本經所明示乃是色空、生佛、輪涅、煩惱菩提一如不二之義趣,定性小乘之人如何能信受!以此道理而抉擇,則知如來所說不虛,只有發大乘菩提心者,及志取無上乘者,方能是此法所對之機。也就是說凡能深信甚深般若者,必然具足大乘根基。也只有大乘根基者,才是般若之當機者。

有一些法師把此句解釋為,只有上上根之人方能信受般若。愚僧則認為此種說法有些不妥,因為本經中說的是‘為發大乘者說’,這包括了大乘上中下的三種根性,所以非是單指上上根。只要發起大乘菩提心者,就是般若教法的當機之人。

又,若是依與大小乘教法區別根性,則凡是深信大乘者皆是大根性之人,對大乘無有信心而信小乘者是為小根性之人。故凡對大乘教法具足信心,及能信受般若者皆是與本經相應者。

[發最上乘]即是依圓頓教法,而發即身成就無上佛道之心的人。

此處雖然是明般若所對之機,但也是在贊歎能發菩提心、求無上乘者之殊勝。般若殊勝難思,唯有發大乘心,求無上乘者能生信心。相對而言,發大乘心,求無上道者亦是殊勝無比,不然的話,何以能是此殊勝般若所對之機呢?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以及為他人講解本經,如來悉以佛智照知彼心,悉以佛眼照見此人,而給予護念加持。

由於,此甚深般若之法是為大乘者說的緣故,凡有能受持讀誦或講說者,必獲無上菩提不可思議功德,故於彼生少信即能勝捨多身命之功德。如來以盡所有智照見能受持讀誦講解本經者,必然能得諸佛加持,因為相應般若者,即是相應於諸佛,因般若乃諸佛之母故。如《大般若經》中說:“讀誦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便獲無量、無數、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殊勝功德。”《大般若經》中又說:“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能聽如是入諸字門印相印句,聞已受持讀誦通利為他解說,不貪名利。由此因緣,得二十種殊勝功德。何等二十:謂得強憶念,得勝慚愧,得堅固力得法旨趣,得增上覺,得殊勝慧,得無礙辯,得總持門,得無疑惑,得違順語、不生恚愛,得無高下平等而住,得於有情言音善巧,得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得緣起善巧因、善巧緣、善巧法善巧,得根勝劣智善巧、他心智善巧,得觀星歷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隨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死生智善巧,得漏盡智善巧,得說處非處智善巧,得往來等威儀路善巧。善現,是為得二十種殊勝功德。”

凡是能深信般若經教,而受持讀誦者,皆能獲得諸佛如來,及諸天護法護念加持。例如:在般若法會上,佛陀宣說了甚深般若義趣,而三界諸天等皆發心護持讀誦受持書寫解說般若經教之人。如經雲:“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為方便,常能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我等常隨恭敬擁衛,不令一切災橫侵惱。”

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受持、讀誦、講解本經之人,皆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之功德。

[無有邊]即沒有邊際、限度,無限之意。也就是說般若之功德無有限度及邊際。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雲:“般若波羅蜜多所有功德,猶如虛空不可測量。”

在前文中,已經廣說般若不可思議之功德,今又再次提及受持讀誦本經,可成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功德,這充分地體現了般若之殊勝難得。

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此能對般若生清淨信心,並且能受持讀誦及為他人講說的修行者,即能承擔如來無上菩提之事業,必然能成就無上菩提。

[荷擔]荷,置物於背;擔,置物於肩。與‘荷負’、‘荷法’同義,皆謂護持佛教大法,擔負佛法相續之責。

此處即是說明,能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經教者,必能獲得無上菩提之修證。雖然現前並未有證得,但因信受讀誦受持般若波羅蜜經教之故,將來必能獲得無上菩提。因信受般若即已經獲得了無上菩提之正因,所以將來成佛必定不虛。如此之人因深信般若,得菩提正因,已入如來種性中,故能荷擔菩提道業。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中雲:“聞此法者,必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一段經文中,明確地開示了,深信般若而能受持讀誦,即是成就無上菩提大果之正因。這也為我們修學佛法欲成就佛道的行者,指出了一條成就佛道之正路。欲成就佛道當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因唯有般若智方能焚毀無明業薪,關於此之義趣,佛陀已經在般若諸經中廣泛地宣說了。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菩薩摩诃薩欲使如恆河沙等國土眾生,立於檀那波羅蜜,立於屍羅、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植一善根於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般若經教在修行佛道來說,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但是在當今的末法時代中,很多佛子不明此義,為惡知識所誤導,排斥如是甚深經教,故而彼等所謂的‘佛子’,雖然於外相上是在學佛,但彼等已經為魔所攝了。今佛教界中常見一些所謂的佛子,見有人讀誦學習般若經教,心中便不歡喜,想方設法阻礙他人讀誦受持般若經典,這樣的人不僅為魔所攝,而且也造下了無邊罪業。如《大般若經》雲:“善現,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覺慧微昧善根薄少,為惡知識之所攝受。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廣大功德不能信樂,自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不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復樂障他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人獲無量罪。”關於如是教證,在般若部的經典中屢見不鮮。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為什麼說,凡能信受讀誦受持本經者,當來必定能獲得無上菩提呢?須菩提:因為那些耽樂小法之人,對空性生見取之心,所以也不能究竟地離我人眾生壽者等執著。因此,他們對甚深無相般若法義,不能生起清淨正信,故而彼等不僅不能受持讀誦,也不能為他人講說般若教義。

世間凡夫執著有我等相,因此若非與般若教法有大因緣者,必然不能深信般若。定性小乘聲聞緣覺,雖然超勝於世間凡夫,但彼等認為有現空、輪涅實有差別,故即使是聽聞到般若教法,亦不能生起清淨信心。因般若所宣說的乃是現空、輪涅無別之大法,是究竟真空之境界,所以樂著小乘之人不能信受。即使是彼等小乘行者證得出世間果位,但還有諸多細微之法執未破,法執沒有斷盡則必有細微的執取相。

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耽樂小乘之人不能信受甚深般若,故而亦不能為他人如理宣說般若經教。

般若波羅蜜多教法甚深難思,非是那些小根基者可以聽聞到的,即使是聽聞了也不能生起信心。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佛陀對須菩提說:凡是此經所在之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八部等眾皆應供養。

此處乃是表明本經殊勝無比,無論此經在何處皆應當受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八部等眾供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本經中所宣說之法義,乃是成就無上菩提之大法,於字句中處處皆開示實相義趣,是究竟的無為法經典。所以,三界中一切眾生應當供養也,故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是般若波羅蜜所止處,諸天皆來供養、恭敬尊重贊歎禮拜已去。”此經中又雲:“捨利弗!是三千大千國土中,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諸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摩诃薩,守護是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是諸天人皆從般若波羅蜜中生故。復次,捨利弗!十方如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及聲聞、辟支佛、菩薩摩诃薩、諸天龍鬼神等,皆守護是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是諸佛等皆從般若波羅蜜中生故。”

般若具足出生諸法及一切功德之德,因此當受三界一切天人等眾供養,供養此經者,如供佛無異。佛陀在般若法會中曾對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說:“一切諸佛之所以得成佛道,皆因從般若波羅蜜學習,故得一切種智。因此凡供養般若波羅蜜經典者,則如同供養諸佛一切種智,因諸佛皆從般若中出生故。”

當知此處,則為是塔。

凡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在之處,皆如有佛塔一樣。

般若甚深義趣即是究竟實相,所謂究竟實相即諸佛法身。法身常住遍一切處,因此有般若經之處,如有佛像及身骨捨利,經文所在之處如佛塔無二無別,故應當受一切天人等眾供養。

在般若法會中,佛陀問釋提桓因:“若有佛捨利及般若經,讓你選擇其一二供養,你選擇哪一個呢?”釋提桓因說:“世尊,我選擇般若經,因為佛捨利之所謂堪受供養,乃因一切種智所熏習故。而如來之一切種智乃由般若波羅蜜出生故。”佛陀聽聞後,非常贊歎釋提桓因的說法。這也說明了,般若波羅蜜是真正的捨利子,因此有般若經之處即如同有佛塔處。因為此經所在之處,受般若波羅蜜之加持之故,已經成為了殊勝之地。

此一句表明了,因本經所具足之功德力加持,可以使經文所在之處成為殊勝之地。而且凡是受持讀誦講說本經之人,也必獲得天龍八部等護法的守護加持,而遠離一切魔事干擾。若有修行人遭遇魔障違緣,若能虔誠讀誦受持本經,便可消除一切障礙。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爾時諸天子化作天花散佛上,作是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魔若魔民不能得其便。世尊!我等亦當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我等視是人如佛、若次佛。”

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既然有此經之處,如同佛塔無二無別,故一切天人等眾應當生恭敬心,頂禮轉繞,以種種殊鮮花及美妙供物而供養之。

修行佛道之人,皆應積累福慧二種資糧,方能方便成就道業。而若能讀誦受持及供養本經者,便可獲得無邊福德,亦能成熟成佛之智慧。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若求佛道、若求辟支佛道、若求聲聞道,皆應供養般若波羅蜜,恭敬尊重贊歎,花香乃至幡蓋。”此經中又雲:“善男子、善女人若聞是般若波羅蜜,書寫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花香璎珞搗香澤香幢蓋伎樂,恭敬供養、尊重贊歎。是善男子、善女人則為供養一切種智。”從經文中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供養般若經者,即如供養佛之一切種智。以此供養之因,必然可以感得一切種智之果。

又,佛陀在般若會上對釋提桓因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入涅槃後,造佛塔供養佛之捨利,復能以鮮花等種種殊勝妙供,長時間供養佛塔捨利。此善男子、善女人雖然能獲得無量無邊福德,但不如有人生淨信心,書寫、讀誦、受持、恭敬贊歎。及供養般若經典。”之所以供養此經具足如是難思之功德,是因為供養本經即是供養如來法身之故,又此供養乃是得一切種智之因,因此德福甚多。如無著菩薩雲:“受持真妙法,尊重身得福。”

佛陀在此處說,凡是有此經之處必然會有天人等眾圍繞供養,那麼如何能證明有天人來呢?其實,我們平常誦經時,忽然聞到奇異香味,聞後自心非常安寧。這即是說明在你誦經時,有天人在你的周圍。此中詳細事相,還是引《大品般若經》來說明,經雲:“時佛告釋提桓因: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見大淨光明,必知有大德諸天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復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若聞異妙香,必知有大德諸天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復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行淨潔故,諸天來到其處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歡喜禮拜。是中有小鬼輩即時出去,不能堪任是大德諸天威德故。以是大德諸天來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生大心,以是故,般若波羅蜜所住處,四面不應有諸不淨,應當然燈燒香、散眾名花、眾香塗地、眾蓋幢幡種種嚴飾。”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佛陀再一次稱須菩提之名說道:如果對本經具足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在受持讀誦本經時,遭到他人輕視、貶低,以及誹謗等。此受持讀誦之人,本來在前世所造的應墮落惡道之罪業,因誦持此經得般若波羅蜜加持之故,以今世為他人輕視、貶低、誹謗之輕報,而代替應受之重報,前世的重罪也因此而消滅。

在前文中表明了受持讀誦,及書寫、講說此經,本來可以受諸天人等供養、恭敬、贊歎、守護,但此處則是說,當受持讀誦本經之人,並沒有獲得他人恭敬,反而是被別人輕賤之時,這即是表明自己前世罪業深重,本來應當墮落地獄,但因為受持讀誦《金剛經》的緣故,而在今世遭受輕賤之報。在受此輕報時,也說明前世的重罪已經得以消除了。這也即是說明,本經不僅能令讀誦受持者得無邊福德,同時也能消除無邊重罪。因此,讀誦受持此經所得福德,要超過前面捨身命之福德。

[先世罪業應墮惡道]此句中‘罪業’乃是指能墮落地獄之惡業,而‘惡道’是指地獄,非是其它二種惡道。那麼,什麼樣的罪業能感地獄之果報呢?有兩大類差別:第一因執著深重而明知故犯,如在家及出家受持戒律的修行者,雖然明知善惡因果及戒律開遮取捨,但由於根本執著深重之故,明知而故犯;第二顛倒分別,即在家出家之修行者,雖然受持戒律,但因不學因果及戒律之開遮,顛倒取捨,而造破戒等罪業。此二者所造之業當來必然墮落地獄,無量劫中感受種種苦報。但如果此造業之人能受持、讀誦、書寫、講說、供養《金剛經》,則此等當墮入地獄的重罪,皆能轉輕,受輕報受而滅盡。此處所說受持讀誦轉滅重罪,乃是指受持者以增上發心(即為了能究竟圓滿地利益眾生,而欲消除重罪之發心。)讀誦本經,即可滅除重罪,並非是說以下劣心(即是一種鑽空子的發心,如今生造了重罪,知道來世要墮入地獄,聽聞此經功德後,雖然誦持此經,但亦不斷所作之惡行,如此發心讀誦受持者,即是下劣心。)讀誦也能滅重罪。

若以增上發心讀誦受持本經者,欲滅所造重罪,卻在今生中未見有輕報等現前,則說明所忏悔之重罪已經滅盡。若受持讀誦者,雖然未於讀誦時受到他人輕賤,但卻在讀誦受持忏悔過後,很突兀地受到他人輕賤,這也是重罪轉輕的現象。

若有人以讀誦受持此經而忏悔罪業者,當具足以下幾點:知錯心,有慚愧心,杜絕不再犯心,知罪性虛幻,發增上大心,精進誦持,現見滅罪驗相。若具足此七種條件,則罪業必定能消除。

又,菩薩乘行者若欲滅除一切罪業者,當聽聞此經,而如理思維經義,於經義生起決定解。依所生定解如實禅修,證悟我法二空之境界,發起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生起,則分別妄心已滅。妄心若滅則罪性亦滅,如經雲:“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受持讀誦本經不僅得福滅罪,將來也必然能獲得無上菩提之果位。

誦習般若經典者,必能得般若加持,於心相續中種下般若種子,終有一天種子會成熟的。這僅是誦習少量者,若能不間斷誦習受持者,得般若力持續加持,故能盡快成熟般若種子,而悟解實相義趣,如是則短時亦能有所成就。不過,若想今生今世就有殊勝成就,必須要依般若教義精進參悟,起定解後以禅修為實踐,縱使隨緣對境之時,亦能現起禅觀不起我人眾生壽者等分別,如是不間斷禅修,則今生必能證悟般若境界。如明朝. 元賢禅師雲:“蓋以持經能生實相,即是菩提真種。又無我等相,即煩惱障盡。罪消滅即業障盡,不墮即報障盡,故雲當得菩提也。”

又,若從內意而言:前句所說之‘前世’即代表眾生前一念妄心,而‘後世’即是代表後念之覺心。此即是說,修行者若能於隨緣對境中,雖然第一念還起妄心分別,但第二念當以覺心觀照能所俱空,從而放下我人眾生壽者等分別心,如祖師雲:“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此久久熏習,則妄心必然能滅盡。妄心滅盡之時,即是見真如而成就菩提之時。如六祖慧能大師雲:“妄心盡處是真如。”

從[須菩提,以要言之。]到本段之[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大段中,乃是通過宣說讀誦受持本經有不可思議功德,所對根基為大乘行者,凡讀誦受持本經皆得如來佛智照知、佛眼親見、護念加持,又此經甚深非為小乘者說,經典所在之處得人天等眾恭敬守護,受持經文滅除重罪,必然成就無上菩提等義趣,而表明信受本經之總相。即:信受者得福無量,信受者必是大乘根基,信受者得佛護念加持,信受者絕非小乘根基,信受者得人天恭敬供養,信受者縱受欺辱亦是滅罪之相,信受者最終當得無上菩提。庚一初舉總信相竟。

 

庚二引往事證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須菩提:我回憶起過去世無量阿僧祇劫中,在燃燈佛之前,我已經值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並且在諸佛前都供養承事,無有一個空過者。

此一句經文,乃佛陀引述自己往昔供養無數諸佛的事跡,得無量無邊福德,但亦不如有人讀誦受持受持《金剛經》的功德大。

[阿僧祇]即是無數或無央數,原意是指數目的最大極限之意。

[劫]是時間單位,從普遍意義上講,劫有大中小三種差別。一大劫是由八十中劫合成的,每二十中劫為一劫,共為成、住、壞、空四劫,此四劫稱為一大劫;此乃一期世界生滅之始末,如《瑜伽師地論》卷二雲:“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為一大劫,共計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中劫:依《俱捨論》所說人壽之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計三億三千六百萬年,稱為一中劫;小劫:依《大智度論》所說,人壽自八萬歲,每百年減一歲而至十歲,或自十歲每百年增一歲而至八萬歲,一切劫之增,不超過八萬年;一切劫之減,最短減至十年,如是之增、減劫,稱為一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

[於燃燈佛前]此處是指世尊因地中第二個阿僧祇劫末,至第三個阿僧祇劫之初。因釋尊於菩薩位因地中時,是在第三阿僧祇劫初值遇燃燈佛的。再者,從此處所說值遇‘如來’的數量,也表明第二劫末到第三劫初的中間段。如經論中說:“世尊於第一阿僧祇劫時,值遇五恆河沙數諸佛;第二阿僧祇劫時,值遇六恆河沙數諸佛;第三阿僧祇劫時,值遇七恆河沙數諸佛。”由論中所說的數量來看,此段經文中說值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乃是第二劫六恆河沙數中極少部分而已。此數量確切地說,是指世尊於初地、二地時所遇的佛。

[那由他]印度之數量單位。音譯又作那庾多、那由他、那由佗等。意譯作兆、溝。此數量單位若換算為我國之數量則有多種說法,依《華嚴經》第四十五卷,及《大方廣大莊嚴經》第四卷,與《俱捨論》所說,則那由多當為我國千億之數量。但若依《玄應音義》卷三則以之為十萬,《慧苑音義》卷下以之為一億,而《佛本行集經》復有千億與萬億二說。此外,印度通行的數法系以阿由多為一萬、那由多為百萬。唐朝時期的窺基大師在《金剛經贊述》中則說,一那由他相當於我國千萬數量。如果以漢傳佛教比較普遍的認為,則一那由他為千億的數量。而本文中的‘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即是以‘千億’乘以‘八百四千萬億’所得的數量。

釋迦世尊在初、二地時,值遇了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於諸佛坐下行承事供養,無有一佛而空過。這顯示了世尊因地中承事諸佛的極少數量,但就這個極少數量,也已經非常地多了。

本經中此處翻譯的數量和其它幾個譯本中有一些差別。其它幾種譯本中翻譯為:八十四億那由他。如玄奘譯為:“八十四俱胝那庾多百千諸佛。”義淨三藏譯為:“八十四億那庾多佛。”菩提流支譯為:“八十四億那由他百千萬諸佛。”而若依本經數量所說之八百四千萬億,就非是八十四億了。今以義淨三藏譯本為准,愚略算了一下大約為:840000000000000000000。若按照古代數量換算,則是八垓四千京,若依現代來說,則是84乘以10的19次方。(中國古代數量單位名稱: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此處之所以標如是細微之數量,也是表示佛智幽微,非其他眾生可比。

[供養承事]這是指以四事等承事供養,非是指法供養。因為若是包括法供養,則必然不能出現本經中所說功德之量差。再者,法供養是無為功德,讀誦受持本經亦是法供養之一,如何能比較呢?

經論中說,供養有財供養和法供養二種,如《十住毗婆沙論》卷一雲:“供養有二種,一者善聽大乘正法,若廣若略。二者四事供養,恭敬禮侍等。”《集異門論》卷二也廣說二種供養:“供養雲何?答:供養有二種,財供養,法供養。財供養雲何?答:以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余資具,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財供養;法供養雲何?答:以素呾纜,或毗奈耶,或阿毗達磨,或親教語,或軌范語,或傳授藏,或余隨一可信者語,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法供養。如是二種,總名供養。”

財供養中,供佛法僧三寶功德最大。供佛一粥一飯即可以獲得無量難思的福德,也可以最終令供養者成就無上佛道。如《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供養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短時間中供養一佛,即能得如此福德,更遑論世尊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之福德量呢?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若有人能與未來末法時代,受持讀誦《金剛經》,所得功德,比我供養如上所說諸佛功德要大得多。供養諸佛之功德百分不及其一,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也無法算清二者之差距。

玄奘譯文:“若諸有情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我先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算分若喻分,若邬波尼殺昙分亦不能及。”

[百分不及一]即受持經典之福德不可計數,縱使將持經之福分作百分,而供養諸如來之福不及其一。

[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即表明持經之力用超勝於七寶供施之力用。

 [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即指以世間之算數,以及譬喻都不能算清楚上說二種福德的差距。有相福德與般若無相功德,二者之間實際上是無有可比性的。因為有相福德即使是多到難以計數,也沒有辦法與無相功德相比。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乃是因為有相福德是生死業,而無相功德是真福德性,也是涅槃正因。

此處乃世尊宣說讀誦受持本經功德,要超越於前之供養諸佛,因為供養諸佛功德雖然廣大,但是最終還是屬於福資糧。福德資糧只是菩提道輔助之法,成就佛道之主要修法,還是以慧為主,而受持讀誦經典能生般若智慧,能破生死迷惘。雖然欲成就無上菩提,菩薩還需要修其它諸行,但若不修習智慧波羅蜜,終不能得識大道理趣,契證真如自性,也不能斷除分別妄心,及窮盡生死根本。因此之故,聽聞及受持讀誦般若經典,可令菩薩行者速證菩提。又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為殊勝,受持讀誦即是法供養,如《普賢行願品》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又如《維摩經》法供養品雲:“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世尊在這一科中,引述自己往昔在初地、二地時,供養諸佛無一空過。供佛功德雖然廣大,但是卻不如有人於末法時代,受持讀誦此經之功德大。這是用事例證明,信受本經,可成就殊勝難思之功德。庚二引往事證成竟。

庚三舉勝校量以勸學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世尊又對須菩提說道:若於末法時期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讀誦此《金剛經》,所得之功德,我若是詳細廣說的話,恐怕有不具緣者聞後,誤解此甚深法義,而心生狂亂,或者狐疑不信。

[具說]詳盡而說之意。

[心則狂亂]即是指不具因緣善根者,聞般若殊勝難思之功德,因難以接受故起驚怖畏懼之心,或心入邪解而生狂亂,诋毀誹謗。或由於不信诋毀之故,將來必感召精神狂亂之報應。

義淨三藏譯文:“妙生!我若具說受持讀誦此經功德,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玄奘三藏譯文:“善現!我若具說,當於爾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生福聚,乃至是善男子是善女人所攝福聚,有諸有情則便迷悶心惑狂亂。”真谛三藏譯文:“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受持讀誦如此等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谛聽憶持爾所福聚,或心迷亂及以顛狂。”菩提流支三藏譯文:“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後世末世,有受持讀誦修行此經,所得功德,若我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此處譯文之對比,則是羅什、菩提流支的譯文較好,文句通暢,義理微妙。

這一科中是表明受持此般若經典,可以獲得廣大功德是毋庸置疑的。但若佛陀廣泛詳盡地講解本經功德的話,恐怕有鈍根及不具因緣之人,聞之起驚怖畏懼之心,不能深信此法。因為受持本經的功德實在是大到難以思議,就本經文句中所說之受持讀誦的功德,也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而已。所以不是具因緣者若問廣說後,反而容易起邪解,而诋毀誹謗此經。或有狂而無有定持者,亂而無有定解者,驚疑怖畏而生謗毀狂亂。此不信诋毀誹謗之人,當來必然感召精神瘋狂錯亂之果報。

諸位修行者當知,此經之義理,乃真空無相,最上一乘,不可以心思言議,探其底蘊。以至於究竟一受持讀誦之間,先世之罪業消滅,無量之功德難及。因此,若具說其廣大難以思議之功德,不具善根因緣者,必然不能深信。信者得大功德,不信诋毀者亦會感召不善罪報。為遮止彼等不具善根因緣者,造如是重罪,佛陀只能略說本經功德,而不盡說也!庚三舉勝校量以勸學竟。

 

庚四舉廣結略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須菩提:你應當知道此經功德不可思議,但若於此經前造罪業,那麼果報亦是不可思議的。

義淨三藏的譯文是:“妙生!當知是經不可思議,其受持者,應當希望不可思議所生福聚。”玄奘三藏譯文是:“是故,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希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真谛三藏譯文是:“復次,須菩提!如是經典不可思議,若人修行及得果報,亦不可思議。”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當知是法門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此之一段,菩提流支及羅什三藏的譯文,文簡義赅,文中俱涵受持讀誦及誹謗之功德與罪業之差別。而其它幾個譯本相較而言,則不如此二者。

這一句是佛陀舉信受本經之廣大功德,來說明不信以及诋毀此經,罪業也是極其廣大的。因為越是殊勝的對境,若在其前造罪業,那麼罪報就更大。例如:佛陀是三界人天導師,若眾生能生信心而供養承事,則必然獲得無邊福德,但若不生信心而起疑謗,則罪過非常地大。也就是說殊勝的對境,造業、積福果報都很大。

又,本經中法義能令眾生聞之而獲無邊功德,能破眾生百千罪障,能令增勝得菩提正因,故受持者功德甚多,縱捨多身命不可比量。若對如此經典不信而謗之,則罪報難思。庚四舉廣結略。己二以略顯廣。戊二舉行顯解非妄。丁一約解心顯三種般若竟。

 

丁二約其行事辨三種般若分三:戊一陳四疑問三種般若體相;戊二廣答顯相;戊三結成前義。

 

戊一陳四疑問三種般若體相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當佛陀廣泛地宣說完本經難以思議的功德之時,須菩提馬上對佛說:世尊,若發起無上菩提心的善男子及善女人,到底應當依何法而住,如何降伏自己的心呢?

義淨三藏的譯文是:“復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攝伏其心?”玄奘三藏譯文是:“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攝伏其心?”菩提流支三藏的譯文是:“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真谛三藏譯文是:“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乘,雲何應住?雲何修行?雲何發起菩薩心?”從此幾種譯文來看,其共同之處就是在‘雲何住’的後面,還有一句‘雲何修行’。再者,結合下文佛陀所答,此處也有問‘雲何修行’之意。

世尊在前面的講述中,已經大概地說明了作為一個菩薩道之修行者,應當如何發心,如何修行六度萬行,以及降伏其心。聞法者亦了知,當以無分別智冥契真如,而方能發起真上求下化之菩提心。到此處雖能真發菩提心,但還不能住菩提道而不退轉,故尊者不適時宜地再次提出了‘菩薩行者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的問題。

這一科也是本經的一個分水嶺,在此前所宣說的法義是關乎於發心及修行的,這是對根未熟的菩薩所說。而從這一科開始,即是為已經發起菩提心的根熟菩薩,宣說如何令心安住菩提道,以及如何修行而降伏其心。但為了令菩薩乘行者,更進一步了解當發何等心,故此處亦有再問發心之意。而已發心的菩薩,因菩提心生起之故,已成熟修持菩提道之善根。雖然善根成熟,但依何法令心依止安住,而降伏之尚未明悟,故問降伏之方便。

凡是修學佛法之行者皆當了知,一切眾生之生死輪回,以及菩提涅槃無不是因心而生,故欲解脫輪回,而證入涅槃者,必當了知降伏妄心之方便,若不知降伏自心之法,則不能得證涅槃境界。

本科之科判所說陳四疑,即是雲何發心、雲何修行、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其它幾個譯本,在此處依然是有‘雲何修行’的句子。所謂‘三種般若體’即是真如本心。降伏妄心則真如心必然現前,此真如心即是三般若體。戊一陳四疑問三種般若體相竟。

 

戊二廣答顯相分二:己一約行釋三種般若體相;己二約行釋其余疑。

己一約行釋三種般若體相分五:庚一約眾生界釋三種般若;庚二引彼往昔行事證成;庚三辨行真偽;庚四顯行分量;庚五攝相入實。

 

庚一約眾生界釋三種般若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佛聞尊者之問,而答道:須菩提,發心之善男子及女人,應當發清淨菩提心。發心度化法界一切眾生,普令所有有情獲得究竟涅槃之果。雖發如是滅度一切眾生之心,但實無有能度及所度之相的執著。為什麼呢?須菩提:若菩薩行者有我人眾生壽者等的執著,則即非是真菩薩。所以,須菩提,從究竟勝義中來說,無有一個實法可發無上菩提心。

[生如是心]有兩個差別,第一即是指生起究竟滅度一切眾生之心。第二即是指依清淨本心而任運生心,非是生妄想心。所以此處即是指發世俗以及勝義菩提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這是表明菩薩乘行者心之所趣,志向所趣。饒益一切眾生的目的,就是純粹為令眾生獲得無上涅槃,除此之外別無其它。

[滅度一切眾生已,實無有一眾生滅度者。]這是表明菩薩行者雖然要發利益眾生之心,但不能迷實相之理,而起能度所度之顛倒。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這是通過問答的方式,以彰顯迷實相之過患。若迷實相,而起我人眾生壽者等相之執著者,即非是真菩薩,因真菩薩者不會迷實相義趣的。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為什麼說真菩薩就不迷實相義趣呢?因所謂‘覺有情’者,即是以自己所覺悟之實相真理,而發心饒益眾生之人。但從究竟實相中觀察,則絕對不會有一個實有的法,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真菩薩不會昧實相而起顛倒。

此處義淨三藏的譯文是:“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我當度脫一切眾生,悉皆令入無余涅槃。雖有如是無量眾生證於圓寂,而無有一眾生證圓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眾生想者,則不名菩薩。所以者何?妙生!實無有法,可名發趣菩薩乘者。”玄奘三藏譯文是:“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我當皆令一切有情於無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雖度如是一切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诃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诃薩。所以者何?若諸菩薩摩诃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陳.真谛的譯文是:“佛告須菩提: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令入無余涅槃界。如是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眾生相、人相、壽者相,則非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菩提流支譯文是:“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安置一切眾生,令入無余涅槃。如是般涅槃無量眾生已,無一眾生被涅槃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眾生想,則不應說名為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能行菩薩上乘。”在此諸譯文中,還是義淨三藏的譯文比較易懂,而隋.笈多三藏的譯文最是枯澀難懂,故在此處不列舉。

世尊雖然在前文中,已經廣明發心之義趣,但此處應尊者所問,更確切地告訴我們這些佛弟子什麼是真正的發心。所謂菩薩乘之發心者,即是發心度化眾生而到究竟涅槃彼岸。然而,這只是菩提心之外相,此外相之所依乃是無倒正智。也可以說,世俗菩提心乃是勝義菩提心之方便,唯勝義菩提心最為究竟。菩薩乘所行一切利生之事相,內在則皆是以無為真智所攝。身雖在輪回中,卻不被輪回諸事牽系,心恆處無相涅槃境界,但卻能以大悲而行饒益眾生之事。故而才說‘菩薩因大智不住輪回,因大悲不住涅槃。’菩薩行者依般若妙智照了諸法皆空,不取著空有諸相,成就慧資糧,契證法身,於諸相自在不受束縛。行諸利益眾生之菩薩行,以大悲成就福資糧,圓滿報化二身,現依正莊嚴。福依慧而得圓成,慧是福之體,福乃慧之行相,故此二者不得離卻方能令二足圓滿。

般若雖是無相法教,但並非是頑空斷滅,因般若中具足圓滿智光故。般若空無自相,故稱為空性,亦是法身。般若空性中光明遍照諸法而不間斷,明而不斷者是為覺性,亦是報身。般若空性中光明遍照,明而能隨緣顯現諸相,即是大悲周遍之化身。此空、明、現分說為三,合則是一。空乃實相般若,明是觀照般若,現是文字般若。

菩薩於如夢如幻中起大悲心,度化眾生,如此即是順文字般若而生心,如經中所言:“當生如是心。”雖生如是度化眾生之大菩提心,但卻不起諸相分別,時時刻刻照見實相,如是即是觀照般若,如經言:“而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菩薩雖發菩提心度化眾生,但卻深知實無眾生可度,亦實無有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而菩薩於不住一切相中發如是等心,心不取著於諸相,安住無相三昧,如此乃是實相般若之境界,如經言:“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庚一約眾生界釋三種般若竟。

 

庚二引彼往昔行事證成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須菩提:你是怎麼認為的?如來往昔於燃燈佛所之時,是否有得到一個實有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呢?

此處義淨三藏的譯文是:“妙生!於汝意雲何?如來於燃燈佛所,頗有少法是所證不?”玄奘法師譯文是:“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如來昔於燃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菩提流支三藏與羅什的譯文基本相同,陳.真谛三藏譯文是:“須菩提!汝意雲何?於燃燈佛所,頗有一法如來所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義淨、玄奘、真谛等譯文與羅什之譯文相比,此處前三者的譯文比較好懂。

此一段乃是為廣破眾疑而說,因佛陀當時宣說般若無相義趣後,就有人生疑:既然說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為何釋迦如來於燃燈佛所以蓮花供養,及行布發掩泥如是等菩薩行呢?為破此疑,故而起如是問答。

此疑惑中有三種細相差別:第一、破謗無菩薩之邪解,既然前文中說實無有法發菩提心,那麼也可以說無有菩薩了。因所謂‘菩薩’者,即是發起菩提心的眾生。若真無有菩薩,那麼為何如來於燃燈佛所行蓮花供養及布發掩泥等菩薩行呢?為破此等邪解,故經文中說如來於燃燈佛所等事;第二、破謗無諸佛,既然無有菩薩,那麼是誰成佛呢?菩薩若無,則佛亦是無。為破此等無佛謬執,故於經中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等;第三、破謗無菩提之謬論,既然說無菩薩,亦無有佛,那麼菩提也是無有了。既然菩提是無,諸佛亦不得菩提。為破此等謬論故在下科中說: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如來於燃燈佛所發菩提心,證我法二空之理體,滅除凡夫分別執著,入無所得之境界。所謂無所得境界,即是無相境界,無相即是菩提境界,故證入無所得者即是得證菩提。而菩提者非是凡夫有無概念,因菩提自性中空無一法,無相無實,故非是有。雖空無自相,但並不是斷滅,能任運現起一切妙用,故非斷滅之無。她非有無、常斷之法,故不得以凡夫之有無而觀待之。佛陀於燃燈佛所照見如是空性義趣,於如夢如幻中起大智而上求菩提,生大悲心而發度生之願。雖發如是等菩提心,但並非凡夫之分別造作,無有造作而發心,故說‘實無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又,如來於燃燈佛所行供花、布發掩泥等菩薩行,雖有事相行為,但內在卻遠離我及我所的執著,心如虛空般地安住。從究竟實相的角度而言,菩薩及菩薩所行之法皆是非實有的,也沒有一個實有可得的菩提心。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是斷滅虛無,因一切法雖空無自相,而能顯現之妙用不滅,雖妙用恆常,卻又不見實有相。因此,本經中雖然宣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但卻不是如凡夫所理解的‘龜毛兔角’一樣的概念。所以,如來於燃燈佛所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之事相,正是表明了菩薩非實有,亦非斷滅虛無。既然非斷滅虛無,那麼那些認為無菩薩者的邪解自然就破除了。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答道:無實有法能得無上正等覺的。以我解佛所說之義趣來說,您於燃燈佛所實無有法可得。

從究竟絕對的真理境界而言,釋迦牟尼佛確實於燃燈佛所沒有得到一個實有的菩提之法。這個‘無得’如上面所解釋的一樣,是照見實相空性境界,遠離了世俗得不得之分別,不見一法實有可得,故而無法可得。此中無法可得的境界,即是菩提境界。所以,得菩提者,於無所得中而得。佛陀於燃燈佛所無有凡夫得菩提之實有執著,故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凡夫如‘龜毛兔角’之不得菩提的概念,也非是實有可得之概念。

從世俗名言中觀察,釋迦世尊於燃燈佛所,從七地證入八地,最後得燃燈佛授記當來作佛。這些事相皆說明有發心、行菩薩行、得授記,然而這些事相雖然在名言中顯現,但卻是顯而無有自性,故均非實有。既然是非實有的,那麼就不得在絕對之實相境界中安立為有。

又,菩提涅槃本即真心佛性,分別心滅真心現前,此真心自空無相,故世尊於燃燈佛所無所取證。再者,菩提無相,唯名字相而已,如來在燃燈佛所深悟此理,故不以名字相而生取證菩提之顛倒分別。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雲:“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名字言說及菩提自性二俱是空,故義淨三藏的譯文此處則翻譯為:“妙生言:如來於燃燈佛所,無法可證,而得菩提。”

從以上道理也可以看出,在實相中不能安立為‘有’的法,也並非是在名言中不能顯現。名言中雖然顯現的法,而在實相中觀察卻是無實的。這也就是說:真空不礙幻有,幻有不障真空。幻有非實,真空非斷。幻有非實,故當體即是空性。真空非斷,故能現幻有,以之為妙用。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聞須菩提如是回答非常滿意,故而印證道:如是如是。須菩提,從究竟真如理而言,確實是無有所得,亦無有授記,因我空非實有故。

在其它幾個譯本中,此處的譯文除義淨三藏之外,其它的基本和羅什法師的譯文相同。然而,就我個人而言,愚認為義淨三藏的譯文,文字義理均比較通暢易懂。義淨三藏譯文:“佛言:如是,如是!妙生!實無有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所證悟,得大菩提。”

於名言中眾生由於顛倒之故,而在生死輪回中,為凡夫位。而諸佛覺諸法實相,遠離分別顛倒,得證菩提,超越生死輪回,成就聖人果位。此凡聖差別在名言中無欺顯現,故依名言來說,諸佛得證菩提道果不虛,因此佛陀印證而言‘如是’;真理之中確實是無有任何一法是實有的,乃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非實有。為印證真理中一切無實之義趣,故說第二‘如是’。

又,真理之中雖然無有實法而可發心,但非是說無有真智能契菩提。自性真智雖能契菩提,但菩提無相,故只是名為菩提。以真智正契菩提之時,如水入水,無能所得之法,故說:“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是名言中無言教,無發心,無菩薩行。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須菩提:如果當時我於燃燈佛所,認為實有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燃燈佛也不會給我授記,你於來世當得成佛果,號釋迦牟尼。

這一段的文意是說明,若釋迦世尊於燃燈佛所有得菩提之執著,是則為不離世間分別之得心。若有分別執著即不能契證真如,不能契證真者,即是凡夫之類,若是凡夫如何能得燃燈佛之授記。

燃燈佛當時之所以為儒童菩薩授記,乃是因為菩薩已發起般若真智,照見我法二塵都無所得,以無所得故契會真如實相。因契入實相故二執滅盡,我法倒執既然滅盡,得究竟不退不動境界,必然成佛無疑。因知儒童菩薩契會真如,所以燃燈佛而與之授記。

義淨三藏譯文:“若證法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摩納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玄奘三藏譯文:“善現。如來昔於燃燈如來應正等覺所。若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如來應正等覺。不應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真谛三藏譯文:“須菩提!於燃燈佛所,若有一法如來所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授我記:婆羅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菩提流支的譯文與羅什譯文相同。這幾種譯文差別不是很大,只是此所列舉的三種譯文,比較突出地顯明了無有可證之義趣。

正所謂:名言所說乃標指,不得依言而取相。真智契證無所得,得無所得乃菩提。名言之有唯假名,實相之無非斷滅。不以名言取真空,不以真空滅假名。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正因為儒童菩薩以真智契會真如,而入無所得之境界故,燃燈佛才與之授記道:你於來世當得成佛道,佛號名為釋迦牟尼。既然無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實法,那為何還要授記成佛之事呢?因為,如來者即是諸法如實之本性。所以,能證入諸法實相本性者,即是成就佛道。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明示如來乃是諸法如實自性,因離一切妄覆名為真,離生滅、增減、斷常、變異名為如,離虛妄性故名為實,乘真理之道而來名如來,空一切相本來如是即名畢竟空。所以‘如來’即是諸法真如實相之別名。

佛陀說無相般若之時,有人起疑,進而起謗無佛之言說。彼等疑者認為:既然‘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必然無有菩薩,若無有菩薩則亦無有佛。世尊為破此疑,而在此處說授記成佛之事,之所以於名言中授記成佛,是因為如來者即是諸法如實之本性,非是斷滅虛無。非凡夫斷滅虛無之意想,故得以名言中安立其事。

一切眾生迷諸法實相,而生妄執,以四大五蘊之假合迷為身相,起我執之顛倒想。智者照了五蘊無常無我,生滅變異而無實有。唯有絕對真理境界離空有、常斷之概念,無生滅變異,是諸法如實之本性。絕對真理境界離能所相對,故無有我法二執顛倒,離顛倒則是真心。此如實本性,離妄之真心,眾生各個自具,但因迷執身相色法等而不覺知。凡夫不觀身相色法之真理,而長久輪轉於生死之中。菩薩聖者依真智而契會正知實相義趣,故能內不著於身心,外不著於諸法。但觀真理即能契悟如實本性,而離能所對待,超生死流,無明覆障不現,真理明顯,故稱之為如來。

一切相對諸法,皆是生滅義,而諸法之如實本體,乃是絕對境界,故非是相對之有無概念,乃是不生不滅的真如自心。此真如佛性明而不滅,空而無相,故唯有離能所得之概念方能契證。絕對超離相對之生滅,故為如實自性。明而不被無明妄覆,故而是真心不滅。合此二義即是不滅真如之義趣,能契證此真如者,即成佛不虛。既然是成佛不虛,無佛一說則不攻自破。

這一大科中,雖然是以破除二種疑惑為正解,但同時也是引世尊之往事,而證成三般若之義趣。例如:如來者即是諸法如義,即是實相般若;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觀照般若照見空義;於燃燈佛所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得成佛授記,皆是文字般若如幻之顯現。

菩薩乘行者,當以此三般若之義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令心無所住而住,於遠離對治分別中而降伏其心。

義淨三藏譯文:“以無所得故,燃燈佛與我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之異名也。”玄奘三藏譯文:“善現!以如來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如來應正等覺,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所以者何?善現!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無生法性增語。言如來者,即是永斷道路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畢竟不生增語。何以故?善現!若實無生即最勝義。”菩提流支三藏的譯文是:“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受記,作如是言:摩那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須菩提!言如來者,即實真如。”真谛三藏的譯文是:“須菩提!由實無有法如來所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如是言:婆羅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者,真如別名。”此一段之譯文,玄奘法師的譯文和其它幾個差異比較大,但卻也是解釋‘如來’之意最為詳盡的。

正所謂:佛非實有非虛無,即是諸法真如體。眾生迷之而不見,聖者覺之常現前。真智契證無所得,如是乃名得菩提。超離相對生滅法,得佛授記誠不虛。庚二引彼往昔行事證成竟。

 

庚三辨行真偽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說釋迦如來於實相中,有實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當知此人所說,乃是虛妄之語。

上文中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即是真如,則非是言說可分別之法,亦非是凡夫分別之實法,故若說如來實有菩提可得,即是妄說。

其它幾個譯本中,在此句之後還有‘是為妄語’及‘是人不實語’一句。如義淨三藏譯文是:“妙生!若言: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妄語”玄奘三藏譯文是:“善現!若如是說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此言為不真實。”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不實語。”真谛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若有人說: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實語。”羅什三藏的譯文中缺少後面這一句話,如果補上這一句話,文意就比較通暢了。

佛陀在講述了‘於燃燈佛所菩提可得’後,有人就生起了一種猜疑:釋迦世尊於燃燈佛所不得菩提,那麼應該是於後來時自得菩提了。

世尊為斷此種疑惑,故而說如是之語。以此說‘有得菩提’之所說不實,來說明無論何時,如來皆無實有菩提可證得。這也再次說明菩提自性本來空無一相,不得以實有可得之分別心而執取。

佛陀於燃燈佛所無菩提可得,非是世俗分別可得不可得之概念,乃是說明菩提自性空無自相,故離得不得之分別。世尊於燃燈佛所以離可得之分別,而得證無上菩提,非凡俗之不得的概念。說‘無所得’乃是因菩提自性本空,離凡夫得不得之分別故。如來雖然於燃燈佛以真智冥契真如,證得菩提自性,但此種證入非是凡夫分別可得之境界,故說‘無得’。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對須菩提說:從究竟義上來說,無有一個實有可得的菩提之法,如來可證得。

前一句是‘明言不實’,今之一句是‘舉法證誠’。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須菩提:如來所證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非凡夫分別有無之法,是離空有之中道。

前文中佛陀依勝義谛之角度宣說了,無所得乃真得之義趣,但有人卻依名言而取相,認為佛陀所說無所得,即是名言中沒有得證菩提的意思。因此,彼等即依此種邪解而謗佛未證菩提,為斷此種邪見,故於此處說如來得證菩提‘無實無虛’。

[無實]釋迦如來雖然真實證得了菩提涅槃,但此菩提自性卻非任何有相之法,非空有,非因緣生法,無處無生,是遍一切處的法界本體。因其非空有諸法之相,故說無實。此菩提自性,非是可依名言而取之相,若依名言有無概念而觀之,則此菩提自性離有無概念,所以稱為無實。

[無虛]菩提自性雖非實有亦無形相,但若以真智冥契之,卻非龜毛兔角之虛無。佛陀證得此菩提自性而不虛,故說無虛。又菩薩行者依聞教而始覺悟,起覺智冥契真如,證超凡之聖果,依世俗谛而說是真實不虛的。

從究竟實相的角度而言之,菩提自性乃無相不可得之法。但若依名言差別而觀待之,則諸佛如來證得菩提乃是真實不虛的。因勝義中唯一絕對,煩惱菩提、輪回涅槃,皆空無自相,故一切無相無實。然而名言中所有法相,皆依假名相對建立,故而名言中諸法有相對差別之概念。例如:名言中善惡之因有差別,而所感之果報亦有差別。如是差別概念唯名言中相對而有,但非是於絕對之實相中存在如是差別。所以,從世俗名言中來說,釋迦如來證得無上菩提是真實不虛的,但於勝義實相境界中卻無任何實有可得。

對於如來無菩提可得之義趣,一般人之所以會理解錯,皆是因為不懂得以二谛觀察之故。菩提境界非世俗實有及斷滅虛無的概念,因超離世俗有無,所以說‘於是中無實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因菩提自性無實無虛之故,乃是法界自性,也即是諸法自性,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於究竟實相中,皆畢竟空無所有,色空一如不二。畢竟空即是法界,法界即是菩提,菩提即是佛法,因此一切法皆是佛法。真理實相境界即是諸法之本體,而佛法者即是究竟真理,故一切法無不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我們所說之一切法,即非實有,因自性本空無所有故,只是有一切法之假名而已。

一切五蘊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其自性本空,究竟觀之不見任何實有,也不見真實有生,無生及無滅即是無相空性。

修行佛道之人,若不能依二谛之理通達得不得菩提之真實義趣,則自己亦不能成就菩提道之修證。因不通達此道理者,必然會起顛倒分別而執取於法相,如是則障自性真如。庚三辨行真偽竟。

 

庚四顯行分量分二:辛一舉事顯成分量;辛二結成分量廣大。

 

辛一舉事顯成分量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對須菩提說道:須菩提,譬如有人具高大妙身,此大身其真實義如何呢?尊者說道:世尊,如來說此大身非是實有,故名為大身。

釋迦世尊對尊者宣說了:一切法空故皆是佛法的義趣後,又怕弟子們不能通達其義,故而舉大身而為譬喻,欲再明示此義。尊者須菩提聽到世尊舉大身之譬喻,馬上就明白了佛陀之意,故作如是應答。

此段中舉‘大身’以顯一切法非實有之義趣,即非實有當體即空,因空無自相,故大身唯是假名,一切法亦復如是。

本段中之[人身長大]應理解為妙身、大身之意,以及以人身‘長大’譬喻於名言中地上菩薩到成佛之間,智慧逐步增長而圓滿,如人身長大逐步成熟。但不應單一的把‘長大’理解為是成長之意。因‘長’還有妙、寬廣、周遍之意。在其它幾個譯本中此處的譯文有所不同,如義淨三藏譯文是:“妙生!譬如丈夫,其身長大。妙生言:世尊!如來說為大身者,即說為非身,是名大身。”玄奘三藏譯文是:“佛告善現:譬如士夫具身大身。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士夫具身大身,如來說為非身,是故說名具身大身。”菩提流支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妙大,則非大身,是故如來說名大身。”真谛三藏譯文是:“須菩提!譬如有人遍身大身。須菩提言:世尊!是如來所說遍身大身,則為非身,是故說名遍身大身。”

此段若依世親菩薩的觀點來說,則是舉喻彰身。即以‘長’喻佛之報身。在其它譯本中有將‘長’翻譯為‘妙’。‘大’喻如來法身。此二種身由離所知、煩惱二障如次而得,故經中所說‘人身長大’即指法報二身。‘非大身’即非諸凡夫妄想分別之身。

無著菩薩認為‘人身長大’這一句是表示:菩薩乘行者得證初地,即證攝種姓智。入初地已,即已生如來家,得佛子身,堪能繼承紹隆佛之事業。所謂‘如來家’即清淨法界性。入地菩薩以無分別智於中證會真如自性,即得如來清淨法界性,故稱為生如來家。

菩薩經累劫修行,福慧二資糧逐步圓滿,這是成長期,就如同人的身體逐步成長一樣。這所謂逐步成長的概念是依名言而說,但若從究竟勝義谛的智慧境界觀察,則此成長變化皆非實有,因一切法本空故,菩薩直至成佛也是一樣的。

[非大身]所謂‘大身’本空無實,故說為非大身。又如來法身是真正大身,但並非是凡夫分別所執的大身之相,故稱為非大身。又無論色身如何廣大,必有所限,因凡是有相之法皆有限量故。如阿修羅王其身雖大,但終能盡其極限。此等色法之大身,非真實大身。

[是名大身]所謂‘大身’有名無實,如阿修羅王其身雖然高大,但非實有獨立存在,故只是名為大身。如來法報二身,雖微妙周遍,但亦無實有的自相,故只是名為大身;又於名言中而言,如來報身微妙莊嚴,法身廣大周遍難思,因此是名大身。

無論如來報身微妙,還是法身周遍,亦或是地上菩薩至成佛之智,從究竟實相中觀之,則皆空無自相而無所有。因此故知,無論是菩薩智、佛智、佛之二身,以及諸法皆空無自相。辛一舉事顯成分量竟。

 

辛二結成分量廣大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須菩提:所謂‘菩薩’亦如此義。若有菩薩說:自己實有無量眾生進而度化者,此人即非是真菩薩。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從絕對究竟的義上來說,菩薩非是實有之法。所以,菩薩若執著實有眾生可度化者,此菩薩未有通達般若無相之義趣,故不入如來家,非真佛子,也非是真菩薩。

世尊在般若法會中宣講了‘實無有法發菩提心’的無相義趣,當時就有人生起疑惑:既然無有‘實有’可發的菩提心,那麼也無有菩薩了,亦應無菩薩可成菩提。若眾生也無有的話,菩薩教化誰而入於涅槃呢?又若無菩薩的話,那麼又是誰在莊嚴淨土呢?

世尊為破除此種疑惑而說:菩薩於勝義境界中不見眾生,故而菩薩以無分別智不取著眾生相,也不取著有自我相。能以無分別智觀眾生及諸法,而不取著於相者,已入如來家是真佛子,也即是真菩薩。但若菩薩乘行者,如世俗凡夫一樣,依名而取著於我相及眾生相,認為實有無量眾生可度者,是為無明所攝持,不入如來種姓,非真佛子、菩薩。

佛經中宣講‘無眾生’及‘無菩薩’是從勝義谛絕對真理的角度而說的,非是依名言顯現而說。名言中顯現的一切事相只是幻化無實的,雖然依眾生之分別得以立名,但無絲毫實有。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因此之故,佛陀說:一切萬法皆空無自相,無有我人眾生壽者等相。

不僅菩薩及眾生假名無實,一切法也是一樣的,都沒有一個獨立實有的自我之相,所以有情之類的我人眾生壽者等相亦是虛幻的。

若修行佛道之人,能通達此無相義趣,於諸法現前時,不生顛倒分別取著,即能證入無相實相的境界。真證入時,現量而悟無我境界,不見我人眾生壽者而為實有,不起人法二我的執著,故是為真菩薩。此真菩薩由於徹底了知諸法皆空,故能生起平等性觀,離不平等勝劣之我慢心。

菩薩悟諸法無相之實相義趣,是證得法身(真大身)之正因,因不著諸相故其量廣大。以無分別智攝持行無相三昧之行,乃是菩薩行者廣行之分量。辛二結成分量廣大。庚四顯行分量竟。

 

庚五攝相入實分四:辛一正明會依正二相;辛二明行德分量;辛三辨行離相;辛四顯行殊勝。

辛一正明會依正二相分二:壬一攝依報相以從實行;壬二攝其正報以從行實。

 

壬一攝依報相以從實行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須菩提,若有菩薩說:實有佛土可莊嚴之,此菩薩非真菩薩。

在上文中已說有人疑:若實無菩薩者,誰莊嚴佛土呢?此段即是為破此疑而說。

菩薩因地中,從初地至七地行莊嚴佛土之菩薩行,乃是成就果地依報莊嚴之因。然而菩薩所行一切莊嚴之事,皆是以嚴淨自心為根本的。菩薩行者聽經學慧,證法真理,蠲除二障。煩惱、所知二障斷盡,則內心清淨,故能感外土之依報清淨。法界中一切有情皆由內心有其垢淨不同,故外之依報國土亦有淨穢差別。所以,若想嚴淨佛土,必當先除我法二執,我法分別滅盡,則清淨自心自現,心得清淨即是真莊嚴,如是外在顯現七寶莊嚴國土。

但若菩薩乘行者認為實有佛土可莊嚴,則是不悟實相,生我法二執之顛倒,如是之人乃是迷人,非覺大道之有情,故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真莊嚴佛土者,即非有莊嚴等執取相,是名莊嚴。以究竟義觀之,能行莊嚴之菩薩,及所莊嚴之佛土,二者均非實有,故名為莊嚴。因無相離相之莊嚴乃真是莊嚴,故是名莊嚴。此真莊嚴者非是有相之莊嚴,故說非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若有菩薩乘行者通達無我之義趣者,如來說此人可得菩薩之名,乃真正的菩薩。

[通達無我法]即是指無誤徹底通達無我之義趣。這種通達是指現量證悟,而不是單一比量的了解。

[無我]有兩種差別:(一)人無我,即是說有情眾生的生命中,無論是身體及靈魂皆非實有,並不存在一個獨立實有的我。這即是人無我;(二)法無我,指諸法乃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無常無生,並無常恆不變的主體。故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二雲:“一切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

若菩薩了達我法二空義趣,而證無我境界,是真菩薩,亦是真莊嚴。但若有我法二執,即非真菩薩,亦非真莊嚴。有我法二執者,向內執取有我(我執),向外執取有佛土(法執)。

菩薩從初地至七地莊嚴佛土,八地至十地成就佛土。此莊嚴及成就圓滿佛土,皆是依清淨自心,獲證真如而現。故佛陀果位所現依正莊嚴,皆依證入實相而現起,非於實相之外別有。壬一攝依報相以從實行

 

壬二攝其正報以從行實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有沒有肉眼見之功德呢?是的,世尊。如來有肉眼。

因有人疑而道:前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國者。是因為為諸法無實,故說不見。若如此的話,佛也是無實有的,那麼諸佛亦無有見之功德了。彼等疑者還認為,佛唯有慧眼故不見一切實有。而今文中,佛陀與須菩提問答如來具不具足五眼功德,表明佛雖非實有,但於名言中具足五眼之見德。以此而破除佛無見德之邪見。

[肉眼]乃以物質色法為性,故為物質之眼根。肉眼能分明照見色境,然而眾生因業報所感種類不同,故肉眼功能亦有不同。諸佛如來雖也具足色法眼根,但其功能卻是遠超其它九法界的眾生。聲聞緣覺、菩薩及諸佛,肉眼功能超勝其他眾生,乃是因為於因地中修布施及供燈等功德所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那麼你認為如來具不具足天眼呢?是的,世尊,如來具足天眼功德。

[天眼]通常而言,則指天人及具禅定者所具之能見功德。此眼有能見遠近粗細色法之功德,天人是依往昔善業所感,而得生天道具足此眼。欲界六天所具足的天眼都是由十善業所感召;三界中上界之色界天的天人所具足的天眼,乃是由修習四禅往生色界所得。但依所證禅定境界不同,所生的世界不同,故而天眼功能大小也有不同。若是人道眾生修習得證四禅,雖在人道亦能具足相應的天眼。

超越三界的聖者中,大阿羅漢的天眼能遍觀三千大千世界。如《大智度論》卷五雲:“佛法身菩薩清淨天眼,一切離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聲聞辟支佛亦所不得。所以者何?小阿羅漢小用心見一千世界,大用心見二千世界;大阿羅漢小用心見二千世界,大用心見三千世界;辟支佛亦爾。是名天眼通。”地上菩薩的天眼能遍觀百、千、萬、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地的天眼功能都有不同;佛之天眼能遍觀無量大千世界。

出世間聖者們的肉眼與天眼之功能的勝劣差別,皆是由因地中福德大小所至。阿羅漢、菩薩雖然具足廣大的福德,但並不圓滿,未有佛陀福德圓滿,故有如是差別。

又[天眼]除能自在照見世間一切遠近之形色外,亦能照見六道眾生苦樂之相。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具不具足慧眼呢?是的,世尊。如來具足慧眼功德。

[慧眼]能照見空理之眼。此非是物質眼根所具足的功能,故亦無有物質形象。人天等六道眾生不具足此功德,唯有出世間的聖者具足。因人天等六道眾生不見諸法實相,故不具足此眼。唯有能照見諸法空性實相者具備此種功德。如《大智度論》雲:“若得慧眼,見眾生盡滅一異之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滅於內。”

二乘聖者能照見人無我之單空境界,菩薩乘聖者能照見人法二空之現空雙運的境界,佛陀無礙照見人我空、法我空、一切俱空的究竟實相境界。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具不具足法眼呢?是的,世尊。如來具足法眼功德。

[法眼]此眼能見一切法之實相,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如《無量壽經》雲:“法眼觀察究竟諸道。”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諸法,能知能行,得證是道;又知一切眾生根基差別,及諸饒益眾生之方便法門,故能令眾生修行證道。

此種功德二乘聖者是不具備的,因為小乘聖者只照見人我空的境界,沒有照見法我空之理,故不具備此眼。菩薩雖然具足此眼,但因所知障未有完全斷盡,故每一地皆有勝劣差別。佛陀三障皆盡,故所具法眼要超勝於菩薩。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具不具足佛眼呢?是的,世尊。如來具備佛眼功德。

[佛眼]指諸佛照破諸法實相,而慈心觀眾生之眼。如《無量壽經》雲:“佛眼具足,覺了法性。”謂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又以佛眼攝前之四眼,亦可以稱為是佛眼。《法華文句》卷四雲:“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又如《法華經》方便品雲:“捨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這一大段關於五眼的問答,主要說明雖然於究竟勝義中觀察諸法皆不可得,乃至於佛身、佛智、佛眼亦非實有。但若依名言中觀察,佛陀確實是具足五眼之殊勝功德的。不見有諸法及菩薩與諸佛者,是從實相無相之角度而言的,並非是指在名言中不具見一切之功德。所以梁.傅大士的偈頌中如是區分五眼的差別:“天眼通非閡。肉眼閡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又,此五眼乃是佛陀果地正報功德,此五眼中肉、天二眼乃是由福圓滿所感,後慧、法、佛之三眼乃是慧圓滿而感,福慧圓滿而得此五眼。雖然從名言中而言,如來確實具足五眼功德,但若依實相之無相義趣而言,則亦皆是無所有的。壬二攝其正報以從行實竟。

 

------------------------------------------------------------

52、如理智:契於諸法真理之真智,也即是照了第一義谛真理的智慧。

53、如量智:通於諸法事相之俗智,也即是通達世俗谛種種差別的智慧。

54、真語:即所說言語皆是事實真理。又如來隨自意說,毫不妄曲,真如一實,故稱真語。

55、實語:即真實、不妄不異之語。《華嚴經探玄記》卷六雲:“如言起行,故雲實語。”

56、如語:即真實不虛之言說。指如實之語、如法之語等。(此處解釋真語、實語、如語,乃是就通常文意而言,金剛經中所指還有不同差別。)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維摩禅說(下)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禅與打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