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語 十大礙行第十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語

十大礙行第十七

  詳夫一心平等體性無虧,眾生雖纏綿於業識之中,靡不有出塵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虧心,萬善俱失;成小敗廣,得者還稀。況乎物欲交傾,死生遷變,遞相仿效,易地皆然。使我如來於三大阿僧祗劫,捨無數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進承事知識,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門因茲障礙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滅,可不痛傷。

晨語:此言極妙,能悟一心平等,體性無虧,則一切障礙皆可化為道用,心中無業影,何來虧損?故以清淨自心,平等無礙,不退道心,方便轉化為要。

  我今既為釋迦之子,不以力爭,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於割切身肉也。是故我今依經創立十種大礙之行,名十不求行。人雖不故願於礙,但於此間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礙現前之時,俾我身心先居礙中,而眾魔諸惡障礙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爐,火雖欺金,金必成器。

晨語:所以妙葉大師立十大礙行,令修行者,在障礙現前時,不受其侵。因為先已了解障除礙即是解脫道,這與大手印的說法一致。

  其十種大礙之行今當說:一念身不求無病;二處世不求無難;三究心不求無障;四立行不求無魔;五謀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於人不求順適;八施德不求望報;九見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晨語:十大礙的名相。

  此十種大礙之行攝一切諸礙,唯上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聞此十句義,於諸礙中一一皆能照察覺悟,省身體道,持之不失,則能入諸魔界不為群魔退轉其心;循諸色聲不為色聲惑亂其志。乃至憎愛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場,我心先居礙中,彼礙豈能為礙。礙若無礙,則於道行尚可直進,何況得於自然無礙之境,道豈不可進哉!

晨語:唯大智能行。

  譬如高崖之木,雖久旱如焚,尚不改其秀爭,何況再澤滂沾而又加於三春之令,豈不敷榮茂實者乎?又如根缺之人,運用雖艱,而於求食之計,有不勝之巧。若以求得之計,移之於求道,豈在礙不能行道乎。

晨語:舉例說明。

  當知此礙即是一切眾生大善知識,亦是一切眾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脫生,可以超凡入聖,於諸世間所有美味上服金剛珠玉一切眾寶,所不能及。

晨語:提出此礙是眾生的大善知識,也是一切眾生的良佑福田,可以了生死,可以入聖位。

  是故若非以礙為道,則於非礙反成為礙。何以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世無難則驕奢必起;心無障則所學躐等,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事易成則志成輕慢,情益我則虧失道義;人順適則內心自矜,德望報則意有所圖;利沾分則癡心必動,抑申明則人我未忘;以是義故則知十無礙道能生是過,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為障道因緣。

晨語:反言非礙成礙的道理。

  何以故?貪欲生必破戒退道,驕奢起必欺壓一切,學躐等必未得謂得,願不堅必未證謂證,志輕慢必稱我有能,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內自矜必執我之是,意有圖必華名欲揚,癡心動必惡利毀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是十種過從凡妄生皆名邪見,展轉生起無量惡法,遍虛空界,必令眾生墮於地獄,豈可於此不生敬慎。

晨語:深究其原因。我們應深入而觀察之。

  若能體茲礙境,識病因緣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了其境界體難本妄,難亦奚傷,解障無根,即障自寂障不為礙,達魔無根。魔何能娆。

晨語:體悟十大礙行的內在真意能於其中了妄即真,通達無礙,則妙道即可證成。

  量事從心,成事隨業,事不由能,察情有因,於情難強,情乃依緣,悟人處世,觀人妄為,人但酬報,明德無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實,世利本空,欲利生惱,利莫妄求,受抑能忍,忍抑為謙,抑何傷我。

晨語:一一依文觀照,則可勝進。

  是故大聖化人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解脫,以障礙為逍遙,以群魔為法侶,以事難為安樂,以弊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市德為棄屣,以疏利為富貴,以受抑為行門。如是則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於此障礙皆成妙境。

晨語:應學聖人之行,方可相應於道品,成就於淨土也。故能如此修養,乃可成於大業。

  故得之與失自不能知。人奚於中強生取捨。是以如嫌於障礙中得菩提道。

晨語:得失不知,居礙反通,可悟如來成道的正因。

  至若為半偈時之遇羅剎,作仙人世之值歌利,瓦石來擊之增上慢比丘,木盂為孕之大毀謗嬖女,及鴦屈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佛悉與其記,化令成佛,豈不以彼逆而為吾之順,以彼毀而為吾之成也。

晨語:舉例說明佛在逆的平等之行。

  何況時薄世惡,人事異常,於學道人豈無障礙?於今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寶因茲而失,可不惜!諸愚故依經聊述所知,願勿嫌棄,倘因聞此義故障礙現前,反能勇進於道,可謂得斯旨焉!

晨語:先知有礙行,則於世俗中行道,方不被所障礙,而法王大寶不致失去。

 

上一篇:楞嚴悲華法師:什麼是佛
下一篇:楞嚴悲華法師:生命的價值和認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