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與止觀法門
淨明山人講
智理居士記
禅與天台止觀法門是漢地流布極廣的兩大殊勝法門,禅以空靈活潑、直顯智慧為勝,而天台則以博攝精絕、教觀雙運為妙。
如能悟禅之性地風光,又能通達止觀的微妙法門,則相得益彰,性相圓通,於是自利之修證與利他之事業,都能無礙自在。
我們現在開始聯系禅宗的要旨講述“摩诃止觀”裡面的重要的內容。
什麼叫摩诃呢?摩诃翻譯到中文就是大。但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這個大是至大無外的大,就是絕對的大。他所指的是本性,就是法界的如來藏性,也就是諸佛所成就的大道,所以叫摩诃。那麼他的含意呢,第一個是體大,我們的如來藏性,清淨的本體,它是遍虛空,盡法界,包容萬法,無始無終,不生不滅,永恆常存。這個體大,是宇宙裡面最究竟最根本的體性。第二是相大。本性具一切相,具有世間出世間的萬法之相,那麼從根本來講,他會出生功德之相,就是清淨、智慧、慈悲,一切一切的功德,都是從這個體大裡面出生的。而這個相大所成就的就是報身,體大所成就的就是法身。所以說報身是功德所具,報身具有無量的光明,無量的神變,有無量的淨土,有無量的加持的妙用。都是報身所具的功德。第三就是用大。用,就是作用。本性是如如不動之體,本性中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的功德。那麼諸佛因地當中都是發願度眾生而修行,而證法身,而成就報身。那麼他自然有大悲之用。這個用是廣大無邊,他是具有無量的應化之身,有無量的應化之土,有無量的法門,有無量的神通變化,有無量不可思議的妙用於眾生的種種機緣機感。這些都叫用大,用遍一切處。那麼為什麼叫大呢?它都是遍一切處,法身理體遍一切處,報身功德遍一切處,化身妙用遍一切處,所以叫大。
那麼為什麼以這個摩诃的大來形容止觀,或者說來顯示止觀呢?為什麼擺在前面呢?因為這個摩诃的大,體相用、法身、報身、應身、他是通過止觀來成就的。沒有止觀不可能成就這個三大之體,即三大的體性,三大的功德,三大的作用,是通過止觀。那麼這部摩诃止觀是總結佛一代時教的精華,是佛出世的本懷,是智者大師成就的道的根本。他在理上不離止觀,修上也不離止觀,所悟所證也不離止觀。所以說都是止觀,止觀能夠概括一切法、成就一切法、圓滿一切法。那麼具體來講,摩诃止觀的止,有哪些方面呢?第一,體真止。就是通過對真理的領悟,圓融的觀待,然後打破意識的分別,打破六塵煩惱的執著,根和塵脫開了,根而離根,塵而離塵。所以說根無所系,塵亦無所染,這個時候,內無分別,外無形象,這個時候就體悟真空之性。這個性,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內不見身心相貌,外不見六塵影子。這個時候 ,我們的本性獨脫於萬有之外,安住於當體之中,真空湛然,寂寂無生,這個地方是第一步的止,這個和禅宗的初見佛性,打破初關是一致的,叫體真止。第二是方便隨緣止。就是體悟真心之後,顯現根塵,顯現萬有,顯現差別,活潑潑地作用在人事當中。所以說六根門頭發生種種的方便,種種流現,種種智慧,應用於種種的事業當中,或者誦經修行,或者說法度生,或者成就道場,等等一切事業。從這裡流現出來,那就處處都是方便為門,沒有執著自己,也沒有執著緣起,也沒有固定的看法,也沒有所指的對象。在這個世界所顯現的一切都是妙假顯現,都是虛妄顯現。在這裡面沒有動心處,沒有對待處。但是又能夠恰到好處的應緣度生,應緣生活,這叫方便隨緣。方便隨緣是人文境界達到最高的意境,因為他能恰到好處的做人,符合客觀的因緣條件,符合現實的存在,在現實的一切存在當中,無論是善惡是非,自心不動,方便隨緣,能夠轉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轉,這個就是禅宗的破重關的功夫。第三種止是不二止。真性不二,一切都是法,一切都是道,沒有能修所修,沒有差別不差別,沒有淨土,沒有污染,一切萬法都是當體不二,當體圓成。整個宇宙法界,一毛一蒂,任何一個事物,全部都是本性,全部都是無量的光明,全部都是不二的顯現。這裡面完全淨除了所有修行上的痕跡,完全圓滿了自性中所有的功德,安止於法界本來大定當中,不生不滅,永遠長存。這個就是常寂光淨土,常寂而光明。再也沒有生死涅磐,再也沒有修證痕跡,常住在不動體當中不動如來,如如顯現當中。這個就是天台宗智者大師概括修行人所成就的三種止,最後一個就是禅宗的末後關。雖然如此一切不二,但是不二能夠圓現萬法,不二能夠有無量的應化,示現。所以說這三個過程就是圓滿佛道的過程。
那麼三觀和三止的意思是一樣的,但是止是消歸,歇下來,叫止,不是積極的,他是消融、消停、回歸、契入,都是屬於止。觀呢,是顯現,是作用,是體現出來,叫觀,觀是努力向上的。止是徹底放下,徹底放下叫做止,努力向上叫觀。觀就是觀現、觀待。那麼觀就分為空、假、中。第一空觀,就是通過對空的一種體悟,空一切法,空身心,空世界,空妄想,空執著,一切我空,一切法空,甚至連空也空,那麼 這個空也空呢,就是具有妙假。在妙假當中,假非假,空也非空,就是中道、中觀。所以說一觀裡面就是三觀,三觀裡面又能夠 消融於無觀。真觀無觀。先是立一個觀來空,空了以後就出妙假,妙假無住,就是中觀,三觀就成為一觀,就是圓融的一觀。一觀以後呢,一也不存,連觀也不在。觀也不存在,那就是妙境現前,妙智現前,智境冥合的境界。所以說,第一是空觀,第二是假觀,假觀就是一念心中具有三千諸法,一切萬法都在一念心中顯現。顯現得很清楚很明朗,一一差別,一一作用 ,一一體相,無不了知,無不現前,這叫假觀。當正假觀現前的時候,當體全空,一念不生一念不滅,一法不立,亦一法不滅。顯和不顯,緣生和緣滅,它是當體顯露。所以說這叫假觀,而假觀當體是空,空又能現假,空又不住空,假也無所假,那就是中觀。所以說最後講到中觀。中觀是泯兩邊之痕跡。泯二邊;空有空的痕跡,假有假的落處。所謂中觀,空而不見空,假而不住假,空假都消融在“中”當中,而“中”的時候不可思議,“中”的時候不可想象,無法理解,他沒有文字,沒有語言,沒有道理,沒有境界。但是當體當中真空絕待,當體當中,諸法宛現,了了分明,這就是中觀。中觀的悟境就是徹悟。中觀的顯現就是正道。因為中觀正道的關系,邊、邪都是道。娑婆世界就是極樂,凡夫身就是佛身。一切處都是道場,這叫中道現前。
那麼,天台宗就是根據這樣的理,這樣的行來建立這個止觀,所以這個止觀是究竟之談。是禅宗最高的地方,也是密宗大手印、大圓滿最高的地方,也就是諸佛所成就的地方。諸佛出世本懷,就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個摩诃止觀,就是佛的知見,是佛的事業,佛的大用,大道所在的地方。
我們下面講一點文字。圓頓者,什麼樣叫圓頓?其實摩诃止觀又稱為圓頓止觀,是天台止觀裡面最高的止觀,比如說有《童蒙止觀》,有《六妙門》,有《漸次止觀》,還有慧思大師的《大乘止觀》是一致的,但是它更加圓妙,因為是根據法華經建立的,更加圓妙一點。圓頓者。什麼樣叫圓頓?初緣實相,一開始他所緣的就是實相,但是你要緣實相,就要悟實
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相即非相,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是實相,實相不可思,實相無所見,有所思有所見不是實相。實相只可悟入,不可執著,一執著就不是實相,實相只有冥冥體會,體會到實相了,就超越諸相了。
造境即中。造境,他所造的境就是中道,造:就是趣向,趣向的境,這個境不是凡夫的境界,是佛的境界,就是中道理境。無不真實。這句話很重要。那麼造境即中,你就會有一種理和智相應的境界,所造的境是中道,那麼如果不是中道,如果是邊的、邪的、偏的、也都能了達。藏、通、別三個都是偏的、不圓,你要圓中,不是但中,這個非常重要,而且你還要悟到無不真實,更重要了。一切法門、一切境界、一切存在都是真實之性。沒有討厭,沒有反感,沒有畏懼,沒有怕墮地獄什麼,地獄也是真實,一切境界都是真實的,所以說一舉一動,從此之後,都是以實相,以中道來體現的。那麼努力念佛、念咒、或者你做什麼事情,或者走路說話,都是本性的真實的體現。沒有什麼不真實的,因為你沒有凡夫之心,沒有外道之心,沒有二乘之心,也不執著菩薩之心,菩薩執著慈悲而發心,你是佛心,佛是無心之妙心,你是用佛心來行事,還有什麼不真實呢?一切都是真實。所以說系緣法界,一念法界。所系的緣是法界,法界無所不在,哪裡不是法界?那麼就無所緣。你的緣就是法界,而法界,一切都是法界。十法界的究竟處,就是一真法界,系緣於十法界,就是我們的法性,一真法界。無所不在,所以講,無在無所不在。一念法界,一念,法界是機,啟用。啟用就是差別法界,差別:說話、做事、顯現的一切境界都是差別法界,而這無量無邊的差別法界都在一念之中,一念具備。而這一念非真非妄,非內非外,非大非小,非空非有,它圓同太虛,包含萬有,就是這一念法界。如果你的心能夠這麼圓,能夠緣於法界,凡是你心裡顯現的種種事物 ,都了知是從一念本性當中顯現而具備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是真正體悟到了一念法界的境界。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所以下面就講了,如果你真能夠體悟到這一層,那麼一色一香,都是中道。色,無論是什麼色,無論是什麼香,這個是代表,用色和香來代表。色聲香味觸法,都是中道。而色和香,乃至味觸法的六塵當中,它們有無量差別,一般人會認為有善有惡,有好有壞,這是凡夫之心。但是你悟了這個實相,這個道,那麼你知道,無論是色、是香,是什麼事物,它們都是中道。你不會有厭惡,你不會有欣求,你不會有執著。所以說:己界與佛界,眾生界亦然。自己的界,自己身心為界。這裡面有很多界。有這個業,有這個相。有名、有報、有因、有果,有種種作用,都是你的世界,亦即佛界。佛是三德具備,佛界是圓滿的果位界,還有眾生的無量差別的界,也是這樣。也當體中道,都是實相,都 在你的一念圓融當地中。所以說,這個前面是前提,這個明白了,這段話就是大開圓解了,就是禅宗的悟透的境界了。這句話看來很簡單,這麼一段,他用起來非常的廣大圓滿,這裡面充滿了一切智慧,一切理念,一切行持,一切善巧方便都在裡面。所以下面又介紹得具體了。
以四谛的角度來講,四谛是苦集滅道,在這裡講陰入界如,無苦可捨。一個悟道的人,他知道五陰:色受想行識等五陰;十二入:六根的內入,六塵的外入,內入外入,那麼五陰十二入都是“如”。什麼叫“如”?“如”體不動,“如”體空寂,“如”體像虛空遍法界。那麼我們的五陰十二入,如果他是“如”的話,那麼有什麼苦可以捨呢?“如”中無苦,“如”中無對待呀!“如”中無內外,還有什麼可以捨掉苦呢?所以說,當苦現前的時候,這個苦也是實相,也不怕苦,也不落在苦上起苦受,不執著於苦,無苦可捨。但是菩薩悟力夠了,道力不夠,苦的受還有,但是他的智慧使他對苦不會執著,對苦不會憂心,不會討厭,不會想盡快捨掉,盡快把苦去掉,早一點恢復起來,他不會這樣想。這是悟力到了,但是道力還沒有到呢,苦還是存在,還有一些受,只是不住在上面,再磨練自己的道力。
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進一步講集谛。集是什麼?和合為集。無明、塵勞就是菩提啊!為什麼要破無明啊?為什麼要離開塵勞?不需要啊!無明和塵勞就是菩提啊!菩提是什麼?就是覺智,覺悟的智慧。在無明塵勞當中你有覺悟的智慧,不被無明所縛,不被塵勞所擾動、所影響、所覆蓋,那就是菩提!所以說菩提中無無明,菩提中沒有煩惱。如果你能夠在無明塵勞中見菩提,那麼所具的菩提,此中沒有無明、沒有塵勞,正像前面一樣,如果你在陰入當中見到“如”,“如”無苦啊!“如”中還有什麼苦嗎?沒有苦了。所以說苦就不用捨,所以說無集可斷,也不用去斷集、斷煩惱,集即自解了。
邊邪即中正,無道可修。邊邪,邊,修行人沒有修正路,想也想學佛修行,但是修偏了,修到邊道上去了。邊,是偏在空的一面、偏在有的一面、偏在出世的一面、偏在入世的一面、偏在智慧、偏在慈悲,這都是邊。修行修邊上去了,沒有圓。智慧和慈悲不二,世間和出世間不二、空和有不二、那才是中。邪,就是說破因果、毀謗三寶,所修的皆是邪知邪見邪道。這是邪師、邪魔外道。那麼如果你能夠在這個實相的智慧當中所現的邊和邪,所現所見,你不會被邊邊所動,被邪邊所染。邊,別人說空,你也不會執著他,指責他:“你怎麼會執著空啊?”別人說有,你也不會說:“你怎麼這麼執著有啊?”你不會被他所動。無論他說空說有,你都是實相,空也是實相,有也是實相。那麼遇到邪教、外道,他講無論如何偏激謬論,你都不被他所染污,你也不怕他,你也不受他影響,你也不會對他有看法,你也不會認為:你這個人怎麼這麼邪知邪見啊!這還了得,以後要下地獄等等,沒有這樣的想法。你知道我的心不動,這個邪也是顯現,是夢幻泡影。如電視裡顯現一樣,這個邪的顯現,當體也是中正、中道、正道,沒有什麼影響,在你的心中一切都是道,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實相,不會被他所動、所蒙蔽、所影響,也不會有任何的反感、矛盾,這叫做中正,所以無道可修。如果你體會到這一層,還修什麼道?哪裡不是道?因為你不染污、不動心、不執著、不煩惱,不流浪於生死,也不住於涅磐,那麼你修什麼道?,你的六根時時刻刻清淨,睡覺也是道、吃飯也是道、走路也是道。禅宗所以說,如何是祖量西來意?他說:“干屎橛”。哪裡不是佛祖的意啊?庭前柏樹子,哪裡不是啊?一切都是道,還修什麼?只要你睡覺不執著睡覺,打座不執著打座,吃飯沒有咬著一粒米,走路沒有踩著一步,哪裡不是道?只要你不粘著,無落處,不對待,不分別,那就是道。本來就是道,所以說無道可修。
生死即涅磐,無滅可證。“生死”,什麼叫生死?我們習慣的生死,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這是肉體的生死。還有心念生生滅滅。塵勞煩惱也是生死。其實 在我們的覺性當中 ,本無身心,本無世界。但是在本無當中不妨顯現身心,顯現這個世界,顯現生死。其實,生死就是涅磐。就是不生不滅。你看看念頭,念頭的當體哪裡來?是本性中來啊!一個人的身體,身體從哪裡來?是本性,性空中緣起,是它的作用,顯現的作用,所以說生死就是涅磐啊!無滅可證,不要取證一個滅,不要求一個證的道,當下就是道,當下就是涅磐。所以 不要把身體滅了,來求一個不滅的東西,不要把妄想滅了,求一個無生境界,不要這樣去尋求,妄念的地方就是真性,身體的地方就是道用,就是道的作用。不然話,怎麼會說話?怎麼會走路?是誰在說話?是誰在走路?不是本來涅磐的道用麼?就是道用。所以說無滅可證。所以修行不取證,不要趕緊修行,抓緊打坐、抓緊用功,我要早點證道。這樣的話,你不是實相,不是悟道的人了。悟道的人沒有道可以證,所以說:
無苦無集,故無世間。
你沒有苦,沒有集。不要去斷,不要去離開他,那麼世間法就沒有了。世間還有什麼?世間就是苦集兩個形成的,如果你沒有苦沒有集,那麼還有世界嗎?但是人還是存在,地球還是存在,還依然要吃飯穿衣,但是這些是什麼呢?是妙用,是顯現,是游戲人間,變化世界。
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
沒有道可以修,沒有滅可以證,那麼出世間打破了。所以真的徹悟的人,他不但是悟到一念靈知,悟到實相的道理,他還要在實際當中超越苦集的影響力,超越出世間道滅的修證。道滅的修證的執著心也沒有,那麼他不是現成的佛嗎?假如說見性成佛,那麼天台宗講名字即佛。你大開圓解,名字現前了,那你就是佛,然後你居佛位、依佛智、行佛行。那麼,哪裡不是道場?哪裡不是涅磐?所以本來具足,本來圓滿。
純一實相。
這樣的境界,這樣的悟,這樣的行,就是純一實相。悟,是悟實相,行,也是行實相。一切時候都不離實相,不離當體。
實相外更無別法。
實相以外還有法嗎?沒有。你的“這個”以外還有東西嗎?還有所謂的覺受?還有所謂的修證?還有另外的境界嗎?沒有,就是這個。實相外更無別法。
法性寂然,名止。
法性寂然無生,本來寂然。本來寂然就是無生無滅。本體,本來如如不動,那麼叫做止。
寂而常照名觀
這個寂寂然然當中,也就是一念不生,心同太虛,沒有內外對待,這個寂寂然然當中,能夠起照。照,朗照法界。眾生的差別,心中的念起的作用,無不了知。這個在密宗裡面講叫遍知,就是寂而常照。常照之重要在於沒有離開過。不是說有時候我寂,又有時候又去照。寂就是照,照就是寂。止就是觀,觀就是止,就是惺惺寂寂不二,止觀圓同。止觀是一體的圓同。所以說法性是法界的本性,寂然無生為止,寂而常照為觀。
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雖然講話的時候,說明他的時候,有初有後,其實無二無別,這個就是依悟力而起修,天台宗大開圓解,禅宗是徹悟本性,那麼依悟來起修,依大開圓解的智慧來起行都是一樣的,無二無別,從現在起到未來際都是這樣,知道功夫在哪裡了,功夫不在身體上、不在時間上、不在咒上、不在佛號上、不在經文裡面,這個功夫就是實相,就是安住本位不動,就是一切時候都不離實相的體現,而且止觀不二,寂照同時,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朗朗虛明、照耀萬法。無來無去而不妨來去,無言無說而不妨種種言說,這個就是叫不二圓成,這個當體就是道。雖然道力還不如佛和大菩薩那麼大,但是佛和大菩薩都是以這樣的道而圓成的。沒有離開這個來圓滿。只要安住這個道,那麼他自然能夠圓滿。而不是通過學習修證來圓滿,因為本來就是佛,本來就是這個道,只是過去世因為向外追求,向外執著,迷失了這個。
以下就發菩提心的問題來說明義菩提心即禅的本體光明的道理。發菩提心有的是因為觀佛發菩提心。那麼這裡講的是根塵相對而發心。那麼他這裡涉及到具體做功夫的問題。因為人沒有離開根塵,雖然都是實相,但是根塵現前的時候怎麼做功夫呢?怎麼發菩提心呢?所以說:
次以根塵相對,一念心起。這個一念心起是了知、明智。東西來了,什麼事情來了,或者聲音傳過來了,都知道。
能生所生,無不即空。能生的感覺,了知的心,還有所生境界,差別的相,無不即空。什麼叫即空?就是當體是空的。不用去想,不用去觀察,知道這是空的。
妄為心起。但是有些時候會覺得:我打妄想了,我怎麼念頭起來了,但是你要知道
起無自性。他是空的麼!
無他性。也不是外面引起的,不要怪外面這個人這麼吵,說話這麼難聽,那麼有他性。無共性。也不是自己和別人,和合之共性。也不是無因起,是有因緣,但是因緣是空的。所以說:
起時不從自他共裡來,去時不向東南西北去。
很重要,念頭起來了,不從自他、共裡來,去的時候也不向東南西北去。無來亦無去。
此心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也不是常常有,不是固定的。
但有名字,只是名字,我起念頭了,我打什麼妄想,起什麼心了。
名字為心,名字叫它是心。
是知不住,這個名字也不要住。不要執著心的名字,不要執著心的感覺,不要執著心的內容
亦不不住。也不要執著不住。也不要執著沒有妄想。所以說:
不可得故。什麼都沒有,都不可得。
知即無生。這句話非常重要,生就是無生,念頭起來了,就是無生,不要說念頭沒有了才是無生。生就是無生。
亦無無生。在無生時候,也不要想,我是無生,還是生。連無生也沒有,在禅宗叫做泯跡。連痕跡都去掉了。無生的痕跡也去掉了。
有無俱寂。非常重要,有和無都沒有。有念頭的心也沒有,沒有念頭的心也沒有,有生滅的心也沒有,無生的心也沒有,有無都寂,這是寂滅。
凡愚為有,智者知無。凡夫愚癡認為是有,智者知無。
如水中月,得喜失憂。得到就喜歡,失去則憂愁。
大人去取,都無欣慘。大人是有廣大的心量的修行人,他知道離開了取著,都沒有欣求和悲慘的感覺。
境相幻化亦如是。也是這樣。
下面的解釋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說明在根塵相對 、一念生起的當下怎麼做功夫。意思說你不要見妄念,也不要執著無生,即生無生,無生而生。空和有都要寂滅,都不動心,讓他自然。自然的時候,你智慧的覺知,如如不動。此即勝義菩提開顯,明體現前。
若知如來說因緣法。如果知道如來說的一切法是由因緣生,因緣中具有因果、業報,知道成佛是一種善因緣,是一種清淨因緣,是慈悲願力的因緣,那下地獄是因為造惡業的因緣。知道成佛也好,下地獄也好,都沒有離開因緣,然後呢,對佛產生了向往,要發菩提心,要成佛道。那麼這種通過因緣引起的菩提心是最初的菩提心。這是一種,是通過因果,因緣來觀察的。產生了要成佛度眾生的發心。這也叫做世俗菩提心。這是第一種菩提心。
若無生無滅。這是第二種菩提心。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生也沒有滅。佛也不生,眾生也不滅,本來有佛性。但是這個佛性呢,還在雲霧裡面,還在塵勞裡面,沒有開發。所以說,悟到無生無滅,這是第二種菩提心了。這個是要有智慧了。
若本性清淨。這是第三菩提心。如果已經悟到了本性清淨,當下靈知了了,一念清淨,本來無生無滅,本來清淨,那麼這個本來的本性清淨呢,他不是屬於修證,不是屬於培養,不是屬於精進而來的,他是本性清淨的。這是第三種菩提心了。這個菩提心已經非常難得了。還有第四種菩提心。
若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是指第四種菩提心。如果在一切法當中,都知道本性清淨,塵勞煩惱都是淨土,一切處都清淨,那麼這個是指第四菩提心。
這個看你菩提心在哪一步。你老是對別人講,因緣因果,努力修行,要怎麼怎麼,佛慢慢培養成的,這個就是第一種菩提心。如果你知道無生無滅,“本來”,我們有一個本來,沒有生滅的,那麼悟到了第二菩提心,但是這個還只是空,空的一邊。第三知道本性清淨,靈知了了,他不在身體裡面,不在境界當中,不在文字,不在修證的咒上、佛號上、經書上,他不在這些地方。就在當下,我找到了。我知道這個一念不生的當體,當下的清淨,找到他了,找到他,就要好好保護。等於找到摩尼寶珠一樣,養著他,無論是睡覺,無論是打座,無論是走路,念念不離這個,而不是以為打座是修行,以為睡覺是浪費,以為多念經就有功德。以為在外面散散心,就會失去功德,他不是,只要你保護好這個本性清淨,就是大修行,保護好這個本性不落是非善惡,不落對待,不落世間法,也不執著出世間法,才是大修行。大修行人無處不修行,只不過是本性清淨,保護著他,念念在這個當下,覺照涵養,長養聖胎,禅宗講長養聖胎就是第三種菩提心。然後自心圓明,證悟大道,知道鳥叫也是佛法,也是本性清淨。這個世界上吵吵鬧鬧的也是本性清淨,沒有地方不清淨,那是圓成大道。是第四種菩提心。
今天我們的課呢,第一是講的什麼叫摩诃止觀總的意義,總的道理,總的修證。接下來我們講實相,開悟的境界,悟入的地方,最關鍵的悟入什麼。第三我們講的是根塵相對當中,以根塵相對作例子,怎麼樣用功?那麼通過用功,第四就會體現出你的菩提心的程度。你是不 是符合?是不是相應?你是第一種以因緣法來講話呢?還是以不生不滅來講話呢?還是以本性清淨來講話呢?當然第四種是不容易的,第四種是要圓滿成就的時候,才能具備,知道一切法本性清淨,那是大道力,大圓滿人才能做得到。所以說這四部分的菩提心就告訴我們相應的程度是什麼。
好,我們繼續講摩诃止觀的內容,下面的內容就講六即。
因為從理到行,整個的過程,天台宗以六即來概括。因為不懂得六即佛的道理,會產生許多錯誤,如古人講的,或於昧於暗證,或高推聖境,所以很多人認為,理明白了,就是佛了,他不知道還有修證。有的人認為,佛境界很高,自己達不到,又懼怕修行、修證,所以通過六即佛,就知道整個過程了。下面入文。
約六即顯是者。“顯是”,這個“是”,就是說是行者相應的境界,正確的境界,智慧和理境相一致的境界,所以叫“是”,“是”就是契合相一致。
為初心是後心是。到底初發心的時候“是”呢?還是後心才是呢?後心的果位證到的時候才“是”呢?那麼文中答:如論焦炷,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如論焦炷,就是這個燈蕊燒焦的,燒焦的過程中,他一點點燒下來,那麼初步的和後面的,其實是離不開的,沒有開始就沒有以後,沒有以後也就沒有前面。所以說非初不離初,不是初。開始點燃的當然不是後面的那個亮啊,但是呢,非後不離後,不是後也不離後。意思說,他是不能執著於初,也不能執著於後,不是初不是,也不是後才是。初“是”但是不是後“是”,後“是”不是初“是”,這個是的程度不同。意思說開始的“是”呢是理悟,是開解起行,後面的“是”呢是證到起用,起果地上的大用。
若智信具足,智是智慧,信是信心,有智慧見解這個信,在禅宗講肯定承當叫信。如果智信具足的話,
聞一念即是。“聞”,這個聞是無分別的相應的聞,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聞,這個聞就是根門開脫,自性顯露,不聞自聞,聞什麼樣呢?聞一念,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這一念心無生無滅,這一念心本來具足,這一念心本來是佛,本來實相,那麼就是了。他當下就是,這個是就是說是本來的佛,本來圓滿,本來真實。
信故不謗,智故不懼,初後皆是。信,肯定,承當,這一念回光,這一念當下,就是佛,這個沒有區別,就是祖師西來意,當下就肯定承擔了,然後綿密保護。他不會再毀謗,再也不會毀謗佛祖,再也不會毀謗別人的悟的智慧,再也不會毀謗經中所講的這個道。他不會再毀謗了。智故不懼,他開智慧了,什麼叫智慧?因為沒有分別,因為知道這個一念心本來是佛,因為知道所有的果地的佛都是這一念心圓滿成就的,所以他不會恐懼,不會說,我是凡夫,我業重,我以後下地獄怎麼辦?我以後修不成怎麼辦?還有魔、外道破壞怎麼辦?還有身體生病了,境界來了怎麼辦?他沒有,因為智故不懼啊!為什麼?他有智慧,知道這個本心不動不搖,本來清淨,本來是佛,魔不能擾,境界不能覆蓋,身體不能束縛,業力不能左右,都是這一念心本來的關系,本來實相的關系,所以無所懼。如果具足智信,那麼初後皆是,初也是,後也是,都不離這個“是”。什麼是“是”?就是實相理谛,就是一念三千,諸法實相就是“是”。
若無信。
假如沒有信,沒有肯定承當,沒有把握這當下一念,那麼就會高推聖境。就是認為:成佛不是我的事,我是博地凡夫,這就是高推聖境。
非己智分。
不是自己的智慧能夠了解的。能夠明白的,能夠修上來的,不可能的,我是凡夫。就是往生,上品上生都不可能,最多是下品下生,那麼他就是沒有信心,真信沒有,也沒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是佛。
若無智起增上慢。
假如沒有智慧,不能明白本性,不能通達實相,不能安住當下,他就會起增上慢,狂慧,認為自己理懂了,就是佛了。自己沒有明白本性,又不能真正悟入實相,那麼就會狂妄自大。認為自己講得通了,講得對了,就是佛,那麼什麼行為都是佛,於是他起增上慢。
謂己均佛。
認為自己就均等於佛了。剛剛開始懂了一點點,就覺得自己跟佛一樣圓滿,那麼這個就沒有智慧。初後具非,開始就錯了,第一步就錯了,那麼後面所修所為全部是顛倒,全部是造業。因為他有這個沒有智慧的信心,因為他有這個增上慢在,所以說都是錯誤的。
為此事故,須知六即。
因為這樣的緣故,一種人沒有信心,高推聖境,一種人起增上慢,所以應該知道有六即的道理。
謂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
這個即有六種。第一是理即。理,就是如來藏的理性,每個人都有的佛性。那麼,這是理,理是含在裡面的。名字,就通達了這個理,悟入這個理,悟入了諸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的法理、行理、佛理,所有的理都明白了,就叫名字即。大開圓解,當下明白,知道這一念自性的本來面目,這是名字即。觀行即是以這個圓解起觀行。相似即,就是相似的證入,相似的超越,超越了輪回的生死,超越了菩薩的有相行,在這個當中得到相似。分真是真正的證入,兩邊不住無明脫落,法身成就,能夠在一百個世界作佛,叫分真即。那麼四十二品無明斷盡,到後來究竟即,即圓滿成佛。所以這樣一講,大家都知道了,知道自己是哪個位置。理即是人人本具,只怕你對這個理,一知半解,所以說不能算名字即。如果真正的大開圓解,通達一切理,明白一切事,事理圓融,那麼名字即就到了。開始起行。
此六即者始凡終聖。開始是凡夫,最後是聖人。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雲雲。
開始是凡夫,所以說要除疑和怯。為什麼?雖然明白了我們有佛性,雖然 明白了這一念本來就是佛,但是還是凡夫的明白呀,還有凡夫的業報、凡夫的習氣,還有凡夫的煩惱啊!無明沒有破,所以說不用懷疑了。這一念是,但是你還是凡夫。你不要怯弱,只要好好保護他,好好用功,你肯定會成就。所以說開始是凡夫的關系,除去疑和怯,你不要懷疑。所以 為什麼叫開悟,沒有疑是開悟,為什麼叫有智慧,沒有畏懼,沒有怯叫智慧。就是說有智慧的眼睛,智慧的明燈照著你,一直往前走。不會怯弱。所以說“始凡故除疑怯”。
終聖故除慢大。最後才是聖人啊!後面分真到究竟才是真正的聖人。所以說你不要驕慢自大,名字位都沒有,都不夠,那麼就說自己是佛了,就說自己成就圓滿了,這個還差得很遠。所以說這裡面是非常的微妙,要處理得很好,不然的話都會顛倒。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如上說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觀。即寂名止。即照名觀。
這是介紹理即。理即是對真正如來藏理性的概括、說明。但是理即看過了,不等於就是名字。名字是通達以後,超越文字,。超越道理,悟在心中,體現在當下,這才叫名字位。所以說理即者,一念心就是如來藏理。這一心知道就是如來藏理。“如故”:為什麼叫如呢?就是空,萬法皆空,這一念心的體也是空。什麼叫“藏”呢?含藏萬有,緣起緣滅,一切萬法都在這裡具備,所以叫做假,這個假不是真假的假,這個假即是緣生無性。包括一切種子,一切現行,一切諸法都在這個本體當中,他是相對的,他是緣起的,所以叫做假。“理故即中”,為什麼叫理呢?理就是中,這個理就是稱性之理,道理的理,是至尊之理,是究竟之理,叫理體之理。又叫中,就是中道。“三智一心中具”。過去慧文大師讀大智度論,他讀到三智的時候,就悟到了,三智就是一心中本具。什麼叫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知道本性是空;道種智,知道緣起差別,各個人,各個事物的種性、差別;一切種智,是性相圓融、空有不二,萬法具備的智慧。這個智,智度論講要次第修,次第得,後來慧文大師就悟到了三智一心中具備,不要先獲得一切智,再獲得道種智,再去獲得一切種智,不需要。一念心中,同時都獲得三種智慧。叫三智一心中本具,所以說叫不可思議。如上說三谛就是一谛,這一谛就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之谛理,不可言說,當下就是,就是一谛。非三非一,不是三不是一,就破了。就像禅宗一樣掃蕩,不是三,哪裡有三呢?哪裡有個一呢?有三必有一,有一必有三,三非三,一非一,所以說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是這樣,不可以作色見,不可以離色見,不可以作念想,不可以離念想。這個當下,就是圓妙不可思議,不可言說,自己知道。所以說“亦復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這樣的理,就是菩提心,這樣子明白,就是已經開發了菩提心。這個開發就是說菩提心智的開發,是菩提本性的開發,是覺性妙明的開發,當然他的力量很弱,還不能起大用,不能像佛一樣具足一切功德妙用,但是這一點的成份,這一點的本質,和佛一模一樣,只是力量不夠。因為什麼?還有習氣,還有身體障礙。還有一些沒有消融的境界有待於消融,這叫理即之理而入名字悟心之中,亦是理即止觀。這個止觀是理即上的止觀。即寂名止,他本來寂寂然,本來 不動,叫止,即照名觀,他能夠顯發一切,種種事物,種種緣起,種種作用叫觀,這叫理即,理即很重要。但是理即放在哪裡?本來就是這樣,要靠你去發現,象金子在礦裡面等於是理即,但是你要去研究他,去明白,知道礦裡面是什麼金子,怎麼挖才能挖出來。就是說理即就是金子在礦裡面,但是還沒有挖出來,通過文字,通過別人介紹才知道,這裡面有金礦。
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谛,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若未聞時,處處馳求,既得聞已,攀覓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
這一段,就叫名字即,非常重要。這個和禅宗、金剛乘密宗一樣的道理。禅宗,他要徹悟本性。徹:消融諸佛的言說,通達一切緣起的真實。金剛乘也是這樣,他要離開分別心的,以圓融的智慧去修行,這樣才能成為真實功德。所以說“名字即者,理雖即是,”理雖然就是,但是你“日用不知。”道理上講得好象是這樣,或者經裡是這樣講,但是你的日用呢?你一舉一動,你說話,你轉念頭是不是這樣呢?你是不是把念頭當作妄想呢?你是不是把身體當作有漏?你是不是把境界當作塵勞?你是不是把人當作人相來看?這就是問題來了。是吧!實際上你如果人我還在,是非還在,起心動念都把他當作妄想,要麼就是壓制他,要麼就是排棄他,都是這樣做功夫,你就日用不知了。不知道這個理即了。因為理即是佛啊!日用不知,你就不是真明白了,所以說“以未聞三谛。”因為這樣的人沒有聽到三谛,這個聞很重要,不是耳朵聽,不是思想去想,是用我們的本性去聞。聞:這個聞字就是開發,就是悟入,悟入什麼?悟入三谛。真正明白了。比如說真聞的人,知道這個念就是我們本性的作用,妙假,念的體是空。在無念的體性當中不妨起念,空假不二,他這樣子的理悟叫做聞三谛。那麼他未聞三谛,全不識佛法。雖然文字也懂,誦了很多經,看了很多書,真正的佛法並不認識,完全不認識佛法是什麼?什麼是佛法?不是文字,不是道理,不是境界,不是修行的方法。所謂的佛法,一切山河大地,一切萬有,起心動念,全是佛法,這樣才叫聞到佛法。所以說那些人好像牛羊的眼睛一樣,他不解方隅!他不知道東南西北,這就指出來了。什麼意思呢?如果懂佛法呢,你就知道東南西北了,你知道怎麼樣了,你就有智慧了。不然的話人雲亦雲,經裡怎麼講,你也怎麼想,那麼還是不懂方隅。實際境界來了,你還是不明白,等於是牛羊眼一樣,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者一個修行的人,一個善知識,你去新近這個善知識、過來人,他已經明智通達的人,他遇到所有的語言,所有的表現,都是從這個理體上流露出來的。都是本性的作用,都是當下的流露,他是智慧的作用,他不依文字,不依境界,不依道理,他不會有相對的執著心來講法,他是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他的知,是知真性靈知,這個知是什麼知啊!了知本性如如不動,了知當下明朗現前。這是知的含義。識,識是什麼?遍識一切根基,遍識一切差別,善用諸法開發眾生的本性。就是說他的法,他的用都是工具,他知道沒有實法於人,就是說,他已經開出金礦了,有經驗了。那麼眾生,別人的金礦還沒有開,他就告訴你怎麼開。用什麼工具才能打開,這叫知識,這是最最重要的過來人。“或從經卷。”如果夙因深厚的人,他過去生修了很長時間,在大乘實相中用功,那麼即使沒有人教導他,引導他,他從經卷讀誦當中豁然開朗,一聞千悟,徹底明白,那麼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聽到聞到,這個聞,智慧的聞,反聞的聞。聞到所說的一實菩提,這個就是實相真性的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在名字當中,例如我講話,就是名字,講話是借這個文字的符號,通過這個名字,通達實相。所以祖師講,名字就是實相,也有的地方講,文字就是實相,不但文字是實相,山河大地,哪一個不是實相?哪一個不是佛呢?郁郁黃花,青青翠竹都是真如,都是般若。“於文字中通達解了”。真正通達是很難的,通達是一通一切通。通:圓通,達是了達一切諸法的差別叫通達。“解了”,什麼叫解,所有的疑問,所有的障礙,所有的不明了的地方都解開了。什麼叫了,了了分明,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透徹,無論這樣講那樣講,為什麼這樣講,為什麼那樣講,都徹底明白了。所以說這個通達解了就是大開圓解,就是徹底領悟,就是當下的一種肯定承當,他有一個力量,就是說再也沒有疑惑了,信心具足,智慧具足,不會再被別人所有的議論所影響,不會再在中途產生顛倒的知見,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修證的過程當中,他是把握得非常好,處處是實相,處處是中道,這個方向再也不會迷惑了。所以蘇東坡也這樣講:“名字位上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古人都是這樣,獲得了名字即以後,他說我要把這個名字即的智慧怎麼傳下來,這叫傳燈,也可以說智慧之燈。這是因為經論這麼多,人的知見這麼復雜,往往注解經論的時候會走偏,在指導修證的時候會起比量。所以他下面說句話就指出來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叫做通達了。知一切法,不是經裡的法,不是三乘的佛法,是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都是佛法,這個叫做大開圓解。無論講到儒家、道家,講到社會的哲學、文學,講到人生的一切事情,六道輪回所有的一切都是佛法,這個叫做名字即,非常非常重要的。是為名字即菩提,這個菩提就是道,就是覺,在名字中,你覺悟了,你有智慧了,你的菩提在你心中升起了,但是這個智慧見地非常的強,但實際的修證,道力還是非常的弱,不夠,還要培養。所以說這僅僅是真實性的開始。“亦是名字止觀”。叫名字止觀。什麼叫名字止觀呢?若未聞時,如果還沒有開悟,沒有大開圓解的時候處處馳求,到處要拜訪名師,到處要尋找經論,看注解,提問題、辯論,到處在哪裡搞,馳求。既得聞已,既然懂了,噢!一念頓歇,自性大開朗朗明白,原來是這樣!好,“攀覓心息”,在哪裡攀緣啊?在哪裡尋找啊?不用再去找了。到哪裡去找師父,到哪裡去找文字,找道理,找更高深的東西,沒有了,自己一心中就都具備,一切法都是佛法,吃飯穿衣一切現成,一切具備,這叫什麼?“攀緣心息,是名止。”就是止息了向外攀緣之心,向外求的沒有了,不明白的沒有了,懷疑的沒有了,這個起心動念,東找西找的心沒有了,叫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很重要這句話,這和禅宗都是一樣的。禅宗說,你本來就是佛,你到哪裡去找?你把家裡的寶藏都丟掉了,到這裡來找什麼寶貝啊?騎牛覓牛,騎著牛在這裡找牛,找什麼?不要找了。你本來就是,所以心就歇下來了。“但信法性”,因為圓悟悟什麼?悟法性,悟實相。而這個法性在哪裡呢?就在當下,就是這一念之心!一切法都在這一念心當中,本來具備。所以說“不信其諸”,其它再也不相信了。信什麼神通、奧秘啊?外面的東西再不相信了。就是信這個法性,法性就是佛。一切功德,一切妙用,都是從這裡升起來的,離開這裡什麼都沒有,就是“不信其諸,名為觀”。至此,雖說尚未圓滿成道,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了不起。這個人心量就很大了。所以天台宗講,即使你沒有成道,學過天台止觀,為因也強,作為因種下來,非常強,一出頭來,就是出世的時候,就是一聞千悟,是大丈夫的量,他對理性,對萬法都非常明白,他不會在外面尋求。所以說這個名字位上有勝觀現前,有勝慧現前,名為觀。這是第二即。
觀行即是者。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華首》雲:“言多不行,我不以言說。”但心行菩提,此心相應,是觀行菩提。釋論四句評,聞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無僻。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觀心不息。如《首楞嚴》中射的喻,是名觀行菩提,亦名觀行止觀。恆作此想名觀。余想息名止。雲雲。
那麼什麼叫觀行即是呢?若但聞名口說。聽到了名字,口也會說,道理都懂。那是“如蟲食木”,像蟲啄樹木,偶得成字。講得都對,想得也對,理也對,但不是智慧的體悟。那麼這裡是有差別的,有的人一悟就能證。有的人悟了呢,只是理上,實際上都不行,一到實際都迷糊了,一到實際就不會用了,一到實際就分開了,和理性分開了。所以說“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所以說“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呢?”在實際當中還是不通達,不通達怎麼是菩提呢?還是不高。要在實際當中真正地證到,真的體悟到了,一切是佛法,都是實相,那才是真實。所以說必須心觀明了,時時刻刻智慧現前,理慧相應,理和智要相應,時時刻刻要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行的就是所說的,一樣。所有的行為,所有的日常作用、人生實踐都和所說的一樣。“所言如所行。”所言就像所行一樣,言行一致。就是說你要達到一致。就是名字即的理,智慧要在實際當中體現。總的是這樣來的。《華首經》講,“言說多不行,我不以言說”。言說多了,你理上明白了,但是你不行,不去做,不去體現,那麼我不認為你的言說是真實的,是有用的。但心行菩提。“此心相應,是觀行菩提。”但是只要你心行相應,念念是菩提,念念是智慧,念念是實相,那麼其心口相應。心智與理境相應的話,這叫做觀行菩提。
在觀行菩提當中有五個品位。第一就要隨順法性,一切處都要相信法性,承當法性,不離法性,也就是不離一念,不離當下,這是第一步功夫。第二步功夫就是叫讀誦大乘經典。雖然你名字上悟了,但是力量不夠,有時候會不相應,有時候會被外境所迷,所影響,那麼還要培養它,經常讀誦大乘經典,增加慧力,增加相應的力。第三要說法。言說大乘正法,要把自己所悟的所體會的在因緣當中對眾生講說,顯示它。說法的時候三觀相應,三谛圓融,無能說無所說,鍛煉自己的智慧,鍛煉自己的觀機的作用。這個叫說法。言說正法。第四步叫兼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還有等等的方便當中,以智慧去行,以實相去行。但是兼行就是隨緣而行。是隨自己的能力,隨自己的因緣去做。第五步才是正行六度。現祖師相,建道場,帶領大眾,做國家的事業,這叫正行菩提。這個觀行菩提有這樣五個階段。
“釋論四句評聞慧具足。”如眼得日。眼睛看見太陽,“照了無僻”,眼睛看見太陽,等於說是名字。但是看見太陽以後呢,你要用這個眼睛去用,照了無僻就是什麼東西你都要看得清楚,用智慧去照。所以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指未證到無上的佛道,但是觀心不息,不斷地觀心,不斷地用功,不斷地觀照。“如《首楞嚴經》裡面以箭為喻,來說明修道要時刻相應。射一個目標,開始射不准,但是一直瞄准,一直瞄准,到練久了以後,他就接近目標了。這裡的接近就叫相應。
“是名觀行菩提,亦名觀行止觀,恆作此想名觀。”按照這樣子做功夫,這樣相應的用叫做觀。“余想息名止。”其他的想法都沒有了,世俗的、雜染的、多余的想法都沒有了,只是念念相應做功夫,在觀行裡面用,按照五品觀行位去用,一個個層次用下來,那麼叫觀行菩提。
下面進一步了,相似即佛了。
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鄰的,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如六根清淨中說。圓伏無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觀。
這個相似就是修行上來了,到一定的相似了,但是還不是完全。所以說“相似即是菩提者。”是因為這個做功夫的人越觀越明,心裡面一片透明,明明朗朗。這個明是本性的光明,也是智慧的光明,他們是不二的。越上去越寂,止:一念不生還要越來越寂,湛然不動。無論是外境怎麼樣,無論是身體怎麼樣,他的心就象水中無波一樣,非常寂靜。在月亮下面,那個水一點波紋都沒有,非常寂靜。“如勤射鄰的。”射久的人,離所射的靶心不遠了,非常接近了,名相似觀慧。那麼相似觀慧的人,他有什麼體會呢?這句話下面就非常重要了:“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這第一句,就是說一切世界、這是很廣大了,包括很多很多了,治生產業,他是舉例子。治生的,是謀求生活的,產業,比如說辦工廠、上班、經商做生意等,這些就是治生產業。那麼象這些事情都不相違背,意思說都可以去做了。這裡面都是實相的。一個是自己不相違背。同時呢,面臨這個世界上的人,他在那裡工作也好,在那裡做生意也好,政治也好,經濟也好,家庭也好,一切一切發生都和你的實相不相違背,和你的妙明的心不相違背,你的心是透明的,他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空空靈靈,一切顯現,都沒有障礙,都沒有被他們所困,這個就是體會到這句話了。這就是一切世界治生產業不相違背。這是指行動,這是指存在,是現象。下面是精神,指思想,指心。前面指身體所面對的,下面這句話指心靈所面對的。其實身心本來不二,面對不同而已。“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這句話就是說你心裡面這個思想,無思之思,無想之想,籌量一些內容,一些計劃,一些見解,一些理性等等一切,所有心中所出現的,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啊!你想的,出現的境界,所開發的智慧,所講的話,沒有一句話和佛法違背,沒一個念頭和佛法違背,沒有一個意境和佛法違背。寫出的文章,講出的佛法,都是相應的,和先佛所說一模一樣。雖然講的話不同,文字不同,但是都一樣。所以說這句話非常的重要。“如六根清淨中說。”六根清淨一段文字裡面所說的。六根獲得初步的清淨,沒有凡夫的雜染。那麼“圓伏無明名止。”六根開始清淨了,透露出來的都是透明的智慧光,無染的一種行為。無明不止而止,無明再也起不來了,圓伏了。什麼叫圓伏?一伏一切伏了,不是說今天伏明天不伏了,再也沒有無明起現行而遮蓋智慧光明了。但是他還不是斷,是伏下去了。為什麼?沒有知見,對外在的沒有執著,但是內在的還有無明潛伏在那裡,沒有完全除掉,所以“圓伏無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觀。”相似的中道慧出現了。似:不是證到的智慧,但是很相似,很接近,講出的法都是對的,沒有講錯一句話,這個就是名觀。叫做相似即佛。相似即佛在什麼位置呢?位在初信~七信,了生死。從八信開始破塵沙,到十信破盡塵沙。在這個十信位當中,其實就是聖人。前面證了七信就和二乘的果位相齊。八信開始到十信就是菩薩位。這個位置已經很高很高了。已經很了不起了。形容來講,月亮已經出來了,但是還有一些薄薄的雲霧籠罩著。“猶見月朦胧,”這是六即偈中講的,月還有一些朦胧,月亮已經顯現了。
分真即者。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心住。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如從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圓,暗垂盡。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門示現;如經廣說。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觀。分真智斷。
這個就是證法身了,就是大聖人了。
分真即者。什麼叫分真?也就是有的地方講分證菩提。“因相似觀力”,相似的觀力,“入銅輪位”。相似叫鐵輪位,這裡是銅輪。這都是形容。以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這是真破了。在禅宗,密宗很多修行人當中,雖然得到了一定成就,但是真正的到了這個位置的人非常的少。真正破無明了,真正證法性了,這個是證見佛性,本性的全體洞開,洞然而開,所以說開出寶藏。所有的功德寶藏開出來,顯示真如,這叫發心住。這是初住位,在一百個世界成佛。有人問元音上師曰:禅宗人或密宗人證到即身成佛,是不是這個位置?上師說:“不是。”一般人到不了這裡,這裡已經很高了,一般人都是相似,相似位有所成就。一般的禅宗人,密宗人來講,得十地和相似位十信是一樣的,相一致的,也是了生死或者是菩薩,但是真正能夠證到初住位的人非常的少,很難的,所以說這叫發心住。就是開發了全體的真心。這裡就具有報身和化身,三身都具備的。“乃至等覺”,四十一品無明斷盡叫等覺。“無明微薄。”無明非常微薄了。“智慧轉著”。這個叫後心或者說是叫中位。後心是妙覺所破。
“如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圓”。初日月光開始出來了,從初日一直到十四日,“月光垂圓,暗垂盡”月亮快圓了,邊上的黑暗也快盡了,到十五就圓滿了。到這個位置的人,“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就八相成道示觀給你看,就是佛。一般禅宗密宗行者,他還不能八相示現在這個世界上。所以說在這個位置,就象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現一樣,像佛一樣。“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門示現,”就是觀音菩薩普門示現,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救度眾生了。“如經廣說。”經裡面都有說的,如法華經、華嚴經都有說的。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止觀,或者說說分真智斷。那麼下面是究竟了。
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圓滿。智光圓滿了。不復可增。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增加了。名菩提果,大涅磐斷,更無可斷,名果果。果上之果,究竟之果。等覺不通。等覺不知道這是什麼樣子。最後的境界。唯佛能通。只有佛能通達。過荼無道可說。過了這裡就沒有道可說。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觀。總以譬譬之。總的比喻來講。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家裡有寶藏不知道。知識示之,即得知也。就是說家裡有寶藏不知道,叫理即佛。知識來指示他,他就知道了叫名字即佛。耘除草穢而掘出之。觀行即佛。漸漸得近。寶藏接近了。相似即佛。近已藏開。分真即佛。盡取用之。那就究竟即佛,拿出來可以用了。合六喻可解雲雲。
問釋論五菩提意雲何?釋論講五菩提意怎麼樣?答論豎判別位。今豎判圓位。會之。那麼釋論裡面,他是判別教的位次,像發心菩提,伏心菩提等等。那麼下面就是依圓位來對照。發心對名字。為什麼?徹悟的人開發了見地,這個是叫真正的發心。這個發心不是理解,是真正明白,從自己的覺性裡邊發出來的真實的發心,就是對名字位。伏心對觀行。因為修觀行,煩惱就降服了,所以圓伏煩惱 對觀行。明心對相似。禅宗講明心菩提,明心見性就是對相似。當然禅宗的明心是要證到的,不是一般的理悟到。出到對分真。出到菩提,就是出一分無明到一分正覺叫出到,對分真位。無上對究竟。無上菩提對究竟位。這是五菩提對五種位次。又用彼名名圓位。以它的名字來名圓位。天台的圓位是最究竟的。發心是十住,伏心是十行。問:住已斷,行雲何?住已經斷了,為什麼還要伏心呢?答此用真道伏。用真道來伏。例如小乘破見名斷。是唯名伏。明心是十回向。出到是十地。無上是妙覺。這是講證位。又從十住具五菩提。乃至妙覺究竟五菩提。故地義雲:從初一地。具諸地功德,即其義也,一地具一切功德。問何意約圓說六即?為什麼以圓教的觀行來講六即呢?答圓觀諸法。為什麼?因圓觀諸法故。皆雲六即。因為圓觀諸法,諸法中含有六即啊!故以圓意約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余不爾故。不用之。當其教用之。胡為不得而淺近。非教正意也。然上來簡非。先約苦谛。升沉世間。簡耳。次約四谛。智曲拙淺近簡耳。就是前面講的簡非來肯定這個四是。
剛才我們講的六即,就是說六即當中,每一個過程都是“是” 的,也就是說是正確的。相應的。那麼 學人呢,就在這個六即當中,去體會自己在哪個位置,然後再上上升進,再處處相應,那麼最後呢,必然能圓滿成就。
天台止觀在具體的觀行當中有十法成乘,也就是在大開圓解的基礎上達到了理觀一致。那十法成乘,最最重要就是上根的人,他直接契入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上根的人一法就夠了。那麼中根的人,或者二法,或者七法。下根的人,要具足十乘,才能修成。那麼如果天台接入禅宗的話,就是上根的了,直接和禅宗相應了,下面九法都不要,了解一下可以,不要去修它了。如果是接入金剛乘的,可以對照去修。那麼末法時代的眾生,因為各方面的因緣關系,修法要趨於簡單。像禅宗的話,如果明白靈知本性,就安住當下用功,其它只能作為輔助了解,幫助開發。那麼密宗也是一樣,如果完全按照整個的顯密次第來修證的話,一般人是不可能的,很難修成,所以也要趨於簡單化。或者先修加行打基礎,再專修一個本尊法。或者根基好的人,在加行位以後,修生起次第,再進入大手印、大圓滿,然後超越一切法,成為自性大圓滿的修證。那麼就直截了當了,修行就很安樂,很自在,沒有那麼大的包袱,沒有那麼多的復雜,沒有那麼多曲折的路,沒有那麼多次第要去修。修行人越簡單,他解脫得越快,成就越高;越復雜呢,他就越慢。那麼上根的人修一法得成就是什麼法呢?唯觀不思議境。就是觀不思議境。什麼叫不思呢?不用分別,不用思想,不用考慮,直截了當的體現,這個本性的作用,直接體現本性的智慧的圓光,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狀態下,都是不可思議的。如果加一個思想,加一個意念,加一個分別,那就是落在第二念上。起第二念就流浪生死。
境為所觀,觀為能觀。這是方便講,那麼在功夫中有境,就是所觀的境;觀:是能觀的心。所觀者何?所觀的境是什麼呢?非常廣大:陰界入不出色心。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就是物質和精神。宇宙萬法都是物質和精神構成的。色從心造。但是要知道這個色就是物象,都是心所造成的,所以反過來講,全體是心。那麼你不要管境界的善惡是非好壞大小,就是因為境是心造的,只要知道心就可以了。所以經中講,“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此之能照,具足諸法。這個能造的心,具足一切法。這個就是說一心來攝境界,不要落於境界,都是心的作用。比如書本、茶杯這都是物象,物質現象。但他是心所造,而不是實有,你看它的時候,不要被它看去了,你的心不要迷在它上面,而是它顯現,眼睛沒有出去,眼光沒有出去,沒有落於塵勞,而是茶杯、書都在你的眼前顯現。而這個眼前顯現的光是智慧光,因為沒有分別。你這個心像大地,因為沒有動。沒有出沒有入。這個時候就是不思議,就是觀心的功夫。聽到聲音也一樣,你的耳朵,感覺不要往外走,它的聲音會傳過來,傳過來的時候你的心不動,了知不動,那麼就是當下。所以當六根對著六塵,六塵不來,其實六根也不去。我們方便的講,我們知道的叫來,其實他也沒有來,我們的感覺也沒有去,這個不來不去的就是中道。
就是當下的觀照功夫,所以說這個能照的心具足諸法。若漏無漏。無論是有漏法、煩惱的,無導法、清淨的。非漏非無漏等等。若因若果無論是因是果。非因非果等,都是心裡面具備的。心“空”了一切空。心“假”了一切顯現。心“中”了不可思議。故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要悟到這一點:心、佛、眾生,是三個沒有差別。眾生理具,諸佛已成。眾生理具啊,理上具有佛的功德。諸佛已經成就圓滿了。成之於理,莫不性等。無論已成就,或者是性具,都是本性上,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所以說這種是大智慧,超越一切對待,超越了差別性。所以說看到眾生造惡不要作惡想。看到菩薩諸佛起功德妙用,也不要起執著想、貪求想等一切想。很多修行不成道的人,他對眾生造惡,或者說眾生的痛苦,他會放在心上。他或者討厭,或者悲憫。他對於諸佛或者善知識的加持功德,特別貪心,特別想求,欣求多加持我一點,多放光照我。他的心不平等。很多人因為這個,就修不成道。因為心有兩邊的執著。如果能夠知道眾生就是佛,理具,佛是圓滿成就,這個中間沒有差別。而且我們的心,在顯現佛和眾生的時候,心沒有取捨,是平等顯現。那麼這個心就是我們所謂的上根人的不可思議的觀心功夫。以這個境來顯現這個妙,這個微妙的心。唯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中就是一切。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剎,一切剎塵亦復然。交融一體,都是平等的理性,都是本性顯現。然諸塵中諸剎生,其體宛然無自性。其體宛然,他們都有種種的示現,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眾生,但是他們沒有自性。無性本來隨物變。既無自性,所以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沒有一個東西是永遠固定的。無論是淨土,無論是娑婆世界,沒有一個東西永遠不變,都是變化的。所以相入事恆分。所以相融相入,相互交融,但是事物都是有差別的。茶杯是茶杯,紅的是紅的,白的是白的,這個事相是一直有區分,但是他的體性,無自性的體是恆入而互相交融,互相一體,沒有區別。所以說故我身心剎塵偏。所以我們的身心剎塵都是遍一切處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眾生亦復然。諸佛也這樣,眾生也這樣。一一生土體恆同。何妨心佛佛眾生異。一一眾生國土的體性一直是相同的、不二的,但是何妨心佛眾生有差異呢?差異有什麼關系呢?你悟到了以後,知道有差異,但是你的心不執著不動。知道這個人下地獄了,知道這個人上天堂了,你對這兩個人沒有看法,都一樣。心平等了,知道體性都是空的,和我一個整體,只是顯現不同而已,在佛一邊也不貪求,也不執著功德,在眾生一邊也不討厭。所以古人講,“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六塵境界你不惡,不討厭他,那麼 你就是正覺了。這覺悟的智慧是從這裡起來的。所以說心中沒有染淨、善惡、是非的分別,當體是空靈、圓具的。一切都知道,但是心不動,不分別,不取捨,這樣的話就成為不可思議了。異故稱為染淨緣。因為有差異,所以分為染淨的緣起。緣體本空空不空。緣體是本空的,這個空是真空之空,不是頑空,它又是不空的。什麼叫不空?顯現萬法。頭頭是道,處處皆圓,一切都是,都能夠顯現它的作用。所以說三谛三觀三非三。悟了以後,知道三谛空假中,三觀也是空假中。這三也不是三:三一一三無所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三谛是一谛,三觀是一觀,但是“無所寄,”寄在哪裡?這句話最重要。寄,寄托在哪裡?不寄托在文字裡,不寄托在道理上,不寄托在境界裡,不寄托在某個人上,不寄托在自己身體上,也不寄托在心念當中,無所寄,但是當下了知,當下有智慧顯現,自己明白。谛觀名別體還同。這個三谛三觀名稱有區別,他的體是一樣的,沒有區別。是故能所惡非惡。所以說能和所,雖然顯現有惡,確實沒有惡,無二。無二之信才是真信。維摩诘經講不二法門,能夠圓悟不二的話,就是無上的大道。如是觀時。這樣子觀照的時候,前面的一段話,這個要離文字觀,離道理觀,離境界觀,當下即觀,觀即當下。如是觀時名觀心性。叫做觀心性。隨緣不變故為性。隨一切緣,這個人好,這個人不好,天氣好,天氣不好,都不會變,你的當下心情不會隨他變化。不會有脾氣,不會有嗔恨心,不會有貪求,不會有什麼心念變化。“故為性”。這就是本性了。不變隨緣故為心。但是不變又能隨緣,不同的人你講不同的話,安慰他、指點他,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方便叫心。所以說見性明心,能夠隨緣不變的,當下寂寂然不動的,這個叫性。那麼什麼叫明心呢?不變當中能夠隨緣,隨善隨惡,隨種種變化,能夠知道自己的心的作用。在這裡面恰到好處的用叫明心,所以禅宗裡面講明心見性,其實應該反過來,先見性方能明心。故涅磐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涅磐經講,能夠觀心性的人是最高的定,最上的定。上定者名第一義。上定是什麼?就是第一義。禅宗開悟與天台三觀都是第一義。第一義者名為佛性,這個第一義,是你所理悟到的,所體現出來的,這是什麼?就是佛性啊!是佛的覺性。佛性者名毗盧支那。在西藏有很多 都是比較神化的境界。其實毗盧支那佛就是佛性,此支那性具三佛性。這個支那佛性具有三佛性,所謂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支那遍故三佛亦遍。此三佛為一剎那。三佛性就是一剎那。我們知道我們的體是真空的靈性。我們的體是覺,有覺悟性,明明朗朗,我們這個體能夠顯現萬法,有顯現性。空、覺、明這三個是佛性本質,這是密宗裡面講的。更加清楚,更加直接。所以說我們知道支那佛遍的關系,三佛亦遍,故知三佛唯是一剎那。當下既是空,又是覺,又是明,你在當下三佛性都具備的話,那你就是真正的當下,真正的明心見性,真正的證入本位。三佛遍故剎那則遍。三佛:空遍一切處,覺遍一切處,顯現現遍一切處,剎那遍一切處。如是觀者名觀煩惱 。也就是觀煩惱。煩惱 的時候也是這樣觀啊!也是空、黨、明顯現啊!那麼法身當體空靈不動的時候也是這樣名觀法身。此觀法身是觀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空,就是法身;覺;就是報身。覺相遍一切處,裡面肯有一切功德。那麼明,就是化身了。明顯一切,大悲顯現麼,就是化身了。所以說“是觀三身”。一剎那一剎那都是這樣的。是觀海藏。海藏是大海的寶藏。意思說佛法的寶藏都在這裡面。什麼智慧、願力、慈悲、清淨、平等、神通,一切一切功德都在這裡面。是觀真如。就是叫觀真如法性。是觀實相。就是實相無相無所不相,是觀眾生,就是觀眾生,眾生現前也是這樣,也是這樣空、覺、明,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觀己身。就是觀自己的身體啊!身體哪裡重了,哪裡輕了。哪裡變化了,你還是空,還是覺,還是明,不動。是觀虛空、是觀中道,故此妙境為諸法體。無論什麼現前,你都是這樣觀。都要這樣用。這樣你就和本性相應了。真正以圓解起圓行的人,這就是最高的觀,最上等的觀,大根人的觀法。所以說故此妙境為諸法本。故此妙觀是諸行源。這句話就非常重要了。這些妙境,無論是煩惱,法身都叫妙境。因為煩惱沒有厭煩和捨離,法身雖然清淨,但是也不著在清淨上。所以說這些等等一切都叫妙境。無論什麼境界出現都叫妙境。而且你這樣的觀是妙觀,而這個妙觀是諸行源。所有六度萬行,就是以這個妙觀為源頭的。無論禅宗,天台、華嚴、金剛乘的密宗都是以這樣的行為源頭,只是說法不同。你如果悟了,一通一切通。如是方離偏小邪外。這樣子用功覺照才能離開偏,偏空偏有啊!偏於某一方面,或者小乘,或者邪外,邪教外道。所以居在十法之首。上根一觀橫豎赅攝。這句話也很重要。上根的人,只要他一悟,一明白,這樣一觀的話,無論是橫說、豎說,無論講到什麼問題,什麼境界,什麼事情來了,他都是這樣,他都明白,都是一樣的,用這樣的智慧去觀,用這樣的智慧去用。就是赅攝一切法。於是便識無相。就認識到什麼是無相了。一切相即是無相,心中心法也講無相,西藏的密宗裡面也講無相。密宗裡面怎麼講呢?它說,如果你有相相應,身口意有相相應會得到本尊諸佛的加持。加持你的身心。如果你和無相相應。你身口意就是本尊,就是諸佛體,就是不用外面加持了。自性自加持了。而你悟了無相以後,你和諸佛是一個道,一片光當中,一種智慧,一鼻孔出氣。行於佛行,住於佛住,住如來家了,就是這樣子。所以說便識無相。一切相現前,都是空覺明自然的顯現。眾相宛然。雖然無相,但是眾相宛然,也不排斥一切諸相,讓它顯現。無論是這個人吵吵鬧鬧也好,天翻地覆也好,諸佛淨土蓮花開放也好,一切一切境界,無論莊嚴不莊嚴,諸相宛然都知道,都可以顯現,但是沒有取捨分別,沒有執著。即破無明。到了這一步,根基好的人無明就破了。登於初住。就到初住位了。快起來就這麼快,慢的就那麼慢,看你是不是到了。若內外凡。故論雲。其車高廣,乃至道場。其車很高很廣,乃至直接到道場去了,直接到家了,這就是上根人的修行,就這麼快。但是他要求什麼?中途不要動搖。一直要肯定承當。雖然開始沒有到初住,力量不夠啊!要肯定承當。要會通一切法。打破一切宗派見。要打破人我的隔閡。不要被一切境界所動,不要被人我、是非、善惡一切諸法所動。在任何時候不動。隨緣方便,隨緣觀照。前面講到的,隨緣不變就是性、見性,時時刻刻隨緣不變。然後呢,又能夠不變隨緣,時時刻不變又能隨緣、明心。見性了明心,明心了見性,達到了心性不二,一直這樣保,保得好,五年、十年、二十年,就能成就,到初住位。這個是修得很好的人,但是一般的人雖然有時候明白,中途變化比較多,他在理性上有些不穩,在自性當中肯定不力,沒有肯定承當,在實際當中被境界所左右,被身體、環境,還有其他人的因緣所左右,自己不得自由。這種情況下,他就不那麼順利了。他就不是坐著高廣的大車一直到道場了。可能有擱在哪裡的時候,車是大的,但是車壞了。或者落到哪個坑裡去了,起不來了,又不能走了,停在那裡停了好多年,又起來推了一段。這個是因為:一是他的車不那麼精利;二是路他走得不平坦,如果這兩個問題掃除了,那麼他到道場就很快了。
如果上根的人達不到,那麼就中根了,中根的人就多了……這個一層層的,教觀綱宗也提到的。但是下面呢,就不需要懂得太多,懂得太多反而變復雜了。如果遇到問題了再問善知識,或者說自己再看一看,對照一下,這樣會簡單。所以說最要緊的是理要悟透、要圓,圓了以後就沒有理了,偏小邪外都要掃蕩了,理要圓。而且自己的智慧要開,要明白,要懂得自己怎麼用功。當下的功夫怎麼做?這個要很明白。要知道怎麼掃除眼前的障礙?自己的障礙在哪裡?為什麼我會這麼煩?心不安。為什麼功夫用不上去?這個要觀察,障礙在哪裡?因為不同的修行人都有障礙。可以這樣講,沒有成道之前都有障礙,其中有粗有細,有內有外,要掃除它。障礙掃除以後,還要知道怎麼樣開發自己的功德妙用,怎麼樣用功特別殊勝就進去了。他好像一扇門一樣,進去了、安穩了。怎麼樣用功在外面走?自己要知道,這樣的話,修行就特別的殊勝。還有在一定的機緣當中,可參學,可以看一看佛祖的開示,引起自己的警覺或者向上的力量。這些都是需要的。而且在任何時候都不離自己當下的空覺明,來顯現,來作用。才能親切了知目前 的智慧方便,目前的境緣差別,都能親切了知,不需要向別人問,自己就知道,這個人怎麼樣,這個事會怎麼樣,這個善知識有沒有成就,他是什麼作用,他為什麼這樣用那樣用,都會知道。叫親切了知,這個就是智慧從裡面發出來,不是從別人那裡來。都要從自己的心裡面去體會,而這個心是廣大圓明,因為他不著相,他是無相。無相而諸相宛然,一切相都可以顯現。而在諸相宛然時候,因為是無相的顯現,所以他充滿著智慧,充滿著功德,充滿著力量,都是從裡邊出來 的。但是一個修道的人,他不可能說一直是一帆風順。越是修行的人,他的逆境就越多,磨難越多,障礙越多,而且只有通過這些磨難障礙才能成就。古人都是這樣修過來的。成就的人,開始是順的,有善知識引導,有一個環境修修……到後來,就有逆境。被人打擊、被人罵,冤枉坐牢,還有生病等等。但是他的心在這時候就練出來了,不動,不分別,知道這是真實做功夫的地方,只有這樣逆境的功夫是真功夫。才能從塵勞中透出來。因為順境的話,你無形當中會住在這個地方,會起歡喜心,粘著它,會被境界迷惑了還不知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透,這裡面的心容易警覺。而且在逆境越厲害的當中能夠透出來,比如說魔境、冤家,一些重大的境界來的時候能夠透出來,定力、慧力才能圓滿。古人都是這樣走出來的。所以修行說簡單很簡單,只要你明白這個道理,自己知道怎麼用了,從這點上來看真是太簡單了。當然越簡單的人卻是越真的人。那些搞得很復雜的人,文字很多,法門很多,道理很多,境界很多,那些人反而根基越差。對那些根基差的人,你只能方便跟他講講,不要要求他太高。他今天需要什麼,給他講一點點,他可能十年以後,還是一點點一點點進步,他不可能那麼快。但是真的明白人呢,就是非常簡單。他沒有那麼多事。這個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從這一點靈光,一點覺性,一直到成佛是不變的。只是不斷的圓滿,不斷的打開,不斷的增加力用,只是這個過程而已。但是雖然只是這麼簡單的一點,在實際當中又是非常復雜的。因為這個世界非常復雜,人事復雜,問題很多。但是無論怎麼復雜的境界,怎麼復雜的人事變化,怎麼多的問題,到你這一點都消融了,這就叫做功夫了。到了你這裡都消融了。無論什麼天大的事,無論什麼曲折、復雜,無論什麼苦難,無論有這麼多的問題,到這裡都消融,只有到這裡消融了才能成就。而不是對著干,不是對抗著他,感覺到我這個事煩惱啦,我怎麼修行啊,這個事情這麼麻煩。不是這樣,消融在你這裡,就像大海一樣,泥牛入海無消息了,落在這裡沒有消息了,這個就是真功夫了。從現在到成佛都不離這個。所以禅宗為什麼殊勝,他這裡悟了本來面目,也就是成佛。因為你的佛性佛。從現在起一直到未來際都不離這個,都是這樣體現的。禅宗人就簡單直接,那是要大根性人才行。為什麼?他不要名利地位;他不要執著身體享受;他不要執著外境對他怎麼樣,住的地方怎麼舒服,他不要自己,自己的東西都沒有了才能做到簡單。你自己有需要,我要吃這個菜,那個菜;我要穿這件衣服那件衣服;我要住這裡住那裡;我要碰到這個人;我不喜歡那個人,那事情不是很多了?那麼,這麼多的事擺心裡你怎麼簡單直接呢?你就不是宗門中人了。宗門中人的很大的特點就是非常簡單,他沒有什麼東西,他很自在,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連成佛都不求,他說佛之一字,我不喜聞,我不要聽。連佛都不要了,還要什麼做方丈,做法師?什麼都不要。雖然都不要,但是隨緣作,因為隨緣方便麼。所以這就是大根性人的修行。《摩诃止觀》是大根機人的修行,但是他略帶方便。他的理一定要圓要悟,但是力量不夠,還有十乘的觀法來成就你。但是這本書其實不是一般修行的人去學的。而是做師父的,做善知識,他看了以後,根據眾生的情況根基來運用的。自己做修行功夫的人,不要去研究太多。只要知道,能夠名字位上圓解了。以後知道自己功夫在哪裡做,越簡單,他修得越快。問題來了,境界 來了,就看!心怎麼樣?智慧怎麼樣?動不動?在哪裡影響?我為什麼還有這個在?在這裡破,在這裡化,他就修得快了。越化越快,化到後來沒有什麼可以化了,他就成就了,本性就圓滿了。這就是《摩诃止觀》的精神,也就是我們禅的根本要義。
二00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