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的哲學思想
蔡惠明
一、
三論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它因依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菩薩的“百論”等三論立宗而得名。三論宗的傳法世系,在印度是龍樹——提婆——羅睺羅——青目——須利耶稣那。在中國則是鸠摩羅什——佾肇——僧诠——法朗——吉藏。隋吉藏是此宗的實際創始人。
龍樹是古印度佛教哲學家,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奠基人。約公元二至三世紀時出生於南印度毗達婆國,屬婆羅門種姓。幼年曾學五明,後皈依佛教。初習小乘教規,因在雪山一帶得大乘經典,發心弘揚大乘,系統地確立了大乘佛教中觀派的理論。他進一步發揮了“般若經”的性空思想,提出“空”既不是“零”,也不是“空無”,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實在。也就是說,諸法(宇宙萬有)依“俗谛”說是“有”,依“真谛”說是“空”。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包括感覺、概念、意識和地、水、風、火“四大”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實的,它們的本身沒有獨立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宇宙萬物的真實性是“空”,亦即“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語分別,不能用概念親證的一種存在,也就是“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他進一步論證,有為法空,無為法亦空,我空,無我亦空,生死空,湼盤也空。既然一切皆空,那末森羅萬象又怎樣解釋呢?他提出了真、俗“二谛”說,闡述佛陀為那些無明覆蓋的凡夫說法時,采用俗谛,承認世界和家生的真實存在;但為那些已消除無明、見性悟道的人說法時,采用真谛,否認世界和家生的真實性。只有從俗谛入手,才能達到真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義”)。他的哲學思想對中國佛教很多宗派都有很大影響。後由提婆傳承,並經羅喉羅、青目至須陀利耶稣摩。
鸠摩羅什師承西域沙車國王子須利耶稣摩,專弘般若性空之教,為四方學者所宗。後秦弘洽三年(四〇一年)來到長安,秦主姚興以國師禮相待,各地義學沙門聞風而來的有八百多人,共譯經律論七十余部,三百多卷,盛倡龍樹、提婆的般若性空學說。門人號稱三千,唯有儈肇得其真傳。此後長安大亂,儈家四散,三論傳承,記載不明。南傳羅什之學的是以三論命家、兼修禅觀的佾朗。朗傳儈诠,诠傳法朗。吉藏是陳、隋三論學者,也郎法朗弟子中的佼佼者。他著作豐富,陳義精微,評論由晉以來各家學說,並采取南北各派之長,對當時流行的經典,多為注疏,在這樣的基礎上正式建立了三論宗,因著重闡揚諸法性空的理論,所以也稱法性宗。
當時除吉藏一系外,其他弘傳三論的學者也很多,因此三論學說在唐初曾盛極一時。以後法相、華嚴、禅宗等相繼成立和流行,三論宗逐漸衰微。但大歷(七六六——七七九年)年間,金陵有玄璧弘傳三論,浙江金華有慧星專講三論。中唐時期,傳三論尚有人在。會昌禁佛,三論宗章疏被毀殆盡,幾成絕學。清代末年,海運暢通,金陵刻經處創辦人楊文會居士從日本將三論宗失傳的章疏著作取回,重刻流通,使我們有機緣得以窺其全貌,便於探討。
二、
三論宗的核心思想是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論。它認為世間、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家多因緣和合而生,是很多因素和條件結合的產物,沒有獨立的個體,既互相依存,又因關系的演變而分離或消失。這叫做“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緣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緣起的事物而後說空。如“十二門論”說:“家緣所生法,即是無自性,若無自性者,雲何有是法?”也就是說,緣起法無自性就是畢竟空,但為隨順世俗的常識,而說有緣起的事物,把緣起和性空統一起來,這就是中道。所以,不離性空而有緣生的諸法;雖有緣起的諸法,也不礙於畢竟空的中道實相。為了闡明這一理論,三論宗更立有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學說。
1.二谛說:就是揩真俗二谛,也稱第一義谛和世俗谛。“中論”卷四說:“諸佛依二谛,為家說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義谛,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谛,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對此,青目的“釋論”作了這樣的解釋:
“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聖賢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谛,名為實。諸佛依是二谛,而為眾生說法。若人不能如實分別二谛,則於甚深佛法,不知實義。”二谛是言教乃根據“摩诃般若經”和“中論”說的。“大般若經、具足品”說:“菩薩住二谛中為家生說法,世谛、第一義谛。二谛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行般若波羅密以方便力故為家生說法。這意味著,二谛只是為教化家生假說的言教,郎為著空者依俗谛說有,為著有者依真谛明空。明空不住空,為顯示不是自性實有;說有不住有,為說明不是斷滅的空無。如此,雖說空沒有,為使人體悟到超空有三呂忘慮絕的諸法寶相,便是法性理體。所以真俗二谛不過是為了說法教化家生的方便,適時而用的假設,就如標月的指,慧在月,而不在指,由此二谛言教,體悟無所得的中道實相。
2.八不中道:“中論”開宗明義載有“八不偈”,就是: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也不出。”偈憊概括地指出凡夫二乘有種種偏執偏見,不外乎生滅、斷常、一異、來去四雙八類。這些偏見,是人們正確認識宇宙萬有的障礙,是虛妄分別,是種種戲論,所以對它們一一皆用“不”字來否定,使家生離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中論”卷四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三論宗“八不”所要達到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皆空”。
3.二谛三中:依二谛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種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這三種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就是真俗二谛也是中道,若說二谛是假,對待真俗說有中道,即中道也成為相待假。所以八不義中說:中假常通,體用無礙,若有所住,便喪失圓旨。
4.迷悟成佛義:根據中道實相的理論,說諸法寂滅無生,本來清淨,無象生可度,亦無佛可成。但就世谛假名門,說有迷有悟,有佛有家生,提出一切家生皆能成佛。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一念迷故,為無明妄想所蒙蔽,虛妄分別無我謂有我,執外境為實有,所以成為象生而流轉生死,如果能徹悟諸法畢竟空寂,頓歇無明煩惱,除去顛倒夢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萬德莊嚴自然顯現,名為戍佛。然而由於象生根性有利鈍,惑障有深淺,成佛就有遲速。利根家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觀,深悟諸法無生,可以頓悟成佛。鈍根眾生,經歷累紉修行,需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最終達到等覺、妙覺的果位,亦即五十二位次。成佛與否,關鍵在於迷悟。吉藏在“大乘玄論”中曾列舉了“十一家”對於佛性的不同解釋和一些經典對佛性的不同稱呼後說:
“今以非真非俗中道為正因佛性,是故今明:第一義空,名為佛性;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輿不智,無常無斷,名為中道,只以此為中道佛性也。”
其實,佛性論是大乘有宗的論點,它和“般若”、“三論”的大乘空宗的思想,是兩個時代的產物,並不是一碼事。吉藏根據迷悟成佛義,提出了“中道佛性”的新內容,可說是“三論”思想的發展。三論宗的迷悟成佛義給後來的南派禅宗等佛教宗派的思想影響很大。
三、
三論宗所依經典,自羅什、僧肇、僧朗相承以來,就以“大品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為宗依,後來法朗又加“涅槃經”,合為四部大經,所以隋唐的三論諸師的傳記中常有“四經三論”或“三經四論”的說法。此外“維摩诰經”、“仁王護國經”、“金剛般若經”,“勝鬘經”、“金光明經”等也都有詳細的疏解。“智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是三論宗的根本論典,除“智論”外,吉藏均有注疏。屬於三論宗的專著有“大乘玄論”、“法華玄論”、“淨名玄論”、“二谛章”、“三論玄義”等。“三論玄義”是吉藏在揚州慧日道塲時應晉王楊廣之請而作,依據“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闡述概要,頗多發揮。此書中國無注疏,但在日本研究者甚盛。主要注疏有澄禅的“三論玄義檢幽集”七卷,真空的“三論玄義檢幽鈔”七卷,貞海的“三論玄義鈔”三卷,尊佑的“三論玄義科注”七卷,鳳潭的“三論玄義首害”二卷,明道的“三論玄義玄談”一卷,慧雲的“三論玄義講話錄”二卷,專精的“三論玄義講義”一卷等。可見三論宗的哲學思想在日本也得到廣泛的傳播,並引起學者們的興趣。
三論宗廣破一切有所得、實有實無的偏見,說大乘經同明一道,同以無所得正觀為宗,對如來所說經教,不作高下優劣之分,但應家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說的法門就有種種不同,條條道路通向菩提正覺,這就叫隨機施教,因病給藥。為此立有二藏三輪以判一代佛教。二藏是以“大品般若經”和“智論”聽說的聲聞藏、菩薩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在“法華游意一中說:“佛教雖復塵沙,今以二意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稱為大乘。而佛滅度後,結集法藏者,攝佛一切時說小乘者名聲聞藏,一切時說大乘者名菩薩藏,郎大小義分,深淺教別也。”至於三輪判教,指的是:①根本法輸,即“華嚴經”;②枝末*輪,郎“華嚴經”之後,“法華經”之前的一切大小乘經;③攝末歸本*輪,即“法華經”。二藏和三輪,形式不同,其實一致。二藏是橫判,三輪是豎判;二藏是大小二乘,三輪也只是本末二輪。所以說“法華經”之前諸大乘經為枝末,是因為它不廢三乘權教,並不是說“般若”等明理不究竟為枝末,不同“阿含經”是權教,說為枝末。
三論宗雖然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不長,但它是印度大乘空宗思想在中國的別枝,其論點輿哲學思想很為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視。希望佛學研究者探索這一寶藏,並把它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