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講解
釋法界法師
第一講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開始學習《藥師經》,在沒講之前先說兩句閒話,大家都知道除了星期五和星期六他們有讀書外,基本上都是咱們在講經。你閒聊得看是什麼時候,如果你們都是圓融無礙了,不需要聽經了,那你們怎麼聊天都可以。我現在把話放這裡,如果你太散漫,嘴上怎麼說都是假的。
修行是在給自己培養福慧,多聽點就多明白一點世間的道理,多明白一點佛法的道理。至於是誰?在這裡我也不點名,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我也不會說你,等到第三次之後,我更不會說你了。
好!大家心香九柱,藥師佛已經來了半天了,在我這裡坐著,也在你那兒坐著。因為大家共同形成一個道場,所以在我們這裡聽法的每個人的上方坐著啊,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藥王藥上菩薩,以及十二藥叉,全都到了。
嗡…嗡…嗡…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在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他觀察到我們娑婆世界跟兩個佛最有緣,第一個是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第二是西方南無阿彌陀佛。經文上也說過二佛演化在娑婆,也就是說藥師佛、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人們關系最為密切。
藥師佛也叫消災延壽藥師佛。大家平時生病、有災難呀,都要祈請藥師佛或者要到廟裡做普佛消災延壽的法事,效果是非常好的。
藥師法對現實的人生是最當機的,大家在人生的歷程中,只要真心修藥師法,消災、幸福、工作等等都能如願以償。只有在人道上身體健康,事業順利的時候,大家才能平下心來琢磨宇宙真理或者琢磨釋迦佛講的道理。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就是消災延壽藥師佛。藥師的梵音是“裨殺社窭噜”,也可稱為大醫王佛。佛為無上醫王,拔除眾苦,善療諸病,所以用藥師來比喻。
藥是世間治病之物,例如藥店中所陳列的藥品。但用佛法來說,不只是人在得病的時候才吃藥的,凡是眾生無時不浸在惑業苦的病中,身心充滿諸病。如果身體有病,就有世俗藥物來治;如果是心病,則用法藥來對治它。所以說藥有兩種:一是,治身病的物藥,二是治心病的法藥。
古時候有那麼一句話:吾師即吾藥。為什麼哪?沒有師父誰來給你配藥呀!如果沒有佛,我們也就不明白佛法的道理。如果沒有師父去教,什麼也得不到呀,所以說必須要有師。在九法界之內的凡聖都是病人,菩薩也是病人。只有佛界一真法界才能叫究竟無上藥師或者叫究竟無上的佛。佛有報身和化身,應機而現。應地上機,為地上師,現大化佛。應地現機,為地全師,現小化佛。應二乘人師,現隨化佛。應天人機,攜外之機而為師。總之只有佛才能稱為究竟藥王藥師或者佛王。
我們經常說的“法藥”一方面包括經律論,另一方面是指五乘、三乘、一乘、陀羅尼。佛對眾生之根性差別而施五乘、三乘、一乘等法藥,針對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佛就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應根基來施藥治病。
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人乘,則施五戒,十善之法,對治五逆十惡之病,從而達到身心清靜。
天乘,則施四禅、八定等法,對治心中散漫的貪嗔癡慢疑見諸病。人乘和天乘為出世三乘的基礎,是必經之階梯,也可以說是五乘共法。如果基礎修不好,好比蓋樓房一樣基礎沒有打好,坑挖的不深,那將來這個樓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可能就會傾斜,甚至垮台。
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是出世三乘共法。
聲聞乘,依靠苦集滅道、四谛法做自了漢,滅除三毒煩惱,解脫生死病苦。四谛等法,是大乘之行的必經過程。
緣覺乘,是通過了解十二因緣,最後斷掉十二因緣,把內心的貪嗔癡三毒消滅,煩惱除盡,最後脫離生死,修成獨覺菩薩。
聲聞、緣覺都不算圓滿。菩薩乘是自覺覺他的半圓滿狀態。為什麼是半圓滿狀態哪?他比聲聞、緣覺要高,但是比佛要矮,所以只能稱他為半圓滿。只有佛最後做到了最最圓滿,所以叫最尊貴。
陀羅尼,是總持,總持無量教法;也是遮持,遮一切惡病持一切善法;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咒語,能治一切病,猶如物藥中的丸、散、膏、丹為祖傳秘方,不可示人,義不可解,並且也沒有必要推尋其義。若能依之修持,身密結印,口密持咒,意密觀想,三密相應,皆能遂願所求,解除生死,消滅過患,得大妙用。如堅持誦藥師咒,便能消災獲福,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中國的儒家思想只能說是小乘,可以做個自了漢,但是不能作為大乘法門來推廣。道家最初的思想,很多人也把它歸為小乘,因為老子寫完經沒有傳法,沒有去教化別人,所以大家不了解、不理解他。如果真的明白了,也就知道了老子的也是無上大法。
“琉璃光”的梵文是“薛琉璃缽喇婆喝啰阇(bì liú lí bō lā pó hē là shé)也”。琉璃就是薛琉璃,琉璃的意思是青色寶(不是人間的琉璃寶石),它如我們晴天看到的天青之色,有晶瑩洞徹深遠之感。
所謂琉璃光,是在天青寶中所含的淨光,如萬裡無雲蔚藍深青的天空,充滿杲(ɡǎo)日光輝,光明清淨,更顯其高遠蔚藍、光明清淨。無雲無障的清空,光明透徹,似如第一義空,充滿如如無分別的般若智慧之光,即是青色寶光之琉璃光,這個就是藥師光。
娑婆世界中的須彌山的周圍有四大部州,其中我們這個州就對應著藥師佛的國家,所以說我們看到的天是藍青色,是藥師佛國家的光芒反射過來的,映到我們這兒,就像太陽光映到月亮上,月亮也亮是一個道理。
青天白日的“青天”,佛教還沒有進入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知道“青天”是怎麼回事,因為後來的人智慧不夠了或者說眼目不夠了,看不到那種反應了,所以也就不相信了。在三五千年前中國是無巫不成村,那些大巫們都能看到這個事實,知道是藥師光反射到這裡的。
釋迦佛把藥師佛推薦給我們三界眾生,讓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念他的名號,修他的法門,可以針對我們身體上的疾病。很多人身體有疾病為什麼沒有死掉呀?要不是有藥師佛,我們三界內的很多眾生已經都地獄去了。就因為有藥師佛的名號一經其耳根種下了善根,應該下地獄的人沒有下去,所以藥師佛功德巍巍。
佛與菩薩,一是表性,一是表德。菩薩是表德,佛是表性。佛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菩薩是表德,慈悲無量。佛的性德怎麼來的?主要靠佛的身邊兩個菩薩來表達這個佛的功德。比如說文殊、普賢是在釋迦佛兩邊,一個是表大智慧,一個是表釋迦佛的大雄大力。阿彌陀佛身邊是觀音和大勢至,觀音表的是大悲,大勢至表的是智慧。只有大智慧大慈悲才能度眾生。可是很多人內心當中生不起這種信心。
在沒有佛法以前也有教派,中國和其他國家尤其印度都屬於多神教,都是拜太陽或者是火等,這都屬於外道。為什麼說屬於外道呢?因為不是從自性當中去觀察自己、去覺悟自己,而只是從外在表象上去追求。比如說印度最早的教派拜的是天,也就是我們說的玉皇大帝,還有拜太陽或月亮,這都屬於外道信仰。中國那時候也有拜天和地的,也有拜那些神靈的。
古時候的神靈非常多,比如最早的鴻君老祖、女娲。女娲另外一個名稱是大黑天,印度也供養大黑天,中國最古老的時候也供養大黑天。這兩處同樣供一個神——大黑天(女娲、玄女)。密宗認為是一個人,是不二的、沒有區別的。後來人的智慧越來越少,自然就分出來了,以喜馬拉雅山為分界點,就分了東方和西方。自從有了佛之後,我們的信仰才慢慢從外向內求去了,也就有了修行的心法或者禅宗的心法。
修外道先鋪成一個堅實的基礎,也可以!但要尋求心法,要往內心裡走,不能向外求。我們皈依佛法僧,其實是皈依自性佛法僧。是通過外在的佛法僧來走向內在的佛法僧。外在的佛法僧,都是表法的,是啟動自己的真覺的,如果認為就是皈依的外在的佛法僧,不走入自己內在的佛法僧,也就無法入真正的佛門。只有你自己向內求佛法僧的時候,你的智慧光才會出來,你的性德才會開顯,才會了解如如不動的宇宙實相。
世間上的光明不過就是日光和月光,沒有太陽也就沒有光明,月亮也就發揮不了作用。太陽和月亮是表一個事物,也是表一個法門。日光和月光同時又代表了藥師佛的兩位菩薩: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和佛一樣是清靜無為的,也是象征著希望,象征著幸福,也象征著圓融,更是象征著清淨。
在古老的時候,中國人喜歡太陽,因為太陽能帶來溫暖,帶來喜悅,帶來一股向上拼搏的動力;印度人喜歡月亮,月亮是寂靜的,也是圓滿而且是溫馨的。
月光和日光反應的東西不一樣,但同樣都是有智慧的,都能給我們帶來智慧,這兩個智慧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就為大慈大悲。因為日光表示大慈,月光表示大悲。只有把這兩個名詞或者這兩個菩薩的本願本義了解清楚了,我們也就明白了很多東西。
唐朝的武則天想用佛法來治理國家,她曾經造了一個字,上“明”下“空”,就是“照”的古體字,這個字來源於藥師佛的法義,因為藥師佛代表的是光天化日(青天白日)。她要用佛光來照耀眾生讓其覺悟,但是武則天沒有把這個字推廣開來,沒有把佛法推廣的非常好。
佛致勝的境界不是語言能說得明白的,也不是後天思維能測度的。佛的境界是平等一如,無有差別的,是離一切凡相的。三界內都叫凡相,天人也叫凡相,只有離開一切凡相的時候,才能證得最高的清淨法界,清淨法界就是虛空界,也就是我們的法身或者空性。
當我們達到空性的時候,內心中日光和月光就會融為一體變成一個*輪,在我們月輪(天目)或天輪、或日輪、或心輪上時時在轉動。它轉動的時候,自己的凡身肉體會感覺到一種暖暖的說不出來的感覺,即是法喜充滿,時時沉浸在這種感覺當中不願意走出來。但修行不能執著於這種感覺,剛開始修行都會有這種感覺,等修到一半的時候,要拋下這種感覺,法執法相全拋下,人我相也要拋下。
《藥師經》包括修行的法門、供養的儀規等等。它和《金剛經》的講法又不一樣。 “藥師”表的是個人,是東方淨琉璃世界。東方淨琉璃世界表的是佛所現證的清淨世界或者一真法界。“琉璃光”表無上菩提、現證法界的德性。“琉璃光”也是青天,是本體。
日月運行於青天。我在講《道德經》時講過: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常養萬物。很多時候佛經裡的話和老子的話都是能契合在一起的,真正通達的人會明白釋迦和老子是同體異化身,都是大日如來佛的化身。他倆都修成圓滿的報身走了,一個是寫完書走人,一個是講完法走人。大家真正用心從自性中去找根本,就會明白這些事情。如果光從外相上去找或聽別人說,那你就永遠站在門外,因為屋裡的東西你沒有看見,沒有親身體驗過。
“如來”,梵文是“喝啰多也”,即咒語裡的“怛多揭多也”。金剛經所謂:“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諸法如義,名為如來”。
“如來”有三種意義:一是如來,二是如解,三是如說。
第一,如來。“如”是一模一樣,沒有差別的叫“如”,無二無分別,遍一切處,盡未來際。菩薩修行六度萬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等到最後功德圓滿,以最高的智慧體證了究竟真理的時候,此真理就是如。證真如妙性,屬於如。
在現身說法教化眾生中的來去生滅行住坐臥等相,都是以來義攝之。所以如來者,來即非來,非來而來,沒來也沒去,又來了又去了。不於行住坐臥等中見如來,也不離行住坐臥等中見如來。真如平等不二的本性寓於一切中。
第二,如解。佛以無上智慧對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理解都能通達無礙,毫不顛倒,把如法的實相解釋的明明了了,是名如解。
第三,如說。佛陀不但能解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問題,而且解悟的都如理如法,恰到好處,你從六面去看這個問題、聽這個話的時候都是非常正確的,挑不出一點毛病,因為是圓滿無礙的,這個叫如說。
如來、如解、如說,是佛所有的功德,但是我們翻譯經文的時候不可能把三個意思同時翻譯出來,除非在某個特定的時期,碰上了這樣的因緣。
本願功德。是藥師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而成果德莊嚴。修行沒有大的願力,將來也就證不到清淨的果,因為沒有願力就沒有動力,有了動力才願意修行,才願意去精進。所以說每一個在因地修行的菩薩們都要發願力!這個願力心一發的時候,種子就開始發芽。願有通願、有別願。
通願,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皈依的時候有個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通願。
別願,每一個佛都有自己的願力,比如觀音有十二願,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藥師佛有自己的十二個願,這都是別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對我們人生有多麼大的影響,大家修過之後會對藥師佛生起無比的信心。
藥師佛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缺什麼就給你什麼!藥師佛的願力非常樸實,非常實在。阿彌陀佛的願力也實在,但那是在我們往生之後,他的種種願力才開始!在我們還沒有往生以前,只想好好的活著,賺多一點的錢,娶個漂亮的太太,那你就好好聽聽藥師法門。想長的漂亮,身體苗條,找個好男朋友,那你也要好好聽聽這部《藥師經》。女人身想做男人,更要聽聽這部無上的大法,如何能滿自己的意願。
“功德”,“功”是功力,比如說我們修行布施、持戒、忍辱、坐禅,我們都要花一番功夫,功夫就代表功。“德”就是即將得到的果,修行而得到的成績,像干活就會得到報酬一樣的,你修了這個法會得到這個法的果子,所以簡稱為功德。
功德在某些程度上翻譯也不一樣,六祖翻譯的功德和我在講《金剛經》的功德和這部《藥師經》翻譯的功德也不一樣,所以我們要依照自己的本願來成就自己的功德,成為本願功德。
“經”梵文是“修多羅”, “經”在某些時候視為線,因為古時候的書是用線穿連起來的,不管以前用樹葉還是貝殼或者竹片,把字刻在上面,用線穿連起來,這個“經”也有個貫穿意,把釋迦佛的話全貫穿起來。
佛所說的話叫經或者叫法,是究竟的真理與德性,可以讓我們永久的學習,永久的依循它去學習去修行,法也是表示恆常法則,恆常法則的意思就為經,它是貫穿意。三藏十二部裡說經律論,經就是佛說的話叫經。佛的弟子或高僧大德寫出來的不能叫經,叫論。有人說六祖的為什麼叫經?六祖是彌陀再來,他的話也要叫經。別人的東西那怕達摩、龍樹寫的全都叫論,不能叫經,要不叫輸、鈔。
佛與菩薩的級別不一樣,觀音也是佛叫正法明如來,但她是過去佛,在我們娑婆世界,她只能以菩薩身份示現給我們,她不能以佛的身份示現給我們。文殊也是佛,是大日佛王,可在娑婆世界只能配合釋迦佛來宣揚佛法,所以她們的都叫論。
為什麼我們中國的《易經》《詩經》叫經?因為《易經》是指導如何修行與如何做人的,是貫穿天地的,所以說這個經也叫日月之經。可能有了人類就有了這個經,也是貫穿於人類的,所以說《易經》也為經。
《詩經》也是貫穿於天和地,包括佛菩薩、天人和人之間所產生的一種文明。佛經更是貫穿於天地。佛經、詩經、易經都稱為經,都能貫穿於天地人心。
很多人看不明白就不懂了,所以要多聽多聞。阿難是多聞,但他沒有去消化,佛涅磐後把他逼得沒有辦法了,把他聽來的東西消化掉了,成為羅漢,由他主法起經。
經有五種意:第一種:湧泉義。意味無窮,就像泉水從地下不斷的冒出來,持久不斷的清涼感覺,心悅快樂。你感覺到看了一遍又覺得以前理解的東西不對,不是不對,是理解的面窄呀。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你的思維就打開了,這個叫著意味無窮,舉一反三。
第二種:出生義。能生妙善,妙善就是我們的自性能建立萬法,妙用無窮。
第三種:繩墨義。就是判定邪正,通過看佛經之後,你理解了宇宙的道理,明白了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什麼叫外道什麼叫內道,或者說什麼叫中道。
第四種:顯示義。能闡釋正確的理論,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正知正見。
第五種:結鬘義。貫穿諸法。
所有經都具備這五種意義,外道的經就沒有。
“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是本經的別名,是所深表的理行佛法。 “如來”是一切佛的通稱,“藥師琉璃光”是本經東方佛土教主的別名,別名中藥師佛表示的是大慈悲,琉璃光顯的是佛的大智慧。經題有因果悲智。
以上就是這部經字幕的解釋。
下面就開始講正文,大家以後要想求得世間法上的順利,藥師佛的名號、咒語、經文,要多看、多讀,這樣的話就會得到大的利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如是我聞:』“如是“是指執此法者如是說,是我阿難如實聽釋迦佛這麼說的,這個我是大我,是無我的我,不是小我的我,聽聞就是阿難聽釋迦佛這麼說的,釋迦佛的話是可信的。
這個因緣是因為阿難,佛當初要涅槃的時候,阿難從另一個地方趕了回來,看見佛在那兒躺著,他就沒有了思維,頭腦一片空白,只有悲傷。釋迦佛說,你真的修到那種地步的時候是不應該哭的,阿難因為才到初地,很多東西還沒有斷完,所以他就忍不住哭,別人跟他說什麼話呀,他也不知道,哭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天人還有他的很多師兄弟這個時候就告訴他:你不能在哭了呀,很多問題還沒有明了,你得去請問,世尊還沒有教給我們。
阿難就說世尊都要走了,根本就不知道問什麼,這個時候他的師兄弟還有天人天龍把要問的問題告訴他了。阿難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是啊!我怎麼在這裡哭呀!應該趁師父沒走的時候,把該問的問題問好,這樣才能對得起眾生,也能對得起世尊。於是他就向佛請問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將來佛不在世的時候,我們以後集結經典的時候,每一部經之前應該用什麼語言開頭哪?
第二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以佛為師,那佛走了,我們以什麼為師哪 ?
第三個問題,佛住世的時候,我們所有的比丘都能以佛而住,那佛走了之後,我們應該以誰而住哪?
第四個問題,那些惡性比丘,佛在世的時候都由佛親自調伏他們,如果佛走了之後,這些惡性比丘由誰來調伏哪?
於是阿難就蹒跚(pán shān)跪爬到世尊的面前,撲在世尊的腳上,雖然世尊躺在那裡,但他的腳還是露出來的,咱們可以想象一下,阿難匍匐(pú fú)著跪著爬到世尊面前,雙手抱著佛足,大哭,佛呀……您不能離開我們,我們還需要您的帶領。但佛這個時候告訴他:阿難,不能哭啊,因為你也不是凡夫了。釋迦佛的話非常慈悲非常輕緩,這樣開導阿難,阿難擦干了眼淚。
咱們懷念阿難請法的這個過程,也重新去找一找,看看在座的哪位是當初的羅漢或者是比丘尼,在釋迦佛臨終的時候你們在位了。如果誰這個時候內心當中生氣慈悲的心,生起一種震撼的心,那你就跟我說的這個過程就能契合上,跟釋迦佛的經文契合上。我說到這裡的時候,內心當中非常不好受。
阿難長跪合掌,向佛請問:世尊哪!我們最慈悲的師父呀!您就要涅槃啦 !我們還有許多很重要的事情都沒有明了,佛就慈祥的看著他或用手撫摸阿難的頭,有什麼問題你就說吧。
阿難就說:我們有四個問題很迷惑,請佛慈悲解答啊。如果大家的眼目突然之間看到了那個過程,那一幅最真切最難忘的畫面的時候,自己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什麼樣子的。
阿難就問第一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於會,將來我們要集結經典,每一部經典前面用什麼話開頭哪?釋迦佛就告訴他,在將來集結經藏的時候,要在前面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有這四個字就和外道的經典不一樣了。
外道不是說“有”就是說“空”,要不就說“無”,總是兩邊倒,所以你就在前面加上“如是我聞“,就證明這經典不是你阿難自編的,是聽釋迦佛所說來的,這樣就真實不虛了。阿難叩頭拜謝,是呀,世尊說的非常好,將來我就用“如是我聞”這四個字作為經的開頭。
第二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所有的比丘都以佛為師,那您老人家涅槃後,我們又以誰為師呀?釋迦佛想了想就說我涅槃之後,你們所有的比丘要“以戒為師”,梵文是“般若提母叉”。如果誰能持戒就和我住世時是一樣的。以戒為師的戒,是告訴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止惡防非,止住一切惡,修一切善。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的十善業道才會清靜,佛道才會圓滿。比丘戒、沙彌戒、菩薩戒,都是以戒為師。
第三個問題:佛住世的時候,我們是以佛為住,如果佛涅槃後,我們所有的比丘以誰而住呀?佛微笑著回答他:我入涅槃之後,你們所有的比丘要以四念住為住。四念住或者叫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心無常、觀受是苦、觀法無我(或者心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法念處),你們都要以四念處為住。
1、觀身不淨,觀看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的,是不真實的,九竅當中流出的都是不淨的東西,把皮一扒裡面就是血肉、糞便,腥臭難聞。穿上衣服相貌堂堂,其實不然。不管你吃的有多好,喝的有多好,進了肚子都是一個味道。通過這種觀,讓我們不執著身體,天台宗有白骨觀,就是根據四念處裡面的觀身不淨,而開設的法門。
2、觀受是苦,受有享受、領受、接受、感受。不論是苦受,還是樂受,都是苦的根源。人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開心之後就是失落,沒有恆久的開心快樂。哪怕你現在很快樂,到了卡拉ok唱歌的時候非常快樂,煩惱沒有了,從歌廳一出來又煩惱了,因為要回家了,回家要面對老公或老婆,你的痛苦又出來了。各種情緒粘附在一起,苦不堪言。人生面對很多的無奈,生死的憂慮,時時在困擾著自己。
3、觀心無常,妄念剎那生滅變化,是無常的,不真實的。
4、觀法無我,所有的法都要做到無我,把小我去掉,換成大我,這叫觀法無我。
第四個問題:世尊在世的時候,那些惡性比丘都是由您親自調伏,那您走後這些惡性比丘由誰來調伏哪?世尊告訴阿難:將來你們如果遇到這樣的惡性比丘,就默而摒(bìnɡ)之,就是不睬不理,他說什麼都不要去給他對峙(zhì),好的也好,壞的也好,不理睬他,這樣的話就把他控制在一個沒人理睬的小圈子裡,久而久之,他的行為也就不受人歡迎了。
在世間法上也是這樣的,如果你理睬一個惡人的話,這個惡人就覺得自己了不得了。如果大家都不去理睬他,這個人就沒有市場,想做壞事都困難,想說一句話都沒有人接他的話,沒人捧他的場。
這就是阿難在佛臨終的時候,請問的四個問題,也是我們以後要依照這四個問題修行。所以每一部經前都有這四個字“如是我聞“。阿難如實聽佛這麼說的,我也如實這麼翻譯的,如實的真理是由釋迦佛說出來的,所以這個”如是我聞“就這樣在每一部經的開頭。
第一期結經的時候可能是釋迦佛走後三個月,由迦葉尊者召集五百羅漢到了一個洞裡結集經典,阿難那個二十年都沒有修成正果。什麼叫沒有修成正果?他還是在初果上混呀。
迦葉尊者召集眾羅漢結集經典的時候,阿難也來報名,迦葉就考他問題,說你能答出來就叫你參加。問題是阿難沒有答好,眾羅漢笑話他,說他在世尊身邊聽聞最多還沒有證到,把阿難羞得滿臉通紅,就跑到自己的禅房閉關七天,努力的修行。七天之後,又來找飲光尊者,這個飲光尊者就是摩诃迦葉,因為在很多經裡都有他。釋迦佛最老的徒弟和最小的徒弟就是飲光尊者和阿難。阿難這一著急七天閉關證得了四果羅漢。
問題是沒有誰相信他能七天證得四果阿羅漢果,就說你能從鑰匙孔進得來就讓你參加,進不來你接著回家去練去。阿難這個時候胸有成竹,幻化從鑰匙孔裡鑽了進來。
迦葉一看可以,說不逼你,你還不好好修,這一逼你,你還得道了啊!如果沒有迦葉這樣一逼他,我們今天連聽聞佛法的機緣都沒有啦。阿難聽聞最多,記憶力最好,其他的羅漢都沒有他這麼好的記憶力,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三藏十二部,尤其看到釋迦佛最原本的經典,多虧了阿難,所以“如是我聞”是阿難的功勞。
大家今後上香讀經也要給阿難念叨念叨,沒有阿難我們今天不能坐在一起來討論經典,更不可能講解經典,所以阿難出力是最大的。
他在結集經典初登釋迦佛法座的時候有個故事:他往法座上一坐,霎那之間種種的瑞相一起顯前了,當時把在場的五百羅漢驚得目瞪口呆,因為當時在場的那些羅漢都已經證得了四果,一看這瑞相顯前了,心中就惶恐起來了,疑心就出來了。疑心有三種,也就是五百羅漢中形成了三種心態。
第一種心態,大家以為阿難不是阿難了,是不是我們的大導師又回來了,回來附阿難的體了,所以阿難才有這種種的奇妙的現象出現,這是第一種。因為那時候阿難的相貌不一樣了,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一起顯前,所以大家感覺不是阿難,可能是世尊回來了。如果按我的話來說,釋迦佛附阿難的體了,所以阿難才有那麼大的本事,這是羅漢的第一種懷疑。
第二種懷疑,是否是他方國土的佛來了,阿難剛證得羅漢的果位就有瑞相顯前,不可能呀,連飲光尊者這麼苦修的人,這麼大的本領的人,能拈花一笑的人,能明白釋迦佛心法的人,也沒有達到這個地步。大家懷疑是否是其他國家的佛來了,到我們娑婆世界來講法了。
第三種懷疑,大家以為阿難被一說一急,是真的修成了清淨的佛果了。
從這裡我們就懂得了,連四果羅漢的人看到這種現象都會胡思亂猜,在拍拍我們的胸脯,我們個個都是凡夫,連初果之前的暖位都沒有到,是不更是狐疑哪?那更要說外道話了。
不管羅漢有什麼想法,阿難這時候端正的坐在法座上張口就說:“如是我聞”。這四個字一出口,大家的懷疑心頓時消融了,是阿難!不是佛,也不是他方的佛。
大家都記得“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釋迦佛交待下來的,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見釋迦佛所說的,大家的懷疑心一下子就沒有了。
今天大家能坐在這裡學習佛法聽《藥師法》,這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那裡種的善根啊。由這裡來看我們學習佛法真是不容易呀!簡直是太不容易了!所以我們要時時想起阿難,想起飲光尊者。沒有飲光尊者,阿難也不會開悟。他不開悟就不會結集出這麼多經,那麼今天我們就不會有緣分坐在一個網裡頭聊天聽經文。
修到之人心莫疑,疑心若起變迷途。疑心起,智慧滅,方向迷離。不管是佛也好,還是得了正果也好,你都要虔誠自信,發最真誠的願走自己最真誠的路。外道就因為疑心太重,凡夫的疑心太重,所以對佛法對真理生不起信心。
很多人一聽佛字,頭就痛,是因為他在無始劫都沒有種下善根,所以沒有機緣聽聞佛法,哪怕廟就在他家傍邊,他也從來沒有進去過,這樣的人非常多。這種人按佛經裡講是善根不夠。他有一種傲慢心、自慢心,就不會聽聞到佛法,哪怕佛法就在他身邊,他都不會相信。很多人又生在邊地下賤的地方,更是聽聞不了了。
《楞嚴經》是讓我們開悟的,《法華經》是讓我們成佛的,《藥師經》是讓我們走好人道,把世間的事情做好。
“如是”是如實的真理,是指導修行的,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叫 “如是”。如是之法是可以修的。我不是四大和合的小我,字面表的是阿難聽來的。如果按心性上講,是無我的狀態下聽來的,是大我聽來的,大我本來就是如實如是的。
這個:“如是我聞”有六種成就,也就是六種意義:
第一種是:信成就,相信這個法是真實不虛的,是可以依據法義來修行的。
第二種是:聞成就,是我這麼聽來的,釋迦佛講的是真實不虛的法。
第三種是:處成就,講法的地方。
第四種是:時成就,是講法的時間。
第五種是:主成就,是講法的人。
第六種是:眾成就,還有人來聽。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佛經裡表時間的時候都是“一時”,因為聽法的不僅僅是人,還有隱態的不同空間的生靈,所以用“一時”。
為了教化眾生,薄伽梵世尊帶領弟子,旅行各個國家,這個薄伽梵主要是指釋迦佛,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叫薄伽梵,薄伽梵是佛的很重要的一個名稱。薄伽梵是“如是我聞”六種成就中的主成就。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這是處成就。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這個是眾成就。有人說法,還得有人聽,就在當時因緣和合的時候,還有一個信成就,相信釋迦佛所說的法,於是來聽聞了,這是信成就。
廣嚴城是一個相當大的國家,釋迦佛到了廣嚴城樂音樹下,這個是處成就。
時成就、聞成就、信成就、主成就,在第一段裡就已經講圓滿了。大比丘都是跟釋迦佛最少十年往上的受過大戒的,比如八十歲出家都不能稱為大比丘,二十歲受具足戒,今年才四十歲就可稱為大比丘。這不論你的年齡,是論出家的時間長短來稱的。大比丘有八千人,人非常多。菩薩摩诃薩是大菩薩,是大覺有情菩薩三萬六千。
釋迦佛說的這些數字,是表示多,並不一定真的是八千人或三萬六千人,當時來聽法的人非常非常多。各個國家的國王為了治理國家,也來到這裡聽法,因為聽法就會開智慧,能更好的治理自己的國家,還有國家裡的許多大臣陪著國王來。
婆羅門是一個修行的教派。居士就是受過戒的在家人。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人,就是喜歡學佛的人。非人包括魔、精怪等。無量大眾聽聞說法。
比丘翻譯成中文叫要飯的,但不是民間要飯的。這種要飯有三種不同的意思:
第一種,是很守戒律的乞士。給,就拿缽接著;不給,也不會煩,更不會有嗔恨心。大家平時看到的乞丐叫叫化子,不給他,他會煩會罵的,還胡說八道。
真正佛家要飯的是很清淨的心態,心裡無嗔無癡,無情無愛,無怨無悔,給多少都可以,不給也可以。釋迦佛在定戒律的時候,就告訴比丘要次第而乞,最多要七家,七家有給的就吃飯,七家都不給就餓著。佛教裡的比丘是有規矩的有戒律的,不同於世間法上的那些要飯的。
第二種是:怖魔。什麼叫怖魔?以前我在《金剛經》裡也說過怖魔,他要飯的時候,穿的衣服非常整齊莊嚴,目不斜視。釋迦佛定的戒律四威儀裡就有: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儒家也是講這個的,從自己的身口意來管住自己的念頭。禅宗裡有個故事叫牽牛鼻子,當自己的的念頭一開小車,馬上就牽回來。好比牛吃人家草的時候,要把牛頭拽回來,不要讓它吃別人家的草。
怖魔就是他的穿著打扮非常嚴謹,正氣凜然。天魔外道、心邪的人,一看到這種形象心裡就害怕,就離比丘或羅漢遠遠的。因為羅漢或者守四威儀的人,他的身口意很清靜,有一種凜然正氣,可以用這種正氣去降伏那種邪氣。
第三種是:破惡。第一敢於發現自己的不足,第二更敢於改掉自己的不足,就是能破掉自己的邪惡習氣。惡代表不好的壞的,像抽煙、喝酒、胡說八道、對人家不禮貌,都屬於平時不檢點自己所養成的惡性習慣。比丘、大比丘或一個真正修行的人就能做到破惡的行為,具有破惡的魄力。
我也要自我批評一下,有時候都不敢破惡。比如說吃肉,反正是別人殺完了,已經做熟了,咱們吃了算了,所以我以前還能允許別人吃點肉,也允許自己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隨順眾生也吃點肉。後來一想不行,要不自己慈悲心沒有了,這樣吃下去慈悲心體現不出來,哪怕別人對我再不高興,再不滿意,我也是素食,煙酒更是不動,自己必須對自己要苛刻一點。因為在小的事情上能做到,大的事情上會一下子斷掉。沒斷,是自己世間法上的機緣沒有到,等到的時候會一下子斷奶。你小的事情不敢斷,到大的事情上也會不敢斷,就會猶豫不決。
天龍八部,即天、龍、藥叉、乾闼(qián tà)婆、阿修羅、迦樓羅、靳那羅、摩诃羅伽。基本上都是鬼、神等,當初都是不太服釋迦佛的。
天。就是天人。
龍。有好多種,天上的叫天龍,四海裡叫海龍,地上的叫土龍、水龍,水龍又包括江龍、海龍、湖龍。因為龍的神通非常大,當初是不太服釋迦佛的,跟釋迦佛斗完法之後,覺得自己的智慧確實沒有釋迦佛大,轉過來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龍的神通非常大,專門重視實際的方法去修行,修行的心非常緊迫,一會學密宗,一會學道法,但是它的戒律不行,性子非常急,所以釋迦佛稱它為乘機借緩。願意修大法,小法不想修,把人家死人的頭顱拿來練它的法術,又把人家的祖宗的牌位拿來,練它的法術。它念咒語,可指使這些靈魂幫它做一些事情。貴州有一些民間的巫術還有這種方式,確實凶悍,但是再凶悍也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它的道行非常高,也就是五通非常高了,後來也被佛降伏,轉為佛教的一個很大的護法神龍。
夜叉。分三種,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夜叉分海陸空,電視劇《哪吒鬧海》《西游記》裡就有。為什麼叫夜叉?它飛得非常快,在一萬裡以外叫它的名字,它可能一閃電一念三十萬公裡就過來了,夜叉的速度非常快。夜叉也是不服佛的,最後也被佛降伏,也變為佛教的護法。
乾闼婆。也就是我們說的作曲家,他作出的曲子相當好聽,三十三層天的玉皇大帝非常喜歡聽,就感覺是在雲裡霧裡飄飄然很舒服。乾闼婆投胎到世間,往往都是作曲。但乾闼婆有個毛病,就像現在非得點上香才可以念經一樣,他非得聞到那種特定的香味才給你彈。玉皇大帝知道他這個小毛病,就親自把專用的香點上。乾闼婆在萬裡以外聞到,就會隨香味而來。玉皇大帝一看他到了,就拍手歡樂,乾闼婆一看上當了,想走面子又薄,只好彈吧。
阿修羅。它的脾氣非常大,它高興也發脾氣也要罵人,不高興也要罵人,脾氣急、暴躁,動不動就打殺。阿修羅是在天人往下、人往上這麼一個時空層,可以說是上不靠天、下不靠地的游民。阿修羅雖然脾氣大,但福報好,不想跟凡夫來往。想爭得一席之地,只好跟天人打。阿修羅不斷地給天人搶奪地盤,天人也沒有辦法。因為阿修羅很凶狠,蠻不講理,打不過也要打,什麼時候別人服氣了,這個仗就不打了。阿修羅就像美國人一樣,不斷的欺負別人,不斷地擴張自己的土地,今天打伊拉克,明天又打菲律賓,又打印度,不斷的侵略。天人喜歡和平,跟中國人的心態是一樣的,喜歡和平喜歡清靜,不給他打,最後阿修羅成為天上的一個游牧民族,沒有合法權力。就像我們到美國、英國,那裡的福報可以去享受,但參政沒有權力,阿修羅就是這樣的,在天上沒有參政的權力,但天人的福報他可以得到。
有個龍樹菩薩的故事,龍樹給國王說,你們要學佛呀,不學佛將來地獄去了。國王不相信有地獄,說要是真有地獄的話,你給我現一下。
龍樹向天上一看,說天上又打仗了,都是因為人的貪嗔癡慢疑多了,引起上面的人氣息不和,天人打起來了。國王不相信。龍樹就說如果是真的怎麼辦呀!國王說如果是真的,我就皈依來推行佛法。
龍樹一聽好呀,讓國王走到他跟前,龍樹一念動咒語,用手往他眼上一劃,說你往天上看吧。
國王往天上一看,比人間打的還要慘,血流成河呀,天河全都是紅的,地上也都是水呀,胳膊腿頭全都從天上掉下來了,這一看把他嚇壞了,不是假的。從那一次國王信服了,皈依了佛法。
龍樹從外道轉為佛法,在印度大面積的傳播佛法,又推廣到中國的藏地,所以龍樹菩薩是八宗之祖。他的功勞是功不可沒。我們現在的很多法門比如淨土、天台、禅宗等等也都是他推廣的。《大智度論》將來大家有機緣讀一下。
迦喽羅 。大家記不記得《西游記》裡釋迦佛頭頂上的鳥呀,叫大鵬金翅鳥,孫悟空都沒有辦法。大鵬鳥的本事非常大,它比龍厲害,專吃龍,它的兩個翅膀一扇,大海水就干了,龍宮就露出來了,吃了大龍小龍一頓飽餐。
後來龍王跑到釋迦佛那裡告狀,說你那個舅舅實在太不像話了,淨拿龍族人當飯吃。釋迦佛也沒有辦法,就給龍王一件法衣,說它再來,你就把這件衣服拿出來,它就不敢吃你了。龍就把法衣穿在身上,其實它穿在身上的時候,也就等於皈依佛了,從那時候開始做了佛教的護法神龍。然後大鵬金翅鳥來了,釋迦佛就給它說,你以後不能吃龍,而且龍已經成為佛教的神龍了,以後看到穿袈裟的龍,不准你動更不許你吃,你要離它們遠遠的,要不你就和平相處。
大鵬金翅鳥說,那我吃什麼哪?釋迦佛就說,人間的吃喝很多,保證你吃飽。出家的人或做早晚課的人都知道,尤其是下午的時候或中午的時候,有那麼一段咒語法施食,專供這些大鵬鳥、龍,從那之後,大鵬鳥再也不吃龍了,都成為佛教的護法。
靳那羅。他會作曲子,演奏出來非常好聽,他頭上長個犄(jī)角,跟乾達婆是一樣的。
摩诃羅伽。它是個大蟒蛇,修到最後就變為龍,沒有修成龍之前叫蛟,頭上生一個角,它也是天龍八部裡的。它有這個身體的時候非常痛苦,釋迦佛幫它解脫了這種痛苦,它對釋迦佛傳的法生起了信心,所以願意做佛教的護法。
人。是指願意學佛的人,願意護持佛教的人。
非人。剛才也說了,是其它的異類,鬼、精靈呀。
無量用語言不好說,非常非常多,大家都恭恭敬敬的圍著釋迦佛,聽釋迦佛來說法。
今天我們講了《藥師經》的緣起和正文第一段,明天8點半還接著講。大家一定要從頭到尾的聽完這個《藥師經》,裡面有佛的性德,以及眾生對佛的理解,如何去修法,如何去供養,還有佛賜給我們的能量,在這部經裡完全體現出來了。將來大家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修行人,再把自己修來的智慧慢慢的傳播給別人,這樣小到自己的家族,大到自己的單位,再大整個社會都會清靜下來。
好,我們一起回向,無為的回向會得到更多的法益。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願大家都能法喜充滿,每晚都與佛相應,不要與魔鬼相應。因為相應什麼來什麼,大家要相應光明。
大家有什麼心得上來排麥,給大家分享一下,把自己真實的如實的如是的東西講一下,不要怕錯,相互交流提高的才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