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宗教是哲學,並應以科學為方便
蔡惠明
《法音》1991年第2期發表西妙居士所作《佛法之性質與佛法之研究》一文中談到“佛法非宗教非哲學,佛法就是佛法。”並對以科學為方便弘揚佛法提出不同看法,說:“佛法與科學,無論就其基本目的、基本方法及於人生實際價值而言,都有根本的不同。”對於以上二個問題,歷來都有爭論,見仁見智,各抒所見。筆者就個人學習的體會,想談談自己的觀感,拋磚引玉,敬請各方大德指教。
首先是佛教是否是宗教問題,應該弄清什麼是宗教這一概念。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自身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在人類歷史開端時期,沒有也不可能發生宗教。宗教觀念是在社會生產力達到一定發展,人的思維具有抽象概括能力時才出現的。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到前五世紀的印度,它是當時反婆羅門的思潮之一,以無常和緣起思想反對婆羅門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等觀點,以眾生平等思想反對婆羅門的種姓制度,並以獨特的四谛、十二因緣、八正道等教義解釋人生和世界的問題,它在印度本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公元前三世紀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定為國教,並傳播到印度鄰近地區很多國家。公元一世紀前後,印度大乘佛教以通俗形式向群眾宣傳佛教教義,受到廣泛歡迎。七到八世紀後,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別同婆羅門教互相調和結合,產生了大乘密教。十三世紀初,由於外來勢力的沉重打擊以及佛教內部不純等原因,佛教終於在印度消亡。十九世紀末,稍有復興。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又有新的發展。目前仍廣泛流行於中國、日本、東南亞地區並傳播到歐美,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依照“約定俗成”的習慣,佛教亦被稱為宗教,這已是眾所公認的事實了。
佛教是否屬於哲學范疇問題。哲學這一名詞源出希臘文Phi10s0phia,意即愛智慧。社會意識形態之一。關於世界觀的學說。人們對於整個世界(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根本觀點的體系。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對存在、精神對物質的關系問題。佛教三學中主要是慧學包涵了哲學的內容。三學中的戒學和定學主要是屬於道德修養學說,但戒體部分也含有少量的哲學內容,慧學則既貫穿著佛教道德學說的內容,且廣泛涉及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從而包含有更多的哲學內容。佛教的根本目的是求得解脫。為了適應對信眾說教和對外道辯論的需要,隨著佛教理論思維水平的不斷提高,歷代高僧大德日益從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高度闡明教義,從而使佛教增添了更多哲學色彩,豐富了哲學的內容。佛教理論一般是從境、行、果三方面進行論述的。境,即所觀的對象,也就是認識的對象。行,就是修行。果就是修行所得的果。換句話說,境是佛教對世界的認識,行和果是佛教的實踐活動。佛教哲學思想主要表現在境這一范疇的論述上,也就是對境的真實本質的各種說法上。佛教認為,對認識對象的本質認識,構成了佛教真理。佛教哲學是佛教全部教義的思想基礎,也可以說就是佛教教義中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方法論部分。由此看來佛教哲學的對象、范圍比整個佛學要狹窄一些,但它是佛學中的一部分,是其中的思想核心部分,不能籠統地說“佛教非哲學”。
在中國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兩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晉時期,佛教哲學和道教哲學合流,豐富了後期玄學的內容。隋唐以後,佛教各宗派各自對佛典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並且互相彌補和融通,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思想體系。宋明時期,標榜反對佛教的理學,卻又從思想上汲取佛教哲學,形成了佛教化的新儒家。如朱熹的“一旦豁然貫通”就是脫胎於禅宗的頓悟學說。在宋明時期,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儒、道兩家的調和,已達到互攝融合的高度。宋著名學者張商隱在他的《護法論》中說:“儒以治皮膚之疾,道以治血脈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表明其用是一,不過程度不同而已。近代的改良主義者更有從佛教汲取養料而批判儒家理學的,如譚嗣同所建立的“仁學”體系,他的思想淵源之一就是禅宗。章太炎曾運用佛教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並有《齊物論唯識釋》之作。佛教思想作為中國哲學史的重要部分,對於推動中國哲學史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辍筆,就是因為他不懂佛學,寫不下去了。而佛教文化的精華,如敦煌壁畫和經卷,龍門、雲崗、大足、麥積山等地的石刻,金代的趙城藏等,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燦爛的一頁。
佛法的世間流布,不能沒有方便適應。佛教中國化這一事實充分體現了方便適應的功用,我們應該善於加以總結。近代科學家王小徐、尤智表以科學為方便弘揚佛教,這和東晉道安用玄學解釋般若,風靡了當代名士,方法上是一致的。道安首倡“因風易行”,促使佛法大興。“風”即風俗,或稱民俗,是民間歷史文化的體現,或者說是文化的一個具體表現或存在形式,也就是文化的沉澱層。“因”即沿順隨應,依據調適的意思。“因風易行”是說外來思想文化順應本土文化,與本土文化相適應與協調。這樣佛教就能為當地民眾所接受,便於流傳。既然當時可以玄學為方便,為什麼今日不能以科學為方便,達到弘揚佛法的目的呢?因為方便是有時空適應性的,要有破有立,當時施設的方便由於時空的變遷失去作用甚至成為阻力時,那就需要以“正直捨方便”的精神,捨棄舊方便,建立新方便,卻不能刻舟求劍那樣停滯於古代。王小徐名季同,蘇州人,前清時留學英國,研究電學,並在德國西門子電機廠實習,曾發明轉動式變壓器。回國後在國民黨時期的中國科學院工作,著有《電網路計算法》(是用英文寫的)在電學上很有價值。他對佛學研究功夫正和他的電工學一樣精湛,著有《佛法省要》和《佛法與科學的比較研究》等書,以科學家的體驗與語言,比較研究佛法,這本身是個創舉,受到知識界的熱烈歡迎。尤智表字佳章,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曾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後來又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無線電工程,回國後歷任浙江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中南辦事處工程師等職。他因叔父尤景溪的開導而信奉佛教。1946年7月,在漢口《正信》月刊發表了《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的報告》一文,反應強烈。1954年,我任上海《覺訊》月刊執行編輯時,經常向他請教,得益非淺,他應我的請求對《研究佛經的報告》進行修訂,增加佛教的宇宙觀和佛教的人生觀兩部分,由覺訊月刊社出版。他在《自序》中寫道:
“作者在交通大學求學時期,酷愛自然科學。畢業後因叔父的啟發又愛好了佛學。科學與佛學原有很多會通之處,如一切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都是說明《中論》中‘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一原則的最好的例子在科學中往往沒有加以解釋,但用佛學來解釋卻很合適。例如空氣中的氧氣O2,是沒有氣味的氣體。但三個氧原子組成的臭氧O3,就會發生臭味。這個臭味從何而來?從第一原子來?從第二原子來?還是從第三原子來?事實證明:每一個氧原子都沒有臭味。此味不從外來,不從內出,也不從中間出,但從因緣和合而生,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此臭味實無天性。不過體性雖空,現象不是沒有。這樣的認識是正確的認識,佛法稱為中道義。”
此書不僅在國內多次翻印,印數達十多萬冊,而且在港台都有翻印。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李榮熙還將它譯成英文本。可見是一種殊勝方便,並沒有不妥之處。可惜的是,尤老在那極“左”的年代裡不幸逝世,此書也不能由他親自不斷修改,以求新的適應。上海佛協出版流通組計劃重印此書,還是依據時代的新要求進行修訂,盡量刪去牽強附會的地方。
《佛法在原子時代》作者羅無虛,名永正,今年79歲,退休工程師。他原籍上海,畢業於上海雷士德學院,1946年參與發起上海佛教青年會,隨後赴香港工作,在港發起中道學會,並創立香海蓮社半春園道場,講學頗勤。1973年去美國定居,潛心於原始佛教的研究。他在加州菩提學會演講《雜阿含經》說緣起觀時指出:
“緣起法亦譯因緣法。此指事物間的生滅變化,都有它必然的因果關系,因此這是個理法。它基本上對人生(生命、生死),宇宙(經稱世間)有一個重大的啟示:一切是動的,Dynamic,不是靜止的。一切生命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一切世間在成、住、壞、空的過程Pr ocess中,因此‘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與尖端科學的量子力學、相對論,以及宇宙物理學在理論上可以會通。”
他只是將科學作為方便,並沒有將科學與佛教劃等號。他的《佛法在原子時代》在美國重印,作了修改和補充。上海佛協出版流通組將依據修正本翻印。看來今後還將以科學為方便弘揚佛法,當然這只是一種手段,目的仍然是“令入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