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釋義——第十品、莊嚴淨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世尊又一次問須菩提,你是如何認為的呢?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什麼叫法呢?我一般都是從心地上問,如果大家能從心地上跟我對應,就證明契理了。所謂的法,就是我們自性清淨之真理,也就是宇宙間的真理。一切眾生,悟為佛。佛一迷,變成凡夫。凡夫一念覺,就為佛。我們本性之中就有法,本身就有真理。不是事相上和名相上強加給我們自己的。強加給我們自己的稱不稱為法?也稱為法,只能說是名為法。
只有自己的心真正清淨下來之後,才可以建立萬法,這才是真正的我法。自性當中建立的法是非常微妙的,也就是經常說的真空妙有。能所心滅了,所得心滅了,這個時候我們自性清淨的心,才能稱為真如本性,真心現前,也就是見了性了,明心見性了。
真心是不生不滅的,也是無形無相的,也沒有個名字,都是強名曰道。名字都是我們凡夫暫時確立一個事物的名稱,為了方便叫張三、李四、杯子、車馬等等,都是一個方便的詞匯,方便的言語。
只有那顆真心才是般若,是無所得心。無所得心就是本來的心,本真的心,於外就是無所得。
如來昔在燃燈佛所,就是佛以前在燃燈佛的那個地方,於法有所得不。這是在問須菩提。須菩提說沒有得,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真是沒有什麼得。從這個話來分析,還是跟前面阿蘭那行基本上還是一致的。
《金剛經》主要是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破掉,破我執和法執。從這句話上還是怕他們迷失,不明白釋迦佛前面講的是什麼,所以他還在幫徒弟們整理思路,層層把他們心中的疑惑給剝掉,怕他們有所得法的心態,緊接著就來問,我跟燃燈佛學法的時候,我有得法嗎?
須菩提說,您在燃燈佛那兒沒有得法,真的沒有得法。因為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已經明白了釋迦佛想要說什麼。他們倆一問一答之間,很多人就明了了,也開了悟了,證了果了。
剛才所說的,都是在心地當中用功,心外用功是無佛可求,佛外也無什麼心了。只有在自己的心地上、方寸之中去耕耘,這時候才是真正得法。如果在心外求法,就好比頭上安頭。
心中沒有得法的念頭,很清淨的時候自然就無所得了。因為心念清淨,真心現前,明心見性了,於法真的是無所得。如果還有有所得的這一點點非非法,那就又迷了。
佛非常慈悲我們,就是層層剝掉我們心中的疑惑。禅宗有個故事,有一個禅師自認為自己學得非常好,跑到另外一個老禅師那裡去參禅。老禅師跟他說:佛不在裡也不在外,不在上也不在下。他說:在哪兒呀?老禅師說:在狗屎之中。他沒聽明白。有一天晚上,他在老禅師那裡太晚了,本來想聽老禅師講講法,可老禅師一句話也不跟他說。因為禅說出來就不叫禅,在心為宗,出口為教,完全是靠自己去悟。自證自悟出來的東西,才是家珍流露。老從別人那兒學來的東西,都屬於外求,外求的東西好比是頭上安頭。
心法完全是從自己心中開啟。怎麼開啟?從理上走也行,從行上走也可以。禅宗完全是從心上走,既不從理也不從行,所以這個宗派就比較怪,理我也不要,行我也不要,完全是自證出來。
天晚了老禅師也不留他,這個禅師一推門漆黑一片,正好趕上陰歷三十沒有月亮,連星星都沒有,一股陰風吹來,心中發毛退了回來。老禅師點了一個蠟給他。他去接蠟,還沒等拿到,老禅師“噗”一口就吹滅了,對他說:明白了嗎?這時候他恍然大悟。
你們明白了沒有?老禅師為什麼把蠟吹滅了,大家可以悟一下。這個正好是針對這一塊的。這個故事反映的就是,外面的光亮是不長久的,真正長久的光要從自心裡頭發出來,自己的心光就是天燈。天燈不滅,自己就可以照亮自己的前程。只有自己的心燈,才能照明自己的道路。只有心燈(天燈),才能使自己回歸佛國。外面一切都是假求,都是妄念所產生的幻覺。
雖然是幻覺,但現實當中也當作實體,因為我們還需要它,哪怕是妄念也需要它。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緊接著又跟天燈有關系了。大家想一下有幾種莊嚴佛土?我考慮來考慮去有三種:
第一種莊嚴,從事理上來說,是建廟、建佛像、寫經書、布施、供養等等,這都算第一莊嚴。
第二種莊嚴,是莊嚴自身的佛陀,比如說自己穿的衣服非常莊嚴。
第三種莊嚴,是從心地上講,是心是佛。佛在佛國之中,佛國也為佛土,心淨則佛土淨。心常常念清淨行,(清淨行也是梵行,梵行翻譯成中文就叫清淨行,)自然國土就會淨,心就會淨。心淨自然國土淨。所以說莊嚴佛土者還是從心地上下功夫,要用自心去莊嚴自己的佛國、自己的佛土。
心清淨了,就是最好的莊嚴,但莊嚴者並沒有莊嚴的心態,只是假名為莊嚴,是為了表述的方便。
大家修行一定都是從心地上修,而不是從身外修,身外修是小法,身內修是大法、是大道。大道是無形無相的,我們的心也是無形無相的,心中的佛國佛土也是無形無相的。所以說心、佛與眾生、佛土都是一合相。心也是佛,佛也是心。人也是佛,佛也是人。只要覺悟了,就是佛。只要一迷失,佛就變成人。都不是對立的,完全是一合相。
真正從法義上講,我們只有用自己的定慧去莊嚴佛土,才是真正的莊嚴了自己的佛土。釋迦佛在這裡又進一步的闡述了心燈不滅,心燈常亮。心燈常亮就會莊嚴裝扮自己的佛國。心無形國則無界,心有形國則有界。
我們一定要明了自己的心地,如果修行不從心地法門走,從外道入,那就錯了,那叫旁門左道。氣功練的是旁門,魔走的是左道。佛走的是正道,是八正道。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讓心燈永遠亮起來,不走旁門也不走左道,走的是正道、是大道、是光明之道。光明之道是什麼?是心燈不滅之道。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就是在這句話上開悟的,他明白了這個心妙不可說的用處。
這部經裡有五種菩提心,先是發菩提心,然後明菩提心,走到這兒開始降伏菩提心,一直到後邊還有出菩提心(出離菩提心),最後一品就是證得無上菩提心。
釋迦佛無量的慈悲,都賦予了眾生啊!他苦口婆心,左講一部經,右講一部經,講的部部經都沒有離開心,只是用的詞不一樣,“心”這個詞可以用十多種語言來描述,因為他老人家慈悲啊!
修行心清淨了,自然不會去談論其他人的是是非非。其他人的是是非非,是其他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去參與。參與了,就等於攪進了生死煩惱渦流之中,別人煩惱,你也跟著煩惱;別人不煩惱了,你會替人家煩惱。出不來,就處於輪回之中。
諸菩薩摩诃薩,就是大菩薩們,應該如是生清淨心,就是不應該有是非的這種心態,不應該有談論凡夫的那種行為的心態。因為凡夫的行為是不檢點的,是不清淨的,今天說東,明天說西,老是處在是非之中輪回不止。
只有把自己這顆心安靜下來,讓自己這顆心清淨下來,我們的自性才會常常生起智慧。惠能有句話:人有南北,智慧無南北。智慧也代表的是佛,智慧無南北,也就是佛性無南北,心清淨了,心中就會常常生起智慧。
如果你們的清淨心能保持一天,我敢說這一天你們就是佛,是自在佛。如果能保持一個小時,那也是覺者。如果能保持十年八年的話,阿彌陀佛!你們絕對是阿彌陀佛了。
只有自己的自性清淨下來的時候,心中才會常常生起智慧,才會行平等慈悲的大行,才會恭敬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光是人,還有非人、天人、阿修羅等等一切畜生。做到了,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的清淨心。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什麼叫修行人的心了吧。自性常常生起智慧,行平等慈悲之大心,恭敬一切眾生,這才是修行人清淨的心。凡夫的心也有慈悲,那慈悲是有量度的,是有限度的;也有平等心,那是分什麼人來的,對仇人、對競爭對手不會平等。平時多觀觀自己的起心動念也就知道了。
前面說的是羅漢,現在開始說菩薩,這些大菩薩們如何修行才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不住一切相,見相要離一切相,見色而不著色,見相而不著相,這樣心行才是梵行,才是清淨行,才是覺悟了。如果心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心有了掛礙,也就不清淨了,就說明還沒有離開前面說的四相,還沒有離開那些法(色聲香味觸法)。真的離開這些的時候,是一個什麼狀態呢?心無所住,心不會住在六根六塵六識中,見色而離色,見相而離相。這個時候的心才是真正的心,空如宇宙,皓月當空,常常覺照自己那顆本來清淨的心。如果不去覺照,妄念還會出來。
真正入定的人是時時覺照自己,在入定中外面發生什麼事情是不知道的,在入定中流露出來的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回光返照。回光返照是什麼概念啊?就是腦袋前面有一輪太陽,是心中的太陽(天燈)在覺照著,照著、踏著本地的風光回歸本土。
這樣講起來有些累,但又感覺到特別殊勝,也感覺到了佛菩薩的慈悲,更感覺了釋迦佛的那種無量的慈悲心,他真的是恭敬一切眾生啊!
只有心無所住的時候,我們的天燈才會亮起來,才會照著我們。照著我們的時候,就好比有探照燈一樣,不會掉進黑暗的深淵。所以說智慧可以破千年暗,千年暗也就是煩惱,照破了煩惱,煩惱從此不再生,當然也就不會再起了。煩惱黑暗不來了,天燈也就永遠不會滅了,因為法界一如了,也就是一合相了。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這個比喻前面的那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話。我們的色身雖然很大,比如說穆鐵柱二米二八,身體大不大,大,那也是有限的。
須彌山有很多山,當中肯定有一個最大的山叫須彌山王。假如身體比最大的須彌山王還要大,你認為這樣的身體是大身嗎?須菩提說,那當然是大了,世尊啊!是什麼原因呢?佛解釋原因,身體再大,也是四大假合的,是無常的,無常的就是生滅變化的,這樣的身體不是永恆的,只能給它一個假名說是大身。
大家想想什麼身最大?達摩傳裡,達摩和般若多羅對答的時候,就說身體再大也是有限量的,它和真正的心量比起來,須彌山王還算小身。心,無形無相,無邊無際,心與虛空等同,心就是法身,才是真正的大身。這裡依然是讓我們打開心量,修行就是要打開心量,只有打開了心量,能量才能提升,智慧才會增長,才能和虛空、佛菩薩相融相合。如何能打開心量呢?前面已經說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