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驕慢
摘自正如法師《佛遺教經講解》
經文:“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驕慢,當疾滅之。增長驕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上一段經文講“包容不嗔”。一般說來,人們生嗔發怒都是有原因的,因此,經文的側重點在於“被辱不嗔”。“被辱不嗔”一般又被認為是針對於“弱勢群體”而言,針對於所謂的“被欺負者”而說。在古代那種法制不健全的社會,“弱勢群體”想要相對地平安生活著,確實多多少少需要有“被辱不嗔”的思想。
社會“弱勢群體”“被辱不嗔”,以減少屈辱在最小程度。那麼,社會“強勢者”對“弱勢群體”就可以隨意、變本加厲地發嗔?這顯然也是佛教所要反對的。佛在上一段經文中也已說到:“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又說到“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等,這都說明了“有力大人”這一社會“強勢者”也要忍辱不嗔。這也說明了人人都必須從本位下手,去除潛伏在內心的嗔恨這一根本煩惱。只有社會全體大眾人人“包容不嗔”,實現和諧相處,這才是我佛說“戒嗔”的意義之所在。
為了進一步強調“強者不嗔”,保護“弱勢階級”,所以,接下來,佛又講“戒驕慢”。戒驕慢,更多的是對於社會“強勢者”而說。社會的“強勢者”對於社會的“弱勢者”往往言行驕慢。因富而驕,因權而驕,乃至因有文化而驕,等等,都說明了社會“強勢者”的驕慢。從某個角度說,對他人生嗔發怒這裡頭也有驕慢的成份。但是,驕慢的心理與嗔恚心態還是有區別。
一、驕慢怎麼講?
我們明白,驕的意思是“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比如有成語說:“驕傲自滿,目中無人”。慢的意思,我們也知道,那就是形容一個人態度冷淡,沒有禮貌。驕慢,在漢語中可以組成一個詞組使用,意思就是傲慢。但是,在佛法中“驕”與“慢”的含義還有所不同。
驕,在唯識宗“五位百法”中屬於“隨煩惱”之一。《成唯識論》卷第六說:“雲何為驕?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驕,染依為業。”意思是,對於自己的長處,心生執著,從而陶醉、驕傲。它能夠障礙“不驕”,生長染污不淨之法,這都是它的作用。
為什麼會有驕傲心態呢?依唯識學說稱有八種原因而讓人產生驕傲心態。它們是:
(1)盛壯驕:因身強體壯精力旺盛而驕傲。
(2)姓驕:因種姓、人種、血緣優越而驕傲。
(3)富驕:因財物富裕而驕傲。
(4)聰明驕:因聰明賢慧而驕傲。
(5)色驕:因容貌端正而驕傲。
(6)壽命驕:因壽命長而驕傲。
(7)行善驕:因行善修德而驕傲。
(8)自在驕:因事情順心、心情自在而驕傲。
(1)盛壯驕,這在動物界是最常見的一種。看《動物世界》節目便有深刻了解。動物就是以體力暴力稱王稱霸一方。(2)姓驕,生在貴族種姓家庭,這也有了驕傲的本錢。雖然現在社會比古時代文明許多,但是因種姓、膚色、性別所造成的等級在世界各國還是存在,並且在人們潛意識中存在。都是美國公民,可是有些黃種人在白種人面前就自覺矮人一級。種姓,在古印度就是地位階級的象征。如今印度社會仍然有森嚴的種姓階級觀念。(3)富驕,古往今來,許多人不擇手段掠取財富就是為了實現“富驕”夢。孔子說: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富而不驕傲,這個修養本來不容易,但是,比起“貧而無怨”來容易些,所以說易。的確,有許多人財富多了地位高了反而能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富而無驕”。然而,這畢竟還是不容易,所以自古就有“貧戒怨,富戒驕”的古訓。
(4)聰明驕,沒有文化很苦惱,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識便又驕傲自滿,覺得自己了不起。無知迷惑煩惱障。學會了知道了,而又生執著,陷入於所知障。(5)色驕,人長得漂亮,身材好,這自然也產生驕傲,是難免的。(6)壽命驕,長壽這也是驕傲的資本。短命,會被人瞧不起。(7)行善驕,行善作好事幫助他人本是件好事,但是,因此而驕傲,“好事就變壞”了。作好事本是好事,但是,許多人在這裡頭不知不覺中也弄起了名利來,結果好事成壞事,違背初衷,造下惡業。(8)自在驕,事情順心,心情自在,因而驕傲,這就叫自在驕。這裡說的“八驕”只是概括。
依唯識學說法,慢是眾生的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共稱“六根本煩惱”。《成唯識論》中說:“雲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什麼是“慢”呢?慢,原來是通過對自己和他人的比較後,認為自己比他人強,於是傲慢,看不起他人。傲慢能障礙“不傲慢”,同時還能產生痛苦,這是它的作用。傲慢,帶來的實質上的是痛苦的。千萬不要以為他傲睨自若,不可一世,實則悲哀。讀莎士比亞作品:《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的人們對那句:“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的名言應該印象深刻。其實,老祖宗也早就告訴我們,慢要曼,不可慢矣。曼,意為柔美,多美好的一個字眼,就同豎心旁組成慢,多好的一個預警字兒。不曼而慢,那決定不柔不美了。
說慢,就是傲慢,很簡單。但是,從唯識學看來,還有些盤根錯節。據《俱捨論》卷第十九說,有七種慢的分別。七種慢是:“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初看這段文字容易搞懵,解釋一下還是可以理解。
(1)慢,有兩種原因造成,①認為自己勝過他人因而慢。這是很自然,誰叫我比你強?②認為自己與他人條件相等而生傲慢。這有些勉強,但現象還是很普遍。
(2)過慢:也有兩層含義,①認為自己與他人條件相等,而強說自己勝過他人。兩個條件相等,但甲還向大眾鼓吹比乙強。②自己不如他人,而又說自己同他人一樣。來個平手,誰知也是“過慢”了。
(3)慢過慢:自己完全不如他人,反說自己勝過他人。幾乎是無顏。
(4)我慢:執著“色受想行識”五蘊組合的這個身體為我,而產生傲慢。有我便有我慢,這是慢的根本原因。
(5)增上慢:未證果而謂已證果,或已證少份果而說證得圓滿菩提。說的是假造文憑,假造學歷一類的。這也歸屬慢的范疇。
(6)卑慢:①對於自己同他人的差距相當大,卻說自己比他人差一點點。雖然驕慢,但還有點謙卑,不好意思,這叫卑慢。②承認自己同他人的程度的差距很大,但又不肯虛心向他人學習,這也叫卑慢。
(7)邪慢:自己邪見還以為正見,自己缺德而以為修德,自己無德而以為有德,等等。
《俱捨論》卷第十九中,還提到九種慢。九種慢是從前七種慢中分出的,內容大體相同。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明白“驕”與“慢”是有區別的。第一點區別是,驕是“二十隨煩惱”之一,而慢是“六根本煩惱”之一,驕的心理是從慢的心理中所派生。第二點不同是,驕是指自己對自己的長處而產生驕傲;慢則是通過自他比較而產生。
二、驕慢的過失
謙虛驕傲,誠實虛偽,勇敢懦弱等等,說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就是由許多性格特征所組成的統一體。按佛法說,一個人的性格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逐漸而成,無始無明迷惑顛倒而來。有些性格特征,通過後天不斷薰習成性,則成“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偶然一時表現的個性,不能視作是他的性格。只有經常性、習慣性表現的個性,才是他的性格。不良的個性,一時性的表現也好,習慣性的表現也罷,那都是煩惱的表露。佛告訴我們,固定成形的性格,雖然不易改變,但是,也不是一成不變,否則,成佛並不可能。只要我們認識到它的錯誤,努力修正,是可以培養出良好的性格。佛說,眾生可成佛,就是這個道理。通過修行,將凡人的性格塑造成佛。
一個人的性格所表現出來的也就是個性心理特征。驕慢,就是一種不良的個性心理特征。按佛教術語稱,它有過失。現在,佛陀明白地告訴我們要戒除。本段經文中,佛說為“解脫故”,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戒除驕慢的一個最根本原因。下面,為了加深了解驕慢的危害,我們對驕慢的過失作些說明。
(一)驕慢是污染之法
《成唯識論》卷第六中說:驕以“深生染著”為性。性,指本性、本質、特性。驕的本質,就是污染不淨的,本身就是惡法。我們說,這個人很傲慢。這個傲慢,就是貶義詞。按佛教說法,就是“染污不淨之法”。所以,唯識學將它們歸類為煩惱法。慢是六根本煩惱之一,而驕則是二十隨煩惱之一。煩惱,在佛教中是指眾生不良心理的總稱。這些不良心理能夠惱亂眾生的身心,並且能夠造惑結業又產生污染不淨之法,造成痛苦。又,在各種心理作用中,覺悟為佛教最高目的,而妨礙實現覺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都可以稱為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這六類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因此,稱六根本煩惱。隨煩惱,是依根本煩惱而生,或者說它與根本煩惱同類等流,同是煩惱,但比根本煩惱要輕微些,所以,稱忿、嫉、诳、驕等二十種為二十隨煩惱。
(二)驕慢能障謙恭
驕慢,就是不謙虛,驕慢與謙虛是對立的,所以,《成唯識論》中說:驕“能障不驕”,慢“能障不慢”。人們一旦戴上了傲慢的高冠,給人的形象就是不謙恭。一個驕傲無禮的人,人們自然不喜歡見到他。傲慢障礙人性謙恭的優點。
(三)驕慢生苦為業
《成唯識論》中說:慢以“生苦為業”。業,這裡意為作用。產生痛苦,這是慢的作用。驕慢,本身是染污的,並產生負面作用,甚至造成痛苦的結果。高老先生和高老太太在看電視劇,突然高先生說:
“這個電視劇編得太差了,我來編劇一定比他強!”
高太太對高先生說:“你小學文憑都是假的,你還會編電視劇?”
高老先生最忌諱說他“小學文憑假的”,現在一聽老伴說他,“小學文憑是假的”,讓驕慢不得,這氣啊,本來看這電視劇憋得一肚子氣,現在聽這話更氣,於是驕慢且大聲地說:“我明天就編給你看…”高老先生話還沒說完,只見他傲氣沖冠、講話用力過度,血壓上升,腦血管堵塞,送往醫院,途中一命嗚呼!
“天地雖闊,何無一人也!”三國人物祢衡一見到曹操便仰天長歎:“天地雖大,怎麼沒有一個人?”典型的目中無人。自稱“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的祢衡,終因“狂病”而被黃祖所殺。嗚呼哀哉!傲慢污染,污染情感,障礙進步,招致失敗,產生痛苦,甚至足以危害生命。
世俗上所謂的“驕傲使人失敗”,“驕傲使人落後”,或者“驕兵必敗”等,說的都是它的不良結果。
(四)驕慢障礙解脫
解脫,意思是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超脫迷苦的境地。從廣義上講,是指擺脫世俗上的任何束縛,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在佛教中,解脫還有種種之區別,若從三界中獲得的解脫上講,則有欲纏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如果從修習所斷的煩惱的不同的方面講,則有見所斷煩惱解脫、修所斷煩惱解脫等。但一般情況下,解脫是指斷絕生死原因,不再業報輪回。它同涅槃、圓寂意義相通。
驕慢障礙解脫,有驕慢就無法走上解脫大道,到達涅槃彼岸。所以,“為解脫故”,必須戒除驕慢,這是很自然的。眾生有我,因而有慢。我慢由於無明而增長,從而走向了眾生生死輪回之路。它是眾生生死輪回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讀到《華嚴經·十地品》時,便有這方面的認識,經中說:“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殁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十二緣起循環,因而眾生生死輪轉無有停息。其中,作為行支部分的我慢的不斷溉灌,更促使眾生生死輪回的流轉和生命的向下沉淪。因此,我慢的鏟除自然有利於生死的解脫。
《大方等大集經》中告訴我們:“永斷習氣,推驕慢山”,才能“拔生死樹”,“除無明暗”。驕慢的形態就好比一座高山,因此,說驕慢時常以山來形容。《釋門歸敬儀》中說到:“慢山上聳,俯視於人物。”這座可怕高山,它表現了人們精神世界的煩惱,它壓垮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它障礙了學者前進的步伐,它阻擋了行者解脫的道路。所以,必須鏟除。
三、除驕慢方法
如何鏟除這座“驕慢大山”?這自然成了佛門弟子在修行路上急需找到的答案,也是佛陀必須要教導大家的問題。這段經文就這樣應運而生。佛說: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驕慢,當疾滅之。增長驕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這段經文,佛陀教導我們從兩個方面下手,來鏟除這座驕慢大山。它是:(1)自我反省除驕慢;(2)為解脫故去傲慢。
(1)自我反省除驕慢
人們之所以驕慢,經中告訴我們那是因為人們不明白自己,沒有弄清楚自己,當然,至少修行者是這樣。我活了一輩子怎麼會不明白自己?也許你明白自己,但當你驕慢的時候,就在那一剎那間你還是迷失了自己。不是有“得意忘形”之說。得意於“富驕”而忘其所以。但是,人們一旦真正認識了自己,也就不驕慢了,對一個人來說沒有什麼好驕慢的。你明白你是屬於高尚人物,你是不敢驕慢的,你驕慢,就不是高尚了。你清楚你是總統,你也不能驕慢,驕慢有失身份。作為一個修行人,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本來是搞包括除驕慢在內的這一行業,他是不驕慢的!
經文:“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驕慢,當疾滅之。”
比丘,是出家人,當然是以滅除包括驕慢在內的所有煩惱為急務。斷除驕慢是比丘必修的課程之一。如果比丘一旦驕慢,當然比丘還是在修行過程,還會有驕慢心理發生,有驕慢是正常。但是,當發現驕慢時,應當立即①“當自摩頭”;②看身上“已捨飾好,著壞色衣”;③看手中“執持應器,以乞自活”。比丘從這三樣最容易看到的摸到的地方下手,當下便找到了自己,明白到自己的身份,“驕慢當疾滅之”,驕慢很快就被消滅了。
“當自摩頭”。摩,是撫摩。“摩頭”,就是用手輕輕按著頭,並來回移動。摸摸自己的光腦袋,父母給的最寶貴的頭發都剃掉不要了。在古時候,頭發剃光,就等於殺頭。這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大家看《三國演義》,曹操損害農民麥田,就以割斷頭發以表砍頭。頭發剃掉,等於砍頭,這也等於說過去的我已死,現在的我是重生,生命重新開始。出家人光頭就取這個意含。有些女孩出家,雖意志堅強,但落發那一刻仍不免眼紅淚下,可想感觸深切。摸摸自己的光頭,我生命都不要了,生命都捨棄了,生命都可以放下,那我還傲慢?真不應該。當清醒摸准這個光頭,的確有許多不良的事情不會發生,也不會被誤引而走向錯誤。
頭發剃光,又等於是自己給自己判刑改造,後來在中國判刑勞改的人也學著剃光頭,是否也有這含義?但比丘剃光頭,就是象征“修行改造”。修行就是改造,由凡人改造成佛。摸摸自己的光頭,原來自己是在“修行改造”,改過自新,重新做人,還敢驕慢?又犯錯誤?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那何時才能改造成功?!
出家人把頭發剃掉,剃得光光的,還有一層意思,那是表示“剃去”煩惱。剃去八萬四千頭發絲,象征斷除八萬四千煩惱。所謂“金刀剃下娘生發,除卻塵勞不淨身”。上面我們談到:驕慢就是煩惱之一。頭發又是我們最好的嚴身裝飾物,現在也不要了,放下色身相,統統放下,驕慢放下。通過“摸光頭”,這是比丘確認身份,自我反省去除驕慢的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看一看自己身上“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壞色衣”,梵語叫做“袈裟”。比丘穿的衣服叫袈裟,現在漢地僧人一般在法會時才穿,成為“禮服”,且顏色、質料、制法等都有了變化。原始比丘穿的袈裟,是由破舊衣服、或破碎布塊做成,因此一件袈裟中有許多不同顏色的布,而且這些布的顏色,都已脫變成不像顏色了,布的顏色已經不是原來的顏色,己經不是原來的正色,這樣的衣服就稱為“壞色衣”。現在,我們漢傳比丘披的袈裟,雖然已經不是這個樣子,已經演變了,但仍然保留由許多塊布料制成。有關後世制造袈裟的顏色、質料、制法等都有一定的規定,這裡就不多談。
袈裟,就是原始比丘的衣服,但與一般人的衣服不盡相同。尊重袈裟有許多功德。根據佛經說法,它有“五德十利”。這裡也順便說說。據《悲華經》說,袈裟有五德,這是:
①佛弟子恭敬尊重袈裟,一定能證得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果位而不退轉。②人、天、龍、鬼、神等,能恭敬尊重袈裟,則於三乘果位中得不退轉。③人、鬼、神等受饑渴、貧窮等所逼迫,若得袈裟少分,便能獲得豐富飲食。④若有眾生共相沖突,發生戰爭,念及袈裟,便生慈悲,解除怨恨對立。⑤若有人“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則能度過災難。
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五說,袈娑則有十利,十種利益:
①穿著袈娑能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
②遠離寒熱、蚊蟲、惡獸,安穩修道。
③現沙門出家之相,見者歡喜,遠離邪心。
④袈裟是人天寶幢之相,恭敬尊重可生天上。寶幢,又稱法幢,上面常以諸寶裝飾,是莊嚴殿堂的旗幟。人天寶幢,又指人天師表。
⑤穿著袈娑心生寶塔想,殊勝莊嚴,生諸福德。寶塔,指以珍寶裝飾之塔,亦是對佛塔之美稱。據《法華經·見寶塔品》記載,有一座寶塔在佛陀面前從地湧出,住於虛空之中。這座寶塔有五千欄楯,千萬龛室,無數幢幡,幡蓋由七寶合成,殊勝莊嚴。
⑥見袈裟壞色,能離財色名食睡五欲想,不生貪愛。
⑦提醒穿袈裟者永斷煩惱而作良田,利樂群生。袈裟由一塊塊小布制成,其條形相好比世間良田。良田可以生產糧食養育眾生肉身,袈裟之田可以出生福德善法,養育法身慧命。因此,袈裟又有一個美好的名稱叫“福田衣”。
⑧穿著袈娑,能消除罪業,增長十善。
⑨袈娑良田,能生菩提資糧。
⑩袈娑如铠甲,煩惱毒箭不能害。
出家為比丘了,世俗人常說我們:好吃的不能吃了,好看的不能看了,好享受的也不享受了。我們又好穿的也不穿了,該打扮也不打扮了,“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已經捨棄世俗所謂的漂亮的時尚的服裝和珍珠首飾打扮,穿上“壞色衣”,降低身份,目的為了消除貪愛,還有為了消除傲慢。當然,現在僧人的服裝發生了變化,但是,消除傲慢則不變。為了提高警惕,出家人必須養成經常看看自己身上的服裝。
第三步,看看自己手中“執持應器,以乞自活”,乞丐一個,如此身份,豈能傲慢?
“應器”,梵語缽多羅,漢譯叫“應量器”,俗稱缽盂,是出家人盛飲食的器具,一般圓型、稍扁、腹大、上下略小。缽盂的材料有兩種,鐵制成的,稱鐵缽;陶土制成的,則稱瓦缽、泥缽、土缽。缽盂的顏色,只能用赤、黑色,不得用青、黃、白、紫等鮮艷色彩。缽盂的容量,是依照使用者的食量大小而定,因此,稱應量器。又,含有比丘理應受到大家供養之意。
梵語比丘,譯成中文,又叫乞士。這是文雅稱謂,其實說白了就是乞丐的意思。現在,你看看自己,本來是王子不做,釋迦佛本是王子,現在手持“應器”,向人要飯,以維持生命,做起乞丐,“自見如是”,看看自己這種情形,“若起驕慢,當疾滅之” ,如果說還會生起驕慢,那麼驕慢應當趕緊消滅,驕慢應該很快被消除。
比丘稱乞士,而不叫乞丐,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第一,比丘不是以乞食為職業,不積蓄除“三衣一缽”外的任何財物。第二,比丘乞食有一定的規矩。按“十二頭陀行”說法,有“常行乞食”,就是對於所得到的飲食,以平常心行對待,不能有好惡的想法。有“次第乞食”,就是沿街依次第不擇貧富平等乞食。有“受一食法”,就是一天食一餐,不貪。這是比丘乞食的基本要求。
一個人的服裝穿著、社會身份確定,的確能夠影響一個人。就以出家人為例,頭光光,身穿和尚衫,的確對出家人的思想行為有影響。我們從“頭光光,身穿和尚衫”以來,比如乘坐公共汽車,見到身旁有老弱病殘人士站著,我們看到自己的和尚衫,想及出家身份,盡管我們也很疲倦,但是我們會自動向他們讓座。“瞻前顧後輕移步”,從看前面突然要往後看時,我們也會輕輕地移動腳步緩慢轉身。向左右看時,我們還要“左右回施半展眸”等等,規矩挺多。
當要驕慢,想起自己是出家人,眾生個個都是佛時,得罪不起,當下即除驕慢。認識自己的身份來消除驕慢,的確是個好辦法。我是三寶弟子,謹守三寶的教導,斷惡行善,除煩惱證菩提,為三寶爭榮光,“若起驕慢,當疾滅之”。“自見如是。若起驕慢,當疾滅之”。
“自見如是”一句,按《佛遺教經論疏節要》說法,是“智慧成就”。智慧,有覺察反省、斷惡修善的能力。看似簡單的摸摸光腦門,看看僧裝,而能起覺察作用,而去除驕慢,確實還是需要很高的智慧、很高的悟性、很高的道德觀念,很高的團體意識。這裡頭所表現的,就是“智慧成就”。簡簡單單的“自見如是”四個字便告訴人們要修習智慧,提高悟性,“常當慚恥”,心存道德,才能夠迅速反省,回光返照,戒除驕慢。
(2)為解脫故除驕慢
經雲:“增長驕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一旦生起驕慢,就應當馬上予以消除。如果不消除,還讓驕慢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或者驕慢越來越大,這就叫“增長驕慢”。完了!“增長驕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宜,意思是適宜、相宜。白衣,古印度世俗人崇尚穿白衣。因此,佛經常用白衣,泛指世俗人。有驕慢,這對世俗人來說是難免的。但是“增長驕慢”,也是世俗人所不適宜的,是世俗人所不高興看到的。大家都熟悉這些平常用語,諸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兵必敗”、“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等等,都說明了驕慢確實為世人所討厭。討厭他人驕慢,自個難免驕慢。
我們看《易經》六十四卦中,只有一卦--六爻全吉,其它沒有一卦全好。這是很特殊的一卦。這六爻全吉的一卦,就是“謙卦”。可見“謙卦”的特殊意義。卦文說:“滿招損,謙受益。”滿,謂自己學問已經爆滿,沒有辦法再添加了,意思是天下學問都知曉,這種態度就是驕慢。驕慢必然招至損害,謙虛自然受益。道家老子向世人展示寶物:“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世人以為金銀真珠是寶,在老子看來世間一切寶物都沒有比這三樣更寶。這個“不敢為天下先”,說的就是謙卑、謙虛。理想、創意等可以為天下先,但是驕慢不得,老子都不敢,你敢!孔夫子在《論語》中也講述:“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何為君子?這裡有三個標准,其中一個標准就是不敢驕慢。為人謙虛不驕慢, 這是世間聖賢共同遵循的。所以,佛說,驕慢,或增長驕慢,尚且不是世間人所適宜、所鼓勵的。“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出家入道之人”,出家入佛道修行人,為了解脫生死痛苦煩惱,“自降其身”,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而為乞丐,不應該有驕慢。為什麼出家人要飯當乞丐?是為了降低身份,為了去除貪心,也是為了消除驕慢。佛在世時,出家人中,有許多是王族出身,也有許多是婆羅門等貴族出身。他們為了解脫,為了修行,統統降低身份,變貴族身份成乞丐身份。要飯當乞丐,這在當時社會應該是生活在最低層的民眾,身份當然低。看來,出家人特意降低身份,其中有一重要意義那就是為了消除驕慢。
比丘托缽乞食,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還保留這一傳統。中國僧人早已是從事勞動生產,自給自養,以免招來社會譏謙。中國僧人自力更生,自起伙食,但“為解脫故”,一樣戒除驕慢。戒除驕慢的精神沒有變。
出家為解脫故,不敢傲慢。不要說不如對方不能傲慢,就是證得果位也不敢傲慢。《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陀洹能不能想“我證得須陀洹果”嗎?你看須菩提是怎麼回答的?須菩提言:“不也!”不這樣想。雖然,證得須陀洹果,但從不執著。正因為沒有執著,因而不標榜不驕慢。
我慢是慢之根本,斷我慢則除一切慢。
四、我不敢輕慢
佛陀捨棄王位出家,托缽乞食,“自降其身”,自動放棄社會最高階層的太子身份,當“乞士”比丘,身份比平民還要低,放低身段,這其中一個意義就是為了去除驕慢。我是比丘,我不敢輕慢。
佛教徒都知道拜佛,也都有拜佛的經驗,而大多數佛徒每天都有拜佛的常課,更有佛徒以拜佛為修行功課。至於為什麼要拜佛?拜佛人常說,“那是消業培福開智慧”的法門。其實,拜佛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去除驕慢。
拜佛,我用我吃飯用的手去接對方走路的腳板,我俯低我尊貴的高高在上的頭抵觸到地上拜你,用這種方式就是形象地告訴拜者要去除我慢。這是最典型的謙卑。拜佛禮佛,天天拜佛禮佛,恭敬虔誠得不得了,但是心中驕慢有沒有減少?心中驕慢有沒有消除?這不得不引起反思!否則,就是被蓮池大師說中了:“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髅磕破也徒然。”通過禮佛,這便是一堂“除傲慢”的品德教育課。在佛教中每尊塑像每樣法具每種儀規,那都是一種教育。
說起“我不敢輕慢”,讓我們想起了佛教中在這方面最典范的一位人物,那便是《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在《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佛說,在“乃往古昔”,威音王如來時代的像法期間,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這位常不輕比丘,後來成佛了,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能夠成佛呢?在《法華經》中,我們得知這與常不輕比丘的修行有關系。常不輕比丘修什麼法門?這從他的名號中就告訴了我們一切。
他“以何因緣,名常不輕?”佛告訴我們,“時有四眾,計著於法。”當時,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人等“計著於法”,理論多於實踐,或光有理論沒有真修,沉迷於紙上談兵滔滔空談。而他呢!凡遇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贊歎。”並且說“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為什麼呢?常不輕說,“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他不僅這樣,還前往各地向以上四眾禮拜贊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常不輕比丘用實際行動來影響他們,但是,許多人便不領情,還以為他神經有病。還有人罵他“白癡無智”。而常不輕比丘,遭受如此惡言羞辱,心仍“不生嗔恚”,更加禮拜贊歎對方。更有甚者,“或以杖木瓦石”打他,他雖然遠走躲避,但猶高聲唱說:“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都能作佛。”就因為這樣,他被“號之為常不輕”!釋迦佛祖的前身是這樣修行的。
經中特別講到,常不輕菩薩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贊歎”,“常作是言:我不敢輕視汝等”,修謙恭法門,更大力宣揚“謙虛不傲慢”、“恭敬贊歎他人”這個法門的功德利益,最終修成了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稱常不輕為菩薩比丘呢?因為他雖是比丘,但他所作所為是菩薩行。
當時,那些打罵輕視常不輕比丘的傲慢人們結果怎麼樣呢?《法華經》中,佛告訴我們:他們中有些人後來受感動“信伏隨從”,也開始謙虛不傲慢,加入了這個修行行列,最終也一一成佛;而那些不思悔改,“以嗔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己,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而成無上菩提。為何這些傲慢的人們最終也能成佛呢?因為:第一,他們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人等,雖有傲慢,但讀誦經文有些善根;第二,常不輕比丘禮拜贊歎他們的同時還趁機為他們講述《法華經》。雖然,這些傲慢的四眾人最終也成佛,但是,因傲慢而遭受了“二百億劫”“千劫”的漫長的“大苦惱”。傲慢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我不敢輕視汝!”智參禅師對一位名為雷卒的乞丐說。雷卒是乞丐,是一個到處流浪的孤老乞丐,70多歲了還挑著破舊被褥床墊衣服到處流浪乞食,很是可憐。他每到這一地區乞討,便住宿福建興慶寺,一年要來好幾趟。寺中各位都對他很客氣。一日,寺主智參禅師又將好飯好菜款待他,他嫌飯菜來遲了,發起脾氣,他脾氣很怪,禅師說:“我們還未用餐。”又說:“你息怒,我不敢輕視汝!汝是佛!”佛經中說的“常不輕比丘”,現實生活中也有人在效法,智參禅師就是一位。人們都說佛法離現實生活很遙遠,其實,只要人們用心樂意去作還是可以在現實人生中展現佛法意境。
下級對上級,自然謙卑。上級對下級,也需要謙卑。乞者對施者,自然謙卑。施者對乞者,更要謙卑。否則,付出很多,幫助人很多,也許到頭來是“好事變壞了”。以傲慢心作好事是結不出清淨果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