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與入世:佛教解脫論的雙重維度
陳紅兵
深圳大學學報
傳統佛教價值觀是圍繞解脫的追求展開的。佛教解脫論本身包含出世與入世雙重維度,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態。佛教對精神解脫的追求對於轉變當代物質主義價值觀具有糾偏作用;佛教價值觀的入世維度及其朝向關注人心、人生以及人間的歷史發展趨勢,為當代佛教實現由“心解脫”向“境解脫”的生態轉型提供了思想基礎。生態佛學的“境解脫”觀念是與“心解脫”密切相關的。“境解脫”既是指生態環境從人的貪欲、掠奪中解脫出來,是指生態環境自身價值的實現。
提到佛教的價值觀,一般人都認為佛教的解脫論是一種精神超越的追求,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價值觀。但實際上,佛教價值觀本身包含出世與入世雙重維度,一方面,佛教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對世俗人生價值觀的貶斥與否定,對涅槃寂靜的追求是其根本的文化價值取向。佛教對涅槃、解脫的追求體現了宗教價值觀的出世特征。另一方面,佛教作為屬人的宗教,又不能不關注現實社會人生。佛教從創立的時候起就體現出關注眾生福樂的取向。因此,佛教價值觀又具有入世的特征。出世與入世作為佛教價值觀的雙重維度貫穿於佛教發展始終,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態。
佛教的創立是在對當時社會上盛行的追求財富與權力的文化價值導向的批判反思基礎上形成的,與佛陀對正確人生價值取向的尋求直接相關。佛教認為,對財富與權力的追求並不能給人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會成為人生痛苦的根源,主張追求心靈的解脫與涅槃。對心靈解脫與涅槃的追求是原始佛教的根本追求。佛陀關於四谛、十二緣起、中道、三十七道品的教說無不圍繞這一價值取向。如四谛之苦谛判說人生的基本存在狀態是苦,集谛是論說苦的形成,滅谛是對苦的熄滅,道谛是滅苦的方法。一句話,四谛論說的中心就是人生痛苦的解脫;三十七道品敘說的則是修行解脫的訓練綱領,講述的是如何通過全方位的訓練,最終達到心靈解脫、涅槃寂靜的目標。學術界一般認為,佛教對心靈解脫、涅槃寂靜的追求,是對現實人生價值的否定。實際上,換一個角度看,佛教對心靈解脫、涅槃寂靜的追求,所批評和反對的是世俗物質主義的價值觀念,但從根本上講,依然是為了眾生的福樂。所不同的是,佛教關於幸福的理解不同於世俗將財富和權力等同於幸福的觀念。而佛陀及其僧團的活動場所並不在森林或深山僻遠之處,相反集中於摩揭陀、跋耆、橋薩羅與其他國家的首都或市郊。由此不難推想,佛陀關注的並不只是少數人內心的和平,而是全社會人乃至一切生靈的福樂。也正是在與社會各階層的交往中,佛陀也相應地講說了世法的內容,體現了對人生福樂的關注,這突出地體現在《長阿含經•游行經》、《中阿含經•善生經》等經典中佛陀關於國家治理、保有財富、家庭倫理等世法內容的教導上。同時,從佛陀創教本懷中亦可以看出,佛教從其產生的時候起即包含出世與入世雙重價值維度。
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的一次重要變革。大乘佛教的變革首先體現在對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價值觀念的變革上,它轉變了小乘佛教單純追求個人解脫的狹隘價值觀念,而代之以自利利他、普度眾生的大乘價值取向。大乘佛教的價值觀念首先體現在菩薩理想人格及對無上菩提的追求上。早期佛教以阿羅漢為修行最高果位,大乘佛教則以菩薩作為價值追求的承擔主體。早期佛教以“涅槃”為終極追求,大乘佛教則主張“捨涅槃道,求無上菩提”,將“無上菩提”作為修行的最高目標。菩薩最根本的願望是“利樂有情”,其對無上菩提的追求,目的也是為了獲得無上的智慧與功德,“於苦瀑流濟諸含識”。大乘佛教的價值觀念還體現在其關於理想境界——“涅槃”與佛國淨土的認識上。早期佛教偏重於從否定的方面理解“涅槃”的意義,突出世俗欲求寂滅的方面。大乘佛教則肯定人性對“善法欲”的追求,從正面肯定涅槃具“常樂我淨”四德。大乘佛教又適應普通大眾對理想生活環境的向往,形成了佛國淨土觀念,如東方阿閦佛國、東方琉璃光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彌勒淨土等,體現了大乘佛教關注現世生活的入世品格。相對於小乘佛教而言,大乘佛教突出了入世的方面。但是,大乘佛教並沒有因此否定早期佛教對出世的追求,而是試圖克服小乘佛教將入世與出世完全對立起來的傾向,而將二者有機統一起來。這突出地體現在大乘佛教關於“世出世間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等的表述和論證上。中國佛教主要繼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文化價值觀念,在順應、扎根中土社會文化環境的過程中,又吸收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和入世觀念。中國佛教文化價值觀的人本精神和入世傾向在禅宗解脫觀和人間佛教追求中有鮮明體現。從一定意義上講,“明心見性”體現了禅宗關於解脫本質與途徑的認識。禅宗“明心見性”思想繼承和發展大乘佛教的佛性—如來藏思想,又進一步將佛性落實到人心、人性層面,主張“自心是佛”、“見性成佛”,將解脫理解為向內了悟自心本性。又將“心”理解為不加修飾、沒有造作的自然本心(“直心”),理解為當下的現實人心,認為“常行直心”即是修行,體現了中國佛教肯定人自身價值的人本精神;禅宗還繼承了大乘佛教“世出世間不二”思想,又在適應中土社會文化環境的過程中,吸收融合了傳統思想文化的入世精神,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即世間求解脫”的觀念,強調佛法、菩提不能脫離現實的人生。在把佛法和出世間拉向世間的同時, 惠能還把遵奉世間倫理視為求得“出世間”的重要途徑,吸收融合了儒家的倫理道德內容,從而將出世與入世更加有機地統一起來。
近世人間佛教思想主要是在西方現代文化沖擊下形成的,本質上是佛教的現代化。西方現代文化是一種積極入世的人本主義文化,在其影響下,“由出世而趨向世間”遂成近代佛教價值導向的主流。人間佛教的價值導向突出地體現在太虛法師等倡導的發達人生、參與世間事業、建設人間淨土的“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思想中。太虛法師早年將人生佛教稱為“人乘法”,凸顯“人乘”在佛教價值追求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人完全可以“依人乘行果趨進修大乘行”,通過完善人格而進化成佛。太虛法師從佛教的立場吸收融合了儒家的道德倫理觀念,認為所謂“完成人格”就是在大乘的五戒十善和大乘有組織有紀律的社會生活的指導下,完成人生應有的善行。太虛法師又強調完善人格必須以覺悟人生的意義為前提,將進化成佛作為完善人格的最終目標。即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圓,是名真現實”。太虛法師認為,所謂“人間佛教”就是在人間發揚大乘佛教救世度人的精神,多關注現生問題,多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致力於推動人類的進步和世界的改善,建設人間淨土。太虛法師特別強調建設人間淨土,認為當下的人世間確實是不完美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離開這個惡濁之世而另求清淨之世,相反,人們應該努力改造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致力於在人間創造淨土。太虛法師倡導,佛教弟子不僅應當在社會上做一個好人,而且要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各個領域,將佛教的道德精神貫徹其中,為建設人間淨土貢獻現實的力量。人間佛教思想對現實人生的關注沒有停留在平常日用層面,而是將參與救國救世事業作為其佛教思想的主題,以改良社會、利益人群、建設人間淨土為目標,體現了現代佛教積極入世的價值導向。
佛教解脫論的雙重維度對於建設生態文化價值觀均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傳統佛教價值觀對解脫的追求,本質上是一種終極關懷。這種終極價值取向對於轉變當前過分物質化的價值導向具有重要意義。價值觀的轉變是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先導,轉變物質主義的價值導向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關系的實現。另一方面,佛教價值觀的入世維度及其朝向關注人心、人生乃至人間的歷史發展趨勢,也表明佛教可以進一步開出關注現實生態環境建設的維度,由“心解脫”趨向“境解脫”,倡導“心境並建”是時代對佛教價值觀建設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