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幾點意見
蘇州大學:潘桂明
內容提要:
文章題目:《佛教教育的幾點意見》。
本文內容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認為在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客觀條件下,新世紀的佛教教育正面臨著嚴峻考驗,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作者分別考察、分析了這些考驗和機遇的具體內容。
第二部分,對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佛教教育的成敗和經驗教訓作了一般性的考察。作者認為,從總體上說,中國的佛教教育有著優良的傳統,歷代的寺院教育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民間的佛教思想文化教育也有成功的經驗。但在某些歷史時期,佛教教育也有停滯乃至倒退的情況。
第三部分,作者認為,相對於世俗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發展,佛教教育呈現出嚴重滯後的局面,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與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的進展相比,佛教教育的內容存在嚴重脫節、無法適應的問題。(2)除了觀念的更新,佛教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仍有待改進。(3)忽視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缺乏服務社會、人生的現實感。
第四部分,對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的成立,以及對研究所今後的佛教教育和學術研究,作者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1)把純正的佛教信仰與純正的學術研究有機結合。(2)當代佛教教育的重心,是加強佛教理論研究,提高佛教學術水准。(3)佛教是一種文化現象,佛教教育要配合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並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揚自己的長處。(4)在佛教教育中,既要注意吸取世界各國的先進經驗,又要堅持自己民族的獨立性,發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5)建議創辦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刊物。
一
在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客觀條件下,新世紀的佛教教育正面臨著嚴峻考驗,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一方面,隨著20世紀最後20年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和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整個社會出現急速世俗化、物欲化的趨勢,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和物質生活的關切普遍高漲,對精神生活失去興趣乃至采取排斥態度,大眾文化的崛起使多數人缺乏對人生目的、人生意義的正確認識。理論上說,科學技術的進展也將壓縮宗教存在的空間,人們對自然界的日益了解,意味著神秘感、神聖性的不斷消失,對那些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毋須再去寺廟或教堂尋求答案。為此,佛教和佛教教育面臨著嚴峻考驗。
另一方面,人類除了物質生活還需要精神生活。現代化的進程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伴隨各種棘手的社會問題的出現和加劇;科學技術滿足人類需要也有其明顯的局限,並有可能造成日趨嚴重的全球惦性危機(環境污染、戰爭威脅、生態危機、人口危機、能源危機、道德危機),人們將無法擺脫心理和精神上的困惑、恐懼、孤獨、緊張、壓抑。與此相反,宗教提供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滿足人們特殊感情的體驗,也使人們在獲得援助、愛撫、安寧、解脫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義務感,深刻領會人生意義、道德價值。宗教生活的核心是道德修養,歷史上佛教的道德教育是最為成功的,科學的進步不能保證道德的進步,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的應用,既給現實人類帶來直接利益,但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倫理道德問題,它需要通過人文道德的教育予以糾正。這些,給宗教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
二
中國的佛教教育有著優良的傳統,歷代的寺院教育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民間的佛教思想文化教育也有成功的經驗。
在中唐以前,佛教教育主要通過寺院高僧的言傳身教和寺院本身的律儀規范進行,法師的高超佛學素養和道德魅力成為僧眾和居士的楷模。在高僧大德門下,往往聚集數百乃至數千弟子,聽聞經典,修習佛教教義,親睹高僧風采,從而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佛教學者和大德法師。如道安、慧遠等大師以自己的學問和道德感化周圍無數的人士,提供當時佛教教育成功的例子。譯經院在早期佛教教育中所起作用非同尋常,以某經師為核心的譯場本身就是一所佛教大學,如羅什、玄奘的譯場,以譯經事業為中心,既弘揚了佛學,也培養了佛教高僧。同時,嚴格的寺院制度和僧伽紀律也起著不可忽視的監督作用。
中唐以後,隨著禅宗的興起,律寺的嚴格寺院管理制度受到挑戰,傳統經師的學術地位也受到沖擊。禅師的法堂說法和開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指點乃至各類開放性的社會活動,都納入佛教教育之中。佛教禅宗的教育無疑具有新鮮活潑、針對性強的特點,其平等式、啟發式、暗示式教育方法展示了新型的佛教教育形態,至今仍有很強的參照意義。但於此同時也造成不少偏頗,為部份不學無術之徒所利用,造成某些禅僧狂妄自大、浮誇虛誕、诋毀經教、不修戒律的作為,故而在當時就曾引起清涼、文益等高僧的批評和修正,此後對此進行抨擊的人就更多。
宋以後,佛教開始走向衰退,佛教教育也有停滯、倒退的趨勢,與此同時,民間書院的文化教育活動正走向繁榮發達,在官方教育體制之外獲得極大成功,成為中世紀中國文化教育走向成熟的標志。原本仿效或吸取佛教教育的世俗文化教育,宋以後開始成為佛教教育界的模仿對象。寺院教育在宋以後逐漸失去其固有特色,即使在內容上也有不斷世俗化的趨向(如突出忠君愛國、仁義禮智等思想)。隨著西方淨土稱名念佛修行在僧俗兩界的推廣和普及,佛學研究之風也日趨衰落,佛教理論幾乎在近十個世紀內長期停滯不前。
清末近代,佛教衰弊已極,教理荒蕪,教制松弛,加上"廟產興學"之風驟起,佛教教育幾乎面臨癱瘓,致使信眾不明教理,以念佛為佛教之全體,拜忏為教理核心。幸有高僧太虛力挽狂瀾,致力於僧伽教育,設立各類佛學院,創辦多種佛教刊物,又提倡教理革命`教制革命,號召走"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道路。另有居士楊文會等創立金陵刻經處、支那內學院,開展近代佛教研究,繁榮居士佛學,使近現代佛教教育得以維持,並與近代學術研究之風尚相適應。
三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都是驚人的,在許多方面已經開始與世界接軌。相對於世俗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發展,佛教教育呈現出嚴重滯後的局面,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與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的進展相比,佛教教育的內容嚴重脫節、無法適應。
面對不斷湧現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部分僧俗信眾不能取客觀的態度對待,認真研究、分析。個別佛學者往往會說,這些東西在佛經中早已指出,如宇宙宏觀構成、物質微觀構造。這顯然帶有若干自慰的性質。佛陀當年通過修行體驗,推測或猜想到了宇宙人生的某些方面,與近代科學有不少暗合之處,但這些畢竟沒有經過實證,與近代科學實驗所得結論有所區別。實際上,佛陀的貢獻並不在這裡,故沒有必要為此而證明佛教與科學完全吻合。現代科學的發展速度已經超出人類的想象,佛教教育的內容應該盡可能獲取有關科技知識,並把它們作為與當今社會對話、合作的重要方面。在佛教歷史上,上座部地位之所以被大眾部所取代,是因為長老派人物墨守成規,不能接受新事物、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社會實際。隨著接受過現代文化教育、具有豐富科學知識、勇於面對現實的新一代年輕法師的迅速成長,這一局面無疑將得到改變。
其次,除了觀念的更新,佛教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仍有待改進。
目前國內許多佛教組織和大型寺廟雖然開辦了不少佛學院,但真正成功的並不多。其原因之一,是仍然遵循固有的、傳統的辦學方法和手段,課程設置、授課方式缺乏創新的勇氣,或培養目標不明確,或起點不高、層次較低;又由於規模普遍較小,圖書資料缺乏和教學設備落後等原因,所以難以滿足社會實際需要。在這方面,我覺得聖嚴法師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及其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是比較成功的例子。
第三,忽視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缺乏服務社會、人生的現實感。
現代社會變化極大,發展迅速,佛教教育不可能再是單純的佛教知識和修養的教育,而應是以佛教理念為基礎的全方位的現代教育。就目前而言,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教育和素質培養亟需加強。由於近代佛教積弊太深,佛教的深刻理念和積極教義長期受到嚴重歪曲,有的甚至面目全非,把外道當作自家教義,把迷信當作正信,既放棄了佛教的優勢和特長,也降低了佛教在人文建設方面的社會地位。佛教教育要防止片面強調單方面的知識傳授,忽視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未來的佛教高僧應該是全面發展的傑出人才,能面向現實社會、適應現代人生。
以上幾點看法是否符合實際,請大德法師、教界人士批評指正。
四
西園寺戒幢佛學院研究所的成立,對當代中國佛教教育和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以此為契機,促進整個中國佛教教育和學術研究的良性發展。基於這一辦學宗旨,我覺得目前最為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將高起點、高標准、高層次的思想貫徹落實到佛教教育方面,使研究所成為衡量國內佛教教育水准的一面鏡子。為此,我在這裡試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以供教界人士參考。
第一, 把純正的佛教信仰與純正的學術研究有機結合。
在佛教教育中,必須提倡純正的信仰,研究純正的佛學。佛陀的偉大貢獻,在於教人如何認識宇宙人生,正確對待現實人生,它集中反映在四聖谛、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原始佛教教義中,其核心?quot;無我"學說。佛陀所示的佛教基本原理本質上是無神論的,與各類鬼神迷信毫無關系。現代佛教教育需要培養大批具有純正信仰、純正佛學、純正道德修養的高僧大德,使成為社會人生的楷模,提高佛教在社會人士、普通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當代佛教教育的重心,是加強佛教理論研究,提高佛教學術水准。
由於宋以後佛教的日趨衰頹,教理研究之風蕩然無存,因此,近代以來楊文會、歐陽漸、呂澂三代佛教學者以及太虛、印順等佛學大師的學術研究傳統就顯得特別珍貴。如何繼承和發揚這種學術研究傳統,是一個現實的課題。通過佛教教育,培養佛教學術隊伍,提高佛教學術水准,應是當務之急。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擁有國內外一流的、豐富的佛教圖書資料,必須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參照大學圖書館的辦館模式,辦成全國一流的佛教圖書館),吸引國內外和教內外優秀佛教研究人才,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提高佛教學術水平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與學術界展開必要的對話,作廣泛的交流,以了解各自的立場觀點、思想方法,相互促進,取長補短,為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共同作出貢獻。
第三,佛教是一種文化現象,佛教教育要配合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並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揚自己的長處。
為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佛教教育根據自身特點,可以突出人文方面的優勢,即把佛教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整理、評價,弘揚其優點,剔除其糟粕。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文化傳統,有必要從弘揚民族文化的角度,吸取古代書院教育的成功經驗,培養和造就大批有優秀文化素養、高度人文精神的傑出人才。
第四,在佛教教育中,既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國的先進經驗,又要堅持自己民族的獨立性,發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
佛教產生於印度,發展、繁榮於中國,中國佛教的思想文化曾對世界各國的文化產生過廣泛深遠的影響。中國佛教有自己完整的漢文、藏文、滿文等三藏典籍,其內容不僅能全面反映佛教在中國的全部發展變化過程,而且也基本保存了印度佛教的歷史面貌。中國佛教教育的崇高使命,是發掘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以指導和改善人類日益缺乏的精神生活。所以,就目前階段而言,我們的立足點應當是中國佛教,落實在對中國佛教的透徹研究基礎上。
第五,建議創辦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刊物。
佛教教育與佛教學術研究的成果要通過學術性刊物反映出來。目前國內高質量的佛教學術刊物屈指可數,這對佛教自身的發展很不適應。通過創辦佛學學術刊物,建立佛教規范化的學術體系,與現代學術環境保持一致,並作為與各種學術團體、學術觀點對話的窗口。通過佛學刊物,發現、培養和造就佛學人才,推進國內佛教研究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