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張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印光大師殊勝開示之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印光大師殊勝開示之六

收於《印光法師文鈔》卷二之《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是開示淨宗念佛法門一篇重要文獻。文雖不長,說理精辟。依之而行,定可不斷惑業,即生頓脫三界樊籠,徑生西方。一生西方,即獲不退,必定不歷異生,得預補處進而圓成佛果也。某三讀其文,薄有解悟,試略釋其意,以饷淨宗初學,先列原文。次逐段诠釋。今初

“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覺合塵。全體轉為煩惱惡業。因茲久經長劫,輪回生死。如來愍之,為說諸法。令其返妄歸真,背塵合覺。使彼煩惱惡業,全體復成智慧德相。從此盡未來際,安住寂光。”

一切眾生,心具十法界。隨悟淨緣,變造佛法界;隨迷染緣,變造九法界。離十法界外,更無一法可得。故佛法界之如來智慧德相,本來具有,無欠無缺。只為迷真逐妄、背覺合塵,隱而不彰,全體轉為煩惱惡業。以迷染緣故,長劫於生死中受妄幻輪回之苦。大覺世尊愍眾生迷本具之智慧德相,枉受生死輪回之苦。以故說種種法。令一切眾生,背塵合覺,反染還淨,復本有智慧德相,安住於寂光真境。盡未來際,享常樂我淨之寂滅法樂。

“猶如結水成冰,融冰成水。體本不異,用實天殊。”

此引喻。本具智慧德相,喻水。煩惱惡業,喻冰。迷智慧德相成煩惱惡業,喻結水成冰;滅煩惱惡業成智慧德相,喻融冰成水。冰水濕性是同,用則天淵之別矣。

“然眾生根有大小,迷有深淺。各隨機宜,令彼得益。所說法門,浩若恆沙。”

如來一代所說,約時有五,約教有八。或說頓教,或談漸法。唯隨當機所宜,原無定法也。以機有萬殊,故法有千差。若細分之。多若恆河之沙。

“就中求其至圓至頓,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攝諸法,上聖與下凡共修,大機與小根同受者,無如淨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

前面說如來法門,多若恆沙。但求其既圓頓又易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如淨土法門最為殊勝超絕也。

“何以言之,一切法門,雖則頓漸不同,權實各異。皆須修習功深,乃得斷惑證真,出離生死,超凡入聖。是謂全仗自力,別無倚托。倘惑稍未盡,則仍舊輪回矣。且皆理致其深,不易修習。若非宿有靈根,即生實難證入。”

此言其他一切通途法門,以唯仗自力斷惑證真,無佛力依仗攝受,所以為難。若非宿有大根機者,實難即生了脫也。

“惟有淨土法門,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習。由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娑婆苦惱眾生,是故較馀門得果為易也。”

此說淨土念佛法門,唯念一句六字洪名,無論愚智,皆可修習,不論功夫淺深,斷惑與否,均可仗彌陀慈悲願力,接引往生。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故較其他通途法門,易於得果也。

“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克期得生。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系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

淨土法門,往生西方,全憑信願,而且須真心切願,信願若切,無論念佛功夫淺深,皆可往生。若無信願,縱然念佛功深,幾乎近一心不亂境地,亦難往生。何以故?與佛願相違故,不合淨土念佛法門以信願持名為宗旨故。藕益大師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千古不易之鐵案也。印公切願二喻,妙無以加萬勿颟顸讀過。

“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著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眾務,了無少暇,須於早晚十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以阿彌陀佛曾有願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此段開示,十分真切。宜仔細體會,幸勿草率讀過。一句彌陀,不在於達到一心不亂與否,只在於行住坐臥,時常在懷,如切事系心相似。初則時斷時續,日久功純,定能達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則淨業即為大成,往生西方可必矣。藕益大師雲:“此事第一要信得及,二要時時發願,三要念佛工夫不間。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雖聰明天伶俐,亦不生也。”三事者,信願行三法也。二大師所說,若合符節,寄語淨宗學人,對印公此篇殊勝開示,應反復領會之。

“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發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貪嗔癡,戒殺盜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則心與佛背,感應道隔,但種來因,難獲現果矣。”

發慈悲心,行方便事。此乃利人也。息貪嗔癡,戒殺盜淫,此為自利也。能自利利他,方合佛慈悲度世之心,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若口雖念佛,行與佛背,則但種來因,難獲往生現果矣。

“若志誠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應,如是念佛之人,至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必然親垂接引,往生西方,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此則全仗佛力,不論功之深淺,惑之有無。但具真信切願,決定萬不漏一。”

能志誠念佛,自利利他,則行合佛心,若真信切願。則合佛攝生之願,自然往生西方,萬不漏一矣。

“至於已斷惑者求生,則頓超十地。已登地者求生,則速證佛乘。所以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菩薩,皆願往生也。”

此幾句明淨土法門,乃至圓至頓之殊勝法門,上上根人如登地菩薩等,發願求生西方,則得速圓佛果。所以文殊普賢馬鳴龍樹,鹹願往生。此即藕益大師所謂“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也。

“具十惡者念佛,尚預末品。將墮獄者念佛,亦登蓮邦。因茲張善和,①張锺馗,②雄俊,③惟恭④等惡人,同出輪回也。”

此幾句明淨土法門攝機之普,即十惡之人,及臨終地獄相現,生大怖畏,遇善友教,拌命念佛,十念或止一念,即便命終者,亦得仗佛攝受,往生蓮邦。所以張善和,張锺馗,雄俊,惟恭等惡人,亦可同出輪回。此即藕益大師所謂“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也。”

“其他戒善具修,定慧均等,居塵不染,處濁恆清。克志西方,高登上品者,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何可得而勝數耶!”

此幾句贊淨土法門之普攝群機也。凡奉持諸戒,具修十善,居塵學道,不沾眾惡,信願念佛,往生西方者,則其數甚多,猶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何可勝數也。

“是以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往聖前賢,人人趣向。以其為如來普度眾生之要道,眾生出苦之妙法故也。”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如天普蓋,如地均擎。九界眾生,捨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何以故?以其為如來普度眾生之要道,眾生出苦之妙法故也。

註①張善和,唐時人,屠牛為業。臨終,見牛數十頭來索命,善和大怖,急告妻雲:延僧為我念佛。僧至。謂雲:經言,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至心稱阿彌陀佛,具足十念,以念念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善和聞教,即向西厲聲稱南無阿彌陀佛,未滿十聲,忽雲:佛來也,言訖而終。

註②張锺馗,唐時人。居長安,殺雞為業。臨死,見群雞齊來,啄其兩目,血流痛不可忍。有沙門宏道見之。為設佛像,勸其念佛。張連稱佛號,少頃,群雞散去,香氣滿室,即端坐而逝。

註③雄俊,唐成都人,俗姓周,善講說,無戒行。嘗返初服從軍,尋復為僧。亦頗知悔,常持佛名。大歷中,暴亡。入冥司,閻君呵責,命付地獄。俊大呼曰:觀經言,造五逆罪,臨終十念,即得往生。雄俊雖造罪,不犯五逆。若准念佛之功,合生淨土。不然,三世諸佛即成妄語。遂合掌至心念佛,寶台忽現,乘空西去。

註④惟恭,唐荊州人。常賭博飲酒,暇則誦經,祈生安養。同寺有靈巋者,和他相類。裡中人評之曰:“靈巋作盡業,惟恭繼其跡。地獄千萬重,莫厭排頭入。”恭聞曰:我雖罪無所逃,然仰賴佛力,十念往生,豈墮惡道者耶!一日恭病。巋歸寺,途中,見少年手執樂器,問從何來?曰:西來迎恭上人耳。懷中出蓮華,華合如拳,葉透異光,望寺而馳。次曰至寺,恭已亡矣。華合如拳,蓮苞未開狀,蓋恭下品往生之象也。

 

上一篇:開願法師:可以燒紙錢燒元寶供養佛菩薩嗎?
下一篇:開願法師:心態的穩定是參學的基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