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覺悟人生
今天我們緣分非常殊勝,又歡聚在這裡,大家福報非常大,佛緣非常深。
第一講 學佛要做一個明白人
佛告訴我們:我們要做一個明白人。佛就是明白人。佛教是教育,佛教是文化,只有真正學到佛的精華、佛的精神,我們才有受用,才能夠把佛法落實在我們日用平常當中,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真正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體現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當中真實的意義。
“覺悟”就非常重要了。“佛”是印度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智慧、是覺悟。所以佛法自始至終都是教導我們如何增加智慧、如何提升覺性——祖師們常講的恢復我們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正知正見。
我們遇到佛法,入門種種因緣不同,但是所尋求的是相同的。每一個人都想增加福報,每一個人都想增加自己的智慧。怎麼樣才能做到呢?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到我們這個世間,給我們展現了什麼呢?我們學佛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呢?這是我們很關心的話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很迫切想知道的話題。所以佛教導我們要做一個明白人,明白了這些我們學佛就不叫迷信了,這叫智信,有智慧。佛教是讓人破迷開悟,破除迷信,增強正知正見。
首先教導我們要斷惡修善,這是佛門的基礎,這是我們在人間、這個地球上最基礎的根本。如果這個地球上每一個人都能夠斷惡向善,都能夠孝養父母,你說這個地球多麼美好,災難自然就化解了,戰爭也就沒有了。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希望和平,都希望安定,都希望祥和,怎麼樣能落實呢?就要靠我們每一個人從內心當中覺悟。我們覺悟了,我們身心安定祥和了,把這個文化、這個精神傳遞到你身邊的人,傳遞到與你有緣的人,他們也祥和了,他們也把心安下來了,這個時候這個世界自自然然就和諧、安定,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幸福美滿。只有安定和諧我們才有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我們要明了,最基本的義務——我們要做個善人。佛經一展開,“善男子、善女人”,我們就有份了,因為這是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我們學再多的佛法,落不到實處,這就是我們得不到受用的根源。首先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當中都經歷了許多的事情,每一個人想法不一樣,每一個人生活的環境都有所不同,才產生了千差萬別。但是規律是相同的,每一個人的期望是相同的。
佛教導我們如何從煩惱的世界、煩雜的人生回歸到清淨自在,回歸到圓滿就對了。八萬四千法門一切的佛法無過於讓我們放下煩惱,回歸清淨而已。所以我們作為佛門弟子,學的是什麼呢?智慧、覺悟。智慧、覺悟從哪裡來呢?從不分別、不執著當中來。因此我們在內心深處一定不要有對立,一定不要有沖突。有沖突、有對立這是我們自身錯誤了,用這麼一個心學佛你得不到佛力的加持,學其它的宗教照樣得不到加持,因為你用的是分別心、煩惱心去學。一切聖人的智慧都是從清淨心裡面流出來的,唯有我們從煩惱當中把我們這個心收回來,我們才能夠體悟到佛法,能夠聽明白佛菩薩對我們慈悲的教誡。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佛法,每一個人受用不一樣,每一個人聽講的感覺也不一樣,來源於什麼呢?來源於我們這顆心有多麼真誠,這個心有多麼清淨,所以祖師常講“至誠感通”。
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怎麼樣能夠入門呢?一切恭敬。對佛菩薩恭敬,對一切眾生也要恭敬,就非常殊勝。我們今天上午做放生法會,就是祈福世界,祈福人民,真正地開顯我們的愛心、慈悲心,這叫慈悲一切。試想一下我們去放生,對一只小鳥都有無量的愛心,如果我們把這個愛心拓展開來,你說你多麼的快樂。不能說我們對小動物有愛心,你對你身邊的人就沒有愛心了,有煩惱了,這就錯誤了。往往很多人對外面的人有愛心,對自己的家人沒有愛心,煩惱、生嗔恨心,這是錯誤的。佛教導我們要有一顆平等心,平常心就對了。
我們放生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通過這些方式,通過這些場面的磁場的加持力,把大家內心深處那一份真正的愛心、慈悲心給開發出來。開發出來了要能保持,不能我們今天放生慈悲心開顯了,回到家就忘了,就錯誤了。佛教導我們慈悲一切——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以我們就把放生納作我們修行當中的一個功課,一個實踐的功課,通過這種形式來練習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把慈悲心落實到我們生活當中去,非常有意義,同時我們也救護了有緣的這些其他道的眾生。
佛告訴我們有六道輪回,我們人是其中的一道。為什麼我們得人身了,它們得了畜生身,變成一只鳥、變成了一條魚?佛告訴我們:業力牽引。佛在《十善業道經》上告訴我們:“心想異故,造業亦異。”因為每個眾生的心想不相同,想法不一樣,所以感召的生活環境不一樣,感應的我們身體的狀況也不一樣。誰感應的?我們自己感應的,我們自己業力的顯現。
佛在《般若經》上常常告訴我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我們一切的行為誰來支配?我們的念頭,在為我們的生活起指導作用。你的念頭是善的,你所作所為都是善的;念頭起了嗔恨心、起了煩惱,你的生活、你的舉止動念全是煩惱。它是主宰。可見得我們這個心的力量有多麼大!明白了這個道理,才知道修心養性是多麼的重要。“諸法無我”,在萬事萬物當中、在你的日用平常當中,很難找到自己啊,沒有自己!沒有自己才是對的,你說哪一天是你自己呢?哪一個小時是你自己呢?哪一分鐘是你自己呢?哪一秒鐘是你自己呢?時間剎那剎那地在變化,你內心的念頭不斷地也在變化。你說哪一分鐘是你自己?你說這一分鐘是自己,這一分鐘過去了,所以我們的生命在剎那不住的狀態下延續著,這是我們真正的生命。受著我們心想的牽纏,不斷地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起著反復無常的變化,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酸甜苦辣,是它在起指導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明了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面的。
我們對別人有愛心、對別人有慈悲,自自然然地反應的外面的世界都是美好的,都是純淨純善的;我們有了嗔恨心、有了煩惱心,你所感應的外面的世界都變成了煩惱。煩惱也是無常的,諸法無常嘛。所以當我們生煩惱了,就要觀想“諸法無常”,你就不生煩惱了,煩惱就沒有了,因為它是無常的嘛,你何必去生煩惱呢?別人欺負你了,別人障礙你了,“諸法無我”,沒有自己他欺負誰呢?這個境界就高了。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啊!唯有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的人生才能一帆風順,才不至於被業障把我們給束縛住。
業障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有個業障在那裡擺著,那我們的這個力量,要把它去掉那很費工夫。佛明明告訴我們“諸法無常”,它是在變化的,那當然不是真的了。不是真的,它真起作用,從哪裡起作用呢?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之處它就已經起作用了。外面遇到了條件,佛門講緣分,它就果報現前,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回向文裡面,其中“忏悔”這一條裡面就告訴我們: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你這個煩惱的心、業障的心清淨了,煩惱就滅了,業障隨之也就滅了。但是我們凡夫業障是隨滅隨起,這叫伏煩惱。我們念佛的時候非常清淨,煩惱好像沒有了,很短的時間,那個煩惱又起來了。煩惱好像是永續沒有間斷,我們功夫間斷了,這就是我們的功力不夠啊。每天我們誦經、念佛,真正的目的是達到把我們的業障消除掉。怎麼消除掉?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了,業障從哪裡來啊?就沒有了。我們現在有業障,因為你的心,煩惱心沒有滅。佛性就在煩惱心裡面,煩惱心也含有圓滿的佛性,是一體啊!你業障現前的時候,佛性變成了煩惱;你清淨的時候,煩惱變成了菩提。所以轉煩惱成菩提,是這個道理。
既然沒有我,那我們執著這個我,是對的還是錯的呢?我們初學的人,聽到這裡,恐怖心就升起來了:沒有我,沒有我怎麼辦呢?不是自己明明在這裡坐著,怎麼會沒有自己呢?我們眾生之所以是眾生,無始劫以來執著我們生活的狀態,不能轉變。
我們小的時候出生在一個家庭裡面,從你出生的那一天開始,不斷地熟悉你這個環境,熟悉一年、十年、二十年,你就把它當作自己的家,家裡的這些人,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哦,這都是我的親人。那你出生那一天,跟他們不是很熟啊,在那種情況下,你的依戀,就沒有那麼強、沒有那麼深。
最明顯一個例子:比如這個小孩生下來就被別的家庭領養了,十年、二十年以後有可能對自己出生的這個地方、對他親生的父母沒有感情,對那個領養的地方有感情了:這是自己的家,在這生活了那麼多年,照顧自己的這是自己的父母,產生了感情。從這很淺顯的道理告訴我們,我們所執著的這些環境、這些人、事、物,是我們習慣造成的,不是真的,是我們習慣了。我們到一個新的環境會不適應,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呆上幾天、呆上幾個月,好像我們很熟了,也適應了,這就是自己的世界、自己生活的方式,不斷地在轉變。
人的一生,不知道要轉變多少次,不停地轉、不停地變,這是一個輪回的現象。眾生在這些變化當中,既然沒有自己,當然找不到自己,他就會找一個依托以為是自己,把這個身體當作自己,把這個生活環境當作自己的依報環境。但是這個環境、這個身體它有成、住、壞、空,身體本身它有生老病死,所以我們就產生了痛苦。看到這個花現在很漂亮、很莊嚴,過一個星期、過十天它敗了,我們就傷心了,感覺它滅了;過幾天又來個新的花,我們的這個歡喜心又起來了,不停地在轉變。所以我們能夠覺察這個事物的心不生不滅,我們能夠感悟到我們這個身體的這個心不生不滅。唯有找到它,是我們真正生命的永恆。
佛四十九年弘法利生,無過於讓我們找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而已。本來面目是什麼?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心經》告訴我們得很清楚啊。所以我們真正的生命不會因為環境的成、住、壞、空產生變化,也不會因為你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而產生變化。它是永恆的。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永恆,只感覺到了無常?只感覺到我們這個身體從出生到年幼、到少年、中年、老年不斷地在變化,不斷地在感受著種種的無常,外面的世界也在變化,生活環境很美好,但是它保留不住。所以古人常感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在我們的這個世界裡面被無常的環境、現象把真心蒙蔽了。蒙蔽了真心以後,才產生了種種的痛苦,產生了種種的業障,越迷越深,越陷越深,最後我們不能自拔,把自己送到苦難的世界裡面去了,送到苦惱的生活環境裡面去了。
老年人為什麼那麼多病呢?為什麼身體不健康呢?決定心情不開朗,決定是憂慮重重啊。身體所能夠感應到的自然都是病態的狀況。如果你灑脫一點,如果你開朗一點,你的身體就會因為你的開朗灑脫變得健康。
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呢?阿彌陀佛寓意無量光、無量壽啊。光明代表智慧,念的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光明代表壽命,無量智慧、無量壽命,你說你會老嗎?你說你會有病嗎?決定不會老,決定沒有病。注入我們生命裡面的是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多麼殊勝多麼有意義呢。這是我們念佛真正的意義。
別人講你們光念個“阿彌陀佛”,你們是迷信啊,什麼都不明了啊。他不知道佛門裡面有高深的智慧,有圓滿的學問、文化,但是懂的人太少了,不明白佛門裡面到底在講些什麼。佛教在我們中國一千多年的歷史,代代出現這些祖師大德,他們把佛教的思想智慧發揚光大,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當年我們佛教的會長趙樸初老先生感慨地說了一句話,說如果中國人離開了佛教好像說話都不完整了,佛門裡面有很多的詞語,慢慢地深化流傳到我們每個家庭當中:慈悲、善良、覺悟,很多的詞語都是從佛經裡面流傳出來的。前天我們和幾位文化界的名人、老教授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還在說,佛教在我們國家發揚光大,生根、茁壯、成長、有豐碩的果實,可見得我們中華民族是非常有福報的,為什麼有福報呢?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心量大,不斷地在吸收著智慧,不斷地在開拓我們的心胸,能夠把佛法圓融到我們生活當中來,變成我們中華文化的三個支柱之一。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已經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之中,已融入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個角落,都在我們的生活日用平常當中啊,只是我們沒有覺悟而已,我們沒有覺察到啊。
可見得佛教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生活當中,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一千多年佛教都是教育,燒香是代表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信心,是表法,而不是佛菩薩喜歡聞你這個香;磕頭表我們尊師重道,就像我們過去到學校去讀書,對老師要行禮,以前是三跪九叩,現在是鞠躬。所以禮佛不是拜偶像,是代表我們用最虔誠的心來學習佛的教育,來學習佛的智慧,我們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在佛門裡面得到受用。
現前一般有一個誤會,一談到佛教就知道去燒香磕頭,去燒香磕頭了也不知道是什麼道理,什麼原因,就產生了一個迷信的色彩:這家又迷信了,到廟裡去磕頭燒香去啦。影響很不好,自己也不好意思。偷偷地去燒個香、去磕個頭、去求個平安,他不知道佛門裡面有高深的智慧,真正我們要保平安、真正要吉祥,我們要學佛,學佛的智慧、學佛的慈悲啊。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明了了,學佛是時尚的,學佛是趕得上潮流的。不是我們學佛了別人會笑話我們:你怎麼學迷信啊?你怎麼搞這些東西啊?他能夠說這些話出來他是對中華文化不了解,對我們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明不了解,了解了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自身要知道,要明了。
過去這些大詩人,大文豪,他們有那麼高的決心,他的作品、著作能夠流傳於後世,沒有別的,他的心胸豁然開朗、灑脫啊。這些精神從哪裡來的呢?佛門來的。在佛門裡面所學到的。到我們社會當中,一般人的感覺,哦,那麼高深,那麼的有意境啊。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達到這個程度,每一個人都應該把我們自身的心量拓開,這樣你才能夠有所成就。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識不夠我們談什麼這個力量啊,底氣都很弱,所以我們學佛別人不理解,我們學佛有障礙,如果真正明了了,這些障礙全部化解了。
佛教教導我們真正地來了解我們的生命,這個意義就非常深非常廣。佛講經49年,就是來為一切眾生講明白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人生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所以佛法對每一個人都非常的重要,這個意義都非常深遠。
學佛了,就是學智慧學覺悟了。如果他們明了了,他自然也會來學了,不會障礙你的。佛法,覺悟之法,都應該學習。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怎麼樣來認識自己呢?佛教導我們怎麼樣來面對人、事、物的環境,怎麼樣來開啟我們真正的智慧,有圓滿的方法,有圓滿的理論。不是佛能成佛,我們眾生都是凡人,是佛能成佛,佛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能成佛,是這個道理啊。可見得佛教裡面講的這個心量多麼大,佛告訴我們眾生和佛是平等的。我們感覺我們是眾生,佛慈悲偉大,但是佛告訴我們,我們和佛是平等的,沒有區別的,可見佛的心是多麼的清淨慈悲。
我們學佛時間久一點,就會產生傲慢之心,啊呀我學了多少年、我修了多少年,瞧不起初學,瞧不起剛入佛門的,這是很大的錯誤。都是平等的嘛,佛和眾生都是平等的,那你學幾年你就很了不起啦,那別人都不如你了?這是錯誤的。真正地去學習,一定要把我們的這個我慢心降服,只有我們把這個心放平和了,才能夠真正聽明白佛菩薩的教育。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培養我們的這個平等性。在我們生活當中這個我慢是很難降服啊,有一點成績就值得驕傲,一驕傲就把自己真的忘了,障礙你的菩提心,障礙你的菩提大道往前進步,那怎麼辦呢?每時每刻佛教導我們對一切恭敬,你要想有進步,對一切人有恭敬心,像對待佛一樣恭敬,那就對了。不能說我是老修了,別人都是初學,別人都不如你,你很厲害,這是錯誤的。
佛法猶如大海一樣,我們每一個人在裡面的受用是不同的,因為我們來到佛門裡面所求的也不同,結果當然不同。我們去努力付出,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得到的結果是我們的初發心。你是為什麼而做的,將來得到的果報和你的心量是相應的。你說我就是為了家人能夠平安健康而來學的,你得到的就平安健康,這麼一個果報;如果我們是為了生天而學的,說人間太苦了,我們在人間雖然有快樂但是痛苦還是很多,不如這一生斷惡修善,認真修行,來生生天,你一切的努力是為了生天而修的,將來你心境變成了天堂。努力是相同的,發心不同,將來的結果是不同的。
有的人發心很大,說不但人間的這個榮華富貴不好玩,不好,天上也不究竟啊。天福雖然是沒有苦都是快樂,但是還有享盡的時候啊。因為他的分別執著沒有去掉,當福報享盡了還要墮到人間來,還要墮到六道輪回裡面去,甚至也要變餓鬼變畜生,去受業報,天上也不好玩。那怎麼辦呢?拼命地修行,認真真干,超越輪回。所以努力是一樣的,你想生天也好,你想成佛也好,努力是相同的,但是你的發心不同,果報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想修一點福報,說我這生沒有福報,來佛門裡面布施供養,我就是為了修福,所以你就能得到福報。無所求地修,得到的是無量的功德,就是這個道理。同樣一件事情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發心。我們的發心大,果報就大,發心小,努力了半天,努力了一生,得到的果實就小。
由此可知,我們做人、做事業也是這個道理。你的心量小你就只能做個作坊,你有多大的心量成就多大的事業。心量不夠,福報就聚集不起來。在我們修行當中,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宇宙的真理只有一個,在我們生活當中不斷地去升華不斷地去覺悟,也能夠體悟到佛法。因為佛法是智慧嘛,佛法就在生活裡面啊,只要你有覺悟有智慧,佛法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的心沒有正知正見,迷迷糊糊的,你讀佛經你也讀不懂,照樣有障礙,看著佛法也是有障礙。佛法本身是為我們來開啟智慧的,不是讓我們越學越糊塗,越學越迷茫的。
在我們修行的路上,認清楚了就容易下手。為什麼我們強調要學《弟子規》?《弟子規》是一個基礎,是我們做人的基礎,也是我們修行成就菩提大道的基礎,也是和諧安定的基礎。首先什麼地方和諧安定呢?我們的家庭和諧安定。你知道怎麼樣孝順你的父母,孝敬你的長輩。同樣的你的兒女學會了將來如何孝敬你,你的家庭就沒有恐怖了。如果沒有學《弟子規》,不懂得聖賢的教育,你的父母有恐怖啊。當年年輕的時候為家庭付出,為大家服務,真的是做牛做馬,老了以後沒有保障啊,因為兒女沒有學《弟子規》,把老人都忘得一干二淨了,所以他們有恐怖,有恐怖就不和諧了,也不安定了。我們學了《弟子規》,就知道如何去做,自然就好了,你的孩子也學會了,這對他本身樹立一種人生的觀念也非常重要,他能夠孝順父母,能夠知道尊敬長輩,他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這是做人的根本啊,所以你們到老年的時候也沒有恐怖。可見得多麼重要,太重要了,這是基礎啊。不斷地修行,我們才能夠真正地體悟到聖賢所說的這些教育多麼的實用,多麼的用心良苦。
第二講 學佛要落實到生活中
在聖賢教育當中,學習一切的經論,它都有一個實處讓我們去實踐,去落實。這是學之有用,這也是我們人類和諧、整個生命延續的非常重要的一種精神文化。在我們學佛的路上,這也是根基。一個團隊裡面都能夠知道尊敬長輩,都能夠知道尊敬領導,領導也能夠愛護員工,也能夠關愛你下面的辦事的這些人員,那就和諧了。大家自然就團結一心了,你的團隊當然能發揚光大了。如果我們不懂得這些文化,只是利益的結合,只是互相利用的一種關系,人就會很容易在這種環境當中喪掉自己的本能、良知,都沒有了。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身邊的人全走了,有利的時候都來了,沒有道義可言。所以古人教導我們,交朋友也是同樣一個道理,看這個人孝不孝順父母,有沒有德行,這樣的朋友你交了以後可靠。那現在呢?我們對這個人不信任,對那個人不放心,就是沒有了這個根本。
我們不斷地學習佛法,才深感古聖先賢的慈悲呀,佛菩薩的教導對我們多麼有用。佛告訴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弟子規》:你要尊敬你的父母,你要尊敬教導你的老師。你的學業、智慧從哪裡來呢?老師教的。將來你做老師了,如果學生對你不尊敬,你的心情是怎麼一種狀況呢?換位思考,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尊敬自己,我們要想別人尊敬自己,首先要去布施尊敬,尊敬一切人,當然一切人都尊敬你了。佛門裡講,因果關系。
有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學任何一個法門都容易成就,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我們學的理論再多,依舊有痛苦,依舊有煩惱。因為沒有辦法落在實處,沒有辦法具體地來推行。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久而久之就產生了障礙,就修不出去了,沒法精進,心量太小,心量不夠,產生了種種的障緣,種種的業障。所以我們有業障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沒有覺悟,你有沒有真正地把它認識清楚了。
不是我們學佛了,我們就很消極,什麼都不干了、什麼都不做了。本來你沒有學佛的時候,對家庭照顧得還挺好,家裡還是蠻和諧的,你學完以後不和諧了,學完以後家庭更亂了,這不是佛的教導啊。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你家人反對你學佛,人家沒有錯,是你自己錯了。不能佛說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假的,自己也就什麼都不做了。那桌子灰塵都很厚了,是假相嘛,不用擦了,桌子也不擦了;那碗髒了也不洗了。你學佛學傻了,這錯了。所以菩薩教導我們要精進哪,一切都要干干淨淨,禮敬諸佛,諸佛是誰呢?一切人是諸佛,桌椅板凳也是諸佛,一切的事物它有法性,它也將來能成佛的,所以它也是諸佛。
我們學佛落實在哪裡呢?就是落實在我們的生活日用平常當中。我們擦個桌子,禮敬諸佛;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得干干淨淨,禮敬諸佛。不是我們學佛了以後,就把我們搞得亂了,就錯誤了。沒學佛之前,整理得整整齊齊,要繼續保持;學佛之後,我們要不斷地往上提升,要進步。你有一個好的環境,整潔的環境修行也方便,修行也很有益處。如果我們沒有學佛之前,家庭、家裡搞得很亂,現在學佛了,趕緊地把它搞搞干淨,把亂的全部收拾干淨了,你的家人,本來不了解佛法,對你學佛有意見他就不會有意見了,因為佛教導我們落在實處,我們把家庭搞得干干淨淨的,你的家人該說了,哎呀學佛是好呀,平時讓他掃個地他要蹦高了,現在那自己去掃了,自己去干活了。他們就說了,哎呀佛菩薩真好,他們會贊歎佛,他們也會學佛的,這就在度眾生。不一定我們講很多大道理在度眾生,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度眾生,一定不要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禮拜,迷迷糊糊地求他加持,求他保佑,這個感應不大,加持力也不大。唯有我們真正地覺悟了,真正開啟了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加持。
我們在佛門裡面,在佛像面前,去求佛菩薩給我們消業,念佛菩薩加持我們,目的是什麼呢?培養我們的清淨心,培養我們的恭敬心。你禮佛的時候,你的心要恭敬,你禮佛的時候一心念佛,身在禮佛,清淨呀,培養我們的清淨心、恭敬心、真誠心而已呀。通過這個方法,通過手段,把我們自己平常散亂的心、傲慢的心收回來。這是我們達到的效果,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真正的加持。有沒有加持呢?你把你的煩亂的心收回來了,變成一句 “阿彌陀佛”了,加持到你了;把你種種的妄念都收回來了,如果不再散亂了,不再狂亂了,你的功夫就成片了;再深一點,就得一心不亂了,你就成佛成菩薩了,那就殊勝了。
為什麼我們念佛很多年,功夫不得力,我們修行煩惱還很多,妄念很多,經常這個心跑得不知道到哪裡去了,道理在什麼地方呢?我們不知道從何入手呀。我們拜佛,我們至誠祈請阿彌陀佛慈悲地加持,慈悲地護念,這是制心一處啊。把所有的妄念、所有的心都收在阿彌陀佛上面了,我們的身體在禮拜阿彌陀佛;口念,心想,身體禮拜,叫三業清淨。三業清淨了,你就是菩薩了。但是我們這個菩薩保持不住,在拜佛的時候,感覺很清淨,第二念又跑了,又變成凡夫了,甚至於我今天很清淨,明天又變成凡夫了,心又亂了。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過程。開始是一念清淨,過一段時間你的功夫提升了,兩念清淨,變成一個小時能清淨,變成一天都很清淨,不斷地往上提升,最後提升到功夫成片了。佛告訴我們功夫成片我們往生淨土就有把握了。
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認真念佛,認真禮佛,至誠心把所有的精神灌注在一句“阿彌陀佛”上面,這就是一心的基礎,時間久了當然能得一心了。所以往生淨土不難哪,到極樂世界去很容易呀,古大德講萬人修萬人去呀,不難!關鍵的是我們有沒有這個信心,願不願意得一心不亂,願不願意去,這是最關鍵的。
我們學佛、念佛,認識一定要正確。有些人就害怕了,說我還年輕,我現在要往生那不行啊,得一心不亂對自己來說時間還久著呢,等往生的時候再得一心不亂也不晚。其實這是他對佛法不了解,對修行沒有搞清楚。成佛成菩薩不是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念著佛我們走了,我們就成佛成菩薩了,佛菩薩是活著成的。你真正地能夠到一心不亂了,你還可以去給別人說話,你還可以去聊天,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薩了。釋迦牟尼佛30歲的時候成佛,他沒有說30歲的時候就圓寂、涅槃,沒有。他成佛以後還在這個世間講法度眾生49年。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誤會,一定人過世了以後,那成佛去了,我們現在還有這口氣,感覺成佛離我們很遙遠,這是認識不夠。
佛菩薩沒有一個是過世以後才修成的,他沒過世之前一定修成了!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師24歲成佛,在黃梅五祖弘忍大師門下參學了8個月,他開悟了。所謂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成就了。他成就了以後不是24歲就死了呀,24歲沒有死,還在世間住到七十幾歲,弘法利生,把中國的佛教,尤其是禅宗,發揚到海內外,真正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力,貢獻也非常的大,號稱“東方的釋迦”。這是告訴我們,成佛是我們活著就可以成的。
六祖惠能大師一生也是一個傳奇的人物,不認識字,也沒有讀過書。在五祖會下8個月就能成佛了,可見得我們所謂的知識豐富,學識淵博,如果不擅長使用的話,佛告訴我們這叫什麼呢?這叫所知障。有障礙了,障礙你成佛,障礙你開悟,為什麼會障礙呢?因為我們的執著心沒有去掉,學一個東西就被這個東西給迷了,被這個東西給困住了,進入這個境界當中出不來了,產生了我執我慢。
佛告訴我們真心即是佛。真心是什麼?真心就是放掉我們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一切事的執著,一切物的執著,放下分別執著,佛性如如就現在面前了。所以我們自以為學識淵博,我們感覺我們怎麼樣了,錯了。剛才講了,諸法無我,你還有個我在,和佛法不相應啊。這是一個什麼道理呢?就是說我們覺悟的程度還不夠徹底,還沒有突破我們執著的這個障礙,產生了一個境界把我們自身給包圍住了,沒有辦法給擺脫出來,讓我們沒有辦法看清宇宙的真相。
過去真正明了這些道理以後,那就是一門深入,專修啊。專修的目的,是讓我們身心清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根塵脫落。這個道理就深了。六根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根性是佛性,六識就是把佛性已經轉變成了精神世界,轉變了。六塵這個精神世界變成物質世界,這個相就更粗了。所以整個宇宙,一切現象,六根、六塵、六識,是一切萬事萬物的物質,所謂塵土、微塵,是我們眼對外面的一切色相,耳朵對外面的一切聲音,我們看到一切現象起了分別,起了執著了,就把本來的本質給轉變了。
我們眼睛一看,這個紅的那個白的,我們的心變了;耳朵我們一聽,哎呀這個說得好聽,那個說得不好聽,被音聲把我們給困擾住了。三昧就是一心不亂呀,從哪裡得呢?古大德告訴我們,眼可以得眼根三昧,耳可以得耳根三昧。所以我們修行的這個道路上,你真正地用功夫了,認真真干了,你才能有所領悟。
我們所見到的萬事萬物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微塵,塵哪,就已經變成了很粗的相了。那些大哲學家,大文豪他們所看到的是什麼呢?他們看到的是識。所謂的“我思故我在”,能夠思維的,能夠想象的,這個東西是自己,他們已經不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了,他們執著,我能夠思維東西,我能夠想象,能夠去在我意識當中產生這些狀況,這是自己。所以他們的境界比我們普通人已經高得相當厲害了,我們對他們已經是非常地崇敬了,感覺太厲害了,他們看到的我們看不到,他們體悟到的我們沒有體悟到,所以成了大的哲學家,大的文豪。
那佛經裡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是根性,又提升一層。本質,一切的精神世界是它變現出來的,精神世界再演變,就變成物質世界,不斷地演變呀,我們眾生分別執著非常地快速,分別執著就是物質和精神的一種轉變,非常地快速。一起心一動念,物質世界就立刻起現形。那些大的哲學家呢?他能夠對外面的事相稍微有點不執著,哦,能夠有意境,能夠有一些哲理在,到底這個哲理有多深呢?就要看他,文學的造詣也好,學問的造詣也好,真正來源於什麼,來源於他學了這些知識,學了這些文化以後,把自己的心學到了多麼的純淨。沒有看到哪一個思想非常混亂,非常雜亂的人他當了哲學家,不可能當的。因為什麼呢?心雜亂,你外面的世界就亂,不是外面世界本質在亂,是你自己已經亂了。
佛看這個世界是佛的境界,菩薩看這個世界是菩薩的境界,那這個境界到底是菩薩的境界,還是佛的境界呢?真正地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圓滿的,諸佛如來的境界。那我們凡人在這個世界裡為什麼有痛苦呢?我們凡人為什麼在這裡有煩惱呢?是煩惱的世界呢?這就是所謂的是遇緣不同,心想不同啊。
因為凡夫的心念把本來是佛世界變成了煩惱的世界,因為你的意識裡面有煩惱,有障礙。佛菩薩就是去除障礙、去除煩惱的人;人是有煩惱、有障礙的佛。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自在,佛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界也清淨自在,為什麼呢?因為極樂世界遍虛空法界,既然遍虛空法界,我們這個世界當然也包括在內了。那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呢?因為我們的心亂,因為我們的心不清淨,感受不到極樂世界,感受不到佛菩薩他們的清淨世界,是我們自己產生了障礙啊。
所以你生煩惱了不要怪別人,你業障現前了不能去責怪別人,自己的事情。為什麼會責怪別人呢?習慣養成了,遇到事情就會責怪別人,已經養成了,這是錯誤的。要改,一次改不了,兩次。只有改了,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在我們生命當中有益處。不能夠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是不能改,也懂了,這就使我們得不到受用,永遠得不到一心不亂。什麼時候能得到一心不亂呢?真正我們去做到了。說我懂就是做不到,你不真懂啊,你懂得不夠徹底,你要懂了決定能做得到。佛菩薩是何等的自在啊,那每一個人都想自在,都想自在為什麼偏偏不能自在?就是我們有分別有執著。
說我不執著了,還在執著;我真的不執著了,還是在執著。那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現象呢?現在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說我明明不執著了嘛,為什麼還在執著呢?所以這個不是言語文字所表達的境界,這是一個功夫到達的境界!書本裡面沒有,你把那個經書翻破了,你說你不執著了還是執著,因為它只是告訴你一個方法,給你講明一個道理,你真正地看破了、放下了,真正功夫有了,你執著也是不執著了,不執著也是不執著了,都對。所以過去祖師常講:你到底還執著不執著了?我不執著了,不執著也不對;我很執著,執著也不對。都不對。為什麼不對呢?因為這不是你的境界嘛,做不到呀,所以你說你執著說你不執著都錯了,不是我們自己能夠去把它下定義的,你認為你不執著了,不對呀,你如果真的不執著了,那恭喜你,你至少證得阿羅漢果,輪回跟你沒有份了,到那時候你就自在了。所以你執著也好你不執著也好你都超越輪回了,這叫功夫的體現。
為什麼講“信解行證”?我們對佛法有信心了,我們也有一個正信了,有了解了,對佛教這些教義也清楚了,你這個信心叫正信;“解”就是我們都通達無礙了,解釋得也明白了,自己也清楚了;“行”和“證”,你有行的功夫,就有證的功夫,如果我們沒有證的功夫就出問題了。你沒法體悟到,說不執著了,那是經書上講的,我們也學會了,我們不執著了,還是在執著,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所以佛門裡面過去所謂的“以心印心,代代相傳”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聽了以後我們自認為不執著了,有很多人出現這個問題:我學佛已經放下了,我什麼也不執著了。錯了,你那個執著也錯了不執著也錯了,那怎麼辦呢?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去修、去做,到一定程度以後你自然開朗了,到那個時候執著不執著這個名詞都沒有了,你還去給別人辯論我真的不執著了,還給人家去爭呀去講呀,去說服別人我真的不執著了,那你說到底是執著還是不執著?難就難在這個地方。不執著就沒有我了,沒有我了那就沒有痛苦了,沒有痛苦了,六道就沒有了,那就沒有必要去辯論了,也沒有必要解釋了,所以看好自家比什麼都重要。
六祖告訴我們,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看到世間過了是不是自己有執著了。哎呀,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你這個執著很堅固,太堅固了。那怎麼辦呢?我們就默默地去耕耘,默默地去做,總有一天會真正地不執著的,這個境界就達到了。
怎麼做呢?很簡單,佛教導我們念佛成佛,我們就念“阿彌陀佛”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歡喜呀,無量光無量壽,每個人都歡喜呀,那多麼自在,多麼讓人生歡喜心呀。所以這個時代念“阿彌陀佛”的人多,契機。都希望無量光無量壽嘛。所以在我們的這個生活當中,能有阿彌陀佛聖號常常陪伴多麼幸福啊!我們念著“阿彌陀佛”,想著將來我要無量光、無量壽,這是執著什麼呢?這是執著佛的教誡,將來我們總有一天會實現的,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念佛我們得到的受用、得到的這個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可見得我們念佛不是一個落伍的事情,是一個蠻時尚的事情,應該大家都念佛,年輕人念佛,老年人念佛,小朋友們也要念佛嘛。你讀書就是要開啟智慧嘛,那無量智慧當然我們需要了,都需要,那是多麼的自在呀。
在我們人生當中遇到佛法了,又能夠正確地認識,非常非常的重要,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到處跑一跑,去燒個香,敬個佛,磕個頭,到處去跑、到處去磕,到處去拜,說我拜的佛很多,到處都拜了,哎呀肯定哪個佛都保佑我,我是大有福報了。錯了,哪個佛都不保佑你,因為你拜的太多了,不知道佛只有一家,你還在這搞分別,我拜了這家的佛,那家的佛也拜了,迷信啊!
希望我們學佛了,就要有個正知正見,一定不要被這現象把自己迷惑了。六道輪回真的有沒有啊?異類眾生有沒有啊?真有啊!社會上有很多的這些所謂頂香頭這些事情很多。它就是另外一類的眾生,去給人家看一個事啊,去說能夠怎麼樣消災呀,很多都是眾生附體。這種事情是有許多的,特別是北方,特別多。有的還會冒充佛菩薩,哪個是觀音老母來的,哪個是王母娘娘來的,來下凡給人家治病來的,還可以講話,還可以怎麼樣,這不是正宗的佛教。只能說這是六道輪回裡面他們也是其中一道,多半都是鬼神道,靈鬼,仙道也應該說是這一道的,天仙都不夠啊!天人一般都不到我們這個人間來做這個事情,一般都是在深山裡修行得道的,像北方有狐仙、蛇仙,這些修行有一定的功夫了可以到我們人間來,他也是好心,修點福報,幫這個人看點事呀,幫這個人來祛祛病啊,這種事情太多了。但是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對待,正確的認識,他們不是代表純正的佛法,有的還打著我是佛教徒,我是老居士,我家的佛最靈,佛天天到我家來,還可以和你對話,一聽決定不是真佛,不知道是哪一家眾生到他家來充佛菩薩來了。有很多,要麼是黃仙、狐仙這都來了,冒充佛菩薩來度眾生,所謂度眾生就是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困難,他會得到一點福報。
我們佛門當中承認有六道輪回,有這些現象的存在,但是孔老夫子說得好啊,敬鬼神而遠之!怎麼講呢?不能跟他學啊,你是佛門居士,要學智慧要學覺悟,你天天迷迷糊糊地跟著他們去跑了,錯誤了,太錯了!他們也應該去學智慧學覺悟,應該跟佛學才對啊。我們聽了以後就明了了,但是決定沒有批評的意思,決定沒有說好與不好的意思,主要是讓大家對這個現象有所了解,將來遇到這些事情以後,不會無所適從了,不會被他們產生障礙。
他們也應該學佛,因為佛是代表圓滿的智慧、圓滿的覺悟,他們也需要啊,不能夠他給你摸摸,你頭痛沒有了,他說給你消災了,明天他就變成真佛了,你又給他磕頭又怎麼樣,沒有傳給你真正的解脫大道,你就因小而失大了。真正地認真修行,有煩惱有病苦我們依教修行都可以化解了,你求他們,能給你解決這種小問題,大問題解決不了啊!很多有智慧的,遇到這種事情怎麼辦呢?都變成佛門的護法。
我在青島就遇到過這種事情。有一個居士他學佛時間不是很久,在沒有學佛之前,家庭經常鬧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要麼是得病,要麼是什麼狀況,沒有學佛之前,到處的也是求神啊求仙啊,求這些事情,問。結果呢?也是找了一個也是頂香頭的來問這個事,看得挺准的。哦,他說是他外婆在世的時候,頂了一個黃仙,黃家的,給人家也是看看病啊,做一些這些事情,有這方面的活動。他小的時候,那個黃仙就看上他了,說將來他外婆去世以後,要到他身上去,來繼承他外婆的這個事業,結果他外婆過世後,這個狐仙就去找到他,找到他,他當時也不相信,沒辦法溝通,那怎麼辦啊?就讓他家裡不安穩,讓他們家裡出這個事出那個事,一有事了之後,人家說有病亂投醫。醫院查沒有病呀,就找這些其它的這些門道,結果說了,你家,這麼一個黃家到你家裡來。剛好有這麼一個因緣他找到我,問可不可以去給人家看病,可不可以讓他到他家裡來,佛門裡講恆順眾生嘛。後來就給他說明這些道理,說明以後都挺歡喜的。
第二天他又來找我了,他說了,他說那個狐仙說了,現在不想去給人家看病了,想皈依佛門了,問問師父收不收,想皈依了。哎呀,一聽非常歡喜,我說:“可以呀,沒事,來皈依吧!”所以就平安了,家庭也就沒有障礙了,家庭也和諧了。這些其他道的眾生也皈依佛門了,也開始念佛了,我說這好啊,多殊勝啊。所以他們真正有善根,真正有智慧,他們明了啊,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他們也難聞啊!他們遇到了以後也不容易啊,真正有這個因緣了,你一勸他,他也覺悟了,第二天就要來皈依了,多麼殊勝。
這是說明一個什麼現象呢?我們是人道,你在這道修行能圓成佛道,他在那道修行也能圓成佛道,你沒有必要天天去給他磕頭,怎麼樣?恭敬就對了。一切恭敬嘛,佛告訴我們禮敬諸佛,但是我們向像佛菩薩學習,他向佛菩薩學習,我們變成同學的關系,他的能力強一點,他來護持你,他就變成你的護法了,來幫助你了,那是非常殊勝的。不能夠遇到這種事情把我們給迷惑了。
有很多同修問這些事情:以前沒有學佛的時候,家裡面供了這個仙那個仙,供了那麼多,現在學佛了,怎麼辦呢? 有的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嘛。我說不要緊,學佛不是請神,請佛到家去供奉,佛不是神,他是老師,他教人,也能夠教這些眾生,這圓滿了,所以你家裡以前供的這些,他如果願意在家呆著的話也很好啊,佛也在教他們,你每天誦經念佛的時候,也給他說一聲,我要誦經了,我要念佛了,來跟我一起念,跟我一起修,那也很殊勝啊。但是有一條,不要受他的干擾,他在與不在如如不動,不要我請他來了,他到底真的來了沒有啊?我都很精進修行了,他有沒有精進修行啊?分別執著起來了,業障起來了。不用管,你本本份份地依教奉行去做,他也就跟著依教奉行去做,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家裡供奉這些,這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太容易解決了,不是不能解決,就怕的是你沒有信心。如果有信心,這些事情太小了,佛法無邊啊,佛的智慧是無量的,這點小事情算得了什麼呢,決定能夠解決的,就和諧了。
人和人之間和諧了,人與環境之間和諧了,最後講到人與天地鬼神也和諧了,這個宇宙整個和諧了。天地鬼神的關系和我們很密切啊,這不是迷信,這是什麼?在科學的角度上講叫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我們人是在三度空間,動物有一些在二度空間,像螞蟻,蒼蠅,它們是在二度空間。那有二度、有三度,我們可想而知,當然有四度、五度啊。螞蟻你跟他說上面還有人呢,高高大大的,很大的,他不一定能聽得進去,他說你胡說八道啊,哪能有這種事情呢?我們的身體已經夠大的了,他們不容易相信。就像我們人看到螞蟻,我們相信二度空間是真的,你看他有,我們在三度空間比他高,我們知道。但是很不容易承認,有二度有三度,難道不可能有四度嗎?不可能有五度嗎?完全可能的。只是我們只能認知到一度空間,二度空間,我們在三度空間,那四度空間肯定也有生命啊,這樣才能夠說得過去呀,我們人決定不是最高的維度。
科學家說有無量的維次那麼多,這是正確的,這叫符合科學精神。對一件事情沒有搞清楚之前,我們斷然下決定來說沒有,錯了。我們從客觀的角度去看,這些事情是確實存在的,只不過叫的名詞不一樣,叫的名詞不一樣不要緊,說的是一樣的事情。所以還是我們中國的聖哲們有智慧,老子都告訴我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字只是一個假相而已。他叫不同維次的生命,我們佛經裡面叫鬼神,名詞不一樣,他表達的只是一個現象,一個物質的一個形態而已,名字不一樣不要緊,把問題表達清楚就好了。
所以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我們才能夠真正領悟到佛法的真谛。更何況佛告訴我們這些道理,告訴我們這些現象,只是給我們說明白,這個宇宙是一個整體的,這個宇宙是非常豐富的,是蘊含無量的生機的。那我們人在這一道裡面,我們把我們自身的事情做好,把我們的工作做好,把我們的修行提上去,把我們的菩提心發出來,我們不斷地超越,從三度空間升到四度、五度、六度,最後把空間突破了,突破了是什麼呢?突破了你就成佛成菩薩了。所以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了。空間、時間從哪裡來的呢?螞蟻比我們人類更執著,所以它的空間就變成二度了。那我們人的思維再放開一層來升到四度去了,再放開一層來升到五度去了,完全放下了,好了,你成佛了,就是這個道理啊。
所以修行沒有那麼復雜,只是我們自己很不容易去體悟而已。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佛法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感受不到。感覺到佛離我們很遙遠,和我們的生活脫節了,其實則不然。就在我們的日用平常當中,久而久知,我們對佛法有個認識,你就很清楚了。哦!佛法原來在我們的生命當中,起到那麼大的作用,那麼有意義啊!在我們學佛以後,在裡面收獲的是我們意想不到的,開始的時候有可能只是表面地去求求,去拜拜,不明白這些事情,進來了,感覺到博大精深,機會非常難得,緣分也非常殊勝。一生當中真正能夠在一起講佛法,學佛法那太不容易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因緣,好好地把握機會,因緣不常在呀!
有人常常感歎地說,現在沒有善知識啊,現在學法難啊!那應該怎麼回他一句話呢?活該啊!為什麼這麼講呢?那佛陀在世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投胎來呢?那你要來了,直接和佛學多殊勝啊!天天陪伴佛,那你沒來嘛,現在佛都滅度了,你來了,那不是業障嘛。所以古人常感歎地說佛在世的時候,自己在六道裡面沉淪。佛滅度了,自己露頭了,離佛已經遠去了,怎麼辦呢?佛離我們遠去了,佛的精神永遠在我們的世間,永遠在我們心中啊。按照佛的教誨去做,佛就沒有滅度。佛教導我們的,我們沒有緣去聽到,就等於佛已經滅度了。
佛在世的時候也是如此啊。佛在世時候不是每個眾生都有這個福報和因緣去親近佛。當時佛在王捨城弘法的時間最長,說那個城市有三十萬人,大概有十萬人聽過佛講經說法,接受過佛陀的教誨,這等於是跟佛親自學習有十萬人,這是他生活在佛的正法時期,親蒙佛的慈悲的教誡。有十萬人,只是聽說有一個慈悲的佛陀在那裡弘法一生救度眾生,一輩子也沒有一個機緣去看一眼,去聽一句,沒有。所以他就生活在末法時期。還有十萬人連“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也沒有聽說過,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個人,對他們來講,他們就生活在滅法時期,沒有佛法,他們沒聽到嘛,沒聽到對他講就是沒有。
可見得我們能夠聽到佛法,我們能夠依教奉行,我們就生活在末法時期當中的正法時期。法,沒有正,沒有末,在於什麼呢?眾生的根性。我們眾生根性利的,像六祖惠能,他就象生活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一樣,人家用最短的速度,八個月成佛了,那我們修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還是凡夫,那就是末法時期了。但是也不要灰心,一切的功德、利益、修行都是累積上去的,六祖惠能也不是平白無故的,是人家加功用行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聚集呀。所以祖師們常常感歎地講,沒有天生的釋迦啊。什麼意思?釋迦佛,也不是生下來就變成佛了,他是這一生到人間來,以佛的身份來度眾生的,表果。但是他的因在什麼地方呢?因是無量劫的修功累德,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開悟起來的,不是一下子就成佛的。所以我們不要灰心,佛告訴我們,眾生,是沒有成就的佛,佛是成就的眾生。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開始也不晚,總有一天會成佛。成佛是什麼樣子呢?成佛就是恢復我們真正的生命,找到父母未生前我們本來的面目,就成佛了,是這個道理。千萬不要誤會,我們一般的認為佛高高在上,高深莫測,和我們凡夫不能融為一體,不知道佛是每個眾生的法身,佛是我們的真身,佛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諸法無我,無我了怎麼辦呢?無我了以後就會找到真我了。真我是誰呢?真我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真性,和自己是同一個性。
那有人問問題就說了,那我們回向,是不是光給自己的冤親債主回向呀,給別人回向都不行呢?給父母回向都不行,那怎麼辦啊?這出現一個什麼狀態呢,是不是嚴重的我執啊,這個心量就太小了,佛告訴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大福大,父母對你最親,你都不敢給他們回向,你的慈悲心到哪裡去了?佛告訴你慈悲一切嘛,我只管我身邊的冤親債主,父母一邊去,就管你自己了,我告訴你,你修行到無量劫你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成佛?佛告訴我們的量大才行啊,我們的量擴大不了,我們還堅持地執著,那麼你的冤親債主能不能給超度走呢?超度不走。為什麼超度不走呢?因為你的心量太小了,你沒有福報啊!
剛才講了,量大才福大啊,你只有自己,第二個人沒有容下,那你這個福報從哪裡來呢?這個冤親債主當然是越超度越多了,越回向越多了,很不容易修上去。無我才行啊,無我就是一切眾生啊。我們的放生回向,所以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誰呢?是諸佛的法身,你給諸佛的法身回向了,那這個功德就太大太大了。諸佛法身是不是我們法身呀?也是我們的法身,這叫回向到真正的實處去了,你真正的心量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有圓滿的功德,你的功德就大圓滿了。
所以我們學佛當中,有很多的問題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是初學,沒有問題就不正常了。大家不問問題,我說大家修得真好啊,個個都成佛成菩薩了,都沒問題了!到後來我一看,大家的問題還是蠻多的,有問題就要解決。所以,有問題也是好事,不是壞事。在我們修行當中,會遇到種種的現象、種種的障礙,我們突破不了,是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能問出來,就說明我們心還在道上,我們還想進步。所以,這是一個好事情。有問題不是壞事情!
我們能夠歡聚一堂學習佛法,非常的殊勝。在一起真的是諸佛菩薩慈悲護佑,阿彌陀佛的加持,彌陀大願菩薩慈悲的攝授,我們才有這麼殊勝因緣聚在一起學習佛法。
希望大家都能夠聽懂佛法,真正地覺悟人生,成就無上的佛道,同時我們祝願國家、世界能夠吉祥如意,中國能夠更加富強、圓滿。
阿彌陀佛!
——選自“大願講堂”,上開下願法師2010年11月14日講於北京會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