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淺解
此《八識規矩頌》,乃唐玄奘大師所作,為唯識宗主要教典之一。頌將八識分為四章,每章十二句,將五十一心所,各分屬於本識之下,條然不紊,所以稱為規矩頌。《成唯識論》匯成十卷,文繁義富,學者畏難。窺基法師乃請大師集《成唯識論》要義而作此《八識規矩頌》,言簡意赅,提綱挈領。若能於此頌透徹明了,則識論大義,思過半矣。此頌古注極多,然皆古文作成,難便初機。今試以語體文加以解釋,名曰淺解。
先列頌文,次出淺解。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頌,即是頌眼、耳、鼻、舌、身五識。為什麼不將此眼等五個識分別頌?因為此五識,緣境之時,都是性境、現量,可並在一起來頌,而且在果上轉八識成四智時,此五識一齊轉為成所作智,考慮對應關系,也是放在一起來頌比較適當。
第一句是說眼等所緣之境,是性境,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之中,屬於現量,三性(善、惡、無記)之中,是三性皆通。什麼叫性境?性是實義。為了說明這一問題,必須從人們眼等五根各有浮塵根與勝義根談起。第一浮塵根。它是有形相的,長在身上,肉眼能見,但它實際上是無知覺作用的。第二是勝義根,或稱淨色根。它依附於浮塵根之上,最極清淨,但肉眼不能見,唯天眼能見,此根有發識(即知覺)之用。對境之時,依外境各各自變相分,為自識的見分所緣,如照相機將外境攝入機中一般,唯識家所謂自變自緣者也。所謂性境,即指自變自緣之境。現量者,指人們初見自變自緣之境時,尚不起一念分別、籌度之心,稱為現量。說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識,是善、惡、無記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這句是說眼等五識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識,唯居止於欲界五趣雜居地和色界初禅的離生喜樂地二處。為什麼呢?因為欲界眼耳鼻身五識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識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識不行。因為初禅天以上,以禅悅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識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聞香,所以鼻識也離了。二禅天以上,因為在定中,此三識更不起作用,所以說:“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貪嗔癡”。這二句是頌五識的相應心所。說五識只與三十四個心所相應。就是:
一、 遍行五個:即觸、作意、受、想、思;
二、 別境五個:即欲、勝解、念、定、慧;
三、 善心所十一個:即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四、 中隨煩惱二個:即無慚、無愧。
五、 大隨煩惱八個:即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六、 根本煩惱三個:即貪、嗔、癡。
何謂遍行心所?遍一切時,遍一切處:(一)遍善、惡、無記三性;(二)遍三界九地;(三)遍於過、現、未三際;(四)遍與八識心王相應,所以稱為遍行心所。
何謂別境心所?指此五心所,乃各別緣境。由於眼等五識緣境之時,同時意識各引自類種子,各各緣境,與前五識相應,所以稱為別境心所。
十一個善心所為什麼也與眼等五識相應呢?因為五識雖只緣現量境,好像沒有造作分別,由於業性純熟,即使偶然動了一念,不是動在善邊。就是動在惡邊,若動在善邊,就與五識相應之故。
中隨煩惱“無慚、無愧”二心所和大隨煩惱“掉舉”等八心所,唯是惡心所。五識若偶動一惡念,就與五識相應。
根本煩惱貪嗔癡三心所,遍與一切染心相應,五識若緣欲界順意五塵境,自然起貪。若緣違意五塵境,自然起嗔。執緣境為實有,體即是癡。所以此“貪嗔癡”三心所也與五識相應。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頌第一句是說五識所依之根,不是肉眼能見的浮塵根,而是勝義根,即淨色根。此淨色根乃第八識所執受的相分,分映於五根門頭,雖非肉眼所見,但它能發識,最極清淨,所以稱它為淨色根。依此淨色五根,方能發識,所以說:“五識同依淨色根。”
第二句是說五識生識的緣。眼識九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耳識八緣生。
眼識須具下列九緣方能生識:一根緣、二境緣、三空緣、四明緣、五作意緣、六分別依緣、七染淨依緣、八根本依緣、九種子依緣。鼻、舌、身三識具下列七緣方生識:以上九緣中除去空緣和明緣。因為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合時方能知香味觸故),耳識具八緣方生識:即九緣中唯除明緣,因為暗中也可聞聲的緣故。此三識具緣多寡相近,所以說:“九緣七八好相鄰。”
第三句是說,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眼、耳二境是離中取境。觀是能緣的見分,塵世是所緣的相分,所以說:“合三離二觀塵世”。
第四句是說,識與根不同,愚者難於分別。愚,指愚法聲聞。因為聲聞人唯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故稱為愚。蓋五根對境,如鏡對像。五識緣境,唯是現量。只要尚不起隨念、計度二種分別,還是現量境,直到起了計度之心,方進入比量或非量之中。這就是根與識不同所在。因為識乃心法,即八識見分,根乃色法,即八識相分,此色心不同;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此根識不同,此根識不同之致,非愚法聲聞所知,更不要說凡夫了。所以說:“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是不诠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這四句頌轉識成智。先釋前二句。變謂變帶,相謂相分。以五識因中一向緣五塵相分境,托彼相分,變帶觀空,方成此智。其相雖空,亦未離空相,所以不能親緣真如之理。诠者,具也。即是說五識轉成作智時,即使在佛果位上也不具親緣真如之理。為什麼呢?因為佛有二智,一是實智,或稱根本智;一是權智,或稱後得智。根本智緣真,後得智緣俗,前者用於證理,後者用於度生,其用不同故。所以說:“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上猶自不诠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這句是說第八識轉大圓鏡智,初發之時,,此五識即成無漏。為什麼呢?因為五識即八識見分,乃同體之故,所謂“五八果上圓”是也。
“三類分身息苦輪。”這句是說若五識轉成所作智時,在佛果中,能現三類身,化導眾生,出生死苦海。一、大化身。即千丈盧捨那,為應十地之機所現;二、小化身。即丈六金身,為應二乘及凡夫所現;三、隨類不定化身。隨諸各類眾生,有感即應,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種種不等。所以說:“三類分身息苦輪。”
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前二句是說六識具足善、惡、無記三性、現量、比量、非量三量、。性境、帶質、獨影三境。此六識都具足,故力用最強。三界生死,善惡因果,唯此識所造。所以說:“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者,一、善性。有順益義,順於正理,益於自他;二、不善性。有違損義,違於正理,損於自他;三、無記性。則於善惡品性,無所記錄。(即不形成未來善惡果報)
三量者,一、現量。現謂顯現,緣所現性境,不起分別。無計度心,故名現量;二、比量。比謂比類,於所緣前境,比度方知,如隔山見煙,即知有火。如見日落處,即知是西。三、非量。謂於所緣境,錯謬分別,名為非量。
三境者,一、性境。即淨色根於外境上發識,自變自緣之境;二、帶質境。分為二種:(1)真帶質。以心緣心,名真帶質。即第六識通緣一切心及心所,第七識單緣第八識之見分皆屬之。(2)似帶質。以心緣色,名似帶質。謂帶彼相起,有似彼質,如依經作觀所現之境。三、獨影境,乃獨頭意識所現之境。
後二句是說六識與五十一心所法都相應,故業力殊勝。但就善惡一念起時則心所齊集,或多或少,以類相從,初無一定,故須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前二句是說第六識於三性(善、惡、無記)三界(欲、色、無色)三受(苦、樂、捨)之中,恆常轉變改易。如善時忽生一惡念,喜時忽生一憂念,改易不定。於順境上,適悅身心,產生樂受。於違境上,產生苦受。於非苦非樂境上,產生捨受。亦常轉易不定。若惡念起時,則根本惑與隨惑相連而起。若善念起時,則信等善法亦相連而起。所以說:“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後二句是說,身語二業,都由此六識方能發動。若論行相,於八識中獨為最強。引者,謂此識能引諸識造業,因第六識與發業惑相應,能造善惡引業。此業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總報;滿者,謂此識能引前五,滿八識異熟果報。因第六識與潤生惑相應,能造善惡滿業。此業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別報。所招總報,名真異熟,所招別報, 名異熟生。“能招業力牽”者,引業和滿業所熏種子,至成熟時,如與善十一相應,則為善業牽之而往人天;如與根、隨染位相應,則為惡業牽之而往三途,招感善或惡的總報和別報。皆第六識造業所牽感。所以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四句是頌第六識轉妙觀察智。前二句是說,第六識修生空觀,在圓教七信位,始斷分別我執。從八信起,修法空觀,經歷八、九、十信,至圓教初住位,始斷分別法執,至此分別我法二執全斷。約別教即是初歡喜地,乃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初發起之時。(此時妙觀察智作下品轉)但俱生我法二執,現行尚自纏繞,種子尚自眠伏。所以說:“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後二句是說別教菩薩修法空觀至遠行地(即第七地)後心,斷俱生我執,即進入第八地,(此時妙觀察智相應心品作中品轉)但俱生法執猶在,尚偶爾現起,然不是有漏。遠行地後的後字,也包括九、十二地至等覺位。因為至等覺後心,六識方得純淨無漏,妙觀察智作上品轉而圓明遍照大千世界。所以說:“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這四句是頌七識的境量和心所。前二句是說第七識所緣,乃托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本質,是為真帶質。什麼是真帶質?以心緣心名真帶質。就是以此七識緣第八識見分為我,七識與八識見分本質交帶挾起中間相分,以此相分,一半與所緣第八見分同一種生,一半與能緣第七見分同一種生。此乃體相之相,不是形相之相。所以稱為真帶質。此識雖非善惡,性是無記。而有四惑我見(即我貪、我癡、我見、我慢)蓋覆真性,所以是有覆無記。通情本者,謂此真帶質,既通七識能緣心,以恆起我執,即是通情。又通八識見分,是它所緣之本,即是通本。由於三界有情隨所生處,必緣第八識的見分,妄執為我,故三量中名為非量。所以說:“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後二句是說第七識所具的相應心所,大隨煩惱有八,遍行有五,別境唯一慧心所,根本煩惱有四,即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共十八個心所。此十八心所恆與第七識相應。所以說:“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這四句是說第七識的力用。第一句說此識恆審思量第八識見分,執以為我。恆是恆常,不間斷之義。審是審察,分別之義。恆與審,八識有四句分別:第八識,是恆而非審。不執我,故非審。無間斷,故是恆;第六識,是審而非恆。有分別,故是審。有間斷,故非恆;前五識,是非恆非審。有間斷,故非恆。不分別,故非審。唯有第七識,是亦恆亦審。不間斷,故是恆。以執我,故是審。第二句是說,由於此識於有漏位恆審思量,非我執我。此妄執之我相,無始隨逐,無時暫捨,有情昏迷,不能自拔。所以說:“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第三、四句是說四惑(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八大(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恆與第七識相應。前六轉識修布施、持戒等善行時,由此第七識念念執我,使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識轉為平等性智,則前所修諸行皆成無漏,名為淨依。所以說:“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四句頌七識轉成所作智。菩薩從初發心,六識修生空觀,至圓七信位,(或別七住位)斷分別我執,轉修雙空觀,歷八九十信,(相當於別教三賢位)於十信後心,破分別法執,即入圓教初住,(或別教初地,初歡喜地位),由於斷了分別法執,第六識初轉妙觀察智,(此為妙觀察智下品轉)以六、七二識相依,第七識自然也轉為下品平等性智,由於俱生我法二執未斷,此識未得純淨無漏。所以說:“極喜初心平等性”。俱生二執微細。須地地分除。第六識修雙空觀至遠行地後心,方捨藏識,斷俱生我執,進入第八地,(此時平等性智為中品轉)則無功用行現前,俱生我執永伏不起,所以說:“無功用行我恆摧。”但俱生法執猶在,直至等覺後心方才斷盡,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是也。此時第七識方轉無漏平等性智(此為上品轉)。在佛果位中,現十種他受用身⑴,為十地菩薩說法,所以說:“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诤。”
這四句是頌八識行相。第一句是說第八識唯是精明之體,本無善惡,故四性中唯是無覆無記,以有細微流注,故唯與五遍行心所相應。所以說:“性唯無覆五遍行,”第二句是說三界(欲、色、無色)九地(欲界五趣雜居地及色界四天、無色界四天)是眾生流轉六道之處,此識為總報主,而被他六識善惡業力牽引去投生。所以說:“界地隨他業力生。”前面六識頌說,“引滿能招業力牽”就是指這種情況。第三句是說二乘不了解第八識,不信有八識存在,由於八識深細,世尊尋常不說,恐怕二乘產生誤解。經雲:“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就是恐他們分別執為我故,因此二乘不了解此識。所以說:“二乘不了因迷執。”第四句是說。二乘不知,不信有此識,是故大乘論主廣引聖教備顯正理而與之诤,所以說:“由此能興論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這四句是頌八識的體相和力用。第一句,浩浩者,廣大無涯貌。就是說藏識性海,不思議熏變而為業海。此識體廣大無涯,以具三藏故,名為藏識。三藏者,具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一能藏。謂 無量劫來,前七識所作一切善惡種子習氣,唯此識能藏,此約持種邊說;二所藏。前七識所作異熟果報,此識是所藏之處,此約受熏邊說;三我愛執藏。第七識執此識見分為我,故雲,我愛執藏,此唯約被第七所執邊說。有此三義,故令積劫因果,不失不壞,不可窮盡。所以說:“浩浩三藏不可窮。”
第二句是說,此識如水,為境風鼓動,故起前七轉識波浪。經雲:“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所以說:“淵深七浪境為風。”
第三、四句是頌第八識力用。前七識現行,返熏此識,以其識體堅住,一味無記,恆時相續,有可熏性,故能受熏。前七轉識善惡種子,唯此識能持。又能持根身器界,一期全不散壞,以為三界總報主,故死時後去,投胎先來,為眾生之命根。一期生死,必以此為總報主,所以說:“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四句頌轉八識成大圓鏡智。此識有三名,一名藏識。謂此識因第七識念念執為我故,無始以來,相續長劫,沉淪生死。別教菩薩從初發心修行,漸斷習氣,經歷三賢、登地及到第七地,破俱生我執,此識方得捨藏識名,顯過最重。所以說:“不動地前才捨藏。”二、異熟識。謂八地以後,雖捨藏識之名,以有微細俱生法執及有漏善種間或生起,尚引後果,名異熟識。至金剛道後等覺後心,證解脫道,異熟方空,所以說:“金剛道後異熟空。”三、庵摩羅識。此雲白淨無垢識。異熟若空,一念頓斷最初生相無明,入妙覺位,此識在妙覺位中名無垢識,乃清淨真如,與大圓鏡智同時發起,到此地位,境智相應,法身顯現,圓明普照十方塵剎。所以說:“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注⑴一、菩提身。謂如來菩提樹下成道身。二、願身。謂如來下兜率,降生人間,酬宿因願度生之身。三,化身。謂如來隨類化現之身。四、力持身。謂如來滅後,碎全身為捨利,永久不壞,作眾生福田,名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謂如來證得微塵數相好莊嚴實報身。六、威勢身。謂如來處於眾會,威德廣大,天魔外道,無不歸伏之身。七、意生身。(亦稱如意身)謂如來隨自他意,處處受生,意有所往,身即隨到,是名意生身。八、福德身。謂如來福德具足,猶如大海,無不涵容,是名福德身。九、法身。謂如來法性真常,湛然清淨,周遍法界,猶如虛空,是名法身。十、智身。謂如來妙智圓明,決了諸法,通達無礙,是名智身。(出華嚴經教門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