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海空法師:宗教如何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宗教如何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產物,宗教只有適應了社會的發展才能健康地生存發展下去。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部宗教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宗教適應社會發展的歷史。在我國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如果宗教與社會不相適應,就違背了包括宗教徒在內的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甚至將失去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

  因此,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既是社會主義發展對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的必由之路。

  已故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指出:“宗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社會主義要圓融宗教,這是我們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佛教之所以能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長期存在,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它能主動與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諸多方面相適應,構成了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長遠發展相適應的基礎。在新的歷史時期,佛教應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做貢獻,“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是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國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歷史使命。

一、弘揚“人間佛教”,提高僧眾愛國愛教思想

  人間佛教,自民國太虛大師等大德倡導以來,經過八十余年的探討,實踐弘揚,已獲得佛教界和社會的認可贊同,成為當今海內外佛教界共同高揚的旗幟,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最寶貴的智慧結晶”。

  佛教在人間三千年的弘傳史,無不是一個順應時世因緣,契理契機而發展變革的進程。把當時當地的國情民意、時勢人心,以確定弘揚佛法的路線、策略、方式,順應文化傳統、時代思潮施設教法,使所弘之法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不致因國情民俗、文化傳統、時代思潮相悖而受到抗阻,並使所宏之法對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達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佛教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實際上都體現了適應社會,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精神。

  人間佛教的基本內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攝、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廣大行願。《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皆出世間”,揭示了佛陀重視人間的根本精神。《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闡明了佛法與世法的關系。我們提倡人間佛教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當今時代提倡人間佛教就是要發揚佛教自身三個優良傳統,即:“應當發揚農禅並重的優良傳統,以利於我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注重學術研究的傳統,以利於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揚中國佛教國際友好交流,以利於增進同各國人民友好,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維護世界和平的事業”。號召佛教徒自覺地以實現人間淨土為己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光和熱,使人間佛教思想與社會主義社會緊密契合。

  愛國愛教是每一個佛教徒應當具備的崇高情懷。我國古代著名高僧道安法師提出“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充分說明了佛教與國家的魚水關系。我國近代史上許多高僧大德們都是高舉愛國先於愛教的旗幟,堪稱愛國愛教,實踐人間佛教的楷模。如抗戰時期太虛大師曾出訪歐洲向西方人民深刻揭露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呼吁國際宗教界人士援助中國,受到西方宗教界的重視,並得到了日本佛教的響應。當時,太虛、慈航等法師創辦的《海潮音》、《人間》、《人間佛教月刊》等佛教刊物大量刊登愛國愛教文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高僧大德的言傳身教中,佛教界熱心赈災、濟貧、辦學,積極參加社會建設,這些都是前輩們的“愛國心”熱愛祖國,“報國家恩”,努力實踐人間佛教思想的生動寫照。

  在新歷史時期,佛教界為適應社會付諸了實踐,有力地推動了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深入持久的發展,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在今後的時期,我們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貫穿於整個工作之中,結合國家各個時期工作中心,采取有效途徑和方法,一是舉辦學習班、培訓班,適時進行形勢教育、國情教育、宗教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二是對國內外重大事件如黨的歷次中央全會,特別是十六大的精神要認真學習,深入開展,揭批邪教“*輪功”活動等;三是組織僧尼收看具有革命傳統意義的電視、電影,參觀城市建設展覽;四是組織赴外地參觀考察。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宣傳愛國就是愛教,就是愛社會主義,維護社會主義制度的理念。宣傳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規,號召佛教徒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對宗教徒提出的要求,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將愛國、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作為我們佛教徒的思想原則之一,並以一個合格人間佛教人才的必備素質,積極興辦慈濟事業,支持社會公益福利事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我們在積極弘揚人間佛教,積極入世的思想的同時,還應對佛教文化中不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加以正確引導,如佛教中個別對看破紅塵的“出世”、“棄世”思想,誘使人們只注意個人修持,解脫苦難,尋求精神上的寄托與安慰,不去關心現實世界建設。因此,在一些佛教徒中,有的注重念佛往生,追求來世幸福等等,這一切都不利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此,我們可以通過正確引導,讓其積極發揚佛教教義中“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和建設人間淨土等積極進取的思想,興利除弊、革故鼎新。正是為了中國佛教健康發展,使之成為當今中國先進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社會的發展進步,作更大的貢獻。

二、發揚佛教優秀文化傳統

    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佛教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和作用,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如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哲學、文學、音樂、藝術、雕牌、印刷等等,都與佛教文化有密切的關系。就文化角度將佛教與當今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相聯系,對二者的一致性、共同性而言,不僅佛教徒能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而且佛教的意識形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能發揮積極的建設作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五愛),而佛教教義中建設人間淨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思想;眾生平等的主張;報四重恩普度眾生的願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原則;慈悲喜捨、四攝六和的精神,廣學多聞,難學能學,盡一切學的教戒;自利利他,廣種福田的思想;禁止殺、盜、YIN、妄等戒規,以及中國佛教自身許多優良傳統,都與“四有”、“五愛”的要求有相通之處,對於信仰佛教的人們來說是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增上緣。從文化建設方面來說,社會主義文化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佛教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

  佛教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的世界觀,緣起性空,如實觀照的認識論、辯證思維和邏輯推理的方法論,忘我利他,普渡眾生的人生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觀以及佛教在哲學、文學藝術、倫理道德、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內所積累的豐碩成果,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當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特別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積極作用。

  在關心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造福社會的同時,也要警惕和防止,由於旅游業的發展,僧人忙於應酬各種事務,不僅影響到個人的修持,也影響到整個僧團的精神面貌。從事旅游及服務行業反而成了某些出家人的基本職責,從而忘卻了出家人“弘法為家務”的本份。長此以往,很可能使僧團失去教化社會的功能,從而喪失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成為一個世俗的團體。

  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我們一方面要繼續用人間佛教以引導社會、淨化社會、開佛知見、揭弊導俗,建設人間淨土為主旨,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還應廣泛興辦各種慈善事業回報社會。

三、加強佛教自身建設,努力與時俱進

  加強佛教自身建設,提高四眾素質,是根據當前我國佛教的實際情況提出的重要任務。具體要求就是五個建設,即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和組織建設。我認為,信仰和道風建設是自身建設的核心和基礎;人才建設是自身建設的關鍵;教制建設是自身建設的基礎,組織建設是自身建設的保證。這五個建設的核心是“以戒為師,以戒為本,依法不依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給佛教帶來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從佛教內部來看,自身建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佛教協會必須加強研究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佛教自身建設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認識上和實踐上予以逐步的解決。

  (一)加強佛教信仰和道風建設是自身建設的基礎。首先,要求僧尼具有正信,勤修三學、遵守戒規、肅正道風。

  (二)加強佛教組織建設是自身建設的保證。

  加強本院和各級佛教協會的組織建設,是佛教事業順利開展的保證。應盡快建立起一套具有佛教特色的既繼承傳統又適應時代的現代化組織,人事與管理制度,為佛教的自身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保證佛教事業的健康發展。加強佛教協會的組織建設,使之成為能真正發揮應有作用的工作實體,加強各級佛協的組織能力和權力威望,有效地協調管理當地寺院,全面統籌。這是關系到在當今社會佛教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這樣做,既有利於政府宗教工作部門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也是佛教事業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佛教協會應按照章程的規定,更好地發揮其愛國團體和教務組織的職能作用。把佛教協會建設成為佛教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基地;聯系黨和政府的橋梁;團結各民族佛教徒的紐帶,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三)加強僧才的培養,是自身建設的關鍵。

  培養造就一支政治上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有堅定信仰又有相當佛教學識的合格僧才隊伍,是黨和政府的要求,也是關系到中國佛教命運和走向的頭等大事。是當前我國佛教事業建設與發展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寺院經濟的獨立與寺院旅游業的發展緊密相聯,僧人忙於應酬、接待、管理等各種相關事務,不僅影響到個人修學,也影響到整個僧團的精神面貌,有個別寺院僧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奢侈享樂、生活腐化、道德敗壞、戒律松馳、信仰淡薄、不重學修的現象。個別僧人甚至腐化墮落,成為“獅子身上蟲”。有些人就是為了“借佛斂財”,混進了佛教行列。教內外對這種影響惡劣的弊端,批評日趨強烈。造成弊端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合格的有管理能力的正直人才。
  
(四)積極加強教制建設。

  教制建設是自身建設的基礎,在國家強調“以法治國”的今天,建立健全佛教內部事務管理制度顯得尤為重要。中國佛協正在抓緊制定和實施關於實行僧尼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和寺院住持任職的規定;研究制定全國性的佛教財務管理制度,居士登記管理制度,僧尼掛單管理辦法。隨著教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規范,我們的工作將朝著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建立健全統一規范的管理制度,興利除弊、革故鼎新,使之成為當今中國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法利生與時俱進的基本要求。
 
2005-02-06

 

上一篇:張秉全居士:法華經品題略解—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下一篇:張秉全居士:法華經品題略解—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