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得過或者不准備接受無上密法灌頂者,請勿閱讀下文
密乘十四教戒的開示
寂珠跟大家講了密乘十四教戒,守戒的功德和不守戒的過患難。我要補充主要是“什麼叫十四根本戒”這個問題。這個最重要的問題要弄清楚。
佛教分四眾戒法,所謂四眾,也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和優婆夷,也就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戒法。出家人比丘就有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就更多了,有三百多條戒。那麼,出家人的沙彌還有八戒。在家的居士受菩薩戒,有居士五戒等等。凡是佛弟子都應該受持的。
今天,寂珠跟大家講的是密乘教戒,就是學密法的密宗的十四大戒。那麼密宗為什麼要建立一個十四大戒呢?這個問題要跟大家講一下。又說我們有二百五十條戒,你還給我們加一個十四教戒?比如說有些居士呀,他就說我已經受了菩薩戒了,你還給我加一個十四大戒吶!因為這個密乘的十四大戒,它是特設的。
為什麼要特設呢?因為修行密法,他是受到了從佛以來的直接傳授,而且這種傳授,通過習修,在這一生就能夠即身成就。我們要在這一生就能夠即身成就,那就必須要依靠上師,那就要作為一種依止。必須要依靠上師的加持和指引,我們才不會越軌,也就是不會走彎路。那麼,密乘教戒有這麼多好處和優越性,能夠在這一生就能夠成就。所以呢,就要給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警示一些大家應該注意的問題,特別是幾個關鍵的問題和根本的問題。把它稱為大戒,大在哪裡呢?大在它這十四條戒是我們修行的根本。
密宗的十四大戒是密宗主要的根本戒。它的梵語叫“尼授婆(畢)黎德三昧耶”(NTE-S-BI-LIE-D-SA-MA-YA),把它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根斷”或“根墮”戒;從原則上講,每一個學修密宗的人,如果沒遵守這十四戒中的任何一戒,他學密宗的根就斷了。就像樹要長大,它下面的根必須是完整的。斷一條根,樹的成長就要受到影響。如果你把它幾條主要的根都斷了,下面的樹干就會死去。這個道理是很重要的。
斷了密宗的根,你是無論如何用功都不可能成就的。佛陀說了,在他滅度以後,要以戒為師。修密法是直接得到傳授的,這一身就能成就的。智慧的種子已經插下了。守戒就像土壤一樣,種子在這上面,才能生根。戒律犯了後,土壤就變了。土質一變就直接影響到根,嚴重的甚至壞掉它的根,不論怎麼修行,都不可能圓滿。這個道理明白了吧?(大伙答:明白了!)
守戒,是把道理講給大家聽,並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吃,什麼都不想。不是這樣。我們要抓住我們自己的心--動機時是什麼。有人說:“這一生不得成就,我往生,等第二世再成就可不可以啊?”密法有上師加持,得到佛的種子種到你的心田裡了,你都沒有成就,你還能往什麼生啊?你沒有守戒,你就往不了生的。往不了生,不能成就,這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你這一生還要承受很多苦報,你身心還不得安寧。修密法是直接得到傳承的人,要保護好自己的土壤和慧根。學修密宗的人,遵守密乘十四教戒是自己能夠得到成就的根本。
十四教戒在心性和意識上比較講究。比如說,剛才寂珠講到的最後一戒:毀謗婦人。第十四戒裡的最後一戒。很多別的書上說,女人身,就因為是女人,本身就是五漏身心,是有漏的。我們以前的很多佛和菩薩,都是以女人為形象來示現的。你有能力識別這個女人是不是菩薩嗎?歷史上有很多佛和菩薩是以女人為形象來度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就寫得很清楚。
有很多事實證明女人可以當身就成就的。女人只能是個表現形式而已。就是說,只是形狀表現出為女人,但是她的自性,她的佛性是平等的,不要去歧視。這一點我們要弄清楚,不要去歧視。有人就說:女人這一生不能成就,因為是五漏身,有漏的要少五百年道,男的要多五百年。有些經書上是這麼寫的。書上這麼寫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說女人啊,在古代她們所處的那個環境,重男輕女,女人的社會地位很低,在封建時代裡,由於她們身體的關系,社會的關系,家庭的關系,在當時的社會中是受到虐待的,煩惱和痛苦比較多。更由於所受教育的影響,視野沒有那麼寬,以前常常說女人見識短,是不是見識短啊,我看未必,是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看歷史根源。這麼說是要女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很多做得不夠的地方發心,把握住自己的弱點。它這是教育女人發心,不是男人借這個東西誹謗她們的根據。你們不要誤解了這個問題,密宗把這一點作為根本教戒,就是叫我們要有平等心,不要去歧視她們。只要是精進修行,同樣的這一生也可以成就。眾所周知,有很多成就了的人是女人啊。我們漢人心目當中,最高的觀世音菩薩就是女人啊。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用女人的形象來示現呢?因為女人可以表現她的慈悲啊。可是在密宗裡,觀世音菩薩本身就是男身,密宗的公案裡說,他本是個國王,並不是女身啊,女身只是一種顯現。女人在她的當生就成就了,例子有很多啊。女人她只能是個表現形式而已,就是形狀表現為女人,但她的自性和佛性是平等的。這一點我們要弄清楚,不要去歧視。
所以說,在戒律這個問題上,我們看到《密乘十四教戒》以後,我們要認真地解讀它、誦它,正確地理解它,然後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和修行中來,不是把它做為一個文字的框框,用些什麼條款來框住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把戒律作為一面鏡子,來對照我們自己的行為。不是叫我們把自己裝在戒律裡面去框住自己。有些人就這麼想,戒律這麼復雜,我干脆就不學了。我不學多自由哇,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我看未必,犯了戒律,到時候你想干也干不了,由不得你啊!障礙現前的時候,煩惱現前的時候,由得了你嗎?
方才,寂珠在講守戒之人要得很多福報,有很多功德;不守戒之人又得到很多果報,現世就報的因果。我們不相信我們頭上三尺有神明,那麼我們就無法確定我們受戒或守戒的信心。如果我們不相信我們所作所為,三寶或諸佛都知道,那麼我們的膽子就大得什麼都可以干了。你要相信,我們大家要相信這一點。頭上三尺有神明,這是中國的自古以來的人們公認的一種道德。頭上三尺有神明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騙不了人,騙不了有智慧的人。問題是,你自己心裡不安那,是吧?!
為什麼要立戒,是什麼左右它的?立戒的根本在哪裡?你得抓住它。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你守戒的信心是建立不起來的。今天我聽到寂珠講到,要對上師樹立信心。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去聽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本來對上師很恭敬的,而且是百分之百的。聽到張三說了上師這樣、李四說了上師那樣,再多聽到幾個人講--他們都這麼講,恐怕就那事兒——你自己的態度就轉變了。所以就同這些誹謗上師的,誹謗三寶的人同流合污了。
還有,戒律上規定的一條。你們看上面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對破戒之人,佛菩薩都要捨棄。還不要說,我們這些師兄弟要遠離他。“不共住”,佛教的說法就是不共住。不能跟他在一個房子裡住。說得更嚴重的是什麼呢?不跟他同喝一條河裡的水。當時佛陀就是這麼要求的,有這麼嚴重!如果你想去勸解他,勸解得了嗎?勸解不了,他多說幾次把你也影響了。對犯了戒的人,如果我們在這個屋裡的有一個,今天馬上犯戒了。按照佛教的戒律,密宗的戒律的要求,就請他出去,不跟他在一起。他不出去,他要抱住這個柱子,拉也拉不出去,就把這個柱子砍掉,也要把他拉出去!為什麼呢?因為他這個人已經壞了根本了,你跟他講不清楚,他已經生起了誹謗三寶的這種惡念。
守戒,我剛才講了,我們第一個就是要抓住一個最根本的東西。為什麼要制定這個十四教戒?十四教戒在我們修密法的過程當中擺在什麼位置?它是一個根本。守戒有什麼功德,能得到什麼好處?不守戒有什麼過患,有什麼後果?不要說是學密法的,我就講一個真人真事給大家聽,而且是我親自聽他講的真人真事。你們有好多人到過五台山嗎?五台山塔院寺裡有個寂度法師,你們知道吧?寂度法師的師父叫善慧法師。是廣州虛雲和尚的弟子,善慧是很有錢的人,他是一個大地主大資本家。他把所有的財產都賣了,出家到廣州去學法。虛雲和尚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工作,就是掃地、挑水、打柴。他這個大少爺啊,也很有錢,安排的工作就是這個。但是善慧法師也是很精進的人,他三年就是挑水、打柴。他自己也有一些智慧了,看了不少的佛經書,本身也有文化。當時虛雲法師是禅宗的,在中國很有名的,在廣州,去親近他的人就很多。善慧法師他就看不順眼了。有一天,他說這看著實在是不象話了。他就主持正義了。他就給虛雲法師頂了三個大禮,就說:“師父,我有件事給你建建議,你聽還是不聽?”“好。你講吧。”他就說你現在名氣這麼大,在廣州,這麼多人到你這裡來,影響很大。很多女居士在你那裡很晚都不回去,影響很不好啊!”虛雲和尚看了一眼,就對他說:“我的事情已了,你的事情如何呀?”善慧聽了這個話,就想到這個師父怎麼不聽話呢?不聽建議,“你的事情已了”,這個東西影響很大嘛!就一氣之下回來了,走了。回到安岳縣,就是四川的安岳縣。回來以後,他心裡想的就是這個打抱不平,那個打抱不平;不到半年,就把他抓起來了,判了20年徒刑,說他是反革命。80年在成都文殊院見到我。他給我講,我深深地感到,恭敬上師的重要性,毀謗上師的罪過。他就這樣起了一個念頭,他就坐了20年班房。他在坐牢的時候就參禅打坐,修得很好的啊!他在參禅打坐,突然觀到他自己為什麼會坐牢,他就想到他對他師父不恭敬。他沒有智慧的時候,不能辨別他師父的行為。就是怎麼示現,是怎麼一回事。他毀謗了他師父,就落下了這麼一個罪過。
所以有些人就說師父怎麼怎麼樣,以前我很恭敬他,現在又怎麼樣了。對於對待上師建立信心這個問題,首先要生起恭敬心。印光大師就有這麼一句話,說:“一切行門都要從恭敬中學。”你沒有恭敬心——你沒有——得不到實益的。沒有恭敬心你怎麼守戒,戒也守不起來,你建立不起守戒的信心。這個是很重要的。你們說,有一條溝是我們大家都要過去的。獅子能過去,兔子能不能過去呀?你怎麼知道,歷代的祖師大德,他們是怎麼修行的?你怎麼知道他們又是什麼果位呢?他們在你們跟前現的這些行為,你能分辨出它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說這個守戒,我們在對上師恭敬這個問題上,你對上師恭敬是你自己的功德。至於上師怎麼樣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有一顆恭敬心功德就呈現了。當你還不明白,沒有定力,沒有智慧去辨別這個真偽的時候,你最好是起恭敬心。上師他有他自己的戒律啊!他有戒律,他有他自己的戒,來戒他的行為。
所以現在社會上有些網站在那裡說三道四。可以這樣講,有些人利用網站,對某些上師進行誹謗,他們都沒有一個不下金剛地獄的。你怎麼知道淨空法師怎麼樣啊?他把淨空法師說得一文錢不值,還把那多識活佛也說得一文錢不值。更有甚者,還說印光大師是個壞蛋。多危險哪!所以這些人對佛教,我認為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很悲哀的現象,非正常現象。按照十四教戒來衡量他們,他們守了嗎?所以這個守戒不是把它掛在嘴上的幾句話,不是把它當成一個文字條,而是要把它作為我們修行的鏡子來看待。只要我們知道守戒的重要性了,我們這個守戒的心就生起了,哪一條戒都不會犯。我們只要真正地對佛教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和對上師生起了恭敬心,對眾生生起了平等心,只要生起了這兩個心,而且還發了菩提心,我們就不可能犯戒——不可能。
所以守戒這個問題呢,一來這麼多,這麼復雜,但是也很簡單,你要有恭敬心,有平等心、出離心。只要有此心,什麼戒還會犯呢?是不是這個道理啊?(眾答:是!)眾生平等了,把眾生當成父母,把眾生的煩惱當成自己的煩惱,這種情況你們說還會犯戒嗎?不能嘛。所以在守戒這個問題上,要抓住三點,我們就不會犯戒。
第一、就是對任何眾生,不管是師兄道友也好,只要生起了平等心。
第二、我們在平等心的基礎上,我們再建立我們的恭敬心;恭敬心生起了,平等心那就更圓滿了。
第三、在恭敬心和平等心的基礎上,這才產生出離心。生起了出離心,那我們就能建立菩提心。
只要你這個心建立起來了,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思想,我們對待學修道路上的一切問題,都不可能在戒律上犯錯誤。一般犯錯誤他都是沒有生起這種心的。沒有一個犯戒的人,他有恭敬心,他有出離心,他有平等心。沒有!有的都只是嘴上說的一句口號。
一切戒律都是建立在恭敬心和平等心的基礎上來完成的。我們要修一切法,特別是修行密法,都必須注重戒,把戒律作為修行當中的鏡子,保護好我們這個根本,保護好我們自己智慧的土壤和智慧的根,護戒如同生命。這樣我們在今後的修行中,才能圓滿地、沒有障礙地達到我們的目的。
200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