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一法師:初發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初發心

    我們學佛都有一個自己的初發心,也是因為這個難得的初發心使自己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精進不斷。但是這個初發心也是脆弱的,受不了八風的侵蝕,造成學佛一年,佛在眼前;直到向佛要錢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實可以這樣說,初發心的丟失是人生一大損失,就象到了寶山空手而回一樣,白來這個世界一趟了。

    很多人因為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而磨滅了自己的初發心,這只能說明你對佛教的信心不夠;對自己理想的追求沒有力量;對自己追求的目標沒有明確。這應該是大多數人帶有盲目的崇拜和迷信的心理來學佛有關。因為自己的崇拜對象不如意或者因為自己認識到了迷信而失去了自己的信心都是很可憐的。應該知道我們學佛是要了生死,然後幫助他人從而實現自己的覺悟。最少要做到自己減少煩惱,生活快樂。如果越學煩惱越多,那麼你就應該檢查一下自己學佛的方法了。是不是用感恩的心來面對社會?是不是用包容的心來和諧自他?是不是用分享的心來回報社會?是不是用結緣的心來成就自己的事業?因為我們走上了學佛之路,必然已經有了信仰,也知道了因果,是一群有良心與道德的人。我們要不斷地修行自己,以便得到智慧來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也就是因果的發展規律,這樣我們就能事事走在前面不被動了。千萬不要因為眼前的迷漫而丟失自己,比如因為看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而懷疑佛教。應用正確的眼光的分析事情,應該知道我們對外界的認識是自己的六個賊(眼、耳、鼻、舌、身、意)在作用,我們的心千萬不要被這六個賊拉跑了,多多反省自己,我們要讓這六個賊成為我們心認識事物的工具。也就是轉我們的識成智。

    對於在家學佛的人,要做到這些首先我們要端正學佛的目的,要知道我們現在佛教所處的處境。在這樣的處境下我們要怎麼樣來看待眼前的事物。在柏林寺我們在接受皈依第子的時候很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告訴他。他是皈依了佛、法、僧三寶,由僧團負責教化,不是皈依某個人。這樣就避免了盲目崇拜。因為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僧人是凡夫僧,所以不能用聖賢的標准來衡量他們。不要因為某個個人的問題退失了自己的初發心,這是最重要的。

    初發心會由於自己的信念不足而淡化甚至退失。佛陀在《大涅槃經》裡也說:菩薩摩诃薩有十三法則便退轉。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吝惜身財。五者於涅槃中生大怖畏。雲何乃令眾生永滅。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調柔。八者愁惱。九者不樂。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輕己身。十二者自見煩惱無能壞者。十三者不樂進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諸菩薩退轉菩提。復有六法壞菩提心。何等為六。一者吝法。二者於諸眾生起不善心。三者親近惡友。四者不勤精進。五者自大憍慢。六者營務世業。如是六法則能破壞菩提之心。善男子。有人得聞諸佛世尊是人天師。於眾生中最上無比勝於聲聞辟支佛等。法眼明了見法無礙。能度眾生於大苦海。聞已即復發大誓願。如其世間有如是人。我亦當得以是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復為他之所教誨發菩提心。或聞菩薩阿僧祇劫修行苦行。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聞已思惟。我今不堪如是苦行。雲何能得是故有退。善男子。復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為五。一者樂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師過惡。四者常樂處在生死。五者不喜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復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為二。一者貪樂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寶。以如是等眾因緣故退菩提心。

    所以初發心要靠精勤用功來保持,佛陀在《大涅槃經》裡說要常修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來保持我們的菩提心。在自己的信心還沒有堅固的時候,多把自己的時間放在自己的功夫上;多把時間放在看經書上。就象趙州和尚說的:“七歲小兒比我強我向他學,百歲老翁不如我既教依”。學取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不要去管這個人怎麼樣。這樣就能保證我們入了佛教的寶山而不空回。

 

上一篇:蘇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經講錄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下一篇:蘇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經講錄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