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田光烈教授:呂澂先生《金剛經三義》解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 音 2003年第06期 (總第226期)第9頁

呂澂先生《金剛經三義》解讀

田光烈

《金剛經三義》載於《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出版)卷一。

《金剛經》具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鸠摩羅什譯,又稱《金剛般若經》。佛在捨衛國為須菩提先說境空,次說慧空,後明菩提空者,蓋此經以空慧為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為诠也。

金剛為金剛杵的略稱,古代印度的一種武器。在佛法中,則為象征破迷開悟的武器,象征菩提心的金屬的法具。

般若,又曰波賴若,譯曰智慧。般若者圓常之大覺也。覺有三德,一為實相般若,是般若理體,本為眾生所具,離一切虛妄之相,般若之實性,是為所證之理體;二為觀照般若,觀照實相之實智也;三為方便般若,分別諸法之權智也。亦可分為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即诠釋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經》是也。

《瑜伽論記》九曰:“梵雲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雲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

波羅蜜,梵語,又作波羅蜜多,古代譯為“度”,到唐代則譯為“到彼岸”。其義為完全絕對完滿,即是修行的完成,一般作菩薩的修行理解,即六度,布施、戒持、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是也。

般若不限於大乘,全部佛學無不有之,如《華嚴經》、《寶積經》雖不名般若,其實仍是般若經,而專以般若名經者,無逾於玄奘大師所譯之《大般若經》。全經六百卷,共十六會。無著、世親一系之學,於十六會中專提金剛一會者,意謂此會能代表各會,故此經開端即謂般若為行,行之所依,又在發心。

《金剛經三義》者,一曰發趣義,二曰三假義,三曰無住義。

一、發趣義
發趣義者,發趣即發心。平常誤解所謂發心,即當初一下即了之事。故現在依《般若經》,將"發心"換名"發趣"。

發趣者,謂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無量善行,證人法二空,斷煩惱、所知二障,趣無上乘。由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至於究竟等覺時,皆名發趣。如是發心,實貫徹到果,始終一趣,所以經言,發心即成等覺,而成等覺亦不外此發心。故此發心為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剛不壞之義,即名此心為金剛,為大、為勝、為究竟。所謂菩薩或摩诃薩者,即指發此金剛不壞之心。

摩诃薩是梵語maha^sattva的音譯,又作摩诃薩埵。maha^意為大,sattva意為有情,指大菩薩。在佛教中,文殊、普賢之類均視為大菩薩。作為大菩薩要素的慈悲與智慧,必須充實與飽滿,即為大、為勝、為究竟之意也。此為金剛不壞之心。

此心內容極廣,有二句最為主要,謂“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及“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具此二點是名發起金剛不壞心,金剛名經之意,即明示此種發心之義。鸠摩羅什甚知此旨,特於《摩诃般若經》、《大品經》提此一段名《金剛品》。故知金剛二字在般若學上,實指所發不壞之心而已。發心即是求菩提心,菩提為二乘和大乘的究竟名稱。

此處發心與二乘不同,而是發無上菩提之心。無上言廣大意樂,非如二乘純為自身著想。大乘為一切眾生打算,故曰:我皆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然此所謂一切眾生者,亦非有實,若執為實,於事有礙,故又曰:實無一眾生入涅槃者。此二義,世親即說為菩薩,以他為自之理,在觀行唯識道理盛行時,意趣更為深長。

觀行唯識,即唯識三性觀。三性者,一曰遍計所執性,執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種子所生之因緣法是也;三曰圓成實性,依他起性上二無我理之真如是也。分別此三性,即以遍計所執性乃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圓成乃心內之法,非空而觀照。是名唯識三性觀。

修此唯識三性觀,由淺入深,有五重,稱五重唯識觀。“一曰遣虛存實識。以心外諸境,為遍計所執之虛妄,體用非無而存留。此為虛實相對之觀法。二曰捨濫留純識。識有八種,分別識相則各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之四分,此中相分為所緣之境,後三分為能緣之心。而所緣之相分,濫於心外之妄境,故捨彼而不取,唯存留後三分之純識。此乃心境相對之觀法。三曰攝末歸本識。相分系識內所取之境,見分系識內能取之作用,此二者從識之自體分而起,自體分為本,見相二分為末,故離識之自體分,無見相之末,攝末而歸於本。此乃體用相對之觀法。四曰隱劣顯勝識。八識為自體分,各有心王與心所。心王者,勝如王,心所者,劣如臣,故隱劣法之心所,以顯勝法之心王。此乃心心所相對之觀法。五曰遣相證性識。留於第四重之八識心王之自體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實性,為二空所遣之圓成實性,即以依他之事相為空而捨遣,證得圓成實性也。此為事理相對,唯識觀之至極。五重之中,前四重為捨遣遍計所執性而使歸於依他起性之觀法,故曰相唯識。後一重為捨遣依他起性而證得圓成實性之觀法,故曰唯識觀。菩薩觀此唯識無境,以相違識相智等之四智。”(摘自《佛學大辭典》1992頁)……此即師所謂觀行唯識也。

二乘修行方法與大乘並無違反,都是從佛世尊,聞法信受,精進思維,勤修苦練,求證空理,以無獨立的自性為諸法的本質,但小乘強調要析離以至破壞諸法,而後證空理,把現實的諸法與空理分離開來而不包括現實世界。大乘認為空理當於諸法中證取,空理不離現實世界。另外,小乘只求個人的覺悟與解脫,悲願小;大乘以他有情的覺悟與解脫為自身解脫的一部分,悲願無窮,所謂:我皆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大智度論》雲:佛法皆是一種一味,所謂苦盡解脫味,此解脫味有二種:一者但為自身;二者為一切眾生。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是故有大小乘之差別。

二乘修學方法亦不外三學、四谛、十二因緣等,但二乘修為,意樂狹小,只求一己意念不生,逃避現實,隱遁深山,與他有情隔離,而不知有情之間互為增上。所以大乘必令一切眾生皆入無余涅槃,乃能究竟悟入,即與小乘無余涅槃異也。

復次金剛不壞雲者,即謂無一眾生入涅槃。即不住彼名想,若有所住,發心即失,故知不住發心方稱不壞。無著菩薩於此提出救度眾生之“欲”與“願”二字。欲謂欲求,言發自內心而非外,欲謂思維作意或抉擇分別,故金剛心之發,根本仍在欲與願上。此所欲展轉廣大,願亦隨之展轉勝進。佛學之行(或般若行)即據此步步抉擇勝進而至於究竟。故知發心定非當初即了,必須地地無失乃能究竟。如《金剛經》須菩提問發趣行人雲何應住,佛示發此金剛心後,顯示十八住處,令發心至於佛。住抉擇對治,皆與發心同一進止。至入般若段時,更明示應無所住而發心,無住二字明白提出,即示此心不壞之金剛義也。

二、三假義
《般若經》以〈須菩提品〉最為重要,《金剛經》乃“須菩提般若”之精華,其根本在三假。三假之名羅什譯為法假、受假、名假。奘師譯為法、名、方便。二譯皆通。

由極微積聚所成之物為法,即法假。由種種法如五蘊成人,即受用假。再由受用假積聚成軍,是名假,乃假中假也。奘師譯無受假,但有法與名。

般若范圍原在二谛,二谛所依即是三假。世間所有認識乃至人事言說,無非法名二假。而此法名都無定實,原是隨世俗安立。若知其實相,即為第一義谛。若隨順世俗而說第一義,是為依第一義所安立之俗谛,即所表出之第一義也。般若行即以此為范圍,乃可說之第一義,真第一義無言說。《金剛經》中處處表示,如雲不應以身相觀於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雲非法者,言此法乃方便安立,何所據而安立。此乃果位之事,故《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所顯也。故此三假實般若行之范圍,而為無著、世親之學所據,其所著論中辨晰甚明。

三、無住義
無住乃般若行之本色,般若行即無住行,又分三義言之,一者於何無住,二者雲何無住,三者無住次第。

①於何無住,即於何處無住?即於種種想無住。印度人以此想表示概念,即心整體對象。分析為二,有為名言而為名想言者,有非名言所及,但有影像者即是意想。佛學中,專以此名想為“名言”,意想為“意言”。廣義名言赅此二者,其內容不外三假中之名法二假。有情一世生心動念不離對象,即無一刻一念離於想者,談般若行即不住此想,不住即不執、不著、不取,而此不執、不著、不取乃依想之形式關系而言。所謂想者,凡有所表白構畫,即有表白構畫之內容存在,常人因此而定說想之形式內容。相屬不變,一有想起,即便相應執為實有者,是為凡夫。佛學無住行,即以此為中心,常人外學皆所對治,此即《金剛經》處處離想之義也。想有無量無邊,但述八種即可統之,八復分二,即人法各四。

人四即我、有情、受者、補特伽羅,由暫時之我至於相續之補特伽羅(即數取趣)。

法四即非有無,即以四種層次來規定現象的存在模式,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此師所言“即非有無”也。

一切想中,此八最要,常人於此,極易執著。不住想者即不住此八想,於此八想不住,即通常所謂空義。

《般若》談空,《金剛》乃《般若》之精華而無空字。是離想之謂空,乃進而以空義說也。舊本將想字錯解為無心之相,別為發明譯不住相。所謂不住雲者,實此想無住耳。

②雲何無住?一切眾生無一念能離想,是故證得無住甚難。然此關鍵即在“知”字,能知此想即可無住,是故知即無住發端,不知即成戲論。知有二義,即隨順教授及作意思維。隨順教授乃聞之事,作意思維是思之事。般若行之重要處在作意。然而念念思維作意實甚困難,因吾人心念,非如常人及心理學所講之單純,一念中即有若干剎那,每一剎那亦非只有一方面,而心與心所之所言,亦只是形容一剎那心所緣方面之多而已。如一心之起,最少亦有五遍行隨起,實際亦不止此。故對此想之作意思維必須念念行之。即使作意念念融合,相續不斷,久之即能於想成就無住,故此相續作意思維,為般若無住行之最要者,所以無著談菩薩行欲令圓滿,須假四十四種作意功能,與剎那心相續無間,念念所現無非四十四種作意。此皆寂因作意,為涅槃成就之因,欲入涅槃即從此下手,所謂雲何無住者,即此無倒作意耳。

③無住次第。泛說有二,即定心與散心。定言心集中,散則反是。先於定心(是心集中時的瑜伽定心)說不住想,將余所有想一切除遣以練磨此心,令不集中時,心之余勢(即功能)亦不消散,即《金剛經》將問發趣菩提者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此中修行謂即定心,非修行心即渙散,於此散心亦令之不出范圍,是謂降伏其心。故此二心實為一義。即佛說發心,當令一切眾生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然無一眾生得滅度者,是之謂不住於想。菩薩於此亦復不住。蓋定心作意思維,於眾生想亦不存在,若有眾生想即非菩薩故。然於散心中亦不能有此想。定心散心皆離想者,本是名言故,於此名言知其念念之想,即能念為用,由發心至於成佛,一貫到底,勝進勤行,都無所住,而佛境顯現矣。無著金剛說十八住,層層勝進,略之為三,即地前、入地、地上。初發心時即成無住心,所謂無所住而生心也。次之六度四攝等行,亦為無住度攝。《金剛經》言無住行施等是也。最後涅槃亦復無住。由是而知,從發心以至涅槃實一貫無住行也。

無住次第約為定散二心,從初發心乃至佛皆可貫通,而無礙也。

 

上一篇:淨宗法師:念佛勝易 第三章 彌陀光明 唯攝念佛
下一篇:淨宗法師:念佛勝易 第四章 諸佛菩薩 護持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