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覺·教導的智慧 第一章 教育的新希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覺·教導的智慧

鄭石巖

第一章 教育的新希望   

  教育的極至是要一個人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潛能,在多變的世局中,保持禅定與智慧,去因應一切,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就像在水中優游的劃水逐浪。

  從禅學的觀點來看,教育的本質無非在於啟發學生自我醒覺。人一旦能自我醒覺,就能自愛,自動自發;能展現他的人生,喜歡自己,肯定自己。人的醒覺能力一經引發,就能看清事理,了解事物的真相;能不斷從舊經驗中前瞻新知,用清新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事物。令自己日新又新,心智不斷的增長,走出自己的路。這就是人類心智成長的希望,也是教育的希望。

  教育的使命在於引導學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這樣才會有腳踏實地的人生。禅家深信,每個人的根性因緣都不相同,如果不能依照自己的“本來面目”去生活,就無異否定自已,而導致生活的潰敗及精神上的困擾與煩惱。

  心理學的研究指出,許多精神症狀是由於自我適應上的矛盾,其共同特征是“我要,但我不能”的心結,由谘商輔導經驗中,我驚訝為什麼會有偌多的人,被這個矛盾的心結所困。他們的內心不停的對話著:“我要拚給你們看看!我要證明給你們看我不差!”隨後,他看看自己,則對自己回話說:“我沒有那些條件,我實際上辦不到!”就在這“要”與“辦不到”之間,產生失望的情緒,沒有價值的感覺和莫名的不安、自卑和壓力。最後,他開始逃辟和防衛,終致產生精神症狀和困擾,他的自我功能也就漸漸受損,人生隨而面臨殘廢。

  禅的教導是要每一個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展現其人生,不要暗示學生拿自己跟別人比較。這才能真正披露其能力。其實,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各種不同能力的結合。因此,教育的理則應該是各自展現所能,接納自己,肯定自己。老師和父母實在不宜對學業居績不如人的孩子批評或失望,或過分的指責。相反的,要協助他們去了解自己,幫助他展現自己的人生,走出自己的路來。

  自我醒覺與實現不是用解說或認知教得來的。由於它是一種實踐的智慧,而不是一種知性的思考,所以在教導上必須特別重視生活的體驗;在日常生活之中直接學習。因此,禅家特別強調“看腳下”的實踐力行功夫。

  今天我們的社會顯得紊亂脫序,許多人以為其主因在於缺乏道德觀念。我認為那是不正確的。我們的教育,從國民小學的生活與倫理,到國中、高中的道德與公民教學,觀念的灌輸不可謂不多。我認為,我們的國民不是缺乏道德觀念,而是缺乏生活上的實踐智慧:一種行為的智慧和能力。

  就整個人生的展現而言,徒有知性的觀念和知識是不夠的。因此,教育必須重視生活的磨練,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友愛和負責,學習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問題,就禅的觀念來看,“它不屬於知,也不屬於知”,墜入知性的分辨就會疏離,一味的作白日夢,或者眼高手低,憤世嫉俗;若墜入不知,則變得愚迷懵懂。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培養自己實踐的智慧,要活在自己真實的生活之中。

  從禅的觀點來看,人生教育是無相的。也就是說,生活的實踐智慧,並不是用文字課本所能完全教導的。它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去歷練,去陶冶,去判斷;從而培養其智慧、態度和情操。

  人只有覺察到自己的根性因緣,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其潛能,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人生的路是由自己走出來的,不是老師或父母指定的,更不是命運安排的。因此,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創造人生,而是不替他安排人生。每一個孩子,若能依照自己的現實條件,好好去發揮,就能過活潑有朝氣的人生。

  以下從禅的觀點,闡釋教育的旨趣。分別就自我醒覺、無形的教誨、教導的態度和幫助學生走出自己的路四方而加以討論如次:

一、自我醒覺與肯定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塊寶。教育的目的,無非是教導他認識自己,開展他的人生,實現他的生命光輝。每一個人生來都具有實現生命的潛能;那是唯一的,獨特的,值得父母去珍惜,值得教師去疼愛,值得自己去肯定和自豪的。每個人天生與別人不同,能力各有所偏,興趣殊異,遭遇的環境不同,根性的與氣質迥異。如果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要讓自己活得跟別人一樣,無非否定自己;如果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期待他的成就跟別人一樣,相對的也會否定孩子的自我實現。

  禅家認為每一個人既然不同,就應該教他自我肯定,依照自己的能力、興趣、因緣去過實現的生活,這實現的生活就是見性;倘非如此,就會自我迷失。所以說:

  “萬象之中獨露身,

  惟人自肯乃方親。

  昔年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來火裡冰。”

  每一個都應該肯定自己,接納並實現自己的人生,這才活得親切、喜悅、幸福。如果一味在人群中追求虛名,沽名釣譽,無非是一場造作和虛幻,到頭來就像火裡的冰一樣,是空而不實的。

  今天的教育,由於過度強調智育,以升學為教育的唯一指標。結果,疏忽了個人能力的開展,生活智慧的啟發,以及對生命的敬重與肯定。它導致文生態的扭曲,個人精神生活的空虛,道德責任的虛弱與貧乏。我們一再的強調五育均衡的教育,但是每一本書,每一堂課,都僅及於知性的認識和分數的計較。智育好的學生,埋沒在書堆、分數和彼此競爭之中,思想刻板,情感冷漠,生活經驗匮之。智育成績平庸者,教師和家長便抱著失望的心情,卻又忽略對他們的啟發,他們在學校生活中所得到的是失敗與茫然的經驗。

  今天教育上所產生的弊病,誠然源自教育觀念的錯誤。社會大眾把教育視為讀書,把讀書和考試當做取得學歷和謀取職位的工具。結果教育的內涵狹隘化了,教育只是讀書,而不是心智的開展;只偏重升學,而疏忽了精神生活的引導。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葛德蘭(Howard Gardner)是研究人類心智發展的專家,他說:我們的社會有三種偏見,以致在教育上很難開心智潛能的啟發,那就是測驗主義、西方主義、甲等主義。測驗主義過分強調智商的重要和知性的考試;西方主義則將注意完全集中於衡量與比較上,不理會東方微妙的觀念——直覺的、非邏輯的智慧。甲等主義則太重視成績單,對切實的智慧則不夠重視。由於以上的偏見,我們對於學業成績平庸的孩子,往往忽略了才華和潛能,以致被抑制下來。

  葛德蘭所說的三種偏見,若證之我國教育現況,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不但忘掉了東方那種眾生平等和人人都可以見性成佛的直觀觀念,尤深陷於西方的量化和物化的價值理念裡,把孩子放在智育成績的賽場上,而嚴重疏忽人性潛能的開展和啟發。

  現在你也許要問我,什麼是人性潛能的開展。這個觀念要從佛經中的一段話說起。在《長阿含經》中記載著一則故事,說佛陀誕生時,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

  “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

  這段故事象征著佛教智慧的根源。它以佛一出生就做如此宣誓,來表示所有的教義都建立在這個基本的觀念上,這個唯我獨尊指的是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人必須透過“空”的修行功夫,把一切虛幻捨去,揚棄一切貪婪、嗔心、愚癡和執著,才能看到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實現真正的自己,這就是生活的最高智慧。

  每一個都要有潛能,要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生活,而是不摹仿別人過生活,這就是生活之實現。空卻一切虛妄和造作,好好過實現的生活便是禅家所說的“真空妙有”。

  每個人的能力彼此不同,甲老是寫錯字,國語考不及格,但在運動場上卻很出色。乙的數學成績差勁,只考個位數,卻是一位很手巧的裝潢木匠。丙看起來一無專長,成績也無可恭維,但是卻卻很能自知知人,是一位很也的推銷員。教育所要強調的是引發個人,去實現自己的潛能,接受並珍惜自己,亦就是啟迪自信和豪氣,它使人活得有尊嚴,有成就,有幸福。

  葛德蘭把智能分成七個基本型態,絕大部分的人都具有其中一項或多項的能力。如果在教育上能加以啟發、鼓勵、讓它開展實現,就會有具體的成就。這七種智能型態是:

  ·語文型的人,對於語言文字的音韻、節奏、意義表現得特別敏銳。

  ·音樂型的人,他們對音樂特別有興趣,喜歡各種聲音、樂器和歌唱。

  ·邏輯數學型的人,對於分類和有圖案的東西著迷,他們善於計算、推理、下棋和有條理的想像。

  ·空間關系型的人,他們喜歡機器,善於構想結構性的藍圖,對方位、標記、形狀能把握得很精確。

  ·身體動覺型的人,對自己身體的動作、姿態極為敏銳,他們喜歡的是舞蹈、運動、特技、表演、書法、美術、工藝等。

  ·自知型的人,善於反省和了解自己的情感,他曉得自治,計畫自己的未來,發揮自己的能力。

  ·知人型的人,善於了解別人,注意別人的變化,這種能力是多元化開放社會所最需要的。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各類嘗試的機會,發現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予以誘導和啟發,使其能力得以開展。從而喜歡自己,建立自信,從事與自己能力有關的工作。其實,每一個人具有以上七類能力,只是各有所偏,各有所長,才顯出不同的型態。即使在相同的型態裡,亦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教育的職責就是要發現並鼓勵孩子去開展自己的才學。人唯有配合自己的專長,投注於工作,應用於生活,才會有滿足感。事實上,工作的喜悅和生活上的滿足,並非決定待遇,而是決定於是否能夠在生活與工作中自我肯定,把工作做好,讓自己有著實現的感覺,而這種實現將使他在工作上獲得極大的成功。

  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每一個人教成一樣,而是在共同的規范與必備的知識之外,加強個人才能的啟發,使每個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因緣,實現和成就自己的人生,這在佛學上稱做“成所作智”。每一個人都依自己的根性因緣成就,都能過實現的生活,就叫做“平等性智”。

  父母親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從小就教他跟別人的比較和競爭,結果孩子的教育變成了競爭的手段,而真正重要的事——發展他的潛能——則被忽略。出人頭地的觀念,很容易否定孩子的潛能,而導致他的潰敗。

  我在《禅·生命的微笑》一書中,曾引述一則寓言說,“有一天,一群動物聚集在一起開會,討論學校的課程。免子說賽跑重要,一定要列入課程。鳥兒說飛翔重要,一定要列入課程。老鼠說挖地洞重要,也一定要列入課程。最後,他們把各種重要的技能都列入課程,強制他們的孩子學習。結果鳥兒的飛翔本來應該考甲等,後來,為了學習用翅膀挖地洞,把羽毛弄壞了。他既沒有學會挖地洞,連飛翔也考個丙等。免子為了學飛翔,從樹上跌落而骨折,他不但飛不成,連牠專長的賽跑也出了問題。教育的結果,沒有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潛能發展成長,反而都受到創傷而垂頭喪氣。”

  今天的教育是不是跟這則寓言有些相像呢?我們是不是把各種不同才能的孩子,放置在同樣的升學和制造文憑的生產線上,以致否定了孩子發展潛能的機會呢?我想,答案是不言可喻的。因此,現在正是改變教育觀念的時候,我們所要重視的就是啟發潛能,肯定每一個孩子的天賦,予以鼓勵和誘導。

  禅的宗旨就是見性成佛。見性就是實現自己的本真,成佛就是個人的充分醒覺。因此,成佛並非有一個身外的佛可以成就,而是要從自己的潛能與實現中,去成就圓滿的人生。南唐的慧超和尚問法眼文益禅師說:“如何是佛?”法眼的答覆是:

  “汝是慧超。”

  法眼文益指出,只有慧超能依照自己去實現,去修證,去服務一切眾生,去實踐大乘菩薩行,那就是佛道。這個觀念不正是現代所急需的借鏡的嗎?

  請注意!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一個人自我實現,而不是透過欲望和野心去塑造一個不幸的怪人。

  

二、無形的教誨

  父母親都關心自己子女的幸福;為了子女有好的前途,殷殷督導他們用功讀書;期待兒女將來有好出路,為他們選擇好學校,勉勵升學,叮咛報考熱門科系。於是,升學競爭激烈,教學所重視的是升學,學生所關心的是考試、未來的出路和功利。教育普遍被看成滿足欲望和野心的工具。於是教學的啟發性本持流失了。我們幾乎很少教導生活的智慧,適應的能力,深邃的思想以及實現幸福悅樂人生的活力。

  我們重視的是看到的東西,拘泥於刻板的教育內容,所學的偏重於知性的思考和科技文明下的生活技能。乍看之下,我們似乎做了中肯的抉擇,為著下一代的教育做了有利的考慮。事實上,我們忽略了許多重要的教育課題。而這些課題是沒有標准化教材,沒有固定答案,不是用語言文字能直接教授或測出成績的能力。它是一個人的精神生活的適應,是深藏在心中的智慧和倫理能力。它沒有公式可以依循,無法用知性的教材來達到完全的啟發,所以我透過禅家的用語,把這種生活智慧的教導稱為無相的教導。

  禅家是很重視生活智慧的陶冶和啟發的。因為它能使一個人獨立思考,自動的學習,有著清明開朗的態度,從而使人活得更有創意,不被色相所欺,不執著於偏狹的觀念和見識。禅家認為,培養生活智慧必須從心靈的陶冶開始。宋朝無門和尚說:

  “佛語心為宗,

   無門為法門。”

  意思是說,佛的一切教誡以心性的啟發和覺悟為契要,在教導上沒有固定的方法或標准化的法則可以遵循。也就是說,生活智慧的啟發,不是透過定義的解說或行為的訓練和死讀書所能完全辦得到的。因此,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日常生活,隨時加以啟發和教導,經一事長一智,所以他說:

  “大道無門,

   千差有路。”

  人唯有不斷的接受各種生活的磨練,才能使待人處世的智慧圓熟增長。於是,他搜集了四十八則活活潑潑的禅門公案,做為平常教導學生的素材,而不是以解釋和定義來進行生活智慧的教導。他的教法是許多個案,每一個案的內涵是活水般的經驗,要弟子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反省、自照自鑒,而訓練自己的生活智慧。他把這本書叫做《無門關》。而這幾個字也正確的表現出他的獨特教學方法——無相的教導。

  對於現代人而言,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籽提升生活智慧,都要注重無相的教導:要在生活中陶冶,要從許多好的故事、小說、文學和生活體驗中陶冶心性,啟發智慧;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子女,一味讀死書:只知道學校生活,不知道親朋之誼;只學課本,不學待人接物;只想接受照顧,而不懂關心別人;只考慮自己,而不尊重別人。這樣會使一個人的社會智慧變得愚昧,生活適應發生困難,人際關系就得僵死,思想和情感的感受性發生問題。這樣一個人是很難有健康的心智和成功的人生。

  在這開放的社會裡,我們看到許多生活適應不良的成人,他們的婚姻生活有了難題,工作上經不起壓力,情緒不穩定,心理有了疾病。這些人沒有學歷之分,而共同點是生活智慧的貧乏。學校裡也發現許多逃學逃家的孩子,他們投身於不良同侪之中,染上種種惡習,用藥物來麻醉自己,這些青少年也是因缺乏生活智慧的啟發所致。

  缺乏生活智慧,就會經不起誘惑而誤入歧途。因此,我們要重視無形的教導,在潛移默化之中,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使他們有著深邃的人生智慧。我認為,只要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幾種無形的能力的養成,孩子也就不怕世途險惡了。

  ·信心與安全感

  ·熱忱與負責

  ·主動學習

  ·同情之心

  ·心懷希望

  信心是一個人能肯定自己,不怕失敗,勇於面對挑戰的心理力量。有了自信,才不怕嘗試,才能應付將來的危機。信心是培養出來的,是一種實力,而不是口頭傳述的語言觀念。你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侍人處世,看出他的優點,給他鼓勵;安排參加各類活動,指導他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機會。當孩子累積相當的成功經驗之後,就會建立起自信心來。許多老師和父母,求好心切,一時給孩子訂的標准太高,又經常對孩子的表現加以批評和挑剔,孩子反而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安全感,這樣很難培養信心。禅宗第三代師僧璨說:

  “狐疑盡淨。

   正信調直。”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懷疑時,自信心就自然的展現出來。請注意,信心不是自負自傲,而心心平氣和的肯定自己。因此,對孩子成功時的贊美必須對事不對人,中肯而不誇張。時時刻刻發覺孩子的優點,予以肯定是培養信心的起點,給他接受挑戰的機會,幫助他獲得成功的經驗,時孕育信心的有效途徑。

  熱忱就是佛家所謂的精進,也是一般所謂的熱心。沒有熱心就不能承擔重任。缺乏熱心不但不能貫徹自己的計畫,在人際關系上也會顯得孤立,時下游手好閒的人、眼高手低的人、做事虎頭蛇尾的人隨處可見,那是歷為缺乏熱忱和責任感所致。

  孩子天生是熱心有責任感的,只要大人做家事時肯讓他參與,孩子自然流露熱心。如果父母自己就慵慵懶懶,不做家事,不以熱忱待人,孩子的熱心就會慢慢冷卻。我的母親在我結婚時叮囑說,“結婚成家,要正常在家開伙,這是傳承,是家庭的生機,也是教子教孫的典范。”多年來,我的孩子跟我們一起做家事,共同分享生活的經驗,也培養了自動自發的責任感和熱心工作的態度。

  在我的輔導經驗中,養尊處優的孩子總是缺少承擔和堅忍的氣度;缺乏多方面生活經驗的孩子,經常表現著逃避和消極的行為。古時禅門非常重視日常事務的磨練,而且要訓練到無論什麼事都能稱心順手去做,沒有半點怨言,不留絲豪怠惰,這樣才使一個充分覺醒,孕育出剛強而溫和的個性和智慧。所以唐朝的龐居士說:

  “神通並妙用。

   運水與搬柴。”

  這是說,運水搬柴之類的家務差事,有助於個人心智的成長,它是一切神通和妙用的根源。我相信,如果你能以身作則,從小引導孩子做家務事,心然產生無限妙用。

  孩子的主動精神是心智成長,不斷求新上進的力量,這是大家所知曉的。所以父母總是耳提面命,要子女自發自動。殊不知自動自發的態度,並不是用語言訓誡所能養成。這也是要從家庭氣氛中去陶冶薰習;父母每天好學不倦,言談之間表現主動求真、求知,孩子們自然主動好學,求真求實。

  孩子的好奇和好不是天生的,如果你不去壓抑他們探究的天性;自然流露著主動求知的態度。不幸的是:許多父母用成敗的眼光批評子女,以成績的高下來責備督促,而不是主動和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的困難。結果孩子們學習的挫折擴大,困難沒有解決,對學習也就有壓倦起來。

  如果你關心孩子們學習的素材,對它也有興趣,孩子們會覺得學習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共同分享學習的經驗,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

  此外,同情心是一個人幸福的來源。我認為有同情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別人、尊敬別人、關心別人。同情是指對別人心情和思想的感受能力。同情心好的人,比較能夠寬容別人,給別人自新的機會。同時,也能跟別人分享生活的悲苦和喜樂。佛家把同情釋解釋為慈悲,它的本質為:

  ·慈是給予別人喜樂的能力,它的本質是服務。

  ·慈是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它的本質是救拔。

  孩子們若能學習這種能力,他的人生是健康的,待人是和睦的,處事是有眼光、有步驟的。

  教導這種同情的能力,當然不能以“你要有同情心”一句話來傳遞。同情是一種無相的能力,當然要從無相的教法中去啟發孕育。當你有助人的行動時,孩子的眼睛已經亮出了仁心之光;當你為社會誠心付出關懷與服務時,他們的心地,已播下渾厚高貴的性德。

  有同情心的孩子必然成為明白事理、有所成就的人,當然也會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家庭成員。但這得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父母必須先學習同情和助人,而後方能教子女學會比一高貴能力;當然老師必須具備慈悲的襟懷,才能點燃孩子的人性光明面。禅家說:

  “給後人作標榜。”

  別忘了自己要教子教孫,千萬不可放逸。身教是無相的,它在無形中教好子女和學生,也在無形中教壞他們。

  最後,你要讓你的孩子或學生心懷希望,讓他們從自信中確立希望。要讓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從書報、雜志及新聞資料中,學習到黑暗過後一定是光明,問題總有方法可以解決,麻煩一定可以克服。他有信心、有希望、有毅力去尋找答案,克服挑戰。這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孩子們幸福與成長的保證。                             

  希望就像是心中的太陽,它使孩子溫暖,給孩子勇氣和奮發的豪氣。但是,請切記!希望絕非野心的欲望,如果你教給孩子的是占有和欲利。那就會把孩子推入心靈上又饑又餓的地獄。禅者提醒我們:

  “光明遍照。”

  你必須心懷光明磊落的希望,時時表現著信心和悅樂,肯上進,肯努力,這樣才能培育他們充滿希望的心境。我常常對我的孩子說,“把挫敗時的洩氣丟到垃圾桶去!讓我們打起精神,尋找成功的經驗,繼續干下去!”

  孩子失敗時不宜責罰,而要幫助他把困難和盲點找出來,加以改正;我稱它叫“捉臭蟲”。我跟我的孩子總是在樂觀之中去捉臭蟲,以希望的心情為未來作憧情和努力。

  我認為父母和老師都應以教導生活的智慧為重。因為它是教育的根,是文化的本,是一個人幸福的活水源頭。唐朝的馬祖大師說:

  “馬車不動了,是打馬還是打馬車?”

  答案是很鮮名,當然是打馬。但是,今天的教育為什麼那般重視智育和升學的有相教育,而忽視根本的無相教導呢?我想,馬祖大師一定會說,你錯把馬車當馬了。

  

三、平常的教導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教導,父母或教師一定要在認真的教導中懷著一顆平常心。萬不可求好過切,愛之適以害之;更不可以疏於教導,任其嬉戲墮落。我在許多親職教育的演講中,經常告訴年輕的父母親,要用禅家的智慧教導子女。這個教導的妙谛就是:

  “平常心裡好認真。”

  對於兒童或青少年的教育,如果以平常心去協助其學習,促進其身心成長,培養其生活適應和道德責任,自然會流露著好氣氛,孩子也易於接受。父母或師長在指導孩子時,顯得有理性,當然易於培養孩子的信心、好學和自主性。這樣的教導方式,容易成功。親子或師生之間,不會造成沖動,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摩擦。這樣的教導是“四兩撥千斤”的教法。它的基本態度是平常心中的認真,是冷靜清醒下的熱愛。

  反之,如果不從平常心出發,一心想要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好成績,出人頭地。教導的目的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一位博士、律師、醫師、會計師等等。這樣的教育是執著的,有企圖、有野心的。教導的啟發本質被扭曲為欲求。孩子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師長很容易惱怒地苛責或處罰他們。這時,學習即刻蒙上一層不愉快的氣氛。唐朝鳥窠禅師說:

  “識性不停,

   得非險乎?”

  對子女的教育,如果強制其接受自己為他選擇的目標,則愛會變成子女乏味的束縛,責任和關注反而引起他的反抗。即使孩子全力以赴,去完成你交代的目標,也無異消足適履,抑制其潛能。講注意,完全聽話,去實現師長所訂的目標,即使實現了,也不是他的“自我實現”,孩子並沒有培養出自動學習的能力。

  大人愈是用強制性的方法教導子女,孩子好學的態度愈不容易帶動起來。你一定也留意到,在中學階段,大部分孩子,因為在學業競爭上,沒有得到成功與肯定,而放棄了學習。那些所謂的功課好的孩子,因升學壓力的逼迫,一旦上了大學,則明顯的對求知顯露疲態。至於大學畢業,踏入社會之後,肯自動閱讀、繼續求知的人就鳳毛麟角了。我們的社會,求知的風氣不彰,企業界在研究與發展方面不肯投入,背後是由錯誤的教育導向所引起的。

  教導青少年及孩童當然要認真,要肯花心血,循循善誘,作多方面的啟發,提供各種學習經驗,為他打下好的根基。但是,如果不是抱著平常心,就不可能維持你原先的認真的態度,源源不絕地提供啟發心智的素材。

  禅家把平常心當作生活的智慧來看是很有道理的。唐朝時候,兩位禅宗大師,對平常心作了以下簡短的對話。趙州問南泉:

  “如何是道?”

  南泉說;

  “平常心是道。”

  趙州又問:

  “還可趣向否?”

  南泉說:

  “擬向即乖(扭曲或錯誤)。”

  很明顯的,平常心不是一種造作或野心,更不是追求任何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羨慕,而是心平氣和的看清事實,針對兒童與青少年的需要,作適當的回應,從而發生鼓勵、引導、支持和啟發的效果。

  平常心的反面即非常心。在教導兒童或青少年時,最常見的錯誤態度有三種。一種是功得利的求好心切型;一種是養而不教的放任型;另一種是愛而無心的委托型。這三種教育態度,對兒童與青少年的教育,都是無益的。

  求好心切型的人,對孩子的教育抱著急功近利的態度,對子女的未來描繪著一張虛幻的藍圖,每天都在為孩子未雨綢缪,預作准備。他們錯把孩子當成自己,又把孩子的現在當成未來,所有的教導似乎與孩子現在的身心與知識狀況不相切合。孩子受了許多苦,父母親自己也疲於奔命,而對於孩子的健康與心智發展,卻無多大好處。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我說,他的孩子現在念國小五年經,最近在日記上寫著:“我真的很不幸,生活一點樂趣也沒有,每天除了學作功課之外,就是被送去補習。星期三下午,同學們留在學校打球,我獨自去補習作文。星期六下午,大伙兒留在學校作壁報,媽媽卻來接我去學英語。星期天上午又要學鋼琴。我不能去玩,我很難過。”我相信,一只關在金籠子的鳥,是長不好的。

  安排和鼓勵孩子讀書和學習是對的,但是如果負擔過重,疏忽了活潑的體閒和快樂情趣,就脫離了教導的常道。它往往會造成孩子厭倦讀書或障蔽其心智成長上的缺憾。

  放任型的教導方式,與求好心切型正好相反,但同屬於非“平常心”的教導態度。他們對孩子顯得不關心,放縱而很少管教。這類的父母或師長,似乎自己就缺乏自制的能力。他們沒有能力愛孩子,也無心關懷孩子。放任型的父母所建立的家庭是散漫而沒有責任的,所以孩子很容易誤碼入歧途。特別是開放而價值觀念紛歧的社會,孩子最容易因父母之放任和疏忽,造成終身的遺憾。

  禅家把前面求好心切的態度稱為“知”,把放任不管的態度稱為“不知”,而教導既非“知”的人所能做得好,也非“不知”的人所能做得好,因為他們都處於非“平常心”之中。所以,當趙州聽到南泉說“擬向即乖”時,又緊接著問,那麼什麼才是道呢?南泉說:

  “道不屬於知或不知,

  知是妄覺,

  不知是無記。”

  如果你以強求之心去教導孩子,好壞就會陷在虛幻之中,終歸於失敗。如果你什麼都不去做,教導也就落入“無記空”裡,等於放棄教導。究竟什麼是教導的正確之道呢?很簡單,那就是平常心。是以一顆清醒而又認真的心,去引導孩子,啟發孩子,甚至要嚴格訓練他們,這樣才是有效的教導。

  至於委托型的教導方式,是希望子女接受好的教育,自己卻不肯從事教導。他們忙於自己的事業和應酬,卻把教導的責任完全委請學校、補習班或家庭教師。乍看之下,他們似乎很重視教育,但是由於自己疏於配合和指導,往往得不到預期的成果。

  十幾年前,我的兩個孩子還小,當時我曾打算再赴美國留學,修個博士學位。我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很慎重其事的告訴我:“你應該留一點機會給孩子去讀,萬不可以統統由你讀光了。如果你現在出國讀書,孩子由誰來教導?父親的角色和言教是很難替代的。記住!不要只想自己讀書,也要留一些給孩子讀;不要只想著自己賺錢,要留一些錢給孩子賺;不要一味想著自己的前途,要留個前途給孩子去開拓。”我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打消出國的念頭。

  我曾經在教育心理學雜志上看一以一篇文章,指出美國大學研究所學生所生的子女,有不少在智能發展上有了問題,學習上也有困難。經過一番追蹤研究,發現這些研究生功課太忙,為了生活又必須打工,只好把孩子托別人帶,以致疏於教導,使他們子女的心智成長受到影響。

  許多年輕父母,忙著自己的事業,疏於和子女建立融洽的情感和溫暖,從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業成就。他們卻抱怨地說:“孩子要什麼我給什麼,我為他請家教,送他進最好的學校,安排最優秀的老師,為什麼會成績低落,不肯上進呢?”對的,也許你的孩子什麼都有,獨獨缺乏平常心的關懷和教導。

  平常心是教導的妙谛。它是一種清醒的智慧,認真踏實的態度和慈悲溫柔的心懷。它沒有野心,沒有貪婪,而是透過臨濟大師所謂的“老婆心切”,去觸動兒童和青少年心中的光明全性。

  父母和老師若能心懷平常心,就能教導出活潑、健康和肯上進的兒童或青少年。

  

四、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禅門弟子各個都要接受禅師恺切的囑咐:“畢竟是你自己。”禅的重點就在於引導弟子看清自己,如如實實的去成長,去展現生活;笃笃當當的接納自己,去過成功的人生。因為每一個都注定要依照自己的因緣去努力,去發展,去實現他的活力,而不是把自己變造成別人,照別人的意思去生活。

  人類最愚蠢的行為是一味摹仿別人;最荒唐的教育是鼓勵孩子去跟別人比較。摹仿使人失去實現自己的惬意,否定自己的天賦;比較使自己的人生淪為競爭的工具。因此,教育的任務是肯定每一個孩子,依其資質、性向、能力和志趣,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成功的機會。換句話說,教育是要使一個人成就他自己的本質,這就是禅門教誡中“如來”的最起碼的意義。

  在分工合作的開放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我實現而做一個有用而成功的人:人不一定要出人頭地,但一定要過得充實愉快;不一定要出類拔萃,但一定要讓自己活得有用有價值,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喜歡自己的職業和生活,這也是“如來”的生活法義。

  如果我們不忠於自己,只想活在占有、貪婪和物欲的豪奪之中,那麼生活就會“物化”,精神就會變得苦悶。所以我們不應該把物欲的觀念加諸子女的教育上,把孩子看成物一樣來操縱。那會破壞孩子潛能的契機,損害他身心成長的自然律則。許多父母把子女的分數和名次看得太重,把報教科系視為自己欲望的延伸,管得嚴,逼得緊,報考的志願完全基於功利,這是今日教育違反常理的地方,也正是教育弊端之所在。

  禅家認為每一個人都具備特有的本質或根性因緣,透過啟發和覺醒,就會像寶藏一樣閃爍著光明的人生。唐朝時候,馬祖道一對千裡迢迢從越州來問法的大珠慧海說:

  “我這裡一點佛法也沒有,你自己放棄自家寶藏不顧,來這裡做什麼?”

  大珠便問:

  “什麼是我的寶藏呢?”

  馬祖說:

  “現在問我的即是,這個寶藏一切具足,沒有欠缺,運用起來非常自在,何必向外追求呢?”

  大珠聽了這話便大悟了。現代的父母和老師,在讀完這則會安案時,也該大悟才對,我們該徹底的覺悟,孩子一定依照自己的本質和條件去成長,我們要依孩子現有的一切去鼓勵他,訓練他,啟發他,獎掖他;而不是一味現備他辦不到的地方。

  書讀不好,沒關系,只要把基本的讀寫算學會了,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性向去學習一技之長,前途仍然大有可為。這世界是不同能力的人組合起來的,每一個人都有用,都是一個寶藏。

  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觀念,以為孩子書讀不好就沒有前途,沒有希望,這是野心作崇下所產生的價值判斷。這種觀念不曉得戕害了多少青少年。

  學校課業上的挫敗,常常使年輕人蒙上一層晦氣。在此我要呼吁天下的父母親和老師,請你鼓舞每一個孩子,給他們信心,給他們豪氣,對他們勉勵和期許。青少年總是在大人的引導、信賴和鼓舞中茁壯成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少年時代幾乎是低能班的學生,因為他的功課實在太差了。陳之藩先生在“劍河倒影”一書中寫著:

  “邱吉爾幼年遭遇的坎坷是史無前例的。同班同學,人家都學拉丁文了,把他編入低能班,只有資格念英文。人家都用希臘文作詩了,他依然在低能班念英文。鄰居指手劃腳的歎息,為什麼這樣個名門貴族出這種白癡;連他的父親也不理解自己的兒子,委婉著勸他投考軍校。同學們當面惡作劇,教師們當面給他難堪;天之昏、地之暗,不是一個孩子能承受的。”

  “我記得二十年前讀他的幼年自傳,就激動的想哭;現在想起來,還是五內如沸,邱吉爾好像只有一個老師威林頓這慰過他說:‘你會奮斗出一條自己的路來的!’”

  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意味著要你拿自己的子女或學生去跟邱吉爾比,去摹仿他。事實上,想摹仿也摹仿不來。要切記!教育不是野心的投射,而是對人與事的尊重和熱愛。邱吉爾的例子在於告訴我們:威靈頓這位老師對邱吉爾的關懷與鼓勵,扭轉一個被奚落少年的命運。它的關鍵就在於:

  “你會奮斗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應奮斗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去實現他充滿悅樂的人生。

  禅宗也要人走出自己的路來,所以《六祖壇經》中提示著一個偉大的理念:

  “只合自悟自度。”

  唐朝雲門宗的禅法裡,似乎更重視這個自我實現的理念。雲門文偃最有名的教育秘訣就是:

  “顧、鑒、咦!”

  顧表示一個肯努力學習;鑒是發現自己,不讓自己被野心和虛榮牽著鼻子走;咦是自己能成功的實現生活所發出悅樂的喜悅之聲!這三個階段,雲門禅者把它發展成三個步驟,用以啟發弟子,作為展現人生的標竿:

  ·涵蓋乾坤

  ·截斷流機

  ·隨波逐浪

  涵蓋乾坤是指一個人張眼能看,用耳能聽,不辭辛勞,處處肯學的態度。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給他豐富的歷練及家事等日常生活的勞務,乃至應對進退,德智體群美,都要有學習涉覽的機會。現在許多的父母,一味要孩子讀書,起碼的家事,親朋好友的往來,統統疏於教導,甚至連運動健康、育樂情趣也忽略了,這樣的教育是單薄的,是無根的,是蒼白脆弱的。難怪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有著生活無能的現象,對世事人情更是無知。目前許多青年人,正因為生活經驗的匮乏,以致於孕育不出生命的活力,而相對的變得充滿抱怨、消極、嫉妒,在眼高手低的境況下,對自己的未來,感到一片迷惘。

  《天下雜志》七十九年十一月的教育特刊中,發表對台灣一千大制造業及三百大服務與金融業的調查結果,發現企業界對我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並不滿意,特別是:

  ·團隊精神差,主動與創造力不夠。

  ·教育並沒有培養出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好國民。

  ·企業倫理和職業道德有待重建。

  我們似乎保重視學歷,而不重視立身處世和工作能力的培養,我們缺乏完整的教育,這也正是缺乏雲門禅所謂“涵蓋乾坤”以培養明白事理、廣博知識、多方面能力、干練的工作習慣和職業道德的現代國民。

  從雲門禅的觀點看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和訓練是不夠的。人必須在大快朶頤努力學習之後,經過“截斷流機”的澄淨和歷練,把野心放下,代之以踏實的態度;要把虛幻與浪漫摒除,代之以敬業和力行。當一個人把生活的眼光投回到生活的本身,把工作的旨趣安捺在務實的層面時,虛榮心化為責任感,他真正能工作,能實現,能好好生活了。

  最後,雲門禅告訴我們,教育的極至是要一個人能真正的實現自己的潛能,在這多變的世局之中,保持著禅定與智慧,去因應一切,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就像在水中優游的劃水逐浪。它是有創意的,主動的,悅樂的一種生活方式。

  教育的目的就雲門禅的觀點看,就是要孩子多方歷練、學習和試探,其次是引導孩子發現真正的自己,接納自己,充實自己。最後,使他能自我實現,在社會上,作一個有文化素質、有能力、有自信、有氣質的人。而這樣一個教育歷程,卻建立在一個零點理上——每一個畢竟是珍貴的寶藏,都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

  人生應該是豐富的、悅樂的、多采多姿的。但多數的人卻覺得自己孤獨、寂寞和苦澀。禅家告訴我們,如果你把目光放在貪婪和野心上,那麼生活就會變成物欲的手段,你就會變得孤獨苦澀。如果把目光放在自己人生的實現上,即刻覺得活得美妙有趣。

  禅家說,“請不要壓良為賤啊!”意思是說,每一個人本來是高貴的,卻因為比較而使人墜落。生活本來是順遂自然的,卻因為彼此的強烈競爭和挑剔,而使自己煩惱不安。教育如果不從醒覺著手;引導一個人實現他的人生,那麼教育的使命就令人懷疑了。

  人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華,拓展自己的志業,但不是要打敗別人,或高人一等。一當然要努力去做個有用的人,能服務社會,過有意義的人生,但不是要揚名聲、顯威勢。禅的人生教育就是這樣踏實的自我醒覺與實現:每一個人都要接納自己,根據自已的根性因緣過悅樂的人生,看出自己生命的希望。         

 

上一篇:道堅法師:中國佛教的慈善事業
下一篇:道堅法師:敬佛不必用紙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