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想法更好
鄭石巖
第二篇 怎麼著眼就怎麼發生
[篇頭語]
在谘商輔導工作中,我發現人所注意的事件或現象,直接構成了他的觀點和態度。所以習慣性著眼於缺點的人,會形成悲觀的態度,眼光落在優點的人,容易振作,在思考上,善於分類比較的人,容易發展清楚的科學思考,反之含糊籠統的人,事理就不易通達明白。
注意是面對問題的第二步;你把眼光放在玩樂,耽於嬉戲和安逸,責任感就發展不出來,生活注定失敗。每天看著自己的缺點,不從長處著眼,未發揮自己的能力,挫敗和優郁會襲上心頭。把注意力擺在懷疑別人身上,心裡想的是不安和計較;把心放在彼此的合作上,便能互相關心,創造佳績。人由於注意的運作,才能搜集資料進入思考的歷程;如果所取得的資料是以偏概全的,全是一面之詞,思考和抉擇就會發生錯誤。
因此,《唯識論》闡明心理現象的第一個“遍行”就是作意。只要你存活著,到哪裡都有作意;它的意思就是注意和反應。在前一章已經說過觸、作意、受、想、思五個遍行是相互干擾,互相牽連影響的,因此注意力所搜集回來的資訊會影響心情、情緒、感受和抉擇。
談到注意力,就會討論到有些人注意力集中,有些人注意力渙散的問題。依我的看法,注意力不集中,是針對所要注意的特殊內容而言。也就是說,注意力能將其資訊搜集起來,用以思考。我們說一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其實,他的注意力本身並沒有不集中,而是注意轉移到別人的事物上。例如一個學生在上課時,轉移注意力去作白日夢;他對於聽講而言是不集中的,但對於作白日夢的注意卻很集中。
於是,除了經神系統或腦部受傷之外,大部分的人注意力是節選的問題;是選擇注意對象的問題。這樣一來,如果人有了焦慮和緊張,他的注意力會偏向搜集更多消極性的資料,而使思想和情緒更加焦慮緊張起來。因此,我們可以了解,情緒會左右注意的對象,注意的對象又回過來影響情緒,這是心理疾病的負性循環,也是意識之流的悲劇性漩渦。
態度和價值觀,同樣受到注意對象的影響。因為注意的著眼點是透過潛意識來支配的,當某人無法反省到自己著眼點是否偏差,於是心理健康成為正確思考和判斷的基礎。一個懼學症的孩子,看不出學習有什麼快樂,因為他鎖定的著眼點是怕失敗,他根本未能將心力用在觀察、分類、思考和推理上,他所想的是我怎麼裝出病症,好逃離讀書的厭惡。
優郁症的人與厭學的孩子,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消極對象上,而且非常專注地搜集那些可用來支持負面行為或心理症狀的資訊。因此,我們不應含糊籠統說是注意力不集中,而要重視注意和回應的對象是什麼。
注意力鎖定的對象,往往與文化、個人的生活經驗、特殊的動機有關。一個孩子長期在父母師長的教導下,如果偏重於矯正錯誤,愛之深責之切,那麼孩子也會發展出挑毛病和悲觀的態度。我們的社會強調補救缺點,完全疏於欣賞人的優點,所以普遍產生注意補短,而忽略了努力發揮所長的社會性格。這是一個既不健康又不能激發創造的特殊現象。
拖延的習慣,是一個注意力沒有被喚起的現象。人應該注意到生活中,應及時解決的問題,但他拖延和疏忽,以致累積許多問題,而成為生活上的重負;許多學習上、生活上、婚姻上,子女教育上的問題,都是從這裡延伸出來的。疏忽該面對的問題,是給問題回過頭來打垮自己的關鍵因素。
保持良好注意力,最好的方法是:生活態度單純,使我們保持清醒的注意力,去應付復雜的生活事物。以簡馭繁,比紛煩的生活更能選取重點,作有效的回應。有些人喜歡要求完美,這樣的態度會讓自己的陷入紛亂,壓力增加,終至失致病面對問題的勇氣。要求完美的生活態度,不斷作過度的自我苛求,是不能專注並導致情緒紛亂和心理問題的另一原因。
當一個人長期作意在別人所有,自己卻沒有的事物上;別人能做得到自己則否;別人的值得羨慕,而自己則自漸形穢時,內在的沖突和自我厭惡就會升高。這使一個人自暴自棄和厭倦,甚至需要動用強烈的防衛機制來維持自尊,那時心理失調症狀就逐漸明顯起來,最常有的是尋求麻醉 ,如酗酒、濫用藥物、色情、賭博等。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當青少年陷入上述自暴自棄和厭倦時,他開始轉移注意對象,不再著眼於真實,產生逃避的行為。時日既久,他的自我認同就不完整,在人格成長上發展成邊緣人格。他沒有穩定的自我概念;無法維持在不喪失自我的情況下去接納別人;同侪對他的壓力和牽引力過大,以致隨著同侪人雲亦雲;既不能接納自己的現實努力去改善或學習成長,也不能負起責任。青少年的問題,似乎就出現在他注意(作意)時的著眼點上。
心理輔導或谘商必須顧左右而言他的注意轉移;不能一味地圍繞著他的偏差行為或表現的症狀。比如說某甲陷入厭倦的情緒狀況,就必須透過重新審視自己的境況,去面對現實問題,從中尋找正確的資訊,透過對它的回應,得到成功的經驗、信心和喜樂之感。
人的注意一旦著眼於逃避、享受和自我麻醉上,就會在生活中脫離現實,我藉口開溜。脫離現實的人,往往好高骛遠,理想和現實完全脫節,於是想出許多不實際的點子,以投機為業,以暴力橫奪利益,或陷入嗜賭如命的迷失之中。
健康的生活,必須學習著眼於實際;看清自己要什麼、能做什麼,對生活作真實的回應。今天,我們的教育特別強調的是功利和升學,青少年對於生活的真實性認識不清,他們著眼作意的地方常有偏差,於是在適應上有了許多困難。當然,在成年的世界,又何嘗不是一樣呢?
本章各篇旨在討論心識活動中著眼(注意或作意)點對心理生活的影響。我相信:人若著眼於真實,就能過正常健康的生活;著眼於愛,就能發展出幸福的未來。
1發揮所長勝於補短
人必須善於運用自己的優點。每一個人都注定要與別人不同,都具有個別性和特殊性,善於把握它,經營它,便是成功之道。
每一個人都有長才,各具一些過人的能力,當然也有其短處;你來人間走一趟,無非是要善用你的長處,而不是苦苦花太多時間來補救自己所短。人的時間有限,善用自己的長處,比較容易發揮創意和潛能。至於你的缺點。除非特殊必要,才花時間去補救;其實你可以尋求合作,透過別人的長才,補自己的不足。
人本來就各有所長,上蒼作育不同性向和能力的人,就是要人懂得合作,采取互助完成的方式,各自得到應有的成功、自信和尊嚴。有一次我問朋友,“你從事國際生意,交涉談判都得有精確的語言,你怎麼把英語弄得那麼好。”他告訴我:
“我會做生意,也會談判交涉,但卻不精於語言,所以我找人翻譯;我懂得市場,擅長經營,但不精於理財,所以需要有財務主管的協助;我也不谙法律,遇有需要,就向法律顧問谘詢;每一個人所擅長的只有那一些,除了借助別人,與人充分合作之外,似乎沒有更好的方法。”
我相信一個人不可能樣樣皆通。過去的讀書人,因為資訊有限,知識累積不多,可以同時精於幾個領域,現在知識爆炸,專業精深,要兼通各方面能力是很困難的。所以你只要精於所學所能,要把時間花在重點,把精神力投注於所長,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擅長演說、政論和時事的判斷,但所發表的許多文章,是秘書幫他潤筆整理出來的。同樣是擅長於語言智慧工作的人,有人娴熟於文字,有人長於口頭表達,先後所長去發揮較容易嶄露頭角,接著尋求別人的合作,又可以更上一層樓。反之,若傾一己之力去補自己所短,優點把而閒置不用,那就不易成功。
在谘商經驗中,我經常發現許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短處上。有一位先生對他的羞怯覺得煩惱;他是會計師,只要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或公開赴宴,就會羞怯得坐立不安,他說:
“在公眾的場合,我很羞怯,坐立不安。”
“那時你想什麼,做些什麼?”
“我盡量不作聲,不正視人,真希望早些回家。”
“你何不跟他們談談你精通的報稅、理財或投資?你有自己的話題和長才,說自己精通的部分,自然覺得有信心、有氣勢,就不會羞怯。許多人跟你一樣,連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也會羞怯,但只要談他的本行,羞怯就自然消失。”
他試著用自己的長才去表達,漸漸不那麼羞怯,敢於跟陌生人閒聊,進而話家常。多年的羞怯,帶給他殊多的心理壓力和煩惱,最後就在一個觀念的轉變下,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常對人說:
“去吧!去多看你的擅長,
它像朝曦一般絢爛,
帶給你信心和勇氣,
它正是上蒼的恩賜。”
傳統的教育,經常帶著糾正學生錯誤的態度;發展成愛之深責之切的教育觀念,結果教師和父母的眼光,經常落在孩子的缺點和短處,改正、訓誡、耳提面命成為一般的正常教學方式,而很少去激勵孩子發揮所長,經營其特有的天賦。日子久了,孩子的天賦也就僵化,那就是迦納(Howard Gardner)所謂的麻痺化作用;它造成潛能的抑制,才能的萎縮或胎死腹中。
教育工作者必須有一對好眼睛、好耳朵和好心靈,能夠察覺孩子的性向和天賦,欣賞他的長處,鼓勵孩子成長發展。當孩子對自己有了信心,能受到賞識時,就不可能學壞,也不會造成退縮和心理適應上的困難。這是成功教育的基本規范。
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越是能看出自己所長,努力去發展與學習的人,越與成功有緣。這些人也比較樂觀,因為他們著眼於亮麗;他們比較開朗,因為他們看到的是走得通的視野。秀真是一位法官,我很欣賞她的睿智和判斷,她說:
“我把一群因祖產而纏訟多年的家族成員找來法庭,很懇切嚴肅地告訴他們:為了訴訟彼此各不相讓,長期以來族人所看到的都是消極面。這對於你們的人生、事業、家庭和教育女子,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你們不該只著眼於負面的向度,也要朝正面去思考。大家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來興訟這些祖產,還不如把心力放在創造事業和人生上。你們應該彼此和解,和好如初,順利解決財產糾紛,大家好有心力去創造未來。你們都是親族,要多看彼此的優點,創造優點;要多發揮才能,不要老執著於這些祖產。為一點點的爭議在此纏訟不休,遠不如各自努力去創造新局。”這些話打動了兩造當事人,他們欣然和解,纏訟多年的官司也就畫下句號。
人必須善於運用自己的優點,只要你對自己的優點和長才多所著力,它會像欣欣向榮的花木繁茂起來。每一個人都注定要與別人不同,都具有個別性和特殊性,善於把握它,經營它,便是成功之道。反之,天天心思用在填補自己的缺陷,志氣會漸漸消沉,走不出光明的路來。
2凡事拖不如及時做
人要想生活得好就得先作些付出,有付出才有報償。所以你不能拖,拖了等於欠債,這一來情緒和心境就變壞了。
拖延是大家都了解的惡習;拖拖拉拉表示沒有效率,錯過時機,延誤事情。但是有些人還是偏愛拖延;他們的桌上累積一大落資料沒有看,家裡一大堆衣服沒有洗,一疊信沒有回。每天看著成堆東西叫忙;遇有點時間又望著堆積如山的事情,無從下手,望而興歎。
拖延事情,會越積越多,結果看看偌多未解決的事情,倍覺意興闌珊。拖延到了期限,只好草草了事,或者把它丟到垃圾桶一了百了。我很敬佩內子秀真,她工作認真不拖延,能在忙中保持條理,在輕松中維持效率。家事因為有她擔綱,大家都沒有拖的遺憾。其實,我有些瑣碎的事,也是她幫我處理的。她說:
“及時處理一些細活和瑣碎事情,就不會累積成大負擔。與其把一件件瑣碎的事堆積在那兒,任它張牙舞爪威脅你,不如安排個時間處理掉,免得干擾情緒,影響工作。”她真是我們家的典范,動作快、效率好,我常常受到感動,不由得自己也振作起來。她的工作很忙,但回到家卻是一位干練的家庭主婦。我被她的精神力感召,也及時跟著她做些什麼,以免汗顏。她說:
“有些事是順手就能做好的,有些事則把它當調劑來做,還有一些就當生活的承擔來看待。人要想生活得好就得先作些付出,有付出才有報償。所以你不能拖,拖了等於欠債,這一來情緒和心境就變壞了。”我總覺得在她的生活中,老是洋溢著堅毅和果斷。多年前,偶然我聽到她跟孩子們的談話:
“今天非開夜車不可,功課太多。”孩子對媽媽說。
“那就開吧!偶一為之沒什麼不好。不過開夜車是例外,正常作息才正辦;如果把開夜車當常事,會使效率下降,而且養成拖延的惡習。”秀真溫和地對孩子說。
“今日事今日畢,開夜車是把今天的事做完,怎麼會是拖延呢?”孩子不解地問。秀真放下手中的工作解釋道:
“孩子!偶一為之,開個夜車算是今日事今日畢。如果天天開夜車,就有問題了。你想想看,晚上該睡而未睡,這就是拖延睡眠。前一晚開夜車,次日精神體力不濟,把應該在上課時聽懂、學會的功課,往後拖延累積,就造成往後更多的負擔。上課時有老師的講解,而沒有及時學習,拖延到家裡自己開夜車,效果就大打折扣。拖延是一種壞習慣,切記不要跟拖延打交道。”
我很高興孩子們沒有養成拖延的習慣,求學期間都能正常作息,今日事今日畢。我想那是受到媽媽身教的影響,這是我很感安慰的事。然而,到現在為止,秀真的那段解釋,在我的印象裡仍然深刻,而且在我的谘商經驗中,這類個案真是屢見不鮮。現在我經常用這段話來引導青少年,改變自己的習慣和想法,好讓自己從沒有效率、不健康和開夜車的焦慮循環中掙脫出來。
拖延還一種更壞的形式,我稱它叫“窮拖”。這種人做什麼都不帶勁,早是起不來,拖到中午才勉強起床。然後,一頭栽進電玩、漫畫、小說之中,三餐亂成一團,午夜還不肯入睡。一張蒼白的臉,一對無所事事的眼神。他拖延下來的東西太多,累積未決的事過於龐大,索性窮拖下去,得過且過,自己也不曉得該做些什麼。
窮拖型的人,給家人帶來嚴重的情緒也會越來越蒼茫;會覺得無聊,不知所措。人總在這時需要友情的支持,但他沒有健康的友情,只有耽於逸樂的玩伴,這時他最容易和不知上進的人厮混。他的前途陷入危機四伏的險境之中,只要踏錯一步,就是誤入歧途。至於另一種窮拖的現象,就是無法面對現實;他繼續蒼白下去,而用心理疾病來代替他應該負起的責任。他從現實生活中退卻或隱去。
窮拖型的人,必須設法回到現實層面來。他要學習面對基本生活責任,革除推拖的惡習。不過,我發現許多青少年從小就沒有學習負責,拖延成為牢不可破的習慣,這使他無法面對現實,無從振作起來。一位蒼茫的青年告訴我說:
“我沒有興趣做家事,我想出去工作,但又沒有能力。”
“你可以學習工作,現在就來規劃。”
“以前我就想過去學一技之長,但還沒有著手。”
“你什麼時候開始,明天就去拿職業訓練中心的簡章好嗎?”
“我還沒有心理准備。”
對於窮拖的人,最好采取半哄勸半強制的方式,培養他的信心,一點一滴教會他謀生能力,他就能振作起來,產生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
此外,生活中該作的決定是不能拖延的。因此,每一個人都該學習當機立斷。該在什麼時候作決定,往往與怎麼做決定一樣重要。在經營事業上,草率決定,可能帶來不堪設想的危機,但拖延太久,則可能坐失良機。拖延常伴隨著多所顧慮,而下不了決定;有時拖延則源自割捨不下。心理學家指出:猶豫不決,陷入矛盾,是痛苦的重要來源。企業家則說:每作決定,在過程中必有適當的時刻,決定要及時,不能拖。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無數決定的總和,無論在事業或個人方面,都得恰如其分及時決定。
拖延是一種惡習,除非你刻意用“拖字訣”來解決某些難纏的事情,否則你要設法革創造拖延的習慣。拖延使一個人志氣漸漸消沈,抖擻的精神變成遲頓,使良機化為危機。最嚴重的是它使一個人思緒紊亂,不知所措,而變得頹廢。因此,與其拖延不如及時去做,能作這樣的改變,亮麗孤未來必然有你的一份。
3保持單純的態度
幸福是一種單純的態度。它是在工作之馀你能油然輕哼一曲;在你吃飯時,有心情和家人溫馨地趣談。
人要懂得缜密的思考,更要學習單純的生活態度;通常總是態度單純的人,才能孕育總慧的思考。
我覺得思考缜密,能仔細觀察,搜集資料,探討問題的人,他們的大腦是清醒的,工作效率和回應挑戰的能力也技高一壽。他們想得多,分析問題的變因精確,他們具有復雜精細的思考機能。所以,就人類適應環境及接受種種條件而言,思考越是精細復雜的,功能也越好。
反之,在生活的態度上越是復雜的,也是越麻煩的。他們想得太多,人際上過於敏感,對別人作太多挑剔,於是生活上沒有什麼事情能令他開心的。這些人經常制造惱人的事端,在家裡一個不好侍候的人,在外頭也與人格格不入。可是,這些麻煩人物的思想,總是很簡單、很刻板;他提不出什麼好主意來解決正經事,卻能想出解不完的疙瘩,令人頭痛。
對付這樣的,我給你一個方法:把那些復雜繁瑣的事情,統統放在一個簡單的盒子裡,把它當做一件事,“他就是這個樣子!”然後告訴自己“別為他煩心。”這個教訓是從一個長輩那兒學來的。他說:
“多年前我初次當主管,同事裡有一位不能做事,但是非特別多的人物。你知道的,他沒什麼犯錯,就一直待在那個職位上。他在那兒已經很久了,過去的事情看得很多,大部分的新措施,總會在他的冷言冷語中潑下冷水,甚至把同事的工作熱情也破壞了。當時,我受到很大困擾,而冷言冷語仍然層出不窮。有一天,我跟同事討論工作時,一位同事談到工作氣氛受他干擾的問題。當時,我順手從桌子上拿了一個盒子,揉了幾個小紙團,一個個投進那個半尺見方的盒子裡,並為大家解釋道:‘我們要認真工作,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周邊的閒言閒語,就把它當作廢紙團,統統丟進去,別理會它,不要讓他影響我們的士氣。’
“後來,我發現辦公室同仁個個在桌上擺了一個小紙盒。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笑著說,是為了裝閒言閒語的。其中有一個人更打趣的說:
‘我也在家裡安置了一個比辦公室還大的紙盒。自從設置紙盒子以後,我就再也不為老人家的唠叨面煩心。’”
聽了這位長輩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我也在桌子上安置一個小盒子。當作心靈生活的垃圾筒,把一些不必要的顧慮和閒話,統統投置其中。後來,我發現有一個更徹底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把它丟進垃圾筒,並告訴自己,別理會那些無謂的閒話,保持內心的安寧。
保持內心的寧靜,就能維持單純的生活態度。這有益於專注,保持你的精神力去作正當的腦力活動,這使人頭腦清楚,神清氣爽,同時對於身心的健康,也有很大的裨益。
人總是在安寧時想出許多新的創意和構思。我在工作上不斷提出新的點子,開拓新的措施,是在安然神馳之中,自然流瀉出來的。我的寫作也是一樣,當我內心清淨無牽掛時,文思自然泉湧。當然,也唯有自己保持安適和單純的態度,對於家人才能輕松、和氣與親密的相處。
從傳記中可以了解,絕大部分成功的人,都保持著單純簡樸的生活態度,無論從事科學研究、企業經營或宗教慈善工作。越是需要高品質的思考,越是需要單純樸素,越想讓精神生活提升,越須透過單純的態度。德國的哲人康德,過著很簡樸的生活,所以才有哲學的钜著;中國的胡適之也一樣提倡簡樸,而致力於近代學術思想的偉大貢獻;愛因斯坦終其一生奉行簡樸,我國的吳大猷先生又何嘗不是呢?企業界方面,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生活何其簡樸,而國內的王永慶先生亦然。
簡樸的態度,孕育人的思考、精力和效力。心理學家布魯姆(B·Bloom)曾經調查各個領域傑出有成就的人,發現這些人都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單純而保持不斷的努力。這些人從投入其行業起,到成功地拿到第一個殊榮,平均花了十七年。不過我們要注意,沒有單純的態度,是無法長期堅毅地努力,獲得最後的成功。
生活的單純也是美妙無比的。如果你不停的追逐,以為那會為你帶來幸福,其實追尋的結果,除了令生活變得更困頓、疲累之外,似乎得不到什麼。你賺了更多錢,煩心和執著的塵勞也越多。一位退休的朋友說:
“過去我一直以為努力可以得到幸福;年輕時拚命的賺錢,以為老了以後就能享福。我發覺辛勞了大半輩子,還是沒有享福。現在雖然經濟生活已經沒有優慮了,卻在優慮自己的健康、子孫的前途、學業,要享清福好像遙遙無期呢!”我告訴他說:
“幸福和快樂就像一個訪客,他專造訪內心安寧的人。如果你想得到他的青睐,就以簡樸的態度來迎接它。你試試看,不要想那麼多,把那些瑣事丟進垃圾桶,讓你的心漸漸清閒起來,你會發現幸福的存在。”
有一天,我抽空邀他一起去登山,秋意正涼,山崗上綠蔭撫著清風,我們隨意找了一棵大樹下,幾塊大巖石正好是靜坐的磐石,也許因為登山運動的關系,覺得身心安適,清閒自在。我的朋友說:
“噢!秋蟬聲好幽遠,風聲更柔媚,這種感覺真好。”
“對吧!幸福來扣你的門了。”
“清閒時我們能得到喜樂和幸福感。”
“我覺得幸福是一種單純的態度。它是在工作之馀你能油然輕哼一曲;在你吃飯時,有心情和家人溫馨地趣談。人必須愛上現在所過的日子,才會有幸福。捨去當下的生活,去想繁瑣的事務,就再也得不到幸福。”
我相信人類精神生活是建立在單純和簡樸的態度上,只有它才能帶給我們豐富的思考、有效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你不妨換一個想法,改變個態度,你會在工作中得到成功,在生活中得到惬意。
4不要苛求完美
人不能一味苛求自己,或者認為不完美就是沒有價值。能認識這一點,會更有勇氣接納別人的意見,更能結合別人。
為人處事,當然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但也不必要求十全十美,否則就會苛求自己。凡事苛求自己的人,心理健康容易受損,因為心理壓力大,經常處於困擾和焦慮的心境之中。另一方面,凡事要求完美,必然挫折感多,日子久了,也會貶損冒險犯難的勇氣,令自己卻步沮喪。因此,我常勸人改變想法,不要陷入完美主義的困擾漩渦之中。
柏恩斯(David D·Burns)曾經作過研究:他向一百五十位推銷員作問卷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四十屬於要求完美的人,他們表現的工作業績反而比別人差,得到的報酬也較少。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常感到沮喪和焦慮。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買賣,留意過那些要求十全十美的人,簡直無法在商場上與人競爭,因為要求完美的人總是陷入數落別人或挑剔自己之中,他無法隨遇而安,更難隨緣結識商機。
後來,我在公務生涯之中,也發現類似的現象;那些要求十全十美的人,看似負責,但是經常處於孤獨和人際關系不良的狀況。當然,他們的情緒生活也較差。追求完美的人經常卻步不前,容易抱殘守缺。他把注意力放在是否符他的完美標准上,而失去開創和創造的宏觀。他也把精力花在煩惱和不滿現狀,弄得心神不寧,而無馀力去拓展新機。
從觀察中發現,凡事講求完美的人,有幾個特徵:首先是給自己訂一個過高的標准,無論在為人或處事上,他認為如果不是十全十美就是沒有價值,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是很遜的事。於是,他不敢披露他的成果,無形中失去嶄露頭角的機會。我知道,世上少有人能在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得完美。人注定要在邊作邊學中成長,而一個要求完美的人,卻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把自己看扁,以致失去自我鼓勵、給自己打氣的態度。這一來,他干不下去了。
有一位年輕朋友,他在文字創作上頗有天賦,我也欣賞他的才華,但他總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水准,遲遲不敢發表,他甚至懼怕退稿,認為那是很沒有面子的事。結果,他的焦慮壓抑了他的創作,一直寫不出作品,終至半途而廢。我自己也曾有過這種經驗,如果我想寫一篇出眾的文章,就會搜索枯腸,勞神苦思,而不知從何下筆,甚至想不出什麼文思或內涵。現在,我不再如此苛求,文章重在表達思想和情理,只要它能表達我的想法,跟讀者分享,就不再挑剔苛求。
其次,追求完美的人普遍有個壞習慣;他們老看自己的缺點,對缺點很不放心,甚至忍受不了缺點。這是造成焦慮緊張的主要原因。當一個人留意的都是自己的缺點時,優點和價值就會從他的意識中隱而不現;潛能開始受到壓抑,消極思想彌漫在生活之中。
我相信避免錯誤、勇於改正是實事求是者的基本態度。但是踏實的人,看的是自己的整體,著眼於自己的優點,先欣賞它的絢爛和喜悅,然後有自尊地改正自己的缺點。追求完美的人正好相反,他們著眼於缺點,忘掉光彩的大部分,而陷入自責和內疚的壞情緒裡。
再者,追求完美的人很在意別人的批評,對於別人的負面評價尤其敏感,甚至有過度反應的現象。他們只要受到別人批評,就會顯露極度不安,甚至難過得無法入睡。他們養成看人臉色的習慣,只要別人說他好,他就安心;一遇到有人評頭論足,就覺得備受壓力和威脅。因此,完美主義者多少有些神經質,容易陷入情緒沮喪。
完美主義者,經常以成就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於是,他會為自己訂一個高標,全力以赴。如果他順利的發展,就走向工作狂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稱心滿意,他會覺得郁卒。有一位先生,多年來一直抱持著完美主義的生活態度,他極度不滿意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又抱著很高的道德標准,看不慣周邊的人和事,而且不能接納自己低成就的自我批判。在惡劣的情緒下,人際關系隨著孤獨的自憐,變得與人格格不入,從而陷入嚴重心理困擾之中。從谘商晤談中,他列出自己追求完美的損失是:
·影響情緒,造成焦慮不安。
·失去信心和自尊。
·失去許多機會。
·抑制自己的創意。
·影響人際關系。
當他把這些弊端和缺點列在紙上時,我又請他在另一端詳列追求完美有什麼實際的好處。他想了好一會兒,只列了兩點,其一是它能促使自己認真去工作,其二是他覺得這樣才算盡責,才安心。我問他說:
“它令你更認真的工作,不過你的工作是否做得更有績效呢?後來你真的安心了嗎?”他停了停,僵硬的笑容擠出一句腼腆的話:
“沒有。我就是陷入這個矛盾之中。”
“所以你要放棄追求完美,那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無論它從什麼時候養成,誰幫助你養成這個錯誤想法,都已不是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放棄它。你一旦放棄它,就能享受生活的真正快樂。”
“怎麼放棄呢?”
“去重視工作和生活中的滿足感,不要著眼於對事物是否十全十美。比如你剛剛說過:你作了一個計畫,你的老板對計畫提了一些建議,這使你有被否定的感覺。”
“是的。我覺得那是我的缺失,因此我會自責。”
“不過你跟老板一起討論過後,把計畫修正得更完整,這件事情表現了你和老板共同的創意,不是嗎?而你這份計劃從無到有是誰提出來的呢?”
“當然是我啊。如果沒有我作計畫,提出詳細的分析,老板也想不出建議意見。”
“是啰!因為有你的計畫,才會有老板的建議,這是你激發了他的思想,你要為此感到欣慰才對。”
他笑了笑。我重復提醒他,“去發現你的貢獻,去重視你的滿足感,要避免對自己苛求十全十美。”我又為他說明:“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只要你去挑剔,都會有瑕疵,我們是靠著與人合作,透過別人的批評和檢驗,才讓事情做得更好。因此,人不能一味苛求自己,或者認為不完美就是沒有價值。我們若能認識這一點,會更有勇氣接納別人的意見,更能結合別人,實事求是地完成更多有意義的事。”
我不主張馬馬虎虎的生活和工作態度,也不主張十全十美的苛求自己,這兩種態度都會帶來失敗和困擾。我主張實事求是,認清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們可以透過合作,或接納別人的意見,使事情做得更好。請記得,我們能從朋友那兒得到意見,就值得額手稱慶;能從自己的反省中看到尚有改進的馀地,更應該高興下次做得更好。用這種滿足感來代替自責和內疚,才是健康人生的態度。
5走出厭倦的心境
厭倦源自人的怕苦和逃避,要克服它,就得挺身去面對它,肯努力工作,自然振作;最重要的核心是:你得起而行。
厭倦是現代人流行的心理症狀,它並不劇烈,只是隱隱的不適,覺得無聊,意志消沉,不相干正事。活在厭倦中的人,花很多時間尋歡作樂,但還是揮不去發慌的無聊;他們要找些刺激,有時做出令人驚駭的事來,包括暴行、侵犯別人和自殺。
厭倦是一種對生活環境的不滿,但又陷於改變不了的無奈;有幾分欲求,加上幾分無能;他們有時會有一些憧憬,但又厘清具體的目標。於是,空虛、消極和等待的態度持續盤踞心頭。時日既久,就衍生出對現實世界的扭曲觀念,經不起挫折,容忍力下降。一旦有些許不適意,便引發暴力!有時攻擊侵犯別人,也可能自我傷害或自殺。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水准,較二、三十年前的水准提高許多。為什麼辛苦的農業社會,人人積極振作,而富裕的現代人卻厭倦無奈呢?我研究觀察許多個案,發現主要原因有以下數端:
首先,享受豐富的生活,使新奇和滿足感的敏銳度下降,生活中一般的事物,引發不了人的喜樂和興趣。人對於生活感覺遲鈍,就像習慣於口味重的人,對於清淡的食物,覺得索然無味一樣。現代人生活安逸,享有的東西多,生活不覺得有趣。
其次是基本生活所需獲得容易,欲望提高;挑戰自己振作起來的事物不多,面對的挑戰又非一時可以克服,結果能振奮精神的事物相對減少,而較高難度的挑戰和需求,又非人人可及,這使人的心智變得萎靡不振。於是,產生一種冷漠的生活態度,像發不動的引擎一樣,有不少青少年陷入這種心智乏力的狀況。
精神生活必須經常受考驗,才會振作健康,而安逸的生活和被動地受到照顧,很容易喪失考驗的機會;生活過分容易,會使人厭倦。因此,人必須努力去接受一點挑戰。人生不是活在無優無慮之中,這就好像活在靜止不流動的死水裡,魚兒根本活不了。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如果不提供他們一些生活的歷練,一旦養成怕吃苦的習慣,主動性就慢慢萎縮。厭倦是怕吃苦的結果,是逃避現實的精神症狀。因此,我主張多讓孩子參與家事,鼓勵孩子爭取適當的工讀機會。
其三,人的工作若與自己息息相關,或者有機會發揮主動性和責任感,工作乾就會振作起來;反之,沒有什麼挑戰,心情就會松懈,日子久了反而覺得厭倦。許多人的工作刻板,按月受薪,工作與收入的多寡沒有直接關系,很快就會造成厭倦。其實,這種厭倦感,會直接影響身心健康,損害其生活品質,甚至發展成賭博、酗酒和互相推卸責任等惡習,直接影響其家庭生活。
其四,每一個人都想成為重要的人,得到恭維可能是生活中令人振奮的重要因素。誠如馬克·吐溫所說,“我聽到一句受用的恭維,可以高興兩個月。”我敢說,有時一句適當的恭維,會影響一個人的前途。雇主要懂得巧妙地恭維員工,身為主管更要運用巧思去恭維他的同事。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的、受肯定的,只要你能在適當時機傳遞對方能干的訊息,就能引發對方受肯定和自覺重要,而振作起來。人文心理學家指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的,工作做得好,及時得到贊揚,精神為之一振,哪怕是辛苦的工作也覺得有代價。我知道,吝於恭維的夫妻,他們的感情生活會漸漸變得厭倦起來。其實,婚姻的厭倦感是外遇和不正常感情得以乘虛而入的重要原因。
最後,生活如果缺乏調味料,是很容易變得厭倦的。這些調味料包括幽默、風趣和逗笑。生活的情趣中,越是單調刻板的越容易厭倦。
厭倦這種心情,起先只是沒有生機的狀態。久之,就會發展成更復雜的情結,我只能用惡劣情緒來稱它。如果你不去了解根源,設法予以控制,那麼惡劣的情結就會像一群饑餓的野狼跟了過來,你不驅散牠們,就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把你人生行囊中所存的食糧啖食一空。
第一種心情是沮喪,它並發一種拖延的惡習,你對於生活和工作中應當做的事開始感到不耐煩。由於該做的你沒有法做,生活中的情趣、友誼、成就感都沒有回流。這時會越來越無精打采,能夠增加個人價值感的事物,逐漸流失。從個案的變化和觀察中,我知道當事人正面對一只看來文雅的野狼,它正使出勾魂攝魄的伎倆,准備吞食該人的人生資糧。只要再陷下去,他就會淪入優郁症裡,而且越來越嚴重。
另一種心情是忿怒,它的並發症是憤世嫉俗。他很容易因憤怒而與人沖突或大吵一架。厭倦的人缺乏耐性,甚至有一觸即發的脾氣,他的忿怒沒有什麼理由,只是不順眼而已。在工作職場裡,如果有這樣的人,他的朋友和同事自然會采取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策略。他的人際關系漸漸惡化,人際支持減少。一個孤立的人,會使厭倦更加嚴重;有時自我反省,又產生內疚。這種不能自我控制的忿怒,加上對自己的內疚,使其厭倦的箭頭,指向他的工作。他終於把工作辭掉了,而他的主管和同事又何樂不為呢?他的前途被另一只野狼吃掉了,而且這只狼尤甚於前者。
再一種厭倦的情緒是絕望,它的並發症是放逐自己,不關心自己,“反正沒有人珍惜我,我也不再珍惜自己”,嚴重的情形就是自殺,輕微的就是自我傷害,他做不利於自己的事,蹧蹋自己,縱容在聲光色賭毒之中。他所面對的野狼,是直接侵害他,攻擊他的人生。
人要覺察自己的心情,當覺得生活枯燥時,就要作一些調整,以免陷入長期的厭倦,我的建議是:
·你要有真心的朋友,能互相支持和鼓勵。
·在工作中,要認識工作的價值;如果是很單調的工作,那要從信仰中取得新的價值和意義來補足。
·有機會旅行,它能調整你的厭倦。
·找一件你該做的事,專心投注心力去做,能令你振作起來。
·去做一些助人的工作,為窮苦、老病或殘障者服務,能引動生命力,讓人振作起來。
·培養一些情趣,不忘在生活與工作中,適當地制造一些歡笑的氣氛。
厭倦源自人的怕苦和逃避,要克服它,就得挺身去面對它,肯努力工作,自然振作;多經營幾種趣味來調整生活,就有生機;擬訂新的目標,接受新考驗,更會令人活得起勁。不過,最重要的核心是:你得起而行。
6不再找藉口
無論一個人遭遇如何,都得為自己負起責任;那是生為人所應有的本分。拿藉口為自己找下台階,那是失敗人生的寫照。
不再找藉口,對自己的人生將會產生重大的改變;那會腳踏實地,走在成功的人生路上。如果你慣於找藉口為自己開脫責任,不妨改變一下想法;面對現實,不再為自己找藉口。
人很容易找藉口,把問題歸啟於過去不幸的遭遇,或者是別人給你錯誤的指引,讓自己更有理由成為現在狼狽的樣子。他們忽視自己的責任,更忽視自己有權利站起來,不受自怨自艾的折磨;為自己大聲疾呼,振作起來做有益的行動。誠如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所說:
“人在還沒有僵化之前,
無論遭遇如何,
都要為自己負起責任。”
責任是一個人成長、學習、茁壯的動力,有責任就能維持生命力,就能產生意志和力量,它是維持清醒和人格健全的因素。藉口所以為患是因為它自欺欺人,它欺騙、麻醉自己的大腦,使思考盡滯和退化,而形成坐以待斃的無能狀況。那些自甘墮落的青少年,有著特殊的藉口和想法,他們說:
“同學和師長都知道我正在看精神拉醫生,在治療偷竊癖,相信他們都了解我。”
“你是說他們同情你的錯誤行為?”
“至少他們了解我是情不自禁的。”
在谘商中,很容易發現這樣的事例,作為谘商者必須警覺他們在使用藉口,設法推卸責任或防衛自己。如果不能突破藉口的障礙,他就不可能面對現實,還要繼續錯下去。但是,很不幸的是,學校一遇到偷竊行為,就要給學生記大過,兩三次就構成退學,於是家長加入藉口脫罪的行列,這使得不當行為的心理背景更加復雜化。
找藉口在使別人相信自己已經盡了力量。其思考歷程是:“我已盡了全力,如此這般窩囊,不是我不盡責;其實我還蠻能干的,你不應該瞧不起我。”或者說“我之所以如此痛苦和不幸,不是我造成的;我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它不是我的責任。”他無論怎麼解釋痛苦和困境,都沒有面對自己的現實。這個心結的特性是:
·藉口使人昧於現實,並得到暫時的安逸。
·為自己從責任中開脫,尋求逃避。
·繼續作痛苦的呻吟,並對現實的挑戰覺得無奈。
人為什麼會在失敗中找藉口,而不肯面對現實呢?為什麼要把責任推給過去的不幸,而不設法改進呢?我知道那是學習來的。我們的社會正流行著一種是非不明的觀念,說犯罪是由於社會因素使然,偏差行為是過去不幸的遭遇所造成的,而很少同時強調每一個人都有良知和責任,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的輿論往往使一些人學到一種藉口:我受到痛苦和創傷,才會有這樣的行為;我之所以傷害別人,或把生活弄得一團糟,那不能怪我,我也是不得已的。
我深知有許多人,他們出身寒微,但兢兢業業。他們雖曾受過重創,但知道力爭上游,知道人活著就必須清醒,負起責任。當然,我們的行事,多少會與過去的經驗有關,但我們有責任,也有良知和判斷,讓自己過得好些。
一位朋友,他做了不少助人的工作,他告訴我,自己的童年幾乎是在家庭暴力中長大的。他在孩童時代,幾次想逃家,躲避父親的凶暴,但實在無路可走,只得忍受那段痛苦的歲月。他說:
“我際遇如此,可以用受害當藉口,做一個墮落不負責任的人。但我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堅毅刻苦,從打工做起,漸漸發展出一片事業,從遭遇中我學會愛,也學會如何待人。”
“無論一個人遭遇如何,都得為自己負起責任;那是生為人所應有的本分。人只要能把握這一點,就會锲而不捨,努力不懈,使自己的人生變得光彩有意義。拿藉口為自己找下台階,不肯負起責任,卻只會诿過別人,那是失敗人生的寫照。”
人們往往未及把事情弄清楚,而作了錯誤的決定;這是錯在失察,而不能藉口別人催得緊,而導致自己的損失,這會坐失明智思考的機會。
自己用心不夠,能力有限,不知努力充實,卻責怪時不我予,那就是拿藉口來驕縱自己的愚昧和怠情繼續作怪。
如果人有了不幸的創傷或遭遇,不肯設法超越,走出消極性的迷思,而讓藉口延續其自怨自艾,那不是安慰自己,而是自暴自棄。
我相信生命是困難的,會有很多挫折和創傷;不要讓它成為上進的障礙,不要找藉口讓自己的責任睡著了,因為成功的人生是要靠良知和責任去思想,去回應,去創造。
7賭是瘟神
賭是一種心理病,根本的問題是一種逃避現實,和心存僥幸。因此,我奉勸大家,賭是瘟神,走避為妙。
我一輩子從未參與賭博,也許是宗教信仰的關系。但我確知這與母親的教誡有關。小時候母親曾牽著我的手,在夜裡去把父親從牌桌找回來;農村的鄉下,深夜裡猙獰漆黑,除了草蟲的聲音外,只有媽媽和我踏在石子路上的悄悄聲。母親把我的手握緊,“孩子!你一定答應我,將來不要賭博;那會欠債,會傾家蕩產,會沒有精神工作。”當時眼前所見一片漆黑,我把賭和漆黑的前景完全聯想在一起。
父親不是經年嗜賭的人,每逢過年的幾天,總要跟親戚朋友湊個熱鬧,隨興賭錢,但是母親卻不容許。她說,賭可以成習,是壞的身教,影響孩子的未來,必須及時戒掉。為了這檔事,母親勇敢地面對爸爸,制止他賭博。只要他賭,她一定去把他請回來。大家知道我父親不是好賭伴,不太找他入莊。漸漸地父親也認了。不過,在我的印象中,留下賭是猙獰可怖的鬼魅,它一片漆黑,我無論如何不賭,即使打牌、麻將都不碰。我把它列入生活的戒律之中。
有一次,我在演講會中,提到賭博的為害,引用了卡迪醫生(Steve Cady)的說法,“精神病醫生和權威人士日益認為嗜賭如命是一種病。他就像瘟神,使跟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受累。賭博狂能毀掉人的事業,也能拆散家庭,並使人墮落、窮困、破產、坐牢,甚至自殺。”一九七三年美國精神醫學界指出,賭瘾是一種心理中毒。五十名在醫院接受治療者中,都出現或長或短的脫瘾並發症,症狀是坐立不安,周身震顫,頭痛或腹瀉。從研究中發現,賭徒是在逃避現實,而沉迷於賭博之中。“賭博是一種怪異、荒謬、逃避現實的方法,效力很強,與毒品相等。”於是,我經常呼吁,賭博危害甚多,要斷然革除這種惡習。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賭博通常在青春期開始。一個青年,腦中充滿自我懷疑的思想,覺得自己可能可以在賭博中逃避現實,或獲得補償;他們幻想著那是得利的捷徑,好像眼前就是一片新的生機。於是賭博成性,越賭越大。
濫賭一旦成習,就受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沖動所支配。為了滿足這種賭瘾的沖動,大量舉債,向人借錢。最後,嗜賭者過的是撒謊、行騙、偷竊的生活。相對的,由於賭錢的輸贏很大,對於平常工作的受薪會覺得不屑一顧。於是,要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就越來越難。加上長期賭博,往往身無一技之長,更令他無法改變惡習。
賭徒的家人生活得很痛苦,因為他們被波及,以致債務纏身,精神上備受干擾。有時,為了賭債,受盡威脅恐嚇。在不安和沖突之中,賭徒的子女也受到心理創傷,埋下重蹈覆轍的可能。於是,唯一的方法只有懸崖勒馬,“完全的戒賭,而且要提醒自己,不能再犯戒,只要再賭一次就不可收拾。”
對於賭博的行為,我的看法有兩方面:其一是病根的問題,是人格成長過程中,創傷和信心不足,導致逃避現實,而造成賭博。其二是環境因素,漸漸養成習慣,而有了賭瘾。基於這兩個基本觀念,我建議:
·不要以小賭惡小而為之,小賭是走向大賭的開始,一旦陷入它的魔掌,就會毀掉自己的幸福。
·賭瘾一旦形成,不賭就會很難過,大家要把它當毒品一樣來防制。
·賭博可以戒,但要配合心理治療;若能配合參加助人的活動或社團的活動,則能減低孤立感對賭博舊習的催逼作用,復發的可能性較少。
·把賭博當作一戒,守住戒對你的家庭、事業和人生幸福大有裨益。
且不說賭博可能招致傾家蕩產。光是賭博成習,就足夠把家庭生活毀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受到傷害,連子女的成長也受到影響。有些人以為在家裡小賭博,打個麻將,玩個牌算不了什麼;輸贏很少,又有何妨。但賭博占有了家庭溝通的時間,干擾孩子學習,剝奪了家人應有的溫馨。越是賭得一頭熱的人,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的可能性也越大。
後來,我在公開演講之後,有一位女士問我,“怎麼幫助先生脫離賭瘾,他嗜賭如命。我越是跟他吵,他越是晚回家,有時連上班都起不來,有什麼方法可以戒賭嗎?”我告訴他說,“到目前為止,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可以戒賭,除非他主動想通,不願意再沉迷下去;下定決心要戒賭。”她接著說:
“他看到家庭和事業兩蒙其害,想戒掉它,但一到晚上就會情不自禁想賭,好像中邪一樣,有什麼方法可以驅邪嗎?”多年的習慣,一時要作改變,當然會難以適應。於是我告訴他:
“你們可以作一次旅行,讓賭博的習慣中斷。同時,你和先生要作規劃,在旅行回來之後,每天晚上做什麼?要讓原來賭博的時間,被另一建設性的活動,如打球、培養新的興趣、參加社團的助人活動等等來取代才行。”
“就下定決心,從此不再賭博,這樣辦不到嗎?”
“不是辦不到,而是很困難。戒賭是一件大事,必須保證不再犯。如果不尋找別的活動代替,或從中取得人際的支持、溫馨和新的價值,戒賭產生的痛苦和空虛,會再度催逼他重操舊業。”接著我問他:
“你想過怎麼安排嗎?”她說:
“我先生和我已有共同的信仰,我們一起學佛、聽經、當義工,這樣可以嗎?”我很驚訝他們已有了完整的戒除計畫。我問“是誰教你們的?”她說:
“我們請教過專家,他所說的跟你告訴我們的很接近。這給予我們很大的信心。特別在先生學佛之後,更表現出堅定的悔改之心。當然,這也要感恩我們師父的指引。”
我聽了她的陳述,受到很大感動,因為這位先生是在教團的師父、師兄、師姐的殷勤協助之下,“才下了堅定的決心”戒除賭博的習氣。“這樣你們一定會成功,戒除賭瘾需要別人的協助,要打一場團體仗;而教友的虔誠和力量,有著無比的影響力。請切記!回去跟先生說,佛門‘以戒為師’,好好守住這一戒,光明的精神生活自然流露出來。”
賭是一種心理病,根本的問題是一種逃避現實,和心存僥幸;如果有了賭友、環境,就會引發賭博的行為,久之而成賭瘾。戒除的方法很艱辛,也很費周章。因此,我奉勸大家,賭是瘟神,走避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