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一法師:本源自性天真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本源自性天真佛
 
佛教裡面最忌諱的事情就是說心說性,因為這兩樣東西沒有辦法說明白,只能自己體會。所謂“冷暖自知”或者“標月指”就是這個原因,只能用手指給你看,無法告訴你心性是怎麼回事,只能由你自己去體會。但是,不說的話更不能幫助別人,所以只好伸出自己的手指,勉強把自己的體會形容一下。

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由我們的心來指揮。我們的心性是什麼樣的就會有什麼樣的作為。這些作為有虛偽造作的;有習氣自然的;有無明盲目的;有無明寂照的幾種。通過這幾種心性的指導,我們為人處世會有千差萬別的表現,演出我們千差萬別的人生。

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有五種內含。第一個是肉團心,這是無自性的物體。第二個是緣慮心,表現虛妄攀緣的心性。第三個是集起心,表現習氣的心性。第四個是含藏心,含藏了我們無始以來的無明心性。第五個是真如心,是我們的真正自性。

肉團心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我們身體裡面那塊會不停跳躍的肉塊。它是個物體,是無自性的。它是我們生命的最基礎的組件。好比計算機硬件中的CPU。是五蘊裡面的色(物質)蘊。

緣慮心是指導我們遇到事物後,根據自己的含藏(以往的知識)進行思考、分別、判斷、覺悟等等的虛偽造作。是一個很不穩定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含藏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心情不同、環境不同等等,對同一個事物的表現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甚至因為個體的情緒作用對完全相同的事物會有不同的表現。是我們生死煩惱的根源,是要想辦法斷掉的。

集起心是我們無始以來所養成的心性表現。我們所說的下意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我們對於同一件事物的處理過於頻繁,形成我們的習慣,或者叫串習,甚至到下意識。比如我們眼睛一遇到自己感覺不對勁就會眨眼或者閉上。也就是說這部分的心性處理事情的時候是不需要去找含藏(知識)進行分別的。這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心性,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一切的修行才能改變人們心性。使它接近真如心,它與真如心的最大區別是沒有覺悟。

含藏心是我們無始以來全部的心性的表現。因為無始以來各種各樣的心性很多,全部存在裡面,現在因為隔陰之惑(注1)只能想起一部分,而且還是很少的一部分,比如我們三歲以前的事情是想不起來的,很類似個人的“天性”。我們遇到事物的時候就會在這個“模糊的數據庫”裡面查找,比較,分別,判斷。因為我們以往的“認識”都是有缺陷的,再加上隔陰之惑,所以在外面的表現為無明或者是似是而非、難以確定。被緣慮心所利用就產生妄想煩惱;被真如心所利用就表現為寂照、覺悟。轉變的過程就是集起心起作用的過程,或者說利用集起心的作用,使得它含藏有完整的“認識”從而轉變我們對事物的處理態度。所以永嘉大師說:“無明實性即佛性”。

真如心是我們的真心,或者叫覺悟心,或者叫佛心、或者叫禅心等等,也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無明實性”。它是對外界事物的真實反映。表現為寂照,寂者巍然不動,照者明明白白,或者說如如不動。因為它能全面地看待事物,所以表現為虛懷若谷,或者說心包太虛等等。正是因為這樣,含藏中的無明因為“認識”的全面,轉變成真如。它是能夠正確“認識”事物的途徑,這是我們修行的目的。

我們的心性沿著外界環境的作用而進行考慮、思想等等(緣慮),所以表現出虛妄攀緣。所以就會用虛偽、造作來面對環境,日久月深變成習慣(集起)。這些集起的習慣被存入含藏,所以一遇到什麼事物馬上與含藏裡面的“認識”進行比較,進行考慮、思想等等的虛妄攀緣(緣慮)決定自己的行動。我們的心性就是這樣在不斷地輪回,年久日深慢慢就捨棄了我們的真如心。

所以佛陀在證到真理的時候說:“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因無明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就是說一切眾生的心性是一樣的,因為我們人人具足這五心。只是有的人斷了虛妄攀緣、習氣和虛妄的無明,顯現出自己的真性,這樣的人就叫佛、聖人等等名稱。而大多數的人被無明煩惱所左右,墮落在虛妄、攀緣、習氣、無明的輪回裡面。

我們從小到大,在不斷地表現自己的自性。小的時候無明盲目(含藏指導)多些,大點受到身邊的人的熏陶會慢慢形成自己的習氣(集起指導),再大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時候就會虛偽造作(緣慮指導),明白事理後通過修行會有一些無明寂照的顯現(真如指導)。因為身邊熏陶的人或環境有問題的時候就會造成嚴重的毛病,產生心理問題。

這些行為通過我們待人接物表現出來。比如小的時候常常表現為盲目,自己的生活環境混亂,不能自理等等。長大後受身邊人的熏陶會形成和熏陶者類似的習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表現穿插有虛偽造作,偶爾也會有些真如心的表現。嚴重心理問題的表現就更多了,從嚴格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是真如心在左右我們,那都是有問題,所以沒有開悟的人多多少少都屬於有問題的范圍(當然我自己也是在裡面)。

這麼復雜的心性,我們是很難了解的。對個體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這就要通過修行。所以在寺院修行的時候,指導者根據他的行為進行一些引導,或者念佛、或者參禅、或者修止觀等等。這些修行的方式,能夠起到熏習的作用。讓修行者在寺院的日常生活中受到指導者的熏陶,從而改變自己的一些習慣,消滅自己的一些毛病,充實自己的一些“認識”。使得他更接近地顯現自己的真如心性。

當然這個過程又會墮入另外一個緣慮、集起、含藏的輪回,但是我們的修行就是以妄制妄,不管是參話頭還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這個疑情就是妄想,這句佛號同樣是妄想。不過我們是利用這個妄想的佛號和疑情取代了攀緣妄想、習氣和無明。讓這個佛號和疑情妄想變成習氣,念念都是這個佛號和疑情妄想。然後觸著磕著真性現前從而開悟,念念變成覺悟的正念。


 
注解:

1.“隔陰之惑”

我們受身過程叫入陰,現在是前陰,死後是中陰,再受身後叫後陰。隔陰就是前、中、後陰的轉變。因為轉變的痛苦,所以我們的含藏裡面的東西就會迷惑、忘記等。使得我們表現出無明,有的人“隔陰之惑”不深就會記得其它陰中的事情,叫宿命通;有的人模模糊糊記得一點點,所以表現出某件事物似乎好像認識,模模糊糊等等。

 

上一篇:楊維中教授:論中國佛教的“心”、“性”概念與“心性問題”
下一篇:楊維中教授: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四種范式及其比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