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菩薩戒(十七)
二十八經 第二十七養蠶戒: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如果受了在家菩薩戒,還養蠶,佛制不許。
因為養蠶要殺生。人要取絲,一定要把蠶做的繭放在開水裡煮。出家人為什麼不穿絲綿呢?就是為了護生,雖然我們沒有直接去殺。但人家要穿,就一定有人會去殺,如果大家都不穿,也就沒有人去殺。
對於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來說,救護眾生,發慈悲心都來不及,何況還去殺呢?如果善蠶,即使你自己不去煮, 也給別人創造了條件。所以,不許善蠶。善蠶,不聽佛的話就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第二十七條竟)
二十八經 第二十八行路見病捨去戒:著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態,不往瞻視,不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行路的時候,如果遇到生病的人,不前去瞻視,或不做其它方便來幫助病人,佛制不許。
行路之時:
指人在路上行走,遇到有人病了, 自然應該上前問一下情況,需要送醫院的就送醫院,需要找親屬的就找親屬,或者和單位聯系等。如果有時間,就應該前往瞻視;沒有時間,則應作方便,如付囑以後再離去。總之,應該找方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對方。
如果不去瞻視,也沒有做種種方便,不理病人的死活,捨去不管的話,則失慈悲心,就要結失意罪,因為受在家菩薩戒的時候問你,發菩提心否?你一定答:已發菩提心。既然發菩提心了,就要利益眾生。見病人不管,就違背了自己受戒時所發的誓願,和菩薩的慈悲心相違背。所以,不起墮落,不浮有作。
開緣:或白有病,或無力,或彼自有力,有瞻病人。
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芬陀利花,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花,優婆塞中真實珍貪,優婆塞中丈夫之人。
二十八經講完了。最後,《優婆塞戒經,受成品》中還有兩段。
第一段是勸贊善持。澫益大師雲:“芬陀利花”,此翻白蓮華,出污泥而不染, 以為喻出。戒德遠熏,故為“微妙上香”。能契實相因果,故屬“清淨蓮華”。 自利利他,故為“真實珍寶”。雄猛威力,能勝煩惱,故名“丈夫之人”。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下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最後,是結贊甚難。能遇到戒法已是很難,能如佛所教遵守奉行,嚴持禁戒不毀犯,也就像芬陀利花樣,甚為稀有難得。
(第二十八條竟)
(全文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