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開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4-1 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夢參老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4-1)下 
 
  菩薩他所修的,是深般若,他是觀法空,不但人我不存在,法也不存在了,一切諸法都不存在的;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人我空就是世間相,這個般若我們能進入,但是離證得還有很大的困難。沒有人我了,那你八十八使煩惱就斷了,人我是非人間相全都沒有了,但這個是很淺的。深般若必須得達到法空,一切法都空。佛所行的法,聖法!一切聖賢、一切經教全不是真實的,方便引你入,這是菩薩所入的。真空實相般若,那些菩薩都到究竟位了,是究竟位的菩薩,登地以上的菩薩。
  這就是說觀自在的菩薩,他行深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已得到自在了,這個從觀而得到成的名,叫觀自在。我們要也想自在,那你就放下吧!放下了你就自在了。我們總是背著、拿著,心裡日常所思念的就是放不下,人我是非都是用感情,用所謂的世間相所做的,那你就得修、就得觀。觀的時候把這一切世間的形相,“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這十種使你不安定、使你煩惱的,你把它放下。放下的意思就是進入空的境界,進入空的境界就能漸漸的深入,從空的而達到了真空。金剛經的最後就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還得把它觀回來。怎麼觀回來呢?雖然諸法都是幻化的,但是有真空,隨妙有,隨一切世間緣,來利益眾生,起大慈大悲四無量心,利益眾生才能成佛,這兩個必須得具足。執有了不了生死,執空也入不了涅槃,這就是真空包含著不空的含義,要利益眾生的隨緣義,真空隨緣。
  在華嚴經中咱們講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融觀,那你觀的時候周遍含融。觀理法界的時候,真空。觀事法界的時候,隨緣建立一切有,就是俗谛。真谛跟俗谛結合了,二谛融通,那種三昧,我們經常念偈的時候,“二谛融通三昧印”,那才是究竟的了。觀自在菩薩現在他做到了,所以說觀自在!他在修觀的時候,他一切都看破了,他早就放下了。但眾生卻放不下,他為了讓一切眾生也放下,因此他把他自己所修的、所有觀想的都傳授給一切眾生;就是他所證得的甚深般若波羅蜜,讓一切眾生也照著這樣觀。只要這樣的去觀,就能證入真空的體性;證入真空體性,就能得到諸佛的無分別智,能夠照他五蘊的身心,照他五蘊的身和心。完了識,從體而起的用,用還歸體;用還是體上來的,還歸於體;因體而不寂然的常時起妙用,永遠度眾生,那就是讓一切眾生,度一切苦厄,但是這一照就進入了。
  所以在經文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的是智慧光明,照!光明一有了,黑暗就破除了。你對“色受想行識”五蘊你空不掉,為什麼呢?你沒有這個智慧,你遇到什麼執著什麼。我們前幾天講金剛經,那也講得很多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還不是一個般若嗎?六百卷般若就是一個般若,它對哪一類機就說什麼樣的法,語言、文字上不同,這是顯體的。但是體無二致,體本來就是一個。假這個來形容著觀自在菩薩他為什麼得到自在了?因為觀就是修,觀就是觀照的意思。我們一般想,我們坐那個地方思惟修,你想想,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有不壞的?沒有。哪有不變的?沒有。就是金剛經最後講的,一切法如幻如泡如影,影子而已!這個觀很深的,這叫行深般若。但是一法不立,不落斷滅空,特別注意!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佛跟須菩提說可不能落斷滅知見。空,不是斷滅。所以在法華經、在華嚴經裡面,它都講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這兩個含義是一樣的。因為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他以智慧來觀照,就照,“色受想行識”全是空的,能入了。這個空是指般若,指他修行證得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空的。那觀什麼呢?觀五蘊,五蘊是境界相。我們這“色受想行識”全是假法,不是真實的,所以就是照見了五蘊。照是成就般若智慧了,修行成就了、證得了,證得了才有照。以什麼照呢?以智慧照。這個智慧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觀,是能觀之智。這照字在果上說,觀自在菩薩成就了,能夠照見五蘊皆空了。在我們現在開始用功的時候,在因(我們現在是因)我們也如是照,那你要分別,分別外頭一切境界相,分別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可壞的;而生老病死苦、愛別離、五蘊熾盛,全是假的。這在因中,你這一照,根本沒有,那還談什麼?你也不用起分別心,到你那個心對一切的色法,“色受想行識”的法沒有分別的念頭了,只是在你智慧觀照之中,這你的功夫才是入進去了。但是這個觀從淺入深。譬如我們現在你感覺你哪一樣的貪愛心重?愛財?愛色?這個色包括很多,凡是有形有相的物質都在色法當中。但我們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是男女關系了,在經上講的色包括凡是有形有相的東西都叫色法。因此照見的這個見是真的,這見性,明心見性的見,不是眼看,也不是思想上一般的思惟。你要想依著心經修行,這個照字就是你下手的功夫,就在這照字上你下手修行吧!你照一照,照見哪個了,哪個不是真實的了。認識它!照見就是認知的意思,你認識它了。好比這個花,你一見到它就是它必壞,現在很茂盛,但是這是假的,短暫就壞了。它未生的時候,沒有;生了之後,不住,很快就變滅,變滅就消失。生住異滅,異就是它變化當中。
  我們的人生了,我們都說人成長了,從小孩到大人了。假使這個人活五十歲,他生了,活一年減一歲,活一年減一歲。那以你學佛的知見看問題,是減,不是增。你減的當中突然間遇到挫折,還沒到減的壽命他夭折了,這叫夭折,那就壽命盡了,這叫顛倒。人家說增一歲了,又增一歲了,不一定。還有壽命不定,一般說壽命是定的,壽命不是定的。今天是藥師佛聖誕,藥師佛講,佛說九種橫死,有九種不該死的死了。並不是像人間講生命,我生下來,我要活五十歲,我一定活五十歲;我要活九十歲,我一定活九十歲,那不一定。損壽了,那就夭折。增壽了,或你念金剛經,金剛經說延壽金剛,能使你壽命長,你念金剛經能使你增壽。懂得這個意思了,你從心經下手的功夫,你無分別智沒產生出來之前,你用有分別智照,但是你向無分別智發展。
  你照見的這個見不是眼睛,不是眼見,也不是眼識所見,這個見是真智真見,依著真智而起的照,照即是見,照見!它叫現量境界。在一切任何事物上頭,你取它的體性,得那個法它的體性。一切法的體性都歸於真實的,諸法實性!那你見一切微塵,沒有微塵可得;見我們這個法堂,沒有法堂可得。這是現相,不是實質,所謂見心不見色。所以色相是假的,很快就消失的,能見著的它是空的,就是它的體性。這就是見,也就是照的含義了。照裡頭沒分別,一起分別就是識了,識才起分別。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本來就是空的,你不照,它也空的,但是你證不得。你照見了,你這個照跟那個本來的空相結合了,所以五蘊本來就是空。五蘊即不實的就是實相,五蘊不實的,實相是空無所有的,實相者無相。你想用我們肉眼見,用我們淺智淺識見,那是見不到的。所以觀自在菩薩他一照見五蘊皆是空的,就是直接照見它的體了。就說我們現在的肉體是“色受想行識”組成的,就是色心二法。色是一切形相,受想行識是心法,就是色心二法,這叫世俗相。就是世間一切境界相都不是真實相,要見諸相非相,那個非相才是實相,我們學的時候要這樣觀。觀完了之後,你漸漸的就開始能夠看破了,從你最貪什麼,你觀想這個東西,它沒有可貪的必要,能放下了,放下就沒得用處了。
像我們好多修禅定,就是用這個觀,禅定就達到寂靜了。禅定,參禅,就使你那個念與念間相應。禅者就是寂靜的意思,你靜下來智慧才能顯現。為什麼參禅讓你靜坐?等你狂心歇下來。參禅就對付你的心,狂心頓歇,狂心歇下來就是菩提了。有時候你坐的時候,或你想的時候,或讀經的時候,可能讀經的時候有這種現象,不知大家有沒有?你在讀經的時候,經書也沒有了,能讀經的人也不曉得到哪去了,心裡突然間因讀經而寂靜下來了,這就叫“三輪體空”,能讀的人、所見的經的境界相全沒有了,頓亡!能見之見沒有了,能讀的見,讀經得要有見,所讀的經是境界相,能讀跟所讀的突然間寂靜下來。這種境界很不長,長了你就證得了。偶爾的一現,一者是諸佛菩薩加持力,一者你讀經的心把那個分別每個字、每句經典那個分別心突然停歇了,沒有能讀的,也沒有所讀的境,這就是照,能照的見沒有了,所照的境也沒有了。經書也是境界相,就是色和心當下都空了,受想行識全不存在了。如果能長時下去,你進入勝境就頓斷五蘊,那就是照了,照見五蘊皆空,一切境界相全沒有。
凡是有形有色的它都是窒礙的,窒礙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像我們這假合的身體根本不存在,幻化不實的。平常經常這樣的認識,遇著你身體受到了卻什麼傷害,或者害什麼病苦,你感覺痛得很厲害,你照一照!等你心裡一轉化一照的時候,痛苦沒有了,能夠減輕痛苦。這跟我們平常念那個偈頌一樣的,“有覺覺痛”,你有個見、有個感覺,它才有痛苦。能感覺的感、和所感的境界是兩個東西,不是一個東西。痛只是那個境,你能感的感是不痛的。你把你能感,把那個境化了,那個境也沒有了,能感的感也沒有了,這就“心亡境寂兩俱空”,痛苦在哪兒?沒有了。就你在痛苦鍛煉的時候,在你平日的生活當中,遇著什麼境界你都這樣想。色受想行識,“色”是以實在東西是它的的含義,“受”是你接受領納了,“想”是你取那個相,它沒有真實的,你想嘛!你想個什麼,就自己變化一個想的一個境相,緣想!要六識緣想那六塵的境界,這個中間緣想沒有的,是緣念而已。把這“色受想行識”這麼分別觀。“行”,就是我們修行、運動、造作的意思。“識”是了達、分別。你把這個“色受想行識”一個一個的分析。色如聚沫,佛教授我們的。受如水泡,受像水泡一樣的。色像水上那個沫,聚沫,沫子,沫不是真實的。風一吹水,水面上起那個聚沫,那叫泡,那個沒有實在的。水泡也沒有實在的,起的泡沫。太陽一照,地下地氣生起來,離遠的看像水一樣的,其實不是水。你經常這樣想,所有一切緣想的都是幻化的,就是我們在金剛經上講完“如夢幻泡影”,幻作的都不是真實的。
  因為菩薩他是以般若的智慧,以這個智慧來觀“色受想行識”的。色法就是地水火風形成的假相,和合才有,不和合就不具足。受想行識是妄想境界,是從你妄想境界而生的,這叫四大妄想,生住異滅這四大幻想,都沒有自己的體性。為什麼呢?它可以壞性,本體本來就不是實的,是空的!所以說四大皆空,地水火風都是空的。眾生不了地水火風都是假相,把它看成實的,就像水裡的月亮是空華,是天上月亮的影子。
  所以我們平常執著五蘊,把它當成實有的,因你有很多苦難是從這個而產生的,如果你知道它是幻化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苦難就不存在了。這個東西就是使你迷了的,你的本性中的體性,把這一切幻有的東西當成真實的,這個是由你妄想心分別的,那真空就愈離愈遠。所以你的修行就又翻回來了,以你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那我們沒有這個智慧呀?你可以學呀!現在我們學心經就是要產生這個智慧的,如果你把這一切都當成空的,那就什麼苦難都沒有了。所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度那苦,就什麼也都沒有了。
  我們經常感覺很苦,我經常跟我們道友說:當你煩惱最厲害的時候,你靜下來,你找找根源,煩惱從什麼地方生起的,怎麼會讓自己心不安?等你一找原因的時候,煩惱從何起?何者是煩惱?你就拿不出來了。拿不出來就是沒有,因為它不是個實在東西。你能把你煩惱拿出來給別人看一看嗎?辦不到。真正要你找煩惱,你就感覺不煩惱了。所以你最煩惱的時候,你找一找,那你就不煩惱了。
但是這也是依著經上所說的,你要想離苦得樂,多一些苦,那你就照一照;一照了,苦就離了。
 
 

上一篇:王骧陸居士:學佛要有聰明
下一篇:王骧陸居士:如何了生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