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訣竅
一九九六年六月講於濟南
我們修法的目的,是為了打開本來見到本性。
心中心法是密法的心髓部。密法含九乘次第,就是外三乘、內三乘、密三乘。心中心法是密三乘最後的心髓部分。在西藏、在日本,要經過好多年的修行,才可以傳授這個法。
現在我們可以不要經過很多年的加行、前行,直接傳正行。因為我們中華文明悠久,具有大乘氣象,誕生於本土的道教、儒教,有很高的智慧內涵和文化底蘊。祖師西來,直接說禅,所以禅宗最盛行。禅宗就是直指,最直接了當,不要繞彎子兜圈子,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最快的。因為有這個好的基礎,所以我們的心中心法就可以不經過加行、前行,直接修正行。大家已經修了很多時,總會有相當的心得。大家交流交流,做得怎麼樣子來談一談。因為大家光一個人修,沒有師兄弟們或者是有修證的人交流交流,免不得有一點納悶,談一談可以解開來,大家可以更清爽更明白的繼續前進。
我們修心中心法為什麼說一千座呢?就是有這麼一千座的基礎打下去做功夫,它必定有打開本來見性的機會。必定有!恐怕有的時候呢,人就是錯過了這個機會,不知不覺的過去了。就是在念無所念的時候,自己有一點比較不太清爽的感覺,似知道又不知道的樣子。好像它就過去了,滑過去了。所以就是可惜的很。
我們的本性其實時時在自己面門放光,它沒有隱藏。我們能看能聞能說能坐能走的能,就是我們的佛性,時時在面門放光,它沒有隱藏的時候。縱然我們睡著了,它也在了了分明。就是做夢的時候能起夢境的,也是它的功能。說起來做夢的時候是第八識的種子翻起來。第六識攬得種子在夢境裡面。但是沒有佛性怎麼會有第八識呢!怎麼會有第六識攬得夢境呢!這個功能根本還是佛性。佛性時時在,沒有缺少的時侯,沒有隱蔽的時候,所以它沒有斷續相。沒有斷掉之後再接續起來,沒有!時時都是這樣連續不斷。所以我們做功夫也就是如此,要認識佛性。現在我再詳細指示一下:我們的佛性就在我們一念斷處——前念已斷後念未起,那個時侯。前念斷了後念未起那個時候,並不是沒有知覺,它還是了了分明。那個時候是千鈞一發之機,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時刻。但人呢,往往都錯過這個機會,不認識它,滑過去了。任何人都有一秒鐘的清淨,是肯定的。就是隨便哪一個都有一秒鐘念頭不起的時侯,這念頭不起的時候還是了了分明,他不認識就錯過去了。最重要的是認識這個本性,時時在我們面門放光的是。
大家知道,黃山谷和蘇東坡齊名,詩畫字都很好。他參禅的時侯,他師父是晦堂老,叫他參“二三子以吾為隱乎?吾無隱乎爾!”這是句什麼話?這句話是孔老夫子講的,孔老夫子對學生講的:“你們這學生啊!以為我老師還有什麼隱蔽的地方、秘密的地方沒和你們講嗎!以吾有隱乎?有隱藏嗎?不和你們公開講嗎?吾無隱乎!我一點沒有隱蔽,我和你們都公開講了。對你們學生赤誠公開,沒有對哪一個好一點就講多一點,對哪一個差一點就講少一點,沒有!都是一視同仁,公開赤誠之心為你們大家講的。吾無隱乎爾。我沒有隱藏、隱蔽。”叫他參這個話頭。黃山谷是讀書人,“這個還不知道嗎!怎麼這個還教我參呀!我知道這個意思怎麼樣。”說了很多意思,晦堂老都給他否定:“不對不對,再說也不對!”黃山谷這就不開心了:“我是讀書人那,能不知道嗎。這個意思我懂啊,怎麼說不對呢。”心裡有些不忿,就是對老師有點看法:“你老師有點诮排我,說我的不對不對,這已經很對,還不對呀!”不高興再講了。但回去之後一想:“晦堂老是五百人善知識,他座下有五百個學生,這麼大的祖師,不會有意在诮排我吧,總會有另外的什麼意思吧,那麼究竟什麼意思呢?什麼“二三子以吾有隱乎?吾無隱乎耳!”呢?”他參了好多時。一天和老師出去游山。我們做功夫也不是死做呀!也要出去散散心,把思想心情放松開來,箍得很緊的也不好,所以有的時候要放松,有的時候要收緊。就像我們拉樂器,弦子太緊了要斷,太松了不成聲。所我們做功夫也需要這樣,太緊的時候要放松一點,太松的時候要收緊一點,所以要出去玩玩,散散心。那是八月份桂花盛開的時候,一陣風吹來一陣桂花香,黃山谷脫口而出:“好一陣木犀香啊!”木犀就是桂花。他的師父馬上點他:“吾無隱乎爾!”我沒有隱藏啊,你也沒有隱藏啊,聞到桂花香的是誰呀!黃山谷當下開悟:“噢!能聞的這個就是我的佛性啊!”是啊,時時在我面門放光。我們能穿衣能吃飯的功能就是佛性,時時刻刻不離佛性,所以我們要見性不是難事,就在面前。這點是要指示大家明白見到,時刻知道這是佛性。
但是我們明白知道這佛性之後,是不是就了了,就大事完畢了,就到家了。不是!假如明白這個佛性之後,我們的習氣還在,那就不行。事上透不過去,因為我們學佛的目地是了生死,不經六道輪回生死之苦。假如我們這個習氣還在,境界現面前還動心,還跟境界跑,那生死就不了。縱然你明白了現在我一念斷處這了了分明的就是我的佛性,你習氣還在,動心,對境動心就沒用處。我們現在有身體,就是當我們的父母同房的時侯,我們自己動心,自己鑽進去,沒有誰來安排我們,指派我們,都是自己動心而去。我們對境動心是壞事,尤其是YIN欲心最壞,YIN欲是生死的根本,我們真的用功,要把YIN欲斷光,但是一下斷不了呢,那要慢慢的斷。居士們不是可以有正YIN嗎,准許有正YIN,出家人正YIN也不可以。但是要慢慢的斷,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也要把YIN念斷光,斷不光生不上去。所以我們要練得對境不動心,那你生死才了。假如明白這道理,對境還動心,好的時候哈哈大笑,逆境當前倒霉的時候就六神無主,苦惱得不得了,那就不行,那生死就不能了。因此之故,淨土宗人常常說禅宗不好,誹謗禅宗,就是這個緣故。縱饒你禅宗開悟了,你思惑不了,生死不能了。思惑就是對境生心,思想動了,著境了,生死不能了。要思惑也了,對境不動心了,那才行。所以我們假如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更要做功夫,加緊做功夫。我們心中心法就時時刻刻有這個機會,修心中心法是靠佛力加持之故,所以有的時候在座上能忽然打開見到本性。也有在走路時侯,因為我們要做功夫,不是走路就不做功夫啊,行住坐臥都要做功夫,看著念頭起處,不跟念頭跑,那也會一時脫開。乃至於我們睡覺做夢當中,也會脫開。不光是在座上脫開,做事時、走路時、做夢時都會脫開。就是有的時候不知道,錯過機會了。所以今天指示大家,認識本性是第一要措,最要緊的措施。不認識本性白修,修來修去你不知道什麼是本性。我們心中心法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是很快,說一千座已經是放寬了,尺度放寬了。實際講來不需要一千座,只要你時時刻刻真用心,就是我們上座時要死心塌地念念不生,死心塌地心念耳聞。念咒是心念,不是嘴念,耳朵要聞,聽得清清爽爽,要能把大腦思想抓住不動,才容易入定。下座時,綿密觀照,看著念頭起處,不跟念頭跑。境界當前,不為境界所動。這樣做功夫很快,三百座乃至五百座就能打開本來見到本性,這個法是見性很快的。
見性之後更要進一步除習氣,把習氣除光,思惑就了了。無明分四個層次,由粗到細。第一就是見惑,知見。知見不正,像現在修法的人很多是知見不正,跟氣功跑了:“氣功有很大的功用呀,會發特異功能呀!”跟著氣功跑了。跟著氣功不了生死的,氣功頂多是身體,要練練身體,把精氣神練足一點,讓氣周轉的靈活一點,不生病就可以了。了生死是做不到。還執著到特異功能去了。特異功能哪裡來呀?特異功能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外來的,就是附體的。現在那些特異功能的氣功師十個有五雙都是靠外來附體的,不是自己發的,所以不足為訓不足取。有的人聽說哪一個師父傳道有神通可得,趕快就去了,趨之若骛,像蒼蠅見了血一樣。那是真神通嗎?都不是!真神通是第一得道通,道通就是漏盡通,就是心中一點不執著了,什麼都不要了,一切煩惱都漏光了,真正的心空淨了發漏盡通。漏盡通是基礎,漏盡通打開來就是神足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這些神通發生出來那才是真神通。這神通不可求,也不可修,修不到。神通是我們自己本性本具的,要打開本性見到本來,把本性上執著習氣消光,自然發揮,那才是真正的神通。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跟人家轉,腳跟立得穩,見惑要了,知見要正。知見正很容易,要知道我們修正當的佛法,或是淨土宗、或是禅宗、或是密宗,修正當的佛法,其他不搞,那知見就正了。斷思惑比較難,它比較細,由粗到細比較細。對境生心是人的習氣,都要動心。尤其是男女老少看見異性都要動心。所以這個心見到境界都一點不要動。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悟道悟得深了,知道除本性之外,一切事情都是假的,虛幻不實的。《法華經》說:“唯此一事實,余二皆非真。”只有我們本性是真實的,只有這一樣是真實的,其他都是假的,都是我們佛性當中的影子。所以都不可靠,不要執著,對境不要動搖,在境上鍛煉,把這個習氣鍛煉光,生死才能了。見惑思惑了了,思惑斷絕不跟境界跑了,不跟境界跑就不去了,那麼就不投胎了,生死就了了。要是看見境界好跑了去,就投胎。所以說很危險。因此我們知道認識本性之後,正好用功,不是說認識本性之後可以不用功了。
認識本性是第一步,最好用功的時侯,我們要努力精進做功夫。現在有兩種人,一種人就是說了這話之後,叫他認識本性,不接受,“這就是本性啊!恐怕不是。為什麼?假如認識這是本性,為什麼沒有發神通呢?”他住在神通上去了,他就住在那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上去了。“我沒有發神通啊!還不知道啊!那還不是。我要是真認識本性之後,應該發通啊!”他就不肯接受,這是一種。另外一種人呢,發狂了:“噢!這就是本性啊!好,好!我悟道了!可以不要用功了!”不要用功了——完蛋了。為什麼?你習氣還在,生死不能了。禅宗大祖師臨濟禅師對我們講得很明白。他說:“第一句薦得,生死不了。”第一句是什麼句子啊?就是“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這句話,就是我們看木偶戲,木偶在棚子上面,一個人坐在裡面抽線,木偶會動。比如我們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那個木偶會打會動,全靠有人拉線啊!這是比方我們——現在我們能說話,能走路,能工作,這就是有個人在裡拉線。這個身體就等於是個木偶。那拉線的是誰?就是我們的佛性。認識這個道理之後:“噢!我現在能說能聽能住能走,這就是我的佛性。”認識它了,但是你自己不了啊!為什麼?習氣還在,對境還生心還動搖,所以生死不了。臨濟大師關照我們認識它之後要綿密保護,做功夫。禅宗是這樣綿密保護,看著念頭起處,就和我們講的一樣無時無刻不像這樣做到綿密保護,看著念頭起處不跟念頭跑。一切境界現前,善境惡境順境逆境,都不動搖。這樣鍛煉,把習氣消光,生死才能了。所以臨濟大師在這上面分九步,一步一步向前進。第一步:我們想要保護,會忘記保。因為動念動慣了,跟境界跑,跑慣了,境界一生起來就跟它跑掉了,保護忘記了。趕快把它拉回來,做到不忘記保。從忘記保而做到不忘記保,時時刻刻照顧話頭,看住。這保護也不是呆板的保,也不是“我看住,我不要說話,我要看住不要說話!”不是這樣子,保護是很活潑的,很潇灑的,很輕松的,不是壓住念頭保:“噢,這個念頭不要起,不要起。“不是這樣。你讓它起,就是你起來,我不睬你,你念頭起來我不睬你,它就過去了。就像馬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你不睬他,他就過去了,你一睬他:嗳!拉住了,嗳!和他講話,那好他就不走了。所以我們保護是很活潑不是死死的,呆住的,壓住這念頭。做事時就是做這個事的一個念頭,沒有第二個念頭起來,那麼這個就是保。所以保也要知道並不是看著什麼地方,住著某一個點,就像道教守丹田守竅門那樣,不是!很活潑,你念頭一起就不跟它跑,很自在的就是了。從忘記保而到不忘記保,這就是大過程。能時時看住,真正能夠不忘記保了,還要進步,要把這保也忘記,不要保了,要脫開這保。因為保也是多事,佛性本來如此,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現在我們保,是因為我們習氣重,不這樣保下去,習氣還不肯了。所以這樣保成功了,它就不動了,自然不動了。就是一切境界來的時侯,也不喜也不惱,這就是做功夫進步了。在禅宗說起來,這已經到了法身正位了。第一步見性叫法身邊事,在邊邊上,等於是這個佛堂,你來到門口,頭伸進來張望一下。沒有做到善也不喜、惡也不惱,真能做到,一點不帶勉強的,那才是法身正位。就等於進到房子裡了,登堂入室了,功夫做到這裡就比較好了。再慢慢的把這個“不要忘記保”統統的忘記了,忘記了也忘記了。還有忘記了也不行,得從有為過到無為。那時候就是不求神通,神通自然發現。到無為的時候就是八地菩薩的位子。還進一步,無為也不可得,假如有個無為在,還是不好,還是有一點點知見,還是有一點法執,這不好。要把它統統取消,從而進一步法身向上。這禅宗有三關,初關“法身邊事”剛才講了。第二關就是重關“法身正位”,第三關“末後牢關”就是法身向上,再有神通也不可得,再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也不可得,一切都收歸自性。所以萬物歸自己,一切森羅萬象都是我自己的化身。所以一點都不著相,那才是法界究竟。我們做功夫要依照這程序去做,千萬不可得少為足。現在我們兩種人:一種不能承擔,不認識這個是自性。一種人知道點道理以為好了:“噢,到家了,不要修了,不要用功了!”其實差得遠呢!不是到家,才是開始走第一步。在密宗大圓滿裡說的很清爽,就是我們認識本性這是第一步,所以我們修心中心就是大圓滿法,因為它是圓滿究竟的,是大圓滿法,徹底圓滿佛果的,所以叫大圓滿法。第一步就是認識本性。我們大家修過心中心修過很多時,應該有這個知見。認識本性,就在我們一念斷處,不要到外面去找,在外面找,找不到的。它時時刻刻在自己面門放光。認識之後,綿密保護是第二步。在密宗講起來就是覺受增長,就是一天比一天覺悟了。曉得這些境界都是我佛性自己變現的。這裡恐怕大家不太理解,怎麼一切東西是自己佛性變現的呢?用個比方解釋一下:比如這個大殿,造這個大殿是不是先要打個圖樣啊,畫個藍圖啊。打圖樣,畫藍圖是不是經過大腦的思考設計呀?大腦怎麼能夠思考設計的呀?是大腦自己功能這樣子嗎?假如是大腦,我們一口氣不來死了,這個大腦還在,它怎麼不能動啊?現在我怎麼能思考設計呢?這個“能”就是我們的佛性的功能。佛性的功能,不是大腦的功能。大腦等於是個電線,這個佛性是電。電通過電線起作用,完成是大腦的作用。工人在依照這個圖樣藍圖去把房子造好。大家造好了,造是什麼作用啊?這也是佛性的作用。所以這個大殿造成功,這就是佛性所變化出來的,那就是佛性的變現。現在我們要看見這個大殿也是佛性的功能。因為眼睛不能看,眼睛能看也是靠大腦,大腦還要通電,通電還就是佛性,所以“見”歸根結底,能看的還是佛性。因為科學家他不認識這佛性,他選擇大腦,他說我們能看東西是大腦的功能大腦的作用,實際上還是我們的佛性。能看能聞都是佛性。這一切事物,千差萬別的事物森羅萬象,都是我們佛性所變現的,都是我們的化身。所以我們的法,報,化三身就在當下圓滿具足,不要到外面去取。現在我們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就是法身;我們能看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智慧光,智慧光朗照能看見,這智慧光明就是我們的報身;千差萬別的事物森羅萬像是我們佛性所變現的,是我們的化身。所以法、報、化三身就在面前圓滿,不要到外面去找,當下就是。明白這個道理用功起來就很便當了,不費勁了。時時地看住我們的念頭起處,不跟著念頭跑,不要著相。盡管千差萬別的境界現前不跟它跑,全都是我們法身當中的影子,法身是鏡子,事物是影子。鏡中影子不可得,不可取,一切境界面前不要動心、保護它,就成道了。所以用功很便當,不難。我們要圓成佛性、圓成佛果沒有難處,只要我們知道訣竅、知道方法,沒有什麼難的。難就難在不知道決竅、不知道方法,亂走,盲修瞎練亂走,那就不好。
今天和大家講講明白,我們做功夫要認識本性。本性不在別處,就在我們面門放光,這個能見能聞的能,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做功夫就是保護它。打座呢?打座是增加定力,我們要對境的時侯沒有定力就跟境界跑了。其實假如知道這是理解,這還是理、不是事,本來是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但是我們做功夫有一點分別。像《楞嚴經》說的“理屬頓悟,乘悟並銷。”道理是一悟即悟,沒有今天悟一點明天悟一點的,“今天我認識本性,噢!這就是我本性。”就行了。“乘悟並銷”就是所有不明白的妄想、知見、無明一起消光。“事則漸除,因次地盡。”事上要段煉啊,就是習氣太重啊。我們的大祖師象圭峰宗密,他就說:“理可頓悟”,事上,因為我們都是歷劫積累的,一下子消不了,“不能卒除”就是不能一下子除光。“長須覺察”需要長時間的覺,叫自己的名字,噢!這都是假的,不要動,不要動!要覺,不要昏迷。像我們修淨土人念阿彌陀佛,念佛是用佛號喊醒我們自己,就是叫我們清醒些,不要昏迷,其實是一樣的。現在淨土宗人不知道,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祖師,他就說:“聲聲喚醒主人公。”一聲一聲的阿彌陀佛,就是把我們主人公喊醒。我們禅宗也是這樣說:“喊自己名字!”比如我叫元音,就喊:“元音,元音!”自己答應:“哎!”“惺惺著!”就是你時時清醒,不要昏迷。就是我們時時刻刻不要昏迷,這是最重要的。我們做功夫就是保持這清醒,不要昏迷,不要著相。為除習氣長須覺察、覺悟,這就是清醒。考察自己今天有什麼過錯,什麼地方不對,什麼地方又犯戒了,又著相了,趕快改除。損之又損,一天比一天減少。道教老子也是這樣說的:“為道日損。”就是修大道要成功,就要一天比一天把我們的習氣妄想減少,日損就是天天減少,天天損耗。做功夫就這樣做下去,明白這個道理就有長遠心,就不會急了。
現在常常有人很急:“唉呀!我怎麼進步很慢呀!怎麼效果很小呀!”怎麼進步很慢呀、沒發神通啊!錯誤了,你怎麼認為求神通是進步快,進步快是在事上考察,本來我對某樁事情很煩惱,現在我不煩惱;從前我對某樁事情很得意、很開心,現在我對某樁事情不得意、不開心,那就是大進步。真正進步是在事上鍛煉、考驗自己,不是發神通考驗自己。你要是真正是在事情上不動念不煩惱,神通不求自得。祖師們都是這樣說的,像仰山祖師,就是沩仰宗的祖師,沩山的徒弟。仰山祖師說:“神通為聖末邊事。但得本,不愁末。”認識本性清爽了,真立穩腳跟,不跟境界轉。“不愁末”,這枝末神通一定是有的。神通不可求,求不到,縱然求到了,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祖師這樣說。所以我們進步,肯事上潇灑解脫。你事上能夠時時刻刻自在安樂,一點沒煩惱,那就是大進步。不是在神通上去考察,所以我們自己考察自己,就是向過去回頭看看,不要向前面看。為什麼?向前面看路途很遙遠,成佛路途不是很近,因為我們的習氣這麼大。回頭看看,過去我怎麼樣,現在我怎麼樣了,是不是進步了,那就有信心了。噢!比以前是進步了,從前我對某樁事情很放不下來,現在我能放的下來了,心空得了那就是大進步。進步在這地方看,所以要長須覺察,覺受增長,一天比一天覺悟,一天比一天得真實受用。受是受用,不是享受。
現在我們人壞就壞在享受,追求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走得好,樣樣都有。都向上看齊,不向下看齊,所以欲望無窮。欲望無窮之故,這個社會就不安定了。因為你也要、他也要、大家搶啊!所以貪污受賄都來了。我們的正受是受用,就是心裡空蕩蕩的,安然自在,潇灑得很,這是受用。一天到晚苦楚苦惱,煩惱的不得了,憂傷煩惱,那何必呢!人生在世頂長一百多歲,在佛看來一眨眼就過去了,不算一回事。所以我們要自己明白這佛性是真實的,一切事相都是假的、影子,不去追逐,各隨各的緣。每個人從前做的業不同,自己所得的果也不同。現在我們又做事,又造業了,將來的果也不同,就是這個緣故。向上看那都要好,不可能!各有各的緣不同,各有各的業不同,不可能、不可能。所以我們隨緣自在任運逍遙就好。運氣都不同,緣也不同,這心空空的,吃得飽穿得暖就是了。何必向上看齊呢。上有上面的因緣,下有下面的因緣。你將上不足比下有余,朝下看看比我不足的還有呢。現在你們大家或許不知道,我們到窮山溝裡去看看,哎呀!那些人苦的不得了哇!吃得飽都不可能啊,要吃得好更難啊。穿的什麼樣子啊?穿的暖就是好的啦,很多了。所以我們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是好的了。各有各的因緣自在嘛。只要我們努力盡一己之能工作去,得的報酬就是我們的能力所得,不要再去向上面看,上面有上面的能力,我們有我們的能力,各有各的不同,社會分工各個不同。所以要覺受增長,心裡要一點沒有煩惱,自然安閒。真正增長到飽和點了(心真空淨了就是飽和點),他就發大神通了。禅宗這樣說,我們密宗也是這樣說。你不求神通,神通來求你了找你了,你就得大神通。那個時候就叫“明體進詣”,密宗裡是這樣名字,禅宗沒有這樣說,禅宗說的是“重關牢關”。“明體進詣”,發大神通,光明朗照十方世界。明體就是光明之體,進是進步,詣是到家,造詣很深的詣,就是造詣很深到了,到了這個地步了,光明大放朗照十方世界,十方的佛在我心中圓,我在諸佛心中圓,彼此交參無礙,這就是《華嚴經》證的境界。
所以我們心中心法具足一切法門,我們心中心法要這樣做功夫就能證到這個境界,就是華嚴境界。我們證到本性、明白本性,那就是禅宗。我們心清淨一點沒污染,那就是淨土宗。所以淨土宗,禅宗,什麼宗都包括在內,一宗包括多宗。並不是我們說心中心法包含諸宗,其它就不包含諸宗,都是一樣。淨土宗也能包含諸宗。一句佛號念到心花開敷見到本性,那就是禅宗。心花開敷見到本性之後,習氣消融,朗照十方那就是華嚴境界。用一句佛號三密加持,把秘密打開,見到秘密本性那就是密宗。所以一宗都能互相通用,並不是哪一宗最好哪一宗差。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都是一樣。所以我們現在常常對年老的居士們提倡修淨土宗。淨土宗畢竟比較方便一點,不要每座兩小時,可以自由長短,半個鐘頭乃至於二到三小時隨便,也很自由。念一句佛號也很便當,所以就勸告年老的居士們用功修淨土宗,也很好,一切都是一樣。我們能夠證道,“明體進詣”這一步還不究竟。為什麼?還有法可得,還有光明在,還有神通在。要光明神通都收歸自性,一切都不可得。法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什麼都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才是法界究竟,那才是禅宗所說的法身向上。所以說密宗說的法和禅宗說的法完全一樣,密就是禅,禅就是密,完全一樣。因此大家修法的時侯不要分宗派,不要這個宗好那個宗壞,其實都是一樣。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基礎,各有各的愛好,這可隨自己來選擇,不必勉強。就像我們吃菜,你喜歡吃辣的,辣的很好吃。那我不喜歡吃辣的,辣的可怕可怕不能吃。你喜歡吃甜的,甜的好,不喜歡吃甜的,甜的就不好了。就是不要分門別類,分宗派彼此誹謗,就不好,各宗都是好的。
我們講講功夫的進步給大家聽聽,這個路途講清爽,大家可以依照這個道路去前進,不斷的向前進,證到究竟。因為假如有發神通的時侯,證到光明體朗照十方認為是到家了,那是大錯誤。密宗也是這樣說,假如你證到光明身,就是整個肉體完全化成光明體了,那還是宇宙之間一個游魂。還是個游魂,不算究竟,因為你著相了。要把光明體也沒了,消化了。禅宗也是這樣說,有光明在朗照你,渾身都被光明筒朗照住了,籠罩了,那個光明要消了才行,有光明在也不行。禅宗裡有很明顯的例子。禅宗的公案很多,大家修心中心法,可以看禅宗的公案,參參公案,公案是幫助我們用功的。有一個參禅師父去問曹山師父。曹山就是曹洞宗的開山師,洞山良價、曹山本寂,他師徒都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他問曹山本寂師父:“我朗月當頭怎麼樣?”功夫做得光明大放朗照住全身。曹山師父說:“猶是階下漢。”你還在這個大殿外面石階之下呢。那僧還以為到家了。“哎呀!那不是到家了,那麼請你大師慈悲拉我一把呀,接引我上階。”曹山師父說:“月落時相見!”把這個光明月亮落掉再相見。就是你還有光明見,還有法執法見,要把這個光明做到渾化相忘,忘記掉了,在光明當中不覺得有光明。就像我們現在在空氣當中不覺得有空氣,這樣渾化相忘,忘記了,一點也沒有了,那才到家。功夫要做到這個地步才到家。不要以為:“噢,我認識你佛性了,聽講就認識佛性了,可以了,不要修了。”大錯誤!有一批人就犯這個錯誤,知道一點理論,認識了:“噢,這個一念斷處就是我們的佛性,好了……到家了,不要修了,我已經成佛了。”其實你沒有成佛,你是因地佛,果上還沒到。你因地到了,果地上沒有成就。差得十萬八千裡了,差得遠,趕快用功。所以今天我趁這個機會告誡大家,假如有這個見解的,趕快回頭。不是不用功,是正好用功。趕快努力用功,時時觀照,觀照不得力,還跟境界跑,那就還得多打座。不打座不增加定力,境界還拉著你跑,不行!
冶開大和尚是常州天寧寺的大禅師,他的弟子月霞法師、應慈法師都很出名。這個大和尚參禅開悟之後,他師父就配個知事給他做,他做了之後:“哎呀!不行,我這個心還是動。”只好找師父:“師父啊,現在我雖然開悟了,見性了,還是不行啊!跟著境界轉啊,不行不行!”你看人家多明智啊,知道不行。師父說:“好,還是去閉關吧!你力量不夠,閉關!”閉三年關再出來:“噢,力量夠了,做事情心不動了。”人家都是這樣做功夫啊,不像我們,發狂啊!知道一點道理,好了,到家了,不用修行了。這是做大夢,生死不能了,說大話還要下地獄呢!真的啊,說大話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要下地獄的。所以自己要當心了,沒有得道不要說得道,你差得遠呢!你事情上透得過嗎?透不過,還要抽煙、還要喝酒、還要吃肉。哎呀!看,習氣這麼重,就到家了?!胡說八道!所以勸告大家不要這樣想,趕快改過。
好吧,今天就說這麼一點,其它時間就讓你們提問題,你們大家可交流,要提問題,大家談談呀。
問:上座以後有時侯好象提不起咒來了,一提咒一念咒就好象氣力不足一樣。
答:關於念咒的問題,其實有的人就是:“哎呦,念咒多了吧,多個事情吧,很麻煩吧,還是把咒放掉不要念了吧。”有人這樣。有的人就說是:“我這個念咒,念到最後就念不出來了。”有這個不同,現在我們分開來講。念咒嫌麻煩不念,不行!因為咒是用的工具,就是掃蕩我們妄念的工具。你不念咒你的妄念是不是沒有了?你還有!你不要這個工具你妄念怎麼歇得下來呀。你假如真的妄念沒有了,你身心世界都空了,沒有了。你沒有空,身體在世界在,就是有妄念。妄念境界呀,所有的境界都是妄念,妄念蘊界,妄想境,境界都是妄想境。境界都沒有空就是有妄念在。你不要嫌念咒麻煩,大錯誤!你以後永遠脫不開。不能嫌麻煩,還是要提起來。要提到不能提了,要念要念,念不出來了,那才是化掉了,就不知不覺之間咒脫掉。不知不覺之間咒脫掉,那才是真正不念。有心不念,不行!自然脫掉還有兩種情形不同。一種是睡著了脫掉,不行。在你“嗚……”睡著了,當然不念了,睡著了念什麼,不行。不是睡著了,要入定。因為我們念咒的心是妄心,妄心不動了,這念咒的心沒有,咒就沒有了。就能念之心所念之咒一時脫落,根塵脫落,那就是見到本性了,那才行。假如睡著了昏沉了,那有什麼用呢?昏沉了,尤其討厭。看看我們結手印是不是倒下去了,是不是散掉了。手印倒下去了,散掉了,念不出來了,那是睡著了,沒用。你真入定啊,這手印不倒,這樣就是這樣,不散。身體化空了,手印還不倒不散,那是真的入定,所以有這樣就好。大家自己檢查檢查,視在自己的情況而下。假如是嫌麻煩不念的,趕快要提起來念。假如是昏沉倒下來不念的,不行,趕快把手印結起來把眼睛睜開出聲持咒,把睡魔消散。把睡魔驅散之後,再清醒著,要念到無能念處,就是心不動搖,也念不出來了,自然不動,很好。這一點你們大家好好鑒別一下。不能因為自己說氣力不足了,沒有精神我不念了,就睡著了,不行。念咒我們不用精神,在心裡轉,“嗡……”不要出聲,這有什麼費勁的,不費勁的。出聲念是費精神,“嗡……”這樣才費精神嘛!因為怕費精神,所以叫大家用金剛持,不出聲。不出聲還不要持,那不行。要念,要念到無能念處無可念處那才行。
問:經常出現不知什麼力量把手印強行分開,在一座上出現幾次,如何制止?
答:那還是氣的震動。你手震開是氣的震動,那不要緊,再結起來。發生了,氣機發動了震動開了,那也不要緊,再結起來。還有不要怕,怕什麼?頭爆裂,會有哇,這個感覺,氣往上“彭”頭要爆開:“哎呦!”不要往起抱,不要去抱頭,不要怕,頭真爆開倒好。不要怕他不會死,死是我們身體壞,佛性永遠不死,所以不要怕。是有這樣感覺,氣足了“彭”爆了,頭都爆了,不要怕。一怕:“哎呦,不好!”那壞了,這個念頭一閃它就不爆了。它就退回來了。所以變化的時侯不要害怕。看見什麼惡境界,就是凶猛的護法神或者是佛的憤怒身金剛,也不要怕。看見什麼凶猛的野獸也不要怕,都不可得,不要睬。看見善境界佛菩薩現身也不要怕。有的時侯我們坐得好佛會來加持我們,但是不可求啊,不可求,說的比方,這是比方:“佛來了,送一個大寶貝給你,你去一接這個寶貝,“乒”一炸,好,把你身心世界都炸空了,就是佛力的加持。你正好拿了,正好一接,一接就炸了,接炸身心世界都空蕩了沒有了,這些會來。但是這是可遇而不可求,不好要求,坐在座上:“哎呦,來吧,來吧。”不行不行!
問:接手印沉,沒法提起是怎麼回事?
答:那也不要緊,那是我們八觸的一觸,就是沉重,重。不要緊,重,有輕有重。這身體很輕,飄起來了飛起來了。有大有小,放大縮小這都有。麻麻的身體,癢癢的,這樣變化都有,都不睬,都是好現象,不睬。
問:入定後是不是就醒不過來?
答:沒有的話,入定後你現在還做不到要醒不過來,你定的時間都可能不會長。就是要長的時間,要經過幾次入滅受想定時,才能長。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要經過幾次滅受想定。滅受想定也不是頂長,頂長是長到一天兩天。慢慢就可以再長,一個星期啦十幾天啦,半個月一個月啦。那以後可一下子長過去了,一下子長多少年都不可能。是滅受想定,那個定不好,入那個定是死定,死水不藏龍,不起作用,沒用處。所以我們說這個定是活潑潑的,在境界上能起大用的,對境不粘著,那個定才是真定。所以六祖大師說的很清爽:“定不是坐在那裡不動,定是對境不迷惑。”你看說的很清爽。不是坐在那裡不動,入定了,這個不是定。出定有入定,這個定不是真定。禅宗有公案“女子入定“,一個女子在釋迦佛邊上入定了。文殊菩薩走來一看,“哎呦,這個女子不像話,怎麼坐在佛邊上入定了,把她拉出定。”他在面前給這個女子彈指,不出定。文殊菩薩神通很大呀,把她舉上三十三天,不出定。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也不出定。女子定很深,釋迦佛說:“你不能叫她出定啊!下方有個罔明菩薩,能叫她出定。”正說著話,下方的罔明菩薩來了。“哎,你來得正好,你叫這女子出定。”罔明菩薩在女子面前一彈指,“噢!”這個女子出定了。這個公案,請問大家呀,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師父啊。到釋迦佛那尊出世是第七尊佛,前面有六尊佛,所以七佛之師。為什麼不能叫這女子出定啊?而小小的下方罔明菩薩能夠叫這女子出定啊?是什麼緣故啊?大家說說看什麼緣故。就是說不能起知見,我們任何人不能起知見。文殊菩薩第一個起知見了:“這女子在佛的面前入定啊,不應該不應該。”這個知見不能起。文殊菩薩是代表大智慧的,叫大智文殊菩薩。還有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是代表大智慧的。大智慧不能起知見。“罔明”什麼意思啊?罔者不可得,一切聰明智慧不可得。所以不要有這種知見,一彈指就出定了。所以說我們不要用小聰明啊,把你的聰明打掉。孔夫子去見老子問道。看孔夫子多虛心啊,向老子問道,我們這裡有功高我慢的:“噢,我了不起,不去問他。”孔夫子沒有這樣的見解。老子說:“掊擊爾智。”把你聰明智慧都打掉。掊擊就是打,爾就是你,你的智慧打掉。聰明智慧打掉,世智才聰要不得。我們要證到“世智才聰”小聰明都不需要,都放掉。心空空的,你才證成大道。所以大慧杲祖師頌這個公案:“入定有出定,是定非真定。”入定能出定,這個定不是真定啊。真定沒有出入的,大定無出入,無時不在定。所以這個定啊,不是坐在那裡不動就是定,它是對境不動搖不迷惑才是真定。不是入定出定是定,是無時不在定才是真定。你不要怕,不會醒不過來,你不要入那個定不要怕。(問:如果被別人搖一下,身體就壞了嗎?動哪裡哪裡就會壞死了嗎?)你入了定也不怕,也不要搖你,你真正入定了,引磬在邊上一敲你就出定了。也不要捅你也不要搖你,用不著搖,搖你也不會壞死,不要怕。你現在未雨綢缪,還沒下雨先隱避好了。還沒入定,就想出定了。
問:打座時似有大風吹得要飛起來怎麼辦?
答:那就飛吧,不要緊。就飛,一切隨緣,隨自然,沒關系不要怕,跌不下來,跌不死。因為你身體不飄,是你意識飄。身體還是在,不要怕,沒事。
問:打千座中間有一兩次落下,是否要從頭開始打座?
答:有一兩次停下是吧!頂好不要停,停了就不頂好。有一兩次停下,那麼以後一定不要停啊!
問:什麼是回光返照?
答:剛才我不是講了嗎,時時刻刻要照顧話頭,就是回光返照。什麼叫回光返照呢?就不向外看了,向內看。看什麼?看念頭起處。念頭一起就看見,不跟它跑。不是看哪一個地方,剛才我不是講了,不住著哪一個點住哪一個竅,不守竅。不住著哪一個點,很輕松的,念頭一來:“嗳!你來了,我不睬你。”叫回光返照。這不向外看,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著相!見無所見,外面東西見無所見,盡管見沒見到什麼東西,念頭一起我就看見,看住我自己的念頭這叫回光。光不往外,不往外看,往裡看,看什麼?看念頭起處,不是那個頭腦子,不是看我的心,不看。看念頭起處就是覺得:“嗳,念頭起了。”這個意思就是把看外面的這個念頭歇下來,就是回光返照。不是看著哪裡啊!看我的頭腦子,看我的心呀,看我的丹田啊,都不看都不看!很輕松自在的,念頭一起就知道,不跟念頭跑,這叫回光返照。境界來了不跟境界跑,要拉回來,就叫回光返照。不覺得把心拉回來,在放,越放越遠,那麼就不好了。時時刻刻的要注意觀照。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都要觀照。
問:有時上座在坐的過程中猛得震一下,有時上座昏迷坐不了怎麼辦?
答:有的時侯猛得震一下,那也不要緊啊,猛得震一下,震過去就讓它去了。震一下沒關系,氣機發動了要震一下子,這個毫無妨礙,不要緊讓它震好了。昏迷的坐不下去,就沒接著坐,最不好。就應該接下去坐,沒接著坐就漏掉一座嘛,就不坐了嗎?昏迷了趕快把眼睛睜開,剛才講了。眼睛睜開挺起心胸出聲持咒,把睡魔驅散,就是說還要坐下去。不是坐不下去就算數了,坐不下去就不坐了,不坐就停了嗎。那就不好,不能停,還要接著坐。
問:已打了三百座了,手印還痛是業障還未消盡嗎?
答:打了三百座了,手印還痛,是結第二印手印還痛。是這個樣子,手印還痛的確是業障重。業障重是好事啊,你手印痛不就消了,痛就是很好嗎,你知道了:“哎呦,我業障重啊。”趕快提精神打座啊,多打座。多打座業障消了它就不痛了。多打座,痛不要怕,不要怕痛,痛就是好。
問:念咒時光心念而嘴不動,好嗎?
答:光心念嘴不動不好,為什麼不好呢?嘴不動抿住那就是默念,默念耗血,容易昏沉。容易昏沉,耗血兩個壞處。嘴唇動,不耗血不容易昏沉,有好處。所以出聲念咒傷氣,默念傷血,不好。
問:修心中心法時是不是要嚴格的在每一天的某一點修法?
答:修法的時間地點這個問題我們多次談過。時間,早中晚都可以。地點也不管,什麼地方都可以。但是你有習慣性問題,早上坐慣了,到中午和晚上一坐,一下子就不定。在這個地方坐慣了,調個地方去坐,一下子也不得定。要坐幾次才能得定。你說的是習慣性問題,時間地點本來不成問題,就是習慣性有點問題。
問:晚上打座,坐過晚上十二點算這天坐的嗎?
答:晚上已過十二點在別的法講,好比今天到晚上十二點為止,十二點以後就是第二天了,別的法是不可以的。但心中心法呢,因為你是十二點以前坐的,坐過十二點也就算是今天的,那也就可以過一點也不要緊。修別的法那是不可以,心中心法就可以比較寬松一點,過了一點不要緊。因為你第二天還要坐的,不是說:“噢,過了十二點吧,第二天時間都坐過去了,我就不再坐了。”還是要坐的啊。今天十二點超過了,坐到一點鐘了,我明天還要再坐啊。“明天我坐過了。”不是的。那是可以的,別的法呢就是不可以,心中心法就可以。
問:平時沒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怎麼辦?
答:沒有兩個小時那你就不坐了!還是要坐一座之後,還有一點時間不足兩個小時。這個問題不能模糊,假使你一座打過了,今天坐過一座還有多余的時間,這時間不足兩個小時,是再可以用方便法修一修,我告訴你這可以用方便法修。假如你沒有坐過兩小時,用方便法修那就沒用,等於是落了一座,落掉了,不行!這個問題你模糊了,你坐過一座之後,還有時間不足二小時,來坐一座是可以方便時間,這有方便時間,我們有方便結印,就是右手放在左手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大指捏中指方便印。(手心向上)還是念這個咒,念幾十遍這咒就可以不念,念“嗡……”念幾十遍就不念了,看著它就行了。方便結印有,但是要清爽,假如你今天沒有坐一座,坐方便印,那你就落了一座,不行,不能把這替代打一座,不能說代替。
問:打座時突然一片白光,白光當中有明點是什麼?
答:這事不要去管它,我們修法就是不許見光見佛,那是著相。一片白光,白光當中有明點都不去管它。在密宗說來,那個白光就是我們的自性光明。明點就是第八識,第八識也還是識啊,不行啊,我們要把這識打開來見性啊。所以不去管它,不睬它。不要沾沾自喜:“噢,我有白光了有明點了,好了!”壞了,那倒是壞了。不要睬它。
問:明心見性的展現是圖像啊還是真物啊?
答:明心見性我說過了,就是現在你可以體會。叫體會,怎麼體會啊?“斷!”念頭斷,不是叫你嘴說斷,我是要你念頭斷不叫你說斷。叫你們“斷!”這時侯一念不生是不是有景象啊?我問你們大家是不是有景象啊?噢,沒景象吧。所以見性不是有景象。是不是有東西啊?並不是有東西。所以不是有東西,也不是有景象啊。就是個靈覺,靈啊,魂靈的靈,明明靈靈的靈,靈覺。它就不是象木頭石頭一樣,這木頭沒有知覺,它是了了分明。靈覺,不是有景象,也不是有東西,這當下就驗證了嗎?是不是!因為你們今天都是經過打座的,告訴你們驗證,就自己當下驗證啊。這還不明白嗎?又沒有圖像是吧,又沒有東西,這也不是個斷滅相,不是斷滅,它了了分明,對不對!?靈知就是我們本性。所以六祖大師的徒弟荷澤神會禅師就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就是靈知,無所知之。有所知就不對了:“噢,這是杯子。”那就不是了。它無所知之,靈知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佛性。它不是有圖像不是有東西,但不是斷滅。好了,這個事上明白了嗎?你說這明白,要你自己明白,要大家明白啊!明白這個要注意,不是到家了好了,是正好用功啊。正好用功時時保護它。用一句阿彌陀佛也可以“阿彌陀佛……”也可以;用一句咒保護它也可以“嗡嘛呢……”也可以;用“嗡……轟啪吐”也可以,都可以隨著保護。所以我們的禅宗大祖師大慧杲祖師就是用我們心中心法的這個大隨求陀羅尼保護自己,他就是念“嗡……轟啪吐”禅師都念咒的,不要當禅師不念咒啊。憨山大師說的很明白:“歷代禅師都秘密持咒。”不是不持,是秘密持不告訴人,所以是持咒的。所以任何一宗離不開密法,離開密法就沒有。淨土宗離不開密法,他念《大悲咒》、《楞嚴咒》、《十小咒》、《往生咒》,離不開密法他還說密法不好。淨土宗人不知道,糊塗,說這個話不知道是謗法了。所以不要信口說這些話,無形當中造罪啊。他自己離不開密法,任何一宗也離不開。
問:平時不打座是不是可以不結印念咒?
答:可以啊。不打座時走在路上也可以念咒,乃至於大小便時也可以念咒,就是不出聲持。你心持而不出聲持。大小便也可以持咒,可以持,走路做事都可以持。
問:結第五印食指要放在無明指第一節紋上,放不上去怎麼辦?
答:放得上去啊,你往回退啊。手印結好之後,靠在上面往回退。把這個手印這兩個圈圈捏得緊套得緊,把中指第二節骨節留出圈外。到圈圈外面留出圈外露出來,這個手靠上去便當了,你往回縮,往回縮它就靠上去了,拉回了就靠上去了,不是靠不上去。最重要的就是中指第二節露出圈外,你看露在外面,要套在裡面就壞了。露出來它就結好了,最要緊的是露出來。
問:在座上出現其它咒時是不是不去管它?
答:對,打座時念咒,到了要得定的時侯就可能有其它的咒插進來。那就是那個咒比較熟,那個咒啊比較熟插進來了。不要緊,別的咒插進來或者是佛號插進來都不要緊。因為我們念就是要念到無能念處,這咒現在沒有了最好。插進來沒關系,你知道了就把它改過來,沒有說是就念那個其它的咒。不要緊,沒關系。
問:修法修了百余天了,第三印第六印結得不正確(答:結得不正確嗎,改正啊,請人家教你呀!)現以改正,並已重修第六印。
答:那可以了,改正就行了,你已經改正就好了,沒關系。
問:在人死後他跑哪去了?
答:到哪裡去了?隨業轉了。你造的什麼業就到什麼地方去,造善業到善的地方去,造惡業到惡的地方去了。現在你修法了,就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了,是吧。現在你校定你的目標啊。我們師公是慈悲啊,你還是願意到兜率內院啊,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呀。到兜率內院就念慈氏咒,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念往生廣咒,給你個去處啊。本來沒有去處,佛性是無所不在。為什麼有去處呢?著相執著心不空淨啊!因為佛性沒東西沒有影像,要有一個東西有地方放一放,沒東西要放什麼。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在逍遙地很,要有什麼地方啊?不要地方!著相就要有地方啦,有身體,有身體有個安樂的地方安養啊。因為我們師公考慮到我們這些人著相很厲害,有顧慮了。你們不要顧慮了,給你個地方,還是兜率內院還是西方極樂世界。你喜歡哪呢就持哪個咒,那你就不怕了是吧!
問:中陰身是不是沒有佛性?
答:離開佛性有中陰身嗎?離開佛性什麼都沒有。什麼叫中陰身啊,中陰身是第七識的幻化身,第七識還離開佛性嗎?離不開。就是這個身體的前一個身體壞了,後一個身體還沒形成,叫中陰,當中的。那個時侯以風大為主,現在我們的身體以地大為主,那麼以風大為主,讓風一吹就飛了。離不開佛性,離開佛性什麼也沒有,這也是佛性。
問:大光明咒起什麼作用?
答:大光明咒的作用太大了。也可以消災,也可以增益,也可以發財,也可以成事,也可以度亡,也可以求什麼有什麼。大光明咒功用太大了。所以你們盡力持大光明咒會很好。度亡靈力量更大,這個人乃至於死了很多時,投了惡道裡去,也可以把他拔出來升天,這樣大的力量。大光明咒力量很大,也可以心想事成,想什麼有什麼。(問:可以講咒語嗎?)咒語不好講,咒語是秘密的,顯教好講,咒語不講,咒要持。咒語就是佛性化的符號,不講,咒要綿密的提持。
問:一天打幾座?
答:你現在修了多少座了?假如剛剛起修不要打多少座,一天一座就可以了。一百座之後就可以多打座,需要多打座。因為一天坐兩個小時,時間太少力量很差。應該多打幾座,打個三座四座都可以。算幾座啊?算你一座。你不要說算三座,坐三座了。算一座。你說:“哎呦,多打座算一座那我就不坐了,我還是少坐一點吧。”那也不對了啊,因為我打座是求開悟成道,不是求數目的,求數目不行。多打座最好,坐得嚴謹成道快。我們從前看我們師公去,我們師公就問:“你們怎麼坐的呀?”我說我每天打一座啊。“噢,不行不行……,二座三座連在一塊打。”二座三座連在一塊打,那就是四小時六小時連在一塊坐,就這樣關照。你能說聽我說算一座,“噢,那我還是少坐一點吧,算一座不行。”你要成道啊,不是這樣講啊。還是要求自己嚴格一點好,要求嚴格好。
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有所求?
答: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有所求。求什麼?求成道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求享福。求成道度眾生,不求別的。也不是求神通,也不求享受,也不是求快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求成佛度眾生,廣度眾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說的很清爽“飯食經行”。飯食經行這四個字,經行你們知道,走就叫經行,人家有解釋就是在西方吃飽了飯沒有事干就兜兜圈子玩玩,不是這個意思,完全錯誤!飯食經行,這兩個字啊飯食,飯是反,食是飼,就是反哺,就是反過來給別人吃。就像烏鴉大了,反過來給老烏鴉吃東西,去抓蟲子,抓來給老烏鴉吃,叫反哺。就是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聽佛菩薩講經授道圓滿了,反過來經行十方給眾生吃,叫十方經行,去說法度眾生。反哺:說法食給眾生吃。不是吃飯啊。法食給眾生吃飯啊,法食度眾生就是反哺,就是飯食經行。所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義務,要成道度眾生。不是生到西方去享受快樂的,不是這樣,不要弄錯。
問:抄寫大悲咒時有時感到心煩是怎麼回事?
答:現在還感到心煩。不對,你怎麼說感到心煩呢!這個心這麼不肯空啊。要多持咒多打座啊。你現在就感到心煩,寫大悲咒也心煩,你心太不空了,趕快多多打座吧。要耐住性子不要心煩,一定要坐下去。心中心法為什麼要坐兩個小時呢?就是這個意思,要鍛煉你這個心煩,你不坐兩個小時不算。你心煩也要坐下去,耐著性坐坐,耐著性坐耐著性坐這心就不煩了。一定要耐下去,就是你太少坐了。
問:身體陣陣發冷怎麼辦?
答:啊呀,不對吧,怎麼說你陣陣發冷呢!現在就有好處,現在天氣這麼熱,你陣陣發冷就好就不熱了,那好那舒服了。多持咒多改觀,多持咒多打座,身體就改過來了,就不會陣陣發冷了。我勸你多打座。
問:師父,那個補缺真言我們可以用嗎?(答:可以用。)就是打完座以後可以用嗎?(答:可以用。)打完座以後可以持七遍嗎?
答:可以用。
問:持大光明咒時是否用結印?
答:要結印,大光明咒有個印:左手結金剛拳,大指捏無名指第三節紋,這個三個指頭捏住大指,食指捏大指的骨節上,這個骨頭要捏住,這叫金剛拳。左手金剛拳,右手五指放開伸掌放光,放大光,這是結印。大光明咒的印:金剛拳,放大光。
問:楞嚴咒心有手印嗎?
答:有,楞嚴咒心手印:無名指相接,其它手指不碰,(合腕)。
問:知道這個能知能動的就是佛性,怎麼樣子轉世不迷?
答:這就要做功夫了。轉世不迷就要做功夫啊,功夫做到八地菩薩以上可以轉世不迷。不然下面的菩薩有隔陰之迷,做到這個要自己功夫深了,八地菩薩以上可以轉世不迷。現在你不要追逐酒色財氣,現在就要開始段煉。將來不追逐酒色財氣,現在先要做到。你現在還追逐酒色財氣,將來轉世怎麼能做到呢!開始就要在境界上磨煉,不要追逐酒色財氣。要多打座,多在境界上觀照磨煉,把習氣磨光,做到無所修無可修,真正的是空淨了,那就是才能做到了。
問:每日修二座三座是不是可連坐?
答:是可以連坐,不是隔開來坐。四小時六小時連在一塊坐,能坐到嗎?假如不能做到,暫時分開來坐也可以,早坐一座晚坐一座。練到你能連著坐就連著坐,這樣也可以。不要要求太快了,要求太快了欲速則不達。每天隔開來坐兩座三座,不是連續一塊坐,這個效果比較小一點,不是一樣,比較小一點。連在一塊坐效果比較大,因為你這個心肯清淨,耐得下來。一般人都耐不下來,像剛才一個人問,心太煩是吧,寫大悲咒也煩。照規矩抄寫的時侯心很淨呀,抄經文抄咒語心很淨呀,他寫的時侯還很煩。能連續坐四小時六小時就可以相當有定力了。隔開來坐呢,力量就比較差一點。
問:百座之後是不是要看師公的書呢?和自己對照呢,為什麼?
答:看書增加你的智慧,這非常重要。你坐的時侯有什麼問題,再看師公的書時就可以得到解決,很好嗎!為什麼要看,就是增加你的智慧。可以免得打座時走彎路去,走到黑山背後去。你不知道什麼叫入定,那你為什麼知道那是對的。那你看師公的書的指示啊:“那個時侯那個定不是定,應該要了了分明的,活活潑潑的定才是真定。”那你就該過來了。看師公的書很有幫助,應該看。禅宗的書也好看,禅宗的公案也是幫助我們做功夫的,都是師父們師祖們用功的經驗之談。我們看書很有幫助。
問:補缺真言怎樣念?
答:(上師教念補缺真言)其實我們不念也可以,不需要。你們要就要,不一定要,就是後來的人啰哩啰嗦添出來的,其實不要。我們並不靠這個咒變出什麼樣子,我們靠的是心清淨。你再變出再多,心不清淨沒用處,還靠我們自己念。心在念著這個咒,還沒被念起,那才有用處。噢!你以為這個念錯了念少了,補缺。沒用處!還是心,你這個心亂七八糟的,不空淨,再多也沒用處。所以現在修淨土宗的人有個大錯誤,追逐數字。因為永明壽禅師說過的,一定要念十萬佛號。噢,趕快數數吧。念得上氣不接下氣。你看看這有什麼用處呀。要靠質量,你心真能清淨不起妄念,才有用處。都錯誤了,抓在這數字上看。其實我們師父師公教我們沒講過這個補缺真言,都是你們添出來的,我們順著你們的願望:“啊,可以可以。”沒講過這話,是你們後來人添出來的。為了隨順眾生呀,你們要,“好好就這樣要吧。”其實是心清淨最重要,不在數字上。不在少幾遍,不在多幾遍,不相干,還是心頂清淨。不是我們說要念到無能念無所念嗎!這個咒脫掉沒有了,你說還有咒嗎。它不要咒了,後來不要咒了你還補什麼缺呀!所以你們多此一舉呀。
問:百座以後要是怕不開悟,再加念慈氏咒還是往生廣咒好些?(什麼東西不開悟?)打千座怕不開悟,加慈氏咒好還是往生廣咒好?
答:你弄錯了,剛才我講了,不是哪個咒好哪個咒壞,是你要生兜率內院還是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願生哪裡就念哪個咒,不是兩個咒當中一個好一個壞,是你的願望。佛菩薩隨順眾生的願望,佛菩薩沒有分別心,你們才有分別心。你願意生哪裡就哪裡。千座不開悟是什麼緣故?這就是你們自己沒用功啊!就是時時刻刻的這咒抓的不緊啦,沒好好的持咒啊,就是沒有心念耳聞啊,下座沒觀照啊。你果真上座時死心塌地心念耳聞,下座時綿密觀照,沒有一個不開悟的!因為大家全都有佛性,只要佛力加持,怎麼不開悟啊!就是坐的時侯東想西想,沒有心念耳聞。下座時也不觀照,跟境界跑,一天到晚妄想,那怎麼行呢。修法要用點心啊,要用功夫啊。真用功夫沒有不開悟的,真的啊!很多很多人都開悟了,怎麼你會不開悟嗎!你也用功,上座時一定要死心塌地兼注意心念耳聞,心念咒不是嘴念咒,口念心不念沒用處。要心念耳朵聽清爽,耳朵就是心,心聽清爽耳朵聽清爽。下座再觀照,沒有不開悟的。
問:打座的時候,忽然有點特別急事,或者身體特別不好,是不是暫停?
答:什麼事最急?生死最急還是其他事最急?(答:打座最急。)那麼好了,為什麼不打座?最急的事是了生死啊,這個最急的事你都能放得下,別的事情就放不下嗎?你輕重倒置了,把了生死放到輕的一頭去了。印光大師把一個斗大的“死”字貼在房間正面的牆上,時時警醒,要死了你還能做什麼事啊?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個最急的你不做,要做別的事。你看看,是輕重倒置了吧。
問:“看書很好”是不是法執?
答:看書看的是受用,照著這書上說的話去做,這不算法執。看書在記言記語,這文字記住而不去做,那沒用是法執。看書就做,做了就放掉,這不是法執,這個要明白。看書得受用,照著書說的話去做,那最好。不然你不知道怎麼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