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通訊員會議上開示
如瑞法師
人為什麼會那麼煩惱?實際是他迷了。他迷了就鑽牛角尖去了,就想著你傷害了我。當這時有一個人在旁邊給他點一下的時候,事實上誰傷害你了?你受到傷害是因為你接納了它。如果你要給它化解一下,他一想:“就是呀!那不是自己在折磨自己呀!”如果現在你們的感情已經破裂,那你為什麼不把它放下?你想想,如果拿世俗的話來講,他對你都沒有情了,你對人家再怎麼樣,都是白搭的事情,你何苦要當那種傻瓜?
我們學那麼多的大經大論,主要翻清楚一點:當我們真心為別人的時候,你才能得到,如果你懷著虛偽心、狡詐心算計別人,最後你一定得到傷害,這個是肯定的。想要成佛的話,每天怎樣發菩提心?就象今天小班問我什麼叫“通身放下”?通身放下很簡單,你把“我”徹底的放下,每天障礙我們了生死的不就是“我執”?如果你能把這個“我”放下,那你看看這個情況又怎麼樣?你有“我”的話,就有所“對”的:你對得起我,你對不起我,如果沒有這個“我”,哪有這個相對的東西!
佛法為什麼是不二法門?沒有“能”,沒有“所”,你離開了“能”“所”以後,你看看它又是個什麼!所以,你有一個“我”,肯定就有一個“他”,這樣就形成對立了。與人相處,要麼他對不起我,要麼做事嫌麻煩,因為你總是在這些當中。你沒有“我”的話,隨便就做了。所以六祖 大師搗米的時候,為什麼就不會累?他是用的什麼心?
其實修行很簡單:你放下自我為他人去,這你就能夠增進,如果你總是為自己的話,事實上你就是在損害自己。所以總覺得做點事為別人是吃虧的,事實上吃虧就是占便宜。有些話它是很簡單的,但是大家就是迷了,你翻不過來,總是為自己打算,我要怎麼樣怎麼樣,所以他就沒辦法避免傷害。
用教義去講,“我”是怎麼樣產生的?那是因為你有“身”吧!你有了“身”之後,就執著這是“我”了。所以一切罪果就開始了。拿道家來講,你受到誘惑,是因為你有“身”。如果我們要破除對色身的執著,首先要破除“我”。“我”障礙了我們了生死。你替自己打算,很少為別人打算,煩惱就來了。如果每天都想著為別人做什麼,自己顧不上自己,有居士就說:“師父,我把你看成凡夫。”我說:“本來就是凡夫嘛。”他說:“因為師父在努力的做這些事情,而我也可以做到,所以我也會努力去做這些事情。”因為我們想要成佛,所以在凡夫的時候,才會努力去做的。
慢慢契合於理,到最後我什麼事都不干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是理性的東西。佛為什麼要度眾生?為什麼要有應化身?要和眾生結緣,就需要有“相”來度他,沒有“相”怎麼去度他?持戒契入“法性身”,還是沒辦法度生的。所以我們才要積集善法,成就報身。我們的智慧、福報圓滿了,就可以運用智慧、慈悲,來度與我們有緣的眾生。與我們有緣的眾生都需要我們來度,所以有緣的眾生是度不完的。那就是與你有緣的眾生你度完了,與你無緣的眾生留給別人去度了。但誰的眾生也度不完,就是這樣的,誰度眾生也度不完。
你修哪個宗派我覺得都沒有什麼的,修密的你去修密,修禅的你去修禅,學教的你去學教。有時候談一些東西虛的很,大家在那裡談了半天教育,要這樣的教育,那樣的教育,實際就是沒有去實踐以戒律為根本的教育。要建網站,先要看看它的意義有多大?我有時候在想:人多人少不是很在乎,只要有一部分人,五十個人就五十個人,一百個人就一百個人,他每天從“普壽寺在線”上面,能得到他的依靠,有位居士寫了幾句話,他說:自從到了“普壽寺在線”,就找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皈依處,才感到我應該怎麼樣去做。這說明網站對他是有利益的。
我們建立“普壽寺在線”網站,要能夠比較契合的對大家進行一種切切實實的啟發。這樣也達到我們的一點目的了,那就是《大律》裡說的:持戒能夠知慚愧,樂學戒,行頭陀。最起碼能啟發他省悟到這句話。事實上我們每天的話也說的多了,這幾句話就夠我們修行了。知道慚愧的人,一定能知道反省自己。能反省自己,就一定能改正自己的錯誤。能改正錯誤,就會少欲知足,能夠行頭陀,什麼都是多余的。這口飯吃了肚子就飽了,有件衣服穿上就好了,那你不了道干啥啊?你離開世間的男女貪欲,離開對衣食的貪著,那你不成就干啥了?所以就一句話:我們修就好了。真正的少欲知足,我們知足了多少?真正的放下,我們放下了多少?所以有時候不改習氣毛病,都是自己哄自己。我要修行,你修了個啥?
北京有位老師父,現在八十多歲了,每天罵人,修了一輩子行,到最後天天罵人,披頭蓋臉的,亂抹亂弄的,誰一進去就罵。這位老師父,我們一出家就接觸她,是個老修行,穿的很樸素。很多大道場她都去過,去供養護持等等。為什麼到現在成了這樣?這當然也和過去有一定的因緣,但是最主要的是,我們接觸她,感覺她的我執我見特別重,她說什麼就是什麼,根本不聽解勸。比如說:“現在十點鐘了,十一點吃了飯再走好不好啊?”她就說:“不行!我說走就走!”跟她的那個人也就得和她走。她說什麼就是什麼,給她東西,她不要就是不要,沒有任何的智慧善巧,不懂用修行來調柔自己,修了一輩子行,肯定沒有人給她指出來她的缺點。所以如果你這個人的心已經用佛法鍛煉的很調柔,肯定不會到那樣的下場。我說的那位老師父每天念多少萬佛,誦多少《普門品》,一天光怕人偷她的東西。每天念佛還得看著別人偷我東西。如果你平常就養成:我布施還來不及,更何況你拿了我的東西,還得感謝感謝成就了我的布施,你拿了省得我去處理,如果平常就養成這樣,你不會去計較。所以平常的訓練很重要,而持戒就是讓你放下這些的。你放下了貪欲,你就知道自己的習氣毛病。你改吧!你改一點你成就一點。
我們說佛太偉大了。對於理論,什麼樣的人都能去談,但是你切實的修行,一定從這裡開始,才能認識到“戒定慧”三學,為什麼以戒為根本。這個道理也是這麼多年慢慢一點一點才知道的。如果是剛開始學,“戒定慧”三學我們覺得沒什麼。所以我們要真正的體會到佛的悲心:佛給我們制戒,給我們引導,讓我們要這樣的去做。
好了,就這樣吧。今天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