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賈題韬居士:論開悟 第七講 唯識學的開悟(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七講 唯識學的開悟(下)
 
原來打算對中觀和唯識各介紹一次以後接著就講禅宗。向大家介紹禅宗的目的,是為了使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得到一些真實受用。但我發現同學們對以前講過的唯識法相學關於開悟等方面之認識還沒有徹底弄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若講禅宗,恐怕有許多問題更不易於明白了。又雖然唯識已向大家介紹了兩次,但我仍然覺得有許多話還必須再細細他說一說,因此,今天繼續從唯識的角度講有關開悟的問題。
 
前面講到過‘四加行’和‘見道’。唯識的見道分為兩類:一個叫真見道;一個就叫相見道。真見道是根本智;相見道是後得智。到了見道位肯定就能得到這兩種智慧。根本智是沒有分別的,所以又叫無分別智。這個概念在常識上是不大好理解的──它既是無分別的,為何又叫它智慧?既是智慧,為何又沒有分別?這二者之間看來好像自相矛盾。然而在這個地方它確實如此──既無分別,又是智慧;並且只有它才能親證諸法真如。如果稍有分別,所證便非真如自體。
 
後得智即是在得根本智以後依根本智又起如理分別,所謂‘帶相觀空為後得’,又稱為後得無分別智,以區別於沒有根本智作基礎的一般分別。這也是佛教教義中很重要的一點。
 
每每有人問:佛教裡講見道,而見道以後還有沒有分別呢?對這個問題回答是肯定的。見了道以後同樣地要起分別作用。這不但修道位中斷惑證真、利樂有情等不能不起分別,就是是否真正見了道、也必須通過份別來考驗,否則,你說你見了道,我說我也見了道,彼此都可借口證得無分別智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樣一來,你如何識假辨真呢?
 
有多少所謂‘老參’,一提到這個問題,往往也是說:‘這個是無分別智嘛!什麼唯識、中觀,都是有分別的。誰去研究這個徒增分別的東西?我們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等等。實則是以這句口頭禅來掩蓋他們自己的缺點。
 
必須牢牢記住:悟後的分別是以悟而修的。人生這樣的問題,那樣的問題,種種矛盾都因不正確的分別而起。因之,只要分別中還有一點點矛盾通不過,就說明你還沒有開悟!
 
無分別和有分別,這二者之間並不矛盾。這裡所證的無分別,正是無分別中融貫著種種分別,而種種的分別就是從這個無分別來的。無分別就是根本智,是體。由體起用,而真正的大作用是在分別上的,因此才在根本智後立了一個後得智。
 
以前我給大家講過大乘見道四谛十五心觀,小乘在這一點上講的比較籠統,在無分別智裡要起苦谛、集谛等和十五心的觀行,這樣會鬧矛盾。在唯識裡講,四谛十五心觀是悟真正見道後的相見道,屬於後得智,而不是根本智。根本智是言語道斷,沒有什麼可說的。唯識說:見了道才能算得上進入修道,不見道以前是談不上修道的。
 
修道位分為十地,見道之後即是初地菩薩。十地的名稱依次是,歡喜地、無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他、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這十地所圓融的功德與十波羅蜜相配。歡喜地的重點是布施,這是因為登了歡喜地後什麼都可以捨去了。登上了無垢地後之重點就是戒。發光地是忍辱,就是說一切對自己不合理的行為都可以安忍下去。焰慧地,智慧就像火一樣,對斷煩惱的力量如火燒薪,以精進為重點。修到這個地位只有奮勇向前的。難勝地的重點是禅定。現前地就是般若。後面的四種波羅蜜是從智慧分出來的,這是六波羅蜜的活用。遠行地的重點是行。不動地是願。善慧地是力,能十方善巧說法。法雲地得殊勝智,法身圓滿。十地是修道地,這個時間很長。
 
從資糧道到見道這一段時間為一大阿僧祇劫,從歡喜地到七地,又是一大阿僧祇劫;從八地到成佛,是第三阿僧祇劫。也就是說,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劫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需要一千兆兆兆兆劫。一個劫又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共計八十個小劫。一小劫的時間是: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每百年減一歲;如此減至十歲。再從十歲每百年增一歲,如此增至八萬四千歲,合此一增一減為一個小劫;另有主張七大阿僧祇劫;還有主張要經過三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
 
再講轉識成智的問題。
 
從歡喜地轉起,是第六識、第七識先轉。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是洞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因果、本末;平等性智就是證入一切法平等,沒有高低、貴賤等諸分別心。但此處只轉了分別我法二執。我執分為人我執、法我執二種;此二執又各分為俱生我執、分別我執二種。從學習和經驗上所起分別叫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所以說,見了道以後分別我執可以斷。而俱生我執即使見了道也斷不了,還要一點一點地修,一直到十地成佛,這個俱生我執才斷的了。這期間的時間很長,每一地都有入住出的過程。如進入歡喜地、住在歡、又從歡喜地出來,接著進入無垢地,余此類推。
 
到十地的出字上得金剛喻定,阿賴耶識才最後斷了。前五根要轉,必須先轉七識俱生我執。只有阿賴耶識轉了,第七識所依的根才能轉,前五根才能轉,這叫轉識成智。得了四智就得了菩提果。因為四智是智慧,是有為法,所以叫菩提果。佛還有一個涅磐果,是無為法,這就得到了諸法的清淨,一切煩惱永遠不起。菩提果是所有的功德無不具備,涅磐果是所有的煩惱永遠消滅。
 
涅磐有四種:一個叫自性涅磐,即人人自身的無我性、無自性、空性、不用修持,本來如此。二是有余涅磐,即已經開始,見了道而證得涅磐。但身體還是有漏的,煩惱習氣還沒有斷盡,所以叫有余涅磐。三是無余涅磐,是四果阿羅漢的果位,沒有了煩惱。四是大乘所趣向的無住涅磐,即無脫離生死,在生死中證得涅磐,但又不住生死,不樂涅磐,利樂有情而悲願無盡。
 
現在再簡單地給大家講一下小乘。小乘的主要出發點是解脫人生痛苦,而欲達此目的,則必須滅掉煩惱。滅了煩惱就是道。一句話,小乘是從解脫自身痛苦而出發。所以對宇宙論及本體論等方面少所顧及,縱然有涉及,也不深刻、不全面。為了解決人生、宇宙論、本體論等問題,是避免不開的。唯識一開始便從‘識’統領一切現象而談百法,著眼點在於從宇宙本體論先給人生一個地位,而小乘則重點在於說苦;其精神是有所不同的。還有,我們的一切活動,有過去、現在、未來,連續的根據何在?宇宙是怎麼存在而發展?昨天的宇宙是不是今天的宇宙?而今天的宇宙又是明天的宇宙呢?各各人的宇宙是一是二?一切智怎麼會可能?所有這些問題小乘裡很少說,或擇焉不精,或語焉不詳。但唯識裡說得十分清楚,為此建立了阿賴耶識,並對識的性相作了深刻的分析。昨天的一切東西已經過去了,然而它的作用卻留在了阿賴耶識裡面。以後,阿賴耶識的種子只要遇到了適當的條件,就可以發生許多現象和作用,這樣持續而統一。從橫的方面講,是不離識的百法;從縱的方面講,是阿賴耶識總持為主的種子現行交相為用、無盡的因果歷然。又如修行方法建立六度,是以般若為主,重在智慧。小乘的目的是求個人解脫;大乘是要獲得一切智智,而不光是自我解脫,因此取得無住涅磐、無上菩提。還有,小乘唯在於求得個人解脫,是否能把煩惱斷除盡淨,很值得懷疑。因為一味趨寂靜住山洞,脫離了社會,不跟別人接觸,是不可能把煩惱完全斷了的。因為煩惱是和人接觸才現行的,只有在人們的相互接觸中才能發現煩惱,才易於著手斷盡。這一點,大乘比小乘高明得多。
 
當然唯識本身也有缺點。如唯識宗論眾生成佛的可能說,說的有點籠統。有的則明確主張阿賴耶識有二種種子,一是有漏,即煩惱;二是無漏,即佛性。以無漏的種子作因,再加上增上緣,才有成佛之可能。即成佛必定要這個無漏種子。但是,無漏種子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的。因為各人因緣不同,所以有的成佛,有的成阿羅漢。甚至有的人不能成佛。
 
還有相分問題。見了道以後還有沒有相分?這是唯識難以解決的又一個問題,因為是無分別智,不應當有相分。有了相分就有了分別;再者,頓悟是不是有可能?這在唯識家認為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從資糧道經過加行、見道、修遭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的長時間修行。所有這些,都是唯識宗的缺點。
 

上一篇:如瑞法師:學祖師教
下一篇:如瑞法師:中秋節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