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楊郁文教授:阿含學與阿含道(問答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含學與阿含道[問答篇]

╱楊郁文 主答

  楊敏雄:何謂三結斷?

  楊郁文:三結是指身見結、凝結、戒禁取結。所謂“身見”是指我見、我所見,透過五蘊產生的我、我所見,像認為“肉體是我”.或是認為“肉體是我所”,而認為肉體是我所又分為肉體雖然是我所,而我在其中,或色在我中,如此引申,就產生四種我、我所見,色、受、想、行、識,四乘五得二十,就一共產生二十種我、我所見,就是Sakkayaditthi一一有身見,簡稱身見。而須陀洹果因為透過緣起、四聖谛的把握,終於肯定沒有分別的我、我所。分別產生的我、我所見,透過理智馬上反其道而行,我、我所見都袪除了。這種分別的我、我所見就是常、一、絕對、自在,這些概念下的我,以及相應於這個我的外界的我所,這是我們要袪除的,這種身見是“見”所斷,不是“修”所斷,只要有正見就可以斷除。

  其次是“凝結”,斷凝結就是於法無疑,於佛所說的法,不是所有的一切法,而是苦集滅道、緣起法,已經開法眼,於法無疑,他曉得透過緣起所產生的法終歸於滅,有這樣的體驗就是開法眼了,就是見緣起,現觀苦集滅道。再來就是“戒禁取結斷”,所謂戒禁取結是指不能得到涅槃的修行方法以為可行而在遵守,而成禁取結斷是不會用錯誤的解脫方法來修行。須陀洹果位的人成就這樣,反過來說,有這三種能力的人亦能自己肯定自己證三結斷而入流——進入聖人的行列。

  黃中豪:剛剛說到“開法眼”就是透過緣起到諸有為法終歸於滅,請解說一下。

  楊郁文:凡是由條件維持的東西,只要條件維持著,東西就不減,反之,維持它的條件一有愛,東西就變,甚至於原來可以看到的都沒有了,那就是肯定因果而已,由緣而生起,最後亦由緣而滅,此有故彼有,也可以肯定到此無故彼無。

  黃中豪:如何分辨嗔是屬於欲界或色界?

  楊郁文:我們不需如此精細的分。現在身處欲界,透過六根對六境所產生的不可意境,由不可意境而有苦受,而產生嗔心,於欲界的生活所產生的嗔都是欲界的嗔。

  蔣月鳳:請問何謂法次法向?

  楊郁文:法次法,就是法隨法,按照緣起來看,一切事物的演變都有次第性,隨著時間上緣起條件的安排,按照步驟把應該具備的條件一一具備,簡單以表為例:表有很多零件,表匠按照順序把表裝好,順序或方位裝錯了,表就不成為表了,這叫法次法,修道或處理事情都一樣,甚至佛陀說法,先說什麼,後說什麼,都有其次第,就是法次法說。

  黃中豪:請問三十七道品的次第?

  楊郁文: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如五根的信進念定慧,這是一定的秩序,有初步的信,然後透過佛法的修行方法,努力修行,提升正念正如的力量,如此更加深其定力,精神集中到某一程度開發智慧,所以,初學佛法的人應以信進念定慧為修行的次第,但是當你達到某一程度的智慧時,你會加強另一番的信心,然後又是另一番信進念定慧的輪轉,信根是四不壞淨,進根是匹正勤,念根是匹念處,定根是匹禅那或四神足,慧根就是四聖谛。

  道的整體性好比你的年齡跟你的身體狀況成正比,你的身體、牙齒、五髒六肺、四肢五官的這些活動是互動的;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道,是苦集滅道的道,是八正道的道。

  黃天賜:如何深入阿含經?如何得到原始佛法真正的法益?也就是說不從修行方面或信仰方面去得到解脫,而是從阿含經裡的道理去得到真正的開脫,從智慧的這方面去求得阿含的法益?還有,它跟唯識有沒有關系?

  楊郁文:你問好多主題,我就記得的一一回答,不記得沒回答的,你再問。第一、阿含是根本佛法,其他後期的佛法都是透過阿含而代代有大德順應當時的人而從佛法表現佛法的精神,使當時的人更容易接受佛法,所以不同的時代,佛法有不同的演變,以中論為例,中論以八不緣起為中心,兩八不緣起亦為佛法的根本,兩八不緣起的內容都在阿含,所以真正讀過阿含及中論的人都會有一個結論,印順法師說過: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概論。這種概論可以說是龍樹菩薩消化阿含經以及一部份阿毗昙及早期的佛法,但智慧不夠的人看中論會越感困擾,倒不如看阿含。第二、單靠慧根要求解脫是不可能的,因為信進念定慧都要具備,所謂的慧解脫阿羅漢,不是說他沒有信進念定,而只是說他這方面的能力比較弱,慧根特別增長,所以沒有獨一的慧根,因為慧根是從信進念定過來。第三、阿含跟唯識沒有關連,有一些唯識所強調的是經驗之談,是修禅那的人於內心反省的問題,說出來對於那些沒有修禅那或內心反省不夠的人並沒有什麼受用。不過,如果研究過現代心理學的人,我倒建議他透過唯識來認識佛法,但如果就此停留在唯識的階段,我認為還不夠,還要超越。

  黃天賜:我的困惑是,我學佛法不是要求解脫或從修行土來了解,而是直接針對阿含經本身所蘊藏的智慧,如何從這些道理去了解而得到智慧的喜悅,像我這樣不求解脫而只想得到阿含的智慧,可以嗎?

  楊郁文:我認為不可以。

  黃天賜:那我再請問:貪是什麼?

  楊郁文:貪,簡單的說,是可意境的追求。

  黃中豪:可不可以講一下什麼是涅槃?

  楊郁文:什麼叫涅槃,梵文是Nirvana,巴利文是Nibbana它的字根有兩種說法,一種是Ni是離、吹,Va是氣,是次熄之意,吹熄貪嗔癡三火為涅槃,雜阿含經有一個涅槃的定義,這個定義如果沒有聽到或者看到,那就太可惜了,就是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水盡,一切煩惱永盡,意思是說,所有的貪欲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男的貪欲都沒有了,不只現在沒有,而是永遠沒有,而嗔恚、愚癡都永遠沒有,這叫涅槃,也就是熄滅貪嗔癡,這個定義與雜阿含經所要求的所謂無為、涅槃都是這一個定義,不是什麼都沒有,佛陀在菩提樹下就般涅槃了,不是人滅才是般涅槃,而是全部的煩惱都沒有了。這些煩惱都沒有的時候,肉體不會消失,精神也不會化為烏有,只有大明,沒有無明,我們說無明行,是指無明的行而。有無明、有行;沒有無明、沒有行,那是指沒有了無明的行,沒有無明的行還有行──明的行,所以有一些人誤會涅槃是什麼都沒有了。

其實,什麼都沒有,還有明啊!所以,吹熄為涅槃的定義。第二、Nir是脫出,vana是稠林,有如登山迷路,東西南北分不清,形容還有貪嗔癡無明這些眾生活動的空間,實際就是在稠林裡面。而涅槃者走出稠林,佛陀說:我出稠林苦。離開稠林就不能生活了嗎?那是一片大好風光啊!出稠林而入涅槃,一樣的意思,消滅貪嗔癡就是證涅槃。

  朱紀忠:可不可以說不到三禅、四禅就能解脫?

  楊郁文:也有。因為甚至在散心的狀態下,只要剎那走就能得到慧解脫。進入初禅就捨掉諸欲不書法,捨掉五蓋,初禅還有受想,到第四禅有樂受,但還有捨受,還是有受,不苦不樂的捨受,到非有想亦非無想,還有“想”,而唯有第八解脫受想滅,連捨受也不動,也就是沒有受蘊的活動,也沒有任何下意識的活動即滅受想,連我想、我所想也不動,有這樣的體會者要滅我、我所,那更簡單了,所以同一個人有慧根,一旦進入滅受想,出走就是俱解脫了。

  朱紀忠:四禅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楊郁文:我們修禅定到了第四禅就是這樣,第四禅只有不苦不樂受,捨受,又能維持正念正知。定中跟出走的短暫時間定力的余份,有那麼樣短暫的時間,我們通淨捨,沒有主客觀的分別,我們所說沒有主客觀的分別,不受的心的下意識的、主觀的影響力,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來思考問題。所以由第四禅遍淨捨而出定,那力量最高了,因為由初禅到第四禅止跟觀的力量在提升;而至四無色定,定約力量一直在提升,而觀察的力量一直在降低。佛教徒修上觀修禅那需要菩提分,主要是要得到菩提解脫,而不是要神通,不是要禅悅為食,不是要延壽。禅定是考核精神集中力量有多高而已,這樣而已。到了第四禅的話,等於說一把刀難得磨到最利的時候,你不用,等到了生繡要用又切不了啦,那人可惜了。所以上觀的過程相當於磨刀,而刀是要用來除煩惱絲,或鋸掉煩惱絲,不要忘記這樣。假使我要修禅那,是為了得到觀力而已,不為其他,得到觀力為什麼?為了將得到所謂解脫智,就是解脫煩惱、干擾我、會束縛我的那些煩惱,一起來我把它弄掉,我要靠般若慧就是這樣,說到這裡對般若我又要下個定義,不然大家說一樣的話,可能內容不一樣。

    我們不透過識,就沒辦法有般若。我們再說sabba想,sam是集、共、合、正的意思,我們腦筋有一種力量,把外來的訊息,弄到成為一個概念,或者再思考,有種種概念在連續在活動,概念便是想。兩另一個Vin而fiaa,vi-是分別、分析、別離,就是分別智、分別識。我們遠遠看到一個人,曉得他是一個人,人有人相這是總相,這是其相智,而入走近到一個距離,知道這是中國人、外國人,因為從種種細節來考核而知道,別相的智。而PahR自的Pa-就是超越、超凡的意思,就是解脫的能力,有解脫能力的智慧,而解脫能力的智慧不能離開Sam跟Vi-聖人的想就是般若慧,聖人的識就是般若,因為沒有另外第六蘊叫做般若蘊,也就是說聖人也只有五蘊,他的般若涵蓋在他的想蘊、識蘊裡面,甚至行蘊也可以說,因為他的思考的過程也都沒有錯誤,都在解脫煩惱。我們另外再用《清淨道論》的說法,想是所緣的想念,形象的把握,也就是透過內心的分析之後,把握到想,想也是識,我們有什麼想,也是識來知道的。慧也就是般若,這個字Pabba,梵文Praj.N-,是“道的現前”。所謂解脫道、見道、在道上行都是靠般若慧,要透過超凡的分別力量來引導,所以說“不分別”這種話,在大乘經典上有,他是站在狹義的字義上在說這話,若把握錯了,會意錯了,會產生前後不能貫通。

  林銘達:我們說阿羅漢有涅槃的境界,那我們平常人有沒有涅槃的境界?

  楊郁文:我們被打昏了、熟睡了就沒有貪嗔癡,意識上沒有,下意識還是有。我們說貪嗔癡水盡,把貪嗔癡排除,永遠不再有它的活動,這是究竟解脫,若我的睡熟沒有,貪嗔癡睡醒就有,這不算。

  林銘達:在修行有那種一剎那的涅槃?

  楊郁文:那不是,那只是一剎那煩惱的停止而已,那不是涅槃。

  楊敏雅:有人自稱是得道了,而事實上沒有,而他在傳法,被傳授的人會不會被控制住  楊郁文:你有這樣的疑惑,我認為你有善根有智慧(眾笑)。有信根而沒有慧根的人就會一味相信他所認定的高人給他的肯定,這個肯定有好處也有壞處,那就要看肯定的內容。像四沙門果是自己肯定自己,若還要人家來肯定自己,那就資格不夠啦,我認為對自稱有什麼成就的人,可以用幾個觀察聖人的方法,先來考量他是不是值得我們親近,若請教他修行方法,對自己的身心的困擾能得到真正的救急,這是最要緊的。(1991.5.5.講於《新雨》台北道場,本文由謝素鳳、陳素玉整理,經編輯室節略。)

(1991.6.《新雨月刊》第46期)

 

上一篇:明奘法師:明奘法師在北京甘霖智慧國際培訓機構的開示
下一篇:明奘法師:禅與現代生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