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祥法師:放生·護生——上妙下祥法師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放生·護生

——上妙下祥法師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

◎妙祥法師 講述

(一)放生能免除災難

(1)人心動  災難起

(2)眾生與我本一體

(3)戒殺、吃素、學佛即穩定人心

(二)放生利益無量  救護眾生即慈善

(三)放生不會刺激養殖業發展 放生為光明 一燈能除千年暗

(四)倡建護生基地的意義

(五)從政策、宣傳、素食、建基地等方面推動護生

(六)以平等心放生  功德無差別

(七)正確面對放生被捕撈問題

(八)放生是直接的治病方法  傷害眾生惡報速

(九)避免固定地點買眾生

(十)安全的放生環境靠我們自己創造  變相殺生應避免

(十一)放生和護生同等重要

(十二)吃素放生應稱贊

(十三)放生對生活、事業、工作、學習的好處

(十四)放生受傷乃至死亡眾生 以三皈依種得度因緣

(十五)踐行放生與持戒  以行動締造社會和諧

(十六)用慈悲拯救世界

(十七)應常去寺院 親近三寶

(十八)孤獨和寂寞是修行中必經的一個過程

(十九)病人是福田  包容即治療

(二十)盡全力而放生  以無相為回向

(二十一)放生得幸福、事業、治病多項利益(共四個問題)

(二十二)病重臨終前可為其放生 皈依三寶

(二十三)吃素要靠自己堅持

(二十四)多放生忏悔墮胎罪業

(二十五)眾生形象也應尊重

(二十六)放生在於盡心盡力  遇假僧人行騙應報警等綜合問題(共五個小問題)

(二十七)如何向他人介紹佛法

(二十八)世間沒有所謂的“三淨肉”

(二十九)綜合問題(共十三個小問題)

(三十)不觀而觀為觀

(三十一)“附體”是心理暗示的結果

(三十二)佛弟子捐獻遺體要根據自己的定力來決定

(三十三)簡單介紹閉關

(三十四)以理智實用的方式幫助亡者

(三十五)依教奉行與戒律圓融的問題

(三十六)有關受戒持戒的問題(共三個小問題)

(三十七)救命比救困更緊急

(三十八)修行不講條件

(三十九)持戒就是恆順眾生

(四十)安貧才能樂道

(四十一)出世間善才為真善

(四十二)綜合問題(共個九個小問題)

(四十三)以佛法指導經營  企業獲信譽

 

時間: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八

地點:河北省昌黎縣水巖寺

聽眾:江西省九江市東林寺、河北省昌黎縣水巖寺、淨土寺部分僧眾及河北、山西、北京等地的五百余位居士

維那:展具!頂禮法師!

大眾:阿彌陀佛!

大家請坐。今天因緣很殊勝,是放生的因緣使我和大家集會在一起,互相又見面,這個因緣結下的時間很長了。剛才大家看到那個碟(《解脫之路》),使我想起九五年行腳從五台山往回走的時候,由昌黎經過秦皇島,後來到南達寺住了三天。所以說,和秦皇島這一帶的眾生挺有緣份。

(編者注:一九九五年閏八月,上妙下祥法師攜性空比丘自山西省五台山開始行腳,沿途托缽乞食,不收金錢供養,經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至遼寧省蓋縣茅蓬。行程3000余裡,為大悲寺妙祥僧團每年學習二時頭陀之始。)

昨天我和王居士還講,九五年行腳走到秦皇島以後,因為居士供養才有了棉衣、棉褲、棉帽子,使修行有所保障。從這一點來講,秦皇島居士護持三寶的行為,給我們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現在我們僧團的僧人所戴的棉帽,還保留了當時的那種狀態,還是那樣。

今天來到這裡,有秦皇島佛教協會、還有心開師、有東林寺的師父、還有淨土寺的師父,還有各位居士。現在能跟大家坐在一起,來回答一點問題,使我感到很榮幸吧,也很難得。

下面我以回答紙條的形式,來給大家解答一些問題。我所解答的只能作參考,還是以戒律與佛經為根本。現在回答第一個條:放生問題。

(一)放生能免除災難

(1)人心動  災難起

第一個問題:現在人類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像地震、干旱、洪澇頻繁,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瘟疫流行,戰爭、暴力事件也使人心不安。請法師談談這些現象的根源是什麼?印光大師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中提到,護國息災的根本就是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請法師開示,放生真能挽回世間的劫運,消彌災難嗎?

這個問題正是我想說的。這個災難是越來越頻繁——實際上災難不是現在頻繁,以前就有,也可以說每時每刻都有。因為什麼呢?只要我們去殺生,這個災難就會不斷。災難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呢?也就是在我們殺生的那一瞬間,當我們吃肉的那一瞬間它就形成了。它的果實不是以後產生的,是當下產生的。所以說,這個災難的形成不足為怪。它的形成是非常迅速的,而且也是隨時隨地都存在的。說現在的災難越來越多了,這個也是一種現象。它的根源是什麼呢?最主要的根源,它來源於殺生——殺、盜、YIN、妄、酒。只要是我們心動,這個世界就會動,就不會離開災難。特別是殺生的業力,使災難更加進一步了。

為什麼說殺生影響了自然界的一種變化呢?從佛經來講,一切世間的萬事萬物,包括宇宙,我們所看到的地球啊、月球啊、還有自然界等等的一切變化,都是唯心所造的。只要是我們心裡有了變化,外面的自然界就會有變化,它倆是平等的。我們想避免災難,就得讓我們內心得到平靜。得到了清淨,外面自然界的災難就會停止了。所以說,災難來源於殺生這種說法非常正確。因為殺生是形成災難一個主要的原因。剛才說印光大師在“上海息災法會”上提到了: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是挽回世間的劫運、消災免難的一個最好的方法。這講得很正確,但是要從根本上來說,還應該正確地認識到這個是心動的關系。因為人心動,世界就動;人心不動,世界就不動。

(2)眾生與我本一體

我們為什麼說殺生能引起災難呢?因為眾生的心動了。有的人認為:“眾生(指畜生道眾生)的心和我們的心不一樣。它跟我們人不是同等的,它應該次一等。或是說它的感覺、它的理性和它的思惟,與我們人是有很大差別的。”這種說法是很不正確的,因為眾生和我們是平等的,只不過是受到業力的果報,它的形態和我們不一樣。

眾生都有佛性,這是佛講的。但是我們能發現眾生有佛性的人並不是很多。有時候由於我們沒有正確地觀察,所以說,很難發現眾生和我們人的想法、和我們成佛的想法、願望是一致的。這個問題我舉個例子跟大家講。

在九六年我閉關的時候,有一天打坐,正坐著,忽然就聽到這地下有一種動靜,來回走。後來我睜開眼睛看,是能有一米多長的一條蛇正往屋裡爬,從外面爬到屋裡來。那時候因為我正在打坐,坐在炕上,我就給它皈依。我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願你早成佛道。”我就這麼給它皈依了可能是一遍哪,或是兩遍?這蛇聽完了以後,它就爬到我正面的供桌上。供桌供著一個什麼呢?就是《普賢行願品》一本書。這條蛇就爬到書的後面,用蛇頭把這書頂起來。(師拿起一本書向大眾演示當時蛇頂書的情形)它是這麼頂的,有這本書,這個蛇用腦袋就頂著書,讓這書也不往前倒也不往後倒。這個蛇就是這麼頂著,身體這麼彎過來。因為我跟它講,願它早成佛,它就到那旮成佛去了。就這麼能呆了多長時間呢?大約能有三個小時左右吧。我在那面繼續打坐,但是我也不放心,我這面還得提心吊膽地看著它。

後來天逐漸的黑了,因為我那屋老鼠非常多,一到天黑老鼠就要回來了。這時候它就聽到老鼠的動靜,就不頂著那個書了,就從書那兒下來了。嘴裡吐著蛇信子,“嗤嗤”直響,然後它就要去找老鼠。這時候我就跟它講,我說:“你既然要成佛就不能殺生,殺生不可能成佛。”它一聽我說“殺生不能成佛”,它馬上就不吐了,又回到剛才那個地方,又頂那本書去了。(眾人笑並鼓掌)過了一段時間,可能它等了一會兒啊,時間太長了,感覺到成佛不是馬上就能成的,(眾人笑)後來就走了。走了以後呢,它不敢從我那下去,從這個桌子——我放了幾塊電池,它把那個電池給挑開,從那兒下去了。

就說明什麼意思呢?眾生啊,我們的語言它們是能聽懂的,而且所有的眾生都知道要成佛。不光是人類眾生要成佛,其它類的眾生都是要成佛的,它們和我們本來是無二無別的,只不過形態不一樣。所以說,我們放生,對眾生這一塊兒愛護的問題,一定要有一個和眾生平等的心。剛才我看到咱們後面的幕布上的幾個字啊,寫得非常好:“用心靈關愛眾生。”我的理解,什麼叫“用心靈關愛眾生”?就是說你把眾生放到和你平等的地位,這就是“用心靈”;如果你沒有把眾生看成平等地位,就不算是“用心靈”。如果你用心靈,也就是用平等心去關愛眾生的話,就能和眾生溝通,你的話眾生就會聽懂,眾生的話你也會聽懂。

眾生有沒有語言?是有語言的。為什麼我們聽不到?就是因為我們平時沒有用心靈去關愛眾生,而且沒有把眾生想成和我們是平等的,也沒有把眾生看成是我們前生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所以說我們感覺不到眾生的語言。提到語言,我順便再講一下,也是閉關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在打坐,忽然聽到一個小女孩的呼叫聲,在叫救命。聲音不算太大,能聽出是個小女孩在叫,但聽起來不像人類的語言。後來我就睜開眼睛到處找,我說:是在哪塊兒受傷了需要救護?後來就發現我的洗手盆蓋著一個蓋兒,我把那個洗手盆蓋打開了,一看,一個蛐蛐兒掉那裡去了,它正在水裡浮著,在呼叫。

我講的意思是,聽不懂眾生的語言是由於我們定力不足,這是一個原因;另外我們的關愛心不到位是聽不到的,這是另一個原因。如果這些能做到的話,眾生的語言都會知道的。所以說我們對於眾生的救護,就等於救護人類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而且甚至比起救人類,它們更需要救護,它們更苦,它們很需要我們的幫助。

這是我講的一部分,而且從“用心靈”這句話來講——什麼是心靈呢?就是眾生和我們是一體的,這就叫心靈。因為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心裡的一部分,是由於我們的分別心而形成了四相的分別。如果我們去掉分別心,這些眾生和我們本來就是一體的,從而我們就會對眾生更加了解,知道它們更需要救護。所以說眾生的心和我們是一體的,它們被殺,我們的心也會動的,也會感受到痛苦的。雖然有的人說:“感覺不大,每天吃眾生肉啊,看到眾生被殺,我的心裡沒有什麼感覺。”因為這種感覺很微細,很微細。除非你有定力,才能明確地感覺到。

所以說,眾生和我們是一體的,這是佛法裡的根本問題。因為有了眾生相,我們還不能說是“用心靈去關懷眾生”;只有無眾生相,才能真正地關懷了眾生。我們應該從這兩個角度來不斷地認識眾生。認識了眾生,我們才能救護眾生,我們才知道世界為什麼有很多的災難,為什麼殺生會帶來很多的災難?就是因為世界上的人心在動。人心在動,動的主要原因是殺生,也就是殺、盜、YIN、妄、酒。如果我們從根本上戒殺,這個問題就能從根本上解決。

特別是放生的問題,放生的問題它分兩部分。我的理解:放是一部分;生存是一部分。不光是要放,還要生存。放生,我們放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如果我們讓它生存,比如說建立放生基地啊等等,那我們等於每天都在放生。

(3)戒殺、吃素、學佛即穩定人心

放生的問題還連接著吃素的問題,吃素和放生它是一致的。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吃素,他那面就等於在放生。但是這是被動性的,應該更主動地放生。所以吃素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吃素一個是淨化我們的心靈;另外就是說,對放生能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也使我們的心能夠有了慈悲,我們將來就可能成佛。

這個問題剛才可能有的法師已經講了,我就不多講了。他講到一個念佛的問題,也就是淨化心靈的問題。念佛,放生就是念佛。有的人認為放生不是念佛,念佛才是念佛。我的看法不是這樣,因為這個放生本身就是為了達到心裡的清淨,念佛也是為了達到心裡的清淨。念佛是一種方法,它使我們減少妄想,回到我們的本源,使我們不再愚迷,達到覺悟的程度。放生呢,同樣能讓我們生起正氣,能遠離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放生能破我們的執著,所以放生和念佛是一樣的,它們是無二無別的。如果我們一邊放生、一邊吃素、一邊念佛,用這個來穩定我們的心,那世界就穩定了,因為整個宇宙地變化都是隨著心動而決定的。

我講一個例子。宣化上人在一次打坐的時候,他證道了,證道的時候就發生地震,放光啊,地動啊。因為人一證道的時候,世界就會起變化的。佛在世時,證道的時候也發生過六種震動,六種震動就是東沒西湧、西沒東湧、南沒北湧等等,上下湧動等,一共有六種現象。這個人心是不可思議的。(編者注:六種震動為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

所以說宣化上人曾在美國說過那麼一句話:“我在美國舊金山一天,就不允許舊金山地震。”為什麼他敢說這話?因為他知道,人心是能控制地震的,地震不是控制不了。如果你有了證道的這個離相的行為和大定力,控制地震就不成問題,控制災難也是不成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做不到,所以這是我們應該修持的。念佛、修禅定,還有包括修密也好,等等這些行為都是為了達到人心的穩定。

所以說,只要是達到人心穩定的行為都是正確的。由於人心的穩定,就能挽回世間的這個劫運,消災免難的,這個是很重要的。消災免難靠什麼?就靠我們人心和眾生的心。從因果的角度來講,這是改變因果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從消災免難的角度來講,放生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為現在通過我們的修行啊、努力啊,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但是要想很急地消災免難,放生是最快的。

這個問題先簡單說到這裡,還有很多紙條。

(二)放生利益無量  救護眾生即慈善

第二個問題:我們也知道放生好,通過放生有許多感應,但對社會上一些批評的聲音,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比如:“拿那麼多錢去放生,如果把這些錢用於慈善不是對社會更好嗎?”

這個問題啊,我們先講一講放生的好處。我講一下我所知道的放生的好處。書上的記載大家都清楚,剛才法師們也都講了,我就講講我所知道的好處。

遼寧省盤錦市有一個居士,是一個企業家,他到大悲寺以後,他身體不太好,有病,我們就告訴他要放生。後來他就堅持放生,一次放生有時候拿幾千元、一萬、兩萬,自己買個車不斷地放生。在放生兩年期間,他的病還沒有什麼特大的起色,但他堅持放生的行為沒有斷,而且不斷地努力。在兩年之後發生了一件事情,他有一個從小的朋友,現在講就是黑社會的,被國家公安部門抓住了。抓住了以後通過調查,認為剛才放生的那個居士和他關系最好,就給他排到第七號人物,後來也把他抓住了。抓去以後通過調查,發現這兩年之內他和他朋友沒有來往。為什麼呢?通過放生以後,他就不能和他朋友說話,到一起以後一說話他就頭疼,他就得離開。後來他只能打打電話,互相溝通溝通。

這個事情出現以後,因為兩年內他和他朋友一點關系沒有,所以說他免了一次災難。他這個朋友最後被槍斃了,他蹲了半年左右監獄,就無事給放出來了。過去他那病很重,到北京看,到各個醫院看,還有用一些民間方法等治療都沒有效果。但是通過他半年的監獄生活,把他病治好了,而且這個監獄之災也免除了。原先他母親就說他:“你把這麼多的錢都用在放生上,太不值得了!你有家庭,哪兒不需要錢哪?哪有像你這樣天天放生,還買個車專門放生的?”通過這個事情出來以後,他母親再也不說他了。現在他還堅持放生,這是他的感應。

還有一次感應。他有一次到寺院迎請一個法師給授戒,他開著一輛新車,把這個法師剛給送回去。然後剛要離開寺院,旁邊有一個人就對他說:“你那車轱辘怎麼掉了?”他那是一輛進口的新車,他這抬頭一看哪,那轱辘確實有個連桿脫離了。他說:“這個車如果沒有提前發現故障,等開在高速上,或是一般的公路上,都會出現事故的。”所以他又免了一次災難。

我們通過這個事情,就知道放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好處,這種好處不是說你用錢所能達到的,都是因為救護眾生的這種慈悲心所解決的問題。所以說,放生能解決很多病苦和一些災難。

我記得我們剛到大悲寺的時候,曾經有一個男子,挺高個兒。他的妹妹曾經跟我們說:“師父,你們要是不來,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家就給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因為他精神不太好。後來這個男子就問我們,怎麼樣能治好他的病?我們就告訴說:“你每天放生吧!”然後他就回去放生。他是怎麼放的?每天弄個罐頭瓶,裝兩條小金魚,來寺院放生。每次裝兩條金魚,都由我們一兩個師父給它們念放生儀規,念完放生儀軌,他就拿回去放了。第二天又拿兩條小金魚,又來了,這樣就堅持能有不到一個月吧,就不來了。後來他妹妹又來了,說她哥的病徹底好了。所以放生確實是能消災免難的。

所以說,你有錢難買健康,這不是錢的問題。解決這個健康的問題,首先應該多放生。佛講啊,“放生得生”。從因果來講也就是:你救它,它救你。

剛才的問題:“如果把這錢用於慈善不是對社會更好嗎?”這句話說得很對,放生本身就是慈善。不是對人類幫助才是慈善,對所有眾生幫助才是真正的慈善。因為慈善有兩種,有救急和救困。應該是以救急為主。因為眾生的命馬上就要沒了,所以我們應該先救命,而不是以救困為主。比如說有人生活困難,要靠自己努力。但是救命不是,一瞬間命就沒有了,佛教徒首先應該以救命為主。所以說放生就是慈善,這個是一個大慈善,是一個無形的慈善,更是我們佛教徒應該做的。因為這種慈善它不光是對社會有好處,而且對我們修道也非常有好處。

比如說成佛,如果不能救護眾生是不能成佛的。為什麼這麼講呢?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前生,當時他要以身飼虎的時候,他的同學還有他的老師都勸他,說:“你不要這麼做,你看看你留著有命的身體去修道,你道修成了會救多少眾生啊!”當時這個老師就是彌勒菩薩。但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聽,而是以身飼虎,用身去喂老虎吃了,讓這八個老虎得救了。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先於彌勒菩薩成佛?就是他敢於以身飼虎,以身來施眾生,來救護眾生。他沒有把眾生看成是眾生,而是看成是與自己一體的。而且把救護眾生看成是自己必須要完成的,這也是菩薩的行為。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成佛這麼快?就是因為他能夠捨命救護眾生。由於捨命救眾生,他就會離相。(編者注:佛在前生捨身飼虎時為乾陀摩提國太子,名栴檀摩提,詳見《佛說菩薩投身饴餓虎起塔因緣經》。此即著名的“捨身飼虎”,體現了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此故事在世間也流傳甚廣。)

有的人認為放生是一種著相,這種說法缺乏根據,只是想象的說法。認為放生執著是想象的說法。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也是在閉關期間吧,有一天晚上啊,這個蚊子就叮在胳膊上,那時候我就想:這個蚊子吃完了,它走了,我馬上就去打坐去。但這個蚊子吃完了它不走,嘴是拔出來了,它伸伸腿,站那兒了。它還沒等走呢,那個蚊子又飛來了。那個蚊子吃完了呢,它也不走,又來一個蚊子,後來就來了能有五、六個蚊子吧?忘了,是六、七個?是五、六個?然後是好不容易吃完了,一下飛走了。我就趕緊進屋,你說再不進屋,一會兒又來一個這怎麼辦?回來就進屋了,進屋馬上就開始打坐。當時剛一打坐不長時間,就證到了一種空性,以前所沒有的境界。為什麼有這種境界呢?就因為能夠以身、以血來喂蚊子,它就能助你成道。因為喂護眾生本身就是離相的行為,你有離相的行為,它就和證道連在一塊兒了。所以說,這個救護眾生是離相的行為,是證道的行為。所以說這個問題大家——特別是學佛、要修道的人更應該注意,所有祖師大德沒有一個反對救護眾生的,他們隨時隨地都想用生命來救護眾生。很多的祖師大德能證道,也就是這麼個原因。

(三)放生不會刺激養殖業發展 放生為光明 一燈能除千年暗

第三個問題:現在養殖場動物那麼多,你這面放那面養,這樣放生是不是讓商販撈了不少好處,從而刺激他們擴大了養殖?

從表面的現象看,確實存在這個問題,你這面放他那面就養。要從因果來講,它不符合因果。因為放生是一種慈悲,就像燈光似的,我們放生的時候就等於把燈光點亮。養殖就像黑暗,如果這面燈亮了,那面黑暗還存在嗎?是不存在的,怎麼說放生可以擴大養殖呢?這個從因果來講是說不通的。

我也講一個例子。過去我剛學佛,還沒出家的時候,還沒有皈依,那時候我就開始放生。買市場的一些小魚和一些小蟲子就給放了,時間長了這個魚市市場都知道我在放生。有一天我正在市場上,有一個賣眾生的人,他到處找我,他說:“我可找到你了。”我說:“什麼事情啊?”他說:“我那小魚賣不掉了,馬上要死了,我賣給你吧,你好放生。”我當時聽了心裡也不太痛快,但還是說:“好,那我就放了。”給他錢,然後把這些小魚就給放了。就這麼放了三回以後,這人跟我說了那麼一句話,他說:“我把這點魚賣完了,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做這種行業了,我覺得你們做的是對的,我那個做法是不正確的。”就是說把他感化了。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養殖業的擴大不擴大是他業力的問題,是眾生的業力和他本身業力的問題,並不是放生引起了養殖業的擴大。就像黑暗是世間本來就有的,你不能說因為這個放生沒有光明,它才有黑暗。而放生有了光明,你卻把這個黑暗算在光明身上,這是不對的。光明只能驅除黑暗,它不會帶來黑暗。黑暗是什麼原因?是他業力的原因。這個問題表面看上去,放生好像使商販撈了不少好處,但他撈這點好處,你知道他內心改變了多少?因為你的正氣、你的慈悲,使他消除了多少業力?這才是大問題。所以說,我們學佛人一定要相信因果,不要看表面現象。有時候這面放生,他可能明天又拿眾生來賣,後來拿得更多,但這絕不是你放生所引起來的。有的人認為是放生所引起的,這是一種不明因果的說法,只看表面的現象。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去看,因為我們不光救護眾生,我們對商販也要進行教化。

因為這個人心哪,就是說你要相信,你的慈悲能感化一切。如果你不相信你的心能感化一切的話,那我們放生就沒有意義了,是不是?那眾生,被救的眾生它會被感化,甚至殺生的人,或是要殺生的人都會被感化。因為這個心,這種慈悲是遍虛空、滿法界的。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它是離相的,而且無所不能,無所不教化。不是說放生一條魚就教化我們周圍這幾個人,而是能對整個法界都起到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說,這個放生絕不會刺激擴大養殖,如果要有這種表面的現象,應該知道是眾生的業力所致。

(四)倡建護生基地的意義

第四個問題:我們了解到東林寺護生會在發起籌建護生基地。像成立護生基地應該也是師父您多年的心願吧。請師父開示倡建護生基地的意義。它與古德比,如蓮池大師的放生池意義有什麼區別?

東林寺建立一個放生會,要發心籌建護生基地。而建護生基地也確實是我多年的心願,我也非常贊成東林寺這種做法,這是一種菩薩的行為。這個護生基地對目前來講,對我們是最重要的。我們學佛一定要學到底,不能半途而廢。為什麼我們學佛的人多,但成就的人少呢?就是因為半途而廢的多,不能堅持到底。建立放生基地就是要堅固我們的慈悲心,讓我們的菩薩行為要堅持到底。所以說,放生基地不光是救護眾生的問題,也是解決我們修道長遠心的一個大問題。人的心量有多大,他成佛的速度就會有多快。如果我們心量大,成佛速度就會快,而且證悟也會快。  

為什麼說很多的人在修行上有時候很努力,比如說有的人念佛啊,在家念佛很努力,甚至拼了命去念佛,但他實際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就因為他的行為上還有很多的習氣,沒有徹底地產生變化。他光是一心為了自己,不知道維護眾生才是真正地維護自己。因為眾生和自己是一體的,如果你不能去救護眾生,就和佛法是不相應的。所以建立放生基地,就是要鞏固這種無我的心。建立放生基地,給眾生一個安身的地方,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而對消除世界上的災難這一塊兒也很重要。因為世界上的災難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用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是用慈悲。所以說佛講:慈悲即如來。有了這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為真正的慈悲。

如果我們有為地去做,比如說這個道友他有困難,我幫助他點兒;那個道友和我不錯,我可以幫助點兒。這都在有為之中。特別救護眾生這一塊兒,因為它和我們表面上沒有任何的來往,但是我們能夠不計它的形態,不計它的出身,也不計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就去放它,而且給它看成是和我們平等的。這種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它的功德是趨向於佛道,這是非常殊勝的。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能建立一個放生基地,這樣的話能使很多人放心地放生。比如說,上午也講了,有的這面放了,那面被打撈,這個問題使人很心疼,也很無奈。那麼我們不能看到這種現象而放之不管,不能因為眾生的業力重,我們就不努力了,也不能因為現在有很多的困難就不進行放生了,因為這是個菩薩行為。什麼是菩薩行為?難行能行就是菩薩行為。越是在末法時期,越應該大力地提倡放生。這樣大力地提倡放生,一個是早證佛道,另外念佛人可以早往生西方,都會起到不可思議的助緣作用。以至成佛,它都起到了一個資糧的作用。因為你幫助它,它就幫助你。

這個問題呀,比如說,一個出家師父,有的師父身邊有很多的弟子,他的弟子哪來的呢?很多都是前生救護眾生而救來的。為什麼有的寺院有的師父,他有很多居士來護持?也是因為他救護眾生而救護下來的。所以說你走到哪兒,他都會護持你的。你想成佛,你想弘揚佛法,必須得救護眾生。

所以說,建放生基地的意義就更大了,它使放生的成果能夠堅固、能夠長遠,而且能樹立一個形象。比如說我們看佛的形像在這兒,我們瞅著佛像心裡馬上就清淨了。如果有一個放生基地擱那兒,所有的眾生看到這個基地它就會生起歡喜,生起慈悲,它就會提起正念。放生基地就等於像立一座佛像一樣,所以說它很殊勝的。

這和蓮池大師建立放生池的意義有什麼區別?應該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想救護眾生,讓人們更好地證道。不光是救護眾生就完事了,而是想證道。這個放生業必然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如果不能行放生業,可以說不是佛子;要是佛子,沒有一個不放生的。就世間人他有時候還會救護眾生的,是不是?所以說,這個放生對我們是很重要的,建立放生基地也非常重要。

(五)從政策、宣傳、素食、建基地等方面推動護生

第五個問題:現在由政府出面組織放生,也在慢慢地成長。如廣東從零八年開始有休漁放生節,惠州市建了專門用於放生的東江放生台。今年五月,第一個由廣東官方批文的廣東放生協會成立。請問師父,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努力推動,真正推動慈悲的佛教放生?

政府現在出台了放生和救護眾生的政策,這對佛教放生這個問題起到了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是大家放生所感召來的。我們怎麼樣來做這些呢?我的想法,應該把放生的功德和意義要講清楚。另外呢,就是把它的感應要講出來印成書,讓他們看。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真實,不要杜撰,不要編排,也不要把古代的故事拿到今天來講,這都不合適。要真實,有真人、真姓,甚至有電話號碼這才可以,如果有一點不真實都不要講。就是把放生這個殊勝的感應要印成書,讓大家來知道。有的人可能認為有一些感應自己說出來,好像讓別人有一種譏嫌——是不是在稱贊自己?我想沒必要有這顧慮。因為你講出你的感受是為了更好地救護眾生,不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崇拜而努力的,就可以了。如果你要不講,因為這些問題如果不宣傳,眾生這種感應在你身上就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那我們是有責任的。所以應該把它講出來。

再一個就是通過我們居士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承包一些水庫、承包一些海面,都是應該的。秦皇島放生現在是最好的,長年地放生,帶動了全國的放生,再加上東林寺的指導,這個就更殊勝了。我們的心量還更應該擴開,原先我就想,如果誰能出面,租幾十裡或是上百裡海面,這一段不允許捕撈,這該多好,是不是?再承包幾個大型的水庫,用來放生。我想將來放生協會如果成立了,有條件,比如說龍蝦也可能是南方的,也可能是國外的,咱們放生協會也可以有直升飛機給它運走,這都可以,形成全國的放生網。只要有眾生都讓它得救,這才是非常殊勝的。

還有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我剛才講盤錦有病的那個居士,他現在自己建了一個小寺院。小寺院裡建了一個放生池,專門養烏龜,咱們寺院(海城大悲寺)的烏龜放生都放他那兒去。他給那些烏龜建了一個池子,還要蓋房子,冬天怕冷著,要進入房子裡,要喂。成年地到時間就來寺院取烏龜,取了烏龜就放到他那院兒裡。你看看,他下了多大的功夫。我們每個居士都應該創造這種放生的條件。

另一個是積極促使政府部門給我們相應的政策。當然了,你不能指望政府什麼都給你,又給你出錢,又給你地方,這種想法不要依靠。有這個條件當然更好,更主要的是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應該建立一塊放生基地,哪怕很小,從一點點開始,這都是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如果有這個因緣,我們就會以此為擴大,整個世界就有和平的希望,災難就有消除的希望。

當然了,這個放生的問題還可以從官方獲得一些政策。我的想法不見得對,比如能和政府部門溝通的居士,可以跟政府溝通取得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開素食飯店,因為素食飯店它的吃飯量必然要小,而且也不會做更多的高檔菜,所以獲得暴利的機會幾乎沒有,都是小本生意。如果政府能夠免去它的所得稅,或是某些稅,這樣的話它就能開下去了。如果這樣就會推動素食業的發展。推動素食的話,對放生非常有利益。

從官方獲得一些政策,比如說租一些水塘啦,或一些海面啦,都通過政府來組織完成,從保護珍奇動物入手等,從各個角度來推動這些。另外,更主要的就是說,我們作為學佛人,用一個真正愛護眾生的心和嚴格持戒的精神來感召,叫政府官員也對我們佛教徒進行認可,這樣的話,放生業就會逐漸地擴大起來。

我剛才講了幾個方面, 一個從宣傳方面;一個從政策方面;一個從我們持戒行為方面來推動政府對我們的認可。另外呢,我們居士應該有一個積極的精神,積極參與到放生裡面。這個不能只是觀看,因為放生和這個消災免難是同時完成的。我再講一下,比如說這個杯,我現在放在桌子上,當我拿起這個杯子的時候,大家說這塊兒剩下什麼?這就留下了一個空間,這個杯的拿走和這空間的形成是同時完成的,並不是額外完成的。當我們放一個眾生,必然要消一個業力,只不過是大小,以及你感覺到和感覺不到的問題,絕沒有空過的因果。所以說,我們應該真實地感到放生的真實性、可靠性,而且了解它的因果成熟都是在同一瞬間完成。

所以說,我們大家要大量地宣傳這個,這是一個。另外,每個人都要付出一點努力來形成放生業。有的人曾經抱怨,說:“我學佛沒有幾個人護持我。”他為什麼沒人護持?因為他沒有救護眾生,這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說,沒人護持。如果他做得好,所有的眾生都會擁護的,所以這個也是很重要。

(六)以平等心放生  功德無差別

第六個問題:我總願意買一些便宜的眾生去放,這樣在數量上可以多救一些,請問師父救體型大的動物與體型小的動物,功德有差別嗎?另外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薩聖誕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

這個問題啊,就是買一些便宜的生命去放也是可以的。我們不能要求你說“得放那貴的”。因為什麼呢?放生就是不分別而放生是最好的。當我們進到放生地點,我們碰到哪個眾生,哪個眾生最急迫需要被救護,我們就救護哪個。比如說我們的經濟不到位,我就一塊錢,大於一塊錢的動物買不了,就買小的,都一樣。我們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就可以了,數量多少這個問題吧,隨著自己的因緣。有時候你說這個數量多,那個數量少——有的數量少就不該救嗎?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那數量多就不該救嗎?如果不救也不正確。我們怎麼辦?應該以不分別為開始,比如說我走到第一步,這塊就十個眾生,我先救十個眾生。後面一百個眾生我再想下一個辦法。所以說,救眾生以不分別心救護的功德最大。

“救體型大的動物與救體型小的動物功德有差別嗎?”從功德來講是無二無別的,都是在救護眾生,都是一致的,哪怕救一微塵小的眾生和救一個龐大眾生都是一樣的,因為生命都是一樣的,不能因為大和小而有區別。但是體型大的眾生的感受不一樣,它的痛苦不一樣。大型的動物它的感受比較深、比較多,而且痛苦也比較大。如果從體型方面相對來講,一個動物小、一個動物大,大的渴望被救的這個心更強烈。所以說,我們在救護時,每個眾生都應該救,不管大的小的都應該救,不能分別大的我該救,小的不該救;或小的該救,大的不該救。無論體型大小,我們都應該努力救,這是我們根本的原則。

“另外初一、十五或佛菩薩聖誕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這個問題,為什麼初一、十五和佛的聖誕日,很多的佛教徒要搞一些放生活動,世間也有很多忌諱?比如說初一、十五不許動土,甚至不許出門,為什麼呢?它這有個自然的道理。我們在海邊都知道,海邊初一、十五漲大潮,是不是?因為這個天體的運動,日月的盈虧,它影響人的生理、心理,使人心產生不平。所以說初一、十五是最容易產生心動的時候,特別沖動。所以初一、十五要做些功德,不做一些惡事和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通過這個來控制我們的行為,使我們的行為有節有度,不致於過分而造成其它更多的傷害,它的功德在這一塊兒。實際上,關於放生的問題,我的看法是,天天放生,那就天天是佛的聖誕日,因為佛和眾生是一體的,三無差別嘛。所以說呢,你要天天放生,就等於天天在過佛的聖誕日,所以它的功德更大。大在哪兒呢?在於堅持,在於長久,在於無相。

(七)正確面對放生被捕撈問題

下一個問題:有時候放生剛走,有人就下水撈,我們放生還有意義嗎?怎樣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這個問題應該避免。那一年我到堰塞湖去放生,這面放,那面開著船就去撈去了,確實看到很心疼。當然了,撈的是很少一部分,有的放生放得急,有的眾生昏迷了,所以這一部分就被撈走了,但是我們盡量回避。如果實在沒有放生的地方,哪怕是半夜的時候去放,是不是?這樣就更好了,回避這個捕撈的問題。另外,比如說放淡水魚,如果秦皇島不方便,我們可以到遼寧去放,到內蒙古去放,哪兒有合適地方上哪兒放去。放生不要考慮這個路途遠的問題,應該考慮讓眾生怎麼活的問題,應該在這方面做。當然也有個別的,有的這面放,馬上那面撈,別人拿這個作為一種借口來指責佛教,說:“你看看,你們這面放生,那面就撈。”確實對眾生它有一個放生不徹底的情況,這個問題有待於解決。

但是話又說回來,因為我們放生的時候進行了三皈,這些眾生已經得到三皈了。得了三皈以後,它的報身一旦完了,還可以順著我們給進行的三皈,去投入到一個更好的道裡去,甚至可以將來成佛的,這個已經完成放生應該完成的一部分,一個重要的部分。再說,下去捕撈上來的眾生,也不見得就是你放生的那條魚呀,是不是?這個捕撈的問題,一個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另外還有一個因果的問題。因果的果報如果在那兒,你怎麼都跑不了。就像汽車似的,汽車有時候發生災難了,比如說軋人了,這是這個人果報的問題,那你不能說汽車天天跑,天天就軋人,是不是?不能這麼講,它是一個果報問題。

當然了,我們盡量避免發生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放生基地,建立放生基地也不見得就沒人去撈。過去我們大悲寺,在頭七、八年吧,也在外地承包了一個放生水庫,其中派了兩個居士去看著。最後居士被打多少次,甚至要把一個居士給活埋了,但居士們就是堅決地對抗。最後把那個水庫就保留下來了,而且確實使許多放生的人得到一個放生的環境,打撈的人有的就回避了。

後來這個放生池就被政府給收回去了,因為有人進行搗亂,說我們承包不如法,法院判決的時候也判說我們“承包不如法”。最後沒辦法,這個水庫就被收回去了。雖然他收回去了,但是我們放生的這種行為和建立水庫放生基地的行為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說,最後又感召了我們寺院門前的一個水庫歸入了大悲寺,這樣建立了更穩固的一個放生基地。之所以我們門前有一個水庫作為放生基地,它主要來源於什麼呢?來源於我們以前放生的努力。沒有以前放生的努力,今天就不會感召一個水庫歸入寺院作為放生基地。所以說這個都是因果的問題,不能看一次一事來決定說可放不可放。我們對放生的這個問題一定要堅持到底,不管多困難,都應該堅決去放生。

(八)放生是直接的治病方法  傷害眾生惡報速

下一個問題:家人有病了或生意不好,想起了放生;等沒病了,生意好了,不放行不行?(眾人笑)

這是臨時抱佛腳。臨時抱佛腳也好使,不是不好使,這個沒有問題。就是說這個放生有的不可能這一輩子都能堅持做,如果你在有困難的時候,比如有病啊,生意不好去放生,它必然有一定效果。過去咱們大悲寺有一個居士,他一個妹妹得了可能是是乳腺癌,那時候就問怎麼辦?就告訴他每天都放生,我說:“你先放二十天。”後來就連續放了一個多月,放一個多月以後,然後又到沈陽去拍片子,沈陽定不了了。後來又到北京,經過七個教授的診斷,最後診斷不是癌症,家裡非常歡喜。然後放生呢,你要不找她,她就不放了,不是天天放了。

後來過了能有五、六年,有一天又有病了,然後她說還得找師父去,“師父你看,是不是我這病還得需要放生啊?”她家人都說她:“你看看你,平時叫你放生你不放生,叫你不抽煙你還抽煙,這回有病了你又找師父去了。”我說:“這也好使,沒有問題。”後來又放生一段時間,現在身體還非常健康。

所以說,有病的人進行放生是最直接的一個治療辦法。過去本溪有一個市裡的領導,他並不信佛,但是有個居士和他關系比較好。他得了白血病,住在天津,後來這個居士就問:“怎麼辦?”我說:“多放生。”這個居士很虔誠的,就那一天,把天津差不多所有活的眾生,特別是海裡眾生,用大汽車全都給買掉了,一下都給放到海裡去了。我聽說後來可能又放過一次還是兩次,過了能有不到一個多月,這個病人就出院了,到現在還擔任市委的一個領導職務呢,現在還挺好。這已經將近十多年了,所以這個放生是不可思議的事。原先他一天的醫療費都得一萬到兩萬、三萬那樣,而且最後政府部門都拿不起了,後來通過放生,很快就好了,不光自己減輕了負擔,也給國家減輕了負擔,所以這個非常好。

生意上的問題更應該放生。這個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你放生得生,你幫助別人,別人就幫助你。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例子,也有一個居士,有人要雇他的抓鉤機(指一種用於掘土的工程車),他是開抓鉤機的。他問我一個問題,說:“我去挖一個水池子,就是養殖池啊,養殖魚類的池子。”我說:“你不應該這麼做。”他說:“師父,你說得不對,我要不去抓,他得雇別人。我抓了掙了錢,可以供養三寶。”我說:“你這種理論是不正確的,你抓和他抓它不一樣,他抓是他的果報,你抓是你的果報。佛教並不是需要你拿錢來供養,供養本身的目的就是說讓你去捨掉貪心,這才是佛教根本的原則。”他跟我就探討不通,後來跟我一個徒弟又去探討,我徒弟也勸他,說:“你那麼做不對。”他又把他的理論說出來了,最後他誰的也沒聽。

過了不幾天,他就到寺院來了,他說:“師父,我怎麼辦?我頭一天晚上把抓鉤機開到要挖魚池的那家,第二天早晨抓鉤機就讓別人拿走了,頂債去了。”(眾人笑)這個抓鉤機在哪兒呢?就在唐山,離這兒不遠。那個挖魚池的人和拿抓鉤機的人互相欠債,最後他去打官司,抓鉤機也沒拿回來,又搭了可能是二十多萬也沒拿回來。有時候我碰到他,我說:“你還挖不挖水池子了?”他說:“我再也不挖了。”他說:“如果抓鉤機要回來,我一定要給寺院。” (眾人笑)就是說這個殺生它帶來的果報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他一念不殺生——他本來就有那種業報,如果他不幫助殺生,這個問題就不會發生了。由於殺生的果報,最後造成這樣。

(九)避免固定地點買眾生

下一個問題:放生能不能總固定在一個市場或一個攤位上買?

這個不能固定一個攤位,也不能固定一個城市,應該把它分散開,各地都要買,避免商販利用這機會。雖然我們知道因果這個問題,但同時也盡量不讓那個賣魚的造業,應該分幾個地方買,另外不要固定。

(十)安全的放生環境靠我們自己創造  變相殺生應避免

下一個問題:秦皇島放生條件很好,河裡不安全,這種情況還能放嗎?

這個問題要看是不是救急的問題,比如說在市場買兩條魚,你不放它就死了,那怎麼辦?那我們也得想法放,它活一分鐘也是活,活兩分鐘也得救。我們救生命就是說盡心盡力,不能說這個眾生過十分鐘它就死掉了,我們就不救了。那我們到醫院,如果醫院不搶救我們,說:“你再過一個小時就死了,那我們不救了行不行?”(眾人笑)那我們的親屬或我們個人肯定誰都不滿意。所以說,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地想,它只要是能夠活一分鐘,哪怕它活幾秒鐘,甚至它死了,因為它的神識還沒有離開,我們都應該救護的。

我們僧團行腳的時候,看見那眾生死的,軋死的,我們都進行掩埋和救護。九五年行腳,我走到北京的時候,有可能是兩個老鼠皮吧,已經在馬路上被軋得干干的。當時那馬路上沒有多少人,就一個人在那旁邊站著——不遠的地方。我和性空師就用方便鏟把這兩個干皮撮起來,挖個坑就給埋了,然後我們就坐那兒休息。當休息的時候又來了一個人,他就問我們:“為什麼要走啊?方便鏟是干什麼的?”後來旁邊那人就答了:“他們兩個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剛才我看到老鼠都死了,那皮都干巴了他們還給掩埋了,這一看就是真正的出家人。”就是說出家人的本質就是慈悲,不在於眾生死和不死。我們把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死了也是自己的父母,屍體我們應該掩埋了,通過這個不斷地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另外眾生的屍體如果不能掩埋,其它眾生看了,它也會起煩惱的,起嗔恨心。如果我們掩埋,能夠使我們的心放出一點慈悲來,對所有的眾生都是有好處的。

“這個放生條件很好,河裡不安全。”不安全的情況,上午跟秦皇島佛協秘書長也說了,秘書長也有決心要爭取一個好環境,這是一種菩薩行為。河裡不安全我們得創造安全,比如說我們從市場買來的魚,買了十條、八條或二十條,如果河裡確實不能放,怎麼辦?那我們不能不救,我們救了以後,弄個盆先擱家裡養。等條件好的時候,裝塑料袋裡,給它氧氣,我們可以到哪個水庫,能放生的地方去放。甚至晚上偷偷去放,這都可以的。

講到這兒想起一個問題,就是說有的人知道放生了以後,他就說:“我以後再也不吃活的了。”意思:我可以吃死的。這種說法非常不安全。死的眾生它也有命根,因為它這個眾生的屍身也會起煩惱。因為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眾生,我們去傷害,真正的種子要進入我們種子識裡,通過我們的眼睛,我們的思惟,進入我們的種子識,它也是有果報的,特別這些話不能說。

過去有一個城市,一個土地局的局長他老伴信佛,過年的時候大家就給他送禮,在送禮之前局長就說過:“我們家有信佛的,我不吃活的。”後來這個送禮人,有兩條非常大的大魚,新打上來的,就往他家送。到他家走廊裡了,這幾個人就商量,說:“這局長不吃活的,我們拿活的怎麼辦?那給它摔死吧。”後來把魚給摔死拿到屋裡,說:“局長你放心,這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剛才在走廊裡摔死的。”所以這話不能說,說了以後也會帶來副作用,間接地也殺生。所以說放生要語言美,放生要徹底,要堅決,不能含糊,一含糊了就會使眾生產生誤解,也同樣會造成變相殺生,這都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十一)放生和護生同等重要

下一個問題:放生和護生有什麼區別?現在放生的人多,護生的人少,我們應該如何去權衡?

放生和護生本來是一體的,因為“放”是一部分,“生”是一部分。“生”就是護生,“放”就是解放。而現在放的人多,護的人少,主要是大家對護生這一塊兒講得少,而且沒有想那麼多。責任並不在於居士們怎麼想,而在於我們出家師父的引導。這在於我們,錯不在於居士,因為我們出家師父在這方面引導得少,所以說,眾生想得少。今後就由出家師父多引導,這樣護生的人就會很多。這個護生的功德是很殊勝的,和放生的功德是一樣的。放生是今天的行為,護生是長久的行為。應該互相彌補,這樣的話就好了。

比如現在我們承包一條河,這河裡不讓打撈,你不讓打撈就是放生。不是說你放眾生到河裡就是放生——你護持這一個地方沒人捕撈,那不就是放嗎?何必在河裡打下來以後,我們再去放呢?這樣就更好。多麼希望政府出一個政策,說:“中國人哪,都得吃素,都不許殺生。”這個國家肯定是非常殊勝的。

(十二)吃素放生應稱贊

下一個紙條:吃素與放生有什麼不同?

吃素和放生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吃素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看著是很容易,實際上是不容易的。有的人說:“你看放生我能放一點,但肉我還要吃。”也有這樣的;有的人是:“我能吃素,但是我不喜歡去放生。”這兩個行為我們都稱贊,能做到哪個,我們就稱贊哪個。能吃素我們稱贊吃素的,能放生我們稱贊放生的。如果兩個都能做到,那我們就應該給予獎勵,是不是?給予獎勵。

(十三)放生對生活、事業、工作、學習的好處

下一個紙條:放生對我們的生活、事業、工作、學習有什麼好處?

這個放生啊,它一個是使心裡能生起慈悲。什麼是慈悲呢?就是說中醫講的那種正氣。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有了正氣,有了正念,就會有正行,所以說我們的生活就會愉快,從心裡愉快。我們很多居士進行放生,今天放生了,晚上睡覺你做夢都是非常甜蜜的,非常愉快的,甚至多少天你都會記住這個事情。甚至我們往生的時候,能想到我曾經有過放生行為。

對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的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如意是由我們心情所造成的。如果我們放生,心量寬了而且沒有分別了,對眾生又生起了慈悲,那在我們周圍生活的人他同樣也會感受到。而且我們對他們的態度也有所改變了。對眾生都能慈悲,何況對這些人,能不慈悲嗎,是不是?慈悲這個問題吧,有的人偏注重於(畜生道的)眾生,有的偏重於人,這都不應該,應該平等地看待,這就好了。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例子。也是九五年行腳的事情,走到那個盤錦東郭鎮那塊兒,晚上下雨,沒有休息的地方,後來看到一個飯店旁邊有一個民房,民房窗台那塊兒有塊空地,能把包放下歇一會兒,和那個師父就放下了。因為那個路面全是水,連放包的地方都沒有。這時候旁邊的狗就咬,(編者注:狗咬,方言,指狗叫)後來出來一個老人,問我:“你們是干什麼的?”我們告訴他:“行腳,從五台山出來往遼寧走。”他說:“你吃沒吃飯哪?”我們說:“不吃飯,一天一頓飯。”大家談得挺好。

對面那個狗就開始咬,也是他們家的狗,一個勁咬。我們原先的想法,多休息一會兒,一會兒就走。後來這個女主人就出來了,女主人說:“你們趕緊走,你看看,你再呆著,我們這狗的嗓子就喊壞了。”(眾人笑)後來我說:“你對狗這麼慈悲,你怎麼對人不慈悲呢?”她說:“對啊!我怎麼對人不慈悲,對狗怎麼慈悲呢?”她自己就問自己了。講這個例子,就是說她偏倒一方面了,以自己的愛好來決定的慈悲,這都是不正確的。應該是無緣大慈,兩邊都慈悲就完事了。這女的還很善良,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她在後面還叨咕呢:“我怎麼對人不慈悲呢?”(眾人大笑)

放生會給我們帶來正念,在生活中我們就不會埋怨誰:誰對我有利和沒利,誰對我如何如何,親疏遠近等等的計較。他就會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慈悲。對事業就會專心,他就不會挑挑揀揀。那麼看到眾生的苦,他也考慮到自己的苦,思惟能得到人身不容易,而珍惜生活,珍惜事業。因為這個慈悲本身它就是智慧的源泉,有了慈悲他就會開智慧,學習、工作他就會和別人不一樣,這個非常好。所以說佛法有無盡的寶藏,放生和念佛一樣。

最近學生都在考大學,很多的已經考完了。頭兩天我也思惟一件事情,過去在蓋縣茅蓬的時候,曾經有一個老師,他在一所小學,上面領導要抽查,抽查要考試。這個老師啊,他母親信佛,他也信佛,這母子倆都是老師。當時也沒有准備,這個老師就告訴同學說:“明天就考試了。你們哪,就念觀世音菩薩,就念觀世音菩薩!”學生說:“那行啊,反正我們也沒復習,老師讓我們念觀世音菩薩,那我們就念觀世音菩薩吧!”(眾人笑)

第二天領導檢查,應該是需要進行考試抽查,抽查結果成績優秀。這個老師當時就跑到寺院,告訴師父們:“真不可思議,我教大家念觀世音菩薩,這學習反而上去了。”(眾人笑)就是說什麼呢?就是說佛法不管是放生、念佛也好,念菩薩聖號也好,都會開智慧的。我們只要是努力,這好處是說不盡的。

(十四)放生受傷乃至死亡眾生 以三皈依種得度因緣

下一個紙條:放生時有些眾生已經損傷,放了也未必能活,這種情況還能不能放?那放還有意義嗎?

放生啊,我們放生不光是解決今生的問題,還要解決來生的問題。因為我們人有壽祿,壽祿到的時候,我們知道學佛人要助念,要往生西方,其它眾生也存在這種機會。臨終的時候,病苦的時候都需要一個助念或是一種開示,比如說如果它已經損傷了,只要是有口氣,甚至已經沒氣了,不能活了,但它的神識並沒有離開,如果我們進行三皈依,或用我們的慈悲心給它放生,它都有可能超生,脫離畜生道或是往生西方,所以說這很有意義。放生不能說看到活了就是放生,我們更主要一點要為眾生講佛法,要進行開示,不光是要念佛,還要講戒律。現在我們缺乏的一條就是誦戒,放生的時候都念佛號。比如人往生的時候也念佛號,實際上更主要一條應該念菩薩戒,念戒助往生,這個是非常殊勝的,大家也可以試一試。

剛才講的這些都是放生的問題。我剛才說了,用心靈去關懷眾生,就是說你把眾生看成是你心裡的一部分,也是和眾生一體,這就是用心靈去關懷眾生。如果你把眾生和自己分別開來,那就不是用心靈了,你只是用心,用心你可能是用世間的心,並不是出世的心。我們應該用出世心去觀察,因為這個法界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說我們用這個觀念去理解放生,這個放生才會更具有佛法的意義,眾生才能真正地解脫。

(十五)踐行放生與持戒  以行動締造社會和諧

下一個問題:他第二個問題也寫得非常好——“用行動締造社會的和諧”。

從“締造社會和諧”這個行為來講,不光要用心,還用行為。這個行為也很重要。那什麼是使社會和諧的真正的行為呢?就是說,應該在持戒的基礎上去搞好放生,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行為,也是發願。什麼是願?持戒為願。佛講戒律就是願,戒律就是行。所以說,我們在持戒的基礎上去搞好社會的和諧,搞好放生。因為這個放生不光是要說,而且要努力去做,不能因為一個微小的問題就不做了。很多的人哪,有時候看到一個螞蟻受傷了他可能不救護,但要看到一個大的動物他可能救護,這樣都是不可以的。我們應該是哪怕就是一個蟲子,哪怕針尖大的小蟲子也應該救護。這個救護的方法它有很多,比如說我們現在有時候經常吃綠豆糕,特別是沒有塑料袋包裝的綠豆糕,你在吃的時候,應該用一杯熱水,放一雙筷子,把綠豆糕放在筷子上,這個熱氣一熏,如果這個綠豆糕生了針尖大的小蟲子,它馬上從底部就爬到上面了,你這個綠豆糕就不能吃了。有時候綠豆糕出廠時間長了它都會有蟲子的。應該把這個原則落實在我們的行為上。

另外很多的居士啊,有很多是家庭婦女,需要家庭生活。有個人曾經問過我,她說:“師父,我上市場去買菜,買來的菜有蜜蟲,你說怎麼辦?”我說:“你撿了個大便宜啊,花了一個白菜的錢就買了這麼多的眾生來放生,這不是好事嗎?”最後她明白了:“啊,這是一個好事。”所以我們到市場買菜,發現有蟲子的菜,我們應該給它買下來,甚至高價給它買下來進行放生,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還有一些微細的東西。過去我曾經遇到一個螞蚱,死了。這個螞蚱可能是一個母親吧,它身上帶了很多的小螞蚱。小螞蚱有多大呢,也就是針鼻那麼大吧,比針鼻小一點,比針尖稍大一點,你要不仔細看就一個小紅點。後來呢,我就對另一個螞蚱說:“你看看這個螞蚱死了,帶了好幾個孩子,你能不能給它撫養過去。” (眾人笑)我這試著說。後來就是——我有點想不起來了,可能是我拿著棍啊,把那個小蟲子拿起來放到那個螞蚱身上?那個螞蚱一動不動地等著這個小螞蚱——那個小紅點跑到它的腿上,然後那個螞蚱才走。你看眾生就這麼點它都會有靈性的,所以說我們用行為來救護眾生,不一定都是買,在每時每刻都要救護眾生。比如說走道遇到蚯蚓在太陽底下曬著,我們要趕緊給它撿到一個濕地方去,去救護,這都是應該做的事情。

另外呢,用行為來創造和諧的社會,這是佛教徒應該做的。佛法主要在於行,不在於說。很高的理論如果沒有行,它是落實不到心裡去的,也落實不到你的種子識裡去,所以說行為對我們來講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們隨時隨地要糾正這些。所以說,一個社會的和諧啊,它不是人類的和諧就叫和諧,應該所有的眾生跟大家都一起享受著和平、快樂、幸福,這才叫和諧。不能說我們很幸福、很愉快,而其它眾生很苦,這就叫和諧。那種和諧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我們應該讓所有的眾生,有情的眾生都能和我們一起和諧,這才是可以的,像一個大家庭似的這才好。

過去我閉關的時候,親藏師——有的認識親藏師,那時候他給我護關。那天突然烙了兩個還是三個小餅,油餅,這麼大的小油餅。我正在打楞嚴七。我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掰一塊食物給耗子,我一吃飯的時候,耗子到時間它就來取。那天我就特意掰了一大塊,那一塊我現在還能想起來,能有這麼長,這麼寬,我就放在這個旁邊。我尋思它來取啊,它看著就能拿走了。那天那耗子就出來了,出來了我尋思它能取走。我緊著在那吃飯,尋思它拿走就完事了。我想它一定很高興,今天有油餅能挺高興的,我都高興,它能不高興嗎?(眾人笑)後來我發現那個耗子它沒取那塊油餅,它直接就奔我那碗裡去了。我那碗裡有兩塊這麼大的油餅,它叼著一塊就跑。(眾人笑)那個老鼠不大,叼著油餅還一蹦一蹦地,就把油餅給拽走了。

當時我就說:“你這貪心也太大了,我都給你掰一塊,就夠用的了,你怎麼拿這麼一大塊?”說完當時就想:“完了,壞了!它肯定不過來了。”果然,這餅叼走了以後,這個小老鼠離老遠再也不過來了。還有往前的沖動,但是後面有個老老鼠啊,估計是叫它,不讓它過來,可能是父母之類的。說:“你別過去了,人都生氣了你還敢過去?” (眾人笑)所以說呢,這個我們應該用行為創造這個和諧,不要光考慮我們,也要考慮其它的眾生。當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留出一口,要捨給其它餓的眾生,這也是很重要的。

現在咱們的僧團也是,很大一部分僧人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從自己口中留出一口喂給眾生。應該平時要培養這種慈悲心,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說“用行為來創造和諧”,這種提法非常正確、非常現實,是我們佛教徒應該努力的。

(十六)用慈悲拯救世界

下一個問題:用慈悲來拯救世界。

這句話太正確了。因為這個世界之所以有災難,就因為失去了慈悲。因為沒有慈悲,這個世界就變成了災難重重,地也動、山也搖,各種災難都會來了。所以說人心動鬼神就動,鬼神動整個宇宙就動。我們應該怎麼辦?用慈悲來拯救,慈悲從我們的心做起,從每個眾生的心做起。用什麼心來慈悲?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慈悲來拯救世界,只有這種慈悲才能真正地拯救世界。

當然了,我們剛開始發不出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怎麼來發?一個是不斷地救護眾生,捨命去救護眾生;另外一個就是嚴持戒律,因為戒律是菩提之本,一切的善根都由戒律生起,如果有了戒律,一切善根都會生起,慈悲也得靠戒律來生起,所以說我們居士應該嚴持五戒、八戒,還可以隨學沙彌十戒。用這個戒律來不斷地培養自己的慈悲。因為只有嚴持戒律,這個慈悲才會真正生起,它生起來的時候就是菩提,就是無相的慈悲,這種慈悲對拯救世界是很有用的。當然了,我們有時候做不到,先從目前、眼前一點點做起,慢慢往這個方向培養。所以我覺得今天寫的這三句話非常有意義,非常好!

下面我再回答一些其它的問題。

(十七)應常去寺院 親近三寶

下一個問題:師父,一個人修行如果沒有條件去寺院,懈怠時怎麼提起正念?

這個問題呀,沒有條件去寺院這是一種借口。因為我們既然成為一個修行者,進行了三皈,三皈就要常禮僧,到寺院裡,不光在家要拜佛、要拜法,還要拜僧。應該常去寺院禮拜,能提起正念,因為三皈依是我們成佛的基礎。如果沒有三皈依,一切都不能成就的。所以說三皈依必須時時完成,不可一日不完成,不管是吃飯、睡覺、走路或是放生,時時都要完成三皈。所以說,我們不斷地完成三皈才能成就佛法。一個人如果沒有條件去寺院怎麼辦?應該創造條件,哪怕走路的時候,看見僧人也要頂禮,這個僧相就會使你提起正念,這是應該的。

因為佛不住世了,這個法有,僧現在還住世。如果我們在僧住世的時候不去禮拜,就會失去了這個恭敬心。既然僧在世,千裡之內都應該去的,只要不超過一千裡你都應該努力趕去。這樣的話我們的福報和三皈的正念就會提起來。懈怠的時候應該是這樣做,不要找理由,應該創造條件,你哪怕一個月去一回也應該去的,這個問題我想不可含糊。有的認為這個寺院不如法,那個寺院不如法,你可以找如法的是不是?這是一個。再一個,出家人就現僧相這一條已經就比我們在家人強多了,所以說我們應該去禮拜。

(十八)孤獨和寂寞是修行中必經的一個過程

第二個問題:修行過程中,是否忍受孤獨?感到孤獨寂寞怎樣排解?

修行中要忍受孤獨。本來就是無我,忍受孤獨是正確的,不管有人沒人,我們這個心應該有一個孤獨感。這個孤獨就是一種什麼呢?就是不攀緣,緣斷了,剛開始就會感覺到一種孤獨。實際上,孤不孤獨呢?他不孤獨,因為什麼呢?在佛法裡沒有“孤獨”二字。佛講的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孤獨在佛法裡不算個什麼,是不是?但是修行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種孤獨,孤獨時應該感到高興,寂寞時應該感到高興。孤獨和寂寞正是走向修行道路的一個過程,應該高興就好了。如果你去傷感反而是錯誤的,傷感就會傷到心,就會離開了這個佛法。應該感到高興——既然感到了孤獨,又感到了寂寞,說明你的修行有所進步。眾生之所以在六道輪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攀緣心。到處攀緣,互相在一起你攀著我,我攀著你,這就感覺到有生活的意義,實際上這就是輪回。如果斷掉了攀緣,它必然有這種現象,是正確的。

(十九)病人是福田  包容即治療

下一個問題:腫瘤病人很愛發脾氣,該怎麼勸導?

這個腫瘤病人愛發脾氣,最好的勸導就是不勸導。因為他發脾氣,他就有一個發洩的地方,你要讓他發洩。關鍵不在腫瘤病人,在於你怎麼去領受。比如說病人發脾氣,你能和病人去計較嗎?不能計較,而且去歡喜地接受。如果你認為他跟你發脾氣後,他的病就會減輕了,你就應該歡喜地接受,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就是應該怎麼辦呢?給這個病人頂禮。每天給他磕幾個頭,早上磕幾個頭,晚上磕幾個頭,如果當面不好意思你在外面磕。你心平了,病人的脾氣馬上就有所改善,不是你勸導他,而是你應該怎麼修行的問題。應該把病人看成是福田。不管他是輩分比你大也好,比你小也好;也不管是男也好,女也好,他都是福田。應該盡心盡力關懷和照顧,這樣才能對我們修行佛法有益處,對病人也有益處。

(二十)盡全力而放生  以無相為回向

下面有個問題:有時自己就在想,放生時以何種發心為開始,以何種回向為結束,可以使放生功德殊勝圓滿。這是第一個問題,師父。

以什麼為開始呢?就是眾生和自己是一體的,以這個開始。以什麼回向呢?就是以不回向為回向。因為你回向都是有目的的,我既然放生,眾生和自己一體了,那還存在回向的問題嗎?那就不存在回向的問題了。所以說,這個放生問題一定要盡量努力吧,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到無相的放生,但是我們盡量去思惟、去這麼看,看久了我們就會慢慢體會到這裡深深的意義了。因為這個意義它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得通過長期地放生。

放生還有一個爭奪的問題。因為你要放它,它同樣有被殺的業力,所以說放生的時候要盡心盡力,應該有時候豁出生命去做,甚至要像祖師大德,有時候不擇手段地去救。包括過去有一個金山活佛啊?是哪個大德?是哪個我記不清楚了,他曾經看到一個飯店門前有一缸魚,去跟飯店說,店主也不放,最後和尚沒辦法怎麼辦?把這個缸給推倒了,都給放到河裡去了,因為河就在飯店前面。最後他怎麼辦——我就趴著叫你打一頓得了。有時候就得采取一點手段,去把這個放生完成。

還有一個居士去放鴿子,去買眾生,提前說好了多少錢一個。後來賣鴿子的人一聽說他放生就不賣給他了,你說多少錢買我就不賣給你,說:“我這給飯店留著。”他倆就僵持不下了。這個居士說,我多給你錢。“多給錢也不要,就是不賣。”所以這個是因為眾生的業力的關系。最後這個居士怎麼辦?告訴自己的司機再找兩個人,連喊帶嚇唬他,說:“你趕緊地拿個棒子,把他那個床子給砸了,把人也給我打了。” (編者注:床子,方言,意為做生意的小鋪面,這裡指販賣眾生的攤位。)那個賣鴿子的人說:“得了,你別打我,趕緊給你吧!”(眾人笑)雖然這個手段有點過分,但是必要的時候——我不是贊成啊,但我希望能把眾生救下來。寧可挨罵、挨打,甚至背點因果也應該救護眾生。

(二十一)放生得幸福、事業、治病多項利益(共四個問題)

下一個問題:如何保全家幸福安康?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放生,最直接了。吃素放生,全家幸福安康。

第二個:如何快速達到學業、事業的最佳狀態?

那也是放生。如果放生有了慈悲,你就如同有人助,你本來這個問題不會思考,但由於你的慈悲生起的智慧,馬上很多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事業上就有人護持。因為每一個眾生它都有很多眷屬,你覺得放一個眾生是吃虧了,但是你不知道它的眷屬從各個方面來幫助你。

過去我在本溪茅蓬山上的時候,那個小豆生蟲子了。生的那小蟲子鼻子特別大,後來就給那些是凡生蟲子的小豆都挑出來,裝在一個塑料袋裡放到山林裡,叫它自生自滅了,叫它自己生活去。這一下損失不少小豆。那時候晚上就做個夢,夢見有一個人,說他叫列寧,來找我來了。(眾人笑)給我兜裡塞錢,都塞到我兜裡了,我馬上把這個衣角給抖一下,我說:“我是出家人,不摸錢,有戒律。”我把錢就給扔到地下了——我抖落那個衣角,這個錢就掉地下了。旁邊一個居士就給撿走了,這個居士正好是山下村民。

第二天那夢中居士的母親就挑了一筐蒸的饅頭上山來供養。就是說當你救護眾生的時候感應是很快的,我講的小蟲子它這個鼻子特別大,所以做夢就夢見一個列寧,列寧不是蘇聯人嘛,個子還小,然後鼻子還大。是吧?(眾人笑)回來這個居士把錢撿走了,正好他母親第二天就把食物送過來了。

所以說你的損失,你救了眾生馬上就給你補上,它不會虧待你。我們救護眾生不要怕吃虧,說家裡有幾個老鼠,或有幾個蟑螂它影響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弄壞了很多東西,你不知道它的眷屬幫助你多少。比如說,有小偷上你家裡來,老鼠可能就把小偷給攆跑了,這事都是常有的。所以說你救護它,它就救護你。這個提升事業最好、最快速的就是放生。

下一個問題:如何治好自己胳膊沒勁?

這個問題我說它還是放生,就是說你多跟放生小組一起去放生,當你一放生的時候就忘了胳膊疼了,時間久了就能鍛煉好。(眾人笑)另外從因果來說,胳膊、腿沒勁或疼痛都是由於殺生所引起來的。過去有一個居士,六十多歲了,一個女居士,她有一天腿疼,我說:“你是不是殺生所引起來的?”她說:“可不是!我做小女孩的時候就喜歡割那螞蚱,把底下倆腿給掰掉了,就留上面那個大腿來回蹦。一看它擱那兒蹦我就特別高興,到現在我腿也疼。不治療還可以,越治療越重。我的病就是那時候殺生得來的。”所以說,那個胳膊、腿沒勁也好,疼痛也好,都是殺生業引起來的。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放生、忏悔。

這個條:我前兩天做夢,夢見太陽黑斑兩年後爆炸,如果是真的,怎麼樣救護眾生?更希望您收我為弟子。

那你就放生,放生最快了。(眾人笑)

(二十二)病重臨終前可為其放生 皈依三寶

下一個問題:尊敬的法師,向您請教一個問題,有一個佛友的丈夫現在是胃癌晚期,已接近命終,他本人不信佛,其妻子兒女全信佛,家中想在臨終前替他皈依三寶,是否如法?臨終用佛法儀式相送,如果不皈依是否能得到同樣的利益?請法師開示。

第一個問題,就是放生,這個放生啊,很主要的。臨終的時候如果他願意皈依三寶,可以給他皈依三寶。雖然他不信佛,如果用佛法的儀式——皈依三寶來相送,他能不能得到利益呢?是能得到的。比如說我們所供養的伽藍菩薩,也就是關雲長,關公,他就是中陰身得到皈依的。在中陰身的時候他喊冤屈,後來遇到一個老和尚給他講,說:“你冤屈,過五關斬六將,那些被你斬的文丑、顏良的頭都給割下來了,他們不冤屈嗎?”通過講法,最後他皈依了佛法,最後發心護持僧伽藍,我們就稱他為伽藍菩薩。所以在中陰身這一段是可以進行皈依的。

(二十三)吃素要靠自己堅持

第二個:家中只有一個人信佛吃素,其他人要吃葷食,我們佛弟子應該如何做好?

我們應該堅持,有一個人就有一份希望,你就是全家的希望。全家都吃葷,現在就靠你了,你就是希望。如果你堅持不住,那這整個家就是黑暗了,是不是?所以應該堅持住。比如說他讓你做葷的,你怎麼辦?我告訴你一個辦法,他要是拿著肉或是魚叫你做,你給不給他做?給他做,給他做得不能吃了,做糊了,下回你想做他也不讓你做了。當然這個是保密的啊,回家別說。(眾人笑並熱烈鼓掌)這個問題,有時候非常時期,也得采取非常辦法。如果他讓你去買葷食,你也去,等到他吃飯的時間都過了你再回去,他下回也不用你了。(眾人笑)

(二十四)多放生忏悔墮胎罪業

下一個問題:師父你好,我打胎多次,甚至罪過非常大,怎樣才能減輕罪過?現在每天晚上念《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可以嗎?還怎樣讓墮胎嬰靈盡快離苦得樂,超生三地?

這個問題就是說通過多放生來作為忏悔,這個非常殊勝。心裡忏悔,真正在心裡忏悔。而且用行為,行為才是真正的在心裡忏悔。只有行為做到了,心才能做到。因為這個行為和心是一致的,如果光說是心能做到,而行動做不到,並非是一個完整的行為。所以應該什麼呢?應該多忏悔,如果能見光、見佛,這樣的忏悔,罪業就滅掉了。

(二十五)眾生形象也應尊重

下一個問題:弟子請問一個問題,就是寺院內的木魚代表什麼?什麼人可以敲?什麼人不可以敲?

木魚刻上一個魚,這種做法呢,我們不贊成,刻個魚、刻個龍腦袋讓大家敲。過去說木魚上有個魚,這麼敲它,魚就消業了。我說你這是給眾生找苦惱。木魚,為什麼要敲木魚呢?它這個動靜是讓我們回收六根,因為木魚聲能提起我們的正念,和大磬一樣。為什麼有磬和木魚呢?因為在我們回收六根的時候,回收到一定程度它就會產生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和木魚相似、和大磬相似。所以說佛教就用木魚、大磬和引磬這之類的來收回六根。它們就代表六根回收的意思,也就是讓我們眼睛不放逸的意思。

另外呢,給一個木魚刻上一個魚,這種做法並不是特別妥當的。因為一個眾生它本來就挺痛苦的,你再敲它,它不更痛苦?是不是?養成習慣了,你見誰腦袋敲誰腦袋。(眾人笑)你看佛(前世)敲那個大魚的頭三下,這一世還頭疼三天呢,那我們成天敲,那得頭疼多少天,是不是啊?最好是不用這個。咱們寺院也有敲梆魚,梆魚一般都是木魚刻上一個魚。我們就給改了,改成雕了兩個龍,龍呢,中間放個珠子,咱敲那個摩尼珠,讓龍歡喜。(木魚上刻魚,指在法器上刻繪出完整清晰的魚的圖形。)

(二十六)放生不在數量 在於盡心盡力  遇假僧人行騙應報警等綜合問題(共五個問題)

下一個問題:請教師父,放生是一次花很多錢放還是同樣的錢多次地救護眾生?

就是說我們盡心盡力就好。不在於多也不在於少,你這個心是盡心盡力去救就合適,你考慮了今天,你別考慮明天。

下一個問題:在逛商場時或停車場旁見到僧人模樣的大仙來算命或送佛像這種情況如何應對?

應該馬上報告佛協或是公安局,因為他是假的。這個問題不要客氣,不能因為他有一個僧相我就允許他。因為一個假的他會破壞很多真的,會給佛教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不能放任自流,這個問題應該揭露。如果很多居士都在維護佛法,而不讓假僧人出現,這個問題就好辦了。

下一個問題:請教師父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含義,請開示。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實相,也就是我們的如來藏性,也就是佛。

下一個問題:恭請法師慈悲開示,怎樣為已故人放生及為其救生的益處?

你就什麼也別想,你只要放生就會得到益處。我給舉個例子,比如咱們這周圍是大山,如果你喊一聲:“我要幫助你!”這個周圍山的回聲效應它就會反應:“我要幫助你,我要幫助你,我要幫助你……”四面八方都會幫助你。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自然就會得到一種反應——幫助你。所以說,你救護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會為你救護親人。你不要故意為救護親人去放生,這樣獲得的利益更大。

下一個問題:請法師開示:第一、是不是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念佛,有沒有不恭敬的事?

除了衛生間不可以念佛,剩下其它都可以念佛。但這個念佛不一定說嘴念就是念佛,我們的行為,我們的作為符合佛法,符合佛的戒律都是念佛。應該這麼看,所以說這就是處處在念佛,時時在念佛。

(二十七)如何向他人介紹佛法

第二、向他人介紹佛法,導致他人造口業,毀謗三寶怎麼辦?怎麼能圓融?

這個向他人介紹佛法,導致他人造口業,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我們介紹佛法的時候要觀機逗教,要看好時機,看好時間、地點才能給講佛法。有時候有些環境啊,比如說他正在罵人、打仗,在火頭上,你給他講怎麼往生西方,他肯定不愛聽,所以說一定要有方法。(眾人笑)但是有一點,我們介紹佛法,不一定說出來就是佛法,說出來只是一種方法,我們的心清淨了就是佛法。你相信你的心,相信心才是佛法,這樣就正確。如果你相信你嘴說的是佛法,那你已經遠離了佛法。所以說,你所講出的一切它很可能就不是佛法。你心裡如果無相,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度化眾生。

另外也不要怕人毀謗,說怕人毀謗我就不說了。教化眾生有時候也很難的,你看常不輕菩薩,有時候頂禮別人的時候,也招人打啊、罵啊。你像乞食生活的時候,剛才看那個碟(《解脫之路》),我們行腳乞食時也照樣讓人攆。人也罵我們,什麼騙子啊,還有練武術的,少林寺的……還有那個耍把戲的,都有,反正種種吧。但是我是這麼想:他罵的不是我們,罵的是假和尚,是不是?他罵得越多,有時候我還高興,說明他還有正念。

(二十八)世間沒有所謂的“三淨肉”

第三個:在家人結婚辦酒席,要不能全素,可否用“三淨肉”或更圓滿的方法解決?

這個問題,“三淨肉”是不存在的,不存在這個“三淨肉”。佛當時啊,剛開始是開緣,因為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因為那個眾生的命是佛用慈悲力所化的,沒有命根,才說開三淨肉。後來佛在《楞嚴經》已經指了,吃肉得無量罪,是不允許的。所以說不存在三淨肉,最圓滿的解決方法那就是不結婚。(眾人笑)

編者注:關於三淨肉及殺生果報

在《涅槃經》中,佛告迦葉:“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問佛:“世尊,雲何如來不聽食肉?”佛言:“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佛言:“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

佛在世時,有一段時間允許弟子食肉,但吃的並不是眾生的肉,而是由於當時的環境所限制,沒有食物,故佛以神力而現化肉狀,是為了讓弟子維持生命,以繼續修道。在《楞嚴經》卷六中,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入楞伽經·遮食肉品第十六》中佛明確告訴,是沒有所謂“三淨肉”或者“五淨肉”的,佛言:為利殺眾生,為肉追錢財,彼二人惡業,死墮叫喚獄,三種名淨肉,不見聞不疑,世無如是肉。

又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佛言:復次大慧,凡諸殺者為財利故殺生屠販,彼諸愚癡食肉眾生,以錢為網而捕諸肉。彼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鉤網,取彼空行水陸眾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食肉。大慧,我有時說遮五種肉,或制十種,今於此經一切種一切時,開除方便一切悉斷。

(二十九)綜合問題(共十三個小問題)

第四個:請問法師,怎樣念佛才能收住心?

怎樣念佛才能收住心?就是說想收住心,不是說你用嘴念佛收住心,而是平時的行為,應該攝住眼、耳、鼻、舌、身、意。比如上市場、逛商店,你東看西看,你回去就念佛,你能收住心嗎?不可能的。你必須平時不看、不聽、少思惟,再念佛的時候這個心才能收住。

下一個問題:怎樣修戒定慧?

怎樣修戒定慧?第一個把戒律先持好,再研究定、再研究慧。先別說遠了,先把五戒持好,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再研究明天的事情。你戒律持好了,自然它就生定,你定有了,自然它就有慧。這個戒定慧本來是一體的,都由於我們好高骛遠,以為是先修定,或先修慧就可以直接得到利益,實際上你想真正得利益,還得從基礎,從戒做起。

下一個問題:我現在放生,家裡還在吃魚和皮皮蝦,我該怎麼辦?有時候很煩惱。

這個問題就是說你放生,家裡吃魚你就吃素,跟他們唱對台戲。有時候他們嘲笑你,你忍受,時間長了,他慢慢就會改過來。因為一家人互相都有個同情心,有很多人在不懂得吃素的利益時,他必然有一段過程,要有一個通過觀察了解來生起信心的過程。所以說,得有耐心。

下一個問題:尊敬的上妙下祥法師,我遇到境界現前時應該怎麼解決?第一個:我愛生氣,心髒不好,不知道該怎麼用佛法來解決?

這個愛生氣分在什麼時候生氣,比如說你打坐的時候、念佛的時候,別人搗亂了,就是說突然有個動靜,這時候你突然就生氣了:“你看我坐得好好的,你為什麼要影響我?”氣特別大,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他正好一開門,一影響你,你應該馬上念一句:“哎,我怎麼沒開悟啊?他這麼一鬧我應該開悟才對。沒開悟說明他這個動靜還太小了,再大點就好了。” (眾人笑)所以你就不生氣了,這個勁就轉過來了。

第二個:每當想到家裡人在外面開車,心裡有點不往好處想,該怎麼樣轉境?

多誦《金剛經》和《心經》,多放生。

下一個問題:頂禮妙祥師父,我們學佛總找不到方向,請師父開示,如何輕松自在地學習佛法?

輕松自在,就是說你想讓心裡輕松自在,還是讓身體輕松自在?如果身體輕松自在,那就沒有佛法;如果你把你的身體、行為捆死了,你的心裡就會自在。心裡自在了,最後才能一切自在。所以說真正的方法就是嚴持戒律。

下一個問題:至誠頂禮上妙下祥師父,聽說不能供養三寶金錢,但這樣會很不方便,如果我們居士在廟裡吃飯不放錢的話,是否屬於占廟裡的便宜,是不是種了惡因?如果給師父錢的話是不是污染師父?請師父解答弟子的疑惑。

這個問題在我們寺院是這麼解決的,就是說絕對不能供養三寶金錢,這是佛的戒律,不是說哪個寺院要做,哪個寺院不要做的問題。如果居士在廟裡吃飯又不放錢,你可以干嗎呢?你可以干點活兒,擦擦玻璃啊,打掃打掃衛生,因為你勞動了,要付出的,給你飯吃是正常的。如果你還有做不到的,你下回可以帶點鹹菜來把它補上,這都可以。另外這個給師父的錢,有時候師父慈悲,有的就抹不開面子了。這樣是不好的,不應該供養。不供養出家師父錢正是維護佛法。

下一個問題:尊敬的妙祥大和尚您好,現在昌黎境內有小孩被偷的傳說,聽說五個小孩被偷。請法師您等大慈悲,用您的大慈悲心保佑這孩子平安回來。我看到您突然想到,相信您能救他。

這個咱們一起回向吧!這是個傳說,這個問題也是個因果問題,多放生來改變因果。另外還得靠公安部門來解決這些問題。

下一個問題:請法師慈悲開示,如何看待現在出家人朝聖?

出家人朝聖本來是一種修行方式,現在有的是和旅游差不多,這個就不合適了。朝聖是為了增加信心、去學習,這可以。如果說是為了旅游、觀光、看看熱鬧,有居士陪同,花了很多的錢就不合適了。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曾經有一個海南航空的副總,他說:“達摩祖師不在少林寺,在一個什麼地方。”我不太清楚。他說:“你可以去看一看,坐飛機去,沈陽的飛機我給你聯系。”後來過了不長時間,沈陽飛機場就來人了,問我什麼時候去,我說我不去。後來又來了一次我也沒去。我的意思是說:我自己那點地方都沒看明白,還看別的地方?(眾人笑)

第二個:現場聽經和在家聽光盤有什麼區別?

現場可能是道場,因為道場它遠離了家庭。家——什麼叫家呢?煩惱叫家,滅掉善根是家,所以家它能滅掉善根。雖然你聽經,但是染緣太多,你只能爭奪很少一部分功德,你奪回來也很少,所以說在道場聽經和在家聽經它是不一樣的。

第三個:請開示實相忏?

實相忏也就是說我們證到了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這才叫實相忏。這個實相忏,換句話說和見性差不多,叫實相忏。

第四個:目前出家女眾如何修行?

目前出家女眾應該如何修行?嚴持戒律。女眾在末法時期修行的行力很大很好,但是一定嚴持戒律。因為現在有個安全修行的地方,我們應該珍惜,特別是戒律方面應該嚴持。而且女眾修行都很上進,這很可喜,但是一定要把握住機會。至於戒律方面,一個是八敬法,應該把它堅持住;另外結夏安居把持住,剩下的就是每天研究戒律,這個很好。

下一個問題:請師父開示《金剛經》中的“一合相”?

這個《金剛經》說的“一合相”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凡相都是虛妄的。

(三十)不觀而觀為觀

第二個問題:怎樣觀修?弟子就是觀想不好,觀想不好的境界。弟子出家之前一直上不來氣,後來背直不起來,想知道什麼因緣造成的業力,以便誠心忏悔。

這個觀哪,什麼叫“觀”?有人認為我以眼睛瞅為觀,實際上是不正確的,不觀而觀叫觀。如果你不觀才叫觀,如果你用心去觀反而不是觀。不觀是觀,但不是昏沉,說“我不觀我就昏沉”,這不是。還不許昏沉,還不允許用心去思惟。如果你思惟,比如說有一個佛菩薩,或有一個誰來了,如果你用這種思惟,那已經破壞佛法了。應該是一切都放下,不要有任何思惟,甚至一點念都不讓它起,那本身就是觀,久了自然會出現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出現的時候也不要動念,因為它只是一個灰塵,特別是不能打妄語,出現境界不能打妄語。

過去我在打坐,在那個蓋縣茅蓬打坐的時候,在一個小棚子打坐。正打坐的時候,突然觀到這個山河大地全是冰川。我說:這怎麼觀這麼一會兒,這山全都變成冰川了,周圍也都變成冰川了?我用眼睛瞅瞅周圍,稍稍動動,眼睛斜一斜、看一看,也都是冰川。什麼原因呢?我心說:“我這觀出相來了?不對,肯定這裡有毛病!”我就繼續找,後來才找著,眼前窗戶上有個塑料布,塑料布擋著那旮有一滴水,因為時間長了,觀的這個念頭進入那水裡去了,所以看什麼都是冰川。實際上就是被外頭的一種現象給騙了,所以說輕易不給自己下結論,有很多的“觀”是一種假相,並不是真的。不觀是觀。

這個“上不來氣”啊,一個是什麼原因?粘連。比如說後背疼,因為總靠著牆坐著,有粘連它也會上不來氣。再一個就是氣血不足,比如傷氣了,造成一種氣血不足。如果後面粘連的時候可以背個包,像行腳一樣使勁走,把那個粘連給抻開,硬抻硬拽,拽開就好了,它就不疼了,氣血就上來了。再一個就是什麼呢?就是說確實屬於氣血不足的,可以用中藥補一補。這個不管它上來氣,上不來氣都得修。至於什麼因緣形成的,不再考慮了,就考慮現在怎麼努力就完事了,其它的一概不考慮,過去的心不可得。

(三十一)“附體”是心理暗示的結果 

下一個問題:師父您好,我們在家修行,身上有眾生該怎麼處理?您能在此道場給它們皈依,或超拔它們嗎?

這個問題,關於身上有眾生這些說法,遼寧要比河北的重,遼寧有時候農村信佛最好的家庭也供著大仙。身上哪兒難受了,他說眾生“附體”了。大仙給看了——也就是巫醫神漢給看了,說這是什麼什麼冤親債主找你了。這些說法都不是佛教的,都是民間一種大仙的說法和一種道教的說法。佛教絕對不允許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是破壞修行。因為佛法真實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離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唯心造。如果我們這樣思惟就遠離了佛法,就變成了鬼神教了,這是不正確的。

雖然佛法也講到六道眾生的輪回,但只是講六道眾生的輪回,講的是因果,因果是破自然外道的。所以說我們應該更加進一步了解佛法的實相,應該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去考慮就對了。因為這個很多的“附體”,所謂“附體”是意念力的關系,或某人暗示的關系。比如說我們這個牆,如果有人說是觀世音菩薩在牆裡面呢,我們用眼睛使勁瞪著看,時間久了那觀世音菩薩就出現影像了。你再觀一觀,觀世音菩薩就下來了。那是真的嗎?不是,是你眼睛疲勞所造成的。

所以《楞嚴經》講過,這個意思大致就是說,(編者注:師此處是舉看觀音菩薩的例子以說明《楞嚴經》中“結暗成色”的法理,在經文中並非是以看觀音菩薩為例子。)如果牆裡有觀世音菩薩,那何必用你眼睛看才出現?如果是空中有菩薩的話,你何必還瞅牆呢,是吧?你眼睛裡有菩薩,你何必還用看空中、看這個牆干嗎,是不是?那在你心裡,張開眼睛就應該有菩薩才對,為什麼還要瞅呢?所以說三者都是虛妄。由於我們“結暗成色”,大家記住這句話——結暗成色。你瞅久了它就會產生色相的堆積,色相堆積就會產生影像,所以說我們心念一動彈就產生影像。有的把這種現象就解釋為什麼眾生“附體”,這是很不正確的,是遠離了佛法的。所以說有很多的精神上崩潰,出現了這個幻聽幻覺,就是這麼個現象。

這種說法非常坑人,有的很年輕,精神就不正常了;有的大學念不下去了,也是這麼個原因,這個一定要遠離。所以我建議大家誦《金剛經》、《心經》和《楞嚴經》,不要放松,一定要多讀,特別是讀《地藏經》的,一定要先讀《金剛經》或配合讀,這樣的話才遠離了這種相。有時這種說法和氣功差不多,氣功為什麼昌盛?它就利用人們的意念力而起的作用,以為這功那功,實際上就是意念力的關系,所以說這都屬於外道說法。

(三十二)佛弟子捐獻遺體要根據自己的定力來決定

下一個問題:法師您好,我幾年前聽說目前醫院缺少屍體,就想建立一個捐獻遺體的協議,可家中有人不同意,我沒有強行去簽訂。現在我沒有做准分子治療近視的手術,也是我想捐獻角膜,可是前一段學佛的老師說,我如果不能留下全屍會走得不好,請問我身後捐器官或屍體對不對?

這個問題就在於自己自願,如果你定力大了,你可以捨肉給眾生,甚至活著時都可以捨,何況死了以後呢,是不是?都可以做到的。那是個菩薩行為,但是一定要有定力。你要定力不大,那你在中陰身走的這一段會有嗔恨的,所以這兩種情況主要是根據你自己的能力和定力來決定。

(三十三)簡單介紹閉關

下一個問題:尊敬的老法師,您好。請給我們講講閉關。

這個閉關哪,我只能簡單講,因為時間關系。閉關就是閉住六根,六根包括什麼呢?眼睛、耳朵、這個嘴、還有感受,這些“關”都應該閉住,這叫閉關。一般的閉關要求是悟道以後閉關,這樣的閉關比較安全;如果不悟道閉關,出現境界就解決不了了,而且很容易被境界所轉。

比如說有的閉關,佛菩薩現前了,或是鬼神現前了,還有其它的眾生,亂叫亂咬。比如說打雷等等的事情出現的時候,有時候就驚慌失措了,處理不好,精神有的就崩潰了。如果自己沒有悟道,護關的師父一定要有所悟道,幫助你閉關才可以。但是閉關,我想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說閉關要克期取證。克期取證,首先不要看書,實在要看,也就是很少。有的是閉關時候把三藏十二部都看了,我說那個不叫閉關,那個就是閱讀書籍。

閉關就是閉住六根。如果在閉關時要看書的話,那有的人可以閉個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問題,因為他有消遣的地方,有放松的地方,有漏的地方。如果閉關再去看書就不合適了,閉關是不應該看書的,就是什麼都不看,或是以一本經書作為一個指導,其它一切放下,這才能閉關,要克期取證。

(三十四)以理智實用的方式幫助亡者

下一個問題:大師,您好!我父親四年前過世我不在場,但是他最後的時間來到我家告訴我,來看看孩子們。第三天的午夜,他又來告訴我他冷,後來才知道他半身不遂,衣服沒穿。我只是偶爾給他燒點紙,我感覺他很苦,我想為他做點事,他的墳在黑龍江,我可以在北京給他燒紙,以幫助他減少痛苦。一個不孝的女兒。

這個問題吧,就是說有時候父母事先在往生的時候,要說有一點感應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佛教處理這個問題,並不是用動情感來解決這些問題,以不動情來解決這個問題是最殊勝的,因為生生死死,本身就是一種幻境,就是個迷。如果你在迷中又動了感情,反而對這個往生人並沒有好處。應該怎麼做呢?有理智地處理這個問題,不要燒紙,要誦經,至於他冷不冷,或是上不上家裡看孩子,這些問題不要放在心上。關鍵是我們誦經,讓他早離惡道,早日得到善道,離苦得樂,用這個回向就可以。可以采取多放生,多誦經就可以了。

另外,我繡一幅觀世音菩薩十字繡,但家中沒有佛堂,應供在家中什麼位置?我想把觀世音菩薩送給我先生的姐姐,會不會犯忌?

不會的,供在哪兒都可以,只要是恭敬就可以。

(三十五)依教奉行與戒律圓融的問題

下一個問題:請教師父,弟子是受菩薩戒的在家居士,佛法講依教奉行,尤其對三寶,但有時候很難做到。請教師父慈悲開示,弟子如何依教奉行,又不違背因緣,又不違背戒律,這幾個方面如何行持?

就是說在修行中,我們有時候感覺到很多事情不如自己的願。首先一個就是不能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依法不依人的意思,怎麼依法不依人?比如說一個師父告訴你去做事情,你應該毫不猶豫地答應,他說你到北山去。好,我答應到北山……那你馬上就去。外面下雨怎麼辦?下雨也去。因為你必須這麼鍛煉,你只有鍛煉這種直心,你將來在對佛法上,對三寶的恭敬上才會更上一步。

如果你分別外面下雨了,我還去做不做啊?你說不做,也有道理,因為下雨把你澆了,有病了怎麼辦,是不是?另外,毫無道理地讓你冒雨上別的地方去,是不是那個師父在折騰你呀?所以你有很多的想法,這樣的話你會失去很多的機會。為什麼我們不能直心?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依教奉行的心,我們不管哪件事情都會講條件。當我們一講條件,也就是分別心起來了,所以說與佛法就不相應。本來我們應該見到佛菩薩,因為有了分別心,所以不能見佛菩薩。所以佛法整個的概念,《金剛經》整個講的,都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叫應無所住?就是依教奉行,不要分別,這才是正確的。

也不要考慮什麼得失的問題。比如說行腳乞食的生活,我們也知道出家人行腳乞食的時候,只許乞七家,如果七家不給,就不允許再乞了,就得餓著,寧可餓著也不能違背。而且這七家必須次第乞,不能是跳躍地乞,那不行。說“這家有錢我去,這家沒錢我就不去了”,這都是不允許。這都是鍛煉我們依教奉行不分別,所以這個很重要。

如果你不分別,本身那個心就是尊重因果。尊重因果,你怎麼會違背因果呢?凡是遇到與佛法不相應的時候,因為你有這個心,自然它就會處理。因為你心裡已經有了佛法,所以再處理其它問題就不成問題了。戒律也是這樣,當和戒律有所沖突的時候,先有依教奉行的心。比如說那個師父告訴你了,說:“你去把那個雞殺了。”你說:“我不去。”這就不行了。我得去,到那雞跟前,我把雞拿下來了我再把它放下,我依教奉行已到位了,雞我也看到了,但是戒律不允許我殺。所以說最後以戒律為根本,這就可以了,兩下都能圓滿地解決。

(三十六)有關受戒持戒的問題(共三個小問題)

下一個問題:有關受戒持戒的問題,請問法師,受菩薩戒對修行的重要性?

因為受了菩薩戒,它有個戒體的問題,因為他接受的是菩薩的戒體,他的修行位置直接就入了菩薩位,所以說他的修行就馬上和原先不一樣了,他的修行就要更上一步。另外菩薩戒(戒體的功用)是盡未來際,不是說今生完了,來生就沒有了,而他的戒體來生還存在,生生世世都種下了這個菩薩戒的種子,終歸有一天會成熟的。所以佛講了,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惟獨不受戒不能成佛。不受戒只是世間法,不能成佛。受了戒,有的甚至破戒他也能成佛,有的下了地獄,他下去快,他上來也快。終歸一天,因為他的種子識不滅,就成佛了。

下一個問題:在家菩薩在戒日、戒月如何受持八關齋戒?

這個八關齋戒必須在僧中受,僧中受也必須是持日中一食的師父給授。這個問題我也不避諱,因為八關齋戒本身這個“齋”就是指日中一食,是出家的戒律,所以必須持日中一食的師父才能給授。這個授戒的師父,沙彌也可以,大僧師父(指比丘)也可以,但是必須日中一食才可以,如果做不到是不能給人授八關齋戒的。

八關齋戒要求得嚴,比如說戴手表不允許,穿皮衣、帶皮帶這都不允許,還有一個是不允許用帶有香味的牙膏、肥皂,都必須是沒有香味的。這裡要求很嚴,所以說八關齋戒一定要如法受持。有的說在佛菩薩前受,那是不得戒的,除非千裡之外,一千裡之內沒有出家師父那可以,有出家師父是不允許的。另外八關齋戒只能是一日一受,有的說七天一受,或受一次,一次受一個月,這是不存在的。因為啥呢?你今天受了,明天到這個時間它自動就失去了。它就是一天一夜,它不能與這個沙彌戒和比丘戒相混淆。它沙彌戒和比丘戒那是長期受持,你這個只能是一天一夜。

下一個問題:在家菩薩應最注意又最容易犯的戒條是哪條呢?

就是妄語啊,妄語這一條。如果你要是不妄語,菩薩戒全能守住;你要妄語了,菩薩戒哪條也守不住。受了菩薩戒,答應挺好,第二天就犯了。如果你不妄語,那這些菩薩戒就沒有問題。

(三十七)救命比救困更緊急

第三個:有人說貧困地區的孩子都上不起學,我們不去資助卻大行放生動物,這樣做慈悲嗎?意義何在?要放生的方法不得當,致動物死亡是不是會和動物結怨呢?

這個問題和孩子上學相比,上不上學還涉及不到生命的問題,只是在世間作為上有點缺陷,國家多考慮這個全民教育。當然讀書多也是好,讀書不多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寺院出家,不認字咱也同意。這個不是緊急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留給誰呢?留給社會其他人去解決,佛教徒當前最急於解決的問題就是救護生命。因為災難太多、太急、太快,現在來不及了,真的是來不及了!你看那地震啊,還有風災啊等等頻繁,這些都是殺生業所造成的。我們不趕緊地慈悲,用這因果來改變它,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失去了機會,所以說上學不是緊急的問題。

“放生不得當,導致眾生死亡”的問題,這個我們有沒有責任?是有責任的。但是我們一定盡量去做好,結不結怨在於你的心。如果你故意要害眾生,輕視眾生,而且該救護的不救護,這樣的話就會結怨的。比如說,放生的錢你去支付學生念書了,那樣你就和眾生結怨了,因為你違犯了因果,是不是?而用來支付孩子上學的錢,也不應該放生。如果你要給放生了,眾生還會感謝你哪,但你也會背上這個因果。如果你要是說放生錢你支付孩子了,那這個因果就大了,你該救命不救,孩子就花這個錢,他也會跟著攤這個因果的。所以說錢不可以亂用,救命的錢絕不可做其它用,這個一定要注意。

(三十八)修行不講條件

下一個問題:定能轉境,但沒有修行到能夠轉境的定力時,如果自然環境太差,如太冷,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比如腿凍了,走路困難,遇到這種情況,我該怎麼樣去修行?

這個問題就在於定力。修行,在什麼條件下都應該修行,有的人在這個特別痛苦的環境中也要修行,什麼事情都是一種考驗,就在於自己。當然了,有時候我們的定力不足,也會造成身體的傷害,但你身體傷害,心不傷害,這是主要的,一定要保證修行。不能完全靠環境的好壞來決定修行,有條件也修,沒條件也修。如果有時候說這腿不行了,甚至癱瘓了,癱瘓了不還有倆胳膊嗎?是不是?還能修行。倆胳膊沒了還有腦袋,是不是?只要活著就能修行。這是一心撲在修行中,這樣的話,雖然你沒有大定力,這種作為本身就是一種大定力,這種作為本身就能轉境。

(三十九)持戒就是恆順眾生

下一個問題:請師父慈悲開示,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恆順眾生”,佛弟子在現實生活中怎樣受持,要遇到家人要我們做魚、肉吃,應該怎麼做才能恆順眾生,令眾生歡喜?

這個“恆順眾生”指的什麼呢?是菩薩的行為。因為菩薩沒有分別心了,他就能恆順眾生;如果有了分別心,他就不能恆順眾生。如果你嚴持戒律就能恆順眾生,不嚴持戒律就不能恆順眾生。所以“恆順眾生”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大定力,大智慧,這叫恆順眾生。不是眾生吃肉你就給眾生做肉,這叫什麼呢?這叫墮落,這叫隨順墮落,所以這是不應該的。恆順令眾生歡喜,什麼是眾生歡喜?你看表面的歡樂那不叫歡喜,心裡清淨才叫歡喜,眾生心裡淨,那才是真正地恆順眾生。

(四十)安貧才能樂道

第二個:佛氏門中求啥得啥,學佛福慧增長,為什麼有些佛教聖地所在的地區很貧窮?

這個貧窮看誰看,有的地區的人安貧樂道,雖然看著好像貧窮,但非常有利於修道,因為現在的興盛,還有貿易,錢物很多了,人的流動范圍大了,但修行的環境被破壞了。所以說真正的東西不在於物質的增長,在於能不能安全如法地修行,這才是真正的求啥得啥。

(四十一)出世間善才為真善

第五個:行善事和慈悲是一樣嗎?

這個善事有世間善和出世間善,出世間善才為真善。什麼叫善呢?佛法裡的善,嚴持戒律為善、無我為善、究竟為善,所以說這個善和世間善不一樣。慈悲和善事是不是一樣?不一樣,因為慈悲它是一種無我的行為,這才能稱為慈悲。有時候做善事可能是出於一種情感,情感在起作用,比如說:我看這人很可憐,這個人是我的親屬,或是我的朋友,或是一個小孩等等,他從情感出發。而慈悲沒有這個概念,慈悲它是一種無緣大慈,他沒有“我”字,沒有我。他可以把生命、一切都付出去,也沒有付出的對象,說我給誰,他沒有這個想法;說那個慈悲了,那個誰需要了,沒有,他就是說誰需要給誰,所以這為慈悲。

(四十二)綜合問題(共九個小問題)

下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

出離心得嚴持戒律才能生起,多放生才能出離。

第七個:信佛、學佛、修佛怎樣區別?

信佛只是一個開始。信,什麼是信?就是嚴持戒律為信,如果你不嚴持戒律,實際上不算一個真正的信佛人。學佛,按照戒律去做才是學佛,不按戒律,做也不是學佛。修佛,以戒為基礎,修戒定慧才是修。

下一個問題:師父,我家有個兒子,三十多歲,吃喝嫖賭,花了我幾十萬元也不覺悟人生,愁死我了。我給他念《陀羅尼經》也不管用,我想師父給我開示。

你別把你兒子當成你兒子了,你就當成一個眾生,這樣的話你就能教育過來。我們都帶有情感地來教化自己的親人,有時候反而效果不好。你把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親人去教化,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反過來就幫助你,這樣你試一試。

下一個問題:請問法師,遇事可否將自己體悟中的過程講給有緣居士,包括知識與方法。

這個“體悟中的過程”,互相談談對佛法的體悟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境界不要亂說,有時候說完了會產生慢心,解釋不正確了,會給自己造成煩惱。

下一個問題:可否開光?超度的知識與方法?

這個開光和超度的知識與方法,有時我們居士的理解有的還有一定問題。什麼叫開光?我曾經給他們解釋過,我說開光靈不靈?回答開光靈,我說,不開光更靈。因為開光以為只是這一尊佛像靈,對其他佛像就會失去了恭敬心,或是有了分別心——認為那個佛像沒開光,有分別心就會失去對佛的恭敬心。所以我就覺得不開光更靈。超度不是超度別人,是超度我們心裡的貪嗔癡,這為超度。

下一個問題:請問法師,巴西龜能放生嗎?聽說巴西龜會破壞本土生態平衡,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那我們還破壞很多東西呢,是不是?我們還得活著吧,有的還吃肉、還殺生,是不是?那些人都該處理了?是不是?不應該。放生就是放生,眾生它也有它生活的條件,我們盡量給創造一個好的條件就可以了。如果你勸它吃素,那當然更好。(眾人笑)

下一個問題:學佛淡泊名利,與世無爭,這樣的想法讓家人很反對,以為沒有上進心,如何讓家人理解?

你主要讓所有眾生理解,那就是家。眾生要理解了,那家人就會理解,眾生要不理解,家人也不會理解。與世無爭、淡泊名利,那本來就是正確的。家人認為你不爭,沒有上進心,那只是一種考驗或一種表揚。他說你沒有上進心,你就, 認為他在表揚你,這樣就對了。

下一個問題:請問法師,“法尚應捨”怎麼解釋?

這句話“法尚應捨”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正確的法最後也要放掉。因為這個放掉的不是法,是放掉法的相。因為法已經入心了,融化一體了,這個法相應該放下。“法尚應放,何況非法”——佛主要說的是後面這句話,佛法尚可以放下,何況非法?這個法的放下,就是說一切放下,那就是佛法。

下一個問題:法師您好,我家收留了幾只流浪狗,狗身上生了很多跳蚤,把孩子咬了很多包,丈夫讓我把狗趕走,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可以把它(狗)洗干淨了,或是找一個地方給它養活起來,不能把孩子咬了,這也不對,是不是?但是你別給隨便扔掉,同樣也不對的。這個我們都應該想辦法解決,有病治病,有些虱子、跳蚤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放遠一點,比如放哪個山林裡啦,或是找塊合適地方,在哪個地方圈養起來,每天給喂喂食這都可以。

(四十三)以佛法指導經營  企業獲信譽

下一個問題:尊敬的法師,在企業裡能用佛法經營嗎?如何用佛法經營生意?如何一邊經營一邊宣傳佛法,而不至讓顧客產生反感?感謝法師。

這個問題呀,用佛法經營是很正確的。只有用佛法經營才會讓人們對企業這個集體產生一種凝固力,而產生一種善心。在社會上又會產生一種名聲非常好的影響,最起碼不欺騙,不妄語。那好處還有很多,比如說不殺生等等的事情,讓人對你非常信任。

過去營口鋼琴廠有一個廠長,他是總公司一個小廠的廠長,就到南方去談鋼琴的出口生意。在他之前,上海的廠家已經去談去了。正談著呢,這個廠長還信佛,剛皈依,他就跟南方廠子要了一輛車,他說我去拜佛去。南方廠子一聽說他要拜佛,就派輛車,派一個人跟著他。到寺廟裡,燒了一大炷香,然後又進行了布施。回來了以後,第二天南方那個廠的領導就跟他說:“你那個生意不用談了,你有多少鋼琴我全買下來了。上海那邊的生意不談了,都跟你談。以後你也不用來了,每年你打發個人來就行了。”這個事情是這個廠長親自跟我說的。就是說他信佛的行為,在企業之中建立了一個令人非常可信的信譽,就是說用佛法帶領企業去經營,它會產生很大的利益。

比如說還有錦州有個居士信佛,他曾經有過幾次考驗。頭些日子,他這個企業剛有點回頭,他就想擴大生產。後來他就問出家師父,師父就告訴他了:“你不要盲目地貪,先把眼前做好就行了,別去貪。”結果不長時間,(世間整體)經濟就出現了滑坡,這一下子他的企業沒受到傷害。就是說什麼呢?用佛法去經營企業,第一個他站得穩,他不站在貪上,而站立於什麼之上呢?為大眾服務,這個心正,果也正。所以說避免了很多滑坡的機會。他自己也非常有感觸。

再一個就是說,一邊經營一邊宣傳佛法,這樣的話叫人信任。比如說,剛才上午咱們看見有一個王居士,大石橋的。他自己搞個小廠子,小鎂礦。上海一個老板就他跟談,說:“你這二等的鎂礦,你要給印成牌子,寫上‘一等鎂礦’,銷售由我來完成,獲利咱倆分。”因為那時候鎂礦非常好銷售。這個居士因為他信佛,他說:“我不能欺騙人,我不能那麼做,二等就是二等。”後來說什麼也沒有那麼做。過了一年以後,那個經商人又找到他,說:“你現在你有多少鎂礦,我都給你經銷,我都給你銷售出去,目的一個,就是你這個人太誠實了,沒有欺騙。”所以說它帶來的利益是長久的。如果搞了欺騙它就會不長久,人也會鑽空子,也會使這個企業名聲掃地,甚至於破產。所以說佛法帶來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一面經營一面宣傳佛法。而經營過程中,這個對顧客呢,當然了也得適當看一下子。但是由於你的虔誠,現在話講叫誠信,和你做人的本分,叫人產生安全感,這個企業只能是越搞越興旺,也會避免了很多的假相。比如說社會上的企業出現了一種假相的現象,他不會沖動沖進去;還有一些欺騙,他也會遠離了欺騙,會安全度過很多的困難。所以用佛法經營是非常正確的。另外對職工的教育它也會形成一個堅固的凝聚力,會把企業搞得更好,我非常贊成用佛法來經營企業。

今天這些問題大部分都回答完了。有的回答得比較簡單,沒有說透。但是不是以我說的為准,應該以佛經、佛的戒律為准,我說的只能作參考。

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放生的法會,對放生提高認識。它是我們證道、成佛的一個很好的捷徑。只有不斷地行放生業,我們才能成就菩薩的行為。只有菩薩的行為成就了,我們才能登入佛法這個位置上,成為佛真正的佛子。如果放生這塊兒做不到,我們就會失去很多的機會,所以希望我們居士做個榜樣,大家共同努力,在放生這一塊兒要盡心盡力。因為時間、時代都不等人,這是一件著急的事情。

好,希望大家在佛道上進步越來越廣,越來越堅固,早日成佛道。阿彌陀佛!

大眾:阿彌陀佛!

 

 

上一篇:黃慶瀾居士:初機淨業指南 娑婆苦世界
下一篇:黃慶瀾居士:初機淨業指南 無明所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