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吳立民居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釋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吳立民  

釋題

  我念一個開經的偈子。我念一句,大家跟我念一句:“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地藏菩薩!(三稱)

  在柏林寺主持今年的盂蘭盆節報恩法會期間,淨慧法師要我來身大家講一講修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心得體會。仰仗佛菩薩的加持以及在座諸位的共同努力,希望這次《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講座能夠得到殊勝的成就。

  現有我們就開始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唐朝於阗國的三藏實叉難陀翻譯的。實叉難陀在武則天的時候到中國來,這部經也是武則天請他番譯的。實叉難陀曾經重新翻譯過《華嚴經》,晉朝最早翻譯的《華嚴經》是《六十華嚴》,實叉難陀翻譯的是《八十華嚴》。

  《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下簡稱《地藏經》),現在學術界有人說它是偽經。對於這方面,學術界去考證是另外一回事,真正作為佛教的修學上而言,應該對這部經的微妙與重要。

  關於盂蘭盆法會,我記得前年(1991年)曾在臨濟寺講過《盂蘭盆經》。《盂蘭盆經》的中心思想主要是“三教”:教孝、教施、教食。盂蘭盆是解倒懸。

  佛有十個大弟子,其中神通第一大弟子是目犍連。目犍連得了神通之後,尋找他的母親,結果發現在餓鬼道中痛苦不堪。於是,他依靠神通的力量,找到飲食給他母親吃,但是飲食一進口就變成火,他母親根本就吃不下去。如此,目犍連神通已盡,毫無辦法。可見神通也是有限的。這時候,怨才找釋迦牟尼佛求法,希望能度他的母親。釋迦牟尼佛跟他說:你要度你母親,這不是你一個所能為的。你應該在農歷的七月十五,一般出家人“解夏”的進修,將缽和羅飯,用盆子盛著供養出家得道的人。因為一般出家人在農歷的四月“結夏”,閉關修行,不出房門。到了這一天又叫做“僧自恣”日,是出家人最高興的一天。這麼多人能在“解夏”之後得道,因而,這時候佛也最歡喜。所以這一天供養這些出家得道的人,依靠他們的力量才有可能度脫、解脫其母親的苦難。目犍連這樣做了,即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設盂蘭盆供、修盂蘭盆供,就真解脫了他母親的餓鬼之痛。這就是《佛說盂蘭盆經》,他主要告訴我們:

  第一,教孝,要知道,這個《盂蘭盆經》是教我們孝順父母,但不僅僅只孝順我們這一代的父母,而教我們孝順無量劫以來的父母,所謂“七世父母”,教我們孝順無量劫以來的父母,也就是說六道從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其所教者,就是大孝。第二,是教施。第三,則是教食。這是《盂蘭盆經》的重要法義,告訴大家怎麼吃飯,怎麼用食。關於這部經的內容,前年我們講地盂蘭盆供之後,淨慧法師慈悲,曾經在柏林寺印行過《盂蘭盆經講義》,可能流通處還有,有需要者,可以在流通處找一找。因為我們現在正在做盂蘭盆法會。(注:為了方便讀者,現已將《盂蘭盆供講義》附在本講記之後,以便參證。)

  之所以在盂蘭盆法會裡來講《地藏經》,因為《地藏經》也教孝,也教施,這兩點跟《盂蘭盆經》是相同的。但《地藏經》除了教孝、教施以外,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是“教願”,即《地藏菩薩本願經》的這個“願”

  一個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立志。孫中山曾講,青年人應該立志做大事,不應立志做大官,這是孫中山的說法。佛說發願,叫發大願,這個願弄清楚。那麼願跟欲望,是不是有區別?人的欲望很多,願望跟欲望從法性、從本體上說,是一個東西。但如果說我有欲望,只要我行我的欲望,我就發願了,那你就錯了。在法性、本體是一個東西,等於我們人的無明跟覺悟是聯系在一起的,從這個意義來講,都是一個本體。因為無明離不開覺悟,如果離開了覺悟,這個無明就很難得覺悟了,成佛、有佛性離不開覺悟如果離開了覺悟,這個無明就很難得覺悟了,成佛、有佛性就不可能了。同樣,欲望跟願望本體是一個東西,但作用是不一樣的。願望就是我們的發心、發願是無我的、清淨的,而欲望是有我的、不清淨的。有這一個區別,所以作用就不完全一樣,這個很重要。願望等於人的立志,願望一確定,就義無反顧,不能反悔。特別是佛教學大乘的,行菩薩道的,發願更要緊,這個願在大乘有一句話,叫“以願為戒”,他發的願就是他的戒。願也不能輕易發,要反復思慮,從本心來發。發了以後就不能反悔,不能退轉,要一直按著願去做,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才叫修菩薩乘。你這個願修成了、圓滿了,你的行也就完成了,果也證得了。所有諸佛、菩薩都是這樣,他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發願,按著他的願,最後成功了,所以,我們在講地藏經的時候,一定懂得願,要發願。願發心師,願就是指導我們心活動的老師。講到發願的出發點,大乘和小乘有區別:大乘的出發點都是利人的,把利他擺在第一位,個人是第二位的。利他心,這種菩薩道的願發了以後,就是你的戒。以願為戒,願為心師,這是大乘菩薩道修行的根本原則。所以在佛經上稱贊佛、菩薩的時候,都是說他不違本願。

  在世法上講立志,在佛法上講發願,濟世度人,弘法利生,中途不得退轉。不要因為一個挫折或一個難關就退卻了,願是行菩薩道的人的第一戒。如果違背你的本願,退離了本願,是最大的錯誤,其他的錯誤是小錯誤。違背了本願,請那個菩薩的都說,希望你不要違背本願。

  那麼,宇宙與人,佛菩薩與眾生能夠互相溝通交往的力量在哪裡?在願力。願會產生力量,願不是空想,你真正發了願以後,願會主生力量。願怎麼會生力量?精神可以變物質啊,這都不是假的,不是空的。當然物質也可以變精神。修行人圓寂以後有捨利,為什麼和常人的不一樣,那就是精神變物質。,所以願有願力。

  講《盂蘭盆經》的時候,我講到,我們科學有這四種力量搞不清:電磁力、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這四種力是不是統一的?這是贊賞的難題。從佛法講,就法界來說宇宙有三種力量:一種力量是自己的力量。他力,就是其他人的力量,就是佛、菩薩加持力量。還有一種自然的力量,在佛教叫法界的力量。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這三種力量來完成。比如種莊稼,莊稼人自己的投入就是自己的力量。但自己的投入不夠,還得靠別人的幫助,別人幫助也是一種加持力量,還得靠自然的力量,土地啊,陽光啊,水分啊,等等。到了秋天收果實的時候就產生一個分配的問題。釋迦牟尼佛講過,凡是收果實的時候,我們不能貪天之功為己有,不要自己摘桃子一個人吃,而要考慮至,你的果實來自自力,但是有他力、自然力。所以佛教有個很主要的供養偈語:“以我功德力”,以我的智慧、福德、資糧的力量:“如來加持力”,就是諸佛、菩薩加持的力量;“及以法界力”,加上法界自然的力量;“普供養而住”,普遍供養而安住,。這個普供養偈原來是密教的一個偈子,現在顯教也通用,我們供養、上供的時候都經常用。當然還有其他的贊偈,但記住這介偈子是最有益處的,這個偈在供養的時候是最合法義的。

  願,就是發願的時候,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投入進去,然後如來加持,諸佛菩薩幫助我來行願,幫助我來圓滿這個願,再加上法界的力量,這個願一定能實現。因為這個願是清淨的,所以能夠和諸佛、菩薩相應。能夠跟法界相應。真正的行菩薩道,真正的發願,必然會得到如來的加持力,必然會得到法界的感應,或者會在睡夢當中有所感應,因為他真誠。如果不是真誠的,能你不要怪諸佛如來,也不要怪法界,要反省自己,看你有沒有功德力。

  你說,我到的佛面前發願,說我為佛教文化捐錢,希望能幫助我。這不是發願,這是祈求。作為祈求,就像做買賣的討價還價。以佛的慈悲,看到你的祈求,也可以滿足你,但就你的修行來說,毫無功德可言。我講有功德的發願是真正清淨、無的的,這種發願是在慈悲上的發願。慈悲就無緣、無條件,你看到別人是跟你自己一樣,無緣的慈,同體的悲。在這樣的基礎上來發願,願是真切的,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得到法界的感應。

  所有十方三世諸佛,在修成佛以前,即修的進程中一定要修菩薩行。先修菩薩行,然後成佛,所以菩薩行是“因位”,佛是“果位”。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其“因位”之時,即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沒有不發願的。菩薩修行如何起步呢?就是要在願亦有別願。總願就是共同的願,又叫做通願。比如說我們天天做功課念的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上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這是共同的通願。我們大家及三世諸佛沒有不通這個願的。又比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等等,這個願也是“總願”。別願呢?則是個別的,每一個佛菩薩根據自己不同的因地、環境、情況,以及救度眾生不同對象的情況所發的願,就叫做別願。比如釋迦牟尼佛的五百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等等。菩薩沒有不發願的,他的願修成圓滿了,那就是成佛了。藥師佛在因地發十二大願,亦行十二大願,行滿了,藥師佛就成了。所以大乘菩薩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發願,發願才確定了你學佛的根本方向。如果沒有願就沒有方向和根本立場,那麼你的修行就將是盲目的。

  佛教戒律的一個總精神,特別是大乘的戒,都是從菩提心出發,就是從求覺悟的心、證得覺悟的心出發,這是戒的根本。發願從菩提心發願,受戒也從菩提心受戒。如果你的菩提心在的話,你的願就在,你的戒就在。菩提心不能丟、不能喪失、不能退轉,這個菩提心最重要的。

  什麼叫菩提心?淺的說是求覺悟的心,深的說,菩提即心,是覺悟的心。菩提心最重要的是無我,只有眾生,沒有自己。所以佛教戒律的精神是教人無我的,佛教的種種法門也都是教人無我的。

  菩提心跟脈的關系。菩提心含五個內容: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滾打菩提心。本來東密講菩提心講三個意思:行願、勝義、三摩地。藏密把行願分開了,願、行、三摩地、勝義、滾打五種菩提心。這五種菩提心跟脈的開發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我們講願的菩提心,凡是發大願的人,他的脈容易張開。如果執著不放,我執很重,他的脈堅而不松,所以開張更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十方法界都在一心,拿心境來配脈,比如五方佛配五輪,八大菩薩配心間的八脈,甚至於羅漢,地獄都可以配在七萬二千脈上。所以願菩提心發得越大,脈開張越開快。心以下是眾生之脈,以上是菩薩之脈。發願菩提心的人將功德回向眾生,所以容易把功德發到以下諸脈,比如向佛祈禱的時候,能夠將佛旨傳遍六道、法界,都是願的菩提心的作用。講以上脈呢,就是中脈身七萬二千脈擴張,遍及全身。所以願心越大,脈越容易張開,能夠通一些些微細脈,也比較容易通中脈。我們講眾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這是地藏菩薩的本願,從教義上講,地藏菩薩的本願是地藏菩薩的法門,是地藏菩薩的慈悲。如果拿這句話用到脈上來看,我們脈所地在就是眾生所在地,你眾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就是你眾生所在地必須先要通達,否則脈不通在很難成功,所以說眾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比如藥師十二大願,阿彌陀四十八願都有普渡眾生,如果願菩提心不大,那怎麼行呢!當然有人講,我發願心大,但是我到現在還沒有得度呀,我現在還是眾生啊。要曉得眾生也不三種:

  第一種是眾生業報所成的眾生。

  第二種是成佛時轉識成智,原有第八識相分類的眾生。

  第三種是成佛後威德感化教應得度的眾生。

  就第八識來說,一切眾生都是佛的相分。若成佛的時候,這所有佛的相分已經度盡,所以釋迦牟尼成佛的時候,他已看到所有眾生皆可成佛。在密乘來講,我們肉體的每一個毛孔都是眾生,如果度不盡,攝受不全,就不能成佛。一個脈不開,都不能成佛,七萬二千脈最後都要開,所以願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現在學佛的人,比如修淨土的,他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也有願生兜率天,將來在龍華會上能跟彌勒菩薩去修行。這都是願。在我們這個裟婆世界,在釋迦牟尼佛的這個佛法系統裡,所發之願最大的就算地藏王菩薩。因為地藏是以最大的願力來度脫這個娑婆世界的六道眾生,特別是地獄道裡的眾生,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是地藏菩薩的大願耶!因此,釋迦牟尼佛在涅槃之前,就把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交給地藏王菩薩,特別是末法眾生越來越剛強,越來越難以調伏。這些剛強難伏、剛強難化的眾生,要地藏王菩薩以大慈悲、大宏願的力量,以大方便來救度。所以,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法的系統裡,代表大願的是地藏王菩薩。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法系統有幾個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在我們中國這四大菩薩有四大道場,就是現在的四大名山。這些菩薩都是跟釋迦牟尼佛親近的菩薩,代表關釋迦牟尼佛的一個部分。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全體,跟他親近的菩薩就代表了他的一個方面。文殊代表大智慧,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同樣,普賢代表大修行;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有人會問:為什麼說大願地藏王菩薩呢?普賢菩薩不也是代表大願的嗎?如普賢十大願王,(略)這是十大願王,願中之王。那麼,為什麼說普賢是大行,地藏是大願呢?因為普賢十大願王之願則是別願、總願,是諸佛菩薩的共同之願。而地藏菩薩的大願則是別願,個別之願,是每個佛菩薩根據自己情況的不同而發的願,這是願在別願中最難、最特別、最殊勝的。就別願來說,地藏菩薩之大願與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的總願不同,有區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重點是普賢菩薩的法門,但這個重點在釋迦牟尼佛法的這個系統裡,還是詳情重於表行,而地藏菩薩是著重於表願。所以我們要清楚,地藏王菩薩在釋迦牟尼佛這個佛法系統裡是表示大願的。那麼,什麼叫願?剛才講了,誓願與欲望有聯系也有區別:誓願不同於欲望,欲望也不是誓願,雖然它們在本體上是一個東西。比如,我們都願意自己的父母健康長壽,能夠活得好,無病無災無煩惱,這種希望一般是無條件的。對子女亦然,愛護子女,望子成材等等,這樣對父母的敬愛之心及對於子女的慈愛之心都是沒有條件的,這就是願。它沒有什麼條件,沒有條件的願望就是願。因為它沒有“我”這個因素摻雜在裡頭,無我的願望就是願。有投機倒把的、有我的因素摻雜在裡面的,那就是欲望。比如想發財、想功名、想利益、想出人頭地等等,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因素、為自己打小算盤的就是欲望。所以願是清靜的,欲望是不清靜的;願是無條件的、無我的,欲望是有條件的、有我的,這就是欲與願的區別。發願一定是無條件的、無我的、清靜的,才能從願上起修,否則,你就難以起修,方向倒了就不對頭了,所以一定要懂得願與欲望不同。如果所發之願真正是無條件、無的、清淨的,能夠清靜地行欲,欲就是願;如果以貪瞋行願,願亦成欲。因而行願與欲望有本質的不同,不要把欲望代替了發願。

  地藏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大系統裡面地表示願的,這是修菩薩行最根本的第一步。比如,我們拿心來說,一個人的心要深奧,是大智慧;心要凝定,這就是大悲;而心要深廣,就是普賢菩薩之大行;但這個心要真正能夠動起來,這就是地藏菩薩的大願。這是我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首先要強調的一條。《地藏經》教我們大願,而發大願是修行的第一步。我們修學《地藏經》,首先說是要發大願,這是第一點。

  第二,《地藏經》講了很多關於地獄以及很多關於因果報應、輪回之事,這些事,特別是在今天在現代來講,很難使人相信。尤其是一些科學、搞學問的人容易把這些東西看做是迷信。我們現在講《地藏經》首先要相信它,然而要學這部經並相信它是很不容易的。當時在經中,文殊菩薩就說過,末世眾生聽了地藏菩薩的事情,他們會不相信用信。因為地獄、輪回、因果報應對於現你的人來說,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有的半信半疑、將信不信,所以講《地藏經》的第二點就是教信。

  信、願、行,是往生西方淨土的三個資糧,要信、要願、要行。這個信,不單純是理念上的相信與否。信,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而不光是用思想想念,是實踐它。這個信,是道源功德母。信是學道的根本,是產生功德的母親。我們能夠修道,能夠做功德,都是由信裡頭產生的。道源功德母,即道之本源。學佛的步驟,是信、願、行、證。信仰它,理解它,行即修行它、實踐它,證即證得它。而第一步就是信,這個信圓滿了,於是信滿成佛。所以關鍵在於要能夠真正地得到“正信”。

  《地藏經》裡講,我們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眾生難得教化。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了隱其無量自在之力,講地獄、講畜生、講餓鬼,講你若有身邪行就得身邪行報、若意邪行就得意邪行報、若殺生就得殺生報、若邪YIN就得邪YIN報、若妄語就得妄語報、若兩舌就得兩舌報、若惡口就得惡口報、若绮語就得绮語報、若貪瞋邪奸悭吝毀戒愚癡就得貪瞋邪悭吝毀戒愚癡報,如此等等。釋迦牟尼佛在《地藏經》中對這些剛強難伏的眾生講果報、講地獄,都是教人信因果、信輪回、信業力,才能夠了脫生死。而不信因果、不信輪回、不信業力就難以了脫生死。地藏菩薩就是在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娑婆世界裡,發大願來度這些剛強難伏、難調、難化的眾生。因為這些剛強難化、難調伏的眾生就是不信。看看我們周圍的現實,有很多人就是缺乏信,膽子大得很,什麼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這是不是大無畏呢?不是。他的不怕,表示了他的無知、他的愚癡。什麼都不信,其實就是他的信。正因為他不信,沒有信仰,結果就沒有真正的精神支柱,自己老是跟自己過不去,煩惱重生不可終日,就象在活地獄中生活。他的心、他的思想意識被那些活地獄中的繩索一道一道的捆著,舒展不開。所以,在現代這個末法時代中弘揚佛法,要世法中來說,就是能使世界和來、社會安定。這裡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相信因果。我們自然界,從來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種瓜得豆、種豆得瓜的。哪怕是現代的基因一程,其基因的排列,也還是有規律、有法則的吧。在道德界,從來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善有惡報、惡有善報,就等於種瓜得豆、種豆得瓜,這就是錯亂,是不可能的。但天現象上,人們往往看不清楚。因為我們視力有限,我們只看到現在這一段,看不到過去,也看不到未來,所以在現象上往往出現模糊。象一些人做了好事反而得到了惡報,做了惡事又得了善報的。這是否錯了呢?不是。你不能從一時一世來看,而應從十方三世來看。因果是絲毫不爽的。所以《地藏經》的第二點是教信,而且是從根本上來講信。所謂從根本下來講信,就是從業力上來講信,這不是迷信。所以《地藏經》中,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的品名都不一樣,第三品叫觀眾業緣品,第四品叫閻浮眾生業感品,第五品叫地獄名號品。在這裡講業感、業緣都是講業力上的事情,而業力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我常講,小乘的根本教義就是講業力,大乘的根本教義就是講般若,而業力與般若又是相通的。這是《地藏經》從根本上教我們怎麼來信仰的第二個重點。

  《地藏經》的第三點是教“孝”。隋唐時有信行禅師,創立過三階段。所謂時、地、機,他按時間、地點、人這三個的不同情況分為三個階段,並認為應該用這三個階段的方法來弘揚佛法,於是就創立了三階教。後來這個三階教在唐朝的進修被皇帝禁止了。現在敦煌就發現有三階教的著作。三階教曾盛行一時,它實際上就是尊崇地藏菩薩,弘揚地藏菩薩的。但三階教有個錯誤,它把“阿彌陀佛”擺在不重要的地位,貶低了“阿彌陀佛”,所以後來它被禁止了,沒有行得通。這部《地藏經》從漢譯以來,也就是實叉難陀譯成漢文以來,有的把它看成小乘經典,有的把它看成密教、密部,這與過去對《地藏經》的解釋不多有關。過去的人對《維摩诘經》、《金剛經》做注解的非常多,上百種以至於上千種的都有。而像《盂蘭盆經》、《地藏經》的注解卻沒有幾家。如《盂蘭盆經》只有兩、三家,《地藏經》在近代慢慢開始有人講了。過去只有清朝的靈椉法師曾經作過科判、科注。在靈椉法師的科注裡邊,說釋迦牟尼佛是在講了《法華經》之後再講《地藏經》,然後再講《涅槃經》的,所以《地藏經》是在《法華經》之後,《涅槃經》之前講的;這個《地藏經》是以行願為宗旨的。但靈椉法師這個科判也很少流通。所以人們很少讀到《地藏經》的注解乃至於全文。但正是從靈椉法師做了科注以後,很多人知道了這麼一件事了,就是《地藏經》佛門裡的孝經。這一點,大家慢慢地就知道了。比如,儒家不是教“孝”嗎?還有專門的著作《孝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但這種說示是從世俗的角度來講的。《地藏經》的教孝,是佛門的孝,不是凡間的孝,不是教的小孝,不是教的在世的孝,而是教的出世的大孝。我們將隨著經文的逐章講解,再深入地闡述這一問題。因為《地藏經》是講度地獄的,是講度亡的,而教孝則跟度亡、跟救度是聯系在一起的,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和《盂蘭盆經》一樣,是教施。對學佛而言,佛的整體是一個果地,一般不容易馬上領會。學佛是先學菩薩,菩薩表示佛的各個方面。正如前面,所講,通過佛的因地來學佛,這就比實容易學。佛,是能修成的;佛,就是覺悟了的人。人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 我們的肉體,物質方面;一個是思想,精神方面。我們的肉體、物質方面在佛教的密教中來說就是胎藏界,而思想、精神方面在密教中說來就是金剛界。在物質、肉體方面的修行,叫做修福德;在思想、精神方面的修行叫做修智慧。之所以叫福慧雙修,就是福德和智慧同修,所謂福慧雙修、悲智雙運。就像我們前面講的,《地藏經》是教願的,願從哪裡來呢?願出於悲,大慈大悲的悲。願起於悲,有慈悲才有願力,慈悲愈大,願力愈大,願力愈大,福德就愈大。所謂悲大願大,願大福德大。這是就物質、肉體方面來說的。就思想、精神方面說呢》就是智慧。智慧產生威力,慈悲產生福德,這個問題很重要。有些菩薩是表示智慧的,表示智慧有向內的智慧,也有向外的智慧;慈悲也不向內的慈悲,也有身外的慈悲,;福德也有向內的和向外的;威力也有向內的和內外的。這樣福德和慈悲是一雙,智慧與威力又是一雙,它們又各各分為內外兩部分,於是二四得八,就有八大菩薩,分別表示慈悲、福德、智慧、威力。為什麼地藏的願大,因為他的慈悲也大。所以,在密教中也有把地藏菩薩歸為觀音菩薩的。觀音慈悲,地藏願大,願大就悲大,故又能跟觀音成為同體。有的也把阿彌陀佛當法像王時的畫像,作為地藏王的畫像,這也是因為悲心大的道理。本來極樂世界裡阿彌陀佛的護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但也是把地藏菩薩、龍樹菩薩都劃歸為阿彌陀佛的護持之內,這都是因為願大悲在。

  那麼,什麼做悲?悲就是同體。不要把悲當何等可憐和憐憫,那樣就錯了。慈是同等,悲是同體。同等就把萬事萬物視為平等。這種平等不是單純有了一個平等的念頭,而是使人感至並體驗到你與他是真正的平等,這很不容易。什麼叫同體呢?就是他有病你亦有病,他有痛苦你亦有痛苦,他有困難你亦有困難,他的身體有什麼反應你亦有什麼反應,這就叫同體,這也才能有真正的悲,這同體也者真正的。不同體,又怎麼度眾生呢?因而,同等是沒有條件的,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比如對一個正常的人、一個有性的人來說,一般都願意自己的父母兄弟健康長壽,而不願他老苦病死。假使你能把對父母兄弟的那種孝及慈愛之心擴大,推廣到自己的父母妻兒以外的其他人身上,那樣,你的願就大了。大乘行菩薩道的人,他曉得輪回不虛,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是真實的,所以他是冤親平等,不但不記恨、不記仇,看到記恨自己的人,又安知不是前世的父母兄弟呢?在大家尚未了脫之前,在這個輪回裡頭,芸芸眾生中有的是我們的今生父母,有的是我們前民父母,有的或是我們的來世父母。這樣就看出眾生跟我們的同體。我們的父母不是一世父母,而是無量劫的父母,就是經常講到的七世父母。這裡的七不是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而是講無量數的七。七是一個周期數,七世父母是無量劫以來父母。真正的大悲、大孝,不是對自己一家人或這一世父母是孝子,而是對六道眾生來說你都是孝子,這才是孝子、是大孝。

  把這個末世的教化重任交給地藏王,在《地藏經》的最後一品中就是講的這個。假使我們能夠跟地藏菩薩的一樣去度化眾生,跟地藏菩薩一樣來行大悲,這樣我們就會進入一個境界。這就是“同體”啊!跟地藏的本願一樣,就是與地藏同體,就走入了地藏的境界裡面去,與地藏共同行願。

  地藏菩薩怎麼行願的?在他的因地裡,很重要的一點望洋興歎是為了修福報。為什麼地藏菩薩有這麼大的願呢?我們一看經書就知道了。他在過去很遠很遠劫之前,看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相好莊嚴就是佛的福報、佛的福德。我們現在的末世眾生,告別是中國的這些群眾百姓,太窮太苦了。現在改革開放了,生活好些了,但是我們還未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貧苦的狀態,就說知識分子吧,智慧方面有一些,福報方面就淺一點。我們都是這樣,叫做慧多福少,缺福、福報少。有病的人,身體不健康的人也是沒有福報,多病多勞都是沒有福報。地藏王菩薩是從修福報來發願的,這些隨著我們講課的深入會逐漸清楚的。就修福報、修智慧來說,現在有好多學佛的人,對佛法的求知欲很強,想多懂得一些,多理解一些,這些都是好的。但是往往是從空的方面去修的多,而真正從不空的方面、從實實在在的方面去修的少。為什麼呢?象我們在座的就很不容易了,你真正叫他磕個頭、燒個香,他就發怵,覺得這會不會是迷信呢?而他不覺得,正是這種燒香磕頭,這個禮拜,是“行”哪,它不是愚昧!如果你不懂得燒香磕頭為什麼,那就另當別論;你如果曉得燒香磕頭為什麼,你再去燒,那麼你就不僅僅懂得它的理,而且去行,就不是迷信愚昧,而就是行!行,才能得福報,不行,光是在想的方面做,就是得著點智慧也是空花狂慧。沒有福報的智慧,是空的。當然,光有福報沒有智慧,這個福報也是庸俗的,不是清靜的。但就地藏菩薩本願經來說呢,它的重點在修福報方面,而修福報最重要的是上供下施,是施。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第四點就是教施。

  上述四點,就是我提的綱,即《地藏經》教願、教信、教孝、教施。以此提綱交給大家,有個印象。

  何為地藏?地藏的梵名叫“乞叉阿樂迦”,也叫“乞叉底蘖沙”,或叫“叉底俱捨”。梵語“叉底”就是“地”,“俱捨”就是“藏”。我們現在所稱的“地藏”,不是音譯,而是義譯。如般若,就是音譯。什麼叫地藏呢?《地藏十輪經》裡有兩句話解釋得非常好:地,安忍不動如大地;藏,靜慮深密如秘藏。安,就是平安;忍,則是忍辱波羅密的忍。菩薩行的六度中就有忍辱度。大乘菩薩行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就是難得做到的去做,難得忍受的去忍。這個忍,實際上就是哲學認識論上的認。佛說法的時候,經常是一說法,很多人就得道了,證悟到了無生法忍,對無生法呀,得到了、認識了。“地”之安忍不動,我自巋然不動象大地一樣;“藏”即靜慮,就是安靜之靜,是禅定;禅定之進入深密,象秘藏。《地藏十輪經》對此有另外一個說法:這個地,講的是我們的心象大地一樣。大地的特點是1、能載,什麼都能乘載;2、能藏,什麼都能藏;3、能生,什麼都能生。萬物都由地生出來。所以地就能載、能藏、能生,這是地之德,是地的根本特點。我們的心象大地一樣,能納一切,象大地一樣,能夠乘載一切東西。佛教講心地為大,就是以地來明心。藏,就是蘊藏,就是儲藏在裡頭,所謂靜慮深密如秘藏,此秘藏就是講三德秘藏。三德,即佛涅槃時,涅槃的三個德相:般若,解脫,法身;或法身,解脫,般若。這叫三德秘藏。佛出世時,是報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莊嚴;佛涅槃了,全身粉碎,變捨利了,佛去了哪裡涅槃三體:報身變成捨利;法向就無所不在,解脫了;所作皆辦,都成了般若。我們知道,人從四大來講,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我們人呢,又有色、受想行、識五蘊。《心以》中講,色大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是人,他也是色受想行識,不過他的五蘊早退常人的五蘊不同,他覺悟了、清淨了,所以他涅槃之後,色蘊變成法身,釋迦牟尼佛變成法身;受、想、行蘊得了解脫,徹底地解脫;識蘊就成了般若,最後智慧成了般若,轉識成智,成了最高的智慧般若。涅槃之後是什麼形狀呢?生之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死之後,德相即般若、解脫、法向,這就是我們所要明了的三德秘藏。我們常講人人皆有佛性,同時更深地說,人人都有佛體,即有跟佛一樣的身體。人人即皆有佛性,也就人人皆有佛體,亦即人人皆在三藏秘藏,都應具備般若、解脫、法身。可惜我們沒有這樣的福報,在佛體上更是差得遠,我們凡人的三德秘藏被無明、煩惱所遮蓋、束縛住了。所以,對地藏是什麼的進一步解釋,就是要明白地藏實際上就是我們心地的寶藏藏的是什麼呢?就是三德寶藏,就是般若、能納一切的。我們的寶藏就如大地。在我們修學《地藏經》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地藏,我們再來講什麼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講的就是關於般若、解脫、法身這三德秘藏在天、地、人、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裡頭怎樣輪回、動轉的。他以六道為所觀境,以三德秘藏為內容。那麼,什麼又叫三德密藏呢?就是說看看這個輪回生死最後能不能成就。地藏菩薩是真的不信邪的,他就是要叫每一個眾生的三德秘藏最後真正地成就出來,不再輪回、了脫輪回,把三德秘藏顯露出來。這不是一般的佛性顯露,而是要最後成就三德秘藏,使每個眾生不但能了脫生死,而且能夠成佛、能夠涅槃,顯出三德秘藏。所以地藏菩薩本願之大,在密教裡叫做悲願金剛。

  《大日經》裡講,每個菩薩來的時候,如果你真正有修行境界的話,你都會有感覺。這個感覺是不同的:比如日藏菩薩來,你就能看見他頭頂上顯著的太陽;月藏菩薩來,就看得見月亮;虛空藏菩薩來,你就會感覺到萬物虛空;而地藏菩薩來,你又有什麼感覺呢?那就是很重很重,地心引力不知加了好多倍,你想拔也拔不動。所以每一個菩薩來情況都不一樣,心境也不一樣。經文上說,如果是菩薩聚會的話,真有修行的人看到地藏菩薩來時,除了感覺到自己身體沉重以外,都會看到手裡捧著如意寶珠。這個如意寶珠不是一個,而是三個,這三個寶珠就是般若、解脫、法身,並放射光芒。地藏菩薩以六道為所觀境,觀三德秘藏於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之中,所以大家要記住,這是與其他菩薩不同的特點。釋迦牟尼佛對諸菩薩贊頌的時候特別說地藏菩薩悲願深重,經文上講:“過諸菩薩”,他超過了其他菩薩。這就是地藏菩薩。下面我講地藏本願。

  經上說,文殊菩薩問佛,地藏菩薩因地做何行、立何願,即怎樣修行、怎樣發願,他才能夠成就這些不思議的事情?經上講地藏菩薩在因地時,曾經是一個很有學問很道德的人家的兒子,他因為看到了師子迅具足萬物如來相好莊嚴,就問佛:我要成佛,要怎樣行願呢?這就是地藏菩薩的本願。為什麼叫本願呢?本就是過去,本來之願。

  地藏菩薩看見六道眾生積集惡報、惡業,不離苦報,於是托根性地,隆其本願,仰觀大覺,歷劫度生而不倦。為滿其本地之願故,所以稱本立願,乃自心起,自昔因地,無量劫前,發宏誓願,荷負眾生,教令主持正法。地藏菩薩所發之願,不是在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時才發的願,而是在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之前,就是在地藏菩薩因地時發的願。不是一個劫,也不是一世,而是無量劫來、無量世來所發的這個本願。也就是忍苦忍難,大慈大悲。安忍不動如大地,他能夠忍得苦、能夠忍得難,能夠大悲。這是地藏菩薩的本願。

  本願,願就是願欲。本願即菩薩因地所發的弘願。修學佛法,以發願為先,可說成佛的根本。菩薩在因地所發誓願,有通有別,如願成佛道,願度眾生等四弘誓願,名為通願,每一菩薩都如此發誓願。如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願,藥師佛因地的十二大願,皆為別願。大家別以為發願多,功德就大,發願大,功德就小。要知道,諸佛願力,是平等的。本願即根本願,所謂發願,即儒教所謂立志,志既立定,抱有志者事竟成之決心,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以達到目的為止。若無願;便什麼也做不成。不獨修學大乘法門,即學小乘法,無願也同樣不能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首先必須立定志願,雖經艱難困苦,而必具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實現其所志願之目的。諸佛因地發願,之所以與普通立志不同,在於諸佛菩薩因地中發上求佛智、下化迷情之願,皆從清淨心中出發。雖有本願,必藉功行圓滿方便本願得以修證。如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等四弘願,則須修六度、四攝等,功行圓滿,掃蕩無明障翳,才能顯於本性功德。故地藏菩薩之莊嚴果德,是由因地本願出發,功行圓滿而成。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裡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禮佛、坐禅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績,做一分得一分,名為功德。依本願去實踐,所成就的功德,稱為本願功德。

  經,梵語“修多羅”或“素怛纜”,直譯其意為線。釋尊在世,隨機說法,滅度後由弟子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經典。各類的法門,有組織地貫串起來,像一朵朵的花,用線貫穿而成花鬘,便不會散失。經也是這樣,佛在世時隨時隨地說法,若不加以編集,就難得保存於久遠了。佛說的法,是究竟的真理與德行,可給我們永久學習,永久依循。所以經又含有恆常法則的意義。佛說的名為經,佛弟子的述說,不名經而名論(除禅宗六祖慧能所說為《六祖壇經》外)。這是表示尊重佛說。如中國古聖先賢有價值的言教,如書、詩、易等也叫做經。經又有徑的意思,就是修行成佛的途徑。

  經有五義:(一)湧泉義(義味無窮);(二)出生義(能生妙善);(三)繩墨義(楷定邪正);(四)顯示義(能示正理);(五)結鬘義(貫穿諸法)。

  以上對經題作分別的解釋,現在把它綜合起來說。經是一切佛經的總名,是能诠教法。地藏菩薩本願,是本經的別名,是所诠表的理行果法。

  再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以人和法來稱呼這部經的。地藏是人,本願是法。在經書上,釋迦牟尼佛為這部經的。地藏是人,本願是法。在經書上,釋迦牟尼佛為這部經取一個名字。經書最後的時候總有佛在說完這部法,又總有菩薩來當機請問佛,你說的這部經,這部法叫做什麼?佛常常答復這個問題,把他所說的這部經、這些法給起個名字。《地藏經》也是一樣,佛給這部經說了三個名字:一個叫地藏本願,一個叫地藏本行,還有一個叫地藏本誓國經。因為有願必有行,有行必有力。實叉難陀在三個名字中選了一個能把願、行、力的意思包括在裡面的名字。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將人與法結合在一起,既可以概括地藏本行,又可以概括地藏本誓力的最為允當的經名。

  在《地藏經》中,佛告訴文殊菩薩,這個地藏菩薩的威神誓願是不可思議的,乃至於聞名、贊歎、供養的功德也不可思方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贊歎地藏的功德呢?因為文殊菩薩講了,地藏能夠成就不可思議的事情,釋迦牟尼佛同意文殊菩薩的這句話,然後才講地藏菩薩因地的行、因地的願。佛告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因是在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發的誓願,誓願什麼呢?他的誓願是: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在那個時候地藏菩薩就講,我要把六道眾生都度盡了,我自己才成佛。這是在很早、很遠以前的事了。後來,因為地藏菩薩修菩薩行,所以他也還是隨著眾生的劫在輪轉。到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時候,他又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塔像前發願,說願我盡未來際,應為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又講度盡六道眾生。這就是地藏菩薩的本願,也是我們現在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常常講的一句話:眾生有一不成佛,我不成佛。地藏菩薩的本願很多,這是最概括的一句。在這裡,眾生是六道的眾生,不光是人。眾生中有一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我們常講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已,地藏菩薩是眾生一不成佛,他誓不成佛,也就是眾生都成佛了他才成佛。這裡的意義很深。因為整個法界、整個的眾生、整個的有情,都是互相聯系、互為一體的。有一個不成佛,你就不可能真正的佛世界;有一不成佛,你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圓滿。

  地藏菩薩為什麼如此發願呢?我前面已講述了。在經中,佛告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是因為看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看到他們的佛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莊嚴發願。而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就告訴當時作為大長者子的的地藏菩薩說,你現在羨慕我的身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要真正證得象我這樣的身體,你要修。怎麼修呢?你要很久很久,很長很長的時間,你能夠度脫一切受苦的眾生,你就能夠證得象我一樣的身體。就象前面所講,願大福也大。你真正要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必須要度脫一切眾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大悲的果報。沒有這種大悲,你想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怎麼可能呢?沒悲就沒有願,沒有願就沒有福報。現在我們總想成佛,總想得到身體方面的三十二種好,不想像我們現在,福薄身殘,很不健康。真的在福厚身隆,那就悲大願大。這裡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漭這地藏菩薩,一定要修福報。我們不是教施嗎?就教修福報,不修福報,就不曉得地藏修行之行。對這個身體來說,凡夫是太執著這個身體了,因為這個身體而執迷不悟。而僧呢?就是出家人,又厭棄這個身體,把它當做臭皮囊。這兩種都是極端。只有菩薩,他修無量佛法功德,面對自己的身體既不是執迷,又不是厭棄,而是相好莊嚴。釋迦牟尼佛經上講,地藏菩薩在因地勸他母親信佛,後來把自己的房子賣了以申供養,後來看到佛像受慕,神游業海,發宏誓願,都是因身,因修福報而起。地藏菩薩之所以要發度眾生的本願,就是為了修身,看到眾生要修相好莊嚴,自己才能相好莊嚴,所以才能成就。說這些,主要是為了解釋《地藏經》這個題目,算是釋題。今天,我們正式進入地藏菩薩的經文。

 

上一篇: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c8 四、正業
下一篇: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c9 五、正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