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b11 緣起的流轉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下面講緣起重要的法則――流轉門與還滅門。明白十二支緣起的每一支內容後,再從整體因緣的必然理則來看,就更能明白緣起的奧妙和重要了。

“﹝流轉門與還滅門﹞    一、依緣起的流轉門說有二個重點:”
   從無明緣行直至老死又生的無端環狀,環環相扣,產生生死流轉的過程叫流轉門;了解因緣的此無故彼無,也就是前面的條件(此)破了,後面(彼)就不會相續即還滅了,叫還滅門。流轉門是“此有故彼有”,還滅門是“此無故彼無”,都是依於因緣而成就的。

“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好象有時間前後的,但這不是直線的前後,或螺旋式的前後,而是如環無端的前後。”

十二支緣起為何不是直線形的?如果是直線,那前面還有前面,會去找第一因的,然而恰恰找不到第一因,因為直線是前前復前前的,永遠沒有最前處。而環狀是無端的,兩頭都找不到,前面找不到最開始,後面也找不到最終,它是循環不停的,其中任何一點都只是過程而已,所以找不到第一因。佛法所說的緣起是沒有第一因的,第一因就是本體,是產生萬法的最根本的質素。如果是直線形的,一定會碰壁,所有的理論都不能成立,因為找不到第一因,這個前前復前前就會產生矛盾。學習佛法,這裡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緣起是如環的,是前後無端的,這很重要!所以佛法才講無始以來,因為是環狀的,找不到一個開始。

“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即說明惑(煩惱)、業(身口意)、苦。

由惑業引生苦果,依苦果又起煩惱,又造業,又要招感苦果,惑、業、苦三者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

“業”是身口意的造作,“苦”是苦果,由“惑”業引生苦果,依苦果又起煩惱而造業,隨之而來的就是不斷的招感苦果,惑業苦三者就是這樣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過去的業使我們這一生來受(苦)報,但由於還是與無明(惑)相應,所以又起煩惱又造業,又引生未來的苦報,就是這樣不停在輪回。

“有情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相續流轉,有前後的因果相生,卻又找不到始終。”

受報有因,然而找不到一個開始,所以講無始。很多人誤解了三世因果,以為知道自己上一輩子及上上輩子是什麼,就以為了解三世因果,而能解決一切了。三世前難道就沒有了嗎?如果三世前沒有,那第三世前的那世難道就是第一因(無因生)了嗎?而事實上直線就是前前復前前的,一直往前找,有無數的過去,就像我們這一生有無數的每天,哪一天是你根本的第一個因?不要說找不到第一因,即便知道了那一天又能解決你現在什麼問題?所以不了解的人一直往前在探討:“我過去生欠他多少,所以這一生要來給他蹧蹋。”你還完了債難道就沒有了嗎?你所有過去的因緣只是由於還了他的那一份就完事了嗎?其他無數的因緣如何解決?很多人不了解,總是針對某一個問題在探討前面的因果,而不去探討生死的大因大果。只是探討枝末的因果管用嗎?有人因為家人不和睦,於是給人看相占卜,說欠家人的。但你這次還了他就生死解脫了嗎?無明不破,仍在愚癡疑惑裡,業力還是不會消失啊!你能解脫嗎?講那種因果有意義嗎?

所以,惑業苦是由於無明產生造作,致使未來受報。如果與明相應,就不再造作業力了,這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輪回的中間斷了就不會再相續。既然無始無終找不到始終,又如何能探討出第一因?有智能的人就知道關鍵是切斷惑業苦中間的環。阿羅漢最有智能:“所作已作,不受後有”。就在這裡切斷,生死就了了,那個帳一筆就勾消了。否則,只還一人,欠下其他無數眾生的債,如何還得盡!什麼叫“所作已作,不受後有”?該理解的真理已經明白;該修行去掉我執我見的,也已經完成了;該去掉貪染愛取的,也已完成了,這叫所作已作,自己知道再也沒有相續的因緣了。所以我們修行要時時刻刻自我勘驗:學這個法後到底有否在生活中實踐?貪愛取著是否真正斷了?貪瞋癡煩惱不斷,如何解脫?怎能不輪回?沒有一個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還有沒有貪瞋癡煩惱和愛染。問題是我們都在放縱自己,為自己不修行可以找到一千個借口。其實沒有人會反對你的,你可以有理由不修行,所以你的生死輪回也是有道理的。照理來說,自我負責的人是不會找任何借口的,自己貪嗔癡煩惱不斷,必定恐懼將來何去何從的,擔心自己會往哪一道去。有智能的人是為自己負責,而不是做給別人看,心安否,煩惱斷否,智能開否,沒有一個人比你更清楚,要解脫或墮落,完全在於你自己!一些學員也是這樣:“師父,你的法很好,我很喜歡,但現在我要照顧女兒,要照顧孫子,不去不行。”是啊,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我不會反對,貪瞋癡煩惱不斷是你自己的事,你可以找一百個借口來辯護。但是生死輪回也是你們自己的事,眾生真可憐!

“像時鐘,一點、二點,明明有前後性,而從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從何處開始。佛在這環形的因果相續中,悟到了因果間的回環性,所以說生死無始。故,因與果,是前後必然而又無始終的。如十二支作直線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還有果,非尋出始終不可。”

這就是矛盾性,直線形的必然會尋求第一因,但又絕對找不到,於是你就會很苦惱,很多事情不能解決,也會不相信因果。而環狀無端的因果是循回性的,找不到第一個開始,也找不到最後的結束,這是很重要的循環理論。

“佛說「生死無始」掃盡了上帝(主宰)創造的神話。”

佛陀說找不到生死的第一因,無始無終,外道所說的上帝創造萬物就不能成立了。從某某大梵天來的也不能成立。追問大梵天從哪裡來?大梵天如果還有來處,那就不是第一因。所以了解緣起的無始無終的因緣循環的道理,就能破除外道的邪見,這很重要。知道緣起法,就不會再被神話迷惑,不會被神權來控制了。人類的進展,從神權到君權,再到現在的民權。而佛法二、三千年前就講民權,早就打破了神話。可是經過二三千年,我們才證明了佛陀的智能偉大。然而,試問:現在真的都民權了,都尊重自己了嗎?其實我們還是在神話控制中而不自知。宿命論和尊佑論的觀念很深很深地潛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慢慢去體會,你的心中是神話還是緣起論?注意聽!

“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前後相續的演變中去體會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用靜止或片面的方式去看事物都不是佛法的方式。佛法教我們觀察一切萬物時,都是在和合(無我)與相續(無常)中去體會觀察的。它是一種流動活動的過程,這樣的觀察才能看到真相。如果片面靜止地去看,所看到的就不是真相,這非常重要。佛法談諸行無常,“行”就是遷流變化之意,是指一切活動的事物萬法。從人事物都可以觀察得到,它是剎那剎那變化不停的,這樣剎那不停的變化產生的就是彼此間的關涉及時間的前後相續,這樣才能體會到佛法的真正內涵。

“這流動的和合相續的因果必然程序,與一般所說的──從豆生豆、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而是說無明緣行。”

這是一個重點,一般的觀念都認為種豆生豆,種瓜生瓜,這是直線式的。但佛法說的十二緣起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樣的緣起觀念與一般直線形的從豆生豆不一樣,互相之間有關涉但不是單一的。

“古人說緣起因果,是「約位」說的,也就是在和合相續的一一階段上說的。這等於現代社會學者,把幾千年歷史的演變,劃成若干時代。然工業時代,也還是有種莊稼的;農業社會,也不能說沒有漁獵生活。所以,名色階段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它的。只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

“約位說”就是約一個重點、階位來講。人類的發展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到現在的科技時代。農業時代時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是農業,工業時代業不是所有的都是工業,其實都還涵蓋著其他。不管是農業或工業都只是主要的一個重點(約位)說。緣起也是一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這也是約位(重點)說,說“識”時,還是有名色;說“名色”時,也還有識。

“佛法本是依人而立,十二支只是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知此,佛法的因果觀,才會契合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

什麼叫自性因果?自性就是永恆不變(常)、單一(我)。佛法講的因果是流動(非常)的、組織(非我)的,一直在無常地變化,沒有主體性,這就是無常無我。一般認為豆生豆,好象豆就是能生,生出來的豆是豆所生的,這樣的觀念不符合緣起法的觀念。緣起法是相依相緣的,是組織型的遷流變化的,就是充滿了無限可能的變化,所以是不定的。導師點出的這個重點真的很重要,只有明白這樣的緣起論,才不會落入自性因果裡面。


 

 

上一篇: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俱捨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一(賈曾)
下一篇: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俱捨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二(賈曾)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