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道
宏意法師
有位僧人參訪秀州本覺若珠禅師,問:「如何是道?」禅師不答,只把手作拳,舉了起來,僧人看來看去,無法體悟,就說:「學人不會」。想不到禅師卻曰:「拳頭也不識!」讀了這個公案,不禁令我想起,我們求道修行,確實是憑著自我主觀的意識,不斷地向外探討,鮮少能用直觀的方法看待事物,我們在生活中,不是把珍貴的真理,看得太平凡,就是把平常的事看得太稀奇,正如公案中的僧人,原以為禅師拳裡有奧妙,結果是連拳頭也不認識了。事實上真修道者,目的就是要讓自己還原,恢復本來面目,而不是再增加任何所知障。
很慚愧,我自己學佛多年,至今談不上有什麼大徹大悟,有很多煩惱習氣也沒有斷,不過,在學道的過程中,我倒非常肯定,佛法是很實際的道理,依之而修,一定能安定身心,消除苦惱,不待猶疑;只是人的習氣重,要長期磨練,所以,修行是一輩子的事,如果那一天心地透明了,不再隨煩惱之波而流,也是當生成就的幸事。
我記得最初去到台灣的時候,雖然年齡小,但內心裡卻著實有求道的意願。巧幸的是,第一個掛單的地方就是南投水裡蓮因寺。忏公老法師威儀嚴肅,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教導,也處處強調修行的重要。本來年輕人是怕被管的,但對我來講,卻是適得其所,反而對台灣的佛寺和僧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敬仰和羨慕中,自然地提升了我學道的信念。
可是當我把自己真正投入修行中的時候,又發現向道之路是步步維艱。為什麼別人坐得那麼好,我卻腳痛不斷;看看年長的師父們念佛念得那麼專一,為什麼自己會妄想連連?有時候對老法師的訓導不太服氣,但在現實中也只得忍氣吞聲。所以,我當時的情形是,很想學道修行,但在實際裡,卻是掙扎著過日子;理想很崇高,但境界又非常平庸。因此,蓮因道場雖然莊嚴清淨,想讓身心安定下來,卻需要一番功夫。
後來進佛學院讀書,發現道場的風格與前者不太相同。在蓮因寺我們常聽老法師講要老實一心念佛求往生,了生死,但學院卻強調要多聞多解,發菩提心,入世度人。非僅如此,在一些不同的環境裡,,甚至偶爾也會遇到一些所謂的修行人,直言某種生活方式是修行,否則即不是修行。不同的修行方法聽多了,對我們初學者,不但沒有啟發,有時反而引起矛盾和糊塗,不知何者才是正確的。
可能是求道心切,急於速成,也可能是我對於很多修法都有興趣,所以在不同的機緣中,我曾老實念佛,也曾用功禅坐,為了想開悟,甚至閉關參話頭;見老師父不倒單,很羨慕,曾試了六次,最後一次幾乎是一年中沒有躺下來睡。聽說灌頂修密法很好,也請上師灌頂修文殊法,修了兩年半。這樣東參西學的摸索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不管用什麼功,修什麼法門,我們第一,動機要正確;第二,方法要中道;第三,功夫要持久;第四,佛理要清楚,否則都是以妄修妄,沽名釣譽,盲修瞎練,不切實際。
我一生最大的福氣,就是在學佛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良師益友,每每在我修學不平衡的時候,都會及時勸告,防止了一些極端問題的出現。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體驗,現在我很少說什麼方法是修行,什麼方法不是修行,基本上我鼓勵學者回歸原點,以戒、定、慧三學為衡量的准繩,凡是有戒、有定、有慧的鍛煉,都是修行,否則即要小心,以免誤入歧途。
對所有發心求道的行者,我也有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 修行應與生活打成一片
我在道場中,曾目睹禅坐者、念佛者,遇事不順心,即破口罵人。甚至有人為了個人的靜修,而強令常住停止某些活動。因此,不管如何參禅,如何念佛,假如不能在生活中保持平靜,展現慈悲,行者應該問問自己,修行所為何事?
二、 從小處著手,長期地修
修行固然是為了了生死、成佛道,但老是這樣想,也怕自己變成眼高手低。我以為修行就是切實地去修改我們的身心行為,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調和。因此,修行者最好是先觀察自己,找出缺點,然後針對缺點,長期用功對治,方有成效。譬如:安忍心不足者,在禅坐、念佛中就以培養安忍心為目的,生活中也時時念茲在茲,如此點滴累積,功夫必定成熟。當身心有些進步的時候,行者自然會觸類旁通,多面照顧,提升自己。
三、 要重視氣質的改變
平時聽人談修行,有時會聞說某人每日禅坐多久,念佛多少,誦經幾遍。當然日常中規定一些恆課,固定的做,也是一種鍛煉。但假如行者只重視功課中數量的增加而不反省自己習氣除了多少,慈悲喜捨增加了多少的話,那是本末倒置,還沒有抓到修行的重點。
四、 要在生活中多修觀照
一般人在念佛或靜坐中,大部分時間都以修止為主,觀只是幫助我們專注在所修的方法上,當然有的人觀力很強,也能在靜坐中依各種不同的觀法,把所觀之境,仔細的深入觀察。我的感覺是,打坐念佛就不妨多修定力,先培養平靜心,等我們投入各種生活活動時,反而要謹記提起觀照,因為正見和正思惟,不是只在靜坐時想的,它是實際的生活道理,要把這些道理用在日常中,否則我們就會變成靜坐、念佛時想的是一套,待人接物中,做的又是另一套。
五、 要內修外修兼顧
當一個人靜下來鍛煉自己的時候,我們就說這是內修;當我們投入人群,布施結緣的時候,就稱之為外修。我記得在十九歲的時候,自己曾寫了一篇文章──「談內修與外修」。後來看虛雲老和尚開示中,也曾用這兩個名詞,內心很是興奮。其實我當時就是給「修行」兩字弄糊塗了,才思惟理出這些想法。我覺得修行人有時要靜得住,從靜中找出自己;有時要動起來,從動中檢查一下自己有多少功夫,是不是真能忘記自我,融入人群。一天靜多久,作多少內修,或一天動多久,作多少外修,各人要自己調整和兼顧,否則,不是變枯木死灰,就是做了個泥菩薩。
六、要記得解脫的根本重點─除我執
在佛門中,我曾見有的人不修行,我執我慢還小,一修行我執我慢就重起來。不管是關於法義的觀點,還是境界上的體會,只要有人有不同的看法,馬上就泾渭分明,或甚至水火不容。這些現象,古時有之,現代也還是不斷,深覺可惜。我們看佛陀住世時,他雖然有他基本的堅持,並且依此終生弘化,毫不猶疑,但在很多人群裡、宗教裡,他又善巧地包容異己,讓外道如潮水般湧進佛門。因此,我覺得一位真修行人,看經時要修無我,靜坐時也要修無我,談佛法時宣揚無我,開會座談時也要表現無我。唯有時時淨化自己,消除我執,真正的解脫才會出現。
結語
台州府無愠禅師上堂雲:「禅和家道:我無有不知,無有不會。忽有問:如何是行腳事?便口如扁擔!病在於何?
病在多知多解。恁麼參學,不如三家村裡種田漢,有問今歲稼穑如何?一一道出,如瓶瀉水。蓋其無知解故,無揀擇故。」禅師倒不是教人在修行時,要人真的無知無解,反倒是叮咛學僧在知解中,要培養實際功夫。修行是實踐我們所知的道理,也是淨化自己、淨化世間的方法,知而不行或把修行拿來作學問般研究,恐怕只是徒增知解識,耽擱自己。因此,真的是說一丈不如行一尺,只要在生活中,依八正道如理思惟,如法而行,人生必定別別解脫,法喜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