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永光寺禅七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永光寺禅七開示

1998/10/07於大甲永光寺

永光寺主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不合掌):由於主人菩提心的勇猛,舉辦禅七,我們可以在這裡集會,修學聖道,應該說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我們非常感謝主人的慈悲!

我現在想要講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們在這裡集會,學習禅的規矩;第二件事,就是學習禅的方法。

關於在禅堂裡邊靜坐的規矩,我們擬定了一個功課表。早晨三點五十分鐘起板,四點二十分開始經行,經行十分鐘,到四點三十分鐘我們就止靜了,這第一支香止靜一小時。經行的時候,打兩下木魚;我們坐在那裡,打了兩下木魚,放腿子站起來,就經行。

經行,是先由主人領班,這兩面同時出班。同時出班向前面走,也可以插班。我們分成三個地方經行,我們畫出來一個標志:有第一、有第二、有第三。第一這個地方是黃色的標志,第二是紅色,第三個是藍色的標志。第一區,經行是稍微快一點,第二是中等的,第三是慢的。但是也隨你自己的意思,你若願意快,就在第一這個區,你願意慢在第三個區,願意不快不慢就是第二個區。如果你願意慢,不要在第一個區,因為第一個區限定是快步經行的地方,你若慢步就阻礙了,對別人有妨礙。但是可以變化,你由慢、願意快,就到第一區;你快步經行之後、又願意慢步經行,你到第三地方去。打過禅七的人應該知道這件事。

開始經行的時候,由維那師父打兩下木魚,就放腿子,出班經行;到時候,由維那法師敲一下大磬,大家就立在那裡不要動。我們現在是在這裡打禅七,在這裡修止觀,你聽見了磬聲的時候,就是立在那裡不動,你就要觀心了,使令這個心不要動,願意修止也好、願意修觀也好。實在,時時要修止觀,不是說聽見了磬聲才修止觀,不是這個意思。什麼時候都要令這個心不要虛妄分別,不要散亂,不要有雜念,叫它寂靜住,叫它明靜而住,或者是思惟法義。

但是,經行忽然間要停下來,我們的信號是敲一下大磬。這個磬的聲音是非常好,它這個聲音由大而逐漸地微小、逐漸地微細,你也可以因此而攝心不亂。這時候是有聲音的時候,假借這個聲音而令心裡面不亂。等到逐漸地聲音聽不見了以後,沒有聲音的時候,你還可以繼續聽聲音;雖然聲音沒有了,你繼續聽這聲音,心裡面叫它不要有雜念。等到聽見維那法師打一聲木魚,就歸位了,自己要記住自己在什麼地方坐。

這是第一支香,坐一小時,五點三十分鐘就開靜了。開靜的時候,早晨第一支香的開靜,維那是用引磬開靜。開靜了之後,然後再打兩下木魚,再經行,經行二十分鐘。在經行的時候,你自己要檢查自己的身體,你需要到廁所去,這時候要去。到了五點五十分鐘的時候,就停下來,就默誦《金剛經》;默誦,你能背下來是更好,不能背就照本念。

我們念《金剛經》是什麼意思呢?念《金剛經》,《金剛經》就是修止觀用的,就用它來修四念處的,是這麼意思,所以要念《金剛經》。但是你若願意像《俱捨論》上說的,或者是《瑜伽師地論》上說的,其它的阿毘達磨論上說的四念處,如果你熟悉,感覺到相應,也可以那樣用功。但是《金剛經》說的四念處,這是大乘佛法裡面最殊勝的修行法門!是南傳佛教所沒有的,而又是能夠迅速地令你得無生法忍的法門!

這是讀《金剛經》,我們是預備了二十分鐘的時間。若是背《金剛經》,不用太快的話,一刻鐘就背下來了;若是照本子讀,當然你也可能慢一點。不管是背也好、是照本讀也好,不要太快,這一個字、一個字,一句、一句清清楚楚地讀,這樣子才能夠發生作用。到六點十分鐘的時候,維那打兩下木魚,大家站起來,當然要有人負責收本子,就搭衣在大殿排班,到齋堂去用早齋。這是早晨的情形。其它的時候,希望各位注意看看這個功課表。其它的,七點到八點出坡,八點又開始經行,八點一刻到九點是第二支香,九點到九點二十是經行,九點二十到十點是第三支香,十點鐘到十點二十分鐘這個時候拜佛。

我以前在香港的時候,中國大陸的金山高旻寺的這些大禅師,在香港打禅七,我也參加過,他們就是坐禅、講開示,沒有拜佛這件事;但是現在我想加上拜佛。加上拜佛的原因,我也說一說。

這個老參師父、坐禅相應的人,沒有這件事,拜佛也可以、不拜佛也可以。但是我們初開始學習禅的人,是有問題的,有什麼問題?坐禅坐得不相應,止也止不來、觀也觀不來,但是自己想要有成就,止不來也要止、觀不來也要觀,就勉強自己。勉強的情形,這當然是你有道心,使你自己要這樣子。但是你這樣做的時候,在你的生理上,你這個地水火風的生理上就造成了一個矛盾。造成了矛盾,初開始你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但是若由微而著,由微小而逐漸的重,就會有問題,就會使令你不正常了,就說:「這個人著魔了!」其實不是著魔,是你的生理上有問題,你自己不能自主了,就可能有問題。若是我們拜佛的時候,你出聲念佛,又能去拜,這一動,身體這一動、又拜,就能夠疏解造成的困難,就能使令你生理上恢復正常,有這樣好處。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靜坐的時候有業障;前生或者今生做什麼錯誤的事情,有業障,這業障障礙你,你不能夠相應,止也止不來、觀也觀不來。有的時候,忽然間止得很好,一支香還嫌不夠,一下子坐五個鐘頭,感覺到很好了,真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但是忽然間又退掉了,心裡面很不舒服;但是你想恢復過來,不行,有很多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現象。所以,我們若是拜佛的話,向佛求忏悔,忏悔業障,使令我們用功順利,容易相應,容易得聖道,所以加上拜佛這件事。說是拜佛,實在就是忏悔,是這個意思。

第四支香,十點二十到十一點,就開靜了,這時候也是搭衣在大殿排班,然後到齋堂用午齋。其它的事情就不必說了。

再就是,我們也安排小參的事情:我們是今天晚間開始,明天是八號,八號、九號、十號,在禅七的第三天以後,每一天的下午四點鐘到五點一刻有小參。小參,預先要登記,有人負責登記,然後我們按照次第,在這個時間內,在右手邊那個房子,圖書室裡面,就小參。

到了圓滿那一天,就是晚間七點鐘,每個人作禅七的心得報告,我們禅七就結束了,就圓滿了。這個規矩就是這麼多。

在天台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上,他說的規矩,分身口意三業,身有動靜的不同,口有語默的不同,身口意,意論止觀的不同,這身口意是這樣子的規矩。我們經行,這就是動;你坐在那裡,就是寂靜。口有語默,打禅七,盡量的你不要說話,在禅堂裡不要說話;在齋堂裡、在寢室裡面都不要說話,不要說閒話;若是在小參的時候,你可以說話,其它的時候盡量不要說話。說話有什麼不好呢?說話令你心容易散亂,心一散亂了,就妨礙你用功,所以盡量不要說話。第二個原因,說話會勞神、會傷氣,這個身體太勞了,你靜坐也受影響,所以不要說話。第三個,說話有時候說錯了引起煩惱,也妨礙你用功,所以盡量不要講話。有非常特別的事情,你非要表達出來,寫紙條好一點,向負責的人來陳述這件事,盡量地不要說話。這是口的語默。意論止觀,就是你的第六意識只有兩件事:一個止、一個觀。從早晨起來開始到晚間休息,完全是在止和觀裡面,不是觀就是止,不是止就是觀,不要有其它的虛妄分別,要這樣做。這個規矩簡單說到這裡。

其次,我們再說一說修禅的方法,修禅的方法就是止觀。我們中國的禅宗,本來也不是看話頭的。從《高僧傳》上看到達摩禅師的傳,他實在是修止觀的,是根據《楞伽經》來修止觀。《楞伽經》裡面有唯識的道理、也有中觀的道理,也就是根據這樣的佛法來修止觀。六祖的時候,就重視《金剛經》,《金剛經》也是很好;跟六祖學禅的這些人,也都是根據經論學禅。大概是在北宋末年、南宋的開始,這個時候就是看話頭了,話頭也是很多種,不只一種。如果學過經論的法師,若學得有心得的法師,看話頭也可以,話頭就是止觀,沒有差別。若是你經論學得一知半解,沒有什麼成就,你要去看話頭,那就和止觀不同了,就是不一樣。越往後來,對於經論沒有學的人出了家,也就是去看話頭,這個時候禅宗就衰了,是那麼回事情。但是禅宗本身的人不承認這件事。

我在虛雲老和尚的法語、他的年譜上看,有人問他,說是:我們學習禅,就是看話頭,但是有說修止觀,那是怎麼回事?虛雲老和尚說:那是古法,古代修禅的方法,現代是不修止觀。其實不是!這是人的根性的問題,就是你沒有條件修止觀。修止觀,就是要對經論深入地學習,才能修止觀;你沒有學習,你不知道怎麼修觀,只好看話頭了,是那麼回事兒。這是人本身的利根、鈍根,你在佛法裡面,學、沒學習佛法差別的地方,不是有古、今的問題。這是一件事。

我現在想要說一說究竟怎麼樣止觀?究竟怎麼止觀?就是四念處。玄奘法師的翻譯是四念住,鸠摩羅什法師翻個四念處,就是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八正道,是按照這個方法來修止觀,這也是佛陀所教導的。我們若讀一讀《阿含經》、讀阿毘達磨論、讀這些《般若經》,我們就會明白佛教徒應該怎麼修行得聖道,它說得明明白白的,不是像我們禅宗的祖師說那個話很難懂,「萬裡無寸草處去!」這句話怎麼事情?這句話很難懂。但是你若看看這些《阿含經》、看看《金剛般若經》、看這些論上,它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怎麼修行,就是四念住,就是四念處,就是應該這麼修行。

我說一個譬喻,譬如說是走路,告訴你這條路很寬、很平坦,沒有土匪,很安全的從這裡走到目的地,這條路是這樣子;那條路有危險、有土匪,並且不平坦,你若在那條路走有危險,說得明明白白的。然後,你就選擇容易走的這條路,從這裡走。修止觀、修行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樣子。這樣子不好嗎?這個方法不好?所以,我主張我們修四念處!

修四念處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直接地對治你的煩惱!經論上就是說兩件事:一個生死的緣起、一個涅槃的緣起,就說這兩件事。你看所有的經都是說這兩件事:怎麼樣是生死的境界?為什麼會有生死?惑業苦;怎麼樣得涅槃?戒定慧。說得明明白白的。這樣子,我們就是用戒定慧來對治生死流轉的貪瞋癡。所有的在生死裡流轉的原因,就是貪瞋癡,就是你內心裡有煩惱。貪瞋癡的「癡」,當然有很多的解釋,其中有一樣就是執著,我們執著都是真的:現在看見這裡有一個房子,這是真的;看那裡有一個車,這都是真的;看有人過來,都是真的。我們不知道這都是假的、如幻如化的,不知道。你執著是真的,從這裡再引起貪、引起瞋,這時候有了煩惱就有業,有業就有流轉生死,就惑業苦流轉。佛教徒相信了佛法,「我想要得涅槃,想要解脫生死苦!」那你就得要對治你的貪瞋癡,對治貪瞋癡就不造業,那麼就不流轉生死了,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那麼怎麼樣來對治貪瞋癡呢?就是修四念處。修四念處,「我的欲心很重!」那麼修不淨觀,修不淨觀來對治。但是,修不淨觀來對治這個欲心,實在不能斷,這欲還是不能斷的,只是能夠叫它不動,能降伏這個欲,它不動了;不動了的時候,你這時候修無我觀,觀我不可得。你若真能通達了我不可得,那就是聖人了。凡夫是執著有我的,凡夫和聖人有什麼不同?凡夫就是有我,聖人是無我的,所以你就觀察我不可得,成功了,這貪瞋癡就沒有了,那麼你就是聖人了。這樣說,所以應該修無我觀。

怎麼樣知道是無我呢?因為無常: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聲香味觸法也好、色受想行識也好,這一切有為法通通是無常的,這就是無我觀。因為我是常住的,所以你若能修無常觀,就是我沒有了,觀察我不可得,所以要修這個。如果一個人,他雖然是凡夫,但是他心裡沒有什麼欲,那他不用修不淨觀也可以,就不需要。你沒有欲的時候,心裡很太平、很平靜,那麼你這時候,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修唯識觀都可以,這樣子,慢慢相應了就得聖道,你就是聖人了,就是這麼回事情。

所以,直接對治!我有這樣的問題,我就用這個方法對治,就是這樣子。你一對治,就像有病似的,醫生看你的脈,聽你自己的介紹、說明,你有這個病、有那個病,然後對症下藥,把這個病就治好了,就是這樣子。說「我有病,我不管它;我的貪瞋癡在那兒放著,我去看話頭!」你看話頭能對治你的病嗎?能不能對治?能對治也可以,若不能對治,你不是白辛苦了!所以,我們讀《金剛經》,《金剛經》就是四念住,就是讓你修行的。譬如說,前面有一段文,「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金剛經》上就是告訴你修無我觀,是這樣意思,很明白的事情。

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若細心地觀察自己,你就會發覺,這個「我」是個煩惱的根本,你會發覺這件事。若是通達無我的時候,煩惱的根本沒有了,煩惱就不容易生起來,煩惱就會減輕了。我們人與人之間不和,師兄弟不和、師徒也不和,就是出家人和出家人不和,看見別人有光榮的事情就嫉妒,這很普遍的事情,誰也不用笑話誰,「啊,你嫉妒!」你笑他,你不嫉妒?那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貪瞋癡!但是你若修四念處,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都是無常的、如幻如化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還會嫉妒嗎?就沒有這件事了!所以,就是我們要反省自己,有什麼煩惱,就用佛法來對治它,這就是我們應該修的法門。說是我住的房子裡邊來了毒蛇了,那你住在這兒會安嗎?你應該把毒蛇請走才對;不!來個烏蠅,把烏蠅打走,毒蛇留在那裡,這件事做得對不對?你做得對不對?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還有什麼問題?當然,你們各位法師可能已經提出反抗,提出一個問題:大家都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你主張修四念處呢?怎麼不念阿彌陀佛呢?念阿彌陀佛好,我同意,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很好。但是我認為,淨土法門也是說念阿彌陀佛是方便法門,為什麼說念阿彌陀佛是方便法門呢?這句話怎麼講?就是因為你修四念處修不來,那麼你也要了脫生死,這件事怎麼辦呢?只好念阿彌陀佛了。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去。當然,這件事也不是說那麼容易,你也要付出來代價的,你要特別地努力,一心不亂地念佛,你要求生阿彌陀佛國的願還要強,還要厭離娑婆世界,你念阿彌陀佛才能容易一心不亂,才有可能往生阿彌陀佛國。到了阿彌陀佛國干什麼?還是要修四念處的,還是要聽阿彌陀佛講《金剛經》,講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

你修四念處…,《觀無量壽佛經》那個下品下生,那上面說,那個有罪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有善知識勸他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國了。到了阿彌陀佛國,蓮華開了以後,觀世音菩薩為他說諸法實相法門,他要修這個法門來滅罪,得無生法忍。所以,就看出來,就是到了阿彌陀佛國,還是要修這個法門的。

當然,我們現在說念佛,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是《阿彌陀經》上不是這樣子;《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在大本的《無量壽經》說念佛,這裡面有點問題,什麼?說念佛是觀想,這個「念」是觀想的意思,說是我們念佛名號的時候,是用執持名號這個字,意思還是不同的。這個地方我不要多說。

當然,現在還是這樣意思,如果四念處修不來,那只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還是不錯的,是可以,求生阿彌陀佛國成功了,也很好嘛。若是你現在能夠修四念住,你就修四念住,修四念住什麼呢?就是現在令你得聖道,不用等到阿彌陀佛國去,是這樣意思。但是現在這個地方不多說了。

我是說用止觀的方法來修四念處。這個止怎麼修法?怎麼樣修止?我想你們各位都是參加過禅七,可能知道,但是我想我還是說一說。

這個止,就是要你自己選擇一個所緣境,把心停在那裡不動,所有的雜念都停下來,這就叫做止。選擇一個所緣境,什麼所緣境?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用息作所緣境,我們有出入息,用息作所緣境。這個息,我們這口氣有出、有入,呼出去以後,也沒有立刻地吸,一呼、一吸,我們呼,呼、呼,它就不呼了,但是沒有吸,這裡面有個息,息過去了就要吸,氣就要吸進來,吸、吸,又不吸了,可是也沒有呼,這裡又有個息,這是有出息、有入息。這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得最詳細,這口氣呼出去叫「出息」;呼、呼,不呼了,又有個息,叫「內出息」;然後就往裡面吸,這個氣向裡面吸,這叫做「入息」;吸、吸,又不吸了,但是也沒有呼,這叫做「內入息」。所以加起來是四個息:出息、內出息、入息、內入息,是四個息。

修數息觀,就是你要知道!你靜下來的時候,你知道你現在是出息、內出息,知道是入息、內入息,就知;以息作所緣境,是知,就是注意,注意這個息的相貌。注意息的相貌,息有什麼相貌呢?就是有出、有入的不同,有冷、有熱的不同;出息是溫的,溫暖,入息它就涼。你若常常靜坐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全身都有出入息,出息感覺不冷,入息就感覺到涼,你常常靜坐有這個感覺。就是注意這個出入息,其它的什麼事情都停下來。

《金剛經》上說:「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我們的心同一切法不發生關系,湛然獨立,這一念心叫它獨立起來,不要有所緣境,應該是這樣子;但是我們做不到,我們凡夫做不到。所以佛給我們個方便,你把其它的所緣境都停下來,選擇一個所緣境,你心住在這兒不動,這作一個前方便,得定的一個方便,是這麼意思。

用息作所緣境這件事,我們正常是應該把口合起來、嘴閉起來,然後由鼻至臍,這是入息;由臍至鼻,這是出息,是這樣子。所以,你若注意的時候,這個息就是由鼻至臍、由臍至鼻,就是這樣動,就是這樣子。這樣子,如果你感覺到相應,就這樣就好了。

但是,我們無始劫來,這個虛妄分別心習慣了,散亂,想這個、想那個,你叫它不要妄想,這個事很難,違背了你原來的習慣,這個事情很困難。所以,雖然說叫你注意息,事實上又不能,又是亂了。所以,佛又加一個辦法,教你數數,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個數目一、二、三、四它有個連貫性,所以我們就可能會寂靜住,就能沒有一切的妄想。

我曾經想到一個問題,我們出家人在寺廟上,寺廟裡面,到佛殿上看到供著佛像,到圖書室就看見佛經,到禅堂來就是看見這些大家共同用功的修行人,到講堂去看見法師,看見我的師長,看見都是同學,大家都修學佛法,這都是清淨的境界。我們就算是靜坐時有妄想,這妄想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事情,另外你沒有妄想,不是有其它的妄想,就是這些妄想。就是你經驗過的事情,就是你妄想的來源;你沒有經驗過的事情,你沒有這個妄想。這些清淨的因緣、這些妄想,執著性不大,執著性不是那麼大,容易回轉。我忽然有個妄想,「昨天吃午飯的時候,什麼菜很好吃…」,感覺「不、不要想!」立刻地知息出、知息入,就能回轉。

在家人,在家人在色聲香味觸裡面活動,這個貪瞋癡活動得厲害,讓他靜坐的時候,「不要妄想,修數息觀!」困難!因為他執著得厲害,這個想就是把他黏住了,就像那個膠很厲害,黏住了,你想解脫很難。大家都是人,大家都可以靜坐修止觀,但是在家人困難,出家人容易,所以修行還是出家好。出家多少年了,佛學院都學過多少年了,答復人家問題的時候:「不出家也可以,也可以修行!」這個人是胡說八道。在家人修行也可以,怎麼能和出家人比呢?是不能比的。就算是在家人也能修行,能夠成功的是少數。出家人都能成功嗎?也未必,但出家人成功的可能性大一點,就是因為出家人那個境界是清淨的,執著心輕,你就容易修止,是這樣意思。

這個止,如果只是知道息的出入,你心能夠寂靜下來,也可以;如果有困難,你要數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這個方法,的確是有力量,使令心就沒有妄想。這是一個說法。

其次,我們這個身體,這是一個有漏業的果報,不是個好東西,它有時候會有問題,你要將就它一點,不將就它,它有時候就反抗你,你就或者是頭疼、或是吐血了,就不能修行了。這裡有什麼問題呢?我們修數息觀的時候,有的人注意鼻端,當然你一天靜坐半小時、靜坐一個鐘頭也沒有關系;但是如果你靜坐八小時、靜坐十二個鐘頭的時候,那就有問題!你若注意鼻端,你這個注意力在鼻端,你就容易上火,這個血就集中在頭部,集中多了的時候,就要爆血管也可能,再不然就吐血了,就會有這個問題。

所以,這樣子說,這就得要改變一下,注意腹部的起落。智者大師在《釋禅波羅蜜》上告訴:觀丹田也可以,觀臍輪也可以。我們這一呼、一吸,這個腹部就是一起、一落,你注意起落,這個注意力在腹部的起落,這個血就集中在腹部,而不會集中在頭部。這樣你頭部血不會太多,頭部清明。

但是另外有個事情,就是結跏趺坐;但是經上說,女眾不要雙跏趺坐,單跏趺坐。單跏趺坐若太松,當然初開始靜坐也是有問題;你若是坐久了,這腿子熟了,你可以稍微緊一點,單跏趺坐緊一點。緊一點有什麼好處呢?這個血向上來。而你的心注意腹部的起落,血向上來,但是又不太多,就正好是個中道。你血向上來,這頭部有血,人有精神。你睡覺為什麼失眠,睡不著覺?就是頭部的血太多了,精神。頭部血少了,太少了就昏沉、睡覺。所以,吃完飯的時候,這個血集中在胃裡邊,頭部的血少了,就要睡覺,就是這麼回事。

現在你若是盤腿坐,稍微緊一點,這個血就向上來,但是你這個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它又會降下來一點,使令頭部的血也不多、也不少,這樣子你就能修止觀。太少了就會睡覺,太多了你要吐血,就是不容易,你要將就這個身體。這樣子注意腹部的起落,也可以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那麼你就能夠明靜住,明靜而住。

如果說這個方法也不合適,你就另外用個方法。另外用方法,有什麼方法呢?可以有兩個方法。你兩個手,左手放在右手上面,這個手裡邊,你觀想有一個圓的光明體,圓的光明。我們在鋪頭(注:店鋪)裡面看見一個水晶球,你把那個相取下來,手裡實在什麼也沒有,但是你觀想這裡面就是有一個水晶球,你觀想它是個…,你願意它是黃色的也可以,願意它是白色的也可以,你就注意它,注意這個水晶球。如果能夠注意使令心裡面不散亂也可以;如果還是有困難,你在水晶球上觀想它有一、二、三、四、五,現在現出個一來,在水晶球上有個一,隔一會兒現出個二、隔一會兒現出三,現出三的時候二就沒有了,現出二的時候一就沒有了,這樣子也還是數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也是可以。

或者是你觀想這個腳趾頭,觀大母趾那個地方,如果你修不淨觀的時候,觀察那個大母趾膨脹了、青瘀了、膿爛了、散壞了,骨頭露出來了,你觀這骨頭,觀這個白骨,注意這個白骨。你初開始的時候,用手指頭幫助一下也可以,就用手摸這個大母趾,也可以。說是「我觀這個腹部的起落觀不上來」,你用手幫助一下,用手摸著這個肚子,也可以。這樣子,使令心裡面寂靜住,不要有其它的雜念,那麼你就慢慢地、慢慢地就容易得定了,就是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得到初禅。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這一段是一個關,這個關不容易過;等到得到了未到地定,再到初禅就容易了,就不是難事了。

我看古代的祖師他們坐禅的方法,那個禅師告訴你:先念佛,「念佛淨心」,清淨的淨,心意識的心,用念佛來淨心。實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先念佛把一切的妄想都停下來,心裡面沒有雜念,使令心明靜而住,這就是淨心,用這個方法。等到這個心靜下來了、沒有雜念的時候再參禅,他是這樣辦。我們也可以這樣做。你初開始的時候,你感覺到用數息觀不合適,你也可以念佛,念一會兒。

一開始、腿子一盤上,你立刻地要抓住它!要把你這一念心抓住,叫它不要有妄想。如果你這時候一疏忽、一打妄想,非常快,一下子一刻鐘過去了。你在那兒打妄想,一下子一刻鐘過去了,一下子半小時就過去了,等你覺悟了,「哎呀!不要打妄想!」已經過去半小時了。所以,你一定,這維那師父一打三下木魚一止靜的時候,你立刻地要注意,就要叫心寂靜住,你不要疏忽這一點,立刻地寂靜住。如果你一開始,你沒有注意,一疏忽打妄想了,這一坐都不容易坐得好!你說「我收回來」,你有功夫可以,你功夫沒成就,有困難,就困難。

所以,你靜坐的時候,我們姑且這樣說,維那止靜這個時候,你若感覺到修數息觀有困難,你先念佛也可以,或者你念大悲咒也可以;不念佛,念大悲咒也可以。「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這是《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忏有這句話,就是念大悲咒能幫助你得三昧、得辯才!那麼這不是正好嗎?所以你念大悲咒就幫助你容易靜下來。但是你不能念太多,頂多念三遍,然後你心就寂靜住,用數息觀的方法,或這個光明的輪,有個光明輪,有個圓的光明在你手上,你心裡面注意這個光明,還是用這個方法,叫它心裡寂靜住。

總而言之,熟能生巧;常常靜坐、修數息觀,久了它就自己會出來一些方法,使令它心裡不妄想,能對治一切散亂,使令你心裡面寂靜住,就容易成就欲界定。欲界定也是很不錯的,得到了以後,你若成就了欲界定,心裡面也不昏沉、也不散亂,心裡面明靜而住。這時候,有聲音都聽見,但是心裡面沒有雜念。等到有一點相應了,有一點相應的時候,這個身體感覺到輕,不是那麼重,所以也是不錯的。這是非要從這裡經過不可,由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初禅,一定是要這樣經過。

我就是簡單說到「止」,這個「觀」現在沒有時間說,但是我們現在規定是講《金剛經》,講《金剛經》的時候,我再說修觀。我的這一段說話就到此為止,由維那打兩下木魚,我們就經行。

 

 

上一篇:其它:物理學步入禅境-緣起性空(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清時)
下一篇:潘宗光教授:佛教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道德“軟實力”的重大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鐢变簬xuefo.tw鍩熷悕鍥犲妗堥渶瑕佹殏鍋滀娇鐢紙鏈€鐭�15澶╋級锛岃嚜鍗虫棩璧疯鐢╤ttp://big5.xuefo.tw璁块棶缃戠珯锛岀壒姝ら€氱煡!

29213101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