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董群教授:淨土三經的倫理思想特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三經的倫理思想特色

第一屆淨土會議論文 東南大學佛教研究所 董 群

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是淨土宗的宗經,從大乘佛教倫理的角度看,也是重要的佛教倫理經典。其中體現出重要的倫理特色,或可稱為“淨土之德”,本文將其倫理思想特色歸納為離惡擇善的價值取向、極樂至善的淨土之境、慈愛悲愍的四十八願和道德為本的修行方法。不當之處請批評。

一、離惡擇善的價值取向

佛教的一個道德教化特征是強調為善去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1]淨土三經同樣堅持這一道德價值取向,表現在其強調離惡擇善,是所謂“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2]。惡包括惡的精神世界和惡的社會環境、生存環境等,核心是惡的觀念,即《無量壽經》中所說的“心垢”。經中以三毒為造成眾惡的根本原因,又概括出五惡、五濁惡世。基本的道德取向是,消除三毒而向善,消除五惡,達到五德之善,消除五濁惡世,達到淨土莊嚴之境。

1、離三毒之惡而向善。

《無量壽經》在分析眾生之惡時,依貪嗔癡三毒的次序,指出三毒是眾惡之因。同時提出如何消除三毒之惡的方法,構成離惡擇善的第一層意義。佛教中將對治三毒的善根稱為三善根,即無貪善根、無嗔善根和無癡善根。

首先是由於貪欲而造成的惡,不管是富有者或是貧窮者,都因貪欲而與痛苦共居,富人有多求之苦,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窮人是窮困之苦,無田欲有田,無宅欲有宅。兩者都不能為善、行道、進德。對於窮困者來說,經中並不是把基本的生活資料需求也稱為貪欲,所謂貪欲,是指“適有一復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齊等,適欲具有”。[3]有了還要有,希望什麼都有,這就是貪欲。經中主張少欲知足,“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能無礙。”[4] 反對一味的物質追求。

如何消除貪欲而擇善?《無量壽經》提倡敬愛、無貪,“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5]

其次是由於嗔恚而造成的惡,人與人之間的不良心態導致沖突,即使是微弱的恨意,如果不注意消除,將來就會轉成大怨。原因在於,“含毒畜怒,結憤精神,自然克識,不得相離,皆當對生,更相報復。”[6]

如何消除嗔恚而擇善?《無量壽經》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特別是語言和情緒的調和,“言色常和,莫相違戾。”[7]

再次是由於愚癡而造成的惡,表現為眾生的“不信”,不信佛法真谛,不信修善得善,修道得道,“都不信之,謂之不然。”[8]這類眾生迷沒於嗔怒,貪狠於財色,昏蒙暗塞,愚惑所覆。

如何消除愚癡而擇善?《無量壽經》主張向眾生揭示人生的真相,特別是情愛欲望和榮華富貴的本質,“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9]

2、離五惡而生五善

《無量壽經》具體描述了俗世之中各種痛苦,概括為五惡。五惡的實際所指,一是殺生,二是偷盜,三是邪YIN,四是妄語,五是飲酒。五痛和五燒指五惡所結成的苦果。眾生由此惡而現世中受的苦果,稱為痛。由此惡在來世所受的苦果,稱為燒。在此基礎上,經中提出離五惡趨五善的道德取向,“今吾於此世作佛,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10]構成離惡擇善的第二層意義。

第一惡,是殺戮之惡,人與人之間,“強者伏弱,轉相克賊,殘害殺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惡逆無道。”[11]

第二惡,是偷盜之惡,人們“都無義理,不順法度”[12]。貪狠之人沒有謙讓之意,相互欺惑,目的在於以不正當手段滿足私欲,“欲自厚己,欲貪多有。”[13]常懷盜心,貪圖他人利益。此惡在世間所受之苦果,為第二痛,在來世所受苦果,為第二燒。

第三惡,是邪YIN之惡,不論何種階層的人,都是“常懷邪惡,但念YIN佚,煩滿胸中,愛欲交亂,坐起不安,貪意守惜,但欲唐得。”[14]雖有妻室,卻生厭憎之心。這些邪YIN之人,既不避親屬之尊卑,又不畏王法禁令。所做YIN邪之事,既費損家財,又不合法度,還容易引起攻伐殺戮。此惡在世間所受之苦果,為第三痛,在來世所受苦果,為第三燒。

第四惡,是妄語之惡,包括“兩舌、惡口、妄言、绮語”,此類妄語之人,“讒賊斗亂,憎嫉善人,敗壞賢明。”[15]同時不敬老師尊長,與朋友無信,沒有誠實之心。

第五惡,是飲酒之惡,飲酒之人“耽酒嗜美,飲食無度”[16]。徒倚懈惰,不肯行善,使得家眷饑寒困苦,又不聽父母教誨,不念父母之恩,不論師友之義。

此五者之所以稱為惡,是因為損害了五戒之善德,“損五戒善,故名惡也。”[17]如何對治五惡?《無量壽經》強調如果能夠在惡、燒、痛之中“一心制意,端正身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18]就能成就五大善。這五大善,也就是五戒之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YIN、不飲酒,是佛教倫理基本的五德目。

3、離五濁惡世而向淨土之善。

佛教以娑婆世界為五濁惡世,“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19]淨土經以西方淨土世界為理想世界,強調佛在五濁惡世教化眾生,“現五濁剎,隨順群生。”[20]並指示眾生出離五濁惡世而趨淨土,構成離惡擇善的第三層意義。

二、極樂至善的淨土之境

眾生脫離惡濁之世後趨向的解脫之境,是淨土三經描繪的西方淨土世界,其特點是祥和安樂、清淨莊嚴、純善無惡,具有理想的精神和物質環境,而物質環境的理想化,也具有隱喻的含義,也有表示最高境界之意,同時,從環境倫理的角度看,淨土世界也具有非常理想的環境生態。

1、快樂安隱。

西方淨土世界是去除痛苦之後而達到的精神愉悅之境,也是屬於洞達涅槃之道後的法喜境界。這種境界,《無量壽經》稱為“安樂”或“極樂”,《阿彌陀經》稱為“極樂”。《觀無量壽佛經》稱為“極樂世界”。為何稱為極樂?此淨土世界不再有眾生的痛苦,“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極樂。”[21]“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22]極樂的含義還包括七寶莊嚴。眾生在此極樂之地,分享極其妙樂之事,過著非常愉快的生活,“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到我國,快樂安隱。”[23]

2、純善無惡。

西方淨土世界也是純善無惡的道德理想之地,只有經過為善去惡的修行才能達到這一境界,不修善之人,“無善可怙,無德可恃,是故死墮惡趣,受此長苦。”[24]不能生得此境。在淨土世界,人們行善成為一種自然本性,不再有行惡的沖動,“諸佛國土,天人之類,自然作善,不大為惡,易可開化。”[25]因此,此世界也不再有三惡趣生命,“彼佛國土無三惡趣。”[26]這說明淨土也是一種道德理想的標志,淨土世界也是精神文明的世界。

3、清淨莊嚴。

對於淨土世界的清淨莊嚴,淨土三經有非常詳細的描述,構成此經的重要內容。這種莊嚴,從形式上看,主要體現為淨土世界以種種珍貴的寶物和花卉裝飾,或者說,說是由珍寶和花卉等所構成的物質世界。“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27]其中又有七寶池,池底布滿金沙。池邊的階道,亦以金銀等合成。池上有樓閣,以七寶裝飾。池中有微妙香潔的各色蓮花。空中飄動著美妙的音樂,是為“天樂”,大地以黃金鋪就(《無量壽經》則說以七寶為地),晝夜下著曼陀羅花雨。氣候適宜,“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28]此土之佛和眾生的壽命無限,所以稱“阿彌陀”。

這種清淨莊嚴,既體現了物質的富足,代表著最高程度的“物質文明”,可以說淨土世界也是物質文明的世界。但這種描述也有內在的喻指,表明了修行所達到的最高,是善行的功德體現,因此這種莊嚴被稱為“功德莊嚴”,淨土中的水池是八功德池,池中之水是八功德水。八功德即八種殊勝: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從心生種種法生的角度講,內有清淨莊嚴之心,外則有如此之境,淨土之境也是崇高的道德之境的外化。從依報的角度講,淨土的清淨莊嚴也說明了外在的剎土條件或環境條件對於人的解脫的積極意義。

4、環境倫理的意義。

從環境倫理的角度看,淨土世界體現了非常符合環境倫理的生態特點。就社會環境層面而言,淨土之境提供了非常富足物質生活條件,在富足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可以更有條件從事精神生活。對於個人來說,可以過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但一種制度對於社會的要求,社會應當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特別是物質生活條件。淨土世界就達到了這一要求。就自然環境的層面而言,淨土之境體現出潔淨、衛生的環境特色,沒有一絲污穢。同時,對自然環境也不作人為的干預,而是由其“自然化成” [29],使環境依自然狀態存在。在這種環境下,人境和諧,美妙的一境一物,都易使人生起修行之心。比如風吹樹木及寶網等景物,發出美妙的聲音,人們聽到此聲音,便欲修行,“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30]塵勞垢習自然不能生起。

三、慈愛悲愍的四十八願

淨土思想重視他力修行,強調依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而往生淨土。從作為救度者的阿彌陀佛本身而言,佛的願力是使眾生解脫的基本條件。從倫理的角度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體現的慈悲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倫理精神的重要特色之一。

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在‘因位’的法藏菩薩時所發下的誓願。後人對四十八願有不同的分類,吉藏歸納為三類,願淨土者四十二願,願得眷屬者三願,願得法身者三願[31]。淨影慧遠也歸納為攝法身願、攝淨土願和攝眾生願三類[32]。與樂為慈,拔苦為悲,以慈悲心為基礎而生發的這些大願,稱為悲願。

1、拔苦之願

拔除眾生痛苦,體現悲愍之心的大願,比如,第一願,無三惡趣願,願眾生不再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願國土中不再有三惡趣。第二願,不更惡趣願,願眾生壽終之後,不再受三惡趣之苦。

2、與樂之願

與眾生以快樂,體現慈愛之心的大願。前兩大願之外的其余四十六願,都可以說是與樂願。與眾生出世間之樂,解脫之樂。大致包括四類。

一是與法身樂之願。願眾生受阿彌陀佛的利益之樂。比如,第十二光明無量願,願眾生得阿彌陀佛光明之普照,享受光明之樂。第十三壽命無量願,願眾生受壽命無限之佛的無量利益,享受利益之樂。第十七諸佛稱揚願,願阿彌陀佛受十方諸佛稱贊,眾生受諸佛稱贊的阿彌陀佛的利益之樂。

二是與往生樂之願,願眾生受發願往生淨土並在臨終時被接引之樂。比如,第十八念佛往生願,願十方眾生,發願往生佛國(此願為四十八願之王)。第十九來迎引接願,願十方眾生,發願往生佛國,臨終時受佛與聖眾接引。

三是與淨土樂之願,願眾生享受淨土清淨莊嚴世界之樂。比如,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願佛國之土清淨,照見十方諸佛世界,願眾生享受清淨佛土之樂。第三十二國土嚴飾願,願佛國莊嚴,眾寶眾香嚴飾,願眾生享受莊嚴國土之樂,見莊嚴之物,聞莊嚴之香而修行。

四是與眾生樂之願,願十方世界各類眾生,包括淨土佛國中人天、聲聞、菩薩、十方眾生、十方世界女人、他方國土菩薩、十方世界菩薩等類,享受其他各種不同種類的悅樂。

比如,願佛國中人天享受身現金色之樂(第三悉皆金色願)、超越身形美丑之樂(第四無有好丑願)、了知過去世的宿命之樂(第五宿命智通願)、天眼通之樂(第六天眼智通願)、天耳通之樂(第七天耳智通願)、他心通之樂(第八他心智通願)、神境通之樂(第九神境智通願)、漏盡無貪之樂(第十無有我想願)、住正定聚之樂(第十一住正定聚願)、長壽之樂(第十五人天長壽願)、遠離不善之樂(第十六無諸不善願)、具足三十二相之樂(第二十一三十二相願)、嚴淨之樂(第二十七所須嚴淨願)、欲得衣服隨念而至之樂(第三十八衣服隨念願)、如漏盡比丘之樂(第三十九受樂無染願)、。

願佛國中聲聞、緣覺無數(第十四聲聞無數願)。

願佛國中諸菩薩享受供養諸佛之樂(第二十三供養諸佛願)、供具如意之樂(第二十四供具如意願)、順入佛智之樂(第二十五說一切智願)、得金剛那羅延身之樂(第二十六那羅延身願)、見道場樹之樂(第二十八見道場樹願)、辯才智慧之樂(第二十九得辯才智願)、辯才智慧無限之樂(第三十智辯無窮願)、於寶樹中照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之樂(第四十樹中見土願)、聞法自在之樂(第四十六隨意聞法願)、

願十方眾生享受系念佛國之樂(第二十系念定生願) 、觸佛光明而身心柔軟之樂(第三十三觸光柔軟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得無生法忍之樂(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

願十方世界的女人享受轉女成男之樂(第三十五女人往生願)。

願他國菩薩享受來生佛國、至一生補處之樂(第二十二必至補處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諸根具足之樂(第四十一諸根具足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住於清淨解脫三昧,供養無數諸佛而不失定之樂(第四十二住定供佛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於壽終後生尊貴之家之樂(第四十三生尊貴家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修菩薩行,具足眾德之樂(第四十四具足德本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常見一切諸佛並成佛之樂(第四十五住定見佛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至不退轉之樂(第四十七聞名不退願)、聞阿彌陀佛名號而得三法忍之樂(第四十八得三法忍願)。

願十方世界菩薩享有聞阿彌陀之名號而常修梵行、受人天致敬之樂(第三十六常修梵行願、第三十七人天致敬願)。

由此可以看出 ,四十八願具體表達了慈悲的內容,特別是與樂之願,更體現慈愛的廣泛性和普遍性。

四、道德為本的修行方法

要得到阿彌陀佛願力的接引,基本的前提是個人有修行的准備,淨土三經體現的修行觀是以自力為基礎、他力為關鍵的自力與他力統一說。具體的修行方法,包括三福、十六觀、九品往生、三輩往生、念佛等。在這一修行系統中,強調道德修行的重要性,突出道德修持的地位,體現了以修德為本的修行觀。

1、三福善業。

《觀無量壽佛經》以三福的修行或三福業為“淨業正因”,視作往生淨土的最基本條件。所謂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33] 這其實就是三種善業。

第一世福,是世間善業,也是在家眾的基本修行准備,內容包括:孝親,孝順奉養父母;尊師,尊敬老師長輩;不殺,心存慈愛,不傷有情;修十善,以十善業為准則,十善即與十惡相對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愛、不嗔恚、不愚癡。

第二戒福,是出世間戒善,也是出家眾的基本修行規范,內容包括:三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寶,是為出家修行的根本;具眾戒,戒律是佛教道德規范的總匯,規定著僧眾當行和不當行之業,受持遵守出家眾應當持奉的各種戒律,以防非止惡;重威儀,保持行、住、坐、臥及至整個日常生活行為之莊嚴姿態,威儀是內在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

第三行福,是大乘不共的行善,眾生發心而修道,願往生淨土,內容包括:發菩提心,發願成就無上菩提;深信因果,堅信因果律是宇宙間的普遍定律,因必緣果,果必有因,從而行善業,植善因;讀誦大乘,以大乘經典開啟智慧,了達諸法實相,趨向涅槃;勸進行者,以利他精神,勸發他人離惡向善。

這種三福修行,《阿彌陀經》中所談,也曾涉及到相應的具體內容,“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盜竊,三者不得YIN泆奸愛他人婦女,四者不得調欺,五者不得飲酒,六者不得兩舌,七者不得惡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貪餮。不得心中有所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癡,不得隨心嗜欲,不得心中悔,不得狐疑。當作孝順,當作至誠忠信,當信受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後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虧失者,在心所願,可得往生阿彌陀佛國。”[34]

2、九品往生。

對於不同根性眾生的修行方法,《觀無量壽佛經》提出九品往生法,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具有不同認識和修行能力的眾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方法。

上品上生類,“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35]發至誠心、深心和回向發願心。或者能夠做到如下三者,也能往生,一是具有慈愛心而不殺,持守眾戒善行,二是讀誦大乘經典,三是修行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並回向發願。

上品中生類,不必讀經,但要了解佛法真谛,並深信因果,“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36]也能往生淨土。

上品下生類,也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佛法,同時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也能往生。

中品上生類,眾生只要“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37],以五戒、八戒等戒為規范,無罪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逆罪,也沒不犯其他眾惡,就能往生。

中品中生類,眾生如果能在一日一夜間修持八戒、沙彌戒或具足戒,且不失威儀,就能往生。

中品下生類,眾生只要孝養父母,在世間行仁義之道,就能往生。

下品上生類,眾生雖然作有眾惡且無慚愧之心,但不誹謗大乘經典,命終之時只要聽說大乘經名,並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

下品中生類,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罪惡眾生,聞聽阿彌陀佛十力威德,也能往生。

下品下生類,作五逆、十惡不善業的眾生,命終時真心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也能往生。

此九品往生方法,從中品下生到上品上生的修行進路,和三福之修的內容是相似的。而下品三生方法,更多地體現出佛教的寬容和慈悲精神,一切眾生,包括極惡之人,只要歸依阿彌陀佛,都能往生淨土。

3、三輩往生。

《無量壽經》提出的三輩往生方法,上輩、中輩和下輩,內容上和三福、九品往生多有相似之處。

上輩眾生必須捨家為僧沙門,發菩提心,一心專念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勤修各種功德,並願生淨土,就能往生。

中輩眾生不願出家為沙門,但也發菩提心,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常行善業,且持齋戒,供養僧人,並願生淨土,就能往生。

下輩眾生既不出家為沙門,也不作諸種功德,但能發菩提心,且一心念佛,及至十念,並願生淨土,就能往生。

除此之外,還有十六觀法和念佛法門。十六觀法觀淨土世界的莊嚴清淨,觀阿彌陀佛及其肋侍的法相莊嚴,觀三輩往生,九品往生之上、中、下品往生分別相當於第十四上輩生想觀、第十五中輩生想觀和第十六下輩生想觀。上文對於淨土世界的分析已經表明,淨土世界的清淨莊嚴也代表著至善的境界,佛也是至善的化身。而三輩往生觀想,其上中輩往生觀想,更體現著道德修持的眾多內容,下輩往生觀想則體現出佛教倫理的慈悲、普救和寬容精神。念佛法門從形式上看是念阿彌陀佛名號,但皈依阿彌陀佛既希望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也必須以阿彌陀佛的慈悲之德為楷模。

--------------------------------------------------------------------------------

[1] 《法句經》卷下,《大正藏》第4卷,567頁中。

[2]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中。

[3]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4]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69下。

[5]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6]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7]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8]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上。

[9]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中。

[10]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7下。

[11]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下。

[12]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上。

[13]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上。

[14]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中。

[15]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下。

[16]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7上。

[17] 吉藏:《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37卷,124上。

[18]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上。

[19]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卷,348上。

[20]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藏》第12卷,266上。

[21]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1中。

[22]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卷,346下。

[23]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藏》第12卷,267中。

[24]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1下。

[25] 《無量壽經》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下。

[26]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卷,347上。

[27]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卷,346下。

[28]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0上。

[29]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1上。

[30]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卷,347上。

[31] 吉藏:《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37卷,121中。

[32] 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大正藏》第37卷,103中。

[33] 《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卷,341下。

[34]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卷,311上。

[35] 《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卷,344下。

[36] 《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卷,345上。

[37] 《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卷,345中。

 

上一篇:能弘法師:博大精深的佛教 加入學佛行列的好處
下一篇:能弘法師:博大精深的佛教 佛教是偉大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