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講話》第七章 理性與道德之歸一~悲智不二論
悟光
在前回的講義中已經詳細論及自他不二的道理,要實行自利利他的圓滿與道德才是為人的正道。為要實踐其道德,最重要的就是慈悲與智慧,依此,這回就來說慈悲與智慧不二的旨趣。
慈悲在前也說過,就是像父母愛子的溫情,古歌雲:“如斯多偽之世中,只有愛子是誠也。”這是由心中所出的“誠”之情。田子方一日看見他的老馬,立於田野間,向御者問其原因。御者說:“那只馬已經老了,不能再用了,所以賣給農家去了。”田子方聽了,難過的說:“這是我的過錯,它壯時為我拖車,老了就賣給農家,是不仁之太甚也。”遂命家人將那匹馬買回飼養,這就是所謂“萬物的靈長之情”。
老子說:上善若水。慈悲也若水,越流越下,無論如何下賤,應其所需去賜予慈愛之情。智慧若火,越是燃燒越是升起,向上求進,無論如何高的道理也要求其達到的,智慧是向上的,而其真理是如環而圓通的,向上再向上,而不止,終究回向下來,向下而向下不止,終究回向向上,所以,向上向下是一圓形的真理,這是悲智不二的一應真義。
我們要發真慈悲心,需要正智慧,即是理性,若無這智慧,只有慈悲,其慈悲終成為姑息的愛,是宋襄之仁。而怎樣才能開發正智?要離了三種的迷才能開發正智,三種的迷分別是:一是世相之迷,二是自我之迷,三是因果之迷。第一世相之迷者,就是執著世間的假象,以為人世間是污濁的、討厭的地方,這在以前淨穢不二之處已經講過,這裡省略不談。第二是自我之迷,認為只有自己的存在,逞其私利私欲之迷,這在自他不二的問題下委細詳說過,所剩下的是第三之因果之迷,因果之迷者,如世間的善人往往會自歎貧苦、艱難,見惡人享於富貴榮華幸福而歎天道不公,以為亦無神、無佛、善無善果,惡無惡果,世間只有弱肉強食,對道德的秩序產生疑惑。
要理解因果報應之理,最先要知道用道德標准來論因果,有可以用善惡來論與不空用善惡來論的,依因果的事項大約分為三種。
第一類是物理的因果,如物體加熱為因,膨脹為果;水力為因,水車運轉為果;空中的電氣為因,雷鳴為果;病毒侵入為因,而生疾病為果;衛生為因,而健康為果等,乃是物理上必然之法理,這些是不能以道德上之善惡來論的事項。第二類是精神的因果,如精神錯亂為因,生幻覺為果;推理錯誤為因,因而生錯誤之果,這些也是不能用道德上的善惡來論之事項。第三類是道德的善惡,惡因惡果,所適用的事項,如我們去救他人之貧窮,為慈善事業而喜捨金錢物品。自己對其善行有了意識而行善才謂之善,已經知善而行時其後果直接會得到精神的平和、良心的滿足和安慰,就不會怨天尤人,這就是善果。從前有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受了無實之罪,被處以死刑,他不驚不怖,從容仰毒而死。日本甲州的惠林寺之快川和尚,忒田家滅亡之時,織田信長以為和尚是“勝賴”之黨徒,集其一山之大眾於山門上,放火焚燒,快川和尚安然自若,對徒眾說“滅卻心頭火亦涼”而圓寂,這都是精神之平和,良心之滿足,不怨天尤人的注腳,君子樂善之所以在此。善人的行為間接的結果,永為天下後世之利益。例如釋尊或基督的行為成為萬世以下的吾人利益,日本的楠木正成公、西洋的華盛頓的行為都是永為天下蒼生之利益。
其善行為萬世奉行,因其人格的偉大其後世子孫被人敬愛,成了好報,這是善因善果。反之,惡人自以意識其惡而行邪惡,故得精神的不快,良心的不安,生了怨天疑人的惡果,間接的其行為永遠為天下後世所鄙視,其人格永為後人所唾棄,蒙受惡聲污名,這是所謂惡因惡果。
然世人很多混同了因果關系,以為善人必定得到家庭富裕,身體終身無病健康,地位高貴,子孫賢能,這種想法是謬見。設令善人不重衛生就會生病,為國不盡力地位就不升,不善經營經濟就不富裕,這乃因果上必然的事實。如果其人善良,經濟就會富裕,不養生就能健康無病,這些那裡有因果可言?如釋尊的聖人,遇了病也會呻吟,孔子的善行,且是貧窮不止,流浪四方,因果歷然不紛,如何都無法改變,這是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的道理。
如各位受先天的神教思想的影響,尚有懷疑而未能突破領悟的亦復不少。現舉一個例子,有一位愚者,見其父親頭上有只蒼蠅,揮之不去,揮之而來,愚人大怒,舉起大斧喊:“畜生”而向其父親頭上破去,而將其父砍殺。這愚人的心是善的,為要保護父親而誤殺父親的惡果,有人以為這是善因惡果,其實不然,因為在他的意識中不明白,這是善或惡的行為。所以不能作為善惡的判斷,其父親的死亡是被斧頭破頭為原因之物理的因果。
又如慈善家救濟貧困,因未曾調查被救濟者實況,施捨過度,導致受施者墮落,成為寄生蟲,對此種人成為惡果,善人因布施,在精神上可能會感覺平和、滿足、安慰和快樂,為人所敬愛,為善因善果。
如人因母病而奉藥,因其藥量錯誤反而害死其母,這不能說是善因善果,假設其人知藥物有錯,斷不敢奉母服用,是一種過失,其人心理當然不安、痛苦,這是精神上的因果,不能用道德標准來衡量,其母之死是物理因果,不是道德因果。
綜上所述可知,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之理。修證義雲:大凡因果之道理歷然無私,造惡者墮,修善者升,毫厘不差也。若因果虛妄,諸佛不出世,祖師不西來。善惡無別,那麼佛說法也就沒有任何利益可言,達摩大師亦不必自印度來到中國傳教法了。同書又說:今之世不知因果,不明善報,不辨善惡,邪見黨徒為群,良可歎也。依此來談一些三時業報,三時業報是說因果報應之遲速。先就物理的因果上來說,我們若放一塊石頭於高處,幾十年後,其石頭落下傷人,發生之果較遲,若將該石頭放在人群往來路上,很快會有人絆倒,其果發生甚速,而道德上的因果也有遲速之別,依此而分三時,叫做三時業,修證義一者順現報受,二者順次生受,三者順後次受,這叫三時。
第一之順現報受是善惡業之報在現在,如軍人樹立戰功;第二是順次生受,這是現在不見其報,在子孫受報,如父親對世人有功德,當時不被人發覺等,他死後才被人發覺,其子孫蒙受敘勳;第三是順後次受,是其本人死後很久,至於後世,其人格、性格、事業被人認為不朽,如基督其以叛逆而被殺,後代視他為神而崇拜。這是三時業的大要。有道:道德與背德之各行為或沖動無論何人,都直接影響其顏面音聲及神經力。也就是我們的一切之行為皆直接影響我們的精神。所以德者之容貌是自然的,溫和的;強盜的顏面自然是淒涼的;飄蕩兒之面貌自然是愚朦的;梅毒患者之音聲是嗄的;衛生家之音聲是洪亮的。且同一人在貧富不同時之容貌會發生變化。職業不同風采也異,而這種精神身體會直接遺傳給子孫而遺留的,所以我們要謹慎自戒才行。
在這裡要主義的是要認識真正佛教的意義。如舊來的佛教所說之三世因果,前生殺生故今生短命;今生大食故來生會變豬;今生飲酒故來生會變酒蟲;今生之白犬來生會生為人類等等都沒有理則的。以為陰司地府之執政者對善惡來審判賞罰的,這是根據漢和妖怪談之荒唐說,你要知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德川太平記從前日本德州之將軍網吉公,對於因果有個荒唐的故事:將軍之世子德松早逝,將軍百方求子無驗,後來就去請教知足院的隆光,隆光對他說,凡人缺乏子息者,乃前生殺生過多所致,若要求子宜禁殺生,且將軍肖狗,所以要特別愛狗才成,將軍相信,即頒法令“市中以犬拖八車或牛車者受罰,如視而不報案者,連同處罰,見無主之犬,不給食者視為不仁。”又頒令凡飼養狗者要設賬記其毛色,若視為等閒者連飼養人一並起訴。貞享三年四月十日,有小石川御殿番保泉市右衛門的家丁殺犬被流於八丈島,市右衛門被沒有俸祿。元祿四年二月二十八日頒令:見有犬相斗速用水潑,使其分開。五年正月令:如見有狗子在道路徘徊,要帶至母犬處並安置於安全之處,命吏人巡察若有違令者即加處罰。七年五月,市中設犬分水桶,柄勺,各作記號,令守衛著穿記有犬字紋之衣服不得脫放。在中野村蓋犬圍收容十萬只犬。九年五月令征收養狗稅。十五年十月十三日伯樂橋本權之助,因傷害犬,而命其切腹。元祿八年切腹十一人。
迷信之害確實可怖,將軍家無子嗣是生理上原因,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現在我們的社會總是很迷信。無子嗣的人要去廟求子,生女多了,要去栽花換斗。要長壽就去放生,獎勵人家去捉禽獸,我們才去買來放生,如上面所述,迷信自己無子嗣是前生殺生所致,愛護禽獸固然是善,不可為此而殺人,以護禽獸,累及萬民,這是本末顛倒的。要除去迷信來開正智乃是禅、密的教意。
慈悲是人人要具備的,如網吉公的愛護動物之慈悲心決不是惡,因為其慈悲與正智不相應,故變成無慈悲。反而變為惡,所以真的慈悲是由正智衍生出的,又正智亦由慈悲生,這就是悲智不二。
吾人的善惡無論如何隱瞞,終有一天會被世人發現的,自古以來的凶惡的人無一人能隱瞞到後世,正善的人無一人不傳到後世的,這是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所以吾人要速速撥開因果之迷,確信正善在天地自然的公道中得之,非開發了正智之眼,以慈悲來度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