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趙躍辰居士:禅定今說——現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定今說——現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徑

講演/趙躍辰   整理/董飛

禅定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缺少對禅定的了解,會給佛教史的研究增加許多困難。但現在很少有專門著作能把禅定講清楚,也很少有人講清楚。這導致坊間流傳著各種各樣關於禅定的傳說,使禅定神秘化、神話化。

解說禅定的困難

禅定不僅僅屬於佛教,其他宗教修習禅定的也很多。據說早期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蘇菲派也都有禅修手段。但佛教與其他宗教的禅定在目的上有根本不同:佛教禅定的目的是超越二元對立,現量體會緣起性空正見,契入空性。但近代以來,真正能從基本概念與基本練習角度討論禅定的書籍非常少,造成大家對禅定不了解,從而形成各種神秘,成為形形色色無知傳說的溫床。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缺乏訓練有素的禅定者。不論古代還是現代,真正有很深禅定功夫的人是很少的,古代的禅修大家可能比現在稍微多一點。

第二是缺乏名言共許下的語言傳遞信息。什麼叫缺乏名言共許?比如說一個人穿著紅色的衣服,要得到“紅色”的意義,就指著紅色的布,再拿一個紅色的西紅柿和一個綠色的葉子放在一起,找出和紅布顏色相似的那個物品。然後再比較成熟的辣椒,盛開的月季等等,人們會發現大家都把辣椒、西紅柿、花和紅布的顏色看作是相似或者相同的。這樣的共同認識使我們能確定什麼是紅色,由此建立共同的名言。我們最基本的概念都是從這樣的方式而來的。但是如果我們談論夢——這種很個人的感覺經驗的時候,如何建立起名言共許呢?因為我們夢裡的東西和現實的東西有相似的地方,這種削弱的共許,可以使我們交流彼此夢的內容。但是,夢人人都會做,“定”卻是沒幾個人會修。因此這個比起夢而言,更難以用共同的語言來交流。缺乏共同經驗造成缺乏共同的名言,給溝通造成更大的困難。會禅定的人給不會禅定的人講禅定,就好像是跟色盲談顏色,我們沒有辦法用共同的概念去介紹。

了解禅定的兩種方法:古典的和現代的

在缺乏名言共許基礎的約制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古典的或者傳統的,一種是現代的。古典方式是修定,學會了“定”,自然就知道“定”是什麼,從而能夠與同樣會“定”的人具備交流的共許名言。現代的方式是從诠釋名言和概念開始,通過名言與概念的定義來了解“定”的意義。

古典的方式

從修奢摩他(止)開始。止的意思是讓你的心安定下來,從而漸漸趨入初禅,繼而趨入色界天四禅,無色界天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這樣一層一層上去,最後到非想非非想定——作為凡夫所能達到的最高的極限。以前外道也有類似的禅定,比如早期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蘇菲派等。而佛教是借用禅定力量來突破能所對立的執著,把禅定當做契入本覺的手段和助力。在奢摩他的基礎上做毗婆捨那(觀),在禅定的同時用佛門的智慧去分析,把佛門的正見在現量上得到體會。所以要先建立正見,然後通過毗婆捨那這個唯一的手段契入空性。這也是佛教與外道不共的轉折點。

止的基本作法

傳統的做法是選取一個目標,比如心中的一朵蓮花,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讓所有注意力都注意到這樣一件事上。大家可以試試,你最多不超過20秒,就會發現你的注意力到別的地方去了,或者出現了其他東西。這說明心很難止在一個地方。而這個止就是訓練操控我們的心念能力。心專注在所緣境,叫正念,否則是雜念。比如你想到其他地方去了,這個就是妄念、雜念。如果自己的心離開了目標,則要主動把心回到所緣境上來。反反復復這樣去做,訓練自己的操控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見兩大困難:昏沉和散亂。昏沉近於瞌睡,散亂是雜念掩蓋正念。  如何對治呢?主要靠“正知”與“正念”。“正知”是知道自己做什麼。我們在禅定時碰見妄念,大多數人會去想我們怎麼會出現妄念了?是什麼時候出現妄念的?這個妄念是怎麼來的?但是這樣就離止越來越遠,。發現妄想的時候應該馬上回到自己的正念上來,也就是你所觀想的東西上來。因此不但要正知,還要有決斷。按照這個方式修止,你會發現自己慢慢一步一步提高。

傳統教法把這個叫做九住心,是度量止的程度:

(1)內住:一般人,一向是心向外散;儒者稱為放心,如雞犬的放失而不知歸家一樣。修止,就是要收攝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內心所緣上來,不讓他向外跑。

(2)續住:起初攝心時,心是粗動不息的,如惡馬的騰躍一樣,不肯就范。修習久了,動心也多少息下來了,才能心住內境,相續而住,不再流散了。

(3)安住:雖說相續而住,但還不是沒有失念而流散的時候。但修習到這,能做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覺了,攝心還住於所緣中。到這階段,心才可說安定了。

(4)近住:這是功夫更進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為妄念將起,就能預先覺了,先為制伏。這樣,心能安定住於所緣,不會遠散出去,所以叫近住。

(5)調順:色聲香味觸──五欲;貪嗔癡──三毒;加男女為十相,這是能使心流散的。現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過失。所以以靜制欲,內心柔和調順,不會因這些相的誘惑而散亂。

(6)寂靜:十相是重於外境的誘惑,還有內心發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尋思──國土尋思、親裡尋思、不死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等。五蓋──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對這些,也能以內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擾亂。到這,內心是寂靜了。寂靜,如中夜的寂無聲息一樣,並非是涅槃的寂靜。

(7)最極寂靜:上面的寂靜,還是以靜而制伏尋思等煩惱,還不是沒有現起。現在能進步到:尋思等一起,就立即除遣,立刻除滅。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緣的過程。

但修止成定,主要是為了離欲惡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強,從(5)到(7),就是降伏煩惱的過程。心靜而又淨,這才趣向正定了。

(8)專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臨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就此努力使心能專注於同一,能不斷的,任運的(自然而然的)相續而住。

(9)等持:這是專注一趣的更進步,功夫純熟,不要再加功用,無作行而任運自在的,無散亂的相續而住。修習止而到達這一階段,就是要得定了。

如果各位花上幾個月或者幾年時間——我們就會大概知道什麼是禅定。有些高僧大德甚至要花幾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去做。做過之後,就可以在禅定上具備名言共許,可以和任何高人交流了。如果沒有這樣去做,只是從概念上來看,我相信講到現在為止,大家對禅定或者止都沒有真正的印象。最多就是大致知道我應該怎麼去修止。

現代的方式

我試圖從名言共許的形式給大家做一下介紹。有言在前,既然是建立在名言上,而我們的共許又很薄弱,因此不可能表達得很精確,只能湊合著做。

我們把定表達為一種特殊的心態,簡稱定心。定心有兩大類。第一類就是我們修止所得到的定心。第二類定心比較特別,它永遠不會離開我們,但我們一般不會認識到它。第二類比較深奧高明,我們暫時不討論。

首先,第一類定心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它不是昏沉。那麼隨便問一下,第二類定心是不是昏沉呢?第二類定心不是昏沉,但是在昏沉中它也可以存在。但是第一類定心不能與昏沉同行。有些人一坐就幾個小時,而且不知不覺,他認為自己的定力很好了,但是這個其實並不是佛門的定心而是昏沉。昏沉是沒有用的,沒法達到我們的根本目標。

其次,止是讓自己的心攀在一個目標上不要動,是不是別的什麼心念都不要動呢?不是的。真正的定心可以允許某些心念起作用。這個和修止不一樣,修止是為了讓你能夠體會一下定心是什麼樣的。而實際上,定心下可以允許心念起作用。能允許多少取決於所修禅定的力量。在粗昏沉和掉舉沒有去除之前,不容易體會到定心。

定心的一個特點是有強烈的內在覺照。所謂覺照是對某一個事情有覺知能力。這樣的覺知能力並不是我們的五根所產生的。在禅定中到某個階段時,我們可以將眼、耳、鼻、舌、身五根關閉。這時候我們還有覺照能力嗎?還是有的。有人會說,這時候還有意根。那麼這個意根是定心的覺照了嗎?還是差一點。將意根的思想去除掉,大致接近定心覺照了。總的來講這個覺照可以將五根甚至六根遮蔽掉,也可以把五根連通起來。如果你還能保持相對穩定,就構成穩定的覺照,我們就稱為定心了。這個定心是我們心的基態。

學過物理的都很熟悉什麼是基態。比方說,氫原子的電子運動能量最低的狀態我們叫基態,放在最底下。氫原子的電子可以能量躍遷跑到各級軌道上去,到其他的激發態。當它去激發態時,基態是不是就沒有了?不是。為什麼呢?如果是基態沒有了,那麼電子能量還能跳回原來的基態去嗎?沒有基態你往那裡跳啊。當它躍遷態時,從某種意義上說基態並不是沒有,還是在那裡。所以電子躍遷才能給出穩定的發射光譜。再比如計算機。我們現在看見,有一個人在用PPT講禅定,但實際上在計算機最基本裡的是一套操作系統。我們把這些都關掉,打開一個命令窗,我們可以看見是操作系統在工作。操作系統是計算機基態,定心是我們心的基態。現在我們運行PPT時,誰還記得操作系統在運行呢?可是沒有意識到,就代表操作系統不運行了嗎?因此在我們一般的思維情況下,定心是被覆蓋了,並非不存在了。很多人以為我現在心很亂,定心就不在了。其實它不是沒有了,而是在這裡我們沒有體會到。這個可以通過禅修展現出來。從根本上說,定心並不排斥思維。我為什麼強調這一點呢。因為一個完全排斥思維的定心在佛教裡是沒有用的。

定心的用途

定心有什麼用呢?我列了三個很奇怪的用處。

1     讓自己能夠什麼都不做

2     進行深度思考

3     佛教特別用途

第一條大家可能很奇怪,讓自己什麼都不做是很有用的事情嗎?這是一個很不容易做到而且很有用的事情。我以前在海洋大學時有一個老教授,他心力衰竭,行動也不便,幾乎一直在醫院裡。當時我就建議他修禅定。他問什麼是禅定,我就簡單說,禅定是什麼都不做。後來過了一段時間,老教授的身體慢慢恢復了。以前大半年都要在醫院裡,現在完全不去了,晚上還可以和其他教授搓搓麻將。人家很奇怪,就問他。他說這個很簡單啊,就是到一個地方去坐著,讓心裡什麼都不想,健康就恢復了。可見禅定對我們的身體恢復有很強烈的修復作用,強烈到超過我們的預期。但是我要在這裡加一個注——切勿神秘化和誇大。有人說入到三禅就可以如同初生嬰兒一樣,身體消除一切後天疾病,這個就是附會了,沒有那麼厲害。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坊間流傳的各式各樣的謠傳。

第二條,是在定心下去思考。這可以幫助你清理復雜情況,抓住問題真正的核心。這個有點像靈感在禅定下發生一樣。效果如何呢?我在哥倫比亞大學讀PHD的時候,有兩個佛友也是哥大的研究生,我們的博士論文最關鍵的內容都是在禅定中想出來的。為什麼會想起這些核心內容呢,在打坐跳出這些思想,講不出什麼道理。

至於第三條呢,在定心下進行毗婆捨那,將緣起性空的概念了解,深入到內心實際體會上去。這個是佛門的主要目標之一,跟在場的大家相距比較遠了。

佛教是一個智慧的宗教,雖然我們很不幸看到佛教的現狀是:一個非常智慧的核心,外圍包了一層通向智慧的方便,再外圍包了一個標准色彩的宗教,最外是一些民俗信仰。越是在外圍,圈子就越大。很多人認為在外圍的這些迷信是佛教,其實這些是民俗信仰,附在佛教上,借用佛教名義,我們稱之為附佛外道。剝掉這些外殼之後,發現佛教是一個提倡五戒十善的標准形式的宗教,引導人們去惡向善。再進入內部,就是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據說通過這些修行方法,可以和諸佛不二,可以獲得本來具足的無所不具的智慧。這裡關鍵的瓶頸是如何達到這樣的智慧。就是怎麼才能超越能所對立的執著。這是佛教的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定心用以達成佛教目標,不很容易奏效。缺乏穩定的禅定能力,定心不容易在思維中維持。特別是現代,一般人都沒有足夠定力,因而造成效果不明顯。

如果第一類定心用於佛教,效果其實並非如我們期望一樣高。佛經記載,很多阿羅漢在佛在世的時候,都是使用這樣的方法證果的。但是現在通過這樣的修行方法有所成就的,幾乎沒有。清末到解放這樣長一個時期,我們中國的高僧只有寥寥幾位,就說明問題。

我們小結一下定心。定心是一種心態,覺照明利。可外延到六根,然後與六塵產生六識十八界共在,也可內守幽閒。昏沉可以覆蓋定心,散亂的思想念頭也可能干擾定心。若不失定心,則定心下的思維有重大用途。而定心下的什麼也不做,對恢復身體基本健康具有驚人效果。

禅修是一種自我心態調整,設法改變日常習慣的心態,慢慢地讓自己體會並進而穩定在定心上。那麼我們要調整什麼呢?傳統的方式是不用這樣概念分析的,只是告訴你這樣去做。現在的人就要搞清楚為什麼這樣做。

日常心態的三大特性

首先我們講日常心態三大特性,佛門說是凡夫心的三大特點。我先講第三點。倒過來排是為了後面的方便。

3、能所對立。這個是最基本的特點,一切凡夫眾生都是如此,我們認識世界的時候幾乎只有這一種方式,就是“我認識了一個東西”。以“能”為自我,“我(能)思故我在”。我看見一個人,我看見這個人和旁邊的人是不一樣的,這個人是張三等等。我們的心以觀察對象為目標,就是所緣境。能所相對,才能形成正常的分別、認識與思維反應。離開了這種方式,我們不能擁有任何知識。這種認識方式構成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根本基礎。我緣在所緣境上,然後產生了別,構成了我對它的認識,這是最基本的一條。

2、我所認識的目標,也是所緣境,一定是個不大的,局部的東西。比如我可以認識張三,但是我不可以同時認識全中國人。甚至說,我不可以同時認識在座的所有人,哪怕都是我以前的同學。這就是說我們的認識對象是一個局部的東西,佛教稱為別相。

1、我們所認識的對象是流動變化的,而不是固定的。比如說,“張江民先生在這裡”,“他早就在上海了”,“昨天跟我打過電話啊”,“沒有搞清楚他在哪個教室”,“等下課了我好跟他去交流”。大家看,我一會的功夫,心念已經從一個人的人名跳到他的電話,他的行程表,我的認識對象一直不停的流動變化,構成一個心念的“流”。好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扔一個。

這三條構成我們凡夫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形式。我想沒有人可以完全跳出這三個特點。這是我們的平常心態。我們禅修就是要改變這樣的心態。這個改變從哪裡做起呢?就從第一條做起,修止。

三類止

第一類止,把心念的流動性停下來。就是抓定一個目標不放,如果發現自己心念跳走了就拉回來。反復訓練後,就形成一種盯住所緣境不受干擾的能力。我們經常聽人說“禅定不好修啊,如果不去做還好,一做就覺得心亂的不得了。我只能讀經,讀經反而清淨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我們讀書或讀經時,我們的思維仍然是一條流。我們的凡夫心的三大特點還沒有任何改變。讀經只是把我們的流動的范圍壓窄了一下,改變的比較少。我這裡不是說讀經的功德,這是另外一回事。我只是說控制心念,用讀經的方式,改變我們習慣改變得很少。如果進一步壓縮,就變成了淨土宗的念佛,心念還是在流動,只是更窄了。更難一些呢,徹底不讓動了,那就是觀想心中的一朵蓮花。觀想蓮花又比念佛難。念佛又比讀經難。這個難度取決於你對自己的日常習慣的改變程度,改變越多越困難。

第一種修止還會出現一些症狀,坐不住,有幻覺,難以辨別真假,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些怪異的感覺。這些感覺往往造成一些坊間的流言。比如有次我打坐的時候感覺到身上有一條大爬蟲,奇癢無比,後來我摸了一下,發現不過是一滴汗。有些人更厲害,禅定時覺得自己會飛了,但是真能飛嗎?從五樓飛下來結果是什麼大家都知道。這是因為對禅定缺乏了解,缺乏正見。這種情況在第一類止中可以得到解決。下些功夫就可以克服。

第一類止在使用上有局限,力量不夠。從根塵識角度上說,我們把力用在塵上。會產生一些力量,但是力量不會很大。對於佛教修學禅定的目標來說,此類方法產生力量慢。因為這類止跟毗婆捨那在技術上有不很協調的地方,所以很難用上力。要修到七住心以上,繼續努力,定心漸漸顯現,進入初禅以後才開始有些力量。

第二類止,是瞄准我們凡夫心的第二條而來。習慣上我們心所緣的目標是別相。那麼改變它,把心集中到總相上去。比如,想象宇宙世界中都是水光,讓心定在水光中不散亂。如果你能以此為正念而心念不飄走,就是這第二類奢摩他。這樣你就肯定沒有流動了,因為是總相,沒有流動的余地。如果你能修進去,必然會產生某些伴生現象,比如你的心和所緣對象好像變成了一個。但是注意,這個不是真的心跟水光一樣了,只是“覺得一樣”而已。此時“能所”對立暫時削弱,但是你不能被自己騙了,以為能所對立已經被消除。這會阻礙了自己深入。這種奢摩他更難修,不要說把心念集中在滿世界的水光中不動,光是想象一下滿世界的水光就很難想象出來。想象不出來更沒法集中心念在這個上面了。但是假如你修得出來,那麼力量就非常大。

這類修止遇到的困難就更大了。首先是你能想象出這樣的總相嗎?想象出來後能穩定在這上面嗎?另外這個也會產生幻想。因為你在修行中會感覺自己和所緣對象合二為一了,產生了錯誤的認識,這樣的錯誤甚至可以流傳幾千年。那麼這個止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假如說,我愛上一個人,我用了一切辦法,她卻還是對我無動於衷,於是我痛苦煩惱死了。但是你如果使用水光三昧,只要一秒就可以立刻去除掉這樣的煩惱,舒舒服服。當然你可以重新起念。但是我們已經可以看見它的力量了。

從根塵識的角度看,這類修法大多是著力在識上。對於佛教修學禅定的目標來說,此類方法產生力量比第一類快而且力量大。這種修止的方法跟毗婆捨那在技術上協調稍好。

第三類止的著眼點是破除能所對立。如果能所對立這個執著被破壞了,失去能所間的強烈耦合,就談不上大相小相。談不到相,就談不上流轉。這就是無所止。無所止不是不止。有人會問,你的止不是止於某個所緣境嗎?但是止不僅僅限於所緣境這樣一種方法。只是初學的人往往從所緣境開始。《圓覺經》說到“取至靜為行”,它並沒有講必須攀到一個所緣境上。無所止是可以做到的,能通過某些技術操作達到。這些方法流傳不很廣泛,經常是在某些極秘密的口訣裡傳授。因此我也無法在這裡說怎麼具體去修這個無所止。我只能說,有這樣的方法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存在於我們的漢傳佛教裡。

這個無所止很難學,而且這裡遇見的困難更大了。首先操作很難。既然有操作似乎就應該有對象,有對象那就不是無所止了。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所緣境就很難進行操作,更沒有辦法穩定住。因為沒有所緣境,所以無處著力,難以維持專注。而且精神壓力很大。對修的人要求自持能力很強,不得法時容易產生很多不應有的身體負擔。這種無所止沒有辦法保證人人能學會。而且若干困難沒有通用解決方法。

從根塵識的角度看,這類修法著力在根。對於佛教修學禅定的目標來說,此類方法產生力量快,力量極大。這種無所止跟毗婆捨那天然協調,有根本的內在一致性。而且這種無所止與第二類定心關系密切。這類無所止,如果你止得住,可以得到第一類定心,並且與第二類定心非常近。我們剛才說到第二類定心是更基本更根本的定心。這是比第一類定心更深的。所以學會無所止的收益會更大,但是這個更難。還是一句老話,世界上事情都差不多。容易的東西需要學到很深,才能產生一些力量。而很難的東西往往不需要很深,就有相當力量了。根據密教裡記載,這樣的無所止,有的前賢只是在三住心上做毗婆捨那就契入空性了,這是非常驚人的。

三類毗婆捨那

毗婆捨那在禅修中是一個相對短暫的過度階段。通過分析緣起性空的正見,在現量心行中體會。假設你沒有吃過糖,我跟你介紹糖的外觀、化學成分、結晶什麼的,這些知識只是比量。現在給你吃糖,甜在嘴裡,你對糖就有了現量體會。佛教緣起性空的道理可以在概念上表達得天衣無縫,但如果沒有現量,只局限在哲學而已。而對契入空性而言,毗婆捨那就是幫助你親自去把這個糖吃到嘴裡,體會到這個糖是甜的。這是從思維到體會,從概念到現量,從俗義到勝義。離開這個階段,我們凡夫就是知道緣起性空的道理,也無法體會。

佛法以契入真如實相為目標,禅修作為手段,毗婆捨那是禅修中關鍵性轉折: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是與外道的分界點。如何做呢?就要借用禅定時深入洞察的能力,將緣起性空正見在內心獲得直接的體驗。通過打破能所對立的執著,超越能所對立而達成契入空性這一目標。

舉例來說,看這個牌子,這個牌子上寫的是我的名字,這個是我的名字嗎?不一定。這個名字需要依賴我這個人的存在。我把牌子反過來,這個名字就沒有了。可見一個事物的存在,或者說顯現,需要依賴各種各樣的因緣條件,並不能獨立存在。由此我們知道事物是沒有自相、自體和自性的。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毗婆捨那的過程。但是通過這樣的分析就契入空性了嗎?實際上佛在世時,大阿羅漢到佛面前,佛也就是給他們講這些道理,他們就契入空性而且還證果了。但是現在我們也這樣做,為什麼卻不能證果?現在全中國那麼多人學佛,幾十年了卻很少人證果,這是怎麼回事呢?困難出現在哪裡?我們先看看如何去做,回頭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類毗婆捨那。假如我們先用一個目標修第一類止,然後把心定在這個所緣境上不起妄念。但是現在我要對這個對象進行分析,做毗婆捨那,那我是應該起念還是不起念呢?如果起念就止不了,止不了定心就沒有了。如果我止住了,那我就不能起念分析。那應該怎麼辦呢?格魯派對此明確地說,要做輪番修。止是不讓妄念起,毗婆捨那需要心念思維分析,二者難以同時進行。但毗婆捨那卻需要在定心下修。輪番修就是止一陣子待心安定了,然後起心念分析。分析一會以後思想紛飛不能深入了,就只好停下分析再去修止。如此反復。

效果如何呢?從佛門契入空性的目標來說,據佛教記載,此法在佛陀時代是有效的。但從近現代的記錄來看,效率很不高。現在此法大都只起到毗婆捨那練習題的作用。效率低的真正的關鍵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安止後,開始在定心下進行毗婆捨那。但我們一分析,過一會心散了,定心就消失了。這段時間的長短,要取決於你的禅定力量的大小。對穩定到四禅的定力,推測定心可以在日常情況下維持數小時乃至數天。這樣長的一段時間足夠一個人在維持定心的情況下,跑到佛跟前,聽佛說佛法正見,在佛指導下進行毗婆捨那,現量契入空性。但現在我們的禅定有穩定在四禅的力量嗎?不要說穩定在四禅,就是偶爾達到四禅定的人,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見過。

那退一步說,初禅的禅定在起念後能維持定心不散亂多久呢?大致可以維持幾分鐘。這幾分鐘做一件事不夠用,不做又很浪費。你做一個分析,幾分鐘就過去了,心亂了,又要重新修止。所以你指望通過一次獲得入門的機會不高。但是這幾分鐘意味著,如果你經常反復做的話,還是有機會的。一個佛教團體如果有幾個人能穩定在初禅,再如果正見具備的話,若干年內獲得成就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是現在大家都不修禅定。我見過一些能進入初禅的,都是偶爾入一次。能穩定進入的人也幾乎碰不到,這是現狀。

修第二類奢摩他,心和境差別不太大。那麼就不要再去分析其他事物,干脆直接分析自己的心更方便。就是在第二類止的基礎上,分析自己心識。例如,體會心是什麼,有大小,方位,顏色等性質嗎?如果沒有,“自我存在”這個感覺是怎樣建立的呢?因為第二類止有心境一如的感覺,能所對立的感覺削弱很多,第二類的毗婆捨那中,契入空性的機會要比第一類更高。

這樣的方法大量散見在一些高僧大德的開示中。他們經常讓弟子去分析自己的心,然後契入空性。我的一個朋友多年跟隨一位上師。上師帶他去一個密室,是地窖。四周黑乎乎一片。當太陽運行到某一位置,陽光通過一個洞,射入這個地窖裡,產生一柱光。師傅問,看見光沒有?看見了。亮不亮?亮。然後師傅用三菱鏡折射一下,產生七彩光。師傅問,漂亮嗎?漂亮,真的假的?七彩從何而來?這時候徒弟一下就有所悟了。類似的例子是有的。但是前提是要前期做很多工作。比如這個黑色的屋子,讓人進去後感覺到黑色是沒有邊界,近似造成了第二類毗婆捨那那種類似水光三昧的總相的境界。這個徒弟也是多年修學,在正見禅修等方面有相當好的基礎。

此法的效率遠高於第一類。千年以來的記載中,許多高僧大德契入空性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雖然如此,有效的實際比例仍然非常低。即使是在第二類止的基礎上對自心進行分析,此時的止觀裡仍然隱藏著頑強而細微的對立執著,很難清理。要就此契入空性仍然相當困難。

那麼有沒有取巧的方式呢?比如能在第一類止上修第二類毗婆捨那嗎?結論是不行。第一類止的過程裡能所對立執著原封沒動,頑固堅強。繼而用第二類的毗婆捨那方法取自己的心識分析的時候,會自然將心識完全作為對象對待,不自覺的用法塵(記憶)代替心識,作為與能相對立的所,這樣實際進行的仍然是第一類毗婆捨那。比如說你觀心,現在所觀的心是上一剎那的記憶,不是你現在的心。你分析的是對上一霎那的心的記憶。你在對記憶進行分析,那麼這仍然是一個與心不同的對象。又重新回到了能所對立上,所以說取巧無效。

第三類毗婆捨那,在無所止的基礎上進行的無所觀,這是各個宗派的秘密,輕易不肯教。我們有緣的話可以碰見。在漢傳佛教裡這樣的操作口訣依然保存著,但是很難遇見。這裡有些非常巧妙的技巧,用讓你根本難以想象的方式,直接現量體會空性本覺。無所觀類似於“無所止”。無所止不是不止,“無所觀”也不是不分析。但因為不落主客對立的格式,這樣的分析不得不使用某些非常巧妙的非直接技巧。

這樣做的效果如何呢?只要學得會,無所止與無所觀結合的效率相當驚人。有一種“一次性”毗婆捨那,就是說在理想情況下,如果無所止和無所觀都做得很好,那麼一次毗婆捨那就能夠契入空性。但這是理想情況。效率高的原因是,無所止與無所觀結合導致了在接近第二類定心下的分析,給直接現量契入空性提供了高質量耐干擾而且極其穩定的背景平台。干擾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因此定心不容易亂。實際生活裡沒有那麼理想化,一次一般是不夠的。但幾次幾十次地下去,有相當大比例的人能夠成功。

這類毗婆捨那是無法取巧的——沒有無所止的基礎,第三類毗婆捨那根本無法進行。

 

上一篇:悟光法師:真言密教探源 1.3 真言密教演進史〈密教儀禮之成立〉
下一篇:悟光法師:真言密教探源 1.4 真言密教演進史〈密教儀軌的整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