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學的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哪裡?
中國佛學具有強烈的關注現世現生的人文主義精神,這一點與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傳統文化重現世現生的人文精神對外來的佛教有著深刻的影響。中國眾多本土的思想或學派,具體觀點雖然各異,但從根本上說,其出發點與歸宿,大都是“人”,其思想的核心,也大都是“人”的問題。重視現世現生成為各家的共同特點,只是在對人的價值取向和人的實現途徑等問題上所持的見解各有不同而已。在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下,中國佛學日益獲得了現實性的品格而由出世轉向了人世,更多地面向了社會人生。在肯定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基礎上,中國佛學強調“出世不離人世”,反對離開現實的社會人生去追求出世的解脫,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主張“出世”的佛教在中國最終轉向了“人世”而面向人生。傳統文化對現世現生的重視在中國佛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在作為中國化佛學代表的惠能南宗禅學中,人文精神得到特別的凸顯,具體來說,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重視“人”。印度佛學的整個體系可以說是圍繞著“佛”展開的。它以佛的言說為教導,以佛的行止為楷模,以佛的人格為典范,以佛性為成佛的內在根據,以成佛的境界為終極目標。佛教傳人中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因循著這一思維模式而發展。雖然人人都有佛性後來成為中國佛學思想的主流而得到絕大多數佛教宗派的認同,但直到禅宗產生之前,中國佛教的主體意識都相當淡漠,人的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的無念,它與般若三昧、識自本心、自在解脫等說法都有任心自運的意思。任心自運,則不能起心而有任何追求,因為起心即妄;也不能百物不思,念盡除卻,那樣無異於草木瓦石,還談什麼人的解脫呢?“無念為宗”實際上就是以自己當下之心念為宗。
何為無住?“無住者,為人本性。”這說明無住是就人的心性而言的。從它的具體內容來看,也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萬法無常,遷流不止。這本是佛教各派共同堅持的基本觀點,般若學尤從性空、無相的角度強調萬法的無住。如,僧肇在注解《維摩诘經·弟子品》時稱:“無住則如幻,如幻則不實,不實則為空,空則常淨。”惠能沒有將“無住”從理論上展開論述,而是在破一切相的同時,保留了解脫之主體,也就是眾生念念本來不住的無相之心的存在,在性空無住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無所住心。第二,無住者,為人本性。這是惠能思想的重心所在。在惠能看來,人的本性就體現在人們當下的心念之中,它是念念相續不斷絕而又於一切法上無住的。這裡的“無住”,既有心念遷流不息之義,又有心念不滯留在虛假的萬法上,不執著妄相之義。惠能說“心不住法即通流,住即被縛”,就是這個意思。無住為本也就是以“內外不住,來去自由”的自然任運之心為本。所以說:“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惠能的“三無”強調的都是在當下念念無著之中直顯自心清淨的般若之性。其中的“無念”和“無住”說的都是任心自運的意思,不同之處在於,“無念”重在說明妄念不起,“無住”則強調正念不斷。而這兩者又都立足於實相無相的基礎上。
“三無”實際上概括了惠能整個禅學理論的基礎與特色。首先,作為惠能禅法之基礎的“心”,既非真心,又非妄心,而是念念不斷、念念無住的當下現實之心;同時,它又可說既是真心(無念無住即真),又是統文化重現世現生的人文精神影響下,日益走向了現實的社會人生。當然,中國佛教的入世精神並不影響其解脫論在本質上仍是一種“出世”的人生哲學,因為它畢竟不是以入世為最終目的,而是視入世為方便法門,以出世為旨歸的。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