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如何培養合格僧青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何培養合格僧青年

了法

  古人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將來的佛教能不能久住世間,能不能發揚光大?主要在於我們每個佛教僧青年。每個佛教僧青年都能“以宏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做為自己的神聖職責,那麼,佛教肯定興盛,肯定光大。反而言之,每個佛教僧青年假使自暴自棄,得過且過,沒有宏法利生的觀念,那麼,佛教肯定衰落,肯定滅亡。所以,今後佛教的興盛與衰落,關鍵在於每個佛教僧青年能否弘道。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佛教僧青年?依我個人的看法,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信因果,樹立道心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渚善根。”《大智度論》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同時在《大乘百法明門論》十一善法中也是以信為首。可見佛教僧青年的根本精神,第一必須深信因果,信仰佛法僧三寶。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說信有四種:(1)信根本,就是樂念一切真如法。 (2)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 (3)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密。 (4)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念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我們如果具足這四種信,那麼,對一切善惡因果就會深信不疑。假使對佛法僧三寶沒有虔誠信仰,根本就不是一個佛教僧青年了。因為佛教僧青年畢竟與社會上的人有所不同,他們只不過把佛學做為一門哲學來研究,根本沒有什麼信仰。所以,做為一個僧青年來說,必須要有十二萬分的信仰,還要具有釋迦世尊的創教精神和古德高僧護教的態度。正如佛經所說:“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峰可使傾動,我此信仰無有異也。”

  一個佛教僧青年有了堅定的信仰以後,還必須要有牢固的道心。所謂道心,就是菩提心。如果道心不牢固,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曲折,就很容易退心,甚至有的半途而廢。如人說:“出家一年佛在心間,出家二年佛在大殿,出家三年佛在西天。”可見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的道理。慈航法師說:  “一個僧青年將來能不能站莊腳,主要看他的道心堅固不堅固。”因此,我們應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樹立遠大的志向,樹立堅固的道心,做到寧願頭頂熱鐵輪,終不退失菩提心。

  二、嚴持毗尼,自淨其意

  所謂毗尼,就是戒律。戒律是三學之首,是黑暗之明燈,過海之浮囊,成佛之根本。要想成佛,必須嚴持戒律,比如要蓋三層之樓房,首先要打好地基,然後再蓋二層及三層。成俳亦復如是,  由戒生定,由定生意,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假使毗尼不清淨,三昧就不現前。戒有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式叉木那以及菩薩戒等,把它概括起來就是三種: (1)攝律儀戒;  (2)攝善法戒; (3)饒益有情戒。佛教的戒律猶如國家的法律一樣,主要是對治那些不遵紀守法的公民。但是,對於那些愛國守法的公民來說,根本不起什麼作用,所以說:“鋼刀雖利,不斬無罪之人”。佛教戒律是我們僧團的根本大法,是佛教僧青年的准繩,佛陀在《遺教經》中已有明訓:“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貪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由此看來,戒律是何等的重要啊!每個僧青年要想做人天師表,住持佛教,受人供養,非嚴持戒律是不可的。我們平常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合乎佛陀制定的律儀。法舫法師說:“將來的佛敦能不能久住,就要看每個僧青年是否嚴持佛陀的律儀來判斷”。

  律藏說:“毗尼久住,正法久住。”因此,我們僧青年必須“以戒為師”,要有“寧願守戒而死,不願破戒而生”的偉大精神。戒律清淨,那麼身口意三業也就清淨,就不會走上犯戒的道路,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這個道理。

  三、自尊自敬,不要自暴自棄

  所謂自尊自敬,就是要每個佛教僧青年必須自己尊重自己,不要看輕自己。順治皇帝說:“世間最貴者,莫若捨俗出家”,又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所以,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可見出家為僧,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享。但是,目前有些僧青年自暴自棄,認為出家沒有出路,沒有前途,產生了一種悲觀消極的現象,根本沒有發奮圖強和學佛如初的信念。另外還有些僧青年認為自己業障重智慧淺,學不成器,反正不想做什麼法師和方丈,有吃有穿就算了,根本沒有:“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棄而退卻”的向上精神,這種思想完全是錯誤的。我記得弘一法師曾經說過:“出家人是最高尚最偉大的。”一個人要想別人尊重你,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然後別人才會尊重你。歷代的許多帝王將相為什麼要拜出家人為師呢?就是因為出家偉大。因此,我們僧青年應該發揚自尊自敬,自愛自重的惰神,承擔如來的家業,續佛慧命,以古來大德為榜樣,為將來的佛教亊業奮斗終生,末到寶所,決不後退。

  四、堅持團結,發揚六和精神

  團結就是力量,反之,不團結就沒有力量,無論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假使人人各行其道,四分五裂,一盤散沙,那麼,肯定是搞不好的,何況我們佛教僧團呢?目前,中國佛教為什麼不興旺?為什麼沒有力量?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沒有團結。所以,有些寺廟的僧人互相排斥,互相抵制,各執己見,矛盾重重,造成僧團混亂,因此,我們佛教僧青年應該以僧居六和來嚴格要求自己,對照自己。所謂六和,就是身和同住,口和無淨,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六和是僧青年立身處世的根本原則,如果離開了這六種原則,就失去僧人的資格。大家知道,要想使一個寺廟搞得好,那麼,這個寺廟的僧人一定要團結起來,要想振興中國佛教,那麼,就要靠全國的佛教徒團結起來,同舟共濟,萬眾一心來干一番佛教事業。只有這樣,才不辜負自己的出家志願,才不辜負做一個佛教僧青年。今後佛教的興衰,決定因素在於僧團的團結如何?有了團結就有堅固的僧團,什麼事都能成就。古人說:“眾心濟,泰山移。”所以說團結就是振興佛教的根本保證。

  五、宏法利生,報答四恩

  所謂四恩,就是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眾生恩。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報答四思?古人說:“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長,父母養我色身,師長育我慧命。”假使沒有父母,就不知世間律儀,假使沒有師長,就不知出世間佛法。所以省庵大師說:“此恩此德,丘山難喻。”父母之恩難報,師長之恩更難報,難報卻不能不報。因為一切佛法都從師而得,只有師長,才能救我度我,如果沒有師長的教導開示,雲何了生脫死呢?我們佛教從釋迦世尊開始一直到惠能大師,都是燈燈相傳,以心印心,由此可見師長的可尊可敬。此外,我們還要報答國土和眾生恩。因為我人的資身生活和日用所需,都來之於眾生,如一粥一飯,一衣一捨,都與每個眾生有關,不但和今生的眾生有恩,而且每一眾生在過去世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和六親眷屬。假使沒有眾生,就不能成就我們的一切事業,假使國家不安定,就不能安心辦道。所以,眾生和國土之恩也不可不報。如何報答四恩呢?只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代佛宣揚,把自己所學到的佛法傳授給別人,使大家都知道宇宙的人生真理,得到究竟解脫。因為只有佛法才能解決人生的痛苦,才能拔救迷界的眾生,才能報答四恩。因此,釋迦世尊成道後,先度五比丘和六親眷族,並上升到協利天為母說法和親自為父王扶持靈柩,可見佛陀是最注重報恩的。而我們現在道眼未明,生死未了,靜夜思之,不覺潛然淚下……。   

  以上所說的五個方面,是我們每個佛教僧青年的根本精神,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僧青年,必須做到以上五點,在思想上要認清佛法的真相,在行動上要有自行化他的精神,只有這樣,才使我們的道德學問不斷的增長起來,智慧光明不斷的顯現出來,用佛陀的偉大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淨化自己的心田,爭做一個合格的佛教僧青年。


 

 

上一篇:洪修平教授:什麼是三皈依?
下一篇:洪修平教授:什麼是八正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