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僧教育應將德育擺在首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僧教育應將德育擺在首位

普願
閩南佛學

太虛大師是一位博學多聞,智慧無礙的大菩薩,近代罕見的一代高僧。他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走訪世界,弘法利生,廣度群迷,將佛法聲音傳遍四方。當我們翻開《太虛大師全集》即可看到他那超人的意志,浩若煙海的智慧,不惜生命的精神,慈悲濟世的胸懷……,真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在為紀念大師誕生一百周年的日子裡,將我學習他的僧教育德育的體會略陳於下。

一、尊師守律

虛大師強調學僧要尊師守律。古哲說: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長。”前者是養育我們身體的成長,後者是傳;—授,知識,技能學問、德業的慧命,使我們成為僧伽。所以,師長的正確引導,直接關系到僧伽的人格的形成。歷代的高僧,都是師長教育指導的結晶。如窺基大師能成為唯識法相一代宗師,就是由玄奘大師的精心培育。因此,如果沒有師長的教育、幫助、指導,猶如有眼不見,有耳不聞,所以,我們要時時尊敬師長,不忘老師的教誨。在他所辦的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等,常常以“尊師守律”開示學僧,教導學僧要以禮儀和恭敬心對待老師。

我們身為學僧,應清楚知道老師的工作是很艱苦的,他們不辭辛勞,  起早摸黑,閱經備課,都是為了我們滋長慧命而發心,把精力放在僧教育的事業上。他們之所以能有這種精神,就是為了解脫眾生病苦,發心自利利他,濟世度生。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尊仰敬佩,親近隨學的。我們應知恩報恩,以德報德,才能對得起老師,師長們。同時也要理解老師、師長們對學生是視同字女,愛護體貼,關懷備至。這樣師生就能以六和精神,共同遵守律儀。

六和,是每一位出家人應守的律儀,也是虛大師注重學僧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他於一九三O年春在閩南佛學院對學僧開示《僧教育要建立在僧律儀之上》時,曾提出六和思想。

一、身和同住:身指五蘊之軀,身要與大眾和合共住,不要提高自己,而應認識五蘊虛假,四大和合而成,把自己看得輕一點,淡一點,低一點。古人雲:“放下全無事,提起萬般生。”放下,在僧團中就能相互敬重,歡喜悅意,無諱無诤和合共住。

二、口和無诤:口是作善造惡之;工具,要令口和,就得修語善業,  互相贊歎,相互鼓勵。別人有過錯,不要惡意中傷,惱害他人,;要提示幫助,親近愛護。這樣一個僧團就不會出現人我是非,就能達到口和無诤。

三、意和同悅:身口二業清淨,意的惡念自然就會減少,心胸就會坦蕩。佛言:“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虛大師教導我們,要心量寬闊,如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視每一眾生,行住坐臥都在宣揚佛法,思維佛法,  住持佛法,是戒定慧圓滿具足之人。不要挑剔他人之不足,借不足之處,生起惡念,盡力毀謗。這樣一個僧團就難以共處,就無法達到意和同悅。

四、見和同解:見是一個人的觀點、認識。真正學佛之人,不執己見,執己見會使我們迷執妄為。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只有在求法的道路上,對所學有不認識時,存在不同見解。而這種見解是為了能真正理解佛法,將法傳於世間的一種探研。如禅宗主張,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疑是悟的鑰匙,鑰匙就是探索,探索佛法直至體悟與佛法相契合。所以,每位學僧不應存有私我的己見和我行我素的偏執思想,應以教理為依據,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就能達到見和同解的共同目的。

五、利和同均:利,指出家人的衣食住行。在一個僧團中,佛以平等、慈悲、喜捨之心對待眾生。而僧團在利益方面應依佛之平等心對待僧眾,應人人均等,不應有貪、偏、私心。僧團中利和同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代,物質較為豐富,人心總是朝著利益方面去追求。如果不很好地處理它,就很可能出現弊端,不利於僧團的和合。總之,利和同均應以平等心對待大眾。

六、戒和同修:戒是虛大師僧教育的宗旨,也是佛法能否久住世間的根本。他於一九三O年春在閩南佛學院開示時說:“對所修一切自利利他之佛學應建立在菩薩律儀的基礎上。”(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六十五頁)菩薩律儀有;三:1、攝律儀戒,即攝大小一切戒律而持的戒。2、攝善法戒,即自身履行一切善法的戒。3、饒益有情戒,即能施給一切眾生利益的戒。依此三聚淨戒,虛大師還提出了八點學僧律儀的精神要素。

1、惠捨:眾生有難,能不顧一切給予安樂,饒益有情。如渴能施茶,病能與藥,饑能與飽食,寒能送衣,捨利弗施眼,乃至釋迦如末在因地修行時捨身飼虎。

2、堅忍:堅定不移,逆水行舟,忍苦耐勞,難行能行,百折不回。無論受到物質限制,或精神摧殘,乃至有損生命,都能克服困難,度過難關。如釋尊受提婆達多的侵辱、誹謗、乃至損傷生命,都不因之失去堅忍勇猛之心。

3、勤勇:勤即不怠,如鑽木取火,勇則不怯,一往向前。求法之人應勤修一切善法,不畏寒暑,唯法是求。佛教面臨危機,一代僧眾能否苛負如來家業,只有每一佛子發長遠心,依佛教法,  勤修猛學。如阿那律,七夜不眠,得天眼通。

4、定慧:定,是專注一境;能除愚昧,定慧是止觀雙照。每位學僧,應定慧並臻。否則,有定無慧,其定必枯,如世俗之人,面對事理,不能分清,人雲亦雲,心無主意。有意無定,其慧必狂,如世智偏聰,專著謬論。因此,  求法學僧,應定慧具足,止觀雙照,才能力求圓滿大覺。

5、敬德:德,即道德品行。道德圓滿的人,定能智慧辯才無礙。虛大師說:“品行優美,清淨無染,損已益人,自利利他,廣學多聞,斷惑證真,成就三昧,具足總持的人,謂之有德”。(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六十三頁)我們所要尊敬的就是這樣的人,因為他有這麼多的功德法財做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如玄奘大師西行求學,翻譯經典,為中國佛教高樹法幢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是歷代罕見的一位聖僧。我們應以十分誠敬之心,尊敬、贊歎他的德業。

6、救苦:三界有三災八難等眾苦,而觀音菩薩尋聲救苦。地藏菩薩以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度生;普賢菩薩十二行願,願度眾生,無有疲厭……,都是救度眾生出離苦海。身為學僧,應學諸佛菩薩之救苦精神,發心協助及早將三界火宅化為極樂蓮池,是為真正救苦。

7、慈怨:慈能與人樂趣,怨能與人結敵,能以慈心度化怨敵,即是慈怨。論雲:“於已有怨之有情,常起慈心,隨能隨力,無谄無诳,作彼種種安樂,令怨者意樂加行,所有過失及怨嫌心自然斷除。”如袁盎腰斬晁錯,迦若迦尊者以三昧法水解除二入之怨,是為慈怨。

8、報恩:每人都應報四重之思。父母,師長、國土、眾生,這些都是成就我們的親因和助緣。古雲:“吃水不忘掘井人。”我們應知恩報恩,廣種善根,廣行善事,回向十方,才能報達四重恩典。如論雲:“於已有恩諸有情者,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現前酬報,隨人隨力,如法令其意望滿足,雖無力能,彼若求請,即於彼彼所作事業,示現殷重精勤營務,終不頓止彼所希求”是為報恩。

上述八點是虛大師僧律儀的精神要素,也是戒和同修的基木要求。大師之所以用心良苦,弘揚戒學,就是因為看到世風日下,人心刻薄,中國佛教,無人勝任其職,而佛教歷史史命,任重道遠,須有德僧住持。因此,應以律儀開導學僧。這也和佛滅前遺囑“以戒為師”相吻合。

 

二、遵守叢林規矩

現在開辦佛學院,大都靠寺廟支持。這樣,佛學院就成了寺廟的一部份。寺是全體僧眾聚居之處,僧眾能和合共住,必須遵守寺院所定下的制度一叢林規矩,這是僧眾共住的根本保證。虛大師說:“佛教必須要建立在有組織的廣大的寺院上,為修學的道場和宣揚的機關。一方面與社會民眾有直接的關系,另一方面與國家政府亦有間接的關系。這是要你們觀察社會的變化來謀佛教之如何施設的。假若你們能夠觀察得到,又能夠實行得到,才可以住持現代佛教。”(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九十一頁)每位學僧來到寺院,就得聽從寺院安排,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僧團中要有同志,同行、同趣、同向的精神,同志,就是志趣相同的人。《國語》日:“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真正的同志,就能同行趣向走在一起,就能團結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適應環境是虛大師於閩南佛學院時曾提到的,他認為,閩南佛學院是辦在寺內,院眾對寺內的環境應很好地去適應它,不能與寺院的住持頂撞,造成分裂混亂。例如上殿過堂是叢林實行的制度,我們住在寺內就應該遵守。適應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問題,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告訴我們,適應就是生存。能適應就能和合大眾,就能安心學習,少煩惱多功德。一人適應,自身無病,大眾適應,叢林清淨。

同時,學僧對寺眾還應具報恩心,慈敏心。我們在寺內修學,可以得到對身心有益的功德,而其余寺眾沒有這種條件聽聞佛法。他們終日忙祿,任芳任怨,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我們要以謙和、恭敬之心去對待他們,要與他們感情融洽,要將所學的知識和所得的佛法利益轉贈給他們。不應以诳心,慢心對待他們。大師的教誨,如人人能行,就是一個圓滿成功的和合叢林,不但佛法有人傳揚,寺內有人住持,而且能發揚光大。

 

三、常常四省內心

大師是非常善於觀察、思考、探索、追求、啟發人的導師,他一生致力於傳法布教的教育事業,他以超人的毅力,走訪四方,並在教化中隨機授教,廣行方便,開示各種法門,使聞者各得利益,不論科;學理論,抑是平凡瑣事,他都能以驚人的智慧給予開導。如對工、農、商、學……都能因地制宜,隨機應教,善施法雨。“四省內心”是他於閩南佛學院講授時,對同學的要求。這“四省”猶如春雷,激勵學僧令生信心,令得正見,令使發心護教,令如菩薩濟世利人。

1、省信心充實否?

信,是每位學佛僧人的根本,也是進入佛門的起步。由起信,發願,進入學行是偉大佛陀成等正覺的途徑。經雲:“信是道源功德母。”信不建立,願與行就談不上。因此,大師首先要求學僧第一要自省內心,信心是否充實,如對佛教信心不足,就會感覺對佛法淡薄寡味,倘使覺得佛法樂趣無窮,甚至日日聚增,那就是信心增長而得到效果,這樣自然與佛感應道交。能時時白審,不忘觀察,看顧內心,循序漸進,久而久之,熱能生巧,不思而思,不省而省,信心就自然充實。否則,即使有再好的學問,不把信心建立在覺悟上,就將如嚴冬枯木,開不出智慧的花朵。

2、省見解正確否?

信心充實了,就要進一步審察自己的見解,是否符合四谛、三法印、緣起性空等道理。能符合,即使學世間各種語言、或各門學科,都會將所學的與佛學緊密聯系在一起。如學英文不為求當一名英語教員而學,而是借此將佛學傳往國外。學其它語言也是如此。心中有正確的見解,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承擔多少風險,都能不受外緣干擾而改變自己的立場。能如是,見解自然日日益增。否則,缺乏正確見解,如斷線風筝,在空中飄浮不定,渺茫不知所措,將空過一生。

3、省護教熱烈否?

護教是每一位學僧的責任,護教應比保護個人的眼珠更為重要。佛教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歸宿的依托。每位學僧都要立願,願將此身奉塵剎,為建立正法,昌明佛教,創造真善美的文明社會而努力,為佛法永住世間,饒益有情而奮斗。能如是,堪稱為護教熱烈。;否則,只想貪圖眼前利益,安逸自己,享受奢侈的生活,就如波旬魔王食獅子肉,佛教將無人住持,無法立世。所以護教工作僧伽有責,人人應盡最大努力,才能讓法幢高懸,代代相傳。

4、省濟世肯摯否?

菩薩以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懇摯地去做濟世利生的工作。我們凡夫,即使不能弘揚佛法,濟世利人,也要省查自己內心,能否團結大眾,關心利益他人?於僧團中有否打罵損傷、惱害他人的行為?內心曾否發過菩薩濟世思想?有否願使眾生棄惡從善?……如是,就是在學行菩薩濟世利生思想,就是遵照大師開示自省內心。能保持濟世之心日日增長,就是在學行上,能學以致用。

人人以大師“四省”為依據,就能捨塵垢而得清淨。大師以橫溢的才華,借文字之詞,達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目的,他的思想和行為將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楷模。

 

四、澹寧明敏

這四字是虛大師為漢藏教理院開示的院訓,也是學僧修學的准則。

澹,謂淡泊,淡於欲,即屍波羅密(持戒)。戒是佛教之根本,大師在各佛學院開示時,常常不離戒,可見大師是以戒為師,進而精研教理的。他說:“若不甘淡泊,則貪欲心滋長,放逸邪侈,無所不為,於是種種瞠恨斗爭因之而起。要除此種種不良惡行,即要甘淡泊,守清苦。”(見《太虛大師全集》三十五冊八十一頁)淡的反面是欲,欲有內心和外境二類。

內心:即財、色、名、食、睡。財,即金錢和物質。色,即內心的愛欲。名,即內心欲求的名聞利養。食,即內心欲得增長五蘊軀體之物。睡,五蘊軀體之要求。

外境;即色、聲、香,味、觸。《智度論》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後世受無量苦。”五欲之苦論已詳析淋漓盡致,每位學僧,對內外五欲都能淡泊,才能達到內心修學。要牢記佛說:“欲生諸煩惱,欲為生死本”的教導。    ;

寧,謂寧靜,即禅波羅密(定),亦即奢摩他一一止。定於三界分為兩類,;,生得定,屬欲界所修之定,二、修得定,厲色無色界所修之定,即四禅八定,這種定必須精進修習才能得到。定,即心一境性,將心攝於一處,不令散亂奔馳。《圓覺經》雲:“無礙清淨慧,皆由禅定生。”禅定功夫,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現代學僧,情緒不穩,流動性較大,定不下來。虛大師說:“一個沒有定力的人,不是;散亂便是昏沉。”(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八十二頁)。

明,謂明於理,即般若波羅密(慧);慧能破除愚癡,貫通事理。佛教提倡五明,即聲明、因明、工巧明、內明、醫方明,這五明是菩薩廣度眾生的方便法門。聲明,即各種語言學,能利用各種語言為媒介,傳播佛陀妙理,讓法音充滿全球,即聲明。因明,即論理學,能考證邪惡,分明真偽,將佛學深奧的道理與現代科學協調起來,加以證明。如佛觀一缽水,四:萬八干蟲,在顯微鏡問世後得到證實。工巧明,即藝術、雕刻、繪畫等,借藝術之美,塑造栩栩如生的莊嚴佛像,刻出隽永的筆跡,如房山石經,敦煌壁畫,雲崗、龍門石窟等。內明(即佛學),能腳踏實地,身體力行,一步一個腳印,  從聞思修,得戒定慧,弘揚佛法,濟世度生。醫方明,即中西方醫術,我們依佛學的角度分析,人體的結構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得知生命虛假,幻化無常,體悟緣生無性的道理,借醫學治病救人,以佛學解病人之痛苦,即醫方明。

敏,謂靈敏、敏捷。大師說:“談到敏,正所謂從體起用,從根本智而成後得智的大方便用,方便為究竟,但須從勤勞兩方面雙管齊下,方能收到敏於事的效果。”(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八十三頁)。

總之,大師希望一代學僧能早成法器,成為佛教棟梁,以淡於欲、寧於心、明於理、敏於事,教育學僧如何修身、靜心、學理、行享等法門。簡單四字,卻難以抒發大師的教育思想,和對僧青年寄予無限希望的深情厚誼,真可謂菩薩住世,游戲神通。

 

五、儉勤誠公

儉:即節儉。出家人必須節儉才能淡泊生活,廈門是一塊福地,每人應常思錐,今有如此福報,不能盡情享受,更不能浪費,要知道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因天災人禍,尚有多少人在忍受饑寒。想到這些,應對眼前盡量知足,不要貪得無厭,應以沩山大師“少求節儉,免逼迫於心田;知足除貪,播馨香於異地。”來勉勵和要求自己,把自己所得的這份福報回向大地眾生,讓他們都同享安樂。   

勤:即精進。大師雲:“出家人要勤學習、勤修習,勤做事、勤禮佛,勤誦經、勤待人、勤接物,更主要的是勤求佛道,勤化有情,能如是者,堪稱為勤。”(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九十四頁)。

誠:即誠實,為人處事要以誠心待人,不能稍有欺偽之心。中國佛教不能振興,主要就是缺乏誠字,如果能以誠相待,就能眾人一條心,甚至全佛教一條心,這樣佛教就興旺。古雲:  “纣有億萬人,億萬心;周有三千人,一條心。”而三千人,能得天下,可見誠是多麼重要而偉大。

公:為大眾謀利益,沒有一絲私心雜念,一個團體,如果存有私心,將會漏洞百出,癱瘓無主。大師告訴我們:“叢林執事,於此公字尤應注意,領眾行道,有成人之美,代眾之勞,一切無礙,則德業精進。”(見《太虛大師全集》第三十五冊九十五頁)面臨現代佛教,必以公字排在首位,否則僧團將難以和合,將會出現獅子蟲自食獅子肉的悲劇。

簡單四字,是大師身體力行之法,我們學僧,應好好學習,努力實行,以大師為榜樣,力爭做一個“儉勤誠公”的佛教青年學僧。

以上從一、尊師守律,二、遵守叢林規矩、三、常常四省內心,四、澹寧明敏,五、儉勤誠公五個方面介紹虛大師僧教育的德育思想。從近幾年來,國內僧教育的實踐證明,能否培養出擔荷如來家業的一代新僧,其根本原因在於是否把德育擺在首位。現實告誡了我們,凡是德育抓得不緊的佛學院或培訓班,培養出來的學僧,不是增長邪見,就是掉轉頭來還俗。這個教訓是深刻的。
 

 

上一篇:林國良教授:唯識論的價值
下一篇:林國良教授:佛教教育中的獨立人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