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門不離止觀二門
止生定,觀生慧。止曰奢摩他,觀曰毗婆捨那。
止:分為有所止和無所止的修法。有所止以一善法門為所緣,如呼吸、佛號或咒等。無所止即無所住,明了、如如不動的覺性現前,如禅的修法。
觀:有解脫道重視的無常苦空觀(四念處觀)、十二因緣觀;也有菩薩道重視的中觀、唯識觀、禅宗的見地。當然“觀”是否屬於菩薩道或者是解脫道還是人天善法,也要具體省察一下自己是否發了菩提心,或只是發了出離心,或只是人天善法的心,是以什麼目的來修這種觀法的。即使是極高的見地,但發心卻只是人天善法的追求,也只能修成人天果報,不可能成菩薩道、成佛的,因果如是。
有止無觀不能成就,有觀無止也不能圓滿,必須止觀具足方可,當然人之根機不同,有的人比較易止,定多慧少故;有的人慧多定少,易觀。那麼修法開始有所偏重而易入手,但過程卻須克服自己的弱點,而令止觀互融才能圓滿成就。這中間自己不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須有善知識引導方可。故此未真正著手修行前,必須先依止善知識,選擇一具足戒、智、悲乃至德行圓滿具足的明師(善知識)乃是修行的重要關鍵。
止觀二門中,止是以制心一處而安定心,心安定,煩惱暫時不現行。觀是以智慧透破身心世界(內外諸境)之無常、緣起本質而放下執取,若只是安定心而沒有慧觀還不徹底;若只是慧觀而無定力的深刻培養,慧還只是粗淺的。故此必須止觀互相融和。在修習止觀前一般先強調戒,乃是在克制業力(主要是粗重的惡業)的主動慣性。持戒清淨,能暫時克服粗重煩惱,但中等乃至微細的煩惱還是未能克服,故此必須進一步修止成就定力,但定力成就只能克服中度的煩惱,微細的煩惱還是未能透破,故此必須從定起觀,透破無明,證悟本性,才能終究解脫。故此戒定慧三無漏學缺一不可。經曰:攝心為戒(即克制心之妄動,不造作身口惡業),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三無漏學也不離自心。
以慧了知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無常生滅,剎那不停,不被假相所惑,那麼生起只是生起,消失只是消失,無執取,安於正念,安於一法門,即定力現前,乃至身心中生起任何的感覺:冷暖、苦樂、得失、榮辱、美丑、善惡也只是平靜的看待他們,如此又如何能妨礙自心之解脫呢?在明白妄念的當下,放下執取的心,安靜地看待,即不會影響自心的解脫。照樣的修行,何時何地皆可如此覺醒無迷惑地修行,修行乃是在當下轉念,轉變慣性執取的習氣,安住智慧的覺照,平靜地看待一切,如此戒定慧即同時具足。功夫在平常的時日中,不論行、住、坐、臥,任何時間懂得轉念即是真正的修行,否則會修得疲累而事倍功半。起心動念並不妨礙解脫,解脫在於是否透破假相,而以無迷惑、覺醒的心面對一切。
假相無自性即是真如法性,無二無別,不執不住,即是中道,一心三觀,本來解脫,高明處是如此。然而,一般的功夫還是以戒定慧次第修習中逐步成就比較親切。持好戒,有一定的定力即可修觀,不一定要達到深定;若執著於深定的狀態而不能以慧觀看破假相而無礙解脫,還只是一種暫時對於現象的避開,並不能由此徹證覺悟,因為執著於深定乃是在心的暫時安定狀態,時間不論多長,總是有限的。而且唯有透破現象生滅無自性所達到的徹悟,徹底地看破放下才是真正的無所不定。因為他(她)再無迷惑,也不怕面對,緣起無自性的幻影又怎能障礙絕對覺醒無迷之心呢?一切悲智德行圓滿具足。故此修行中頓悟漸修最終還是會歸一真無妄的心地功夫的。
禅定高而缺少正見慧觀,還是會陷入輪回。因為執著於定境本身即是未曾透破無明,不知平靜的禅定之境與動亂的現象皆是無常、無自性的,唯透破動靜假相,才徹底翻身,這需要佛法的正見智慧。
“止”乃對善法境一心專注所達到的功夫,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止”有數息而止,有觀想而止,有念佛而止,總在一心專注達到定之效果。外道也有止之修法, 但沒有佛教正見所修之觀, 故此沒法解脫生死。如明身心世界皆夢幻泡影、看破放下、無所執、平常心是道、無所住修一切善,乃慧觀引領方便行,屬觀察修法,能破邪見、邪行,破我法實執,契無我緣起真相;如了知心念念念生滅、無住無執、觀照分明、省察放下、住無所住,屬觀照修法,契無常,直至證真如法性,成究竟覺悟;也可從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等具體修法中落實修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