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研究
周叔迦
第四章 五蘊與百法的關系
這百法是在唯識哲學發展以後,對於心理逐漸的分析而成立的。在佛經中並未曾詳細的提到。佛經中所解釋的只是「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就是宇宙以及人生都是總由五類的法積集而成的。這五類之中不能說那一類或那一法是我,那一類或那一法是我所有的;何況宇宙與人生是互相對待而成立,不能說人生是我而宇宙是我所有的;所以說是「無我」。
五蘊是那五種呢?
①「色蘊」
②「受蘊」
③「想蘊」
④「行蘊」
⑤「識蘊」
這色蘊就是百法中的十一種色法。受蘊就是百法中遍行心所中的「受」。想蘊就是百法中遍行心所中的想。這二種可以單獨成立為「蘊」,可以見此二種心所是最普遍而重要的。行蘊就是百法中除受想以外的四十九心所及二十四不相應行,識蘊就是百法的八種心法。
百法中的無為在五蘊中是無有的,所以佛經中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這就是指明無為的道理。 「色法」如大河中的聚沫,隨流漂蕩、忽聚忽散、忽起忽滅的變化無常,卻無一點實在堅固的本質。「受」如水上因風的激蕩所起的泡,無有實質;當時起當時滅,決不會久停的。「想」如同陽焰,陽焰是熱帶的沙漠中因蒸氣而現的海市蜃樓,這都虛假的,遠望似實,仔細推求卻是無有。「行」如芭蕉,芭蕉是沒有枝干的,只是眾葉包裹成為大樹;若是伐倒剝削,卻無有堅實的木材。「識」如幻化,幻化就是魔術。古代的魔術幻化出種種物件,無中生有;但是只可目見而不可手觸;若手觸時,卻是虛空,毫無所有。說五蘊是破人的我執見解。因為「人」是由五類眾多的法積合成的,如此所以不能說有單純主宰的靈魂或「神我」 。又用五種譬喻證明五蘊也是空的,以顯示無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