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徐恆志居士:淨土眼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眼藏

徐恆志 著

目錄

徐恆志居士簡介


一、《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座》序
二、記我與黃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經因緣
三、《觀經白話譯義》序
四、《明理念佛論》序
五、《淨宗心要》序
六、最後的一次救度-------《中有成就秘笈》序
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旨試釋
八、念佛大圓滿
1、淨宗講話
2、上師關於淨宗念佛的圓滿開示
九、佛七講話:信願持名  即生成辦
十、浴佛節上的講話: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十一、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十二、介紹觀心修法
十三、人事磨練與除習氣的過程
十四、彌陀大法儀軌
十五、調息念佛的坐法
十六、念佛與止觀
十七、論修持方法的統一性
十八、階段和位次
十九、成就正覺的時間問題
二十、徐恆志居士法語選
1、徐恆志老人對部分居士的開示
2、介紹淨土念佛法門
3、《書簡節錄》選
4、《幻齋心鴻》選
二十一、佛 教 常 識 問 答 選
二十二、學佛隨筆選
二十三、幻 齋 偶 談
二十四、徐恆志老人追思法會紀實
二十五、徐恆志上師荼毗小記
編後記


徐恆志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年生人,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25歲到能海上師處受三皈五戒,法名定真。同時,得王骧陸上師蒙示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1945年,隨王骧陸上師學無相密乘心中心法,潛心修持。20世紀50年代,在清定上師座下受瑜珈菩薩戒,並為當時《覺訊》月刊撰稿。     
    1953年徐老受阿阇黎灌頂位後,開始為上海佛教青年會講授佛法。20世紀80年代起,在上海佛教居士林、廈門閩南佛學院、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等處演講佛教。20世紀90年代曾在美國洛杉矶、舊金山等地弘法。
徐老一生著作甚豐,主要有:《靜坐入門》、《般若花》、《心經的理論和實踐》、《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略述》、《佛教的人生價值觀》、《法藏碎金》、《中國歷代養性進德格言、詩偈、楹聯》、《佛教常識問答》、及《徐恆志佛學文集》等。徐老晚年時仍然為法忘軀,筆耕不辍,魚雁傳書,接引後學。
2007年3月5日,徐老在上海寓所“幻齋”,手結彌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九十二歲。荼毗後七彩捨利無數,頭靈骨完整、舌捨利不壞。徐老生前歷任上海佛教協會各屆理事、上海佛協第八屆咨議委員、上海佛教居士林講師、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寧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等職務。數十年來,徐老為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為法忘軀,隨機施教,普利群機,令人景仰。老人家一生“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顯密圓融、潛修密證,嚴謹治學、悲心廣大。其淡泊名利、簡樸平易、謙和待人的獨特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飲譽海內外,德望所歸,四眾同仰。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贊徐老是“當代維摩诘”。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贈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诘;
    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
   《徐恆志居士淨土集》是徐老示寂後,門人收集徐老淨土法語匯編而成。此書對觀心念佛的修證、教理和修持上的各種疑難,給予了契理契機的講解。
 

佛出世弘傳無量妙法,以各種方便法門,救度顛倒妄想執著的眾生脫離苦海。淨土宗自廬山東林寺慧遠祖師至今印光大師十三祖,都主要依據三經一論----《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無量壽經》和《往生論》;其它各經論也都處處提示。恩師徐老言:在佛所說的無量法門中,念佛是最方便的一種,其中持名念佛,是一種特別法門,稱為易行道。所以歷來禅、教、律、密各宗大德,發願回向,求生極樂,以迅速圓滿功行的很多。
    就我心密初祖大愚祖師,也是在廬山東林寺苦修般舟三昧, 日夜經行, 不坐不臥,恆持彌陀聖號不斷,三五日後,雙腿浮腫,寸步難行,乃咬緊牙關,用手爬行,每前進一步,須經艱巨努力。於力盡爬不動時,立誓除死方休,以身體滾動前進。經此艱苦卓絕的奮斗,偷心死盡,泯然深入大定,感普賢菩薩現身,為之灌頂,授以心中心密法,並謂大藏經中有此法本即《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心密至今大弘於世受益者不計其數,每每想起大愚祖師苦修般舟三昧,都止不住含淚膜拜!南岳慧思禅師的淨土往生傳曰:若十人能修般舟三昧,隨其所須,吾當資給,如無此人,吾其去矣!
    恩師徐老所談淨土修持法要是經過多年,真實修持實踐,從自性流露而來,十分珍貴為現實眾生留下了解脫往生淨土的方便易行的竅決,人天共贊,十方共鳴,功勳無量。
    恩師徐老在圓寂前幾月招我,再三叮囑曰:“2007年3月5日走••••••期間大家可念佛敲引磬念四字洪名,給大家種福田,走後停放十天荼毗。”我長跪合掌請求上師長久住世,上師微笑著摸著我的頭說:“我並沒有離開你們啊!”我隨即含淚寫下《祈請上師住世文》!
 《祈請上師住世文》
  偉大慈悲的上師啊,您就是佛!
        祈求您常住世間!
        眾生需要您那清淨的戒體;
        眾生需要您那自在無漏的禅定;
        眾生需要您那般若之光的照耀;
        眾生需要您那大慈悲的攝受;
        無為的大慈悲根本上師啊,
        祈求您永住世間,常轉*輪!
                                   弟子來生頂禮!
                                 2007年1月19日
上師走後留下了全身捨利,尤其是完整的頭捨利和舌捨利,從歷史上看很少見。與佛無別的舌捨利,實在是智慧慈悲的最高結晶,也是佛一般的功德莊嚴。
    我等初學弟子只能刻苦修行,爭取早日離苦,發起慈悲心,發起無分別心,發起無所求心,發起無所得心,發起平等心,發起成佛的心,以報師恩佛恩!
    今有寂照居士轉交給我恩師徐老的《書信集》和《淨土文集》,我看後十分歡喜。其中《書信集》收集前許洪亮居士曾打電話給我說過,我也十分贊同。許洪亮居士發菩薩心,今又發心編輯恩師徐老的《淨土文集》,難得可貴,我隨喜贊歎。由於本人文化有限,無法細致地表述,還望天下各路大德善知識憐憫攝受為謝!
    頂禮十方三世諸佛菩薩!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頂禮天下弘宗演教善知識!
    頂禮根本上師徐恆志阿阇黎!
 
                   古兒山初學慚愧沙門來生和南
                        於2009年8月22日


一、《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座》序
佛法流傳世間二千五百多年,或漸或頓,或顯或密,以無量法門引導眾生,就路還家,同證菩提;其中淨土念佛法門,更是下手簡易契理契機的殊勝法門,所以歷來高僧、大德無不極力贊歎,苦心弘揚,以期一切眾生背塵合覺,離苦得樂,化除煩惱,了脫生死,解決生命史上這一重大問題。
    黃念祖老居士正是這樣一位大德。老居士法號龍尊,亦名心示,生於一九一三年三月,幼年早孤,母梅太夫人笃信佛教,禮敬三寶,居士常隨侍左右,聽經聞法,並得淨宗大德梅光羲老居士開示熏陶,盡力栽培。二十歲時,在北京工學院學習時,見到了《金剛經》,對“無住生心”妙旨深有體會,當時自覺如醍醐灌頂。從此進一步深信佛教。抗戰期間,曾皈依當代禅宗大德虛雲老法師;皈依密宗紅教大德諾那上師嫡傳弟子蓮華正覺王上師及白教大德貢噶上師。抗戰勝利後,經梅老居士引薦,參谒淨宗大德夏蓮居大師,深蒙獎掖,成為入室弟子。夏蓮老出入儒佛,顯密融通,尤其對淨土能深入參研。曾居樓三年,稿經十易,集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1959年黃老居士承蓮華精捨金剛阿阇梨位。
    黃老居士雖深入禅密,融會貫通,但悲心懇切,常以淨土法門示導行人,認為此法善巧方便,一句彌陀能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若能從事持達理持,便可轉凡心成佛心,遠離眾苦速登蓮邦。1979年發心注解《大經》(即《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歷時六載,稿經三易,以有病之身,奮力完成。我忝為校閱,覺此解引經據典,博大精深,從此常通魚雁獲益良多。1987年《大經解》印成,流通海內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嗣後,又以通俗筆調撰述《大經白話解》,由於勞頓過度,僅述一半,老居士竟於1992年3月27日凌晨示疾往生。眾生失導,同深悲仰!老人在臨終時灑然一笑,了無掛礙;荼毗後獲堅固子百余粒,大士現瑞,永為道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黃老居士曾應邀在北京講授《大經》,聽講者約二百人左右。所講有事有理,契理契機,深入淺出,法喻交顯,使人聞後憬然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果晨居士等幾位同修,集中力量,將70盒磁帶邊聽邊寫,記錄成文,前後歷時二年,其間斟酌推敲,煞費苦心,在三寶加持下終於完成菩提心願,深為贊仰!為此略敘緣起,普願法界有情,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蓮開九品,果證無生,不負黃念祖老居士弘法利生,導歸極樂的無盡悲願!
                                    徐恆志
                                    2001年10月
                                (原載於《書簡吟草》)


二、記我與黃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經因緣

徐恆志

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是一位顯密雙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經淨宗大德夏蓮居老居士的囑咐,發心解釋《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後稱《大經》),前後歷時六年,遍覽群籍、廣引博征。一部《大經》把淨宗心髓闡述無遺,真可謂冥心孤詣,饒益當來!近年他不顧年邁體弱,繼續撰寫《大經白話解》,為法忘身,悲願無盡!老人家已於1992年3月27日安祥往生,遺體柔軟,並發異香,荼毗後,獲五色捨利數百余粒,瑞相昭著,歎為稀有。大德雲亡,回憶往事,不勝感慨!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主要經典之一。根據清代沈善登居士的考證,此經由於世尊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本尤多,自漢至宋,凡有十二譯,宋元以後,僅存五譯。後來王龍舒、彭際清、魏承貫諸大德,鑒於五譯互有優劣彰晦,又校輯、會譯了三種,但或不依梵本,未順譯法,或去取舊文,不盡妥善;甚至不取原語,任意行文。夏蓮居老居士為防後世因襲,甚至纂改經文,對譯本、會本獨多的《無量壽經》發願重行會集。據黃念老所著的《大經解》說:夏老居士於1932年起,“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萦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梅光羲老居士贊歎說:“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這已為舉世所公認,並將本經采入新印之《續藏》中。佛法如大海,深廣無量,唯信能入,唯智能度。目前各地學習、讀誦《大乘無量壽經》的熱潮正在形成,《大經》放光,眾生蒙庥!
  約在1986年6月黃念老完成了《大乘無量壽經解》,當時上海佛教協會出版流通組負責人鄭頌英老居士深為贊歎,發心付印流通,要我先作一番校閱,自念德薄慧淺,恐難勝任。繼念夏公與黃老發願會集與注解《大經》,十年辛苦,難能可貴,豈可任其擱置!於是將原稿,細為校閱,歷時一年,校正七次,並與黃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黃老教眼洞徹,行解相應,且處處卑以自牧,使我深受教益。1986年11月19日,黃老來信說:“拙著蒙大德發無上菩提之心,獨力校對改正,既以所提之四項原則,修改印刷錯誤,復重審拙稿,親校古籍……念祖贊佩感歎,無以復加,惟有頂禮、頂禮、再頂禮,以表感謝之忱……對念祖所下文,內中如有欠妥之處,敬祈一並校正,因當前正是良機。敬請大德把住此關……”至誠懇切,感人肺腑!在校經過程中,黃念老發現文中“念祖”二字,排印中並未向右縮進半格,堅決要求改進,以示謙卑,他的謙虛謹慎作風,於此可見一斑。感佩之余,我在1986年12月曾寫信給他,對他的道德文章表示敬仰:“素聞大德乃久修大士,戒德嚴淨,定慧圓明,顯密融貫,宗說俱通,愍眾生之沉溺,作苦海之慈航,發願釋經,冀廣弘化,今復得鄭頌英老居士之贊助,付之梨棗,時節因緣信不可思議也。行見《大經》重光,澤被含靈,蓮公與大德剖心瀝血,功在萬世!後學德薄慧淺,難副厚望,愛語相攝,彌增惶恐!”
  1987年8月1日,黃念老來信說:“現已辦妥出國手續,靜待美國維州蓮華精捨派人伴同赴美。”並謂,“此行雖以傳揚密法為主,但同時將弘講淨土法門。”他希望我在8月上旬先將《大經解》印刷清樣寄去一份。在這封信中,他還自述修證過程說:“弟從南禅打開缺口後,以密法為基本修持,以宏淨為根本願力,美言之為圓融,質言之,則是個四不象,老老大大,羅啰嗦嗦,海外歸來後,應知所自返矣。”一段謙光,尤使人肅然起敬!
  他老人家在美國華盛頓,由於說話過多,特別在臨走數日問道者絡繹不絕,造成嗓音沙啞,幾乎不能出聲,中氣大傷,勞頓不堪,歸來後盡量休息,漸漸平復。來信說:“此行幸蒙上師三寶加被,超額完成任務。此次赴美之主要目的本為美國維州及台北兩地蓮華精捨之骨干傳講無上密乘,不料能與華盛頓之華府佛教會結一殊勝因緣。其會長淨空法師早於今年四月到華府大講夏師所會之《大乘無量壽經》,並引用弟為此經所寫之跋語一小段,印為講習之篇首,激發大眾。”信中特別說明,所謂蓮華精捨,是他的灌頂師貝麻布達金剛阿阇黎繼承諾那祖師和貢噶上師所傳之無上密乘而創建之紅白教道場。並說:“先師示寂海南,預立之遺囑經組織傳到北京,命弟繼承弘法。此事弟在國內始終保密,但在國外則流傳甚廣。”黃念老弘淨土於國內,傳密法於國外,隨機施教,方便接引,他的悲願與智慧,實不可限量!
    據老人家告訴我,淨空法師出家前是台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弟子。李老對於內典及《易經》都有很深造詣,德高望重,為台人所敬仰,李炳老是黃念老導師北夏(夏蓮居老居士)南梅(梅光羲老居士)的弟子。後來黃老與淨空法師兩位大德都發願弘揚淨土法門,廣度群萌,可見因緣和合,都非偶然。黃老在1987年10月的一封信中告我:“李氏前歲往生,壽九十余(九十七歲),據淨空法師雲:李氏生前念佛時,曾親至極樂世界。至於先師夏老在天津閉關時,如是境界,當屬初步,當念佛功純之時,其妙境實不可說。”兩位尊宿皆以專一念佛,親得受用,足證我佛慈悲,開此超情離見、廣大微妙法門,導三根出火宅,濟群盲於衽席,大恩大德,真是粉身難報!
  現在黃老居士西歸已逾半年,捧讀遺書,回憶前塵,使人仰止彌深!但願他老人家分身塵剎,乘願再來,廣濟含靈,同登彼岸,圓滿成就無上菩提。
                           (原載於一九九二年《法音》雜志)

三、《觀經白話譯義》序
釋迦如來說了無量法門,以適應不同根性,其中念佛求生極樂淨土,是一種特別法門。念佛法門又可分為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觀無量壽佛經》是佛過去在中印度摩竭陀國王捨城的王宮內,應國王夫人韋提希的要求所說。當時太子阿阇世把父親頻婆娑羅王囚禁在牢房內,並把母後韋提希也在深宮裡禁閉起來,使不能接濟王的飲食。韋提希憂愁萬分,無可奈何,便遙禮佛陀,哀求指示清靜生處,不願再住此五濁惡世。佛便以威神力詳細開示了十六種觀法,以便韋提希及後世的一切凡夫,修此淨業,往生樂土。經中所說雖以觀想為主,但也包含了其他三種法門:前十二觀是觀想念佛,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後三觀是持名念佛;如果了知能觀所觀都不離自性,都不可思議,便是實相念佛了。所以此經可以說是念佛法門的綜合性經典。
十六種妙觀包括觀佛、菩薩的身相和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學人通過觀想,一心清淨,諸佛法身,便入眾生心想中,含融互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不二的性體,便可徹證。但觀境深細,凡夫障重,可能心力不及,佛又慈悲開示三根普被的持名念佛法門,這是轉凡成聖的洪爐,暢佛本懷的大法,使下根人可以可以帶業往生,中根人可以斷見思惑往生,上根人可以破無明往生。如果沒有持名念佛的善行方便,一切苦惱眾生,怎能出火海而登彼岸!?目前,有些學人認為經中並未提及“帶業往生”,因此覺得非消盡惑業,不能往生,這是執著文字,未查經義,把橫超妙法,視同豎出行門,不知他力法門的殊勝,不免辜負佛慈了。至於如何行持觀想,有一定的層次和方法,最好要在善知識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出現偏差。
佛經文字很深,義理深奧、微妙,不易被人們所理解,故“佛經白話化”已成為越來越多學人的需要,也是時代文化所提出的要求。但佛經譯白,要做到在義理上不增減,不失真;在文字修養和表達能力上,也能達到高水平,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林凡音居士有鑒於此,在編寫《佛陀的遺教》以後,又以語體編譯了此經,使之通俗易懂。為了理順前後文句,根據經義采取了“譯義”的方法——適當地作了一些演繹和補充,這是一種介乎“白化佛經”和“白化解釋”二者之間的另一種類型,也是一種合乎當前需要的嘗試,希望大家閱讀後不吝指教。因此,略序緣起,普願讀到此書的善信,同修淨業,共出苦海。同時,也希望把通俗化的弘法工作,不斷地推向前進,為完成續佛慧命的歷史使命而努力!
                                 徐恆志
                              1987年4月
                           (原載於《書簡吟草》)

四、《明理念佛論》序
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世出世間大無不包,細無不舉;在修行法門上,也是禅、淨、律、密教,各宗具備;尤以淨土持名法門,被普遍受持,使業海眾生,得以出水火而登衽席,功德巍巍。所以釋迦如來無問自說,十方諸佛同聲贊歎,真是不可思議的大事因緣!
佛法以般若為先導,以般若為佛母,若不以般若觀照,明悟理體,難免著相粘境,心外取法,這樣捨本逐末,豈不成為外道?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教內別傳,下手易而成功高,三根普被:上根人破無明,見法性,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不二,能所雙忘,理上念到一心不亂的,生實報莊嚴土;中根人斷見思惑,出三界獄,念到事一心不亂的,生方便有余土。下根人雖惑業未斷,但至誠懇切,十念一念,即生成就,也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若無淨土法門,廣大罪苦眾生實無從出離生死大海,登菩提彼岸。雖然如此,但從佛法的根本上說,明理體,悟實相,實為修證的要領,成道的關鍵,淨土法門並不例外,念佛而明理,明理而念佛,成就自不一樣。
滿樹聲居士,攻《易經》、習科學、學中醫、修密法,融會貫通,終於領悟“明理念佛”的重要性,常憫知識分子中,“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圓覺經》)。甚為可惜!於是廣引博征,采撷古今大德著述,附以己意,編寫成文,不僅冥符佛旨,且以善巧方便,應機施教,功德不可思議!
 此書的出版,實有助於加強淨業修持,提高修持層次;有助於知識分子破除我見法執,涵泳真理,慶快平生!因此,略序緣起,深願見者聞者,同發菩提心,共成無上道,庶不辜負滿居士的一番苦心。
                                徐恆志
                               2000年12月
                               (原載於《書簡吟草》)

 五、《淨宗心要》序   
釋迦世尊成道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以無量法門,對治眾生種種煩惱,善巧方便地引導眾生息妄顯真,背塵合覺,開示悟入佛知佛見;淨土念佛法門更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易學易修的殊勝法門;同時也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難信之法。一句彌陀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能使因心,頓同果覺,只要蓦直念去,便可由生滅入於不生滅,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佛曾指出:“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進一步說,一句彌陀正是自心實相,正是法界全體,“一聲彌陀一聲心”,所以古德偈雲:“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近世修淨土法門的人,非常普遍,但大都著眼於下品帶業往生,對念佛明心這一要領,很少注意。實際上,一切佛法都要求息妄顯真,明悟自心,淨土念佛雖是特別法門,也並不例外,離開心地法門,往往著相粘境,心外取法,難免成為外道。總之,若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逐步能所雙忘,根塵脫落,自能證入念佛三昩,而滿九品往生的本願。
    元音老人,根據切身體會,曾對淨宗有關義理,進行闡釋,道前人所未道,釋前人所未釋,可謂慧眼獨具,妙契心宗,有助於淨業學人的加深理解,各如法修持。老人於2000年2月5日圓寂後,由其門人金慨夫居士發心根據遺著,加以編集,方便學人,並志紀念,功德不可思議!其中除《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曾刋載於1993年《法音》月刋、《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曾刋於《廣化文選》、《淨土宗之證成》曾刋載於1991年《禅》刋外,《淨宗修證語錄》則摘自老人所著的《心經抉隱》、《中有成就秘籍》、《恆河大手印.安心法要》、《佛法修證心要》等,《淨土修證要義》也為老人悲願之體現。敬祈淨業同修,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蓮開九品,果證無生,願與天下道侶共勉之。
                                     徐恆志
                                    2000年8月25日
                                 (原載於《書簡吟草》)

六、最後的一次救度-------《中有成就秘笈》序
人生百年,彈指而過,生死大事,豈可草率!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釋迦如來覺於眾生無始以來六道流轉,生生死死,輪回不已,因此發大悲心,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對機施教,因病與藥,使眾生就路還家,各各回頭,復本心性,直證菩提。
從根本上說,自性本來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離念靈知,原無生死。但因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業重障深,不能解脫。正像普賢行願品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因此必須剔垢磨光,勤加修持。釋迦如來,針對不同根性,說了禅、淨、律、密種種法門。其中禅宗適宜上乘根性,淨、密兩門,則普被三根;尤其是淨土法門,把一句洪名作為系心之境,心念耳聞,簡單易行,由清靜念,入清靜心,由都攝六根,而淨念相繼,念佛三昧和實相正定,法爾現前。但末世學人,往往不務實修,故古來大德有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之歎!
這本《中有成就秘笈》,原名《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凡生前修不得力,未能解脫,只有依靠本法,在中陰時期得度,作為人生最後一次救度。這本書是西藏秘密部中寶典之一,是紅教初祖蓮花生大士心印傳承,寫後藏在洞中,後經大士化身持明羯磨洲大師取出流通,並由英國牛津大學教授伊文思博士和喀齊達瓦桑杜喇嘛將藏文譯成英文,再由妙定居士轉譯成漢文。以後又經孫景風居士覓得藏文原本。多次修正成為現行的譯本。心密三祖元音老人,悲心肯切,在九十四歲時,應門人之請,將此書加以演釋,廣徵博引,充分發揮,實為難得因緣,希望有緣得此作難遭想;如能於生前奉為日課,明記勿忘,對書中文字語句涵泳玩味,通達了解,更將滅罪消業,獲得解脫。謹略序緣起,願法界有情同沾法益。
                                       徐恆志
                                      2000年3月
                               (原載於《書簡吟草》)

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旨試釋
                       ( 2000年5月)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文字不多,而內容豐富,妙義無盡,謹將大旨略予試釋,尚祈諸方大德指正。
佛在楞嚴會上,普問諸大菩薩及大阿羅漢:“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當時大勢至菩薩與他的同倫五十二位菩薩,都從座起,頂禮佛足,恭敬地說:“我回憶過去恆河沙劫之前,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位如來在一劫中相繼出世;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曾教我念佛三昧。” 
念佛法門有四種方便: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其中持名念佛可分為事念和理念。
一、所謂事念,就是系念於佛,好像有要事待做,憶念不忘。大勢至菩薩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憶佛念佛是與持名念佛密切聯系的。念時必須字字從心起,字字從口出,字字從耳入,使心念、唇動、耳聞三者打成一片,攝心專注而念。大勢至菩薩比作母子相憶:“子若憶母,如母憶子,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因母子天性相關,自然憶念不忘。一切妄想隨來隨掃,隨掃隨空;即使有較強境界現前,也不取不捨,只管念佛。由於信真願切,久久用功,自能折伏現行煩惱,帶未斷的惑業,出三界的牢籠。這種帶業往生,正是“淨土法門”的特點所在,命終便生凡聖同居淨土;如能念至見惑、思惑(粗惑)逐步斷除,證入事一心不亂,命終便生方便有余淨土。
二、所謂理念,就是在事念基礎上,即念返觀,能念心外,別無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別無能念之心,心佛不二,能所雙忘。正像印光大師說:“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大勢至菩薩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謂“心開”,即心得開悟,見本性佛,心既開悟,不得少為足,悟後起修,於一切時,一切處,不稍放逸,保養自性,“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忽然妄想脫落,寂照現前。這正是由執持名號而任運證人無相、無住、無念的清淨心態。當此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際,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心性無染,但不同木石,逐步證人理一心不亂,命終便生實報莊嚴土,也分證常寂光土。大勢至菩薩還在佛前陳述了自己的修證過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菩薩依念佛之因,感得無生忍之果。“無生忍”也叫“無生法忍”心體離念,得無生忍力,名“無生忍”;也即遠離生滅的實相理體,破塵沙惑(細惑)後,進破無明(微細惑)、見法性的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和七、八、九地菩薩都證此忍,因理體雖同,功行不無深淺。大勢至菩薩位居等覺,所證當然非淺。同時,菩薩不但自利,而且“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接引、攝取念佛之人,往生極樂國土。
最後,大勢至菩薩總結說:“佛問我們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我在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中,並無選擇,唯仗一句佛號,都攝六根,使不逐妄迷真,淨念相繼。”所謂淨念,即是正念,也即是無念,久久持名自然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相淨念,相繼現前;實相妙理,徹底呈露。總的說來,菩薩極力贊歎念佛攝心為“得三摩地第一法門”,給我們業苦眾生指出了即淺即深、三根普被、簡易直捷、至圓至頓的持名念佛妙法。普願同修,共同砥砺,橫超三界,速證菩提。   
                                       (原載於《徐恆志佛學文集》)

八、念佛大圓滿
1、淨 宗 講 話
又名:淺談持名念佛法門
  (1990年6月)
一、念佛往生是怎麼一回事
二、持名法門的三大特點
  (一)下手簡單,不礙眾務
  (二)可淺可深,三根普利
  (三)即生成辦,圓證不退
三、持名法門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積儲三種資糧
  (二)具足正助二行
  (三)依靠自他二力
  (四)達到一心不亂
四、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
  (一)帶業往生,還是消業往生
  (二)怎樣理解“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三)為什麼說“禅淨不二”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大乘八宗之一。它的教義是以念佛往生淨土為目的,所以稱為淨土宗。淨土宗的主要依據是三經一論--《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無量壽經》和《往生論》;此外,千經萬論也都處處提示。在佛所說的無量法門中,念佛是最方便的一種,其中持名念佛,是一種特別法門,稱為易行道。所以歷來禅、教、律、密各宗大德,發願回向,求生極樂,以迅速圓滿功行的很多。現在我們就教言教,站在淨土宗的立場,按照淨土宗的教義、觀點和方法來淺談持名念佛法門,對廣大淨宗學人來說,是有普遍實踐意義的。
  一、念佛往生是怎麼一回事
  學佛的目的,可概括為四句話:斷煩惱,了生死,度眾生,成佛道。釋迎牟尼佛為了救度在生死大海中掙扎著的一切苦難眾生,針對惑業的輕重,根機的利鈍,敷演無量法門,或頓或漸,或權或實,各隨所宣,依法修持,出生死大海,登菩提覺岸。在無量法門中,禅淨二門,最有代表性,可以普攝一切法門,因為禅宗主張離心、意、識,直指本性,靈光透露,當下悟入;淨宗也正是徹證自心清淨之土,心土不二。下手方法,雖各有不同,但都很簡要,都是法門中的瑰寶。但禅宗全靠自力,要人在“不思議處”拈取,一旦觸及,體認不誤,便可開正法眼,得大受用。正象永嘉大師《證道歌》說:“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然而談何容易!從前有一位姓張的居士作了一首偈:“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遍參無一事,始知虛費草鞋錢。”意思是說:趙州從谂禅師為了心頭尚未悄然,八十歲還去行腳參訪,但遍參歸來後,卻又了無所得,徒然化費了草鞋錢!可見宗下意在言外,每使人無從下手,更談不上解粘去縛。即使伏惑發悟,破參見性,而習氣仍在,離了生死尚遠,總之仗自力比較困難。所以永明壽禅師語重心長地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它去。”
  淨土宗就不同了,除自力外,兼仗他力。《大乘無量壽經》上,載有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其中第十八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就是仗佛慈力,伏惑往生。我們無量劫來起惑造業,還沒有解脫,但只要從今以後不造現(新)業,(現業剎那便成過去,故實質上,現業與夙業不二。且業由心造,上根人悟三心不可得,業從何起?雖然如此,仍須頂禮十方諸佛,忏悔余習。中下根人,心地未明,更須“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正如服藥必須忘食,否則難以愈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就可往生極樂淨土。《佛說阿彌陀經》上,開宗明義地指出:“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二個“有”字份量很重。佛是戒妄語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金剛經》)這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不象我國古代玄學家莊子,常喜以空闊的言詞,來論證他的學說:說什麼“有個名叫混沌的人,生下來就沒有七竅,有人很憐憫他,替他鑿了七竅,結果雖然有了七竅,但混沌卻死了。”意思是說:天地未分以前,人是無知無識的,等到知識多了,有了七竅,就促使人們早亡。這是一種寓言,實際上沒有這回事。
  但是佛教所說十方有無量世界,其中有西方極樂淨土,這不但不信佛教的人不會相信,在已信仰佛教教理的知識分子中,也往往表示懷疑。他們的目光始終沒有超出所居的地球。他們不知道宇宙在時間上的無限性和空間上的無邊性。七十年代以前,人們認識宇宙的邊緣還只有100億光年。1972年發現了距離地球160億光年的類星體,那時又有人認為160億光年將意味著宇宙的邊緣。但近年來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顆200億光年遠的類星體,代號為PKS2000-330。天文學家預料,新的發現又將引起科學家們關於宇宙范圍的新的爭論。實際上,時間是無始無終的;空間是無量無邊的。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為佛學作了注腳。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要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根據《華嚴經》所說:華藏世界海的每一世界種高二十層,每層中有無量諸佛國土,婆婆世界與極樂世界同在剎種第十三層。如果我們只相信佛說的義理,而不相信佛說的事相,這就叫“執理廢事”,既廢了事,那末理也不圓。因為事與理是對立的統一,從來是不二的。又要知十萬億佛土,並不在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所以古德說:“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因為心性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也不能以大小、內外、遠近來衡量,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凡夫的分別情見。心性既沒有界限,佛土也原無定向,佛說“從是西方”,是為我們指方立相,使能系心一處,易成念佛三昧。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說:“不顛倒處,全身生極樂蓮台;顛倒才生,應念住娑婆國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遠。”這是理事圓融的微妙開示。
  釋迦牟尼佛了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惑業深重,愚昧無知,無常執以為常,無我執以為我,苦惱執以為樂,不淨執以為淨,種種顛倒,根深蒂固,要大家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很不容易。所以從同體大悲心中,無問自說,開示這個持名念佛法門,善巧地將一顆清淨佛珠安放在眾生染著心中,念念消除煩惱習氣,淨化心地,往生淨土。我們必須不辜負佛的悲心,實踐、護持這一廣大微妙法門。蓮池大師說:“假使馳騁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這段開示,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二、持名法門的三大特點
  持名念佛既是一種特別法門,那麼特別在什麼地方呢?根據歷來祖師大德的教導,大致有下列三個方面:
  (一)下手簡單,不礙眾務
  就是說,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人人會念,隨時隨地,提起便是。一念提起便一念是佛,念念提起便念念是佛,雖目的不在見性,見性也自在其中,真可謂“妙契實相,暗合道妙”啊!只要我們在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之間一句彌陀不離心口,至誠懇切,專精用功,便能逐步從有念入無念,即凡心為佛心。即使在人事紛繁,八面應酬的情況下,這一句佛號,仍不妨見縫插針,“竹密何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確是很好的描寫。從前湖南衡州地方,流傳一個故事:有一位姓王的打鐵佬,大家叫他王打鐵,一家四口,靠打鐵度日。他為了生活,終日在爐旁忙個不休,覺得做人沒有什麼意思。有一天,有一位出家人,從他的門前經過,王打鐵忙上去施禮,要求出家人慈悲,教他一個解決痛苦的方法。那位出家人見他十分誠懇,便到屋裡坐下,對他說:“這很簡單,你只要一心念阿彌陀佛就是了,你可隨著打槌和拉風箱的動作,手裡一槌、一拉、一推,口裡跟著念起佛號。天天這樣,痛苦自然可以解除。”王打鐵聽後十分高興,覺得既不礙工作,又可使精神有所寄托。從此一面打鐵,一面念佛,不但不感到打鐵的辛苦,而且感到很快樂。因為他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佛號上,整個希望也寄托在極樂世界上。這樣念了三年佛,臨終時預知時至。一天,他對妻子說“我今天要回家去了。”他妻子驚異地問道:“這裡不是你的家嗎?還要到什麼地方去!”他說:“我的家在西方。”這才使他的妻子知道原來他要往生淨土了。不一會,他又站在爐邊煨鐵,並高聲念佛。當把鐵煨紅取出時,說了一首偈:“叮叮當當,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舉槌念佛一聲,敲下時便去了。異香芬郁,面不改色,從此衡州念佛的風氣很盛,可見淨土法門,真是難信易行之法啊!
  (二)可淺可深,三根普利:
  這就是說,其它法門往往只適宜於惑業較輕、上根利智的人,對中下根性人不易相應。持名法門卻是利鈍普攝,三根齊收:
  1.下根人往往表現為煩惱惑業重,分別執著深,甚至多造惡業,不知慚愧,以致眾苦逼迫,無法擺脫。這種人如果改過為善,忏悔既往,勇猛回頭,並以深切的信願,執持佛名,從朝至暮,念念相繼,久久純熟;妄想便能逐步減少,執著便能逐步放松;雖沒有完全斷除見思煩惱(即貪、嗔、癡、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或分而為十種惑),但由於依靠真信切願和自他二力,命終就能帶惑往生極樂的“凡聖同居土”。《觀經》中說到即使是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由於生大恐怖,聽從善知識的教導,至心念佛十聲,也能往生。正象有人被賊追趕,前無出路,後無退路,一心尋船渡江,這時只此一念,更無二念。這樣便能伏住惑業,頓出生死。《大智度論》說:“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這種不斷惑業,而得往生,決不能僥幸而得,如沒有平時笃實念佛功夫,決不可能有臨終往生的效應;就是那些作惡多端,能臨時十念往生的,也是夙因成熟,故能碰到善友安慰勸勉,便生信發願,至心念佛,可見仍不離因果的網絡。但這種情況,實是萬中沒有一個二個啊。
  2.中根人惑業較輕,一般說來,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具足五戒、十善等道德規范,不謀私利,助人為樂,至誠仁厚,表裡相應,淨化心身,完成人格;並逐步學習四攝六度,實踐大乘佛教,打好成佛基礎,同時一句洪名不離心口,前句後句,相續不斷,在一切順逆境界上鍛煉打磨,日積月累,能在事上念到粗垢脫落,一心不亂,見思煩惱逐步由伏而斷,命終便能往生極樂的“方便有余土。”
  3.上根人般若氣分較厚,智慧猛利,深信因果,對於實相妙谛,心不驚動,有的參禅明心,有的說法利生,並以清淨心,執持名號,回向極樂。他們在念佛名號中,即念即觀、即觀即念,觀念合一、理事雙融;了知能念心外,別無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別無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亂,做到了“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無佛恰恰念,當念恰恰無。”這種於念而無念,於相而離相,正是實相念佛和禅淨不二的境界。功夫到這一地步,便能破無明,見佛性,了知一句彌陀,即是本覺理性,即是法界全體。也就是說,正當念佛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等直捷,何等痛快!所以幽溪大師在《淨土生無生論》上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這種人因平時已智慧花開,本性佛見,一期業報終了,便生極樂的“實報莊嚴土”,因已分破無明,故也分證“常寂光土”。
  眾生根性萬別千差,修證也有許多層次,三根只是大致的分類。以上總的說明,下根人可以伏惑往生,中根人可以斷見思惑往生,上根人可以破無明往生,隨各人功行的深淺,所生雖有四土不同,但生到“同居土”,就可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就是說生同居土,就已橫生上三土,極樂四土圓融具足。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贊歎淨土法門“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以上講到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便可往生,這不是可淺嗎?《華嚴經》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以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指導他和華藏世界諸大菩薩,求生極樂,早成正覺;還說到破無明,見佛性的十地菩薩,一切所作都不離念佛。這說明念佛法門正接上根大器,旁及中下根人,這不是可深嗎?所以念佛法門是可深可淺的。
  (三)即生成辦,圓證不退
  按照一般的修持法門,要經歷多番生死,才能脫離三界流轉。象初果聖人—須陀洹,斷見惑後,要經歷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往返,才能斷盡欲界中的九品思惑,然後再進斷色、無色界共七十二品思惑,才證第四果—阿羅漢,了脫生死。這是豎出三界,而淨土法門就能在這一生中帶著惑業往生。往生後,由於境緣殊勝,就不會退轉凡夫之位,叫做位不退;並能不斷進修,斷除見思、塵沙等惑,利濟眾生,悲願無盡,叫做行不退;進破無明,中道正念永不退失,叫做念不退。象經中說:“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就是說,往生人中,還有很多已成就了等覺菩薩果位。這說明從凡夫十念成就,帶業往生,雖居下下品的位次,但都能即生成辦,圓證三種不退,可見淨土法門的優越性是無以復加了!
  三、持名法門基本要求和方法
  《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其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裡,已開門見山地將持名念佛法門的要領,和盤托出。其中“善根”(因)“福德”(緣)是條件;“執持名號”是方法;“一日至七日”是過程;“一心不亂”和“心不顛倒”是目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和“即得往生”是效果。具體說來,修持名念佛法門,有下列一些基本要求:
  (一)積儲三種資糧
  這譬如遠游,必須准備資糧。信、願、行則是往生淨土的三種資糧。所以這部《阿彌陀經》以實相為本體,以信、願、持名為宗旨,以往生不退為力用。在信、願、持名的宗旨中,以信居首,因為“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有了真信,必能發起切願和笃行。一個人如果一直懷疑極樂世界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發起真正的願行。另外《大乘無量壽經》說上、中、下三輩往生都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觀經》則說九品往生,其中包括五逆十惡的下下品人,至心念佛十聲,命終便得往生。既能“至心念佛”,必定具足信願,既有信願,即是發菩提之心。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又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可見修此念佛法門,必須具備這三種資糧。
  (二)具足正助二行
  這就是要求福慧雙修,凡是發菩提心,修念佛行,即是正行——善根(親因);孝養父母,尊敬師長,積極工作,見義勇為,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等等,即是助行——福德(助緣)。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主要是指示我們要具足正助二行,來達到往生的願望。
  (三)依靠自他二力
  實踐佛法首先要依靠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我們要以“八苦”為師,把修學佛法與人事的磨練結合起來,與痛改習氣結合起來,在種種障礙中忍得過,越是在困難中練成的,功夫越靠得住。但淨土法門還可兼仗他力,因為阿彌陀佛曾發臨終接引的大願,只要念力猛利,就能感應道交,使我們多障凡夫,十念、一念都可往生。(在《大乘無量壽經》、《觀經》和《念佛三昧寶王論》上都有說明。)《稱贊淨土經》還說:“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在《大乘無量壽經解》中,把“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二句,看作是“淨宗的心髓”。因為佛力加被,行人心才不亂,於是十念相續,便得往生。所以稱淨土宗是他力法門,是易行道。當然,如果我們不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而誤認為念佛法門,輕而易舉,留戀塵緣,心存輕慢,正不知何年何月才得解脫哩。從根本上說:眾生是彌陀心中之眾生,彌陀是眾生心中之彌陀,自他二力,正是二而不二的。
  (四)達到一心不亂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久煩惱便能圓伏圓斷,證入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所謂一心就是無心,這時便無心可亂了。“一心不亂”有事理二種,念到觸境逢緣,妄心不起,叫“事一心”;念到心契實相,心佛不二,叫“理一心”。這二種“一心”是斷惑一心,是往生淨土的正因。但一般人要做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淨土宗就有一個特別辦法,就是“伏惑”往生——伏住惑業,使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不起現行,心得不亂,便生淨土。可見伏惑亦能一心。不論斷惑、伏惑,只要“一心”便能往生。世親菩薩《往生論》說:“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淨土。”當代淨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曾有偈說:“淨土難信卻易行,全由二力正助功,必得一心方有效,方便伏惑即感通。”正說明這個道理。
  要達到一心必須生死心切。從前有個國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為然。有一天他問出家人:“你們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成就?”出家人說:“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如果生死心切,雖整天六根對六塵,也不會影響正念。”“你這話能用事實來說明嗎?”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請安排二班宮廷美女,一班在東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叫一個判死刑的犯人,持著盛滿了油的罐子,繞街走去,後面跟著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落下一滴油,立即斬首。”國王同意照辦。到時犯人想:“今天是我生死關頭,不能絲毫大意。”繞街結束,果然沒有落下一滴油,便赦他無罪。國王問他:“你繞街一周,見到什麼?”犯人答:“大王,我什麼也沒見。”國王大怒說:“你在我的面前,還敢胡說八道,這還了得!”犯人說:“我在生死關頭一心管著油,哪有心思去顧到歌舞?”國王這才相信。所以念佛人如果生死心切,一定能做到“一心不亂”,往生極樂。
  至於念佛的方法,由於根性、環境、忙閒等種種不同,功課的繁簡,佛號的多少,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制宜。《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說,念佛時,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攝在一句佛號上,心聲相依,相繼不斷,自能於不知不覺中轉化其顛倒妄想,從事持達理持,轉染心為覺心,這真是持名念佛的總持法門!所以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譯為正定。攝持六根,淨念想繼,這是得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謂“淨念相繼”起初是以六字名號作為淨念,念念相繼,隨著念佛功夫的深入,六字淨念轉化為無相、無住、無念的清淨心態,根塵脫落,寂照同時,無相淨念,相繼現前,正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了。
  祖師大德們對念佛方法,也有很多開示。如(一)隨息法,即隨著呼吸的長短、不急不緩、自然、安詳而念。由於呼吸出入的自然規律,佛號也隨著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心念越來越細,呼吸也若在若亡,佛號仍綿綿不絕,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二)計數法,即當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從一句到十句,或從一至五,從六到十,分二氣念;或從一到三,從四到六,從七到十,分三氣念,要句句相續,字字分明。(不必二十、三十連續記數)作事時,則可懇切直念。這種方法能使妄念無處落腳。此外事務繁忙的人可用朝晨十念法,借氣束心。發心勇猛的人,可打精進佛七,克期取證。元音老人說得好:“念佛如能象推車上山一樣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地隨著呼吸細細緩緩念去,雖下下根人,亦不怕念佛不能成片。”淨宗大德夏蓮居老居士,昔年將念佛經驗和受用,寫成四偈,現恭錄二偈,借花獻佛,普作供養:
  (一)
  念佛最忌  精神渙散
    字句模糊  先快後慢
  既無音節  又不聯貫
  心不應口  聲不攝念
  輕忽養識  古德所歎
  如此念法  永難成片
  (二)
  聲和韻穩  字正音圓
  懇切綿密  沉著安閒
  聲合乎心  心應乎聲
  心聲相依  妄念自清
四、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
  (一)“帶業往生”,還是“消業往生”
  這是淨土宗的關鍵問題。過去在教友中,曾有人提出不同看法,現在根據佛言祖語,談談個人的學習體會,就教於淨宗大德:
  1.執持名號,至心懇切,可以帶著惑業往生淨土,這是淨土宗的重要特色,是釋尊悲智雙運,為頭出頭沒、速生速滅、浮沉於生死大海的迷妄眾生,指示一條出路——橫超三界,使一切利鈍諸根,都得度脫。所以《大乘無量壽經》說:“當來之世,經道天盡,我以慈悲哀憫,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如果說必待惑業消盡,不許帶業往生,這便同一般的豎出生死,不成其為特別法門了。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上,曾指出淨土法門是“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大師所謂“勝方便”就是不斷惑業,帶惑往生。大師說:“依余宗修,直至惑盡,始得出離。……唯茲念佛,帶惑往生,以己念力及佛攝受大神力故,一生彼國,即超三界,不受輪轉。”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也說:“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此外歷代祖師大德,也都處處闡明這一要點。
  2.有人認為既有惑業障住,如何往生淨土?這一方面是彌陀如來“十念必生”大願的感應,譬如把巨石放在船上,便可不沉;一方面由於此人臨終“至心念佛,便能暗契一心,頓出生死。譬如千江萬水,只要沒有狂風巨浪,雖有微波,也能顯出月光。蓮池大師說:“令謂至心者,即一心也。……此之至心,正屬理一心。一心既朗,積妄頓空。”這裡指出“至心”念佛的重要,也正顯彌陀本願的不可思議。
  3.《觀經》所說九品往生中,下品上生是“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隨化佛後生寶池中。”下品中生是“……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下品下生者是“……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觀經》所說,下品三種人,都是造惡眾生,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消除了五十 —— 八十億劫的生死罪業,而得往生。可見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只要信真願切,心力堅強,便能於念念中,消除罪業,往生極樂。但正象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所說:“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可見這些人雖得往生,但必有余罪未消,如罪業都已消盡,那末二菩薩為什麼還說“除滅罪法”呢?又如果罪業都消,往生者個個斷除了見思惑,生方便有余土,那末生凡聖同居土的又是何人?再看《觀經》九品往生中,前四品或悟無生法忍,已破了無明惑,或得阿羅漢道,已斷盡見思惑,都是斷惑往生;而後五品有的要經半劫或一小劫成阿羅漢,有的要經十小劫,才入初地,可見往生時,都是帶惑而生。由於帶惑有深淺,故證果有遲早。所以經典中雖沒有“帶惑往生”的提法,但實際上對“帶惑往生”的涵義,已作了具體表述。總之,博地凡夫,惑業尚在,而能橫超三界,長謝生死,非帶業而何?嚴格地說,在沒有證到妙覺位以前,都可名為帶惑,羅漢雖斷見思惑,還未斷塵沙惑,未破無明惑。圓教初住菩薩,雖破一品無明,尚有四十一品無明待破。所說雖是教相,但教相正說明理性,性相原是圓融一體的。
  綜上所述,帶業中有消業,消業中有帶業,不宜說只有消盡惑業才能往生,以免使人畏難,摧人善根,這才好啊!
  至於另一些人,聽說只要具足信願,可以帶業往生,臨終自有佛來接引,即使下下品也於願已足。這是走到另一極端。由於依賴心強,平時不重視老實念佛,臨終怎能至心念佛,伏住惑業,往生淨土?只有隨業漂流去了!
  (二)怎樣理解“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凡是信願具足,一心念佛,心不散亂,光明顯發,與佛光光融通,就“生則決定生”了。正象每一電台發射的電磁波,遍滿虛空,這比喻佛的光明無處不照。如果我們能轉動接收器的旋鈕,調准波長、頻率,世界各地聲音,立即就在當前。這比喻念佛到心不散亂,也能起感應作用,在剎那間,由佛接引生到淨土去了。那麼為什麼又說“去則實不去”呢?這是因為我們的真性廣大無邊,周遍法界。正象《楞嚴經》說:“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又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可見十方世界無不在自性包含之中,極樂淨土,也正是自心本具之土,哪有來去之相可得?“生則決定生”是說事,“去則實不去”是說理,而卻理事無礙;知佛無來去,而見佛來,明本來無生,而現往生。正象一座大圓鏡中,顯現數十層樓閣、山水,層次分明,但鏡光並沒有去來。有些行人喜談理性,厭說事相,但理事不二,本來交徹,又何必捨事就理,離相覓性呢?如果我們以生為生,這是常見;以無生為無生,這是斷見,生而無生,無生而生,這才是第一義谛啊!
  (三)為什麼說“禅淨不二”
  禅淨一門,歸源都是一樣,但門庭設施有異,下手方便不同。禅是主張即心是佛,直下無念,頓悟清淨心體,空寂靈明,妙用恆沙。淨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久久功純,念到根塵脫落,自然寂照現前,這就是所謂“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古德說:“禅者淨土之禅,淨土者禅之淨土”,二門不但是分無可分,而且是合無可合;分合都談不上,還論什麼同與不同,二而不二呢?經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又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淨宗行人,應從這裡死盡貪心!
    回 向 偈
      我寫此文   嚴淨佛土
      上報四恩   下濟三途
      見者聞者   度人自度
      盡此報身   共生樂土
            (原載於《般若花》、《念佛大圓滿》)

2、上師關於淨宗念佛的圓滿開示
(2003年講於上海麥克花園)
弟子問:師父啊,請您對佛教關於淨土法門多多開示,讓大家能夠如法修學,好好念佛,了生脫死,往生極樂,然後再回入娑婆,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徐老開示:釋迦牟尼佛根據眾生不同根性,應機施教,密宗、禅宗、淨土宗等等。由於眾生的根性個個不同,所以佛應病與藥,不同病根,不同習性,應機說法。因為眾生根性無量,所以法門也就無量。
佛法無量法門,歸根到底,總的目的,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息妄顯真,明心見性,了脫生死。這是佛教的宗旨。
雖然有無量的法門,但是根據古來大德的開示,想即生了脫生死,成就這一大事因緣,並非簡單容易啊!而淨土宗念佛修持十分特別,非常殊勝,主要特別在三根普被:上根、中根和下根。
    關於念佛的方法,首要的是兩句話,很值得我們注意,是十六觀經裡講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謂“是心作佛”呢,我們念淨土宗念佛,主要用功就“一心不亂”四個字。一部《佛說阿彌陀經》,重點只是兩句話:一句是“一心不亂”,另一句是“心不顛倒”。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其中,一句是“一心不亂”,一句是“心不顛倒”,而“心不顛倒”就是“一心不亂”,所以歸根結底是“一心不亂”,要求非常明確。
    一心不亂分為兩種:一種是事上的一心不亂,一種是理上的一心不亂。
    事上的一心不亂,就是碰到各種五欲六塵境界,能夠心不散亂、不動搖,事相上做到雜念不起,這是“事一心不亂”,相當於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證到無生,斷除了見思惑兩種煩惱,因而出離三界。念佛修持,念到事一心不亂的人,實際上也斷見思煩惱了。但是,還有兩種惑煩惱沒有斷:一種叫塵沙惑,塵沙煩惱;一種叫無明惑,無明煩惱。因此,有些大阿羅漢回小向大,繼續前進,先破塵沙惑,再破無明,見法性,就成為法身大士。《華嚴經》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破無明,見法性。三種惑:見思惑比較粗,塵沙惑比較細,無明惑比較微細。《首楞嚴》裡談到三惑時說,不盡三惑,即使有神通,亦為入魔道。修持必須逐步地破盡三惑。三惑破盡之後,在位置上講,等於圓教初住菩薩,等於別教初地菩薩。破無明,見法性,到這個地步,才談得上理一心不亂,理上的一心不亂。
    什麼是“理一心不亂”呢?曉得自心就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念佛時,能念之心就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就是能念之心,心佛不二,能念所念雙亡,叫理一心不亂。在這個境界裡,寂而常照,照時不起妄念,靈明覺照。寂而常照,也就是照而常寂,既有體又有用,既有定又有慧——寂就是體,就是定;照就是用,就是慧。到這時候,定慧、寂照屬於不二境界。
    我們念佛人,從最初一念下手,如果能念念不忘,一絲不掛,不入迷惑,緊緊湊湊,綿綿不斷,淨念相繼,到後來逐步逐步就可以進入寂照境界。到寂照境界時,實際上就是禅。所以,禅淨不二。常說念而無念,又說無念而念。念,還是念的,但沒有掛礙。心裡沒有掛礙,無能念之相,也無所念之相,全沒有的。雖然在念,等於沒念;若說無念,但念念阿彌陀佛,很清楚,並不是不念,一句句阿彌陀佛清清楚楚。這在禅宗講,就是禅的境界,所以禅與淨不二。對初下手的人來說,好像分禅分淨,實質上是一回事。從結果來講,淨土宗的一心不亂,就是禅宗的靈光獨耀,實際上是一回事。禅宗說“妄想脫落”、“靈光獨耀”,又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到寂照境界時,靈光獨耀。在密宗,又有密宗的說法,叫“當相即道,即事而真”,實際上還是一回事,同樣境界。
    我們現代人,大多數修淨土宗比較穩當。對上根人來說,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明心見性。並非不可以明心見性,上根人可以修到理一心不亂。念佛念到妄想脫落、一心不亂的時候,自性了了分明。中根人呢,比如阿羅漢,念到兩惑斷掉,凡碰到事上境界,能雜念不起,自然而然被定力攝住,心不散亂,這就達到了事一心不亂。以上兩種境界,對下根人來說,不下非常的苦功夫,是很不容易達到的,尤其是我們在家居士。但是,根據永明大師的四料簡,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並不要開悟。所以,淨土宗的特點在於帶業往生。理一心不亂之外有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之外還有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屬於下根凡夫。下根人念佛,於惑業沒有斷,但因信心真切,願力堅強,臨命終時一心求生西方,盼望阿彌陀佛慈悲加持,這樣有信有願,又有他力加持,便“至心信樂”,十分信樂地求生而就生到極樂世界去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說:“若有眾生,願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就是第十八願。這第十八願,實際上是四十八願的關鍵和精要。如果有眾生,至誠懇切地相信,希望生到極樂世界,“乃至十念”,“乃至”的意思是超越,“乃至十念”是最少十念,少到十念也可以,多念總歸益善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阿彌陀佛親自發的願。阿彌陀佛是修成正覺了的,四十八願,包括第十八願,當然是條條都兌現了的。所以,我們生死凡夫就有了大靠山,靠這個法門,臨終時至心信樂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少十念,一口氣斷掉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而生西方了。如果這樣念佛而佛不來接引,佛便妄語了,當然沒有這回事。由此可見,即生成辦了生脫死這件大事,只有靠念佛法門最最穩當。因為,修其它法門要斷三惑,難哪!只說斷見惑,就有我見、身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見統統斷掉,共八十八品,才是須陀洹,還不過是初果。初果見道了,消除了見道惑。再修上去,二果、三果,到四果阿羅漢,見思惑才斷盡。再修,斷塵沙惑。上根人修持,就要破無明了,見道時是初地菩薩。佛法無量法門之中,淨土宗稱為特別法門,特別就特別在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利根、鈍根都有相應的法門:上根,修理一心不亂;中根,修事一心不亂;下根,可以帶業往生,即生了脫生死。能夠即生了脫生死的法門,除淨土宗外,其它法門都沒有講到。因此,我們要至誠懇切地相信佛菩薩的話,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決不是虛願,相信本師釋迦牟尼決不會妄言,我們好好念佛並回向西方,臨命終時,仗佛慈力,往生淨土。因為淨土法門是他力法門,仗佛慈力主要是他力加持。但是,他力法門也不離自力,自己心願的力量。自己信心越強,就越清淨,與阿彌陀佛加持的力量也就越相應,感應的程度就越快越大。所以,我們念佛時,一定要至誠懇切,以清淨心持念名號。
    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自心作佛。自心怎麼作佛呢?念佛的心當下就是佛,並不需要借助其它的力量,心作心是。自心不作佛,就不是佛。自心作人,就到人道;自心作畜生,就到畜生道;自心作地獄,就到地獄道。自心作佛,念阿彌陀佛,就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道理啊,很清楚,很清楚!
    其次呢,古德講,念佛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話講得好,非常重要!為什麼“一念相應一念佛”呢?因為,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這一念正當念的時候,妄想一定歇下來,所以念的時候是相應的。如果第二念不接上來,妄想又來了。念佛一次,等於相應一次,這一念就是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呢?若不斷念佛,則不斷相應,就不斷是佛,不斷就是佛。由此可見,一句佛號,當下立竿見影!所以,我常和大家勉勵,勸大家老實念佛。當妄想來時,一句阿彌陀佛提起來,妄想馬上走掉,因為心無二用啊!念阿彌陀佛至誠懇切,妄想自然解脫了,自然而然地接受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因此,淨土宗念佛法門三根普被,非常特別。上根人,通達即心即佛,念念是佛。中根人,肯自念自聽,自念自喚,就能喚醒自己。一般根性的人,迷惘顛倒,用不著多講道理,就勸他多念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喚醒自己,趕快醒悟啊!趕快覺悟啊!他只要肯念,多念,慢慢地就解脫了,不念就不能解脫。所以,淨土宗提倡老實念佛。
    再有呢,在高層次講,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實相。我們引用一首偈語來說明: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這一偈語,出自天台宗幽溪大師(就是傳燈大師)撰的《生無生論》。這篇論著,十分出名,被藕益大師收入《淨土十要》之中。《生無生論》說,雖然生到西方淨土,但生而無生。因為自性本來不生不滅,所以自性無生無死,本來無生無死。然而,生肯定還是生的,不是說不生,不是說淨土沒有的,是“生而無生,無生而生”。佛法是辯證法啊!《生無生論》的偈語非常好!“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法界”,就是眾生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佛性,自性具足的清淨佛性,是一個圓融之體啊!用來作我一念之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我現在念佛之心,自然遍及法界全體了。這樣,一句阿彌陀佛是全法界體所作,那麼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法界全體。換句話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法界,就是實相。不用其它法求實相,就念這句阿彌陀佛,實相就現前,非常了當!所以,“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這首偈語好極了,味道好!
    還有,在修持中我體會到,修淨土法門,方法上需要有所改進。許多時候,大家談為啥修心中心法,為啥修六字大明。因為修心中心和六字大明有三密加持。而念阿彌陀佛,大多數人只有一密——口密。身不密,意也不密。所以,一心念佛修淨土者,最好盤腿、結手印,就是身密。每天早上,五、六點鐘或六、七點鐘,坐念一小時,至少半小時,一般來說一小時比較好。夜裡,睡覺前也坐念一小時。口裡念,四字名號或六字名號都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小音聲念,自己兩耳能聽到。不要出大聲,大了傷氣。嘴巴要動,不動,口就不密了。意密呢,就谛聽這句佛號。因為眾生的耳根比較伶俐,耳根的攝受能力比較強。這樣念佛,心念耳聞,身密、口密和意密三密加持,力量就大,當然進步就快了。
    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返聞自性,入流亡所”進而“性成無上道”。“返聞自性”,是不去聽外面的聲音,反過來聞自性,實際就是觀心,這是禅宗法門。淨土念佛,就聽自己念阿彌陀佛,這等於是觀心,不必再觀心,不必再觀想,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斷地念,同時又一句一句地聽。到後來呢,雜念不起,卻了了分明,了了明了。正當此時,實際就是無生境界,就是真如佛性境界,也就是法身如來境界。可見念這句阿彌陀佛,確實微妙,不可思議,下手卻非常方便,成就又相當高,和禅宗啊、密宗啊,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以前的祖師大德,在開悟之後,大多數都歸向淨土。譬如善導、蓮池、藕益、印光等大師,都是大徹大悟的大善知識啊,他們都歸向淨土,依仗阿彌陀佛的力量求生極樂。在《華嚴經》裡談到,十地菩薩一切作為不離念佛。十地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他們度眾生的一切善巧方便,處處不離念佛,還要依仗佛力的加持,何況我們凡夫!因此,我們一定要自力、他力並用,信願真切,心念耳聞,一門深入,求生極樂。當然,不否定明心見性,中上根人努力修持,可以明心見性,可以見到本來面目,見到《金剛經》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金剛經》上說“無實無虛”。我們念阿彌陀佛,念到妄想息下,就是“無實”;但是,靈光獨耀,了了分明,就是“無虛”。一切事用不到考慮,飯來張口,衣來上身,自然會做的,是妙用。雖然無所得,無所依戀,但是妙用縱橫,大起大用,與一切諸佛所證無二無別,這在禅宗講起來叫“一鼻孔出氣”。所以,並不是修淨土所證到的低,低與不低完全在根性上說的,從證到的目的來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高下。念佛法門,不同根性人修持,就如大象和老鼠飲水,各得其飽。大象喝起來喝得多,飽了;老鼠喝一點點,也飽了,只要飽了就好了麼!所以,念佛法門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微妙法門啊!佛在經上講:“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仗念佛得度生死。”只有念阿彌陀佛,才可以了生脫死啊!
    以上這些點點滴滴的體會,提供參考,大家共勉,同生西方,同圓種智。
(根據徐恆志老居士“淨宗念佛”錄音整理,並與《念佛大圓滿》校對。)

九、佛七講話:信願持名  即生成辦
——講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1999年3月)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終日忙忙碌碌,所為何事?說到底不外窮通得失,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真所謂:“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
佛教小乘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所說的都是客觀真理,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大乘佛教更說一實相印。所謂實相者,就是真實之相;實相雖然無相,卻又是無不相,只要於順逆諸境,不粘不著,自能隨緣起用,心得自在。《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是非常非斷、無實無虛的。但我們凡夫無始以來,妄想分別,已成習慣,執我執法,愈迷逾深,以致情識污染,昏迷顛倒,所以佛成道後曾開示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的開示,一方面說明成就佛道人人有份,同時亦說明轉化妄想執著,是我們的主攻方向。但所說雖似簡明,由於見思、塵沙、無明種種粗細惑業,積集深厚,打掃轉化,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佛為廣度有緣,說法49年,談經300余會,禅、淨、律、密,妙法紛呈;特別是淨土法門,不但即淺即深,三根普被,而且只要信願持名都可帶業往生,即生成辦出世大事。
得聞淨土法門,福德因緣實是不可思議!深願天下有緣人,念生死苦,發心念佛,信願求生,使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正念分明,蒙佛接引,如願往生。
持名念佛的要領,是要求念力集中,一心不亂,由於多多持念,煩惱便能漸漸轉化,甚至妄想脫落,證入一心不亂,正像大勢至菩薩所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總的說來,一心不亂,可分兩種:念到觸境逢緣,妄心不起,叫事一心不亂;念到心契實相,心佛一如,叫理一心不亂,這都是往生的正因,是斷惑一心,一般人不易做到。還有一種是仗信願的力量,伏惑往生,就是臨終時,仗平時信願力、修持力伏住惑業,使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不起現行,心得不亂,而不論“斷惑”或“伏惑”,都有達到一心不亂的可能。所以當代淨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說:“淨土難信卻易行,全由二力正助功,必得一心方有效,方便伏惑即感通。”這是三根普被,即生成辦的奧妙,亦是淨土法門的殊勝所在。佛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普願法界有情,聽佛誠言,發願求生,上不負佛、菩薩救度之苦心,下不負自心本具的靈明覺性。佛法難聞竟得聞,佛恩難報終需報,希望大家努力精進再精進!
                                (選自《徐恆志佛學文集》)

十、浴佛節上的講話: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講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1999年5月22日)
各位同修,各位居士:
今天四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生日,也就是所謂浴佛節。我們禮拜儀式已做過。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本來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叫悉達多。父王本想他作為接班人,但釋迦牟尼佛心目中不想做皇帝,特別是在游四門後,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種種苦惱,看到病人、老人、死人和出家和尚,對他觸動很大,一直想出家修行,父王當然不同意他出家,因此,雙方糾纏很久時間,後來終於離開了他可愛的妻子和家庭,牽了一匹馬,走向修行的地方。在修行過程中遇到了許多苦惱,碰到了許多外道。這些外道雖是修行的,但解決不了生死。佛法的目的是要了生脫死。釋迦牟尼佛了解到無量眾生受到種種苦惱,正如《法華經》所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學佛人都曉得人生有許多不如意之事,非但身體上生老病死,在心理上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陰熾盛等種種痛苦,每一位學佛居士都有切身體會。釋迦牟尼佛經過了許多艱難彎路,六年之後,在菩提樹下靜坐觀照,夜睹明星,豁然開悟。照見自性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證到實相境界之後,了解世間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假的。為啥是假的呢?因為都是因緣所生。《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是虛妄?因為是因緣所生,所以是虛妄靠不住的,生生滅滅,不斷變化。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開悟以後,了解到世間一切眾生所受苦惱都是冤枉,都是不了解事物的真理,不了解自性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這實相境界是人人都有的,每一位修行的居士對這一點首先要相信:就是任何人都有佛性。《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不相信自己是佛,修行就不能成佛。雖然我們現在不是佛,還要經過許多修持功夫,但是從理體上講,我們本來是佛,這一點對我們每一位修行居士來講非常重要。
各位同修,各位居士:
    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根據大悲心,講了許許多多妙法,根據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講的五時八教,他先講華嚴時,講大乘教理,很深,一真法界就是以萬行因華,去莊嚴此佛果,所以叫華嚴。小乘人聽了之後,莫名其妙,因為華嚴經所講,來聽的都是法身大士,所謂法身大士是破無明,見法身。我們普通凡夫在教理上講有三惑:見思惑;見惑,初果斷見惑。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惑斷了之後,叫須陀洹。譯為入流,入聖人之流,見惑斷了之後,其思想境界就不同於我們凡夫。凡夫是人我是非,以我為中心,處處我執。在見裡,我見也就是身見非常厲害,有我見之後,有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乃至於有許多是是非非。還有邊見,或斷或常,有些以為人列之後,就完結了,一切斷滅,叫斷見;還有一種叫常見,人死之後靈魂不滅。各位,佛教不講靈魂,靈魂還是生滅的東西,正像佛教所講的業識。業識也是生生滅滅的東西,不是真正不變的。因此,或說斷,或說常,這叫邊見,著於二邊。還有邪見,邪見是不信因果。因果難道可以人不信嗎?但我們在明白佛理之前,在未接觸到聖賢的言教之前,許多人就不信因果,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做了壞事,遲早要受到惡報,做了好事,遲早要得到善報。譬如在困難時,人家幫你忙,雖沒馬上報答他,過了一定時期,當他困難時,你一定想法去報答他,否則心裡會不安。同樣,你待人一分好,甚至於在小地方協助他,他總要想法子來報答你。當然,佛教所講的因果,更加遠、更加深。不但講前世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還講因果通於三世。有些人講我心裡並不壞,也並不想害人,但碰到事情、碰到命運總是不好的。實質上因果是很復雜的,可能宿世、前幾世情況就不可能了解。因此,我們還是要相信佛講的話,有因必有果。須陀洹破了見惑之後,三界見惑與疑全斷了,進一步要修思惑。思惑是經常現前的,就是使我們苦惱的貪、瞋、癡、慢。辦為思惟道中才能斷這個惑、所以叫思惑。見思惑還是粗惑,到大乘境界非但見思惑要破掉,還要破塵沙惑,無明惑。破塵沙惑後,思想境界進一步提高了,對於一切眾生如塵如沙的煩惱並不怖畏,“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救度眾生,破掉塵沙惑。破塵沙惑之後,等於破了細惑,還有個微細的惑,就是無明惑。這三種迷惑到初地菩薩破了無明惑,就成為法身大士,所以初地菩薩是大乘見道位,小乘見道位是須陀洹。大乘見道位就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破無明,見法身以後,部分見到了自性不生不滅境界,廣大圓明的佛性與一切諸佛平等無二。所以《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即真如之法、實相之法,無有高下,人人都有份。這樣就能提高我們信心,我們學佛是一個非常積極、奮發向前的境界。許多人說佛教迷信,是求福報、求發財、求兒子升大學,實質上完全不是這回事。當然佛教也講求福報,也講消災免難,也講解除病痛,但是主要目的不在此。主要目的,學佛的居士、學佛的同修,必須要了解,否則會被人講你是迷信。應該如何來認識佛教呢?我們所謂修行,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就是要認識自己本有的實相境界,要認識自己不生不滅的東西。從世間法來講,我們所有的一切,眼前的一切事事物物,不管物質上的東西也好,精神上的思想境界也好,無不是生生滅滅的。學佛的目的就是要你開悟、明白自己本有的實相境界。因此,這是學佛的關鍵問題。如果不是從這根本上下手,從根本上著眼,慢慢就會不相信佛教。因為求福報、求消災免難,雖可求到,有求必應,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但畢竟不是究竟解決問題。臨命終時,如果平常沒有深入的定慧功夫,難免要流轉六道,有生死之苦惱。因此,我們修佛法過程中,非但要除掉粗的見思惑,也要除掉塵沙惑、無明惑。一般來講,叫粗惑、細惑、微細惑。可見,我們要除掉煩惱、妄想是不簡單的。無始以來不曾離開過煩惱習氣,煩惱者,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所謂根本煩惱。這些習氣人人都有,譬如見色聞聲,心難免要動亂。投胎到世間上來以後,就是被六塵境界所流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來時,都要隨它流轉,自己不能作主,所以流轉生死。要處處自在作主,這是修行的重要關鍵。我們可以考量自己,究竟我這修行能不能了生死;究竟這修行有沒有效果。在平時境界來時,喜怒哀樂來時,能不能自己作得了主。如果作不了主,毫不客氣還是要生死流轉,無有止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可以說一直要受苦流轉下去。當然,我們學佛的所有善根還是帶了去,不會消滅。即使現在功夫不到,不能做到隨緣自在,但念佛功夫、打坐功夫決不消失。佛世時,有一老人到釋迦牟尼佛處號啕大哭,佛問他為什麼哭,他說要想出家修行。當時捨利弗等幾位弟子不讓他出家。為什麼不讓他出家呢?認為這老人沒有善根。因釋迦牟尼佛關照過,沒有善根的人,不可能出家。所以他大哭。佛陀明了這情況後,憑智慧觀察,說他可以出家。這樣按佛陀的意思,就讓他出家了。弟子就問佛陀,你過去講過,沒善根不讓出家,為什麼現在又讓他出家。佛講過去八萬劫前,這老先生在山林中碰到一只老虎,老虎見到他就趕過來想吃他,他發現後馬上爬到樹上,老虎無法吃他,過一會兒就走掉了,老人下樹慶幸自己拾到一命,無意中口念一聲“阿彌陀佛”。經八萬劫後,這種子還在,而且成熟了,到佛世時,這句阿彌陀佛種子出現,就出家,而且具足善根。就是當時從樹上下來時念一聲阿彌陀佛的善根,八萬劫不消失。《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是念一聲阿彌陀佛,就能成就佛道。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講了無量法門,斷見思惑的法門,破無明的法門,種種法門都有。斷見思惑什麼境界,有些大德可能還不太熟悉。所謂破見思惑,就是日常之間,財、色、名、食、睡五欲境界中能作得主,能轉化得了,就叫破見思惑。見思煩惱都破掉了,這是阿羅漢境界。阿羅漢翻為無生,見到無生本性,所以到阿羅漢地步,就能了生脫死。他不是由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是憑自己力量就能了生脫死。但有些根性高的還可由小乘轉大乘,非但自己了生脫死,還要救度眾生了生脫死。《法華經》中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一乘就是佛乘,就是成佛。所謂二乘、三乘、阿羅漢、緣覺、辟支佛,這些都是善巧方便。正如《法華經化城喻品》中講的一樣,在半路中化一城子給大家休息休息,因為眾人是一聽到佛道長遠,三大阿僧祇劫,有些退墮,太辛苦了,所以佛講可以成道、成阿羅漢、成辟支佛,實質上是善巧方便,好比長途旅行,半路中到一城子中休息一下。弟子們很高興,總算到了目的地。但在城子休息好後,又要前進,回小向大廣度眾生,所以歸根到底沒有二乘三乘。十方佛土,就是講一乘。從這裡我們可以相信,更得引起我們信心,在座的每位居士既然已經接觸佛教,一定能成佛,與佛菩薩一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佛的開示,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小乘見思惑斷了之後,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分分段段的,像父母生我們身體,一段一段有形色的,這個生死叫分段生死。斷了貪瞋癡慢疑各種煩惱,各種污染,依靠自己力量把分段生死了脫。有些弟子知道這不是究竟的,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一方面自度,上求佛道,成就無上菩提;一方面下度眾生,見眾生苦惱而去救度。因為眾生心性與我一樣,我有苦惱眾生也有苦惱,無二無別。另一方面從佛教角度來看,許多眾生互為眷屬、朋友,甚至於有許多眾生是我過去的父母。清定老法師開示時經常講“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生生世世不離開生緣,不離開這親屬關系。因此,不要忘記眾生。在眼前來講,每一位同修的家庭,可以自己觀察,沒有苦惱、沒有煩惱逼迫的很少,即使有錢有勢、有名有利地位的,也不久就轉化,一切無常,都是假的。雖然是假,也得假戲真做,還是要認真對待,照樣應付。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開世間覺”,否則,難免人家講佛教是消極的。
    佛法是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並不是叫你消極逃世。《金剛經》有句話可證明“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一切法皆是佛法,“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都是佛法。過去有些大德說法時,上座醒木一拍,就下座了,說法說好了,拍醒木就是佛法。今天浴佛節向釋迦牟尼佛頂禮、浴佛、拜願,這是事相,但事相就是理性。我們修行人一定要注意這點,理性上本來空無一物,一切煩惱就是菩提,一切生死就是涅槃,了無一法可得。但不能拋棄事相,理性要顧到,事相也要顧到,理事不二。今天四月初八大家來頂禮釋迦牟尼佛,就是事相,這事相就是理性。所以在佛菩薩聖誕、出家、成道日子,凡是有佛事可做的,我們佛弟子都來頂禮、供養、很好。佛教中有兩句話“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在佛法佛事門中任何活動,布施、供養、禮拜、贊歎、回向,這一切一切都是佛事,這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每一法都有利於本心的修證,有利於證到自性的清淨三昧。還有一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實際從理性上講,對六塵境界一點不隨流轉。從理性上化空,從事相上照做,但不粘不著。《金剛經》中處處講破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一切相、我相、法相、空相等全破掉。但又講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講修一切善法,都是理事不二,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修行人對於理事不二這一點應很好領會。我們聚在一起慶祝釋迦牟尼佛生日,因緣十分難得。而且人生無常,佛問弟子人命有多久,有的弟子講幾天吧,講不定過幾天就死了,化掉了;有的講人的生命很快,一餐飯的時間就死了,現在心肌梗塞、腦血栓特別多,一下子就死。但釋迦牟尼佛認為還沒講到點子上。“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生命結束,與世界告別、與親人告別,這完全是事實,在現實世界中也可看到、聽到。在醫院裡生癌的,特別是心血管病的,子女送進去後,第二天就死了,人命真的在呼吸之間。根據釋迦牟尼佛講的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我們還是要深刻的體會,才能獲得學佛的利益。
    第二部分簡單講修行的方法。眾生根性萬有不齊,眾生習慣、環境、文化、背景都不同。所以釋迦牟尼佛五時說法,說無量法門。但這些無量法門中,都是靠自力,說難也不難,只要把妄想轉化,把我執轉化。我們修行惟一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轉化我們的妄想、習氣。我執者,就是以我為中心,這“我”就是法相中的第七識,第六識專門是分別的,是是非非;第七識好比貨物進來,要經過他檢查好、壞、是、非,第七識是以我為中心來看待一切事物,是我執。第八識好比檢驗員檢驗過後送到倉庫。因此,六識是分別依、七識是染淨依、八識是根本依,互相依賴,主要轉化第六、第七識。從法相來講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和第八識都是現量的。所謂現量者,他本身不起分別,起分別最容易造業的是第六識、七識,而第六識、七識中最猛烈的是第六意識,第六識是我們普通講的妄心、妄想。因此,修行通過一定的方法,把妄想、我執轉化了,就成就菩提。當煩惱妄想轉化後,清淨的境界就是菩提心。不必懷疑,佛菩薩一直都有這樣的開示,《楞嚴經》所謂“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所以我們修行時,修任何法門都是把妄念化空,把我執破掉,就能成就菩提,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在第八識裡都含藏起來,八萬劫前念一句阿彌陀佛還沒忘記。在修行時種種習氣都會翻出來,如沒辦法對付它,就要受生死流轉之苦。眾生畢竟是眾生,苦惱很深,釋迦牟尼佛深慈大悲,因此,說了種種法門之後,又說了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今天將念阿彌陀佛的道理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修持有限,非常淺薄,也不一定講得清楚,供大家參考,互相交流。
    釋迦牟尼佛見一切眾生業障深重,見思煩惱不斷湧現,因此,在許多經典中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特別是大本《大乘無量壽經》、小本《阿彌陀經》中講得很是明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阿彌陀佛如何成佛?法藏比丘如何發願?特別大本中勸谕策進,講得入木三分。小本中很重要一段:“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連續念佛到七天(七天不是一個定法,不能把佛法看成一成不變),要求達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四字很重要,就是一心不亂嘛!因此,臨終一關每一個修行居士都要碰到,究竟能不能了脫生死,是不是自心顛顛倒倒,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時親愛別離,大哭小嚎,悲傷哀悼,難免心有所動,或財產、子女、房子放不下,或債權債務放不下,臨終時,這樣要了生脫死就較困難,因為其心顛倒不安。心不顛倒就是正念頭分明,臨終時萬念皆空,歡歡喜喜上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世尊為我們開導,彌陀世尊慈悲接引,我們按佛的教導依法修持,就可往生。堅持做功課十分重要,全事即理,不能光空講理論,事相上不能忘記。當各種生死苦惱境界來時,特別在修行中間,非但要靜中修,而且要動中修。上座做功課時是修行,大悲咒、心經、普門品或大乘無量壽經念一遍都可以,各人安排不同,但功課後多數居士忘了修行的任務,忘了自己是一個佛弟子。佛弟子就是以修行為家務,二六時中念念不忘,寂而常照。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照。在功課時要念,平時也需要念,念就是轉化習氣,消磨習氣,處處與習氣斗爭。這是修行重要關鍵。功夫不易上去,得定開慧,不易做到,境界來時往往不易灑脫自在,因此,不但要理事不二,同時還要動靜不二,靜中要修,動中也要修,上座時修定,下座時用智慧對付一切、影響一切、化空一切、把一切法化空,一切法化空就是般若波羅蜜多。我們做功課時,常念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從這裡可看到,為什麼不講其他波羅蜜,而講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對我們學佛人來講是不能少的。因此,歸納這兩點,勸請各位大德、同修,在修持時一方面身口意事相上恭敬禮拜、恭敬修持,特別在日常生活中,境界來時,喜怒哀樂來時,要提高警惕,不能隨它隨隨便便流轉,否則,功夫白用。講得通俗一點,是處處與自己反對,與自己過不去,這是修行的重要關鍵。希望在座各位同修、居士,不要辜負釋迦牟尼佛一片好心,在無量法門中開出一個淨土法門,這法門提起就是,用不著布壇場,如密宗一樣;用不著研究深的道理,如止觀法門一樣;一句阿彌陀佛蓦直念去,隨時隨地提起就是。這法門三根普被,法身大士普賢、文殊、觀音等菩薩也不離開念佛,只有依佛才能究竟圓滿菩提心。凡夫大多數業障深重,很痛苦,家庭干擾也大,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奉勸各位對一切世務、家務也要安排,好比做戲一樣,明知是做戲,但做得不好大家不要看。所以要精心處理好,安排好,盡自己能力做好世務、家務,在這基礎上要“心無所住”,過而不留。《金剛經》妙義無窮,任何四句偈可勝過七寶布施,勝過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因為一個是無為法,一個是有為法;盡管七寶布施,還是有為的,而《金剛經》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還是要生,但要生無所住心,不要粘住。每位居士要反問自已,一切六塵境界來時,不住牢,也不斷滅,還是有心。這是什麼心?請各位自己去參究。
總的來講,淨土法門即事即理,即心即佛,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不可思議的奇妙法門。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用不著其他方便,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心開。自心開悟,知道去了妄心,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心,還有一個如如不動的實相,這是一方面;還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收攝起來;這時清淨之念,就是正念,正念就是佛念,淨念相繼,念念不污染,念念都是實相境界,這時也就是涅槃境界,“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通過今天祝賀浴佛節,大家皆大歡喜,繼續努力用功吧!
                         (選自《徐恆志佛學文集》)

十一、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1993年11月1日, 根據徐老對胡書金居士講話錄音整理)
智金仁者:
    聽到你的聲音,感到很是高興!(錄音講話也是錄好後托某居士代轉呈徐師的)我知道你是一位有文化、有知識的虔誠的佛教徒,這是非常難得的!至於說,你要我講一些對佛教的道理,我感到很慚愧。實際上,我對你的幫助,還是不大。現在根據平時我們通信的情況,來簡要地講一些關於佛法用功的問題,也就是說,怎樣來實踐佛法,其主要的目的,作為我們互相的交流。但是因為方言的關系,不能被完全聽懂,但我想,能被聽懂一些也是好的,或許對你有一些幫助。
    從我們第二次通信的情況來看,你是用過方法用過功的,同時,要歇下妄想,這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每一個學佛的人,一般都會碰到這個問題,但是這也不奇怪的,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造作了種種的妄想、煩惱,並不是一下子能消除,也可以理解。所以,下面對佛法用功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我們不妨互相的探討。
    一、首先講一講關於見道的問題
    見道,簡單講就是,明了自己的佛性,見到自己的本性。一般來講,我們眾生或凡夫,大概都是在生生滅滅的、虛妄的思想境界中,根本不了解那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因為不懂得那個不生不滅的,就不免總在生滅中流轉。總的根源就是不離貪、嗔、癡三毒,其次是驕慢,還有疑、惡見。貪、嗔、癡這三毒力量很大,每一個眾生、每一個凡夫,都受到它們的驅使!由於貪、嗔、癡的關系,便造作了種種的惡業,由貪、嗔、癡發動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的種種殺、盜、淫、妄等各種惡業,真所謂無量無邊。所以在《普賢菩薩行願品》裡“忏悔業障”這一個行願裡,普賢菩薩是這樣講的:“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經上講,如果這個惡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所以,我們修行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轉化貪嗔執著,控制我們的身口意,不造那個殺盜淫。佛教導我們就是要用戒定慧三學。一切佛法都離不開戒定慧,因戒定慧對治我們的貪嗔癡毒。至於具體修法,還要根據根性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法門,才能更好的產生相應的效果。但不管你修什麼法,一定要轉化妄想,歇下妄想,把妄想轉化了,那麼也就是說,生滅心歇下來了,同時空寂靈明的本體呀,自然現前!所以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就是說,你當下這個妄想,如果歇下來的話,當下就是菩提!大乘經典裡面這種話很多,《圓覺經》中講,“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一切幻化境界滅盡之後,不動的覺性就是自性了。所以我們修行用功,到了妄想歇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回光返照,觀照我們本具的靈、明、空的本體,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要一念把它悟透,悟透這個不生不滅的體性,認得它,體會它,默契它,這就是見性!
    五祖對六祖大師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是說,我們修行的人,如果不認識自己本心的話,那你這個學法是沒有好處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沒從根本上下手。因此說,見道也即見性是很重要的。
    智金同學,你有智慧,年紀又很輕,希望你能走這樣一條路,明心見性,從根本上下手,向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二、關於修道的問題
    見道而後修道。真正的修道一定要在見性以後,因見性以後自己本來的東西體會到了,當煩惱、妄想來的時候,你就有辦法對付它。所以古人講“悟後起修”。見道以後這個修才是真正的修,不然的話,他都是盲修瞎練。所謂“悟後起修”,就是由寂定的本體上起觀照的妙用。我們修行最主要的功夫就是觀照法門。用觀照這種方法,照見自己的妄想習氣,念念生滅,緣生性空,只要不取不捨,便能見到我們本有的法性。這個觀照功夫,就是要在各種境界中時時返觀,利害得失、人我是非,是不是以我為中心,對這個境界執著不放,這就是功夫還不行。對這個境界放松了,能夠脫開了沒掛礙了,不被它逆轉,這樣子用起功來就能夠進步。所以說,我們對於一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境界,都要受而不著,用而無住!接而不染,過而不留!所以我常常講,我們凡夫跟聖人、跟佛菩薩的差別就在這裡,佛菩薩遇到一切境界都能夠用而無著,起妙用而不執著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我們凡夫呢,就是處處掛礙,處處妄想,處處煩惱。心中總是有一個東西,把你縛住,使你牽掛,這就是我們最大痛苦、吃虧的地方。因此,我們經過磨練,能夠在各種境界上不粘著,就能事事自在,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同時,我們修行中碰到逆境,碰倒不如意的境界時,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不是壞事,是好事情!如果沒有障礙的話,沒有磨練的機會,那麼我們的業障和習氣就不易消除。換一句話講,如果我們不經過一番逆境的磨練,那你這個功夫也不會落實的。
    我們應該知道,不管念佛還是持咒,還是修心中心密法,這些法都是佛法,但是這還不是真正的用功,真正的用功是在修法見到不生不滅的本來以後,在一切境界上磨練。消除一分無明,增長一分智能。這才是真正的修法,真正的用功!所以到真正見性以後,這些法門不再是主要的,而是要時時返觀自性,時時不忘記自己的觀照功夫。當一切法來的時候,要不取不捨,不去跟它流浪,又不要著意去掉它、討厭它。一味不理它!你為什麼要理它呢?我們的本心,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是清淨的,這妄想它是一時現象,你一定要去掉它,那就是妄想上面又加妄想,也就不能清淨了。因此見性以後,我們只要明白自性本空,自性本來清淨,這些虛妄想就不用去理它,反正它是虛妄的。《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跟下來馬上又講:“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知道一切相並不是真正的實相,也不去執著這許多相,就見到如來的本性了。因為即相可以見性,譬如金器雖妄,卻全體是金子。所以修行人,不管動靜忙閒,時時刻刻都要回光觀照,用照住(定)的功夫,進而達到照見(慧),因此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
    如果智金居士,你對這個觀心功夫注意的話,我的《般若花》裡有一篇文章“學般若,化二執”,你可以參考一下。照,由體起用,一個照住,一個照見,能夠起妙用,就不被境界所轉。
    三、怎樣驗知自己用功是進步還是沒有進步
    就是說,我們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境界上,可以時常反問自己,碰到這些境界,還粘著不粘著。如果還執著、掛礙、粘著它,這就是功夫還不行,還是要磨練!我剛才講,我們跟聖人的差別就是:佛菩薩是無掛礙,不粘不著,我們就總有掛礙,碰到境界就粘上,這就是我們最大的痛苦!六道的生死流轉等等苦惱也是從此而生的!所以修行上主要就是能夠把這個妄心歇下!不是說斷,斷不能斷,因為煩惱就是菩提,妄心一斷就斷滅了。總之是粘不粘著,粘著就是妄心,不粘著就是妙用!我們跟聖人的差別就在這個方面。
    經過修法,經過磨練觀照,我們體會到這個自性時,當境界來的時候照樣應付,照樣工作,但心裡沒有掛礙,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就是體用一如,體就是用,用就是體。好比明鏡照東西,明鏡的鏡體雖然是空的,但是它能起照東西的妙用;雖然它能照見鏡子裡面各種各樣的影子,但是鏡體還是空的;雖然是空的,但是影子還是有。所以,鏡不離影,影不離鏡,也就是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進一步地講,我們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是不離開我們自己的法身的。乃至山河大地,也是不離開我們的自性的,因此說“空有不二”!真空妙有,鏡子就是真空,影子就是妙有,你說它是兩個,不是兩個;你說它是一個,不是一個,不異不一。總起來說是空有不二的,性相不二的,性就是相,相就是性,鏡就是影,影就是鏡,理事也是不二的,這樣講,一切都是不二法門。
    四、最後講一講關於家庭的問題
    我們修行的人(指在家居士)正確處理好家庭關系問題對修法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家的居士,如果家庭關系處理好了,對我們修法是極為有利的。佛法裡有“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總的來講,我們要對家裡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都要關心,盡力地幫助照顧,互相團結,同甘共苦,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普賢菩薩行願品》中也講到,對於所有眾生(也包括家裡人),"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又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總之,我們通過與家裡人的和睦相處,共同努力,定能吉祥如意,皆大歡喜;彼此尊重,互相關心,特別要一起的修習佛法,一起的了解佛法的真理,大家共同地向戒、定、慧方面不斷前進!
    在這個方面,智金仁者,我們要注意到,我們是在家居士,跟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的情況不同的,我們不能離開世間,所以我們的所作所為,還要根據世間的世故人情來對待一切、處理一切。所以六祖大師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在世間上,不離開世間,關鍵要加以“覺”,照樣做事,照樣辦公,照樣學習,照樣地工作和生活,不離世間法。因為離開世間的一切,我們就無所謂修行。就是要在世間中、煩惱中鍛煉,念而無住,用而不著,由熱惱轉為清涼,由痛苦轉為智慧。《法華經》也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所以我們對世間的事情,要處處考慮到人情世故。有兩句話:一句是“不離佛法而行世法”,我們不要離開佛法而行世間法;另一句話是“不離世法而證佛法”,就是說,也不要離開世間法去求證佛法。以這兩句話,送給智金居士,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策進吧!
    好吧,今天我就講這些,以後我們再互通消息。

十二、介紹觀心修法

1、觀心

(一)學佛的目的
  根據上面的敘述,我們已可了解宇宙人生是生滅不停的假相,是惑、業、苦三者的連鎖,而惑、業、苦又總不出自心的昏迷妄動。因此學佛的目的,就在於端正行為,澄清妄念,轉迷為覺,明心見性,革除一切主觀上迷妄的、暫有的煩惱習氣,證悟到永恆的、不生不滅的、以廣大法界為范疇的客觀真理--常住真心;開發智慧,明達生死煩惱本不可得,因而從根本上徹底解脫生死流轉和世出世間的一切苦厄,證悟到不是與苦相對的極樂;並廣泛地做自覺覺人的工作,達到覺行究竟圓滿的境界,即所謂“佛”!

(二)幾個學佛的基本條件
  學佛的人,必先養成一個“人”應有的優良品質,具備下列幾個基本條件,譬如要造摩天高樓,必先鞏固地基。
    一、要常思己過。我們平日舉止行動一定有很多缺點,應該常自檢點,發露忏悔,努力改正,並要養廉、忠職,要慎言、擇交。勤息貪、嗔、癡、慢,戒除殺、盜、淫(邪淫)、妄(妄語)。
    二、要存心誠厚。常常悲憫、敬愛和協助眾生,因為一切眾生同具心性,他人受諸苦惱時,正與我受諸苦惱時的苦,無二無別,易地一想,自然油然而生大悲之心。《華嚴經》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又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就是教導我們要常修慈心,護念眾生。
    三、要生正信。信有生必有死;信眼前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信諸法推求本來無我;信世界無盡,眾生無盡;信世間、出世間離不開因果的規律等等。更要時常涵養省察,以作學佛的准備。
    四、要發大願。學世間技藝、學術尚須發憤立志,方克有成,學佛是關系自他死生大事,非同小可。因此必須發百千萬劫永行佛道的決心,願 度無邊的眾生,願斷無盡的惱煩,願學無量的法門,願成無上的佛道,有此大願,必有大成。
    五、要務實行,就是要痛切而實在,恆久老實,堅毅勇猛,不偏執自是,不自欺欺人。學佛的人具這五項,自然進趨有路。

(三)修心的一般法則
  “佛”是覺的意思,覺悟了的人,就稱做佛。學佛就是學覺,學覺就須修心。修心與修理物件不同,修物須仗工具,修心還仗自心。不斷以覺心對治妄心,到光明自在為止。所以學佛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過程。
  修心本來沒有一定的方法,譬如用藥,要看各人的病況而有不同。眾生習氣無量,因此修心的方法,也就無量。但方法雖多大致不出於六度:一、以布施度悭貪,二、以持戒度放逸,三、以忍辱度嗔恚,四、以精進度懈怠,五、以禅定度散亂,六、以智慧度愚癡。六度又可約而為三學,就是戒、定、慧三個總的法則。戒是禁戒,不造惡因,自無苦果。欲使自心清淨,就不能做足以使心染污的事。所以實際上一切佛法無不是戒,戒是學佛的根本。定是正定,世人病根,在終日動亂,必須以定來對治,因此佛說一切法,無不囑咐學者努力修定。慧是慧照,惟智慧觀照(觀時不起分別心),方能息妄,所以佛說一切法,無不以智慧為前導。戒如防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而且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說戒則定慧在其中,說定則戒慧在其中,說慧則戒定在其中,所以三者是相資相成,一體圓融的,也正因為三者本來就是自性圓具的功能。
  修心的總的法則,雖然一樣,而具體的下手方法卻各有不同,有的是直指人心,頓悟入道,或借一句話頭,發起疑情,專精參究,逼得無路可走,無理可究,到山窮水盡,忽然妄念脫落,親見本性,這叫禅宗;有的執持一句佛號,心心不異,念念不忘,久久能所兩忘,證入一心不亂,這叫淨土宗;有的嚴淨毗尼,精持禁戒,舉止語默,合乎規律,自然妄心不生,事理圓融,這叫律宗;有的精研法相,深探妄源,有相皆妄,轉識成智,這叫唯識宗。此外,或誦經禮拜,或弘法利生,法門極多,難以盡述。不過法門雖多,目的是一,譬如醫道雖多,愈病則一。病愈藥廢,法門也就無所用了。

(四)介紹一種簡要的修法--觀心
學佛的目的,即在於解脫生死苦惱,而解脫生死苦惱,必先明心見性,而見性的切要功夫,便應從觀心入手。譬如伐木必須斷根,灸病必須得穴。所以《大乘心地觀經》說:“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觀心的方法,先要將一切萬緣放下。善事惡事,過去未來,都不思量。直下內觀自己當下心念,此時但見念頭憧憧往來,生滅不停,切勿執著它,也勿隨逐它,也勿著意遣除它,只管細細靜看(觀即是看)。妄念起時,一看即不知去向,但旋必又起,仍如是看,至念頭不起時,仍只看著(此時正是慧照),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便證入空淨之境。此時眼前種種,都是客觀的真實(現量),明明了了,非不見聞(非空),然而寂寂然了無一念(非有),即此光景,正是自性的本來面目(注意:此時也沒有這段言語文字)。但貴在認得透,咬得實,常常與這真實相應,這樣就稱做見性(可見明心見性,是當然事、平常事,毫無奇特處)。見性以後,一切惑、業、苦,自然有辦法逐漸消釋,因為慧眼既開,照知惑、業,都是因緣和合所生,本是性空,心無住著,妄念便失其依據。常修此行,這就叫“般若波羅密”(智慧到彼岸)。
  上列觀心的方法,本來不拘時間,要行住坐臥,時時警惕,刻刻不離觀照,方能成就,天下無不勞而獲的便宜事,況學佛以了生死。初學的人,每日至少要觀照數十次,庶可逐漸純熟。假使自覺心念紛飛,難以措手,那末不能不借用靜坐的方法。坐時是以右趾押左股上,名單跏趺坐,假使能雙趺更好。身體必須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定印,即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之上。合目斷光,閉口,舌抵上颚,呼吸聽其自然,要寬衣松帶,從容安詳。有風處勿坐,兩腿在秋冬等寒涼時,必須蓋好。坐畢,兩手搓熱,撫摩面目,以活血,然後下座。這樣每日至少靜坐半小時至一小時,愈多愈久則愈妙。在坐中靜靜觀照,逐步訓練,到功夫純熟,便可無時無地無事不觀心。觀力愈強,那末定力就愈足,定慧交資,妄心自息,妄心息處,我們便能非常清楚地見到自己的本性。
                            (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觀心一法,是修心的要務,一切大乘經典所說的,處處不離般若,正是處處不離觀照。由於我們平時不能一念回光來返照自性,終於使妄念象脫缰之馬一般,奔馳不停。現在我們用自性來照於自心,是伐木斷根的根本辦法。所以《涅槃經》說:“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大乘心地觀經》也說:“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觀心的方法,初下手時,是要隨時隨地放下一切妄想雜念,是、非、善惡都不思量,直下細細靜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但見念頭忽來忽去,幻生幻滅,切不可分別執著,也不可隨它流浪,又不可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我們只要平心靜氣地細細看察,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至自然化於無形。但在初觀的時候,往往易於忘記,所以必須多練,每日至少須起觀數十次,自可逐步純熟。觀至中途往往一念起後,力量甚大,有盤桓三四日不去的情況,這正是習氣種子在內翻動。這時我只一味觀照,不去管它,毅力堅強,埋頭忍受,用“不取不捨”的辦法。用功久久,就會覺得妄念不流,心地空淨,寂照同時、靈光獨耀。這種觀心的道理,簡要的說來,能觀照的智,就是般若,被智所觀照的境,就是無明;但無明原是依於真如而起,所以觀無明妄心,就是觀自性清淨心。這樣以般若熏於無明,正象以日光照於堅冰,照得時間久了,沒有不分分融泮而消歸於自性的。又觀照般若是始覺,實相般若是本覺,由回光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愈強,定力愈足,定慧互資,則始本合  一,如珠吐光,還照珠體,諸妄既息,寂照現前。這正是《圓覺經》所說:“圓照清淨覺相”的辦法。所以觀心一門,《大乘心地觀經》說是“入如來地頓悟法門”。
  其次,關於止觀法門,當然是以天台的圓頓止觀,系緣法界(止),一念法界(觀),初後不二,行解俱頓,為盡善盡美。因此,我想來扼要介紹一下關於台宗一心三觀的初步修法。《摩诃止觀》開所觀之境,共有十種,在十境中,先揀定陰入境中的第六意識為所觀之境,因為第六意識是我們的妄想,日常現前,為生死的根本,所以必須從第六意識下手觀起。此外,立能觀的方法有十乘,在十乘中,以觀不思議性德最為圓妙,這性德有即空、即假、即中的三方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空寂,叫做真谛;自性應用無盡,具足妙假,叫做俗谛;自性即空即假,而又非空非假,叫做中谛。這三谛,實際上就是一谛,一谛就是三谛,是自性一物的三面,圓融而不可分離。在這三谛圓融的自性中,自然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諸法,這三千諸法,包括盡了世間出世間的心物、因果、性相、體用等等一切諸法在內。我們日常一念之間,三千諸法,同時具足,既不是本無今有,也不是前後縱橫,而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現在下手修觀,就在這性德不思議境上,起空假中的三觀之修,用橫豎四句推理檢點這性具三千的道理。所謂橫四句就是推檢這性具的三千諸法,究竟是我主觀的自心所具備的呢?還是客觀的諸緣所具備?是心緣和合而具備的呢?還是無因自然而具備?若說是自心所具備,自心的生起,必有待於外緣,這樣,心尚不可得,怎能具備這三千諸法?若說諸緣能具諸法,那末諸緣本來與我無涉,怎能具有這三千諸法?若說是心緣和合而有,心緣還沒有和合前,既各各都不具有,和合時又怎能真有所具?若說無因自然而有,無因就等於空無,既空無又怎能具足諸法?這樣用上列四句來推檢,來挖根,就可知一法尚不可得,怎麼會有三千諸法呢?所以《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推檢過程中,如果有一句相應,就能使六識妄想入於空寂,那時可不必再用其他各句;若不能入寂,可再用各句一一推檢,乃至用豎四句(就是一念心滅生三千法呢?還是一念心不滅生三千法?是一念心亦滅亦不滅生三千法呢?還是一念心非滅非不滅生三千法?)及亦橫亦豎、非橫非豎等句推檢,必使妄想入於空寂為止。若果能一念澄澈,當下湛湛寂寂,萬念俱空,這叫做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議空觀,照於不思議的真谛境。恰當空空寂寂時,便頓了自性中原本具足的一切諸法,並不象木石般冥頑不靈,所以能妙用無盡,法法全彰,這叫做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議假觀,照於不思議的俗谛境。又正當諸法宛然時,即照而寂,卻當體全空,即寂而照,卻法法具備,這樣非空非假,即空即假,這叫做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議中觀,照於不思議的中谛境。但以上所說,由圓具三谛的本性,起圓具三觀的妙修,所說似有次第,實際上並無先後,行起解絕,唯寂唯照。假使能蓦直照去,則圓融三觀,一時現前。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相冥合,則破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而成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那時自性體、相、用的三谛妙理,就全體顯現。虎溪大師說:“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所以叫做不思議的妙觀。假使觀這識陰等境不能悟入,可再用能觀的十種法,歷其余所觀的九種境,一一觀之,就是所謂“即境觀心”。讀者欲知詳細,可研閱《摩诃止觀》十卷。以上所述兩種觀法,下手方法雖有不同,究竟理趣,殊無二致,學者可隨性之相近,擇一專修。不過《摩何止觀》廣博深細,初學和事忙的人,恐怕難以下手,那末不如修第一種觀法,較為簡切了當。
                               (選自《怎樣實踐佛法》)

 一切凡夫由於我執和法執,枉受無量身心大苦,因此必須實踐佛法,逐步轉而化之,才能獲得自性本具的無量光明和自在。
  由於人們根性,因緣萬差千別,因此有修持方法上,因病設藥,法門無量,不離戒定慧三無漏學,攝心為戒,定慧交資,便能去執化障,成就覺性;而止觀法門則是得定開慧的重要功夫。止與觀原非二法,在具體實踐中,則每以修觀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觀經》說:“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釋尊隨機施教,教三界內的鈍根眾生,修苦空、無常、無我的析空觀;教三界內的利根眾生,修諸法緣生無性,當體不可得的體空觀;教三界外的鈍根菩薩修先空、次假、後中的次第三觀;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薩,修稱性圓妙、直下照去、三觀任運圓成的一心三觀。
  般若法門,不外由文字而起觀照,由觀照而達實相。所謂實相般若即是本覺,觀照般若即是始覺。由一念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越強,定力越足,定慧互資,則始覺與本覺合一,便能破小我的執著,而悟證常、樂、我、淨的大我,豈不慶快平生!所以《大乘心地觀經》說:“一切凡夫親近善友, ,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贊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說:“諸法緣生皆是假,凡愚妄計以為我,即此從緣法非真,妄想分別計為有,若能斷除於二執,當證無上大菩提。”
  這裡特將般若觀照法門的具體下手方法,作一歸納和介紹。
  觀心方法的重點,是要隨時隨地回光返照當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時,宜於靜中進行,先結跏趺坐,調整身、息,放捨萬緣,合目斷光,細細靜看(觀即是看)自己起心動念的情況,這時定覺妄念忽來忽去,生滅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觀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不捨。由於妄想分別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動,隨著觀力的深入,無不逐步消於無形。妄念再起則再觀,反復用功,這樣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日至少半小時至一小時,在靜中觀照純熟,漸漸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這時雖寂寂無念,卻了了常知,就與般若自性相應。這是第一步,可說是做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功夫。
  此後,不論行住坐臥,常常從這寂定的性體上起用觀照,妄念才現,立即察覺。用功日久,由於覺照時時現前,妄想執著起時,便能如片雪洪爐,頃刻消融。這時正是依圓覺自性之光明,照寂滅清淨之覺體。《圓覺經》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性,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可見徹證覺性,更無別法。這一階段的功夫,實際上正是《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的“照見”功夫,也即《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淨心)功夫。
  這樣再繼續前進,漸漸體會到自性本來清淨,不必著意起照,入於忘照而終日未嘗離照的地步。《圓覺經》說:“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功夫到這一層次,不觀而觀,心即非心,二執齊消,我法雙空,並空也空,證入“終日無住,終日生心;終日生心,終日無住”的境界。
  此外,做觀心功夫,必須與六度萬行緊密結合起來,與種種順逆境界的磨練結合起來,以堅強的毅力與自己的煩惱習氣奮斗,見為我執,解而空之,情為我愛,轉而疏之,在障礙中忍得住、透得過,逐步功行純熟,做到於一切法不取不捨,證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圓覺經》)便能迅速與空有不二、寂照同時的實相境界相應。
  《金剛經》:“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起信論》說:“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速成不退。”《華嚴經十地品》說:“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以上經論所說,都是學般若、化二執的寶貴指示。
                               (選自《學般若 化二執》)
十三、人事磨練與除習氣的過程

1、人事磨練
學佛至見性以後,並非就算功行圓滿,譬如槍法純熟之後,正需破敵,假如遇敵而不抵抗,那末賊兵縱橫,天下無太平之日。因此這時正需仗慧照的力量,逐步掃蕩習氣,並需借一切人事來鍛煉打磨,因為種種煩惱皆我練心之處,種種艱巨,皆我練智練力之處,而且也只有在塵勞憂患之中,方能提高警惕,激發志氣,正先哲所謂:“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在觀心過程中,要堅毅奮發,自強不息,常與自己習氣斗爭,見(見惑)為我執,解而空之,情(思惑)為我愛,轉而疏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與自己逆,於有礙中忍得過,方能進功。當觀而得力時,中途必將發生心思格外紛亂的現象,或欲念橫發,或心生煩悶,這是由於第八識中所含藏的過去許多習氣種子,被功夫迫急而翻動出來,正是進步的時候,切勿懷疑,只要知道它是本空,不取不捨,沉著應付,(《圓覺經》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翻動愈烈,則去泥愈多,經過千百次的翻騰上下,自然證入不動。
                              (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2、除習氣的過程
  實踐佛法的過程,也就是降伏、斷除煩惑習氣的過程,習氣除到怎樣的程度,就是開發佛知佛見到了怎樣程度。所謂習氣,原是自心的虛妄作用,有善、惡、無記的三性,是由六塵緣影的妄心,數數熏習造作而成。我們現在既要斷除煩惱習氣,還得從煩惱習氣上下手,躲避壓制是絕對無用的;而且習氣是往往隨人事而發露,因此借一切順逆人事來磨練,把病苦作良藥,把患難作解脫,甚至“受惡罵如飲甘露,遇橫逆如獲至寶”,歷境驗心,刻苦忍受,實是除習氣的重要關鍵。二祖開悟以後,韬光混跡,或入酒肆,或習街談,正是做這個除習氣功夫。我們平時的習性,不論好壞善惡,凡是執著不捨,不易化除的,就是苦惱生死的根本,便應用大精進力、大忍耐力,常常與自己習氣戰斗,練個無住無著的功夫,由小戰而大戰,由小勝而大勝,學習再學習,深入又深入,才是成佛作祖的樣子。《華嚴經》說:“善觀諸法,慧根增長,勇猛精進,摧伏眾魔,無量智慧,威光熾盛。”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除習氣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功力愈深,習氣翻騰出來也愈多,它常會忽然而來,突然興起,如果不經過長久的努力磨練,督饬照顧,決不能一覺便直下頓消,必得用種種善巧方便,使它銷落,這正是力量和功夫的問題。概括說來,除習氣有下列的過程:一般人們終日煩惱妄想,認妄作真,總是墜入於主觀的迷陣而不自知。一旦因痛苦而感覺,知妄想習氣為害不淺,方肯修習佛法,來作對治。但在初修時,其意境必定是半信半疑,忽明忽昧,只有理解,沒有事證,說戒則偏於事相,說定則執於死定,說慧則用禅門的口習,習氣來時,仍無力和它相抗,正是“說時則有,用時則無”。經過專精地修習佛法,千百次的磨練、抵抗之後,意境逐步開朗,力量逐步充足,便能悟見自己本來的體性。這時便知一切是非、順逆、美丑、憎愛等等,無非都是自心的虛妄分別作用,而能不隨其流轉,並逐步滅除自己的習氣:由粗重轉輕微;由長時轉短時;由濃厚轉平淡;由大事轉小事;由勉強轉自然;由無力轉有力;由著意轉不覺。總之,習氣之根,已經拔松,不象過去的堅固執著。這樣,再繼續不斷以般若掃除習氣,定慧力便日益強盛,有沛然莫之能御的情況,對自己習氣,能處處圓照,時時成覺,自性漸漸成為一渾然圓明的整體,寂寂然了無一念,卻又活潑潑地不可思議,不必去著意收攝,自然能心不散亂,習氣來時,一轉就了不可得,無可捉摸,迷固捉不著,覺也摸不到,無動無靜,非凡非聖,超然於思議之外,這正是所謂“圓覺”。
  修一切法門,離不開覺照,因心和境相接時,不照就不轉,不轉就不空,不空就不定,不定就不慧。在掃除習氣過程中,覺照力量的進步,可分為下列幾個層次:一、心起在前,覺照在後,且必須竭力提起;二、雖覺照在起心之後,但提起可不甚費力;三、起心時就能覺照,但還是略有先後;四、起心時,覺照也同時而起;五、覺照在前,心念在後,但也有時忘照;六、覺照能時時在前,但還是顧及覺照;(以上在用功地)七、不知有照,卻未離照,明知有境,本來無礙;八、入於常寂常照的地步。我們可以考問自己,究竟到了那一種境界。
                                    (選自《怎樣實踐佛法》)

十四、彌陀大法儀軌
彌陀大法又名彌陀印修法,是無相密乘心中心法傳承的一部無相大法,是能夠做為終生修持的修法。此法三根普被,方便修持,能迅速得定開慧、明心見性、了生脫死、往生淨土。
徐老說:“彌陀印法是了生脫死,成佛的大法。修此法,什麼法都可以不修。又說:如修彌陀大法,加修六字大明咒(蓮花印)法,彌陀大法是主法,蓮花印是助法(輔助),一主一輔,尤如拉車、推車,修持進展更快。但要主輔分明。”
                徐恆志老人寓所開示簡記
一、了生死是修行的根本;根本的根本是明心見性。
二、學佛人多,悟道人少;悟道人多,了生死人少。
三、明心見性,就是開燈。開燈後還不一定了生死,因還要打掃。
四、一要修,二要悟(自性),開燈後還要真修。
五、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境界。
六、淨土宗是三根普被,帶業往生,其它宗無有,了不起。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實相,要老老實實念,淨念相繼。但有些人不契機,往生人不多。
七、不學佛法,無有出路。主攻方向是破妄想執著。息妄想,執著。(這是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眾生皆有佛性,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眾生輪回的根本就是四個字:妄想執著(一個我字)。妄想是第六相,執著是第七相。要轉化,如冰化成水,不是搬掉。要在去妄想上下功夫。
八、下功夫要一門深入,阿彌陀佛。自然而然,妄想脫落。不要看得太復雜,不要把明心見性看得高不可攀。
九、淨土宗,不講明心見性。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要把阿彌陀佛念到底。
十、(我說:我業重。)師問:業是什麼?(我答:業性本空。)師答:對,空了,不實有。
十一、念阿彌陀佛,打坐,結法界定印,耳聽念佛聲,這就是三密,每天打坐1至2小時,這就是大法,不需再修其它,(此法)不需灌頂。[此法稱為彌陀印法或彌陀大法,編者注]
                (劉志強老居士記於是1995年4月2日晚七點至九點半)


彌陀大法儀軌

徐恆志上師傳授

一、入坐、合掌,念四皈依:(七遍)  
南無古魯貝 南無布達亞 南無達魯麻亞 南無桑格亞 
二、 祈求文:(三遍)
祈求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金剛護法神祗,慈力加被消我業障,使我安心入佛,虔修念佛法門,速得念佛三昧,救度眾生。
三、念佛
結印(法界定印):右手放在左手上,兩手大拇指尖碰合,放在小腹部位,手心向上。
南無阿彌陀佛(念佛1至兩小時) (四字、六字洪名均可)
四、回向(三遍)
願我此生開慧見性,救度眾生,得生淨土。

十五、調息念佛的坐法
 我們平時的心念,頃刻千裡,最難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於無從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實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若能至誠懇切,蓦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則念念覺,久久純熟,自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所以徹悟禅師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子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假使我們能這樣念得一句彌陀熟,自然生時遠離熱惱,死後迳生安養,不離當念,得大法樂,真是我們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導,苦海的明燈!所以大乘經典隨處贊揚,祖師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來要在一切時一切處,抖擻精神,念茲在茲,假使悠悠忽忽,實難得念佛的實益。為了使念力容易純熟,在坐中調息念佛,實是一個善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在靜坐時,心中跟隨自己鼻端的呼吸,來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在吸時念“阿彌,”呼時念“陀佛”;或呼時念“阿彌”,吸時念“陀佛”。念時的快慢,可隨呼吸的長短,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這樣在坐中萬緣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規律,佛號也就隨之而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過持久練習,心相愈來愈靜,氣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號仍綿綿密密,不散亂,不昏沉,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經》說:“菩薩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嚴經》也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樣的靜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現前,同時,因調息之故,又能使氣血流暢,體力輕健。此外,若用數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號一句,隨默數一,這樣連續數至十,再從一數起;或連續數至一百,再從頭數起)也是可以的,可隨各人的情況相宜而行。
  淨土宗有十念法門,即連聲念佛,盡一口氣為一念,正是借氣束心的作用。唐飛錫法師在《念佛三昧寶王論》中,對隨息念佛,更有明確的說明。他說:“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琲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令昏寐,念佛而寢,覺即續之。”這正是調息念佛的寶貴指示。
                                  (選自《靜坐入門》)

十六、念佛與止觀
現在特別須要提出的,持名念佛與止觀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為一句佛號蓦直念去,雜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號。心念耳聽,明明歷歷便是觀。古德說:“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則念念是佛。”所以簡單易行,直捷了當,無如念佛。當然我們在念時,必須一心專注而念,都攝六根而念,才能獲得真實之利。
  從深入一步來說,淨土法門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難信之法。這一句佛號惟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華嚴經》說,十地菩薩一切所作不離念佛。我們凡夫至誠懇切念佛之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時,因為以佛的果地覺,作為我們因地心,所以因地心,即同果地覺;而且一句彌陀即是自心實相,即是法界全體。因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還念自心。而極樂淨土無量清淨莊嚴,全顯當人自性,正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故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願與在座諸上善人共勉之。
                                (選自《“三無漏學”略講》)

十七、論修持方法的統一性
1、修法總說
  眾生和佛為什麼有苦樂的不同,關鍵只在於覺與不覺,因此學佛的方法,就是轉念覺照的方法。我們要時時凜覺,練得此心,能如懸崖勒馬,說止就止,說放下就放下,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得快,轉得快,熱惱頓時可化為清涼。不過一般人總是不易覺,不易轉,這正是自心業習的障礙,所以要依佛法來橫修豎修,千磨百練,使煩惱妄心,逐步就范。
  佛教有無量的法門,但卻是整個的。由於人們習氣、根性、環境等等各有不同,為了適應客觀的情況,不得不方便分立。實際上,門門都可歸性,法法皆是般若,所以一切經典都稱贊它自己的功德,這正因為一切佛法,都是從自性所流出,而又還歸於自性的。因此,學佛的人,必須對各種法門有法法平等的觀點,不生門戶勝劣的執見。這樣,見理圓融,會入不二,心量也就廣大,進步必然迅速。假使“是一非余”,便成學佛的習氣。
  各宗的修法,雖然有同一的目的,但立場和方法,卻有所不同。從來祖師大德,因悲心激切,惟恐學人不肯專心於一個法門去學習,所以苦口婆心,特別強調自己法門的優勝,但這往往都是一個時期中破人執著的方便說法。例如六祖惠能大師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這正是以理奪事的說法。如果學者自己的腳跟沒有站穩,聽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不免彷徨不定,墜入歧途。因此初下手實踐時,應以專一深入為主,多親近本宗的明師益友,等到妄想銷落,心地融通,這時正需遍參知識,廣學多聞,由一門而會入普門。
  各宗的修法,雖然不同,但都要以願力為主。願力要切實、正大,痛念死生無常,決心要求解脫,並發廣大悲願,誓願與一切眾生共同獲得平等圓滿的無上正覺。這樣以堅決、偉大的願力來引導行動,就如嚴師的隨時督察,方可警覺痛切,不至於中途懈怠。其次要以實修為主。所謂實修,就是實心實行,要從內心出發,不只是表面的一套唱念禮拜。功夫做得實在,就會冷暖自知。最初下手時,不宜用力過猛,要穩步前進,否則往往會犯“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邊”的急進急退病。在修學的中途,必須一門深入,不急不緩,如切如磋,毅力堅強,愈久愈堅。等到發明心地後,則要涵養省察,不離覺照,在一切順逆境界上,刻苦磨練,考驗自心。
  此外,修心可分為救果與慎因兩方面。救果就是根據佛法來掃蕩過去已經熏成的舊日習氣,所謂“隨緣消業”;慎因就是審慎今後自己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動,勿再顛倒昏迷,亂作亂為,以免再增新習氣,所謂“莫再造新殃”。假使只注意除過去的習氣,而不戰戰兢兢改造其現在思想行為,那末正象服藥而不忌食,病終不得痊愈,苦終無由解脫。所以持戒實是學佛的基礎。學佛的人,無論修什麼法門,必須注重戒律。雲棲大師說:“持戒為平地,禅定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莊嚴,萬行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由戒為本”。《梵網經•心地品》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我們假使能語默動靜合乎戒的規律,那末圓明妙心自然應現;同樣,如果能心地清淨,殺、盜、淫、妄等惡行也無從發生。所以能真實攝心,內外一如的,是真持戒!
佛法本來不必多,但我們既然談到佛法的實踐,為了適應各個不同的需要,覺得有將主要幾種下手修持的方法,作一簡明、扼要介紹的必要。讀者可估計自己的根性,看哪一法和自己的興趣相近,就可選擇來修持。但必以專一深入為主,等到日久功深,自有互會融通的一日,假使以貪多為得,必將一事無成,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2、論修持方法的統一性
上面我已介紹了各種實踐的方法[關於參禅、修密的內容略去,編者注],這些方法,雖然在下手的時候,各有不同,但從修持方法的本質上來講,卻是法法可以融通,因為一切修法,總不出我們現前一念的心,心究竟沒有什麼差別的啊!但假使不加以說明,也很可能使讀者“這山望見那山高”,流弊所至,必將影響專一修學的信心,因此我覺得有加以論述其統一性的必要。
  首先,我想把上面所說的參禅、觀心、修密、念佛四個修持方法的名稱來會通一下。在正“參”時,就寓有“觀”的作用;觀也就是“念”,因為觀外無念,念外無觀;至於觀、念和參又都是“修”,這四個動詞,無非都是能修的心。所謂“禅”是指真如“心”而言;真如心也就是“佛”;諸佛的三“密”,究竟不離於覺心,這四個名詞,無非都是所修的心。這樣說來,四種名稱,意義上沒有不同,名以表實,實際上豈非一樣。
  其次,一切修法,能修所修,都離不開自性,自性就是真、俗、中的三谛,從性起修,就是空、假、中的三觀。從空門入手的,但真空不空;從有門入手的,但妙有不有。正因為是緣起,所以說性空;正因為是性空,所以能緣起。可見修一切法門,愈空就愈有,愈有就愈空,圓融無礙,互相資成,究竟歸於中道。所以永明大師說:“即相之性,用不離體,即性之相,體不離用。”陳瓘《三千有門頌》說:“不思議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真空不空非但空,圓中圓滿非但中”。
  虛雲大師說:“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又說:“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自性),就叫做看話頭。”所謂觀心,也就是觀照這不生不滅的自性,蓦直照去,三觀任運現前,三觀現時,就是自性三谛現。可見參禅與觀心,原是相同的。又所謂淨土,原不離自性清淨心,當體無心,就是淨土。所以《維摩诘經》說:“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谄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宗鏡錄》說:“自心遍一切處,所以若見他佛,即是自佛。”無生即生,生即無生,禅是淨土之禅,淨土是禅之淨土。這樣參禅與念佛,亦並無二樣。又一聲佛號,能念的體本來空寂,所念的佛也無形相,這就是空觀;一句佛號,雖能所俱寂,但不妨能念分明,所念宛然,這就是假觀;一聲佛號,當能所俱寂時,即能所宛然,正能所宛然時,即能所俱寂,空假互存互泯,這就是中觀。所以溫陵禅師說:“念佛一聲,入三觀門。”可見念佛與觀心,也沒有差別。
  密咒為法身如來的真實言,雖為三密瑜伽的口密,但在顯教的各種修法中,也普遍應用,最普遍的,象往生、准提、大悲,楞嚴等咒,而一句彌陀也正同無上密咒。(南無阿彌陀佛,本為南無阿迷達補達耶的化音,)且淨宗觀想於西方三聖,等於密宗的觀想本尊,淨宗以彌陀、觀音為主體,密宗也未嘗離卻彌陀、觀音;而且極樂世界所顯種種清淨莊嚴的事相,正是密宗所謂“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都顯現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境界。此外,一般坐禅,也常用法界定印,(就是兩手仰掌,右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也叫十方諸佛定印。)以助定力。至於密法的觀想於四種有相曼荼羅(大、三昧那、法、谒磨四種)是從空之中而起妙假(即空即中之假,叫做妙假。)會歸於中道實際。以般若為佛母,處處提示谛觀淨菩提心,入於阿字本不生際。又修密法中大圓滿的“澈卻”(意即立斷)和無相密乘“心中心”等,正與禅有相通之點。可見顯密兩教,在修持儀式上雖有差別,從實踐方法上來講,也有其互通的地方。
念佛三昧,可有三種分別:一、專念自佛;二、專念他佛;三、念自他佛,觀心、參禅是專念自佛,以六根為所觀所參念,以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為能觀能參,觀這現前一念的心,豎則窮於時間,橫則遍於空間,非有非空,不生不滅,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諸法,與一切諸佛,平等不二。漸漸積功累德,便能圓伏五住煩惱,進而使六根清淨,豁破無明,入於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秘藏(即自性的體、相、用)。又象《摩诃般若經》說:“菩薩摩诃薩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識念,……是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則無所念,無所念故,是為念佛。”淨土修法是專念他佛,以第六識攝持六根,專注觀念於彌陀的名號、相好或依報,使眼所見都是佛色,耳所聞都是佛聲,以至意所攀緣的也都是佛法。禅淨雙修是念自他佛,先須大開圓解,徹悟本來,了知心、佛、眾生,自、他、依、正,本來不二,然後托彼佛的果德,顯我本具的理性。而且只要具足信願,那末參禅、持咒都是淨土資糧。又修密法,也是念自他佛,行者住於三密相應的妙行時,本尊的加持力和自己本具的德能,互相配合融入,而於行者的肉身上,示現諸佛的德相。可見一切法門,原不出念佛的范圍,而淨土法門,乃成為一切諸法匯歸的法海。
  根據上面的說明,我們只要就性之相近,來修任何一法,即具足一切法味,既不必見異思遷,也不要爭論勝劣。藥無貴賤,能愈病的就是妙藥,法無高下,能契機時即是妙法。
  此外,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不僅僅以解脫一己的生死苦惱為滿足,而當以慈愍眾生、利樂他人為重心。換句話說:自利只是利人的手段,利人才是自利的目的;但是所謂利人,實際上又何嘗不是用萬行來嚴淨自性的剎土。象《華嚴經》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大乘起信論》說:“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得無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所以我們既決心實踐佛法,必須以四宏誓願為根本,隨分隨力逐步修習六度四攝等廣大微妙行門,做好自利利人工作:一、布施度,就是以財施利濟他人,解其急難;以法施化導有情,教育群眾;以無畏施協助眾生,拔諸災橫。二、持戒度,就是以攝律儀戒,從消極方面禁制惡行,造成嚴肅的生活;以攝善法戒,從積極方面攝受、學習一切智慧德行,培養優秀的品質;以饒益有情戒,把利人的悲願,積極地貫徹到實際行動中去。三、安忍度,就是不但能忍受別人對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不生嗔恨,而且能安受眾苦,與艱苦的環境奮斗,所謂“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四、精進度,就是對自利利人工作,要能剛毅果敢,困知勉行,不驕不怠,精進不退。五、禅定度,就是要做寂定工夫,使散漫紛亂的主觀思維,能專注一境,心力統一集中,隨遇一境,便凝集於一境而得解脫。六、般若度,就是由定力所啟發的覺照力量,對於宇宙人生的事事物物,能了了觀察,發揮其應付無窮的差別作用,而能不違反其共通的真理。其次,所謂四攝:一、布施,就是關心別人的生活,予以物質上的幫助。二、愛語,就是以慈愛慰喻的言詞,使眾生生歡喜心而受感化。三、利行,就是對一切身、語、意的行動,都從有利於人的觀點出發,自易生出感召的力量。四、同事,就是深入群眾,接近群眾,共同工作,以身作則,使人們歸信大法。
    《華嚴經》說:“了達自身及以眾生本來寂滅,不驚不怖,而勤修福智,無有厭足!”這樣,妙行雲興,萬善同資,探華嚴的性海,入一真的法界,又是一切大乘行者,所須勉力學習,共同遵循的道路!
                                   (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十八、階段和位次
關於覺性顯發的過程,假使用教理來說明其位次,那末各經所說,各有廣略開合的不同。象《仁王般若經》說五十一位;《璎珞經》加上“等覺”說五十二位;《楞嚴經》加三漸次、乾慧地及暖、頂、忍、世第一等位,共說六十位;《大日經》則依十住心而說十位,及說十地的十位。天台智者大師,將流入此土的一代化導眾生的佛法,根據時機說教的深淺,釋成藏、通、別、圓四教。現在我把圓教斷惑的程度和所證入的位次,來扼要介紹一下,以供修學同仁的參考。
  根據天台智者大師的發揮,把自性覺悟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六即佛)。一、理即佛,就是說一切眾生雖然迷惑顛倒,生死浩浩,但就其不思議理性的本體來說,隨拈一法,無非法界,本來智慧覺照,與佛不二。二、名字即佛,就是說:我們從經卷或師友處,聞到自性是佛的名字,因而能通達悟解,明白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也就是說,了知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在這一階段,就是教家所謂大開圓解,宗下所謂徹見本來。三、現行即佛,就是由名字位大開圓解之後,即起妙觀,境觀相資,正式修持的時候。在這一階段,已能圓伏見、思、無明的煩惱,就是圓教的五品弟子位,也叫做外凡位。四、相似即佛,就是這時氣分已經與佛接近。這一階段就是圓教的十信位,也叫內凡位和六根清淨位。到初信位時,是已斷了見惑,不再有疑、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等的妄見,這時便不再退轉凡夫之位,叫做位不退;到七信位時,是已斷了思惑,不再有貪、嗔、癡、慢等的妄情(見、思惑是粗惑),修持到這一地步,便脫離了三界分段的生死流轉,出凡聖同居土,而生方便有余土;到十信位時,是已斷了三界內外的塵沙惑(塵沙惑是細惑),這時能應病與藥,以若塵若沙的無量法門,度無量眾生,悲智雙運,利濟眾生而不怯弱,叫做行不退。五、分證即佛,這一階段,就是圓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等位次,也叫做聖位。由十信位斷塵沙惑後,進破無明的一品(無明惑是微細惑),就到了初住位,居於實報無障礙土,也分證常寂光土,從此親見佛性,得真智不動的無生忍力,中道正念,永不退失,叫做念不退;(這是大乘的見道位,小乘斷見惑的初果,便叫見道位。)以後破除一品無明,就證到一分覺性,到等覺位共破四十一品無明。六、究竟即佛,就是到等覺位,更破一品生相無明之後,便成為究竟妙覺的佛,居於究竟常寂光土,也叫上上實報無障礙土,這樣才算徹底成就了清淨的法身,徹證了圓滿的真理。(圓教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所以本無位次,就以“六即”為位次。所說五品弟子位,依《法華經》,其余依《璎珞經》,是借用別教的。)
  此外,我們再把念佛九品往生的情況來說明一下。凡具足真信切願,但念時仍散亂的,是下品下生;念時散亂漸少的,是下品中生;念時便不散亂的,是下品上生;以上雖還沒有斷見思惑,但能生安養的同居土(極樂四土都是清淨的),一得往生,就是位不退。(其他的教相中,必須斷見惑,才談得到位不退。)若能在一切時,念念相續,不散亂、不昏沉,在事上念到一心不亂的,便同斷見思惑的羅漢,是中輩三品生,生安養的方便土。若能體究到萬法皆如,心佛不二,在理上念到一心不亂的,便同破無明惑的大士,是上輩三品生,生安養的實報和寂光土。這裡也可見念佛法門的可淺可深、圓融普攝、利鈍全收的優越性了。
                              (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十九、成就正覺的時間問題
在佛法上對於成就正覺的時間問題,根據自始至終有系統的說法,須經三阿僧祇劫,這譬如讀書由小學、中學而大學,必經一定的時間和程序,不能越級超登。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次,為第一阿僧祇劫;從初地至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從八地以後為第三阿僧祇劫(依別教位次)。
  所謂阿僧祇,意譯為無央數,正是說時劫的久遠,我們就自性上煩惱垢污所積的深厚來說,當然必須有相當修治的時間,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不過是就一般教義普遍性的說法,實際上,佛法並沒有一定的時間相,要看各人執著深淺、學法因緣和主觀努力的不同,來決定其成就的遲速;而且學佛一事,原不能只就今生一個時期來論斷,所以不要作一般情見上的呆板執定。象密宗對這三劫,就不取其時間的意義,而是配合於粗、細、微細的三種妄執。根據密宗教義,那些夙植深厚、上根利智的人,由於用自宗不共的異勝方便,得三密他力的加持,現行又能苦到精純,這樣,在一生中修完一切學程,頓斷三種妄執,即身開、示、悟、入佛知佛見,並非完全不可能,正象有些學校讀完一定的學分,即得結業,而不限定其時間。(應當指出,既說“夙植深厚”,可見過去也曾修學,仍有積漸成頓的意義。)此外,密宗有三種即身成佛的說法:一、理具的即身成佛,就是說明我們的身心,本是大日、金剛兩部的本體,換句話說,除我們現前肉身之外,更沒有本覺的體性,這正相當於台宗“六即”中的理即佛;二、加持的即身成佛,就是我們本具的自性功能,與覺者三密的加持力相應,互相融會貫通,便能即身表現覺者超然的動作,顯示本尊所具的德相,這大略相當於六即中的相似即佛;三、顯得的即身成佛,就是由於自身成就三密妙行,而能顯發本具的萬德,圓成自性的實相,這便相當於“六即”中的分證和究竟即佛,所以密宗“即身成佛”的意義,正與台宗“即佛”的圓義,有其共通的地方。
  此外,禅宗又有“見性成佛”的說法,由於宗下是圓頓教,直截根源,先破無明,而粗垢也隨之脫落,所謂一斷一切斷,本來沒有位次,也不取時間相;且見性之後,一切便易於為力,所以見性時,就是成佛時。《華嚴經》說:“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正是圓頓的教相。不過就事修上來說,同一明心見性,而有透破初關、重關、末關的不同,這三關正是除粗惑、細惑、微細惑的各階段。
  至於淨土法門,以生佛感應,如磁石吸鐵的力量,使即生往生為目的。一得往生,由於境緣殊勝,就可由一位不退而圓證三不退,由一同居土而橫超上三土,一生便得成就,中途並無留礙,這正是淨土法門的殊勝和圓滿!
  總結以上論述,禅密諸宗所說,是不取時間相,先後不二,有力承當,視為當然,正是“六而常即”;而一般教義,則是示修證的宏軌,又是“即而常六”,理事不二,本來圓通。我們正不必偏執一面,懷疑莫決,但事耕耘,不問收獲,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百福莊嚴,自致成佛,實是我們實踐佛法的正確方向!
                                      (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二十、徐恆志居士法語選

1、徐恆志老人對部分居士的開示
(2004年1月27日歲次甲申正月初六)
一、一切用功都要針對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主攻方向。貪嗔癡慢疑是根本煩惱,無常、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有漏皆苦。要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無所住心。
二、念阿彌陀佛是大乘。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學佛是生死大事,學佛是大福報,大智慧。我們學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末法眾生,根機不同,明心見性不太容易。所以要念佛,回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
    三、心中心法門無相無住無念,除打坐之外,還要對治習氣。心中心打坐增加定力,念佛求生西方,各人情況不同。有的人以念佛為主,以心中心打坐為輔;有的人以心中心打坐為主,以念佛為輔。沒有矛盾,不要有分別心。
    四、戒是基礎,戒中最重要的是攝心。《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五、求神通方向錯了。元音老人生前一直反對求神通 。
    六、淨土法門是了不起的法門。念一佛,十方一切諸佛都念到了。阿彌陀佛和十方一切諸佛名號無二無別,一句佛號就是無上法門。有人把十方一切諸佛的名號都念一遍,實際上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夠了。念佛是阿伽陀藥,無上大藥王。別的佛也可以念,但是必須知道,一句阿彌陀佛,只要念到一心不亂,十方一切諸佛都念到了。(舉例福建省一位八十八歲老婆婆念佛往生的事跡)我們一定要相信淨土法門的大願大力。
    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是什麼心?不要住在境界上而生其心體。心體本來是無住。為什麼有煩惱?只因有分別。應無所住是空,而生其心是有。這個心是真心,是不可得的。應無所住是本體,而生其心是妙用。對事對物,隨緣而用,不起煩惱。不可得之心,無所住的心,是非空非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話懂了,一切佛法就都懂了。佛法不說斷滅相,這一句話是關鍵的關鍵,這一句話懂了,修行就有了方向!
                                    ( 三寶弟子張儒平執筆整理)

2、介紹淨土念佛法門
 我來介紹一下,廣大微妙、空有圓融的淨土念佛法門。佛經裡所說的淨土修行方法,雖然很多,如《般舟三昧經》所說的觀像念佛;《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觀想念佛;《佛說阿彌陀經》所說的持名念佛;以及《大集經》所說的實相念佛,依照這些方法去修持,都可往生淨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為重心,因為這一法門,所攝收各種不同根機的人最廣,利人也最多。上面所介紹的參禅、觀心、修密等各種修法,固然法法圓妙,但有的需要精研教理,有的需具備相當根性,有的需有充分時間,有的需有受法機會;而且能不能得益,還須看各人的因緣和努力。只有持名一法,雖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精勤用功,但不一定要具備上述的各項條件,而且下手簡易,有事有理,真是“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對任何人都是相宜的。假使佛法中,沒有這個法門,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信眾,將沒有親嘗法味的機會了。龍樹菩薩是禅宗、密宗、天台、華嚴、三論、淨土等諸宗的祖師,他在《十住毗婆沙論》裡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舟則樂。菩薩道亦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所以我們對持名念佛法門,必須深信、切願和笃行。
  人們的苦惱,在於無法制止貪嗔等煩惱的發生,如果我們能觀於無念,自然就可趨向佛智,假使不能做到無念,那末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諸念,哪個念頭有比念佛的念頭更好的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嗎?何況一句佛號,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一念提起,則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則念念是佛,古人所謂:“佛號投於亂心,則亂心不得不佛。”這樣,由“執持名號”,而“一心不亂”,雖不求見性,卻暗合道妙。即使念時心仍散亂,很難做到一心地步,也可仗自己深信切願的力量,帶未斷的煩惑,出三界的牢籠,(注意:念佛法門,主要是建築在深信切願的基礎上,所以藕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淨土一門,普遍適宜於上中下三種根機的人,稱為教內的別傳。
  但念佛法門,雖說下手簡易,實際上也並不簡單,必須懇切專勤,唯精唯一,行住坐臥,動靜閒忙,蓦直念去;尤其當遇到一切順逆境界時,總要使一句洪名,不離心口,若有事打斷,必須記起更念。只有這樣,久久方能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業消智朗,淨念現前;方能在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句佛號,感佛接引。假使貪其簡易,而悠悠忽忽,間斷夾雜,雖能種植遠因,難獲現前利益。這不是法門的不巧妙,而是我們學者的不老實。
  念佛法門,也是自力他力配合的一種修法,用一句果地圓覺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作為我們因地修持的心念。念時有三種方式,就是默念、高聲念和金剛念。平時以金剛念最為適宜,所謂金剛念,就是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的一種念法,雖然不出聲,但嘴唇必須微動,來幫助憶念,因高聲易於費力傷氣,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執定,總在自己看環境和情況而調適得宜。初發心修持的,最好能每日用金剛念跏趺坐念一小時,(坐法請參看前篇《學佛是怎麼一回事?》觀心一節)助其常攝在定,自能易於得力。(修各種佛法,本通於行、住、坐、臥的四儀,但初學的人,必定靜中較動中容易得力,因此靜坐一法,都不能不借用。)又持念時用四種方法,最易相應:一、攝心念。就是在念的時候,必須攝心專注而念,如果妄念紛飛,不容易收攝,則可一面在口裡念,一面用耳根聽,旋聽旋失,旋失旋聽,若一根被攝,則六根也自寂然。《楞嚴經》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是念佛的要道。二、欣厭念。就是正念時要有意識地加以取捨,欣取極樂,厭捨娑婆,在無生中,熾然求生,念念之間,欣厭具足。久之,自然一句佛號提起,悲欣交集,渾身灑脫;且將自然漸漸入於不取不捨,《妙宗鈔》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三、勇猛念。凡自覺業習厚重,念力無法提起,這時要勇猛著力,譬如大敵當前,只有奮勇抵抗,雖槍林彈雨,義無返顧;又如孝順之子,為報殺親深仇,雖磷途虎窟,心不退怯。四、悲憶念。這譬如他鄉游子,久離慈母,客路顛沛,悲憶不止。《楞嚴經》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總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號上,自心起念,還念自心,日積月累,功夫純熟,自然心心流入真覺果海,念念冥契客觀實相,將成就一行三昧,而滿九品往生的本願!
                            (以上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一心念佛。假使我們能將一句佛號,至誠懇切,隨時提起,行住坐臥,得空就念,久久用功,念佛得力,貪嗔習氣,逐步消除,明朗的智慧,便得現前,所以能一心念佛,也正是修智慧的妙法。
(選自《談智慧》——佛青少年部教理學習會報告摘要,五十年代發表在上海佛教青年會主編的《覺訊》第六十期。)
 
參禅的人因可直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而真能老實持名念佛,心心相續,念念無間,久久功夫成片,也自然能進入一心不亂境界。只怕思想上執見深,障礙重,不肯信,不肯行,在佛法看來,是很可憐憫的。
明心見性的人,離了生死尚遠,正象上面所說,暗室的電燈,雖已開亮,垃圾尚待清掃,不能認為開電燈等於掃清了垃圾;也不能認為垃圾未清,就說電燈沒有開。有些人雖已開悟見性,只因習染深厚,一時不能淨盡,遇個別境界當前,未能不動此心,但並不妨礙其已開正眼,自能不失覺照,知其虛妄,不取不捨,不至於粘滯執著,留連忘返,譬如有線風筝雖在空中飄蕩,卻有一線牽住。只要假以歲月,勤加打掃,習染分分化,佛性分分顯,畢竟能了生死、成佛道。另外,歷史上高僧大德已明心性,而生死未了的事例很多,象唐朝惠林寺的圓澤和尚,曾與李源友善,有一天他們相約去朝禮峨嵋山,圓澤想取道斜谷,李源要取道荊州。最後圓澤和尚同意從荊州方向前去,當船到南浦,看見一婦人在汲水,和尚望而悲泣。李源驚問其故,他說:“我原想取道斜谷,正欲避開這婦人。因為她已懷身孕,正待我為子,不逢則已,現既相遇,實難避免。”他約李在三日後相見,以一笑為信,並說“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當再與公相見。”圓澤和尚當晚入寂。過了三日,到婦人家探望,果生一兒,並對李源微微一笑,李便把來龍去脈向家裡人講清。十三年後,李源自洛陽到杭州,以赴前約,在葛洪井畔聽到一牧童扣牛角唱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李源上前招呼說:“澤公健否?”牧童說:“您真是誠信君子!但我世緣未盡,未能親近,彼此勤修不怠,以後自可再見。”大家看!圓澤和尚已知過去未來,得了宿命通,在生死關頭仍然不能打破,這正說明僅僅開悟見性,而見思煩惑未盡,還是不免隨業流轉呀!此外,草堂青禅師轉世為曾魯公,五祖戒禅師轉世為蘇東坡,歷史上一直流傳。這幾位禅師都是宗門巨匠,有解有行,只以情染未脫,依舊生死輪回,實值得人們深思!
人們依於般若正智而明悟本具的光明性體,這是學佛的根本。所以菩薩六度萬行,都以般若為先導,若無般若,五度莫非世間有漏善法,不名為度。但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故佛隨機施教,開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中,學人必須自諒根性,擇一專修。總的說來,專仗自力為難,兼仗他力為易。例如淨土法門就是稱為三根普被的、得他力加持的特別法門,也是普濟一切含靈的大總持法門,這是許多往聖先賢——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蓮池、蕅益、徹悟、印光等諸大祖師所走過的道路,他們為我們作出了光輝榜樣。總結上面所說,“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實是我們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出離無盡無邊苦海的正確航向!
                                   (選自《有關佛性答問》)

我們知道佛教教理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而又能指導實踐的。為了使我們實踐不至於盲目,研究教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理論和實踐正像車之兩輪,缺一不可。譬如凡夫、外道得世間禅定時(四禅八定),往往誤認為涅槃。如果他們能研究教理,便知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雖已沒有粗煩惱,但還有十種細煩惱(觸、作意、受、想、思、龍勝解、念、定、慧),仍是四陰和合,不免生死流轉。又如研究教理,知道“三不退”中必須斷見惑,方得位不退(藏教初果,別教初住,圓教初信位)這是很不容易的,但深信切願念佛,雖未斷見思煩惱,卻能仗信願力量,生極樂的同居土,而得位不退。這樣便知念佛法門的奇特,就會一心念佛了。所以明白教理,便能有助於我們勇猛精進地修習,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
                          (選自《關於佛教經論的研究方法》)

學佛的方法雖多,但有當機與否,並無高下之別。由於我們煩惱習氣,根深蒂固,全仗自力,每覺不夠,因此在這裡再介紹一種最簡捷、最圓頓的“持名念佛法門”。
念佛的方法,是以深信切願,執持“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在行住坐臥中,綿綿密密,攝心專注而念,歡喜時也念,煩惱時也念,無事時也念,做不用心事時也念。初行不免打失,要記得即念。不勞分別考究,只貴淨念相繼,老實行持。久久念頭澄澈,證入一心不亂。
一般人往往以念佛為迷信,那裡知道一句佛號,是念念打破自己貪嗔癡迷信的有效辦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決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學佛的同仁中,又往往以念佛為淺近,不知佛法本來平等圓融,就在極平常處見功,若好高骛遠,正是知見未忘。實際上,真能念佛,念念無住,即是布施;不起貪嗔,即是持戒;不計人我,即是忍辱;不稍夾雜,即是精進;一心不亂,即是禅定;明明歷歷,即是智慧。一句彌陀,不是大徹大悟的人,不能全提,而鈍根下愚,也無少欠。但能蓦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況且參禅修觀,全仗自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斷盡見思煩惱,方能解脫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而且在修持過程中,常有種種境界發生,譬如濃雲將散,日光忽露忽藏,倏忽之間,變化莫測,若不是真具道眼,難免不被調弄而枉用功夫。念佛則因自力他力配合,只要一句頂一句,執持不失,妄念無處潛身,自然一路平穩,沒有障難。由於信真願切,報盡橫超三界,直往安養。這個法門的妙用,確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各部經論一致贊揚,希望讀者們能加注意。
                                  (選自《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在第一品《佛國品》裡,敘述了當時佛在毗離耶城外庵羅樹園與眾集會,長者寶積說偈贊佛,並請問菩薩淨土之行。佛開宗明義地告訴他:“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一重要開示,不僅為菩薩的不思議解脫,提出了總的要求:即心的清淨是淨化生命、莊嚴國土的關鍵,同時也為後來之修諸佛淨土法門,特別是念佛求生極樂淨土的人們,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選自《維摩诘所說經•對照譯白》序)
 
佛法流傳世間,以無量法門濟度群生,莫非轉化人們的妄想、執著習氣,修證方向十分明確。經上所謂妄想,是指我們第六識的分別顛倒;所謂執著,是指我們第七識的我執、法執。如果我們對症下藥,時時返觀自己的起心動念,雖能對一切事物,照常應付,但不取不捨,不粘不著;無住而生心,不入斷滅,生心而無住,不起分別;特別應知一切事物,無不是因緣和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恁麼時,了了分明,不同木石,這是什麼?!實際上,這時兩邊不著,非空非有,無實無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是我們的實相理體,本具佛性。
 但近世以來,許多修行人,往往怕談般若,以致這一佛法的綱要,棄而不究,尋枝摘葉,捨本逐末,茫茫苦海,不知何時才能獲得解脫。江味農居士對這一現象很有感觸,認為有些學人,“對般若不敢問津,甚至相互警惕,不談般若,可悲之事,孰逾於此;違背佛旨,孰逾於此;誤法誤人,孰逾於此!”真可謂悲心激切,大聲疾呼了。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諸部般若的綱要。江老認為這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慧徹三空,功圓萬行,至極圓頓的大教,與過去把般若判為帶通教、別教,正明圓教,有所不同。江老說:“正因為此經是諸部般若的綱要,而般若又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且經中明確指出,‘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佛語當信,不可誣也。”真可謂獨具慧眼,發前人所未發,深符佛旨,功在萬世!
總的來說,我們幸聞此經,一切佛法無不包羅,經中的一字一句都關系到全經宏旨。深願法界有情,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深入學習此經,依文字,起觀照,悟實相,開示悟入谛知佛見,報四重恩,濟三途苦。經說:“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有些同修也可以從念佛法門下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轉化狂亂妄想,而得定開慧,明悟本地風光。正象江老所說:“念佛的念,雖然不是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的妙用。為什麼呢?因為真如是清淨心,念佛是清淨念,兩者都是清淨,才能達到相應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續,是能達到無念的,故念佛是勝方便。”我們應知般若與淨土,本來融通,象車的兩輪,不能偏廢。一切佛法離開般若,勢必著相粘境,心外取法,成為邪見外道。我們務必仰體江老居士的清淨大願,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蓮生九品,果證無生,謹願與天下道侶共同黾勉之。
                 (選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語體文版)》序)
 
我們在觀心、看念時,寂寂無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於此處悟入,便能徹悟空有不二,體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證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了。
我們如能時時返照這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便知現前念念生滅的,無不是空華幻象,因而不取不捨,自然隨順法性,歸於空寂。而念佛之人,執持一句名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明明歷歷,念念轉化習氣惑業,而達到一心不亂,這正是由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所以般若與淨土二門畢竟不分家。
般若觀照是大法門,是諸佛之母,若能當下回光返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住而生淨心,離相而證實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實受用。
                                   (選自《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3、《書簡節錄》選
欣知賢伉俪精修淨業,行解並進,念佛時能做到“精神煥發,沒有疲意”,自覺“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如此不斷用功,必能妄想日消,智慧日朗,親證念佛三昧,深為敬仰!
  佛說無量法門,大都是仗自力斷惑證真,稱為豎出生死。唯有持名念佛法門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他力加持,加上自己信願內熏,感應道交,便能不斷惑業,橫出三界,普令含識,同出生死,暢佛本懷,故此法門稱為"教內別傳"。《大乘無量壽經》上說:“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又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我們生死凡夫,得聞如此微妙法門,福德因緣真是不可思議!
  您們來信說:“念佛到境空心寂時,如撥烏雲,見到睛空,無智亦無得。”但須體會到雖無智無得,卻了了分明。所以徹悟禅師說:“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又說:“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淨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深願賢伉俪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答寧波徐珊珊居士)
 
函悉。知仁者對持名念佛法門,有甚深因緣。在各種法門中,唯此一法三根普被。下根人只要信願真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捨此報身,可帶業生於極樂的凡聖同居土。一生之後,見佛聞法,永不退轉。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亂,觸境逢緣,心不動搖,便同斷見思惑的阿羅漢,可生於極樂的方便有余土。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亂,心佛一如,能所雙忘,便相當於破無明、見法性的法身大士,就能生到極樂的實報莊嚴土,也分證常寂光土。可見淨土法門,可淺可深,確為徑中之徑。同時應知執持名號,雜念不生,而正念了了分明時,正是無上深妙之禅,故禅淨也本來不曾分家。
  至於各大德的開示,由於因緣、立場、願力各有不同,故所說可能有異,但是以佛法為方便,息妄顯真,得定開慧,明白心性,了脫生死,則無不相同。如果您能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必將親得佛法的無邊利益。
                        (答成都樊莉居士)
 
弟憶靈峰蕅益大師所著《宗論》中有雲:“予初志宗乘,苦參力究者數年,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而下手功夫得力,便謂淨土可以不生。迨一病瀕死,平日得力處,分毫用不著,方乃一意西歸,然猶不捨本參,擬附有禅有淨之科。至見博山後,稔知末代禅病,索性棄禅修淨……熾然合穢取淨,與不取捨,原非異轍,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捷耶。”可見淨土法門,非大徹悟人不能全提,而鈍根凡流亦無少欠,確是三根普被之教內別傳,知仁者有志於此,謹錄呈以供參考。
                                   (答上海李老居士)
    持名念佛法門可分為事持和理持。印光大師雲:“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這說明一般念佛,必先從事持下手。正象《阿彌陀經疏鈔》上說:“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意思是說:但能念念接續,無有間斷,便已能伏妄,即使得少分清淨,亦可進入末品。如果此人夙有靈根,頓明谛理,也可進入上中二品,所以說:“不虛入品之功。”又說:“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如果行人口口談空,步步行有,便會受三途流轉之禍。事持力極功純,便可了知能念心外,別無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別無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便進入理持境界了。這時即禅即淨,非禅非淨,也可名為念實相佛。
                           (答遼寧曲居士)
    
黃念祖老居士所說:“信願具足,再加行持,三者具備,必生淨土。”正是如此。故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此二句成為淨宗之要領與鐵案,無可改易。至於所示蓮池大師之說,主要著重於“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因彌陀不離自性,淨土唯是自心,若能如此體會,則一句彌陀,心佛不二,理事交徹,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生則沉著安閒,殁則徑登上品矣。
                        (答寧波徐珊珊居士)
   
令友已修淨土十多年。求生淨土很好,不必改變。但是否調整一下修法:(1)把一句彌陀聖號當作無上密咒念,(2)早晚靜坐各念一小時,用金剛念(唇動不出大聲),( 3)手結法界定印,意則一心只顧到持名,不作觀想。如此修法與修六字大明咒無相密法沒有兩樣。念佛人並非不可修其它法門,但宜以念佛為主,其它為助,主助分明。如修淨土的人也常念《心經》,《心經》是般若法門。修法總以簡要為主,如念佛得力,則可一門深入,不必更換。
    蕅益大師曾開導念佛人:“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這段開示十分精要。希能轉告令友。
                          (答蕪湖潘居士)
   
古德確有晝夜念彌陀十萬聲者,如此速度已很快,約每秒鐘1.5-2句。此種追頂念法,一般以念四字洪名為宜。正如長者所說:如此“妄念不易插入”,久久純熟,便可從有念入無念,由事持達理持,無相、無住之清淨心態便相繼現前,不難現證念佛三昧矣。
                          (答內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法門無量,但門門皆是般若,法法都可融通,惟學者根性不同,故方便設施有異。仁者所謂“以持名念佛一法,圓攝諸宗,融通世法,”烏乎不可!但念佛時必須一門深入,至我心、佛心相契相入時,自然由一門會入普門而圓矣;否則間斷、夾雜,不免影響實效。中上根性人,也可先參本來,及有發明,再於順逆境界中刻苦磨練,打掃夙習;特別要在障礙中忍得過,這是練心的要法。然後不離覺照,至誠持佛名號,並廣行眾善,回向淨土,逐步圓滿自性功德。此所謂“有禅(謂徹悟本來)有淨土(謂信願求生),猶如戴角虎”也。
                                        (答北京陳居士)
   
禅淨二門方便不同,下手修持時,決不能兼收並蓄,腳踏兩船,而應一門深入,窮以歲月,否則勢必二法俱敗,一事無成。故從來祖師大德之提倡雙修者,亦必參禅明心,先悟根本,洞徹源底,然後復修念佛法門掃蕩而圓淨之。當參禅到根塵迥脫時,而靈光獨耀,終不斷滅;念佛到念而無念時,雖洪名歷歷,終不粘著,可見從空門入者,真空不空;從有門入者妙有不有,空有本非二法,禅淨實未分家。既非二法,何須融通;既未分家,何言聚合,寂照正是念佛,念佛不離寂照。故知學佛大事一人有一人之機,一時有一時之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從根本處來說,有法終非究竟,無為豈即涅槃?  
                                         (答上海李老居士)
   
長者於修淨要妙,提出“全身靠倒,勿忘勿助”八字,非笃實用功者不能道。蓋勿忘,即無念而念;勿助,即念而無念。如此念去,自然空有圓融,理事交徹;既念念不落空,又不勞作道理會,分別既息,正智現前。故經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
  至於念佛方法:由心起——口出——耳入——還心。這似適宜於初機念佛之人,實際上不必人人套用這一循環公式。因如此做法,反易分心,難得一心。“行起則解絕”,只要蓦直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正由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所以幽溪大師《淨土生無生論》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又耳聽實即心聽,若心不在焉則聽而不聞,故《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說:“反聞聞自性”,即由耳根入門,而直觀自心也。正如您老所說:念佛時“只守住意根,則其余諸根就隨之皆攝了。”譬如君王正坐,則百官臣伏,一念單提,六根都攝,即來書所謂“不必分張,共凝一處”也。
                            (答內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來函敬悉。仁者出家三年,修密學戒,明春將返五台山尼眾學院學律,並有志安居閱藏,知見正確,願力宏深,實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聞五台如瑞法師領導的念佛、學戒道場,清淨如法,甚為難得。仁者除“以戒為師”外,如生死心切,把一句萬德洪名善巧地安住於雜亂心中,久久自能進入“一心不亂。”至此,自知一句彌陀即是實相,即是法界全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貴信真願切,並要一門深入,必能轉化惑業,徹證光壽無量之自性。
                           (答五台山靜戒師)
 
仁者欲以六字大明咒的念誦,作為積累往生資糧,臨終也以誦咒當作佛號求往生,並無不可。六字大明咒功德,說不能盡,在《大乘莊嚴寶王經》上有詳細說明。紅教祖師諾那大師曾說:“誦六字大明咒,三世業障悉得清淨,了脫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斷無明、開智慧,消災延壽……欲生何佛土,均如願成就。”故只要時時發願,以此持咒功德,回向極樂,必能往生。仁者可把一句咒,當作一句聖號念;亦可把一句阿彌陀佛聖號,當作無上密咒念。
                         (答上海唐鴻生居士)
   
仁者欲修學密法,可一心修習六字大明咒無相密法。此法簡單易學,可依照法本,手結大蓮華印契;口用金剛念法(唇動而不出聲,自己聽見。)持六字大明陀羅尼;意則一切不管,只顧到持咒,不取諸相,這便是三密加持法。每日修一座,每座一小時,修滿一百座為一期,當有奇效;專精用功,修滿千日,自可得定開慧。坐時兩足或單趺、或雙趺均可,不能結跏趺坐的人,也可兩足交叉平坐。
    又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微妙本心,又名大悲心咒,凡持誦的人可治病、消災、去障、得定、開慧、通佛法、明心地,了未來生死,種無量福田;也能助往生西方之願,與觀音大士結無上勝緣。《大乘莊嚴寶王經》專明此咒功德,便可參究。
                            (答桂林廖彩蘭居土)
   
修此法後,由於心定、神寧、氣旺,體力可逐步增強,但夙世雜染種子,很易被迫翻騰而出,這本是好事,但如果認識不清,便會被習氣調弄,陷入苦悶,而枉用功夫。但亦不必顧慮,只要依法虔誠修持,一心持咒,即使有較強習氣現前,也可立即轉化;因業力雖強,心力更強,專精持誦,無不消融。治貪欲亦如此,《四十二章經》說:“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說明除淫以治心、治思想為重。(“思”和“想”即五陰中的行陰和想陰。)“非色、非行”即觀一切色、一切行,如夢幻泡影,不以為實。再加持咒、念佛和常觀男女根身之惡臭不淨,淫意便可轉化。
    承詢“明心後當以何為歸?”心本不可得,即歸於不可得處,此在明徹後自知。未明徹前仍需借法修練,以便增強打掃習氣之定慧力。習氣打掃至如何程度,即悟證自心至如何程度。及其至,則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十方佛土,隨願往生,無生而生,生即無生。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來信所說您過去在山上寺廟裡所出現的境界,很可能是您夙世所修定境的反映。但對一切境界切 不要去執著、回想、喜愛它,應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老老實實修持,做到如您所說:“一句阿彌陀佛綿綿密密在心頭”,並化除我執,放開心量,常常與自己脾氣奮斗,終有離苦得樂、親得受用的一日。
                                 (答成都樊莉居士)
   
知仁者發願持往生咒三十萬遍,念滿後擬一心以執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為主,兼以持咒。仁者願在西方,如此做法,頗為適當。因執持名號為往生正因,經有明文。但我輩凡夫惑業深厚,往往道力不勝業力,今仗陀羅尼總持之力以轉化之,使業消智朗,障盡福崇。過去參禅大德,於夙種翻騰,無力把握時,亦每密持神咒度過難關,可見佛法皆是對治方便,實無定法可說。
    又仁者謂:“念滿三十萬遍,先消除業障”。能下扎實功夫,固然大有功德,但最主要的必先徹了業障本空,原不可得。故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如不從根本上徹了,誤認為確有業障可消,執業障為實有,則用功多而得效少,應知業障如幻,今持咒功夫,莫非轉化其如幻的力量而已。
                             (答平湖許常覺居士)
   
關於功課安排問題,由於各人根性、環境、時間、習染等等不同,原無定法。總的說來,功課不宜安排太繁太多,太繁多則不宜持久。總宜適當安排,主次分明,或一門深入,全身靠倒。凡修證層次愈高的,修法往往亦愈簡。如修淨土的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禅觀明心的,最後在行住坐臥中,簡要地用一個“照”字。一法若通,則法法皆通。
                             (答吉林劉慧真居士)
   
近世學佛的人,往往不明真理,著相而求,隨境而轉,故著魔發狂,迷惑入邪的人不少。希仁者多接近有正知正見的人,端正身心,深信因果,不取諸相,一心念佛,於一切法不驚、不怖、不畏、不貪、不著、不動,自然逢凶化吉,諸邪盡退。同時,也要回向,願一切魔邪冤魂同發無上菩提之心,使盡除煩惱,同得解脫,因他們亦都是流浪業海的苦惱眾生,應相與為善,共趨覺道。
                            (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不論修何種法門,在用功嚴密、真妄交攻時,有時身上往往會發生顫動,或腦部也會有爆炸般的震動現象,心理方面有時也會影現種種幻境。這些現象可因各人心身情況而有不同,都出於自然。其原因大都是由於靜極而定之後,由心理上的變化,引起生理上的反應,有時也是業習逐步消除的一種現象,並無神秘奇特可說。只要不求不著,自能任運進功。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仁者夙根深厚,不論在家、出家,如能繼續認真修學,成就必大。佛有四眾弟子,出家修行,能離欲清淨,減少俗緣,住持正法,自比在家為好。但在家學佛磨練的機會較多,在消除多生業障,轉化無始積垢上,要比出家為有利,故宋大慧宗杲禅師曾說:“在家修行比出家得力且二十倍”。同時,必須了解,所謂出家,主要指出生死之家、煩惱之家。佛世時的維摩诘居士,就是一位在家的大菩薩,“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維摩诘所說經》)馬祖禅師的弟子龐居士,全家都是成就者,但並無一人出家;傅大士也是以居士身,修天台宗一心三觀,位至等覺菩薩。此外,歷代居士獲大成就或念佛往生者,不可勝數。總之,各人因緣、條件不同,總宜善自籌量。《優婆塞戒經》上說:“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答遼寧常林居士)

修心之悟、證二者,確不能含混。“悟”者徹見本來也,而積習未除,必歷緣鍛煉,逐步證入自性;而除業習又有伏和斷之不同。若以台宗“六”即判位言之,大體上修至圓解大開(即悟境)仍屬“名字”位(名字即佛);進修觀行,圓伏見思、無明,即入外凡位(觀行即佛);進而斷除見思惑,入內凡位,了分段生死,這是圓教七信位;到十信位時,已斷了塵沙惑(相似即佛);然後分破無明,分證法性,直到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而成妙覺(分證和究竟即佛)。來信說:“初關所悟,僅相似於佛,尚不足降伏一切煩惱。”此就宗下行人破參見性、頓悟同佛而說。若就教相而論,則"相似即佛"是已斷了見思惑和塵沙惑,唯未破無明而已。
                               (答北京陳居士)

4、《幻齋心鴻》選
過去事讓它過去,未來事尚未來,現在事亦如幻如化,轉瞬既逝,故念起不隨,無住無相,這是修心最好訣竅。做到妄想脫落,人生最大幸福!
破相化空是定力增加時,必然現象。定慧力增加後自能念起即滅,不必費力,目前正是翻動打掃階段,只要不取(不隨之流轉)不捨(不著意遣除,遣除也是妄心)。總之不理自能由粗轉細,由長轉短,時間一到,瓜熟蒂落。目前但事耕耘不問收獲,即不要有求開悟的心,也不要放松,總是處處與自己過不去,與自己作斗爭,功夫便可不斷進步。
相都是虛妄,當諸相皆空,卻有一個明明不空者,說相不是相,但靈靈明明,叫做實相。一般人以為相是虛妄,但還有一個無相之相,都不了解。無相之相,即是“見諸相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空)便能見到不變隨緣的如來本性了。但實相非可眼見,只可心見,“心見”即是心領神會啊!
    修心當妄想由多到少,逐步化空時,這時,妄想便能脫落。當一念不生,但了了分明,不是斷滅,這便叫入定,功夫成熟自然進入一心不亂(寂)但靈光獨耀(照)境界,這便是入定。“觀心”方法和要領,請參考您所印《般若花》43-45頁,其中有詳細、扼要的說明,可作參考。上坐時打坐修定,下座時不是放松,要觀心,看生滅妄心,若看心無力,不能轉化,則念咒、打坐以作幫助。(平時不打坐,就觀心即可)打坐、觀心、念咒,隨宜而用,目的是一,即遣除妄想。
[一次楊振剛居士到滬看望徐老,在寓所“幻齋”徐老拉著他的手叮囑學人:“老實念佛,念佛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最當機、最把握!”連說三句“要老實念佛啊!”,每次楊居士向編者談起恩師的教導,總是熱淚盈眶。編者注]
                                    (答哈爾濱楊振剛居士)

本來面目,空空寂寂,但又了了分明,若只有空寂而無靈明,豈不成為頑空。故當一念不生,“說是一物即不中”時,卻靈光獨耀,靈知不昧,“明”和“見”是無分別智慧,不是有分別的意識。
見光見佛,可能有幻相出現時,只是不理不著。所謂“不准”,是不許粘著、追求而已。
心身化空,一念不起,但靈知不昧,了了分明,徹證此一境界,即是明心見性,故重在自我認識、自我體會、自我默契,否則即成為“理悟”,即非“證悟”。明知虛妄,而不住相,也有理事深淺之別。若能妄想脫落,而靈光獨耀時,非本來面目而何!
觀心,有很多境界和過程,能念起即覺,不隨之流浪,令其自生自滅(即不取不捨),這都是功夫。《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空,“生其心”即是有,亦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清淨心)之境界,能明悟此境,明心不可得,當下即是本性。是名明心見性。
                                         (答哈爾濱張春喜居士)
  
 仁者在學法過程中,以般若為先導,每日誦持《金剛經》,能做到一心無住,事來應付,事去不留,便能獲得實際受用。如心情開朗,便是效果。在持誦經咒過程中,妄念紛飛,這往往是進步的表現,譬如暗室打掃,塵埃飛揚,勢所必然,只要堅持修法,不取、不捨、不住、不著,自能逐步由亂而定,由動而靜,慢慢進入“寂然不動,而靈知不昩”的境界。切勿心急,亦勿放松,能念念凜覺,刻苦用功,久久自會證入光明自在。
                                            ( 答蕪湖卜年華居士)
   
《金剛經》雲:“應生無所住心”,所謂“無所住心”是什麼心?乃是心無所住,而不斷滅之心,也即妄念不起而了了分明之心,能時時寂而常照,心寶常現,即能於現前得無邊受用,願與仁者共勉之!來書雲:“時有妄念”,無始以來積妄,原非朝夕可除,但能於妄念來時,不取不捨,不予理睬,習氣力盡,則自然脫落;當妄想脫落,而靈知不昧,功用不失,即是體用不二之自性真實境界,只要不執,妙用無盡!
    關於真如是否緣起問題,仁者所述乃是正知正見。凡因緣和合的一切諸法,有生滅、有造作,正像經說:“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緣生緣滅,如幻如化。而真如妙體,則是虛靈凝寂,絕諸戲論,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決非因緣和合之體;凡因緣和合皆生滅有為之法,真如是“無為法”也。
    真如之體,雖是不變,但能隨緣起用。《般若花》上“真如緣起”,不僅如仁者說“真如通過緣起顯現”(全相即性),而且也說明真如能隨緣起染淨二種功能。隨污染之緣,便成“六凡”,隨清淨之緣,則成“四聖”,所謂隨染淨之緣,成凡聖之事。至於徹證本體,則雖無所住,而生其心,隨緣起用,體用一如,證大體大用矣,是名妙用。又《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此乃指成佛的種子,也即聞、思、修、六度萬行,皆成佛之緣起,非指佛性本身由緣生緣滅(即仁者所說:“而是通過修持(緣起)來顯真”)。總之,若以佛性為緣起,則緣滅時,佛性亦滅,豈不成“斷滅論”耶?
    仁者精進用功,於尋常日用處,徹見本來,因緣不可思議!古人雲:“平常心即是道”,仁者於此有所體會,是真見道者。世人將此本來平而常者刻苦分別,顛倒使用,遂致流浪生死,今悟“平常”則恢復本來,了無一法可得,故《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但雖是平常,能得到它,卻也是不平常的,“萬世古今不離當念,十方剎土不隔毫端”,迷則四生六道由它作;悟則三賢十聖由它成。如此說來,平常之中有不平常的,又不能小看它啊!仁者說:“佛法只在覺與迷”,甚當!一念迷,苦海茫茫;一念覺,超登佛地。又說:學佛秘訣“只是無我二字”,說到點子上了,故《金剛經》須菩提問如何降伏其心時,佛開門見山,就先破我相(四相主要是我相),然後再破法相、空相。小乘人悟“人我空”,證入偏空涅槃;大乘人悟“法我空”,證入三德涅槃。凡夫因人我執起煩惱障,小乘因法我執起所知障,成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印光老法師曾說: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皆化為大光明藏!故仁者之體會可說是“畫龍點睛”。
觀心即是修心,兩者不別,知“三心”不可得,當下見性!我們修心地法門,要悟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用在當下,時時返照,刻刻用功,五蘊若空,苦厄頓消。
    世尊在證道時曾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可見修心要領就在轉化妄想(第六意識)、執著(第七識),也即是破除人我執和法我執。我執若化,勢如破竹矣。仁者以“無我”二字,為學佛要訣,可謂提綱挈領。
    佛法所說“諸法”,即指一切事物。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故心法不二,能所一如。經雲:“法爾如是”,仁者還見麼!?見是分別,不見是斷滅,且道如何辦?
    淨土宗要求“淨念相繼”,即明心者之“動靜一如”,言雖有別,義實無二,願與仁者共探之。
人生一切無常,夢幻泡影而已。吾人目前唯一大事即在悟心基礎上,打掃多生習氣,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性;同時發願歸向淨土,應知此一句彌陀,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禅淨二門,從未分家也!
眾生苦惱,非佛法無從解脫,佛法難聞今已聞,普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同出生死苦海,同歸圓覺性海。
    目前學佛者多而正見難得,大都著相粘境自陷苦惱,若知妄想本空,回光返照,頓得清涼,終日無住,不落斷滅;終日生心,不生分別,久久行去,定有自在之分,願與仁者共勉之。學佛重見地,古德所謂“但重見地,不重行履”,見地者何?徹悟本來,認清自家面目。若尋枝摘葉,捨本逐末,離道遠矣。
痛念佛法難聞,人生多苦,趁此康健,力超三界。上座猶如磨刀,下座練心,猶如用刀(殺敵)定慧等持,悟後起修,必將慶快平生!
來書所說:“眾生可憐不學佛的不明白,學佛的亦不明白”,的確如此,言之可慨!所謂“不明白”,即不以明心見性為要務,心外求法,豈不淪於邪見外道?故愚每於人前大聲疾呼,不管禅宗、淨土、密法,無不以明悟自性為要領,否則欲淘汰習氣,豈不移東搬西,徒自困擾。即如淨土宗乃三根普被之法,一般以帶業往生為主旨,忘記此乃三根普被之法,中上根人亦有份,心地明白即“理一心不亂”,有何不可,當仁不讓,在於智者,但亦不能小視修證,看得容易。如見性後,悟後起修,於境界中磨練,於六塵、五欲、三毒種種境界,必須一一透過,特別是財、色、名三關,非大力者不易轉化。若保任精勤,隨緣脫落於順、逆境,自在無礙,斯名破重關。但按教相論,圓教須破四十二品無明,始成妙覺。特別是初地菩薩(即別教初住)已能現身百界,八相成道,故由修而悟,由悟而證,功夫豈易言哉!見性者每悟後求生極樂,恐習染未脫,悟而未證,成“悟後迷”也,藕益、蓮池、省庵、印光等大師莫不如是,但這些大師,當然主要是給眾生作榜樣。吾侪須於成敗禍福關頭,有所主張,則彌善矣。元音老人一生也著眼於“明心見性”,吾兄弟於此相同,蓋亦覺眾生可憐耳。因仁者一言,引出許多絡索,一笑。
《般若花》以法供養一切有情,亦莫非一時因緣,言語文字皆用於一時,不能死於句下,“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仁者必能默契之。
仁者能知一切如幻,甚為難得,《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但聲聞初果斷見惑,如斷四十裡流水,況思惑乎,況塵沙惑和無明惑乎。故從來大德悟心以後,悟後起修,如喪考妣,如防風燈,正為習染多生,非一蹴而就;圓教行人了分段生死以後,尚須破四十二品無明,才能了變易生死,成為法身大士,故禅宗破初關後,尚須勤於保任,奮除習氣,否則成為“悟後迷”,故歷來大德悟後提倡淨土法門,以期利鈍全收,同入彌陀願海也。生死事大,願與仁者共勉之。
某老人乃淨宗聞人,其所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走錯路了”此語實嫌欠圓,因淨土乃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之大法。從下根人來說,因不必高談“自性”、“唯心”,全事即理,蓦直念去,理在事中,但對上根人說,則不妨念佛即是念心,念極情亡,則理事雙融,心佛不二,根塵脫落,禅淨不二。某老專為初機學人著眼,“自性”、“唯心”則專就一句彌陀,即是法界全體上著眼,各人設施不同,悲心則一。萬法不離自心,若界外有個阿彌陀佛,心外有西方淨土,豈不成為心外取法?所謂“唯心淨土,即淨土不離唯心;也即彌陀不離自性。仁者所論,亦即此義,圓融無礙之談也。
    仁者所示“放下”語錄頗為精妙。《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空)、無法相(法空)、亦無非法相(空空)。”三空之要,豈不在於放下。放下之義大哉!但問放下個什麼,就是放下那放不下的,還不究竟,且道一句,曰:“家賊難防”。
吾人處於娑婆,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皆有因緣,一切無常如幻如化,故惟有“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早求出離,是為上策。仁者所說三際不可得,有兩種理會,即方便說和究竟說,也即四種悉檀因緣。按究竟言之,過、現、未三際都不可得,非過去、未來,也無現在(當下),因剎那變滅,故《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實為究竟了義之說。又實相無時間相、無空間相,因時間、空間都是生滅法,現代科學家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的“妄想”,真是一針見血。仁者所舉“兩種體會”,可謂善巧說法矣。方便說,有過去和未來,沒有當下;或說無過、未,只有當下,皆無不可,究竟說則三際皆不可得,因三際都是生滅法也。
                                       (答西安劉志強居士)
   
仁者理事圓融,才華橫溢,尤其對佛法修證,可稱更上層樓,如說:“遇境會粘,但並不怕粘”;“我除了除習氣之外,還能做什麼事?”“但我就是要拼命體會難堪的滋味”……,這些都說明若非真實用功,不能有此體會!佛法唯證相應,若繼續保任,打掃宿垢,終能打成一片;所謂打成一片,即是晝夜六時,妄想脫落,心無散亂,人生至此,得大解脫,豈不慶快平生!但多生積垢,亦非一時能除,總須“在有障礙中忍得過,能忍得過即無礙矣”,譬如愛面子一事,正是我們考驗的好機會,能與之挨磨、周旋,久之自能脫然。
  文字無咎,損益在人,故亦無有定法可說。如“理悟”,可作道理上明白解,亦可作明白“理體”解,“證悟”可作破初關、親見本來面目解(素法身),亦可作破無明,見法性的“分證”和“滿證”解。(圓教破四十二品無明、別教破十二品無明)一般說來,以“悟”、“修”、“證”三個字作分別,最簡要,即1.開“悟”自性,2.由悟起“修”,3.由修而“證”,列表如下:
修 證 三 階 段
悟 (見道)根塵脫落,明悟自性——破初關
修 (修道)綿密保任,長養聖胎——破重關
證 (證道)放任而為,無所不是——破牢關
    “見性”意即“現性”,但原來都已用慣,可以不改,只要領會其義即可。何況古人曾說:肉眼亦可以見性。因為開悟以後,全相即性,山河大地全露法王之身,故目見山河大地即是肉眼見性,此意頗深,古人有雲:“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天台宗也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可助理解。
  “心態是粘還是不粘……”是出入三界的關鍵,此語說得何等精辟!聖賢、佛菩薩與我們凡夫的界限,就在粘與不粘,粘則系結、掛礙、不自在、生死;不粘則解脫、自在、出生死;聖人是念而無住,用而不著,凡夫是纏結、掛礙、著相粘境,界限十分清楚。我們必須努力用功,使妄想脫落,打成一片,隨緣逍遙,放曠自在。自知煩惱即是菩提,妄想就是妙用,穿衣吃飯,迎賓送客等一切法皆是佛法。
  仁者所說“在觀心時,其實正是念佛”,正是。凡內觀自心,外參經論,實際上都是念佛法門,以一切不離自性故。又“任你如何在境界裡攀援不捨,都是昙花一現”,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實)但不是斷滅,所謂“一切法皆是佛法”(無虛),無實無虛,即是吾人的本來面目!
    五言偈一首,可謂道盡心要,承擔如來家業,實是責無旁貸,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生苦惱,亟待匡濟,大心救度,不愧佛子,願與仁者共勉之。錄古德頌一首,以助法喜:
    轉處孤危萬事休。隨緣得旨復何求。
    群生造化乘斯力。一道靈光觸處周。
    即事即空無剩法。全心全佛有來繇。
    填溝塞壑無人會。可笑騎牛更覓牛。
                                            (答南京齊偉居士)
   
    信中說,一看便了,觀心很好,但不能執相,不管什麼現象現前,一概不理,反反復復總是有的。都要看作是進步現象。當妄想斷處,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執一物,自然有個好消息。但此時“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也不可執,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連虛空也粉碎,還要這兩句話作什麼?總之,刻苦用功,努力保任,時時注意改習氣,必有打成一片之日。
    從仁者的信中得知仁者在修持中,時常因腿痛而於座中不得靜心,仁者要記住的是:佛法是心法,功夫不在色身上,而在修心上。至於座上的坐姿,當然能夠雙跏趺或單跏趺更好,這都是夙世因緣,應一切隨緣,千萬不可勉強,尤其對年歲大的學人而言。關鍵的是座上要“心念耳聞”,於妄念不取不捨;座下不忘觀照。請記住:觀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法門,若要見性,必持觀心!
    另外,不論任何學人,修持中都有業障翻騰的現象,還有就是學人本身體內隱含的病症,在修持中都會發露出來。無論是業障翻騰,還是病根顯露亦都是好事,望仁者不必驚恐和擔心,仁者於座中只管“心念耳聞”如法的修持
                                              (答南通秦居士)
 
觀心,是學佛之重要法門,在拙作《學佛是怎麼一回事》中有“觀心”一節,文雖不多,但是觀心的要領,依之實踐,能有具體的下手方法。今再略告觀心方法,(具體請多參究《般若花》,與“人事磨練”一節一起看)觀心先看自己妄念即回光返照,不取不捨,既不隨它流轉,也不著意遣除,每日起觀數十次,漸漸純熟,妄念也漸漸息下。如此繼續用功,雖然無念或少念,但繼續返觀,此時即由“觀妄”,漸漸轉向“觀真(觀自己真心)”,觀到一念不生,“心空及第歸”。這時雖一念不起,但見聞覺知,了了分明,並不斷滅。此時即是動靜不二,定慧雙修,如明鏡照物,雖鏡體寂然,而諸影了了分明,前者即體、即空、即靜,後者即用、即慧、即動,故觀心的人最後悟心時,體用不二、定慧圓融,動靜一如。據仁者所說是體用、動靜、定慧都未圓融無礙,未能悟入不二法門,也即沒有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故有種種障礙、疑問,如雲:“內觀與心上不著一物,沒有形成統一。”所謂“注意當下”即是叫您默契“無念時的光景”,否則始終是“識神”用事,安能修悟自性?故參禅必須起疑情,而且必須在“話之頭”上起疑,以一念轉萬念,若落入話尾,早已起種種分別,即不能起“參話頭”作用。
    觀心開悟後,一切穿衣吃飯、揚眉瞬目,都成自心的妙用,所謂“妙用”就是雖用而不粘不著,無所掛礙,即體即用,否則依稀仿佛,仍是凡夫境界。
  至於“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這是形容自心徹悟境界,其實既是虛空,又如何粉碎,是一種無義味之語,教人不起分別,若追求其境界,便上當了。《金剛經》說:“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修、無得、無證”,亦即無功用道,八地以上菩薩乃能證此;至於“不除妄想不求真”,蓋我執破後,進破法執之境界,屬始破“牢關”,但“不除妄想”此語亦是妄想,所謂“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尚隔一重關”!
    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古德謂為真實中之真實,蓋“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大悲願力,無以復加矣!
    知於六字洪名,萬分親切,十分難得。此法三根普被,即淺即深,下根之人仗一句洪名,信真願切可以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中根人逐步深入,斷見思煩惱,便可往生方便有余土;如能由生滅入不生滅,由有相到無相,逐漸做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便可破無明見法性,生實報莊嚴土,而成法身大士。到此時即念即觀,即觀即念一句彌陀不離實相,即由持名念佛而入實相念佛,念佛與觀心並無二樣。仁者既然念佛十分相應,便可由念佛入門,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也。應知一切妄念本來幻化不實,故仁者說:“念頭生滅不居,而靜言觀之,則波偃濤泯。”《金剛經》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圓覺經》所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總之,一切妄念如幻如化,若於妄念起時,能不取(不隨之流轉)不捨(不著意遣除,“遣除”之念,亦是妄心)。一切不理,只管念佛,則妄念不消而自消,終到“心空如洗”,得大法樂。
    仁者說:老是在觀照上“通不過”,其實可先以念佛息其妄念;妄念息處,而了了分明,靈光獨耀即是觀照,也即是“平常心”,請仁者試從這裡下手,或可有所把握。如能在本位上透相見性,於生滅心暫歇時,體認此“一念不生,而又靈知不昩”的自心,則當下明悟本來面目,親見此不生不滅之實相,大事因緣,其在斯乎!
    知認識自己,已成熟路,此是根本法門,各宗都不離“觀心”,因觀心才能引出佛性,見到本來面目。但念咒念佛也有掃蕩和轉化之功,交替用之,畢竟妄息而真顯,則受用莫大焉。
    能見能用,著在上面是凡夫,用而不著是聖賢,是般若放光。關鍵即是在粘著與不粘著上。
    當修法至“一念不生,但靈知不昩”,必須自我承當,即是見性,不必懷疑。
    念佛時須心起、口念、耳聽三結合,加上手結定印,三密相應,能使妄念無法插入。
    “寂寂斷見聞”是六祖方便說法,實際上是見聞了了,而不著見聞,因見聞若斷,便成頑空,不能起用。心斷即“心常空空”、“蕩然無住”之義。
    不著即不著空有,不著斷常,乃顯真空,也即一切處無住。事來則應,事去則空,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即此見聞非見聞”也此意也。骧陸公說:“不是不見,不是不聞,見聞了了,不著見聞”。此時即是“性相不二”。
                                            (答深圳崔博居士)
  
仁者在信中所說空明之體驗,希能把握它、認定它、承擔它,並能時時不離“這個”。坐上心念耳聞,靈靈分明。但關鍵還要在坐下,在事相上磨練。做到:“本位不移,起應萬機”。望仁者努力精進,再討個好消息。
                                         (答深圳蓮明居士)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一凜覺,就了知這是本來面目,這點非常重要,必需認識它,古德所謂“識得不為冤”,若於此種境界,不加認識肯定,便永無明心見性的日子。六祖說:“汝等自性是佛,更莫狐疑!”可見明心見性,說易不易,說難不難,毫厘之隔,失之千裡。望仁者注意及之。(總之,要不住不著)
  但這只是初步見性,古人有“大悟一十八,小悟無數次”之說,希望繼續努力,由妄想脫落,至打成一片、能所雙亡,所謂“一超直入如來地(證道歌語)”!生死大事,非同小可,請仁者不可顧慮,也勿得少為足。
                                        (答南通王居士)
 
《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是觀想念佛,從有相下手,歸入無相,理解不清者,易執相成病,其重點在第十六觀,其中說明“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等,宜注意之。總之,信願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亂是要求,往生極樂是目的。故“一心不亂”很重要。
所說的理事,就象一物的二面,理是理性,事是事相,有些人專談理性,而廢棄事相,則理性也不全;同樣,有些人只顧事相,而不顧到理性,則所修也不能得益,所以必須理事圓融、不可執事昧理,也不可執理廢事。若修持名法門,尤須從事入理,因事能帶理,理難獨立。當然明白理性,也是很重要的,從明理性開智慧,一切就好辦。
    皈依自性三寶,即說要明白自己的心性,自性本來明覺,即自性佛寶;自性本具智慧,即自性法寶;自性本來清淨,即自性僧寶,學佛不僅要歸依住持三寶(事相),也要歸依自性三寶(理性),向內而求,處處回光返照自性,才能得益。
“心”與“性”是一,故說“自性”即心本具,即眾生的心與佛的心,同樣具足此靈明覺性,不過佛已明覺,眾生尚迷。(“心”有時作真心解,有時作妄心、識心解,看用處有不同,具體細看《學佛是怎麼一回事》釋心、釋性二節)。
    佛經上說,菩薩要學習五明:一、聲明(言語文字學)二、工巧明(工藝技術)三、醫方明(醫學)四、因明(邏輯倫理學)五、內明(佛學)。《法華經》上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能盡力完成本科課程,很好。學佛的人,必須是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處處奮發向上,自強不息才是。
    修持的目的,主要在於澄清妄想雜念,使自己常覺不迷,(你在這方面已有體會)所以在日常行住坐臥中,(除專心學習外)必須常常放下萬念,使自己常處於空空寂寂的地位;但同時又是明明了了。這種空而明,寂而照,正是自己的“本來境界”,(也叫本來面目)常常這樣做,正是心經上“照見五蘊皆空”的觀照方法,這方法是簡要、實用和徹底的。其它方法,也可借用,如念佛號,不過都要歸到心空智朗的地步。可見修持在刻刻用心提照,不僅是在靜坐中。如能逐步做到隨時心空智朗,這正是高級的靜坐功夫。(具體可參考《靜坐入門》中的“調心”和“觀心”二節)(所以禅宗六祖以“見性”為主,並不主張人們呆坐,總之不可執定。)
    平時待人接物,要做到“和光同俗”、“和而不流”,即雖不戲論,也不孤僻;雖與人和通,也不隨之流浪。若一味“孤高自賞”,也會生障礙。
    貪、嗔、癡煩惱,人人都有,不過有深淺不同。久久修習,自可漸薄。在方法上,調息念與觀心結合,很好。但須有主有助,或先以觀為主,以念為助,今後或以念為主,以觀為助。至純熟後,即念即觀,觀念便合一了。
    觀身不淨等四句,名四念處,對治四種顛倒(以不淨為淨,以受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可常隨境觀察:人我身根都不淨(九想觀);凡所感受, 易生苦感;心念剎那生滅無常;五蘊和合,我不可得。隨時觀察,貪癡漸薄;而生明慧。
仁者一心用功,看了大量經書,作為一個年青佛弟子,讀誦大乘經典,打好教理基礎,十分需要。至於理解“心體”和“自性”,則是更為重要,否則讀經雖多,仍不得要領。所謂“心體”,也叫真如、實相、圓覺,等等,學佛就要證悟這個“本來面目”。你只要能於日常行住坐臥之際,時刻回念返看自己心念,此時但見妄念生滅遷流,如幻不可得,正在此不可得時,卻是靈明空寂,非空非有,不生不滅,這一境界,正是自性的本地風光,但貴認得真,咬得實,常常與此真實相應,這便是見性。大乘經中處處指示,時時透露。如《心經》說:“是諸法(的真)空(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此不生不滅的,正是“心體”。《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息妄,生其心是顯真,所生之心,即是無念心體。《壇經》中六祖教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即指點無念心體。仁者於此等處,能細心參究,則知大乘經典,處處以實相為印,不離實相。如此看經,方有受用處。
“知念是妄,其性不實,即空,非滅後空”,不錯!此“知”字很重要,知念是妄,乃是經過實踐而“證知”,非依稀仿佛之“解知”也。妄性不實,其體本空,譬如明鏡蒙塵,鏡體光明不失,非塵滅後才有光;又如水本是濕性,非波息後才是濕,故曰“非滅後空”。
    法門無量,適應不同根性。一般說來,般若與淨土二門,消業最為迅速,般若即真空,淨土即妙有,空有不二,會入中道實相。  
六祖惠能大師說:“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祈細細領會之。
    人生無常、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學佛法,我們都沒有出路,長劫生死流轉,痛苦實深!您時常追憶過去,考慮未來,這也難免,但只要想過快丟,過而不留,逐步做到離相、無住,與習氣奮斗,自能不斷增長定慧。現寄上《般若花》一冊,前三篇都講到觀心看念,第9篇講念佛法門,請依之修持,久久自能把握自己,妄念漸少,漸歇,則空寂靈明之性體,自然現前了。又觀心念佛下手方法不同,但念寂心空、一心不亂時,歸源都是一樣。
《圓覺經》說:“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這裡:“彼知覺者”,此“者”字是指被智所照的境—即“清淨覺相”。此覺體猶如虛空,廣大無邊。下面“知虛空者”,此“者”字是指能照的智光,即是說,此能照見如虛空的智,也是空華幻相,不可去執取它。雖不執取,但並不是沒有“知覺性”;雖能所兩忘,但智照之體(寂)用(照)依然明明了了,所謂“體用不二,寂照同時”,這正是“淨妙圓覺”的境界,故說:“名為淨覺隨順”。——即人人本具之佛性。
  “心靜”,只是一種定的境界,但不一定認識“自性”。當妄念息落,眼前明明了了,悟知這正是“本來面目”, 這便是“見性”(本來面目)境界,與前只是靜而不悟,相差很遠。我們必須常參這“空空寂寂”而又“靈靈明明”的是什麼?如果明悟,便是“見性”。六祖說:“不見自性,學法無益”。
    由於眾生根性不同,因緣也異,故佛法也無有定法,隨機施教,其中般若、     淨土二門,則是普利人天之二大法門,因佛所說法都是以般若為先導,又多以淨土為歸宿。仁者修觀心法門,即是修般若法門,能觀自心,決可見性,所以佛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又凡學佛,總以見性為主,所謂“不識自心,學法無益”。而觀心正是見性的方便。  
所謂見地,主要是見性——先見到自己本來面目,便有辦法打掃習氣煩惱,未見性前,難免盲修瞎練,故見道而後修道,十分重要。至於先度自己,而後度人,這是常途,但以三法印(無常、無我、寂靜)或實相印為標准,隨分隨力引導別人,並無不可,功德亦不可思議!
    眾生幻業,由心所造,今借自心三密加持之力,以轉化之,即是以幻除幻,最後便如《圓覺經》所說:“諸幻滅盡(心空、法空、空空),覺心不動”矣。
  知仁者現正向“悟性”功夫上著力,很好!當念寂心空,現前卻明明了了的便是。但轉瞬又逝,故要多觀、多修,做到常寂常照。
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莫非是除凡夫執著之病,病愈藥廢,恢復本來天真佛性,才知一切諸法,不論物質和精神,都不離自性而有,都是法身的體現,色空不二,動靜一如,雖起心動念,而不粘不滯,即是自心的妙用,所以說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也。仁者所說:“寂而不斷,了了分明,照而不動,一無所得”,若實證此境界,即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
                                              (答南通錢居士)
 
仁者念因緣難值,欲廣結碩德,以自策進,其志可嘉!是否祈仁者先明本性,打好基礎,似不需多所攀緣,以免影響定慧力。蓋種種佛法,無不從得定開慧中,明悟自性,然後打掃積習,悟後起修,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性,並念佛求生,使即生成辦大事。感仁者之誠,略抒愚衷,互相策進。
仁者於一切境不起分別固好,若能通過修持,認知自性豈不更妙!修至一念不生,而靈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認知心性的火花。
    佛法無有定法,莫非是善巧方便,濟度有情。“泯見”……無我見、人見……實為破煩惱要領,由此進入“我空”、破除“我執”,才有超脫三界之分。
根據某居士的興味,自選出路。不過禅宗能明心見性,固然很高,但悟後尚須起修,破無明,見法性,生死尚不了,故以專修彌陀大法,帶業往生,較為實惠,解決問題。
                                       (答河南李智田居士)
 
仁者目前以修法去妄、明悟自心為主,閱經只要略帶,也不要有意住著文字、言語,因依文作解,分別取捨,反會塞自悟門。閱讀時宜一心恭敬,少加分別,便易與“實相”相應。(若研究,當另作安排,但目前以實修為主)一旦明悟自心,閱經時便了了分明,都成自心注腳。
    只要勇猛堅決,常與自己習氣奮斗,於有礙中忍得過,便能不斷進功。
    只要因緣湊合,條件具備,做正當生意,佛法是允許的(即“八正道”中的“正命”)但不要做菜館酒店殺害生靈等行業。《法華經》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雖不離世間法,但要時時覺悟)。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兩者可並行不悖。若為修福修慧,圓成佛道,而做生意,作為一種方便,功德不可思議。
 時時放下一切,念佛、觀空,可得真實受用。
一切眾生之苦惱,主要是被妄想、執著所纏繞,所謂因惑造業,因業受苦。現學佛法,即是以清淨三業,淨化惑業,明悟本具之靈明覺性,然後由體起用,打掃心垢,消一分業習,顯一分法性,及至力極功純,自能消除煩惑,於境界上作得主,隨緣自在,了生脫死。
關於福慧雙修乃成道之要領,有福無慧,每成下世墮落之因;有慧無福,常有種種障道之緣,故必福慧兼修,始易成就。所謂修慧,主要是以般若為導,通心地,明根本,終至寂照同時,自在無礙。至於修福,凡布施、持戒、孝養父母,讀誦大乘,排難解紛,助人為樂,代人之勞,成人之美,不作諸惡,力行眾善,皆是修福內容。福慧雖似有別,實則圓融不二。因惟有開智慧、成佛道,乃真正無上福德也。
身心皆妄,惟性海湛寂不動,永離生滅去來之相。在修持過程中,自宜保養色身,借俗修真,否則色身不健,亦會影響精進。但應知果能如如不動,真體內充,自有強身保健作用,故宜務本為主,本末兼顧,而不宜本末倒置,為盼!若過於重視保養色身,久則以幻為真,勢必不利於般若慧命。
    身口惡業,能污染自性,學道人應予戒除。古人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為要。並以布施(包括法布施、力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同甘共苦)的四攝法,攝受眾生,使皆大歡喜,安祥度日。
                                            (答河南王智洪居士)
  
 生死大事,非同小可;佛法難聞,願共勉旃!見性悟理,是佛法之要領,依法修定,時時回光返照,於諸妄心不取、不捨、不分別,諸妄若息,不真何待!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時,正是本來面目現前,貴在行住坐臥,打成一片,動靜不二,能所雙忘,正是“照顧本來,不錯用心”,隨緣起用,而不粘不著,“一切法皆是佛法”,豈不隨緣自在乎!
    修心密以悟性,不妨與求生極樂並行。蓋淨宗之“一心不亂”與“淨念相斷”即宗下之“靈光獨耀,心行處滅”。功行至此,則妄念皆成妙有,煩惱即是菩提矣。
凡修持必有過程,小乘只破我執,大乘破我法兩執,《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即是我、法兩空,並空亦空,因“非法”即空也。此種境界,全在努力返照(即念即觀)循序漸進,若能都攝六根,心地融通,自然淨念相繼。
以明見本性為主,打通氣脈等等,乃是一種副產品,六祖說:“唯論見性法,出世破邪宗”也。請於一念不生,靈光獨耀處,體認本來。古德所謂“截斷眾流”,開悟見性,然後悟後保任,打掃習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故知不僅破“我執”,亦需破“法執”、“空執”之重要。
    以順逆境界,陶冶身心,可謂修行人本色,初以順逆境界磨練,繼則“順行逆行天莫測”,可謂善學道者矣。
 古人大事已明,仍有一個“如喪考妣在”,所謂“如喪考妣”者,悟後保任,隨緣起修也。必歷境鍛煉,漸至根塵脫落,尚須打成一片,菩提道長,願與仁者共勉之。
    諸境皆滅,無境依附,即此玄奧,其桶底脫落之先兆乎!我人本具無量光明,與諸佛同體不二,一旦根塵脫落,則菩提心中接佛光,光光互攝,緣起無盡,心佛不二,能所盡忘,雖華嚴境界,亦何多讓,因本來是佛也。但去垢有深淺,光明有大小,既不能不敢承當,也不能得少為足。圓教初住菩薩,即能破無明,見法性,現身百界,八相成道,何況此後層層深進,非凡情可測。
                                              (答遼寧宋世春居士)
 
愚常以為明心見性是學佛之要領,不求明心見性,勢必心外取法,往往成為外道,淨土宗亦並不例外。但此義每多不談,誤導者多。
一切佛法,無非善巧方便,利樂群生,無有定法可說。六字大明咒,亦是三密相應的無相法門,若能得其要領,於一念化空,妄想脫落時,卻不同木石,了了分明,回光薦取,當下認清即是本地風光,即能悟在當下,慶快平生。即使修心中心一、二千座,仍不明悟者比比皆是,實知修而不知悟之失也。仁者悲心懇切,請方便開導之。若定力不足,保任力弱,則仍需修六字大明咒,以增強定力,或念四字彌陀名號,手結法界定印,口念耳聽,萬緣放下,也易得定開慧,而往生淨土,實修心之要領。管見如此,質之高明,以為如何?
                                             (答青島金慨夫居士)
    修心需破三惑,明心見性,明徹本來,除見思煩惱(即貪瞋癡等根本煩惱)證阿羅漢果(相當於圓教七住位),進破八住以上及十行、十回向破塵沙惑證三賢位菩薩。再破無明一品證聖位菩薩,共破十品無明,證聖位菩薩。再破無明一品證“等覺”位,再破一品成妙覺(佛)位。《大乘起信論》作者馬鳴菩薩是八地菩薩,到八地入“不動地”,不久即成等覺菩薩(文殊、普賢、觀音都是等覺菩薩);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共破四十二品無明成妙覺佛。
按愚近年來之修持,除以寂照伏妄外,概以四字名號為主課,行住坐臥以念佛為日課,蓋法界一體,真如無二,一門深入,必有奇應,千佛萬佛理無二致。《文殊所說般若經》雲:“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且《觀無量壽佛經》雲:“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仁者所撰“自度度他(它)簡捷法”,化繁復之念誦,為簡易之說法,創新意圖十分可貴。原來之《中有教授聽, 聞解脫密法》較為繁復,不但在亡者親友中很難找到這樣念誦的善知識,而且時間長達53天,目前多數人很難做到,仁者所撰內容簡化不少。
    佛法本是善巧方便,救度眾生,無有定法可說。且仁者已因此法度諸多人,故總認為此法可給有緣人實施,只要至誠,懇切,在諸佛菩薩的威神和慈悲感召下,在經咒力量的加持下,必能施眾生以無畏,獲得感應和加持。如果有條件的人,亦可依照孫景風居士所譯的法本,依教奉行;有信心者及喜簡的人,則可依照尊撰之法,懇切行之,必能得其利益,決不至有害於人。
                                      (答煙台范業信居士)
    “法門無量誓願學”,以諸佛法藥,濟度眾生,不但任重而道遠,且明白根本,尤為修心要務。一切法門,都是救度含識之方便。《金剛經》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不是有為法)非非法(不是無為法。兩邊不著,也不取中道)”這是什麼?會麼?見性是根本,學佛而不求根本,即成外道。凡弘法利生者,尤為重要。
                                    (致臥龍山普淨寺智正法師)
 
徐恆志居士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選自心燈文庫)
1.2001年4月25日某佛教雜志編者按:最幾年來,台灣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在大陸漸漸傳開,甚至有些佛教團體開始籌資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許多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初學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於對法的尊重,年初,劉東亮居士特將自己得到的一套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寄給徐老恆志先生,請他作判斷。此信即是徐老的答復。
東亮仁者慧席:
   手書敬悉,敬復如下:
   一、承寄之書,我因事忙、年老眼花,未及都看。大致翻閱了一下,覺得平實居士對宗下、淨土、法相都有深入研究。不過整篇書中,充滿-----著目空一切的滋味。凡祖師、大德、仁波且、宗喀巴、智者大師 (判教)等高人都在評點批判之列。盡管不迷信權威,但謙虛沖淡乃人品之美德,所謂“滿招損,謙受益”。特別對月溪法師指斥有加,不是共同探討、互補互益。令人讀後頗為反感。
   二、蕭居士所說明心與見性是兩個階段,明心是明悟自心無所有、不可得,屬於破參開悟階段;而悟後起修,逐步眼見佛性,也即在六塵境界中,歷緣鍛煉,屬於破重關階段。雖界線明確,前進有路,但真正悟證之人定能明確心性不二(出自《華嚴》)。明悟自心無所有、不可得,於不可得處,頓見本性,《楞嚴》所謂“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且體用、空有本來二而不二,真悟心人必不強分為二。
   三、據有人告訴我(書中尚未見到),蕭居士對元音老人所說的“了了靈知”,也批評為是意識作用。如此便將老人所說一舉推翻。按:是靈知還是意識,關鍵在是否有分別。故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而是否有分別,關鍵又在粘與不粘。粘著便是分別,不粘便是無分別——妙用。元音老人《修證心要》上說:我人於不思善、不思惡——前念已滅、後念未起時,雖空寂無念,而非如木石。……既無有亂,亦無有定,隨緣應用,毫無粘滯,即明心見性。又蕭居士評為“常見外道”,因有靈知了了故。有斷、常二見,當然不是佛法。而據元老所說,“空寂無念”,即非“常見”;又說“非如木石”,即非“斷見”;遠離二邊,也不立中道。謂是常見外道,實未深究。本來禅無可說,開口就錯,所以言語文字本非究竟,一有言诠,即乖法體;但真悟性人,也不妨借言語文字橫說豎說,萬變不離其宗。今執言廢旨,實欠睿智。
    四、蕭居士之《無相念佛》一書,在所寄書中,未曾見到,故愚未讀。一句彌陀,本是無相無不相之實相。若究其本,與參話頭本非兩回事,只是下手方法不同。蕭居士傾心極樂,書中評述九品往生情況,極有功德;至於相宗各書,弘法利生者勢在必讀,否則開口就錯,誤導眾生。但當先以心地法門開路——明心見性,實為學佛之要領。法相宗,《華嚴》判為大乘“始教”,與圓教、頓教自有不同,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五、蕭居士說,真心離見聞覺知(妄心)。此說似不全面,也可說“真心不離見聞覺知”,是不即不離。故祖師說:見色聞聲不用聾。《楞嚴》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六祖大師也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因見性明道後,雖無虛妄的六塵境界,但不無真知妙用,所謂從根本智起差別智也。
   至於蕭居士說,判教時不宜以明心即是證別教初住、圓教初地。頗當。作此說者甚謬。因初關破後,進破重關,保任除習,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大有事做,並非一明心,即能證阿羅漢、三賢位及大乘十聖位(圓教初地是十聖初位,能現身百界,八相成道)。
   總的來說,蕭居士是一位有行有解的人,他的書可以作為修證參考,但不能從他的字裡行間求出路。因行起解絕,文字愈繁,去道彌遠,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站穩腳跟,是有智者。至於他的自大狂慢、不夠謙遜之處,應持反對態度。且道在自證,不在多诤。昔聞元音老人在時,有人告訴他蕭的批斥,老人曾一笑置之,不為毀譽所動。此之謂乎!
  復頌
法樂!
  (所寄各書,今後寄還時,是否仍寄北京,望回信時告)
                            愚朽 徐恆志拜書
                            2001年3月9 日
原中華佛教在線按:惠承本站網友翁阿轟代某佛教雜志轉來徐恆志老居士《徐恆志居士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及上平居士之《護法乎?毀法乎?》,特此登載以飨讀者,一切吉祥!  
2.徐恆志老人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的第二封信:2002年6月10日河北。
最幾年來,台灣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在大陸漸漸傳開,甚至有些佛教團體開始籌資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許多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初學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於對法的尊重,年初,劉東亮居士特將自己得到的一套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寄給徐老恆志先生,請他作判斷。徐老的答復本站曾於2001年4月25日以《徐恆志居士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為標題發表,對學人識別蕭平實的錯謬起到了積極作用,最近劉東亮居士又公開了徐老寄給他關於此問題的第二封信件,並通過本站提供給大家。以下就是徐老的第二封信:
東亮仁者慧鑒:
    《無相念佛》和上平居士之批判文章,均已收到、拜讀。 上平居士出於摧邪顯正、救人慧命,為法忘軀地進行抨擊,十分有力,不勝敬仰!下面略敘所感,供仁者參考,實因太忙,未能評述,至為抱歉。
   一,關於無相念佛,蕭先生把“憶佛念佛”作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圭旨,故多次提醒大家不要持佛名號,也不要觀佛形像,要求先拜佛,隨後入於憶想。至於如何離名號、形像而憶想,概念上含糊不清。我覺得全事即理,由口業、身業落謝到意業,使下手有方,否則憶佛易成空話,故《佛說阿彌陀經》以執持名號為方便,使下根人伏惑一心不亂,往生凡聖同居土(李炳南居士說:“‘伏惑’亦能一心不亂”),中上根人往生方便有余土及實報莊嚴土,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今不令持名,便失去了下手方便。且“憶”乃是“別境心所”中的“念”心所,仍非無相,必念極“憶”忘,根塵脫落,才入無相念佛而達實相念佛,證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心佛不二,能所雙忘的境界。但實相念佛,已是禅淨不二,修而證者不多,為適應廣大根器,似不如從持名念佛下手為宜。
    二,蕭先生竭力批評古今大德知識,一個根本原因是對離念靈知無所了知,誤認此“知”即是意識,因此一概斥之為“常見外道”,從此一錯再錯,甘冒天 下之大不韪,其狂慢程度,出人意外。
    其實真心與妄心,如水之與波不一不異,粘著即成意識,脫落即成靈知,且 “本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起信論》說由根本無明起“三細六粗”的枝末無明;唯識也以六識為“分別依”,七識為“染淨依”,八識為“根本依”,互相依存,故說“淵深七浪境為風”,波濤、細浪、微流,行相不同,實為一體,故六識、八識,分而不分。至於離念靈知,唯佛能證,等覺以下,無明未盡。此靈知,或曰“靈知不昧”,黃檗禅師名為“精明本體”,蓮池大師名曰“靈明洞徹”,祖師也叫“靈光獨耀”,其實都是假名。蕭先生慢心未息,思惑未斷,竟然目空一切,令人匪夷所思。又所謂靈知者,靈是體,知是用,非解知、了知、識知,是證後所知。《圓覺經》雲“‘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皆指 “證知”、“妙用”。凡夫著於見聞覺知,粘縛不放,故成為妄;聖人無住生心,無知無不知,故成妙用。故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圭峰禅師說:“但以空寂為自心,勿認幻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故妄想分別,離道彌遠。知讷禅師亦說:“妄心對境有知而知,於順逆境起貪心;真心則無知而知,平懷圓照,異於草木;不生憎愛,故異於妄心。” 又真心無迷悟、能所、先後二元對待諸法,而能善分別。正如《維摩诘所說經》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即印光大師所說:“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
    三,蕭認為“見性”、“聞性”等乃因緣所生法,因此把它們作妄心解,實際上是非因緣、非自然的不生不滅法。《楞嚴經》言之甚詳。祖師門下杜絕名言,應機施教,或曰妙心,虛靈寂照故;或曰無盡燈,照彼迷情故;或曰吹毛劍,截斷根塵故。總之,妙體虛寂,絕諸戲論,但若昧諸名,則觸處成礙,欲益反損。
   四,蕭謂修心必須從第八識下手,其實並非一概。禅宗離心意識參,掀翻八識窠臼,固有可能;而大乘止觀等,皆是從第六意識的慧心所依止淨心修止觀,從流溯源,逐步深入轉為妙觀察智,六七識若轉,五八識則隨之而轉,六祖所謂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管見如此,未必盡當,書奉參考。余不一一。 請諒察。順頌
德健!
                           愚朽  徐恆志合十
                         2001年4月5日清明    
                                   (答石家莊劉東亮居士)
 
一切佛法都是方便,目的在使學者歇下妄想雜念,徹見常住真心,故經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由於各人根性不同,故修法也不一,或從有念入無念,或從有相入無相。
近日既隨息念佛,又回光返照心念,此即觀念雙修,並無不可,吾人妄心流浪,不用種種法對治,欲其安於一處,甚難,甚難。但須知念佛時能口念耳聽,清清楚楚,即寓有觀心作用,即念即觀,即觀即念,觀念合一,定慧雙融,貴在堅持勿見異思遷,勿得少為足,偶覺輕安,也勿自喜,為要。觀心、念佛《般若花》中都已詳說,不再一一。
修淨宗持名法門,重在淨念相繼,轉化煩惱習氣,逐步將進入無相、無念境界,而與實相相應矣。祈精進用功,自強不息。聖賢功夫,全在不動心處著眼,若妄念漸息,則空寂、靈明之境時時現前,豈不快哉!
  觀心與參禅下手方便,略有不同,但開悟見性則一。六祖對惠明說:“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而觀心、參禅都不離“返照”。仁者果能時時證入“頓然無念,卻了了見聞”的光景,正是自性現前,既是“了了見聞”與六祖所呵“念盡除卻”不同,因前者是“正念”、“妙有”,後者是“妄念”、“妄有”,故何須猶豫懷疑!(妄念不能除卻,只是轉化之。如去波覓水,則水也不可得。)
  觀心時提起正念返照昏沉相,這正是以慧照力轉化妄心,有何不可。永嘉大師之偈應為:“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這裡“惺惺”指“了了不昧”(妙有)。“寂寂”指“寂然無念”(真空),也即空有不二,昧此即非真見性者,而落入“妄想”或“無記”中。
  觀心、念佛交互使用,達到同一目的——息妄,完全可以,佛法皆是方便,亦無定法可說。有工作人思考之時,則“覺照”更為適用,此即起用也。
    與仁者通信累年,可謂無語不談,今知仍苦悶彷徨,未入正修,可深浩歉!其病在於不曾老實依法修持,又想修淨,又要觀心,又擬參禅,又欲學密,如此用心,決定難得受用。蓋“法門無量誓願學”,在於會通諸法,利益眾生,豈可於自修中如開雜貨鋪,樣樣俱備,而件件不精。為今之計,實應一門深入,如今既改淨宗隨息念佛,有何不可,因“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一句彌陀提起,一切妄想煩惱,便立即轉化;且此一句佛號,正是自心實相,古人所謂“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實相)”。故在方法上可改變一下:可在清晨趺坐金剛持四字名號(取其簡單緊湊,易於追頂),口念耳聽(不出聲,而用意回顧到這一句佛號)兩手結法界定印,修時萬緣放下,單提一念,此即三密相應之密法,以一句阿彌陀佛為無上密咒,不取於相,念來即掃,掃至無可再掃,便證三昧,得定開慧,見本來面目。其功用與“六字大明咒”、“心中心法”同一旨趣,同一效果。請試以上述三密法修“持名法門”,即改變一下修法,或可進展。淨宗即淺即深,即事即理,不可思議之妙法也。
仁者到處求法,甚至欲多參高僧大德,以為如此便能解我之煩惱乎?此即心外取法,不曾返照心地,如此學佛,何日才得受用!今後必須一面修念佛三昧,逐步轉化妄想,一面要事事、處處,“與自己逆,與自己習氣奮斗”,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於一切有障礙處忍得過,便能進功。
佛堂有條件設之,可以即相證性;無條件不設也不妨,因到處是佛在放光,吾人自不覺耳。禮忏全在心田,心拜心香,皆無不可,偈曰“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記之,記之。
    忍辱: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金剛經》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應常修忍辱波羅密。
    恆順:十大願王中有“恆順眾生”之願。對一切眾生“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恆順眾生,亦應恆順於妻子。
    誠厚:應誠厚待一切人,亦當以誠厚對待妻子。《普賢菩薩行願品》 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處處關心、尊重妻子,互相敬愛,互相幫助,互相諒解,就能平安吉祥。
  慎言:慎言是修德行的一門重要功夫,應處處“敏於事,而慎於言”,在家庭中尤為重要。所謂“禍從口出”,“言多必失”,希多加注意。
    “我慢”乃根本煩惱之一,亦惟有回光返照,及時察覺,以事理二種忏悔之,自可逐步轉化而明達“我空”矣。總之,不論舊業、新殃總在時時覺照,惺惺不昧,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也。
愚見仁者仍可照今所修“隨息金剛持名法”,但:
    1、不念經,則開經偈可不念。
    2、念釋迦佛後,便念“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接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一稱,隨著便吸氣念“阿彌”,呼氣念“陀佛”。(但不能過於著意於呼吸,聽其自然)。
    3、以舌抵上颚,而唇動念佛、無聲,呼吸即不從口出入,而以鼻呼吸為宜。逐步訓練。
    4、坐時背痛、頭痛,時而搖晃,皆氣血不通之象,但因靜坐,氣血欲通而未通,故有痛、酸、搖晃等現象,堅持做去,漸能改變,所謂“病障漸除,舒適慢慢生起,”即是逐步打通氣脈之現象。
    5、念佛號結束,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一稱,功課以簡要為主,功課後能心空無念,無牽掛,無系縛尤為重要。(一切法都要求得定開慧)。忏悔、四弘誓願、回向。這些內容均可放在念佛結束之後。使念佛心力集中。
    6、凡修佛法是否會出毛病,只要看:修後反而粘著、煩惱或系縛即如藥不對症;否則便是當機之法。仁者照此法而修,只要心不執著,勿胡思亂想是可以趨向清淨寂滅的。凡修法以簡要、深入為主,不必太多太雜。(特別貴在堅持,勿三心兩意)。
知能以隨息念佛法門,持之以恆,甚好。凡一切修法總在一門深入,持之以恆。此法既可調息,又可調心,心身二利,座上念可手結定印,用金剛念,兩耳唯聽六字名號無聲之聲,此即三密相應,易入一心。若能從有念入無念,恬淡虛明,即與實相相應,也是禅淨不二的境界。
照上述修法,即是淨心,即是淨土,再加坐後發往生之願,便與極樂相應。“信願”是目標,“心安”(一心)是要求,故經雲,“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故求“心安”,即是取得往生之資格,二而一也。
    “生則決定生”,是說事,念佛人定生極樂四土;“去則實不去”,是說理,自性盡虛空,遍法界,極樂乃自心中之一土,何嘗有去。詳見《般若花》“淨宗講話”。
又人人有此四大幻身,病痛勢所難免。當病痛時,首先要作空華觀,想我此身父母精血和合,生滅代謝,如幻如化,緣生性空,本不可得;若知諸法無我,誰受苦者?同時,以至誠心念阿彌陀佛聖號。應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心佛一如,能所不二。果能心無所著,氣血便得調和,病苦自可減輕。憶昔弘一大師有偈兩首,錄助法喜: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
    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而不服,是謂大錯!
    “頑空”,即“空無”之意,如瓶中無油,便成空瓶。與“斷滅”有類似處,如木石無知,便成斷滅。真性則真空、妙有,二而不二,既不常亦不斷,既不生亦不滅,…體用、寂照、性相、理事,都是不二,故曰不二法門。“無記”是三性之一,即善性、惡性、無記性。無記即不可稱善,也不可稱惡,無可記別,故曰無記,但也能染污自性,如逛公園、作娛樂,既無善惡之心,但也能使自心受到污染。按“法相學”,與第七識相應的叫“有覆無記”——雖非善惡而其性污染;與第八識相應的叫“無覆無記”——既非善惡亦不污染。總之與“斷滅空”不同。仍屬“心所”范圍。與觀照的無分別智,更大不相同,切勿混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所有現象,無不在變化之中,幻化不實,故曰虛妄。至於成佛後,自性具有體、相、用,即三即一,非三非一,因非虛妄之相,是萬德莊嚴之相,故曰“實相”,此實相者,無相,而無不相,無知而無不知,實證後自能了然。
  《圓覺經》說:“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故希精進修持,蓦直持名,妄想息處,便能親證本地風光,獲得佛法真實受用也。然後一切佛理,一切經教,自可了然胸中,當知三藏十二部,莫非自心注腳,關鍵總在認識自性,但得本,就不愁末矣。
應知一切佛法都是方便,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息妄顯真,得定開慧。如果所修之法,能使自己入於一心不亂、清淨安定境界,便是妙法。如不能相應,便可更換。如隨息不相應,便可用“靜聽”佛號的辦法。一般來說,隨息適宜於妄念粗重的人;隨著妄念漸輕,便可改用“靜聽”,口念耳聽,自心喚醒自心,易入念佛三昧。隨息是隨著呼吸自然規律而念佛,目的在易使佛號不斷,此中似不存在“隨得如法”不如法的問題。故仁者可靈活變動,以相應不相應,作為所修之法契機不契機的考驗。經雲“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對法亦不要死執,以免受“法執”之累,您這個“擺不掉這個執著習氣,”正是“法執”啊 !當妄想、執著習氣現前時,應采取不理它,不取它、不捨它的態度,力不足時,要堅毅奮發,並念佛號加持,轉化之,假以時日,自然化於無形矣。
     一切佛法皆是方便,如因病服藥,病愈藥廢。“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也是攝心的一種方便,如能因此攝心,用之有何不可。但此只能用於一時,若心定後,仍執此不放,便成“法執”,反而使心不能入於空寂。觀腳踏蓮花,使引血下降,理也如此,如有心火上炎現象,則不妨方便對治,若無此病,則又何必執此幻相,以為究竟。有相修法,皆用於一時,執則成病,不可不知。特此再寫數行,以為仁者助道。
  “心聲相依,六字分明,專注而念”,此乃下手善巧方便,不會出現流弊。
造成五十種陰魔,全是修證過程中的種種魔事。見性之人,雖明根本,而多生習氣紛然堅固,分別顛倒,“客得其便”,歸根到底乃是“堅固妄想以為其本”。故說“當處禅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仁者目前仍以依法修持為主,一旦妄想消歇,親見此不生滅藏性,依體起用,漸掃魔障,增長智能。若從文字言語中卜度、揣摩而來,乃是識神,非無分別正智也。故目前不必急於從《楞嚴經》上討消息,今後借此印證可也。若本來已徹,照見一切皆幻,而不取不捨,則一切魔事,無奈汝何矣。
    念佛時,自宜攝心專注而念,妄想旋散旋收,旋收旋散,久則漸少而成片,總在專精用功,假以歲月。念佛、念咒時頭痛如裂,是業障翻動,影響血液循環,氣血不通,故而有痛,漸漸自能緩和,業消智朗,自然體氣和平輕安。但攝心專念雖重要,也不要用意太甚,總要“不忘、不助”,任運入道,所謂“巧入無生”。
    攝心而念,實即觀心而念,因“攝”時即寓有“觀”的作用,若觀照不住,便不成為“攝”矣。
    “正統的觀心法本無從何處起觀的”此語正是,心不可得,“處”從何來。但初學人必有所依,才好下手,故或觀腦部,因大腦是意識工具故;或觀心窩以免引血上升,引發病症。但都是一種方便,不必執著。以念佛、咒攝住心念,可見正是妙法,實際上,上面已說,攝時正是觀時,故印光大師有“即觀即念,即念即觀”之說也。
    持咒、念佛乃同一旨趣,目的都是息妄顯真,促使“淨念相繼”。今只靠倒六字音聲,自能逐漸風平浪靜,巧入無生,但總在真實踐履,勿以種種推理代修證證界,當知諸佛菩提,唯證相應。
    觀心方法,動中觀,與靜中照,實是一回事,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時,便打成一片矣。六祖雲:“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故仁者所說“努力觀照,不取不捨,不隨不遣”,是正法。至於經典所說“知幻即離”,“有相皆妄”是觀心過程中之助力,久則由“解知”證入“證知”,定慧等持矣。又修心去妄,原似剝皮,層層去妄,先空“我執”,再空“法執”,最後“空執”也需空去,得光明自在之極樂。此乃功夫必經之過程,故宜少分別考究,多埋頭實干,為要。
    人生、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都是緣生性空,一切無常、無我、無法,平時修法,力與習氣斗爭,妄想脫落時,不生滅的本性,頓然現前,豈不是慶快平生嗎?眾生太苦,佛法難聞,願互相促進,奮發圖強!
世間一切皆因緣和合而有,緣生性空,如幻如化,常作空觀,我空、法空,便能轉煩惱妄想為大光明藏!得佛法真實受用。
人生無常,種種苦惱逼迫身心,只有學佛是唯一出路。修淨土彌陀大法,即坐時手結法界定印,口金剛念彌陀聖號(六個字),兩耳細聽六字,萬緣放下,這叫淨土密宗修法,是身、口、意三密相應,每天早晚各坐1小時左右,能很快定心開慧,平時還須與自己習氣奮斗,行、住、坐、臥不離心空念佛,求生西方,能即生了脫生死,不然六道輪轉,眾生太痛苦了。
信函批語選:
   (一)念佛法門,念到什麼時節便捨去呢?還是一直要念,以保一生了辦生西之願呢?念佛不存在法執問題吧?
   (徐老批語:由功夫深入,可以進入“念而無念”境界,故不必捨去,下根可信願持名,直往西方,上根可進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境界。
   今仁者改弦易轍,決心修持名念佛,甚好!因“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一切法門無非都是善巧方便。念佛之法,先從憶佛念佛下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不但說明下手方法,而且可淺可深,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之時,功夫深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能所雙忘,由於念佛之心,全體即是圓融本體,故不存在法執問題。所以淨土法門,稱為“三根普被”。)
  (二)有居士來探討,“臨命終時,是以清淨心念佛,還是以願心念佛而保生西呢?
    (徐老批語:臨終念佛,是願心,也即是清淨心。無信願不能生西,而一句佛號,是最極清淨故,與真如相應,故多念佛,即能證入無念。)
還有“臨命終時,是只念佛號才可往生嗎?若念咒、觀心等也可往生吧”?
    (徐老批語:臨終時能正念分明,即可往生,但必須有信願力。念咒、觀心,“願”生西方,一樣可生,無願不能生。故藕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首先從理論上講,一切諸佛都證菩提,乃至一切眾生皆修證成佛以後,皆證入廣大圓明之常寂光法身,還同時證圓滿報身佛,此報身佛分二種: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親得受用廣大法樂,安住寂光;二、他受用報身,即為十地菩薩示現圓滿報身,令隨緣進趣無上菩提。其次,需知世界無邊,眾生無邊,現在科學已證實2000億光年以外,尚有銀河外星系,尚有無量無邊世界,所謂華藏世界重重無盡,法華經說,釋迦牟尼佛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而仍有廣大眾生六道流轉,可見十方世界眾生無邊,若皆修行證道,一一成佛,此實“匪易所思”。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諸佛“多維”空間的事相,豈凡夫所能盡知和妄測。故圓覺經雲:“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故請仁者對這些問題今後暫放一邊,因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故,不必妄加測度,以增業累,果能三覺圓滿,竟成妙道,則慧眼洞徹,法界圓明,必然無疑不釋矣。
    二位比丘尼師,出於慈悲利生,教你改正修法,固很難得,但其所說,並不妥切。當知一切佛法,皆是方便,隨不同根性,修不同法門,作不同行持,功夫純熟則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逐步打成一片,在淨宗叫“淨念相繼”,在禅宗叫“寂照現前”,所以修法並不拘一定形式,但初心學人都從靜坐下手,較易得力,因靜中,心力容易集中,萬緣也易放下,故動中念佛拜佛固好,靜中一心持念更好。“胡亂打坐,要神經錯亂”,這是對不明修法或修丹田氣功,大小周天之類,不明心性狀態,錯亂用心,或著相而求者說。仁者用功有年,何至因靜坐而神經失常,故說法、修法必須對機對症,不能固執一方,以應萬病,“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仁者腳跟未穩,妄心未伏,正知正見未開故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修學者之大病,切宜注意。又說您有宿冤糾纏,當知更是著相取境,而不知返觀自心。我們無始以來,誰無宿冤,其實所謂宿冤即是無始以來所作“業障”,故要念佛、禮拜、忏悔、發願,若能刻苦修法,妄想脫落,則一切業障,本來是空,只因妄執不捨,認妄作真,自尋苦惱,妄想內魔不消,很易招致外魔,豈不冤枉可憐!故希您一心依法修持,並常與習氣奮斗(過去已說很多),待妄念消落,則真心現前,一切煩惱、業障皆化為大光明藏矣。若聽二尼師之說做佛事,度冤主,自心不安,外境又來,弄得彷徨忙亂,無事生非,真是極大可憐!
    做佛事,種善根,固是好事,但無錢何必勉強,一切福樂,都出自本人心地,心地狂亂,求佛何益?不能存錢等說,更是荒謬無智,當知各人雖有各自的發展規律——命運,但“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故應知命、安命,更應“立命”,立命之要,更在學佛法,明心地——因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五祖告六祖語)
一切妄想煩惱,都由虛妄分別、執著所引起,而分別執著又是因不明自性本空,以致外被境轉,內被習牽,遂致妄想顛倒,不能自拔。故學佛之人,應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為要領,否則縱有修持,難以究竟。一切佛法種種方便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息妄心、顯真性,真性既顯,於一切事物、一切境界,過而不留,接而不染,定慧圓明,便能獲得自在解脫和真實受用。凡修心,功夫得力,第八識中習氣翻出益多,此即內魔,內心散亂也可引起外魔,故以淨心空念為主,心空境寂,諸魔齊退。《楞嚴》所說五十種陰魔,莫非是習氣的顯現,故經說:“當處禅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故不必恐懼、顧慮。
大仙、巫婆等人更不可親近,此輩人自心未明,著相取境入於迷信顛倒,以盲引盲,隨而學之,無有不苦上加苦者。當知修心以無住、無相、無念為總要領,《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等,皆闡此旨,宜引起注意。《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心經》要領,通過智慧觀照,證知身心都是因緣所生,條件組合,並無自性,空而不著,自然能解脫一切苦厄。您今日種種苦惱,正是心念不空之故,所以古德說:“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什麼“冷氣”、請天地、說是菩薩轉世等等,切勿輕信,徒增痛苦,真正聖賢無不謙虛謹慎,自強不息)。
    修法時能盤坐固好,不能盤坐,就改為散盤,也無妨。趺坐只是一時借用之法,用於一時,待定力逐步增加後,要行、住、坐、臥都能觀照,才是正修。
學佛全在“成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種種法門,莫非度生之方便,隨機施教,並無定法,一言半句,等沾法益。
一切法都是佛法,世間事情都可以做,但不要執著,心空自在。一切法皆是佛法,舉手低頭不離佛性,所以行動不離佛性。煩惱本空,惟有一切放下才能得大自在。
修心重要不忘“觀心”,“觀心”是觀心法門,觀一切法皆如幻象,《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圓覺經》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主要是多觀,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打成一片便得受用。
                                           (答保定胡智金居士)
 
所謂的“明心見性”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同時亦“非空非有”。這“一念不生”而又“非空非有”並“了了分明”之覺性,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叫見性。仁者平時的行、住、坐、臥應時時觀照。並時時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仁者,這個無所住的“心“是什麼心?請參之!
  仁者能持名念佛很好,“持名念佛”是三根普被的殊勝法門。如仁者能一門深入,腳踏實地,淨續相連,打成一片,從而達到念佛三昩,即實相念佛,那就是“花開見佛”了。努力!努力! 望仁者能在學佛的道路上“依教奉行,早證菩提”,奮發向上,自強不息! 隨信寄去一冊《念佛大圓滿》供參用。
    修法貴在一門深入,多閱一些教理書籍也很重要,因要“通宗通教”嘛,但應以自己專修的法門為主。望發奮努力,自強不息,早證菩提,普度眾生!
做保任功夫。即:念而無住、了了分明。“法身邊”即:知見錯誤,“法身正位”即:行道正位、知見正確。“法身向上”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破“初關”為認識心性即打開本來;破重關為做保任功夫;破牢關就是達到桶底脫落,徹悟本來,圓證菩提了。
  所謂的“末後句”就是無句之意。
                                           (答河北許洪亮居士)
 
“觀心”是佛法的根本法門,常觀自己心念,妄想來時,不取不捨,逐步自能轉化一切煩惱,逐步入於無念境界,而徹見自性。《般若花》“觀心”及“人事磨練”,二節文章,文字不多,但每句都很重要,請細細體會。
1、“觀”即是“看”,也可理解為“注意”,注意時即是“觀念”時,但必須注意,觀時不起分別心,久久妄想由減少到脫落,此時一念不生,但了了分明,不是斷滅、頑空,便叫明心見性。
2、一般打坐用制心一處,萬法歸一辦法,到萬法歸一時尚須一歸於空,故往往不能直下見性。我所說是直下返妄歸真,能徹悟自心本來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自性;觀心即能引出心性——明心見性。   
什麼也不想,只是“靜”,不是“定”。定能開智慧,故說戒、定、慧三學。靜與動相對,仍是二元對待分別,不是究竟,這是二者質的不同;當然定和靜亦可通用,如“禅那”也叫 “靜慮”,文字無有定法,能明白其本質即可。
  3、所說出現如忽兮恍兮感覺,仍屬於業識分別范圍,故修心先以體悟本心為要領,以得定開慧為宗旨,以一門深入(如仁者之觀心)為方法,待心地明白,再打掃習氣,成就菩提。
  4、觀心逐步深入,第八識習氣翻出甚多(此是進步),若自無把握,便應念佛、念咒,作為助行,業習消除便平安無事。
 仁者宜先修“觀心”法,禅宗六祖說:“各自觀心,自見本性。”五祖對六祖也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祈仁者一心觀照,久必得益。(修此法,即是“般若波羅密多”), 余請參考《般若花》。精進觀心,必有受用。
“觀心”時能感到妄念漸少,正是進步。至於無聊的感覺,孤寂而無依,乃不能時常起觀之故,如能隨時提起正覺——寂然不動,而了了分明,做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則進趣有路,不至有孤寂、無聊之感!
                                        (答保定賈延居士)
 
一切佛法皆是善巧方便,只要能修至妄想脫落,但靈知不昩,即是當人本具佛性、本來面目,能有此認識,即具無上福德因緣,至此“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經》)矣。
修六字大明咒也是密法中簡要而效果顯著之法,可以一直修下去,直至得定開慧,妄想脫落,然後明白本性,悟後起修,打掃習氣;也可悟後轉修淨土法門,以期即生解脫,徑生西方。
《中有成就秘笈》乃人生最後救度之法,一般說來,應於生前精勤修持,自救解脫。中陰救度首先要有善知識講述,時間又長,機遇難逢,力求此生明悟自性,悟後起修,打掃積習,背塵合覺,實系正道,故仁者暫放此書,研習《修證心要》等,很好!
羅漢屬於小乘,了三界生死,但以大乘究竟之義視之,可劃入外道范圍,96外道中,包括小乘在內,因小乘教,不了義,不徹底,故視為外道。
  菩薩修行有五十二位,其中有十地,《華嚴經》評說其行相。所詢五地,可能指十地中之第五地,第五地並無專門意義。(煩惱粗細叫“五住”)。十地境界很高,已破無明,見法身,入菩薩上乘位。
    “地”是修行階位之一種,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漏”即煩惱,如器有漏,不能盛水,無漏即是無煩惱。煩惱有6種根本煩惱,20種隨煩惱,有關法相的書,專門研究這方面。
    打坐間期,“沒有境界是最好境界”,這句話,非常重要,一切見光見佛,有色聞聲,皆是幻象,皆是不真實的,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修至身心消失,萬法化空是好事,這是“真空”,但萬法化空,身心脫落時,靈知了了時,才是“見性”景象,此靈知了了,也即了了分明,也叫靈光獨耀。此乃妙有。真空必具妙有,真空妙有圓融無礙,方是自性本來面目,方名“見性”。仁者必須有此認識,有此體會,方是開悟;所謂開悟,即是“明白”,明白自性,即此了了靈知而一念不生者是,否則容易落入“頑空”,“斷滅空”境界,是外道所證,非大乘見性也。請以此自驗,必能知其是否。
  “爆炸”等非人人都有,雖是業障消除現象,但未必見性,故不必以此為是。總之,仁者能埋頭苦干,虛心印證,明心見性不遠矣。妄想息處,本性現前,然後悟後繼續進修,打掃無始來的習氣,(即破重關)消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必有了生脫死,大快所懷之日,繼續戰斗,打好基礎,不勝企仰之至!《隨筆》一冊,不知曾帶給您否,我已忘記,另郵寄一冊,不少地方,可作參考。
自性之體是真空,自性之用是妙有,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空有不二,體用一如,權名“自性”也。
夢是第六“獨頭意識”,五官休息,它尚在活動,故名“獨頭”,很難控制。只要夢中不顛倒驚恐,一般的做事,有條理或正念分明,勿顛倒迷妄就好;但功夫到家,夢中能作得主,或夢中能常起觀,不致流浪忘返,那就更好。孔子曰:“吾不復夢見周公”,聖人也如此,可見正當活動之夢,不礙用功,今後可趨入正智了了境界,也即寢寐一如,假以歲月,必有證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用功之人往往由於功夫認真使八識田中昏沉、煩惱、習氣被逼翻出,或心生煩悶,或心念飄動,或無事而生煩惱,這些其實是進步現象,凡用功真切而習氣翻動,不管心亂或心定都是進步現象,不必懷疑。一旦定力增加,自然步入佳境。“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但用力不宜過猛,但事耕耘,不問收獲,庶乎可矣。
    妄念不要急於消滅,有時越修越多,乃第八識種子之翻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是進步現象,請勿認為退步,而且更須處處與習氣作斗爭,反其道而行之,進步更快,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總之,妄念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一味不理、不取亦不捨,自然太平無事。
仁者所遇境界:如“涼水漫頭,脫落下來”。而又靈知了了,不起分別。如果脫落的是妄想分別,達到“一念不生,而又靈知不昩,了了分明”,這正是本來真心出現境界,必須認清識透,自我默契,自我認識,一把抓住(認透)便能永遠不忘,但個中著不得絲毫分別,即是頓悟本來面目。但每每轉瞬雜念又起,故須多修多觀,時時放下萬緣,回光返照,便可由生轉熟,逐步達到二六時中不離這個(本來面目)。若執著於“涼水”,執著於感覺,則又不是,此中“差以毫厘,失之千裡”,祈仁者留意矣。
  又見性境界,雖屬頓悟,其中亦有深淺之別,古人所謂:“大悟一十八,小悟無數次”,仁者所得亦是無數次中的一次,祝繼續努力,埋頭前進,望見“本來家捨”不遠矣。但須知本來未出家門一步。仁者能珍重此番因緣,亦是多生福德因緣所致,我不過旁敲側擊而已,珍重、珍重。
見性學道,知已有五六次同樣感受,雖有感受,但切勿著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此語,需時時體會而默契之。見性開悟,只是見道,見道後,須“悟後起修”,時時在事上磨煉,處處與自己逆,與自己反對,才是真修,否則仍是“隨境流轉”,生死顛倒,願仁者從此著力,不難徹見本地風光也。《金剛經》可以印心,語語精妙,亦不急於在文字上求解,水到渠成。綿密保護它,總在時時用心觀心,回光返照,即古人所謂“保任”也。
但事耕耘,不問收獲,必能卓有成就,祝勇猛精進,日進於道。常與自己習氣斗爭,進步必快。
    明心見性後,僅是開悟,還未證到自性,也未了生死,必須悟後起修,徹證自性,逐步才能成佛,故悟後必須歷經磨煉,去除習氣,(貪、嗔、癡、慢、疑)斷見思惑,成阿羅漢,再往上升,成菩薩成佛,所以悟後起修,主要是除習氣,斷除煩惱,念咒、念佛都是方便,明心見性後,不打坐也可以,主要是煉心、觀心。
                                        (答石家莊張孝謙居士)
 
修心問題,文字不易講清,屆時大家面談。總之,佛法重點在心,修心重點在“觀”。返觀妄心生滅不可得,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就能悟到不生不滅的無住本性。佛法不在多,一門深入,妄心息處,即見本來自性。
                                         (答廣西勞文成居士)
 
所謂“人天路上作福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令堂大人高年多福,仍需經常請其一心多稱佛號,經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況多念之乎!且生前多念佛號,臨終善根發露,必能強者先牽,正念現前。凡臨終正念不失,對世間一切了無留戀者,必生淨土。
驚悉令堂大人撒手西歸,深為悼念,愚即在佛前代為念佛回向,祝願仗此念佛功德,使蓮品增上,永出三界,成就無上菩提!根據令堂大人臨終前後情況,甚為吉祥:
  1、能日夜高聲念  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名號,常請諸聖眾在她身邊;
2、斷氣時無人在旁干擾,讓老人家安祥西歸,心不散亂。(如親屬在旁,難免動情悲泣,會影響她一心求生)
3、16小時後身體更衣尚屬柔軟;
4、發現後大家輪流念佛,此時中陰身,聞佛號聲便得一心西馳,得到加持;
5、在七七期間,誠心做了不少佛事,廣修供養,必能使存亡兩利,有助於蓮品增上,早證無生。
綜此幾點,已說明老人家具備了往生條件。且臨終時,只要心有佛念,無人干擾,正念分明,即使一念、十念也能往生淨土,況令堂住近慈居,實際上等於閉關專修二個多月,福德因緣,實是不可思議,生時不離三寶,殁後必生佛國。仁等孝思不匮,盡心盡力,實是難能可貴,從此更可安心學佛,脫離六道生死之苦了。
 至於某居士,能勸人念佛、信佛,皈依三寶,確實做了不少好事,但所說神通之事,只能作為參考,真有神通者,一般不肯輕易顯露,其所說老母親仍在仙道修行,以老人家行原來說,雖也合乎情理,但往生西方,也並非難事,只要信願具足,臨終正念分明,即可往生,蒙佛慈悲攝受。又某居士說,半年後帶您去“觀夢”,可與老母對話,既已托生仙道。豈有效世間靈鬼附體“觀夢”、“扶乩”等事,此等屬於外道邪妄知見,幸勿輕信,致偏離佛法正道,而入迷妄顛倒,著相取境之迷途,為禱!
 學佛人以離苦得樂、得定開慧、明悟心性、成就菩提、了生脫死為要領,此外凡無益出世,生滅虛妄之法,均宜避免。某居士搞預測、看病、看風水等,皆是生滅無常之法,不是佛法,但一般人不懂佛法要義,往往著相取境,為生滅境界所誤,實甚可惜!凡遇真修行的人,可以直言相告,勸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勿搞旁門邪道。
仁者誦持《金剛經》三年余,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有所體會,此經是般若要典,誦持者要求心上於一切法無住無著,不但無我相、無法相,也要求無非法相,也即是空我、空法、空空,故是成佛淨心要典,“為法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又此經前十六品說“不取於相(起用),後十六品說“如如不動”(證體),所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能領悟其義,便能無障無礙,得大自在!祈仁者口誦心行,此常返照本性,果能心空、意淨,心無掛礙,便能得佛法的無比受用!至於所念各經,皆無不可,總以念後心地清涼,道念增盛為妙,如時間過長,反而成為負擔,心生急躁,或有任務觀點,於心不安,則可適當減少,似宜以《彌陀經》、《金剛經》、大悲咒、回向淨土為日課,即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願與仁者共勉之。(《地藏經》也可幾天念一部,作為日課以外的作業。)
                                             (致臥答陸曉先居士)
   
    突然一切消失,只剩了了靈知,此時即是定相初現,當知這個一切消失,妄想暫時脫落,但又靈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仁者的本來面目、本具自性,但多生妄習之故,時短而力少,但這正是親見實相的開端,從此以法繼續前進。真如實相便可時時現前,力量逐漸增大,寂照境界法爾現前。但目前似以一心打坐修定為主,於日常遇境逢緣,不忘練心,即所謂上座修定,下座修慧,定慧結合,寂照現前。遇事便能不粘不著,解脫自在,豈不慶快平生乎!
仁者能“看著念頭而不流浪”,此“看”,此“知流浪不流浪”,正是觀照的功能。《圓覺經》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正是“證知”,而非“解知”,若非回光返照,就不能知流浪。
    上空一聲爆炸,不是見性,這是心理上的統一集中影響到腦部和生理的變化,但也是業障消落現象。凡修坐到萬物化空,寂然不動,但又是靈知不昧,不斷見聞,非同木石,正當此時,即是自性的本來面目、本來風光,但都是出於自然,水到渠成,不能硬求,求亦無用。
    《金剛經》、《壇經》、《圓覺經》…都是與見性有關的書。《金剛經》的“此法無實無虛”,此法即真如之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是“無實”;“於法不說斷滅相”、“一切法皆是佛法,”故是“無虛”。此經句,說自心實相,若能邊修邊讀,理事不二,必能迅述體會,親見自性。所說,仁者能“心空悠悠,不藏一物,寬寬坦坦,現現成成,輕松自在。”這正是道人榜樣,所謂“平常心就是道”。如此下去,寧不慶快平生乎!
    總之,坐至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時,正是靈知現前,回光拈取,認清本來,徹悟自心,這在禅宗叫明心見性,也即淨土宗的“淨念相繼”。然後歷境練心,在動靜中、境界中打成一片,返妄歸真,才知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妄想也即是妙用,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剛經》)。
  念佛之人,雖很用功,然依然分別痛苦,原因是妄想執著沒有化除,處處隨境流轉不能做主,也是力量沒有用在刀口上的一種表現。
  佛有四眾弟子,在家二眾,也可能成為佛法接班人,如維摩诘,龐居士,傅大士都是在家人,何得輕視之,至於成就的人少,仍末法時代現象,故淨土法門是目前帶業往生唯一辦法。
 “粘即是執。凡事放不下,糾纏不清,即是執著,亦即是粘,故佛法重在解粘去縛。
  “心無染著“即是離念,亦是心無掛礙。一有念起,即隨境流轉,故流浪和無染者,正好相反,因不染著,即不流浪也。故學佛以處處作得主為主要,流浪失主,自心顛倒,實為世間第一等苦人。
  佛性盡虛空,遍法界,正像電磁波,無處不遍。若覺得太廣了,仍是凡人情見,當知真如無時間相、空間相,時間、空間莫非是人的妄想所現,此即是“唯識”境界。佛性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超情離見,不能以凡情卜度衡量。《楞嚴經》說,“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點片雲點太清裡。”可見非凡情所測,仁者能理解更好,若不能理解,旦勤於修正,自能有親見實相,廣大不可思議之一日。
  所謂打成一片,一方面與佛菩薩的法身打成一片,即菩提心中接佛光;一方面,不斷清除無狀習染使自性功夫逐步打成一片,想到一切皆幻,便渾身輕松,便說明一切唯心造。能時時警惕,保持無念狀態,亦是打成一片的重要功夫。至於舉心動念,《地藏經》雲:“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故一念之微,便可影響吉凶禍福,乃至命運造化,“本來現現成成,一思便執著了,”說得很好,但現現成成仍需觀照,不是放任自流。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故萬念放下,則靈明覺性自然出現,不加思索而隨緣應付,此即靈知,一著意識,便又不是,總之不藏一物,放下又放下做到寂寂而惺惺,便是最大受用處。
  心空即妄想轉為清淨心,亦即真如,“氣閒”即是“心平氣和”的氣,心能空則氣自和,自閒,能應付一切而行所無事了。
  無分別即寂靜,有是非人我,長短高下、遠近等,都是凡去分別心。萬念放下心不分別時,靈知不昧、靈光獨耀時,即是佛的境界,可惜凡夫覺而不常,故要多修,以瑧圓滿。
  寂照現前,便是靈光獨耀,便是靈知不昧,是否寂照,看是否安定不動,而觀照分明,若無想空,斷滅空,則不一定是“寂照”,定慧功深,自能了了自知!
  “說來說去就這麼點事,”這事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親證實相。——證見不生不滅的真實相。
  “觀心”,觀即是看,心即是念頭,“觀心”就是“看念頭”,時時放下一切,回頭返看自己的生滅妄心,不取(不隨之流浪),不捨(也不著意捨掉)逐步自能息妄顯真,得大受用。
  仁者已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切勿執著於境。紅光、黃光混在一起感覺達到高峰,都是好事,但不宜粘著,有時也是氣血打通的現象。總之,不理不著、不喜不驚,逐步猶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才好。
  心無掛礙,和習氣徹底決裂,是大事因緣,但願仁者畢竟成就大事,徹證光壽無量之妙性。
  觀心方法初觀之人,所觀之念,是妄境,而能觀者也是妄心,逐步深入,具足定慧力量,則妄境脫落,而能觀之妄心,也隨之俱化,入於空寂靈明之境,此時便以初步了能觀妄心為境,轉能為所,而以般若智慧為能觀,長期寂而照,照而寂,便自然進入為所觀之境,能所雙忘的寂照境界;既無能所,則寂照同時,任運徹見本來圓明之體性,即謂之明心見性,故天台宗講觀,能觀所觀有二重能所,仁者不妨知其理趣,在實修時不必作如此分別,以免反而心不能定,所謂“行起解絕”。
  “惺惺寂寂”即是如來境界,但有粗細不同,《金剛經》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但如此 ,此時舉手低頭穿衣吃飯,迎賓送客都是佛法,因都不離自性之運作。但凡夫遇事即粘,處處掛礙,聖人不粘不著,自在無礙,故粘於不粘,實是凡聖的分界處。
    煩惱本空、本幻,世人著於塵境,看不破,放不下,故名曰迷,所謂“無事生非”,也叫“庸人自擾”。仁者今能,有空就恢復觀照,正念分別,如如不動,是人生最大的受用。禅宗行人常常是“饑來吃飯困來眠,”正是“無心於事,於事無心”的境界,平平常常,自由自在,以至了脫生死,成就佛道。
  “不見本性,誓不罷休”好一個有志氣的人,有志者事竟成,何況您本來是佛,六祖說:“更莫狐疑”!打座,莫非是見性的手段,實際上穿衣吃飯,舉足下足,盡是般若放光,古人雲:“青青翠行,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乃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性相雙運、理事不二。
  座上境界,不管是光是佛,是色是聲,不理不著,為第一妙法,古人所謂“魔來魔斬,佛來佛斬。”《楞嚴經》說:“不作聖解,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凡修行人,故須注意及之。
    修心本來無修,又何妨照修,不以有心修不以無心修,名曰“修心”,惟願心心相印,同趨菩提。
    迷時意識是壞東西,悟時意識是自性起用,故六祖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什麼都沒有了,就是妙明真心”。六祖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大悟。“應無所住”就是“什麼都沒有”,而生其心就是妙明真心,故此語為《金剛經》的“要眼”。
    本性並不神秘,本來清淨,本來如此,這是您用功修法的成就,否則要明心見性,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迷時,“踏破鐵鞋無覓處”,悟時,“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妄想就是妙用,”因念而無住故,有住即成凡夫,所以要“用而不著”,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
    “觀心”是從觀妄想下於,到妄想不起,仍觀照分明,即曰是“妙用”,也即《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照見。
    仁者既明本來,正需悟後起修,在種種事境上(六塵、五欲、三毒)磨練,勿得少為足則成佛有份矣。修心過程,大都是妄念是由多到少,由粗到細。諸佛,菩薩無明斷故,便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功夫實無止境!皆仁者一已之力也,與我何關,我不過是“增上緣”,正因還在您的本身!
  “眾生無盡,煩惱亦無量,都引導自身走上煩惱之路”;而明悟之人,則一切障累,莫非大光明藏,此證為智者言了也!
    諸佛菩薩無明斷故,便現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明斷是根本智,三身等是後得智。我們目前主要斷見思惑(即貪顛癡,色聲香味觸法…)見境無心,便是功夫。破無明是法身大士境界,目前先斷見思惑,才能出分段生死。仁者但寂寂常照,遇財色名食等不動於心。出生死有份矣。要知見思惑斷掉,即阿羅漢境界,破無明是大菩薩境界,行了不息總有到家之日。切勿求神通變化,否則心有所求,執境便違道。“終日惺惺寂寂,平平淡淡,無修而修,”功夫到家,歸家穩坐。修心要領,盡於是矣。
    目前用功,在種種境界前逐漸自能把握,能做得主,去了生死不遠矣。佛法不離世間法,但不粘著於世間,世情淡一分,則了生死近一分,吾輩共勉之。不流浪也有程度深淺之不同,夢中境界,大都是中陰身境界,今後去處不難明了。總之經雲:“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淨心為學佛主旨,不掛礙是學佛受用,如能“照見五蘊皆空”(我空、法空)便能“度一切苦厄。”
    人生無常,幻化性空,若能了“我空”,則一切煩惱,皆化為大光明藏矣!
    無明有“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二種,枝末無明即貪真癡慢疑;根本無明也名“無始無明”。是癡迷悟鈍,障復自性。迷是無明,悟了即是本性,好比波浪停下來,就是水。其表現形式“粗的就是貪瞋癡,細的就是‘“無明”。自性迷即成無明。悟即恢復自性。無明與自信的分別,就在於“迷悟”。也是執著與放下的區別。一念執著,便迷妄顛倒;一念放下,便放下自在。也是粗惑(貪瞋癡)和細惑(根本無明)的關系。阿羅漢斷粗感,菩薩才能斷細惑。
不跟念頭跑,遇境不動,即成無漏智,“漏”即煩惱,“無漏”即是沒有煩惱,而成智慧,修道成功,則無漏智自爾現前。
    所謂境界隨時有變化,因習氣種子在內翻動,螺旋形前進,不是一超直入。所謂於事無心,於心無事,才能真得受用,若動靜寤寐不二,則是打成一片,那時理事亦不二了。
宇宙萬物盡在我中,這是“大我”境界,從前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就是此意,修心至妄想脫落時,妄盡真顯,才算打成一片,但也有深淺,粗細種種差別,不是一磋而蹴。
修心不要有著眼點,也不要落在裡程碑上,一有落著,便能障道,“知而不著,才能歸家穩坐”,此語不錯。總之功夫沒有止境,但事耕耘而已。
觀心總在時時凜覺,每日想到就觀,至少數十次。具體方法,請參考《般若花》“學佛是怎麼回事”中“觀心”一節,包括“人事磨練”都十分重要。觀之純熟,便不至走失了。
自性本來平平常常,古人所謂“平常心就是道”,它雖平常,可是與平常凡夫的心不一樣,其間分別是粘與不粘,掛礙與不掛礙,散亂與凝定,智慧與愚癡等等差別,“內心隱藏著一種祈盼”這祈盼正是生死、障道之根,放下、速放下、也放下,才能相應。解悟,是停留在依稀仿佛的知解上,而見聞覺知,都是生死,證悟則是現量親證,親見此無實無虛,非空非有,不來不去的自性,但與切莫又落語句上,總之心空,放下,才能相應。功夫到家時,時時覺照,即是不修而修,嚴格地說,有修即落在“有為法”上,真是輕不得,重不得,心領神會,在乎智者。
離相是佛,無分別是佛,……這些都是同一境界的不同說法,“簡單得和平常一樣”這才叫本來面目。古人說:“但復本來性 ,更無一法新”。但流浪與有把握,定力與散亂,畢竟不同!
見思惑,即粗的惑,也即貪嗔癡慢疑遇財色名食種種的境界,能寂然不動,不生貪著,即是斷見思惑,雖是粗惑,斷也不易,靠長期磨練,否則隨境流浪,即是生死。
    弘法利生,必須隨分隨力,功夫到時,便能隨緣自在,於觀機、施法都能得其妙處,隨緣利生。
  所謂“輕不得,重不得”這是形容做功夫的情況,輕了則不得力,重了又落在有為意識上,學者既不能有心修法(這是指修持有一定基礎的人)(恐落在意識分別)又不能漫不經意(恐放松懈怠)故有此語也。
  平常心是道,即體即用,體用不二,因平常心即實相心,實相心自有觀照妙用,故說即體即用,也即惺惺,寂寂,二而不二。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輕微的嗡嗡聲,與實相無關,不要上當,一切不理,自然無事。(可能是心理影響生理的一種反映)觀照是在心地空淨、光明上,不在渾身酥麻上,嗡嗡聲可能亦是逼出八識田中種子的現行,一切好壞,動靜以不理為是,“五色光環放光,全身過電樣抖動”都是幻覺幻像,過了此關才能心地太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相皆妄”牢記此語,不致步入歧途!您能知一切“緣生性空”自然放下。
  “一念不生,心無掛礙”是人生最大受用,也是學佛的主要目標,當前主要修法,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打成一片,其主要作用是以寂照化習氣,即禅宗所謂“保、任”,也即是破“重關”。習氣很多,時間也很長,但事耕耘,不問收獲,必有到家之日,有時要耐心等待,不能心急,習氣的消落,真如的圓成,有一定過程。
  寂照功夫,目前不能放松,時時警惕,回光返照,一失覺照,便易回到煩惱痛苦的境地,故學佛人到能覺照時,便一心做“寂而常照”功夫。但此覺照也是隨功夫而進展,有時仍有迷惘,有時則能“不觀而觀”,進退、得失是螺旋上升的,只要徹見本性,使不至退失,故見性為學佛要領。總之,注意不使“失照”。
  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錯,正是心閒氣和,輕松自在境界,這“言語道斷”即不可議,“心行處滅”即不可思,既不可議,又不可思,而又靈知不昧,不粘縛,不斷滅,這是什麼?可以大悟矣。又不可思議即“應無所住”,靈知不昧,即“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中的要領,前者說空,後者說有,而空有同時體用不二,回光一照,萬德斯備!又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說空,而“有”在其中矣,為什麼說“空有同時呢”?若只說“空”是小乘偏空,也可能成斷見外道,若只說“有”是易成常見外道;故佛說,斷常二見中可以分成62見也。故不能只說一邊。又《圓覺經》說:“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功夫漸進,自然入於“無照無不照”境地,可見“時時觀照,不使流失”也仍是有功可用,逐步將進入無修、無得、無證境界,所謂“無所得時這麼得”也不是斷滅,將有更大的受用!
  佛法無多子,只是轉化“妄想、執著”,妄息則真顯無功之功,法爾現前。《金剛經》說:“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有他哉!
妄想習氣不能轉化,心多掛礙,是人生最大痛苦,故學佛以轉化,掃蕩妄想習氣為主要目的。而轉化和掃蕩,只有靠念咒、念佛或觀照自心才能達到,故修持雖是無修,但又不能不修也。
所謂“正行”即依正知正見而修心地法門;以明心見性為主要目標,識本心、悟緣生,依戒定慧為基礎,修無相、無住、無念之行,都是正行。
    《金剛經》說:“無有少法可得”,正是“但復本來性,更無一法新”。
刻苦自勵,既遇困難,逆境不自退墮,堅毅奮發,自強不息,自我教育,自我勉勵。能行住坐臥不離觀照,是真能刻苦自勵矣。
無所得時這麼得,是本來無得,卻非真無所得,是不得而得,得即無得。得亦是得本來有的,非從外來。
明悟自性時,自能悟徹“空有同時,體用不二。”反過來若不明空有同時,而體用各別,都不免凡夫境界,因不能真知灼見故。
“保任”包括悟心後全過程,也即破重關階段。保到習氣消滅,“能順逆無拘,無所不是”才算不保,這時無所謂保不保,故保任時間很長,破無明、見法性的法身大士,都是做保任功夫。
做別的注意事件,仍不離保任,因“一切法不離佛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即寂寂又惺惺,此時做一切事,都是妙用,因能不起分別,而隨緣應付。能不被境遷,功夫扎實即能了生死,又寂寂惺惺,即正念分明,能“正念”分明,定能了脫生死。
打座空心是修慧,做一切好事,乃至持戒忍辱,只要心不粘著,都是修福,故福慧雙修者,做一切善事而心不粘縛,正是雙修的境界。總之,以“無心”為主,從前有僧人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若心有粘著而修善法,是人無福報;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正覺,《金剛經》所謂:“離相修善”也。
不觀而觀,即惺惺寂寂,即無妄念,亦不分別,心不動亂,卻什麼都知道,這正是“正念分明。”
自性本不動搖,能生萬法。但六祖說:“動上有不動”,悟後雖動仍不忘失不動,古人所謂“拋去拾來總家珍。”又妙用是調御萬法。“萬法”即是一切事事物物,所以萬法與妙用不同。
一切法都是佛法,因不離自性故。正是!一切事物,都離不開自性妙用。天台宗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此次打七,收效甚宏,勇猛精進。十分難得!功夫確實沒有止境,斷見思惑,才證阿羅漢,破無明,才是法身大士,仁者一步一個腳印,成佛有望矣。
目前仁者功夫全在“觀照”,以此為主,各宗各派,都不離觀心,遇掃習氣力量不夠時,可打坐以轉化之,無有定法,全在“因病施藥”,打坐雖似沒事找事,但亦是必要的過程,否則力量不夠,妄想習氣,不能脫落。到習氣脫落時,才知本來現成,不必多事。
由心不散亂——→妄想脫落——→打成一片(動靜一片,忙閒一片,夢醒一片等等。)是修心進展的大致過程。
放下自在,不被境遷,不受法縛,一切無礙,做一個大解脫之人。
                                          (答連雲港王鳳城居士)
二十一、佛 教 常 識 問 答 選
徐恆志 著
(一九九五年九月)
1、什麼是佛?
答:佛也稱佛陀,譯為“覺者”,能徹證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動的、光明遍照的覺性;覺了一切煩惱都是因緣和合,虛妄不實;不受煩惱的干擾,朗然大覺,就稱為佛。
2、什麼是佛法?
答:能說明宇宙人生真理,能轉化一切煩惱,能斷除種種迷惑的方法,稱為佛法。
3、什麼是菩薩?
答: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有兩種含義:一、是求大覺的眾生,稱為“覺有情”;二。是用佛法覺悟一切苦惱眾生,稱為“覺有情”。
4、佛法包括哪些部分?
答: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它的內容可分為教法、理法、行法及果法四方面。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說的義理;行是依理所起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教和理是屬於理論的范圍,行和果是屬於實踐的范圍。佛法的理論,完全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而能指導實踐的。沒有實踐,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又是盲目的實踐。因此,佛法的教、理、行、果,是相互聯系,分而不分的。
5、什麼叫五乘佛法?
答:乘各種法,使達到一定的果位叫“乘”。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谛”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的,叫“緣覺乘”;乘“六度、四攝”法而達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薩乘”。
6、“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如何理解?
答:佛法實際上只說一乘法--成佛之法。說“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導,使中途不至於畏難而退。《法華經》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7、佛教與人生的關系如何?
答:人生是整個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短暫片段,充滿著矛盾和苦惱。佛法闡明宇宙實相和人生真谛,依之實踐,能從根本上解脫一切煩惱與痛苦。《法華經》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所以學佛的人,不作諸惡,力行眾善;工作、學習一切照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覺照,淨化心地,不妄想、執著,不迷妄、顛倒,便可做到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禅宗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可見,在世能“覺”,便是出世。佛法與人生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8、佛法最主要的內容是什麼?
答:佛法最主要的內容,在於教導人們息下生滅妄心,體悟本來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的真心,--常住真心。換句話說,是要人們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一一明心見性。
9、什麼叫“三法印”?“三法印”對行者的關系如何?
答:一切事物運動變化,不是恆常不變,這叫“諸行無常印”。一切事物周遍分析,無我可得,這叫“諸法無我印”。自性不生不滅,滅一切生死流轉之苦,無為寂靜,這叫“涅槃寂靜印”。一切小乘經典,用這“三法印”印證,便可證明是佛陀所說,大乘經典卻以“一實相印”,印證其所說的真理,明白這些世出世間真理,是學佛的重要基礎。
10、什麼叫實相?一實相印?
答:實相就是離一切虛妄之相的真實相狀,也叫作真如、圓覺,自性……等等。當我們依法實踐,妄心逐步息下後,真實之相便得現,“一實相印”是“三法印”的綜合和深化。
11、什麼叫“諸法實相”?
答:世出世間一切事理、因果、性相……等等,統稱“諸法”;一切諸法都不離自性而有,全相即性,全性即相,真空妙有,融通無礙,故叫“諸法實相”;也叫真如、法性、法身、中道……等等。
12、為什麼說實相無相,亦無不相?怎樣理解?
答:通過依法修持,逐步證知自性本淨,遠離一切虛妄、生滅現象,故說“無相”。雖自性無黏、無著,但一切事物無不隨緣顯現,了了分明,故說:“無不相”。無相就是“真空”,無不相就是“妙有”。
13、“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怎樣理解?
答:雖見諸相,知其虛妄而不執著,境寂心空,當下便見清淨寂滅的自性如來了。但這全在勤苦修持、悟證,才能相應。
14、什麼叫“一切唯心造”?這個心指的是哪個心?
答:“三界唯心,萬物唯識。”說明眾生流轉六道,都是生滅妄心所造成。所以這個心,是指集起的妄心。《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從總的來說,世間、出世間“十法界”的四聖六凡,皆唯心所造,心迷隨於染緣,便現“六凡”;心悟隨於淨緣,便現“四聖”。那麼,這個心又是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真如法性,因為從真起妄,全妄即真。所以,《華嚴經》又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5、“十方世界,不離一心”怎麼講?
答:“一心”是指真如實相。實相無相而又無不相,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十方世界,都在自性包含之中。《楞嚴經》說:“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16、十方世界和十方佛土有什麼區別?
答:十方有無量世界,是一切眾生所依止的國土。佛所住、所教化的領土,叫佛土。十方有無量佛土,其中有淨土、穢土、報土、法性土等區別。世界和佛土含義不同。十方世界有無佛世界,如釋迦已滅,彌勒未生的中間時期。
17、禅、淨、密三宗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答:學禅從不思議處下手,直指當人本性,全仗自力。淨土以執持名號為重點,自力、他力兼顧。密法著重身、口、意三密齊修,仗自力外,也仗他力。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但歸趣清淨自心,徹證寂照本體,並無差別。禅之靈光獨耀,淨之一心不亂,密之當相即道,畢竟又有何別?這就是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18、為什麼說淨土法門是殊勝中之殊勝?
答:這娑婆世界眾生,大都事多身忙,業重障深。淨土四種念佛法門中,以執持名號為重點,它的特點很多:(1)、下手容易,只念六字(或四字);(2)、收機最廣,三根普利;(3)、帶業可生,一生成辦;(4)、自力之外,兼仗他力。而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今念佛之心,正是自心實相,即是法界全體。所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第一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19、為什麼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苦是怎樣產生的?
答:娑婆世界譯為“堪忍世界”。因為這世界的眾生,能夠忍受貪、嗔、癡三毒,及種種苦惱的侵害、逼迫,不想出離。一切苦惱的產生,主要是迷惑不覺,妄想執著所引起,所謂“因惑造業,因業受苦。”
20、有沒有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是什麼樣?怎樣產生的?
答:首先應該說明:世界無盡,眾生無盡,十方有多種類型的無量、無數、無邊世界。現在天文學家已證實二千億光年之外(一光年約十萬億公裡)還有星系,證明世界是無有窮盡的。佛經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佛是嚴戒妄語的。佛教的宇宙觀已逐步為科學所證實。當然,所謂“西方”只是“指方立相”,使學人有所歸趣。實際上哪有定相?因為地球、行星等天體,都在不斷運動中。又極樂世界與我們這裡由微塵所凝結的穢土也不同,所說七寶莊嚴等,只是借此處物體,方便說明。正報也是蓮花化生,“清虛之身,無極之體。”與此處胎胞所生的不一樣。總之,這個世界是清淨藏心和大慈悲願力所顯現。在《密嚴經疏》上,已經說明:“今是密嚴藏(包括極樂國土),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我們知道,電磁波是四維時空連續區的波浪,可以透過牆壁,普遍存在於虛空之中,如果轉動接收器,那麼全世界各地的情況,立即出現在當前。在更高維空間的諸佛菩薩,他們的神通妙用,當然不是世間常識所能想像的。
21、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一了百了。對嗎?
答:絕大多數的人,都存著這種“斷滅見”,只知道有形的肉體,不知道無形的“覺性”。正如下棋,由於這一子之錯,弄得全盤皆錯。
22、什麼叫“六道輪回”?有沒有六道輪回?它是怎樣產生的?
答:各種生命現象,概括為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由於自性迷妄顛倒,造作善惡諸業,執持不捨,不同的業力,形成了不同的生命現象--六道輪回。凡夫迷憫不知,甚可憐憫!
23、求生極樂與求生彌勒淨土有什麼不同?哪個容易?哪個不容易?
答:極樂世界要從此地經過十萬億佛土,彌勒淨土在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兜率天之內院。好像往生這兩種淨土,有遠近、難易的不同,近者易生,遠者難生。但所謂遠和近是凡夫的一種分別心。“心淨則土淨”,雖然西方極樂淨土,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但是往生的人,可以“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何遠之有?求生兩種淨土,都是各人的不同願力,如果信願具足,都易往生;若無信願,都難往生。24、什麼叫妄心?什麼叫真心?我們平時起用的是妄心還是真心?兩種心有什麼不同?
答:起種種分別計度的是妄心。妄想不起,寂而常照,叫真心。沒有修持功夫的人,平時都是分別、執著,妄心用事。真心用而不著,念而無住;妄心處處黏滯,事事掛礙。自在和不自在,正是兩心的不同處。
25、怎樣去掉妄心,使真心顯現?
答:不能說去掉“妄心”,只宜說“息下”妄心。比如去波覓水,那麼水也不可得了。一切佛法,目的都是息妄想,顯真心。所以只要依照佛的教法,認真實踐,一旦妄想息下,我空、法空、常住真心,便能現前。
26、什麼叫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答:念佛決生淨土,故生則決定生;淨土不離自性,故去則實不去。比如明鏡照物,鏡中種種影像,了了分明(生),但鏡體仍寂然不動(不去)。這就是所謂“生而無生,無生而生”!
27、什麼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答:戒、定、慧是修習佛法的總則,一切佛法都不離戒、定、慧。戒如防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又清淨無染就是戒;寂然不動就是定;觀照無礙就是慧。 是自心一物的三面,圓融而不可分離。
28、什麼叫五戒、八戒、十善戒?受持各戒有什麼利益?
答: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叫作五戒。在五戒基礎上,改不邪淫為不淫戒,再加上不塗飾香鬘和不歌舞觀聽(也可以把這一條分為二條),不眠坐高廣嚴麗床上,不食非時之食(即午後之食),這叫八戒;因有不非時食的“齋法”,故叫八戒齋。十善戒是五戒的開展,從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惡,做到十善。行為上不殺生而保護生命;不偷盜而勤儉節約;不邪淫而純潔清白。言語上,不妄語而說老實話;不兩舌而說團結話;不绮語而說樸質話;不惡口而說和善話。思想上,不悭貪而廣行布施;不嗔怒而難忍能忍;不愚癡而勤修智慧。持五戒得人身,持十善生天道。至於八戒齋是為在家人所制的出家法,以一日一夜為受持的期限。常受此戒,不墮阿修羅,恆生梵天,或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等。
29、殺生有什麼惡報?放生有什麼利益?
答:殺生得多病、短命等報。《楞嚴經》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歷千劫,常在生死。”又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若能常存慈心戒殺、放生,自得長壽、吉祥、眷屬和順等利益。
30、什麼是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我們能看到的是哪一種身的佛?
答:法身佛是諸佛的理體。報身佛是功德所成就的果報,分兩種:自受內證之法樂,叫自受用報身;為初地以上菩薩所顯現,使其受廣大法樂,叫他受用報身。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身佛。也可以把應現佛身的作為應身,化現“五趣”之身的作為化身。
31、什麼叫心外求法?怎樣做到不是心外求法?
答:雖修佛法,但心仍向外馳求,執取種種境相,隨外境流轉,不從心地上做功夫,這會增加系縛,叫做心外求法。時時返觀自心,念念消歸自性,務使念寂心空,徹見真如本心,才不是心外求法。
32、什麼叫六度?六度中,前五度如“足”,後一度如“目”,是什麼意思?
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稱為六度。因依此而修,能息煩惱妄想,度生死苦海。但前五度正像足的運行,全靠後一度--般若慧目的指引,否則方向錯誤,豈能超度茫茫業海!
33、什麼叫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
答:上求下化,求正覺之心,叫菩提心。有兩種菩提心:(1)緣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願為體;(2)緣理菩提心,安住於實相理體,成就上求下化的行願。至於發菩提心的“發”字,也有兩種含義:一是發起,相當於緣事菩提心;二是開發,即心悟實相,明心見性,入見道位,悟後起修,圓證無上菩提。
34、怎樣理解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可以生天堂,可以入地獄?
答:“介爾”是微細的意思。我們日常現前的微細一念,即是法界、法性,能隨染、淨的因緣,生於“四聖”、“六凡”的十種法界。所以,“十法界”都是唯心所作,可以生天堂、地獄。《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5、什麼叫正信?什麼叫“信為道源功德母”。
答:深信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和世、出世間的善根;深信自性具足諸法實相,便叫正信。正信能使人趨向真理,生種種清淨功德。故《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36、什麼叫正知正見?以什麼為標准?
答:所謂正知正見,即遠離一切迷妄顛倒的邪知邪見。例如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都是顛到。以轉迷為覺,了生脫死,離苦得樂,趨向菩提為目的。便是正知正見。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標准,便是正知正見。
37、為什麼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
答:學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見,不從根本處下手,往往著相迷境,只求人天福報,便勞而無功。正像禅宗五祖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38、佛教有哪幾宗?
答: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步分宗立派,曾立十宗。大乘有華嚴、天台、法相、三論、淨土、密宗、律宗、禅宗八宗;小乘有俱捨、成實二宗。
39、普遍修學的是哪些宗?
答:以禅宗、密宗、淨土宗為最普遍。淨土宗更甚。
40、這三宗大意如何?
答:禅宗是佛法的骨髓,以明心見性為主,離心意識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於不思議處,直指本心,自參自悟,全仗自力。淨土宗有四種念佛法門:觀想、觀像、實相、持名,而以持名念佛為重點,下手簡易,人人可修,以即生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除自力外,兼仗他力。密宗則是手結印,口持咒、意作觀,“三密”相應,修法緊湊,三業同作,能獲得殊勝的加持力。三宗下手方便不同,但歸元無二,都以自性實相為旨歸。
41、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法門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三根普被攝收?
答:因為這個法門收機最廣,下手最易,不勞分別考究,只要蓦直念去,念念即佛,當下圓成,一句彌陀,即是實相、不同偏漸修法,故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亂,便同破無明的法身大士;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亂,便同斷見思惑的阿羅漢;即使下根凡夫,惑業未消,也可仗信願的力量,帶業往生淨土。
44、什麼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實相念佛?
答:觀念阿彌陀佛報身的相好功德,叫觀想念佛。觀念阿彌陀佛化身的形象,叫觀像念佛。觀念阿彌陀佛法身的非空非有中道實相,叫實相念佛。
45、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最為殊勝?
答:因觀想念佛,境廣心粗,不易成就。觀像念佛,有像可觀,離像難現。實相念佛也不易契入。而提起一句洪名,妄想立即轉化,簡單易行,故持名最為殊勝。
46、為什麼有人輕視念佛法門,認為太簡單、難生信?
答:許多人認為佛法深廣,一句簡單佛號,豈能攝盡!不知佛法雖廣,而念佛是向業習切近處下手,懇切地一念提起,諸妄頓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下手雖易,成功很高。若只知好高骛遠,往往虛耗光陰和精力,難得佛法的真正利益。
47、一句佛號,即是佛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怎麼講?
答:蜂蜜一滴,具有百花之精。一句佛號也是這樣,是阿彌陀佛多劫修持功德的結晶,念佛便是以果地之覺,作為因地之心。
48、為什麼說:稱佛名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答: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正因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至誠稱名能消多劫重罪。
49、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也可往生,如何做到這點?
答:《觀無量壽佛經》中說到:即使是五逆十惡的人,臨終之時生大恐怖,聽從善知識的教導,至心念佛十聲,也能往生。這時正像有人被賊追趕,前無出路,後無退路,一心尋船渡江,只此一念,更無二念,便能伏住惑業,頓出生死。所以《大智度論》說:“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這種不斷惑業而得往生,絕不能僥幸而得,如平時沒有笃實的念佛功夫,就難以把握。如能平時真為生死,信真願切,行持踏實,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也得往生。
50、若人命終臨危之際,不能念佛,怎麼辦?如何解決?
答:在命終臨危之際,種種善惡業力,自然現前。強者先牽,自力不能轉化,又沒有善知識在旁指點、提醒,難免剎那之間隨業流轉,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平時“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何等的重要啊!
51、帶業往主指的是什麼業?
答:善業是菩提階梯,與覺性相應,帶去自不待言。所謂帶業往生,所帶的主要是惡業,因雖然念佛,惑業尚未消除,但平時信願真切,臨終至誠,懇切,便能“伏惑往生”--伏住惑業,使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不起現行,心不散亂,便得往生。
52、什麼叫淨念相繼?
答:起初是以六字洪名,作為“淨念”,念念相繼。隨著持名功夫的深入,便能使自性清淨心態相繼現前,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定慧圓明,寂照同時了。
53、什麼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答: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別想便是“無念”,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了了分明便是“正念”。這樣久久念去,便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境界。
54、為什麼說一句佛號“是名無上深妙禅”?
答:一句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久久功純,念到妄想脫落,自然寂照現前,這就是所謂“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經上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
55、什麼叫“萬緣放下”?
答:種種事事物物,種種六塵境界,念而無住,接而不染,心裡沒有粘著,這是真真“萬緣放下”,不是一切拋棄。萬事不管、消極逃世叫“萬緣放下”。《金剛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萬緣放下”的很好說明。
56、什麼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答:這是說明自性的本體和妙用。正像一座大圓明鏡,鏡體雖空寂不變,而能隨緣照物顯影。
57、什麼叫“我執”、“法執”?為什麼要破除“我執”、“法執”?
答:所謂“我執”,是對虛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我;由於本來無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種種煩惱。“法執”是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知一切事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由於執著於“我”,便成煩惱障,招感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由於執著於“法”,便成所知障,招感三界的變易生死。所以學佛就是要化除這二種執著。
58、迷是眾生,悟了即成佛,怎麼講?
答:以妄想為真實,迷妄顛倒,不知不覺,便成六道流轉的眾生。明悟自性本空,寂然不動,而能隨緣起用,便成光明自在的佛道。
59、什麼叫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答:“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固執自身的惡見等,以為最勝)、戒禁取見(固執不合理的禁戒等,以為最勝)。五鈍使就是貪、嗔、癡、慢、疑五種。利使好像刀口,鈍使好像刀背,利使的造業,是與鈍使分不開的。所以修行到了小乘見道位,這利、鈍十使(五見與“疑”,叫作“親迷之惑”;依於五見等所起的貪、癡、慢,叫“疏迷之惑”)便同時斷盡。因為這十使是見道位中所斷之惑,故簡稱“見惑”。至於依於妄情而貪著一切可愛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貪、嗔、癡和慢,是小乘修道位進一步思維與修習真理,漸斷的惑,簡稱“思惑”。“見思惑”是粗惑,叫“煩惱障”,能招致三界內的分段生死。“塵沙惑”和“無明惑”是細惑,叫“所知障”,能招致三界外的變易生死,又前二種也叫枝末無明,後二種也叫根本無明。
60、三毒是什麼?如何消滅三毒?
答:三毒就是貪、嗔、癡,在六種根本煩惱中,這三種力量特強,故稱“三毒”。依照當機之法,努力實踐,並常與自己習氣斗爭,就像經上所示:“譬如一人與萬人戰”,就可以使習氣逐步轉化。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61、為什麼佛教特別強調因果?
答:因果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都不離因果法則。
62、為什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答:凡所作之因,遲早必然得果,只是時間問題。菩薩智慧明朗,為了怕得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眾生迷昧,不信因果。但不斷除惡因,惡果終是難免的。
63、有些人做壞事還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順利。為什麼?
答:按照佛法所說的因果報應,必須結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觀察、分析。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64、為什麼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答:菩提心即是成佛之心。我們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目的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如一切行持不以菩提為歸,雖修善法,得福的時候很容易造業受報,這不正是為魔作事業?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故修行人時時不忘菩提心十分重要!
65、什麼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從教理上說明修行的階段和位次。其中十信是修“觀行”的位次,信常住真心的理體,並無疑惑。十住、十行、十回向是離真如不遠的“相似”位次,也叫“三賢位”。其中十住是已斷見思惑和三界內的塵沙惑(不能知三界內凡夫的病與應施的藥,叫界內塵沙惑)。十行是已斷三界外的塵沙惑(不能知三界外三乘人的病與應施的藥,叫界外塵沙惑)。十回向伏無明惑。十地也叫十聖位,能破無明,見佛性,證到的人都是法身大士。以上是從“別教”立論,經過“等覺”到“妙覺”,共破十二品無明。如果按照層次較高的“圓教”,共須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才證妙覺極果,成清淨法身。
66、什麼叫“涅槃”?
答:“涅槃”譯為“圓寂”。德無不備叫“圓’,障無不盡叫“寂”。
67、什麼叫“有余涅槃”,無余涅槃”?
答:己滅生死之因,不再流轉六道,但所依的有漏之身尚未滅掉,故叫做“有余涅槃”。已滅生死之因,所依的有漏之身也已滅掉,叫“無余涅槃”。
68、什麼是“分段生死”?什麼是“變易生死”?兩種有什麼不同?
答:由於見思粗惑未斷,而受六道分分段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由於無明細惑未斷,雖已出離六道生死,尚須經歷無明漸滅,證悟漸增的變易,叫“變易生死”。前者是三界內的生死,後者是三界外的生死。
69、什麼叫大乘?什麼叫小乘?兩者有哪些共同處和不同處?
答:“乘”即車乘,大乘載運多,小乘載運少。一般說來,小乘偏重自利,大乘兼能利他。小乘斷見思惑,悟“我空”,證偏空真理,破煩惱障,出分段生死。大乘斷塵沙惑、無明惑,悟“我、法二空”,證中道實相,破所知障,出變易生死。
70、《彌陀要解》上所說:“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怎樣理解?
答:實相無相,但無不相,也即諸法無不是實相的體現。譬如以金子做眾器,眾器都是金子。就《阿彌陀經》來說,能說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彌陀佛;能度的佛,所度的眾生;能信的心念,所信的法門;能願的欣厭,所願的極樂;能持的“三業”,所持的“佛號”;能生的信願行三種資糧,所生的四種淨土;能贊的釋迦等諸佛,所贊的極樂依正,都不離開實相,也無不是實相的體現。所以說:“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總的說明《阿彌陀經》是以實相為體的。
71、什麼叫了生死?怎樣了生死?
答:生死是虛妄識心的流轉,如果能息下一切無明妄心,生死本不可得。但我們凡夫無始以來,污染很深,只有老實依教奉行,依法修持,自能逐步解脫一切系縛,徹證本具的常住真心,了脫生死,成就無上菩提。
72、自殺的人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佛法以“心”為主,不想生活而要自殺的人,其內心必十分痛苦,以這種煩惱痛苦的惑因,作自殺惡業的業緣,而想得往生極樂之樂果,實使人難以相信。73、有人說:念三千遍《大乘無量壽經》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樣說對嗎?
答:不可說死。能否往生極樂世界,關鍵是有無信願。如信願具足,十念、一念也能往生,何況至心誦經三千遍。如無信願,只是追求形式和數字,恐未必能往生彼土。
74、有人說:自己已能來去自由,要去就去,要走就走。這樣說可信嗎?
答:來去自由,全靠真修,坐脫立亡,須憑定力。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人似不必加以肯定或否定。
75、有人說:老和尚赴宴,一看都是大魚大肉,為了隨緣應機說法,便既吃了魚肉,又弘揚了佛法,使皆大歡喜。這樣對嗎?
答:經說:“夫食肉者,斷大悲種。”獨身、素食、僧裝是出家人必須做到的。但在《瑜伽菩薩戒》裡規定,為了權巧方便,從饒益眾生出發,“於諸罪性,少分現行,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雲雲。“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造多無間業,……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憫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這就是說,大乘菩薩為利益他人,見機得開,所以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和處理。但總的來說,“以戒為師”是學人的一門必修課。
76、有人說:佛子可以飲酒,只要不醉,少喝點可以,年老的人可以活血,不是破戒。這樣說對嗎?
答:在家居士受“五戒”時,有“不飲酒”的規定,這叫“遮戒”,為遮住醉後易於犯戒。世人飲酒能控制自己“不要喝醉”的不多,而酗酒、鬧事、喪德的卻隨處可見。所以在《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不但戒“飲酒”,而且把“沽酒”(買酒、賣酒)列為“十重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為的是防止無量過失。
77、有人說:只讀一本《無量壽經》就可以,不必再讀其他的經,否則就是夾雜。這樣說對嗎?
答:經雲:“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眾生根性萬差千別,有專讀一經,便能攝心不亂的;也有須廣讀多經,才能漸漸攝心。總要對機施法便好。
78、有人說:“密法興,佛法就滅。”這樣說對嗎?
答:法門無量,總在息妄顯真。密法、顯法莫非方便。《大日經》說:“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大約公元七世紀以後,大乘佛教開始密教化。在修法上,以身、口、意三密相應為特點,以“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性相不二,理事圓融為要領。佛法原是不二之法,你真懂禅、淨,就不會輕視密法。
79、有人說:阿彌陀佛聖號最進補,可以強壯身體,不老不病,健康長壽。這樣說對嗎?
答: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主要妙用在於消業去障,得定開慧,了生脫死,成就正覺。業消智朗,神寧氣旺,強身延壽,是附帶的好處。如果僅以念佛作為進補、強身看待,未免“棄金擔麻”、捨本逐末了。
80、有人說:帶著財、色、名、食、睡的念頭念佛,也可以往生。這樣說對嗎?
答:帶著“五欲”的念頭念佛,念佛決定不懇切、不專一。信不真、願不切,要想往生,哪有可能?只有“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才能伏斷種種煩惱,往生淨土。
81、已歸依佛門的人,卻一味去追求神通,搞特異功能,對嗎?
答:既已歸依佛門,當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為旨歸。況且業障消除,神自通達。若不從息心達本下手,一味求神通,必將勞而無功,甚至走火入魔。《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口誠言,為何不信?
82、學佛與搞氣功有什麼根本不同?
答:一般氣功的吐納引導和佛教所說的定慧等持是兩回事。大體說來,氣功和佛教的不同處,在於前者著重於保健益壽,調動人體潛能;後者著重於斷惑證真,明心見性。佛教認為“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如果只是在身體上作些活計,最終不但會落空,且會增長我見和身執,不能完成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持;即使在修禅定和藏密氣功過程中,有些調身、調息方法,可以防止禅病,促使長壽、健康,並發生一些特異功能效應,但這不過是修習禅、密功夫的初級階段和副產品。只有斷除我、法二執,解脫生死流轉,成就無上菩提,才是學佛的真正目的。
                                      (以上選自《般若花》)
83、問:念佛往生的是真我還是妄我?
答:真我妄我,如水之與波,從水起波,全波是水,所以色空不二,真妄一如。能信願念佛往生的,總不離自性的妙用,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原不必分真分妄。但為解決諸位思想問題,不妨作一分別:念佛仍有散亂,但因信願懇切,而帶業往生同居土的,仍不離妄我,因惑業潛伏未斷,尚有我見夾雜;就是念到“事一心”,生方便土,見思惑雖斷,無明惑未破,仍非真我;必念到“理一心”,生實報土,分分證到常寂光土,破無明,見法性,才談得到真我。
84、問:心性理論怎樣結合實踐?
答:實踐佛法,必須行起解絕。但明白心性道理,實踐時也有一定幫助,譬如知修行可以成佛,就有信心逐漸證入不生不滅的自性,知自性本空,於一切法能不取不捨,便不被妄念糾纏;知自性即空即有,就不至沉空守寂,而能圓融世法,起諸慧用。
85、問:過去金剛藏菩薩在圓覺會上也曾向佛提出三個問題:1、“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2、“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3、“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佛當時答復他說:“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以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此中“金非銷有”譬喻妙性非因修有。惑未斷時,本來有的。“既以成金,不重為礦”譬喻惑斷之後,不會再起無明。“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譬喻妙性成後,一任為菩薩、為羅漢,歷劫度生,本性仍自空寂。“不應說言本非成就”譬喻不應說此圓覺妙性,在無明未去時,本非具足。可見雖妙性本有,但不妨說有無明;雖有無明,不妨說本來清靜。
86、問:怎樣選擇法門?
答:(一)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擇一專修:譬如人們或喜音樂,或喜詩文,就性之相近來學習,進步必快。興趣往往與過去熏習有關。(二)根據效果來決定:譬如藥不對症,不妨更改,以免因循坐誤。(三)依善知識指示:善知識能憑其過去經驗,結合具體情況,來對症下藥。但一般說來,大德祖師因悲心激切,為了使學人死盡貪心,往往專宏一法,能方便隨機的較少。因此尚有下列一法:(四)念佛:用這一方法可以念念消業,上根人即生就能見性,明白自性彌陀,得理一心上三品生;中根的得事一心,中三品生;下根的帶業,下三品生。由此可知道這一法門人人可學,自力他力兼顧,決無流弊,譬如阿伽陀藥,能總除萬病,確是實踐中的異勝方便。
87、問:念佛時妄想很多,怎麼辦?
答:蓮池大師指示我們說:“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  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可請體會。
88、問:老太太也能念佛往生,我們何必學教理?
答:你能真信無疑,心不分別如老太太嗎?我們知見眾多,疑障重重,非學教理不可;為提高自己,為利益他人,也非學教理不可。
(以上6個問答,選自五十年代《覺訊》月刊437頁《關於心性等幾個問題的解答—在佛青少年部暑期教理專修班上報告》)

二十二、學佛隨筆選

1、知生必有死,普天下曾無一人逃得,余於是而學佛;知心性是一而苦樂不同,余於是而學佛;生不知所自來,死不知所從去,悲歡離合,匆匆一生,萬象森羅,真理何在?余於是而學佛;世界而名缺陷,好事終屬無常,四大六塵,莫非幻相,窮通得失,同歸春夢,余於是而學佛;貪癡習重,輪回路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余於是而學佛。嗟乎!人生數十寒暑,以視前之無始,後之無終,直剎那間耳。而世方爭短論長,侷促轅下,背真逐妄,痛苦浩然。冀迷途之永出,願彼岸之同登,捨佛法吾誰與歸乎?
2、學佛十年矣,自欺欺人,行不笃誠,三業所作,障累日深,聖賢氣象,相去日遠,縱有振作,每成弩末,人命呼吸,知來日尚有幾何?一旦大事臨頭,未免隨業漂沉,生死恩仇,從頭做起,思之實堪一哭。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吾其勉哉!
3、戒以生定,定以發慧,故戒為入道之要門。舉凡參禅、念佛、禮拜、忏悔乃至一切佛法,蓋無一而非戒,以攝心即是戒故。又有從事上戒者,有從理上戒者,實則事即理上之事;理即事上之理,初下手時即不二矣。故事修無異於理觀,理觀可融入事修。雖然,吾人心地未明,動辄得咎,若不從事上笃實戒去,所熏入者為惡因,則發起現行,不可得而善矣。空談唯心,為害何窮!故吾人於三業所作,可不效法聖賢,以戒為師,而自陷於痛苦煩惱之境乎?
4、嘗聞師言:世間無論千萬最大事,都抵不過一個死;千萬個死,抵不過我一修;千萬個修,抵不過我一覺。覺則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輕重利害,不可比擬。當知眾苦只緣不覺,極樂無過明心,每於妄念習氣堅固纏縛時,三致意焉。
5、我心與一切眾生之心,無二無別;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時,與我受苦惱時之苦,亦無二無別,每一念此,不覺欲淚,一腔怨心、怒心、恨心、毒心皆油然而化悲心矣。
6、有真空必具妙有,否則即是頑空;有妙有方顯真空,否則便成妄有。是故體必有用,用必歸體;體用合一,色空不二。行者明悟無生,不落偏空;雖具妙用,不執於有,方名見性成佛。世人一學佛法,即拋棄一切,不思振作,遂被譏為消極迷信,無益人世,嗚呼!豈真佛法之過哉。
7、善乎梁任公之言曰:“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危險皆我煉膽之處;種種艱巨皆我煉智煉力之處,隨處皆我之學校也。”故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厭塵俗,工作生活,一切照舊,但心已出難,種種境界,無所粘著,喜怒哀樂不動於心。大心居士,當從這裡下手。融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煩惱日用處煉出,更為得力也。
8、人生數十年光陰,固無時不在煩惱之中,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或生活壓迫,或病骨支離,或有願難遂,或怨憎相會,皆足以引起極粗煩惱,所謂精神痛苦,實無人無之。蓋人事無盡,煩惱亦無盡。然克實言之,煩惱在心而不在人事。但能學習佛法,攝心不散,則古德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閒”,“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等等境界,吾人亦皆可切實證到。古德雲:“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願佛弟子共勉之。
9、吾人一念心性,具十法界,如影隨形,自作自受;譬如攝照,長短胖瘦,一一不爽。念正直則感赴天堂,念貪嗔則感赴惡道。一念關系至大。若吾人能觀無念,自可趨向佛智;若不能無念,則世出世間,一切諸念,何如念佛哉!此理甚明顯,人不肯信耳。
10、學佛首重定心,以定能生慧;能去苦;能處亂;能履變;能強身;能容物;乃至能了生死。然得定必以戒,戒者不但戒身(如殺盜淫),戒口(如妄言等),尤須戒心。故曰“攝心為戒”。凡一切禅淨佛法,其實無一不是戒。行之深,則戒之切,其有不獲定慧者乎?學者能三業同戒,則理事圓融,功德便易於圓滿矣。
11、語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此何境乎?人每忽略,若細一觀照,不覺大悟,原來正我本來面目也。《傳心法要》說:“息念忘慮,佛自現前。直下無心,本體自現。”故得意則拈來即是,會心則寧待別求。
12、初學佛法,固須文字般若,以起觀照,而達實相。迨漸入漸深,則能觀能照者,亦覺其為妄心,何況文字。世有終年尋經研論,入海算沙,以為學佛者,不知正為文字所障,求解而不起行,終是枉用功夫,徒增知見;蓋言語文字,正如醫案、藥方,與本病了不相干。真學佛者,是學與佛不二,同一無著無粘,灑脫自在。固不是立變成佛,亦不是執著醫案、藥方,以為究竟也。
13、一句彌陀,緣起清淨;一句彌陀,種現互熏;一句彌陀,念念消業;一句彌陀,假即空中;一句彌陀,全性起修;一句彌陀,全修在性;一句彌陀,止觀具足;一句彌陀,體用如如;一句彌陀,即空即有;一句彌陀,非空非有。心地明白後,方知一句彌陀之妙。經雲:“若人但念阿彌陀,即是無上深妙禅。”天如禅師說:“悟後不修淨土,保管老兄未悟!”
14、我執是凡夫一大病痛,凡執著深者,必業重而障深;業重障深者,必福輕而慧淺;福輕慧淺者,必苦多而樂少,環視親友,莫不皆然。反之,圓融無礙之人,往往具足福慧。蓋能執之心是遍計執性,所執之事是依他起性,所依之體是圓成實性。情執若空,心體自融;心體既融則事事無礙矣。從知消妄執、去業障是學佛之大課題。
15、凡夫之八個識,其用有八,其體則一。前五識是仗意識之功能,助成其用;第八識雖能攝持諸法,不能自造善惡,謂其是真妄和合者,因真心不覺,妄分能所,而成末那之妄執和意識之妄情。故八個識中,力用之大,惟六、七二識。然末那但能恆常審量,妄執我見,惟六識既明且利,無境不能緣,無事不能作,其力極強。故欲轉識成智,必先轉化意識,意識若轉,諸識隨轉,所謂擒賊先擒王也。不寧唯是,修習止觀,或持佛名號,皆從第六識下手,然則此識其功首罪魁乎!
16、觀行每用意識者,乃用其了別之功能,而除其攀緣之過咎也,念佛亦然,持名功深,循流溯源,從用入體,不期然而轉識成智矣。方便善巧,孰逾於此。
17、在學佛人中,每分禅、教為二,實則何可分耶?如蕅益大師雲:“從上諸祖未有敢離經一字者;從上諸大教主無有不透徹心宗,得大機用者。”不僅如此,禅之與教又皆濫觞於淨土法門,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靈峰宗論》卷六雲:“無禅無淨,籠統真如,即穢即淨,颟顸佛性。信釋迦之誠語,悟法藏之願輪,始知若律、若教、若禅,無不從淨土法門流出,無不還歸淨土法門。”學佛者應知所歸趣矣。
18、人生數十年光陰,彈指而過,其間不外悲歡離合、窮通得失、生老病死十二字。這一切又莫非是因緣所生,緣生緣滅,如幻如化。雖是幻化,執著則苦樂宛然,放下便解脫自在。故佛法之要,在乎去粘破執,粘著顛倒,心被境轉,不但痛苦熾然,而且生死流轉,百劫千生,不得解脫!因此解粘去縛,心無染著,乃至妄想、執著逐步脫落,實是學佛的重要關鍵。
19、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敷座而坐,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悟世間一切諸法,無不是種種條件和合的緣起現象,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正因為是因緣和合,故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當體即空;雖是性空,但幻象宛然,客觀地存在,名之為假;即空即假,非空非假,不執兩邊,就名為中道。從而使我們知道:一真則一切皆真,一假則一切皆假,一中則一切皆中。兩邊既去,中道也不立,這是什麼?“蕩蕩乎民莫能名焉!”
20、孔子是世間的聖人,曾一言而為天下法。二千年後的今天,孔子的言教,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輝。“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等等,都體現了他老人家勤於修治和溫柔敦厚的崇高品德與風貌。“過則勿憚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都是言簡意深,是敦品勵行的圭臬。至於佛陀更是大無不包,小無不舉,對宇宙人生的真谛、立身處世的准則,無不詳細開示。特別說明空間無量無邊,十方皆有佛土,“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 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無量佛土中的一土;也說明時間無始無終,眾生無始以來,隨業流轉。《法華經》說:“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有些知識分子往往自以為博極群書,但不免鼠目寸光,信理而不信事,認為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可以理解,至於佛教所說“極樂世界”“六道輪回”“因果法則”等,實難以想象。但應知佛法是整個的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有戒定慧乃至真如實相的真理,就有無量佛土、極樂世界以及六道輪回等等的事相。問題在於本人對寂光真境這一客觀真理沒有體會、或知之甚少,譬如有人雖遇寶所,卻過門不入,以致終身成為門外漢,豈不可惜!
21、人人有生老病死,但不是人人都有警覺,都有體會。若能以菩提心、慈善心、慚愧心、忏悔心精進念佛,一定能度過難關。
22、佛教提倡戒殺放生,是情理至當的。為了個人的貪味,殺它割它,弱肉強食,豈能心安!象蟹是全身捆縛,漸漸蒸死;青蛙殺頭以後猶二手向上,抱住頭部。我在重慶親見豬在拉出被殺時,顯發出仇恨、恐怖、怨毒的目光,使人不忍卒看。我們偶有些微瘡傷,已覺痛苦不堪,何況抽筋剝皮,全身受戮。宋陸放翁詩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冤難伸,設身處地扪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宋黃庭堅詩雲:“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評曲直,自揣應何如?”《大涅槃經》更教導我們:“夫食肉者斷大悲種。”奉勸世人戒殺放生,茹素念佛,必能吉祥圓滿。
23、佛法有大乘、小乘的區別。“乘”就是車乘,小車運載量少,大車運載量大。從斷惑上講,小乘只斷見、思惑,大乘進斷塵沙惑和無明惑;從了生死上講,小乘了分段生死,大乘了變易生死;從發心上講,小乘以自利為主,大乘兼能利他。學佛目的在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就佛道。《法華經》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佛法說二乘、三乘,都是方便說法,實際上只有一乘佛法。南傳佛教,如泰國、緬甸、錫蘭等東南亞國家,大都流行小乘教。中國等北傳佛教流行大乘佛教,且正向歐美發展;特別是我國有大乘種性和氣象。不負所期,奮發有為,濟拔有情,同出三界,是有望於悲天憫人的志士仁人了。
23、因果學說是佛教重要理論之一。“因”即原因,“果”即結果,有原因,有結果,世出世間決不會有無因之果,也不會有無果之因,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無不含有因果的道理。如你惡言傷人,人家就以惡言相報,你處處助人為樂,人家亦必然誠心相報,以前孟子說:“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都是因果律的生動反映。“五戒”即去惡,“十善”是行善,佛教提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外,更要求“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在行善去惡基礎上,更提高一步。什麼是“自淨其意”呢?行五戒、十善而不住於相,布施不住於布施,說法也不住於說法,所謂“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無所住,而又不斷滅,這是什麼心,勉強稱之為 “清淨心”。所以如是因,得如是果,以三業清淨之因,自然得“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之果。
24、大乘佛教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道德標准和修持內容,反映了立足人間、無私供獻和奮發向上精神,能推動心靈氣質的不斷升華,對形成歡樂、和諧的人際關系,進入互助、團結的幸福境地,十分有利。目前躬逢盛世,且科學猛進,日新月異,但對精神文明卻有待進一步建設。《大乘無量壽經》說:“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特別指出:“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使人讀後如夢初醒!
25、小乘佛教以“無常、無我和涅槃寂靜”三法印印證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所謂“無常”,即世間決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大如宏觀世界的天體、星雲,小至微觀世界的原子、中子,無不都在剎那生滅、運動變化中。故《無常經》說:“大地與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法,不被無常吞!”世界有成住壞空,生物有生老病死,思想也有生住異滅,一切事物無不在緣起性空、生滅代謝中。至於所謂“我”也並沒有實我可得,五蘊和合,幻化性空。窮通得失、疾病死亡,自己不能作主,聽憑因緣的擺布,我又安在!特別是一般人即使明確生滅變化,但不知有不生不滅、圓明覺照的自性本體,往往由這一子之錯,弄得全局皆錯。大乘佛教更綜合延伸而為一實相印,以實相印證諸法,泯眾生知見,入佛知見,非思量所能及,非言辭所可測,不屬迷悟,體絕凡聖。《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都由迷悟的因緣,成凡聖的差別;迷了則六道流轉,生死浩浩。悟了則背塵合覺,成佛作祖,這不是所謂“大事因緣”嗎?
26、一部《金剛經》文字不多,而妙義無盡!可謂開智慧眼,入無相門,它的玄旨似可以“不粘不斷”四字概括之。度生無度就是不粘,離相布施就是不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不粘。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就是不粘於“我”。無法相,就是不粘於“法”;亦無非法相,就是不粘於“空”。最後如《金剛經》所說:“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外,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得果而無所得;不應住著於六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乃至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三十二相非三十二相,離相寂滅,皆是不粘的妙旨。雖然不粘,卻非斷滅,如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應生無所住心”,“此法無實無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此“不粘不斷”四字,實際上即是真空妙有,空有圓融,體用不二,無相無不相的真如實相啊!
27、《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空是說因緣和合,其性本空,五蘊即是“性空”,這是一種說法。進一步修證,便了知五蘊諸法,全是真空,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五蘊即是“空性”。所以《楞嚴經》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譬如一金能成眾器,眾器皆是一金;金是指妙性不變之體,器是指妙性隨緣之用。所以若遍計妄執,就不知相原是妄;若轉識成智,則悟全相即性。隨緣起用,一切法皆是佛法。六祖所謂:“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28、六祖在臨涅槃時,曾教導學人:“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是斷見聞覺知麼?非也,是斷妄見妄聞,非斷真見真聞。六祖也曾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真見真聞,不斷不常,頑空不能領悟見性問題。
29、一切法門--禅、淨、律、密、教,都是佛陀悲心的流露,但有許多人懷有門戶之見,懷疑密宗,認為希奇古怪,連弘一大師亦是先疑而後忏悔,何況一般人!實際上密壇布置和修法儀規,都是自性的表現,“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正說明相即是性,事即是理。《大乘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見誹謗正法的罪很重,不能往生佛國。菩薩戒中“自贊毀他”,尚列入重戒,何況毀謗正法呢?
30、天台宗講“六即佛”,就是“六”而常“即”,不生退屈;“即”而常“六”,不生我慢。所謂“六即”:人人理體,都有佛性,是“理即”;宗下的明心見性,教下的大開圓解,是“名字即”;悟後起修是“觀行即”;修至斷見思惑,是“相似即”;破無明、見法性,是“分證即”;自利利他,福智圓滿,是“究竟即”。“六”,所以層次分明,“即”,所以圓融無礙。宗下多講見性成佛,初後不二;教下多講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次第歷然。若知“六即”的意義,便無偏執。
31、世間一切事事物物,無一不是種種條件的結合;因緣和合,似有假相,因緣散離,便不可得。所以《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但是這個空,亦不可能執著,若見有個空,豈不又成妄有。所以《中論》又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那麼歸於空無、斷滅嗎?則又不會佛旨。《中論》又說:“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32、觀世音菩薩悲願廣大,慈憫深切,一切眾生,消災免難,感應屢屢,功德智慧,非凡情所測。從前印光老法師曾勸全球人多念菩薩聖號。《法華經普門品》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大慈大悲,同深悲仰!
33、《華嚴經入法界品》上記載了觀世音菩薩遙見善財童子的情況。菩薩說明我修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離開熱惱、惡趣、生死以及逼迫身心的諸難八苦,並說:“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離怖畏已,“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
34、我們學佛的人重在斷煩惱、了生死、度眾生、成佛道。而生死一關,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說來,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則生滅去來,本非實有,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但多生妄習,非能消於一時。自力不足,則兼仗他力,或每天念佛、持往生咒,發願生西;或每日念慈氏咒,求生兜率內院。求生淨土的人,在臨命終時,如能心不顛倒,正念分明,即可如願往生,因為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正如《淨土生無生論》所說:“若人臨終時,能不失正念,或見光見華,已受寶池生。”
35、人生在世,多數只是謀求生活,養家育子,圖取名利,沉湎六欲,所謂日圖三餐,夜謀一宿,匆匆一生不久老去,很少計及此身無常變幻,不可常保。應奮發有為,無愧此生。《維摩诘所說經》說:“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大心凡夫、志士仁人,當珍惜此難得的人身,寶貴此難聞的佛法,以無常觀的世界觀,實踐菩薩行的人生觀,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奉公守法,自利利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用六度四攝的航船,超度無盡無邊的苦海,這樣或許可以說是“無忝此生”了。
36、《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妄想是我們日常分別計度的第六識,它是審而非恆;執著即是執我執法的第七識,它是亦審亦恆。六、七兩識若能轉化、降伏,五、八諸識便隨之而轉,息生死苦輪,作利他事業,而普照十方了。
37、袁了凡先生有訓子四文,列有《謙德之效》。謙虛是人之美德,《尚書》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天下沒有驕傲自滿而能成就學問、修養的;也沒有貢高我慢而能說已斷見思煩惱的。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自贊毀他,高樹慢幢,師心自是,不免為識者所笑。
38、《楞嚴經》雲:“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又《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楞迦經》也說:“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等等,都說明妄想本空,虛幻不實,妄想息處,心無粘縛,則正智了了,得大法樂!反之,不明自心,認妄作真,執著不捨,放蕩失主,成為世間第一等苦人;
39、修行過程可概括為五個階段,即學、悟、修、證、用。“學”是初步下手,尋修行門路,積累各種資糧;“悟”是經過實踐,逐步使妄想由多到少,乃至根塵脫落,親悟此一念不生、而靈知不昧的本心、自性;“修”,是悟後起修,在六塵境界上磨練,保任除習;“證”是親證覺性,淨極光通,徹證本地風光;“用”是由體起用,六度四攝,隨緣利生,即色即空,了無掛礙。
40、修心有二點值得注意:第一,上座修法,主要是修定,下座煉心主要是修慧,必須上下結合,動靜不二,定慧交資,功德才易圓滿。由於我們久遠劫來,習氣深厚,潛藏於八識田中,時時遇緣而起現行,非有堅強定力,每每不能自作主宰,遇境即粘,隨業流轉,故必須上座修定以得體,下座修慧以啟用,經常在財、色、名、食、睡五欲,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貪、瞋、癡三毒,種種境界上打磨鍛煉,常常與自己習氣奮斗,越不易化除的越要化除,以慧照力,知諸法因緣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一切有礙中忍得過,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情為我愛,便轉而疏之,見為我執,便解而空之;又如為善而去惡固是好事,但若執著於善而保留不放,執見難忘,不在開悟之列。第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波旬天魔,外道邪師,誤導行人,往往一言之差,喪失慧命,乃至《楞嚴經》所說五十種陰魔、種種五陰煩惱,無不是魔。當功夫得力時,第八識中各種煩惱種子,都會翻騰而出,有時欲念橫發,有時心生苦悶,有時無事而生煩惱,功夫越深,習氣往往翻出越多。根據憨山大師的指示,這時要用大精進力、大勇猛力,大忍耐力。切不可被它調弄,切不可當作實事,切不可被它籠罩,如橫空寶劍,魔佛皆揮。魔有外魔有內魔,外魔易退,內魔難降,因此在習氣翻騰時,務必不取不捨,一味不理。《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常念經語,內外諸魔,一齊退卻。若不能度過難關,則可念佛、念咒,由佛力加持,正念昭彰,便可化險為夷,太平無事。吾師王骧陸公有偈說:“欲修最上乘,塵勞為資糧,冤家一齊到,莊嚴此道場。”
41、《華嚴經》說:“不了於自心,雲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可見明心見性,徹悟本來,實為修心之關鍵,佛法之要領。但淨土法門卻是一種特別法門,三根普被,上根, 人即念返觀,專注一境,從事持達理持,由染心轉淨心,破無明,見法性,以理一心不亂為旨歸。所謂理一心不亂,實即明悟心性後的一心境界,空有雙融,能所兩忘,能往生極樂的實報莊嚴土。中根人一句洪名不離心口,前句後句相續不斷,在一切順逆境界上鍛煉打磨,見思煩惱逐步由伏而斷,證入事一心不亂,能往生極樂的方便有余土。下根人,雖不能念佛斷惑,也可仗真信切願的力量,心心相續,甚至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便能伏住惑業,頓出生死。可見淨土持名法門斷惑、伏惑都能往生極樂,了脫生死。所以稱之為教內的別傳。
42、佛法的要領是般若,般若法門是根本法門,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攝,是條捷徑,要想即生了脫生死,成辦大事,非此法難以滿願。所以修任何法門,都宜以淨土法門為指歸。“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實是修行證果的圭臬。
43、念佛法門通過念念相續,由生滅漸入不生滅。進入念而無念境界後,繼續念佛,即是由體起用,放無量光明,得感應道交,即可消災免難,又能成就功德,迳生極樂,菩提心中接佛光,真實不可思議!
44、《華嚴經》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於自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這裡說明兩點:一、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非從修得;二、學佛目的,只是離妄化執,主攻方向十分明確。
45、一切佛法都是息妄化執的手段和工具,都是善巧方便,對症下藥,或念佛念咒,或參禅明心,或禮拜供養,或回光返照,直至心空執化,光明自在。可是修心不難,難在妄想難息,欲息妄想,難在一門深入。然也有專一深入而得定開慧者,也有以種種法對治才能安於一處,不妄想馳逐者,根性不同,應機施教,實無定法可說。佛世有人拉風箱為業,佛的弟子教修不淨觀,另一人以看守墳墓為業,佛的弟子教修數息觀,都不得力,想還俗不修。佛知道後教以交換修法,都證阿羅漢果。所以當機為貴,實不能“膠柱鼓瑟”。
46、一切佛法是善巧方便,濟度眾生,黃葉止啼,用於一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若固執所修法門,排斥別的法門,形成門戶之見,自是非他,爭論勝劣,不但愚不可及,亦是不明根本所造成的。
47、一般來說,修法主要靠一門深入,如見異思遷,今天念念佛,明天參參禅,凝聚力量不足,習染實難降伏。若能二六時中,依法修持,凜然覺照,朝於斯,夕於斯,自然根塵脫落,從有相入無相,從生滅入不生滅,徹證自心的本來面目。
48、學佛唯證相應。通過依法實踐,逐步做到自我認識,自我體會,自我默契。所謂默契即是明悟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的本來面目。但必要時時回光返照,由生而熟,漸至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空)、無法相(法空)、亦無非法相(空空);慧徹三空,妄心脫落,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9、淨土持名修法,下手簡易,人人能行,但往往由於太簡易,反而使學人不老實。如能真信切願,死心塌地,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江味農居士說:起念就是妄,因為真如之性,本來是清淨無念的,但因凡夫染念不停,才借念佛的淨念來對治。念佛的念雖不是真如本體,卻是真如的妙用,以念佛的清淨念,念本具的清淨心,如能念念相續,便能證入無念,所以說念佛是勝方便。可謂苦口婆心,徹底呈露。
50、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八萬四千法門看似繁復,實很簡單,因學佛目的在除妄想、執著,若能一門深入,奮發圖強,在刀口上用力,轉識成智,功德便易圓滿,佛法實無多子。
51、一切佛法無不以戒定慧為要領。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是基礎,定是依止,慧是先導。是故種種法門,莫不依止於定,所謂坐脫立亡,全憑定力。定又生慧,六度萬行,都以智慧為先導,若非般若慧照,五度不免世間行業,不能成就出世事業。如能定慧攝心,則戒亦在其中了,故有“定共戒”、“道共戒”。有人說佛法是迷信,不是智信,豈非信口雌黃!
52、所謂妄想脫落,亦並非一蹴而就,其中亦有粗細深淺的分別,粗分妄想脫落,終日之間心無牽掛,念起能覺,不取不捨,但實際上細分妄想仍在,於動靜寤寐未能一如,必夙夜之間,凜然常覺,越遇刺激事、觸心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境界現象時,越能考驗自己的定慧力。如能懸崖勒馬,心不旁骛,逐步由長時轉短時,由濃厚轉平淡,由粗重轉輕微,由勉強轉自然,由著意轉不覺,過去所堅固執著的根逐漸拔松,法爾進入廣大圓明自在境界。
53、黃念祖居士是現代大德,密淨圓融,宗說兼通。他說“現在有人重視淨土,談一點禅都不許,談禅就是背叛淨土宗,這也未免過火了!”這話值得深思。“法門無量誓願學”,只要正知正見,主助分明,淨化人心,哪有不可以的?
54、打座數百座至一千座,自覺原地踏步,並不得力,則可改弦易轍,以免耽誤時間。如修淨土法門,即是簡要、微妙的法門。修時宜攝心專注而念,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容易獲得念佛三昧;如能信願真切,手結法界定印,心念、唇動、耳聞三結合,更易於得定開慧。念佛雖較簡單,但不注意方法,每日朝暮功課,只是任務觀點,是很難進入一心不亂境界的。
55、雖寂然不動,但觀照分明,雖照樣生活,照樣學習、工作,照樣助人、利人,但了無一法當情,於事不粘,是真實受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真有畫龍點睛之妙,六祖聞後,從此悟去。
56、修心大都從事上下手,固是必要,但容易在事上起執著,貪取功德,以虛相代實相。經過一段時間,漸知事由理成,全事即理,布施、供養、禮拜、回向、一切事相,不離自性,理事圓融不二。功夫到家,則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皆是佛法,事事無礙,既不廢事,亦不執理,清淨無為,寂然不動,而圓明普照,不斷不常,以如如智,照如如理。雖然如此,仍屬有功用道。《圓覺經》說:“有覺有照,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可謂“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了。
  我們修心,必須於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努力,從這裡討個消息,才有入門之處,這個境界是證悟,不是解悟。
57、“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心理上不受外界影響,在境界上作得主,具體人事、生產、工作、學習、生活、一一照做,但不粘不著,如空中鳥跡,水上刀痕。
58、明鏡當台,清淨無垢,是真空;人立境前,鏡顯人形,是妙有。影子雖妄,但與明鏡同時存在,是不異;人若離開,鏡影消失,是不一,是故真空妙有不一不異。真空是性,妙有是相;真空是體,妙有是用。性相體用,也不一不異,皆無分別智所證境界。
59、有些同修感到所修之法,十分枯燥乏味。不管他有味無味,我只是心念耳聞,有事可做,埋頭前闖,行之不息,一旦心意空寂,妄想脫落,不知不覺到達彼岸矣,無始來的浮滑習氣,至此改造,妄想息處,正智現前。
60、明悟本來自性後,進而打掃習氣。眾生病根就是妄想、執著,三毒、五欲、六塵,都不離妄想、執著。妄執全消,則寂然不動的現量境界,時時現前。
61、很多人,打坐中出現“爆炸”現象,但不一定人人都有,也不一定是法身成就,主要是由於心理變化影響生理變化居多,也可說是一種業障化除現象。我們應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不要執著,任運進道。
62、修行人於一切事物、一切境界,念而無住,用而不著,不粘縛,不搭牢,俱化為妙有。此“有”微妙不可思議,也即由體起用。證體當起用,關鍵在起妙用,禅家所謂“死水不藏龍”。
63、佛法的主要在“心”,行法的主要在“觀”,如能照見五蘊皆空,自能度一切苦厄。具體說來,不論何法,修持到由定發慧時,便能了了靈知,而如如不動;雖然不動,而不落斷滅,寂照同時,止觀雙運,逐步打掃無始業習。按“別教”來說,須破十二品無明;圓教來說,則須破四十二品無明,才能入妙覺位。雖然,般若是圓頓教,圓伏圓斷一切煩惱。但破無明、見法性是法身大士境界,無始垢染,非一時可了。如業習息不下去,則念佛號化而空之,以佛號的不思議妙有,轉化業習,日久功深,功夫扎實,依靠自他二力,自然能化惑業於無形,迳生極樂四土。念佛之法,非常簡要,非常實用。
64、一切佛法無非善巧方便,令人息妄想、去執著、病愈藥廢,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經雲:“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即是有,“非法”即是空,空、有兩邊不著,又不斷滅,這是什麼?可以大悟了。
65、靈知了了。有人說靈知是意識,是常見外道。其實靈知與意識,有明顯的界限。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那麼“分別”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思量識別、粘著不捨。所以簡要說來,粘與不粘,是“分別”與否的標志,亦可說是靈知與意識的分界處。又根塵脫落,靈光獨燿,真空妙有,圓融無礙,不能只說一邊,否則便是斷章取義,不免成為斷見和常見了。
66、有功之用,即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也即從生滅心下手修持,都是有為法。無功用道是八地菩薩以上境界,此時人法兩空(我執與法執都空),三惑齊破(見思、塵沙、無明),不加功用,自然進道,直至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而成妙覺。
67、《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為淨宗的要領。所謂淨念,起初是以一句聖號為淨念,久久用功,佛號與雜念一並脫落,入於念而無念的淨念相繼境界。淨念才是正念,淨念才是無念,能觀無念者即是趨向佛智了。
68、佛法很多,可各隨因緣和根性,按照不同的方法,依之修練。密法中的六字大明咒無相修法,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大愚阿阇黎所傳授的,《大乘莊嚴寶王經》專明此咒功德。其修持特點:一、一印一咒簡單易修,口持咒不停,金剛念,唇動不出聲,這是口密;專心持咒,兩耳靜聽,不生妄念,這是意密;手接大蓮花印,這是身密。二、無相、無住、無念,不必觀想。直入無相之門,與金剛經相應。三、時間上不限制,由半小時到二小時都可,或早晚各半小時至一小時,由各人自由安排。凡修持者能強身免難、得定開慧、明悟心性、往生淨土。是密法中簡易的善巧方便法門。
二十三、幻 齋 偶 談                   
    學佛目的:在得定開慧。修法開始階段,妄念紛飛,是正常的,不是壞事。到後來少了,漸漸再少、再後來自然不動,根塵脫落。此時一念不生又了了分明,不正是明心見性麼?!既然明白真如實相,隨緣自在,但應繼續用功,修六度萬行。定力不足時,仍以專修一法,一門深入為主(這樣不影響修持,多了反而不好)。日常修持打掃三毒、五欲、六塵,“於有礙中忍得過”方見功夫(功夫得力了,便忍得過也沖得過)。接著漸破我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再破法執(法相),最後破空執(空相)。破無明見法身,破除一分無明就是證到一分法身,連空執(執空之相)也破了,就是《金剛經》所示: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妄想脫落,無掛無礙,一切法皆是佛法,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妄想即妙用。
    明心見性以後還要修,要打掃無始以來的習氣,悟後起修,修到斷見思二惑是阿羅漢,是小乘,出三界,粗的分段生死斷了;但對大乘來說還是不夠,還要回小向大,解決變易生死,破除塵沙惑(三界以外的迷惑)。破了塵沙惑後,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但是圓頓行人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小乘見道位是斯陀洹,生死還沒有了盡,大乘見道位是別教初地菩薩,強調修行是“有境界”,那末所謂無有少法可得,無智亦無得,怎麼理解呢?二元對待、分別,是凡夫境界,無所得時這麼得,也不是斷滅。
    雖寂然不動,但觀照分明,雖照樣學習、工作、照樣生活,應付一切,但了無一法當情,於事不粘是真受用。這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是什麼?
    總的來講,要得定開慧首先要定,持咒、結印、心念耳聞是三密相應,容易得定。禅宗參話頭是從慧下手,根性差者往往不易照顧。修淨土當以手結定印、口持彌陀、心念耳聞為好,至淨念相繼時,也即禅宗靈光獨耀、禅淨不二境界。總的要求把妄心息下來,心量廣大,遍照法界。
    定慧不二,真如即定即慧,即體即用。老子也曾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即是起用,而凡事不能真正起用的根源:1、執相:事相上起執著,貪取功德,以虛相代實相;2、進一步明白一切了不可得,但還沒圓融;3、再進一步明白事相不非,即是理性。供養、禮拜等一切事相,不離自性,理事圓融不二。功夫到家,一切法皆是佛法,事事無礙。既不放棄事,也不執著理。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清淨無礙,寂然不動。毛病的根源是定力不足,故一切法門皆是以定為依止。
    練心之法:要在有礙中忍得過;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常與自己逆便是進功。有礙中忍得過是實際功夫,不是口頭活計,事上證得才能真得大自在。
    “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轉化業力,了生脫死,心無掛礙,心得自在。我空、法空、空空,隨緣應用,一切皆了不可得。勿輕易放過“五蘊皆空”之“空”。不但是因緣和合,其性本空之“空”,而且五蘊諸法與真空不二,相即是性,性相不二。於財、色、名、食、睡,一關一關處處與自己奮斗、透過去,要實際做,非口頭說說。《金剛經》無有少法可得,說明三空到底不留余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雖無所住,但還“生心”,無所住並非什麼都沒有了,還有一個“無所住心”這是什麼心,會麼?會則成佛有份矣。
    無得無證,一天到晚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說寂說照也是多余。照見五蘊,緣生性空,第一層意思:五蘊諸法,就是真空,第二層意思:到這裡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得大法喜、大自在。《楞嚴經》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大光明,大力量,大智慧,皆從定出來,光明顯發與佛光接觸,定慧雙融,感應道交。
    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討個消息,這境界是證悟不是解悟。
    心若了悟,自能超脫,實相即非實相,無相無不相。“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最苦者是心有掛礙,學佛是心無掛礙。
    頓悟中還有深淺,古人有大悟一十八,小悟無數次之語。頓悟頓修頓證,非無其人,但多數是漸悟漸修,因緣有異,根性不同。
    簡單一句話,當無念時,了了靈知還在,這離念的靈知無實無虛,即體即用。
    修持可概括為五個階段:學、悟、修、證、用。1資糧,2明悟,3悟後起修,4證體,5起用。
    佛法的關鍵是般若,般若法門是根本法門,淨土法門橫超三界是條快捷方式,在此下手不但將來可生西,現在也可得受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苦難中磨練,鍛煉自己,一切逆境就是成道資糧。娑婆本苦,苦性本空,照見五蘊皆空,豈不慶快平生!
    基本目的,見到實相,悟後起修,理事圓融。有如輪船開出,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培福修福,更加修慧,福慧雙修便能成佛。法門無量誓願學;修行門路很多,宜一門深入為好。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事法界,培福、供養、禮拜。理法界,回光返照見到自性實相。進而修理事無礙,供養禮拜恭敬培福,都是自心顯現,不離自性。進而再修事事無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諸佛者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心即清淨心。《金剛經》確實是為發大乘菩薩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具體做法,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以不粘為主。“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不著六塵,不著相,相沒了,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非法者空也,一空到底,你還修什麼法?功夫到家,無修無得也無所證。
    至於宣化上人乘願再來的問題,並不聽到有何提示,但總歸是法身大士救度眾生而來,他在世常以淨土勉勵學人,所做功課也是禅淨雙修……願與法界眾生,同生西方,同見彌陀。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心理上不受外界絲毫影響,具體事情仍一一照做,做過就算,毫無粘滯。如空中鳥跡,水上刀痕。
    儒釋道三教同源,方向一致,但深淺不一,老子最高只是非想非非想天。
    人人都知有個生老病死,但不是人人都有體會,若以慈善心、菩提心、慚愧心、精進念佛,一定能度過難關。
    人生不外十二字: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窮通得失。此十二字無常無我,如幻如化。
    人在鏡前,鏡顯人像(影子),影子雖然虛妄,但與鏡子同時存在。當人走開,鏡影消失,是故鏡影不一不二,真空妙有不一不二。
   《壇經》“寂寂斷見聞”,是斷見聞覺知麼?非也,是斷妄見妄聞,非斷真見真聞,真見真聞,不常不斷,頑空不能解釋見性問題。
    “十分枯燥乏味”,不管他有味無味,我只是口念耳聞,有事可做,總是埋頭前闖,行之不息。一旦心意空寂,妄想脫落,不知不覺到達彼岸矣,妄想息處,正智現前!
    開悟之後,進而打掃習氣,一切無住,則寂然不動之現量境界隨處現前。眾生病根就是妄想執著,三毒、五欲、六塵都不離妄想執著。妄執全消,則寂光真境,常得現前。須知破妄離相,不僅破我相(四相)、破見思惑,還須破法相(有)、非法相(空)。至我空、法空、空空(破塵沙惑、無明惑)方是菩提本心,至此“無有少法可得”,“無智亦無得”,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熟讀《金剛經》,便能了然矣。任重而道遠,祈共勉之。
    學佛目的,在得定開慧,悟――修――證,是三個主要過程。最後切身體會到無相無不相的實相境界。
    很多人,打坐產生“爆炸”等現象,但不一定人人都有,並非法身成就,這裡由心理變化影響生理變化居多,須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此“知”乃證知之“知”,非解知之“知”也。
    修定到一定階段,應以動靜雙修為宜。原先打坐是為得定,若已打開本來,可不必拘泥於打坐之上。正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一切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妄想、不執著;到隨緣自在,順逆無拘,又進一步矣。
    修行不粘縛、不搭牢,俱化為妙有。此“有”微妙不可思議,也即起用,如有體(證體)無用仍沒用,證體當起用。關鍵在起妙用,禅家所謂“死水不藏龍”。
    另主要用回光返照法,當下無念,但靈知不昧卻心空無念:雖空空寂寂,但了了分明,不落斷滅、寂照不二。逐步逐步打掃習氣,按圓教教相說,須破四十二品無明。如妄念息不下去,則念佛,仗佛號轉變妄念,以佛號之不思議妙有,轉化習氣,日久功深,功夫扎實,自然把習氣化於無形。念佛之法,非常圓妙,非常實用!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說明自性包含虛空,心光通達,無處不照。
    見境心不起,即不生,不生即不滅,即無生滅,當下解脫,對迷說悟,本即無迷,悟亦不立,是故無迷悟可分,無迷悟可得。
    佛法遍在一切處,教學人向何處駐足?
  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大海和天空,因為其空,才能魚躍鳥飛,所以學人亦當無住生心,隨緣起用,妙用恆沙,正所謂: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此文由陳鋒師兄整理,已經徐老審閱,普願三寶弟子見聞得益,早證菩提。
二十四、徐恆志老人追思法會紀實    
中國當代著名佛學家、上海市佛教協會第八屆咨議委員、上海佛教居士林講師、寧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廣東省元音古寺顧問徐恆志老居士於公元2007年3月5日(農歷正月十六)凌晨2:36在上海寓所“幻齋”安祥示寂,享年92歲。徐老半年前就預知時至,遺囑安排周詳。臨終前神態自若,手結彌陀定印,目光炯炯,明亮有神,凝視三聖相,之後環視眾人,仰望虛空,微笑念佛三聲,聲音響亮,念佛聲落,安祥西逝,走得相當潇灑自在! 6日早給老人換衣服時,老人的身體柔軟而且仍是溫暖的。遺體停放於居室內,數日異香不散。
    3月17日“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在上海益善殡儀館隆重舉行。當日凌晨2點,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弟子們便陸陸續續趕來追悼上師,大家恭送恩師法體往殡儀館。此時雖然已是後半夜,來瞻仰上師的人卻越來越多,達數百人。令我感動的是有許多老年人、還有許多帶著小孩的居士全家來給上師頂禮。瞻仰過上師遺容後,我們發現恩師相貌比在世時更年輕了,頭發也黑了許多。大家由法師帶隊,眾人排成長龍在寂靜的廣場上繞佛念佛,表達對徐老的緬懷。燈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雲朵朵。肅穆的殡儀館,佛號聲聲,連綿不絕。
    早晨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徐老的親屬和生前友好以及眾多佛教界人士約兩千人參加了此次追思法會。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親友、弟子為徐老題寫的挽聯掛滿了整個追悼廳,花圈、花籃一直從大廳四周擺到了門外。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眾、廣東雲門大覺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巖禅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他們為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眾、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眾、浙江三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眾誦經回向等;另外,從全國各地送來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挽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無限的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台灣法爾禅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
    17日上午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與會大眾先是一起唱頌三寶歌。然後由主持法會的上海市佛教協會陳妙麗副會長致詞,並由維妙居士領眾念頌發願往生淨土文,令與會者同沾法雨、共發菩提。接著寧波居士林林長徐文芳女士、廣東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師、在家弟子劉志強居士和朱慶生居士、徐老兒子徐覺哉先生先後致詞。諸位代表的講話字字矶珠,發自肺腑,無不令人動容。上午十點,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山祥符禅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為徐老著荼毗法語。
  荼毗後,在灰燼中又奇特地發現了數千七彩的捨利,其中有指骨、颚骨、鎖骨、頭蓋骨等,呈現出種種神異的現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蓮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綠、有碧,真所謂五光十色、煙白如雪、晶瑩剔透。更為殊勝的是其完整的頭靈骨和舌捨利,金剛不壞,且舌抵上颚,見者無不唏噓贊歎。歷史上僅聞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和唐三藏法師玄奘有此希有瑞相,徐老為第三人。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荼毗法會第二天,家屬及上百位弟子護送部分靈骨到蘇州靈巖寺,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靈骨安放儀式後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畢,一切回向和紀念完畢後。在院子裡,從天空中紛紛飄落如雪花一樣潔白狀物。到院外看,院外並沒有,只有院子中有飄落。此時天空安詳沉寂,白色花瓣狀物紛紛飛舞和飄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蓋,接到手上,一抹即無,也並無水跡。院外其它地方並沒有。參加追悼的師兄都看見此稀有瑞相。
  全國各地眾多佛弟子也紛紛自發為徐老舉行放生念經法會。在浙江臥龍山普淨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舉行了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紀念活動。徐老的部分靈骨和捨利花也在法會期間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禮拜。
  為紀念徐老終生為法忘軀,廣行慈悲喜捨之道的厥功偉德。寧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裡。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長攜全體同仁與家屬及弟子信眾共同發心籌建“徐恆志紀念館”。館址位於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安養院西側,館內伫立徐老塑像,還有水晶塔供奉捨利瞻仰,並陳列徐老生前的藏書、著作及書法等墨寶珍品。
    雖然徐老已經捨報生西,但他老人家廣大宏深的悲願、愛國護教的精神、身體力行的教化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祈願有緣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發菩提心,立志為國家的繁榮富強、為民族的偉大復興、為莊嚴佛土、利樂有情而精進不懈,真修實證,方不負徐老倒駕慈航的慈悲恩德。
二十五、徐恆志上師荼毗小記
 2007年3月17日,在上海老滬闵路1500號上海市益善殡儀館舉行了徐恆志上師的追悼會,凌晨2點,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弟子們陸陸續續趕來,寧靜的殡儀館,佛號聲聲,連綿不絕。由於人多,廳小,由法師帶隊排成長龍在寂靜的廣場上繞佛助念,燈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雲朵朵。 
    早晨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有兩千多人參加了儀式。上海居士林、寧波居士林、出家法師、在家弟子、上師的兒子先後發言。眾人的講話字字矶珠發自肺腑,令人心動。上師兒子的一番話特別讓人感動,他說:“上師不只是我的父親,也是屬於大家的。”儀式後大家跪在地上誦“嗡嘛呢叭咪吽”誦一字一番慈力,誦一字一番悲仰。參加儀式的弟子是有福報的,上師的福智法雨盡灑會場,上師的智慧光明普照大千。在上師的庇佑下,上根者得大福田,中根者得中福田,下根者得小福田,最上利根者得無所得。立志成佛的弟子見上師現佛、如來的威儀,立志弘化眾生的弟子見上師現觀音菩薩威儀。雖然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弘法利生亦不離有相。 
    中午近12點,無相大和尚點火,上師遺體被送進了1200度的電化爐。儀式結束了,與會的人慢慢散了。我們南京來的弟子們一直在等待,大家都想等待看一看捨利子,因為在火葬場的焚化爐內電加熱、抽風機、加之1200度的高溫會不會破壞捨利,眾人又不免有一些擔憂。過了一個多小時,來生法師見上師的兒子出來,趕上前詢問情況,告之有幾千顆七彩捨利子,更為殊勝的是舌捨利,金剛不壞。捨利子太多,需要盒子裝。乾聖師兄、耿師兄現場出資8800多元,購買了六個骨灰盒,其中一個放上師完整頭骨的圓柱形骨灰盒,是殡儀館最大號的盒子。一般人一個小號骨灰盒還裝不滿,六個盒子需要人送進現場,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得以進入現場,並拍攝了上師捨利子照片。火葬場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們拍攝的照片也感到驚奇,他們說:“一般人也就是白色的灰,那些生前用藥很多的人,骨灰會微微發綠,但不是很明顯,象這樣頭骨完整,身體骨骼保持較好,這麼多五顏六色的捨利子,從來沒見過!從來沒見過!” 
    眾人聽說此事後,都歡喜無比,均得上師無上加持。偉大的上師啊,您樸素、平凡、低調的一生為我們示現了一個修行者高尚的情懷,偉大的上師您永遠活在弟子們的心中。 
    悲憫眾生憐有情, 
    倒駕慈航入娑婆。 
    示現維摩居士身, 
    講經說法喚迷人。 
    無來無去無證者, 
    無相盛開般若花。 
                                         ——南京弟子智華 
                                         2007年3月19日於南京

編後記
 恩師徐恆志老人,一生的修學以明心見性為主旨,顯密圓融、歸心淨土。潛修密證,嚴謹治學、悲心廣大,佛教界諸大德稱其為“當代維摩诘”。恩師淡泊名利、簡樸平易、謙和待人的獨特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飲譽海內外,為三寶弟子所感佩和尊敬。恩師末後一著預知時至,手結彌陀定印,安祥念佛,自在生西。荼毗後捨利無數,更為殊勝的是舌捨利金剛不壞,歷史上僅聞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和唐三藏法師玄奘有此希有瑞相,徐老為第三人。這是恩師一生修持得大成就的表相。

  恩師諄諄教導我們:“佛法的要領是般若,般若法門是根本法門,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攝,是條捷徑,要想即生了脫生死,成辦大事,非此法難以滿願。所以修任何法門,都宜以淨土法門為指歸。‘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實是修行證果的圭臬。”“信願念佛是手段,一心不亂是要求,往生極樂是目的。故一心不亂很重要。”“學佛之人,應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為要領,否則縱有修持,難以究竟。”

  楊振剛師兄謹遵恩師之教,以觀心、念佛自行化他,他常常叮囑後學要老實念佛。在我編完《徐恆志居士佛學書信集—幻齋心鴻》後,他勉勵我再編輯恩師的《淨土文集》以報師恩。在上師三寶的加持下,經半年的時間終於將此稿完成。文集中這些內容是師尊深入實證的經驗體現,對學佛、修證過程中種種疑難,都給予契理契機的解答。
  能幸遇恩師是我輩的無上福報,今生了脫是真感恩報恩啊!祈願諸同仁奉之,把定要津,一念回光,識自本心,悟自本性,同歸安養,究竟圓滿無上菩提,則不負師恩矣。感謝來生法師作序,感謝楊磊居士校對文稿並為此書流通大力支持。同時,由於收錄整理匆忙,及編者自身水平有限,錯漏之處難勉,還望諸同仁及時指正。

                      公元二零零九年歲次已丑後學許洪亮 沐手敬書 
 
回 向 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士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謹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敬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南無觀世音菩薩   消災免難
 
贈送結緣    歡迎翻印

 

上一篇:仁煥法師:念往生咒拔除業障根本
下一篇:仁煥法師:彌陀本願專修儀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