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藝術之路
黃心川
宗教造像是宗教藝術的范疇。世界上有大量宗教,但每個宗教對造像藝術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規定,人們往往通過一些雕像或形象就可以判別出它們屬於何種宗教。例如,佛教寺廟裡供奉著釋迦牟尼像和天王像、菩薩像等等,道觀裡安置有玉皇大帝、土地老爺等等,這實質上都反映了一種崇拜現象,是人為宗教的產物,它與先民時代最早出現的圖騰崇拜、山川崇拜、植物崇拜等自然崇拜有著本質的區別。
宗教藝術的產生時間很早,大概在宗教產生的同時或不久就出現了。人類在創造精神活動的同時,也開始產生了藝術創作和鑒賞的要求,不過最早的宗教藝術創作不一定非要和某種具體的、特定的有形物質聯系在一起,人們往往只是在尋找一種精神追求的象征物,作為通靈的一種手段罷了!
佛教是世界宗教之一。它產生於古老的印度文明古國,是在與婆羅門教作斗爭中出現的一種人為宗教。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創教時關心人們的心靈解脫,並不重視甚至反對偶像崇拜,這在原始佛典《三明經》中有所記載,佛陀在批評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時說,如果用梯子架入雲端,你也不會找到神祗;《阿含經》中還說“佛身不可量”,意思是說佛陀的形象是不能用世間的語言文字和圖畫來描述的。佛陀本人也在圓寂前叮囑弟子要“依法不依人”,要求他的弟子們依照他的教法,不要根據他個人行事,所以在早期佛教時代,印度的佛教經常用足印、蓮花、塔、菩提樹等物來象征佛陀,以表達他們對佛陀的熱愛和崇敬。佛教對偶像的崇拜大概是在部派佛教時期開始出現的,大乘佛教興起以後,達到了高潮。當時一些佛教徒因對僧伽的保守和墮落不滿,另創具有改革的、群眾性的大乘菩薩行。他們建立了佛塔,並在佛塔的周圍建立了僧捨,把佛陀當作神來崇拜,也崇拜與佛陀有關的菩薩、羅漢、護法神等等。造像運動興起,至大乘佛教奠基時逐漸形成了高潮。
印度的造像藝術大致可以分為顯教和密教兩個時期,每個時期所表現的佛教內容和形式都有一些差別。顯教期造像藝術的時間大概從1世紀至8世紀,從造像的時代風格看,大致可分為犍陀羅、馬土臘和笈多三種形式。犍陀羅位於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鄰的阿富汗東部,公元前250--139年間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曾侵入該地,建立了大夏王國,希臘文化曾在這裡有深刻的影響。公元前139年,大夏為從我國西北地區西遷的大月氏所滅,大月氏建立的王朝遷都於這一地區。大乘佛教在這裡傳播後,佛教徒在希臘藝術的基礎上最先雕刻出佛像。犍陀羅藝術包括很多內容,以佛像為例,可看出其基本的特征是:肉髻凸起平緩,發髻成波浪式(Appolo式),額頭平正,眉如初月,鼻梁高直,雙目深陷,體型短粗,一般著通肩大衣或袒右臂袈裟,衣紋可見體膚形態。犍陀羅造像藝術體現了大乘佛教理想主義的精神,表現出沉靜、肅穆、哀雅、凝思的超然之態;馬土臘造像的出現較犍陀羅稍晚。馬土臘位於恆河支流朱木那河沿岸,在西北印度和中印度之間。馬土臘藝術繼承了印度本土民族的風格,即生息在本地的土著民族——達羅毗荼人的精神和形式。佛像頭飾螺發,面相端正,呈鵝卵形,眉目呈弓形,雙目睜視,鼻翼外張,稍平塌,著衣薄透貼身,衣紋舒朗簡潔,常常顯露出衣服裡面肌膚結構的,隋狀,這在青州龍興寺窖藏石佛中有明顯的表現。青州石佛面相圓潤,肩胛寬厚,腰身細瘦,多立姿。佛衣貼身質薄透體,衣紋舒朗,紋褶舒疊下垂,顯出薄衣貼身。據不少學者的考證,這種天竺佛像之風源自南朝,在江南盛行,與梁武帝的獎掖有關。梁武帝在天監元年曾诏募80人往天竺,尋求檀像。笈多王朝(400--700年)是印度中世紀的“黃金時代”,其造像立足於印度本土,融合了犍陀羅和馬土臘造像藝術的優點,因此,它的藝術風格不僅具有印度民族熱情、開朗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有犍陀羅的沉靜、典雅風格。笈多造像以馬土臘和薩爾納特(鹿野苑)為中心,其造像的特征是:發髻、頭部密布右旋螺發,五官端正,額頭圓潤,無白毫相,雙耳下垂,飾有耳環。額印有三道折線,即所謂“三道彎”或“蠶節紋”。身材比例適中,衣著薄透細密,俗稱“濕衣法”;頭光為圓形,裝飾華麗,由裡向外各圈裝飾不一,依次為蓮花瓣、菊瓣、聯珠紋,最後為火焰紋,各圈之間疏密有致。笈多造像中的鹿野苑式與馬土臘式相似,唯在表現佛像衣紋的手法方面有異,佛像身上不著衣服,僅在領口、袖口和大衣下擺處翻起一道邊,以表示衣服的存在。這種雕法在我國漢地、藏地都有影響。
密教大約在7世紀逐漸形成派別,佛教的密宗與印度教的性力派有著難解難分的特點,因此,在佛像的造型上也與印度教有關,其主要的特征是:一、女性化。由於對女性的崇拜,密教神壇上常常出現佛母、明妃等等女神像,甚至象征女性生殖器的蓮花形式。這些女神雕塑成高乳、大臀,身體現彎折式;二、世俗化。密教神像周身帶著世俗喜好的飾物,一般頭戴花冠,身佩璎珞珠寶等等;三、造型復雜化。出現了多面、多手、多足,牛頭馬面乃至雙身等等的復雜形象,這些造型反映了密教的教義和儀軌的主導思想。
佛教自公元前1世紀由印度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土後,一開始就依附於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力圖融攝儒道並與民間的鬼神等信仰相結合。佛教的造型藝術無疑地也是沿著這條道路前進和發展的。佛教初傳,印度佛教中的諸神、菩薩、羅漢和護法神並不為中國人所理解和熟悉,佛教為了贏得人民的信奉,擴大聲威,不斷地吸收了漢藏地區很多民間的神祗和魔鬼,因此我們在佛教的菩薩、羅漢、護法神中常常可以見到道家的神仙和儒家的名儒宿將。在佛教的塑像中可見一個例外的情況,那就是佛陀的形象。由於在佛經中常常對佛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有著明確的描繪,另外,佛陀的沙門行相在中國古籍和神話中找不到相應的形象,因此佛的造型仍然以印度的原型或梵相來加以塑造,至於菩薩、羅漢、護法諸神等等則具有不盡相同的情況。中國人常常以自己獨有的氣質、信仰的需要和衣著注入到塑像或畫像中去。例如菩薩的形象,印度佛經中常常稱為“勇猛大丈夫”,其形象是留髭、白眉的男子像。但在佛教傳入中國後,自南北朝開始,菩薩形象逐漸女性化,隋唐時期更達到極端,其形象端莊美麗,婀娜多姿,雍容華貴,是典型的貴婦人形象。另外,由於我國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審美觀念和情趣的不同,佛教神像還呈現出不同的時代風尚。南北朝時期的佛像瓤逸清瘦,隋唐的佛像豐滿端莊,宋代的佛像寫實樸素,明清的佛像體態豐腴。
摘自《世界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