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心川教授:印度瑜伽與少林武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度瑜伽與少林武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  黃心川

少林武功的創始人是達摩抑或跋陀,在目前學術界有著種種的說法,但他們的活動無疑地與印度佛教的禅定理論和實踐有著因緣關系。印度佛教的禅定淵源於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巫術或宗教實踐——瑜伽術,在瑜伽成為印度婆羅門教正統派哲學之一後,與佛教仍然有著若即若離的關系。印度古典瑜伽大概與佛教同時或稍後一個時期傳入我國,並與我國的道教、儒家、醫學、武術和民間氣功等相交流,這些交流在少林武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本文擬對少林武功與印度瑜伽的關系作一初步的探索。

瑜伽是梵文Yoga一詞的音譯,這個詞的詞根是Yuj,原意是給牛馬“裝上道具”,以後引申為聯系、結合、冥想、活動、心的統一等等多種涵義。我國舊譯為相應。從狹義上看,瑜伽是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正統派哲學(“六派哲學”)的一個派別;從廣義上看,它是一種系統鍛煉身心的理論和實踐方法。瑜伽為印度各大宗教乃至世界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所攝取、運用並給予了不同的解釋。《瑜伽經》稱瑜伽有“抑止心的作用”,也就是說一個修行者通過瑜伽種種行法,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使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相結合,從而獲得解脫。佛教《唯識述記》二釋:“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定慧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也。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禅定為相應。”這當然是從佛教唯識論立場上去解釋的,但也表示出瑜伽原有的一些涵義,因此,佛教的唯識宗在印度被稱為瑜伽行派,印度和中國的佛教密乘也常常被概稱為瑜伽宗。

瑜伽有著古老的淵源。據考古發掘證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就有瑜伽的實踐。在莫亨約·達羅和哈喇帕古城出土的遺物中曾發現有一顆印章,這顆印章刻有盤坐冥想、沉思或其它姿式的神像,還發現有一些作瑜伽坐法的刻印。後來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並與當地的土著結合以後,印度的婆羅門教吸收了瑜伽作為他們宗教實踐的補充,這在古老的吠陀本集和奧義書的贊頌中可以得到證明。在公元前6至5世紀佛教與耆那教興起時,瑜伽也被吸收到他們的宗教實踐中去。瑜伽的系統論述出現在公元3至5世紀之間編纂的《瑜伽經》以及後人為之所作的大量論釋中。在中世紀初期,瑜伽與婆羅門教另一個哲學派別數論相結合成為婆羅門教——印度教正統派哲學體系之一,另外在實踐過程中派生出了多個派別。在中世紀後期,瑜伽向波斯、中亞和中國等地傳播,它被伊斯蘭教所吸收並成為沙菲派宗教實踐內容。瑜伽在上一世紀傳入歐美後,被稱為“超覺靜坐”等等,引起了宗教界、體育界、學術界、醫學界等等的廣泛興趣,風靡全世界。

瑜伽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五花八門的派別,這些派別主要是根據實踐的方法劃分的:

(1)王者瑜伽(rjayoga),也稱主宰瑜伽,即對心及其一切活動完全控制的瑜伽。與佛教的禅宗相似。

(2)信仰瑜伽(bhaktiyoga),對神和師長悉心奉獻的瑜伽,與佛教的淨土宗與淨土真宗相似。

(3)行動瑜伽(karmanyoga),精進瑜伽,業瑜咖),通過對社會的奉獻活動而獲得證果,類似禅宗參加耕作活動。

(4)知識瑜伽(jnnayoga),通過哲學、理論的思索,使精神凝聚,達到修煉目的。類似佛教的禅宗。

(5)咒語瑜伽(mantrayoga),通過讀誦咒文而獲得解脫,與佛教的密宗有著密切的關系。

(6)靈體瑜伽(kundalinīyoga),用氣息(風)的力量,引發脊骨中潛藏的靈體或力量,由下而上直達頂端,打開脈結,獲得無盡智慧和成就。類似佛教的密宗。

(7)拉耶瑜伽(layayoga,三昧瑜伽)通過修煉,消滅氣息和意識,親證三昧。

(8)行瑜伽(hatayoga,力瑜伽、诃陀瑜伽),通過身體的運動(苦行),特別是控制吸氣(ha)、呼氣(tha)達到修行的目的。與藏密行瑜伽相似。

古典瑜伽在上述各種實踐中著重行瑜伽與智瑜伽兩種,前者主要對自律行為,如善惡、苦樂、愛憎、欲求等等和身體的活動,如坐法、控制呼吸等的修煉,稱為外修法;後者是對道德、身心和精神等等綜合修煉,尤其重視禅思的活動,稱為內修法。瑜伽的修煉常常被分為八個階段或八支分行法。它們是:

(1)禁制(夜摩),包括非暴力、真實、不盜、不YIN、無所有(不貪圖別人所有)五種禁戒;

(2)勸制(尼夜摩),包括清淨、知足、苦行、讀誦、敬神等五勸戒;

(3)坐法,身體的姿勢和精神狀態,如蓮花座、英雄坐、杖坐、吉祥坐等;

(4)調息,調整呼吸,有吸氣、呼氣和止息三種作用;

(5)制感,制止心的各種活動;

(6)執持,心專注或凝聚一處,不使馳放;

(7)禅定,即靜慮;

(8)三昧。

瑜伽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貫徹在整個佛教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釋迦牟尼在其成道以前曾師事瑜伽的先行者阿邏羅·迦羅摩和邬陀迦·羅摩子,從他們那裡學習過禅定,並經過苦修親證了“無所有處”和“非想非非想處”。佛教後來把他們修持的層次規定為“四禅八定”,佛教主要的理論是四谛和八正道,這套學說主要講一切皆苦,這對古典瑜伽有著重要的影響。毗耶娑在注釋《瑜伽經》(Ⅱ.15)中也認為世界是“眾苦所集”,引起苦的原因是無明,無明是“四顛倒”(《瑜伽經》Ⅱ.3;Ⅱ.5),擺脫道路是正見。當然,他們的正見與佛教有著不同的解釋。大乘佛教講般若,主張“定慧雙修”,“定慧雙修”也就是講“止觀”,止(奢摩他,smata)是排除盲想,使心專注一處,統一精神。觀(毗婆捨那,viPasyan)就是慧,在止的凝聚力中所產生,所謂“由定入慧”,這和瑜伽所說,通過總制(執持、禅定、三昧),抑制心的作用,從而生慧一樣(《瑜伽經》,Ⅲ-5)。另外,大乘佛教把修行分成若干階梯(地),瑜伽也有心地之別,兩者都把修行的最高境地稱之為法雲三昧。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乘佛教中也出現過不少親證瑜伽的著作,如《瑜伽師地論》等等。印度佛教進入密宗的金剛乘、俱行乘和時輪教後與印度教的密教(特別是性力派)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難解難分。兩者都修三密,當然在崇拜的對象和某些具體方法上還有一些不同。根據西藏所傳印度密宗的經典和部派,可分為:所作坦多羅、行坦多羅、瑜伽坦多羅、無上瑜伽坦多羅,這四個部派的主張和行事與印度教的诃陀瑜伽極為相似。由於佛教和印度教在宇宙觀、社會倫理學說和修行解脫觀上是不同的,因之印度古典瑜伽派與佛教瑜伽有著明顯的不同方面,佛教主張緣起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依緣而起,因此對主體的人來說不存在一個主宰作用的靈魂(人無我),對客觀世界說來也不存在一個主宰者或神(法無我);但古典瑜伽派看來,世界是在神或自在天的指導下由不動的神我和能動的原初物質(自性)所結合起來而發展的,兩者都認為要消除造成煩惱的無明,但佛教消除煩惱是要達到涅,即認識到緣起的無常、無我、自性空等等,而瑜伽認為修持三昧是要證悟原初物質(自性)和神我本來不是一個東西,使人從原初物質,亦即現實世界的系縛中解脫出來而達到自在的境地。佛教和古典瑜伽都談到了戒、定、慧,要人們注重道德、身體和精神的訓練,但是兩者各有所側重。佛教著重修心,他們把修持分成若干層次,層層剝去,步步深入,直至斷滅心識作用,但是他們不象瑜伽那樣著重外修,也不很重視外修對內修所起的作用(佛教密乘中某些派別是和印度教結合的產物,因此較注意外修)。古典瑜伽特別重視身體的姿勢和坐法的訓練,在诃陀瑜伽中發展成八十四種功法。

關於佛教大小乘禅法傳入我國的經過,目前我國已有一些學者從事這方面研究,並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共識,但對印度瑜伽在我國的傳播,仍然是一段不明的歷史,至今還沒有理出個頭緒。筆者認為,印度古典瑜伽大致與佛教大小乘禅法同時傳入我國的,當時,有很多人不易分辨兩者的不同。因此,把印度古典瑜伽的某些實踐看作是佛教的。例如我國早期翻譯的佛教小乘禅法經典如《大安般守意經》、《中阿含·念處經》都述說與瑜伽類似的三昧修行法。

佛教的禅法最早傳入我國始於公元148年由來華的安世高所譯出的《大安般守意經》,這部經傳播了小乘“四靜慮”和“數息觀”等禅法。最早介紹印度古典瑜伽的部分內容可能是在後魏(472)吉迦夜所譯出的《方便心論》。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敕建少林寺,請印度僧人跋陀任住持,跋陀與勒那摩提共同譯出了《十地經論》,這是我國較早出現宣傳分階段修禅的著作,其中無疑地也雜有瑜伽的內容。其後,菩提達摩來少林寺修禅,在中國建立了禅宗、達摩宣傳“理入”和“行入”的思想和實踐。有人把少林寺的武術歸初於達摩也是有根據的。相傳達摩傳《洗髓經》和《易筋經》,《洗髓經》已被禅宗二祖慧可(487-593)遺失。關於《洗髓經》的內容歷史上只提到名字,後人無從臆測。但根據印度教《濕婆本集》解釋:禅那(dhnana)是一種精神集中的作用,這種作用由人的腦髓所管理,腦髓在梵門(brahmarandha)之中,是一種細微的物質,從梵門經下方會陰至六輪:根持輪(位於骶骨部分)、自依處論(已捨輪)位於前列腺區;滿寶珠輪(聖居輪)位於腹部;無觸輪(不打輪)位於心髒;清淨輪(除雜輪)位於喉部;神命輪(受令輪)位於頂穴區,每重脈輪都有若干脈,聯貫周身大小諸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類似我國道教所主張任、督兩脈在軀體中所起的功能。因此,在瑜伽看來,修習禅定,也就是要使腦髓或靈體通過一定的路徑進行活動,打開脈結,獲得智慧和成就。少林氣功也重視腦髓的“清洗”或活動。從佚經的名稱,我們可以猜度這是一本受到瑜伽影響,講修持禅定的著作。

《易筋經》一直在民間流傳,但所傳內容並非一致,或則繁雜而寡要,或則簡略而失真。這可能與師傳有關,也可能與我國流傳的各種氣功理論相混雜有關。《易筋經》傳授的功法,大致可分別為外壯、內壯、動功、靜功、煉形、煉氣、煉意等等,這與印度古典瑜伽提出的“八支行法”即內修、外修坐法(煉形)、調息(煉氣)、煉意(禅定)大體相似。《易筋經》闡述的十二勢與達摩所創立的十八羅漢手明顯地受到印度瑜伽,特別是唐時傳入的、闡述瑜伽實踐的天竺按摩法和宋時傳入的婆羅門引導法的影響,這將在後節中要詳加敘述。明徐東皋所著《古今醫統》是一部總結我國氣功實踐的論著,它不僅總結了老子導引十二法,赤松子導引十八法,鐘離導引十八法,胡見素五髒導引十二法,也總結了婆羅門導引十二法。徐東皋解說的十六法,其中涉及的十種坐法,明顯地引進了瑜伽的內容。

少林“禅武歸一”或“禅武雙修”的思想和實踐,雖然是由跋陀、達摩等人所倡導,承襲了印度佛教禅定的傳統,但在其發展過程中明顯地攝收和總結了中國道、儒、醫、民間武術等宗教實踐和鍛煉身心的經驗,也受到了印度瑜伽的影響,這種影響荦荦大者可簡述如下:

(1)少林武術最重要的特點是提倡“禅武歸一”,亦即內功與外功、動功與靜功相結合的原則。達摩在論及這個問題時一再強調動靜無分的原理,他說:“靈魂欲其靜而悟,軀殼則欲其健而通,非靜則無以證悟而成佛,非健則無以行血而走氣,故須勤勞得中,使筋暢神怡。而後靈魂無拘口瘁弱之苦”。關於動靜結合的原理緣源於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經行”(Cankrama),印度宗教徒在修煉中由於長期坐禅,經常出現昏沉和煩惱的現象,因此,佛教和印度教都允許僧人在一定的時間和場所作些活動,但這種活動都有嚴格的規定,據說達摩提倡“心意拳”或“十八手”最初也是為了這個目的,後來逐漸習慣地成為禅宗的日常行事之一,甚至規定午夜還要起來“經行”。

(2)瑜伽的修行方法分為內修和外修兩支。在八種行法中,前五支被稱為外修,著重對道德、精神和身體的訓練,它包括著禁制(不害、真實、不YIN、不貪),勸制(清淨、輕安、苦行、讀誦、敬神),坐法,調整呼吸,制感等。所謂身淨可以遠離執著;後三支被稱為內修,它包括著執持(心專注一處)、禅定、三昧。少林武功也分為內功和外功。有些流傳的《易筋經》有上下兩卷,分別講述內功和外功,內功主靜,外功主動。少林武術中還傳有《十二勢圖》與《十二段錦》,《十二段錦》著重講精神等等的訓練,即內功,《十二勢圖》著重講鍛煉身體之用,即外功。但少林和瑜伽對內功或外功的解釋也有些不同之處。在少林的某些著作中常把調整呼吸(運氣)、坐勢(“端座勢”“雙盤勢”“插花勢”等)、站勢、隊勢列入內功之列。少林武功很注意對僧人和俗信者道德的修持,僧人除執行佛教戒律外,還要信守少林內部的規定。這種規定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少林武術在達摩數傳之後,得到廣泛的傳播,由於習武者人多品雜,有些不良之輩不能信守佛教的戒律和規定,把佛門慈悲救世之場變成了弄拳習棒追逐私欲之地。因此金元之際覺遠上人樹立了十戒。(“健體魄”、“戒逞私”、“敬師長”、“不得恃強凌弱”、“忍辱救世”、“不可逞憤相較”、“戒酒肉女色男風”、“不可輕以技術相授”、“戒恃強爭勝,貪得自誇”等)。迨明末清初之際,又重訂戒約十條,其內容由軌范個人的行為擴大至社稷國家的責任,如“恢復中國為志意”“如演習馬步,以退後三步,再前三步,以示不忘中國之意”“恢復河山之志為我宗第一目的……如不如此者,謂之少林外家”“濟危扶傾,忍辱度世”等等。瑜伽所提倡的禁制和勸制與少林戒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少林武術為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還提出了很多獨特的要求。甚至提倡和渲染儒家的忠義思想和道家的無為飄逸的風尚。

(3)關於對身體的訓練,印度瑜伽在後期發展中出現了很多的派別,他們十分注意身體的坐法與勢法,有些派別竟把坐法擴大到八十四種。如果把《易筋經》十二勢與印度12世紀出現的《诃陀瑜伽之燈》所列的勢法相比較,可以看出:在運氣與身體姿勢方面有些相似,少數名稱也雷同,如少林“倒拽九牛尾勢”與瑜伽“牛頭功”,“韋馱獻杵勢”與“勇士功”或“金剛功”,“出爪亮翅勢”與“孔雀功”等都很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少林十二勢中提到“韋馱”,“韋馱”即印度教聖典“吠陀”(Veda)的異譯,這部經典,一直被瑜伽派奉為他們的根本經典,少林僧人在功法中提到這個經典,也可以看出瑜伽對他們的影響。唐時道教徒、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最早記有天竺按摩法,當時密乘的著作已傳入中國,但《備急千金要方》記載得很簡略,只有一些姿勢與印度诃陀瑜伽相類似,因此,少林武功中哪些勢法受到天竺按摩法的影響,還需要深入研究。婆羅門導引十二法最早見於宋時張君房所著《雲笈七簽》。這時密教在印度已很盛行,诃陀瑜伽已傳入漢地,少林武術也由十八手發展至七十二手,因此婆羅門導引十二法中有些名稱與印度诃陀瑜伽派經典著作《格楞陀師說本集》(Gheranda Samhit)所提到的極為相似,如少林“龍引”與瑜伽“蛇功”Bhujangasana,我國古代把蛇常譯為龍,這裡指的是眼鏡蛇)、“黾引”與“黾功”(Kurma),“仙人排天功”與“仙人功”(“成就者功,Sidhasana)、“鳳凰鼓翅功”與“孔雀功”(Mayurasana)、“鶴舉”與“鹳功”,“寒松提雪”與“蓮花功”等,二者的名稱雖然很相似,但是在功法與身體姿勢方面則很多是迥異的(參見《诃陀瑜伽之燈》Ⅰ-20,22-24,30,32)。在少林武功中有人常常把他們的武術概括為龍、虎、豹、蛇、鶴等五式,這與诃陀瑜伽所提到的名稱和勢態有很多契合的地方,這種模仿動物的行動以此鍛煉身體是一種可以見到實效、合乎科學的方法。我國古代就有“五禽之戲”。但彼此都強調要模仿龍、虎、蛇、鶴的活動,這可能是相互交流的影響。關於達摩的十八法,在《少林拳術秘訣》一書中有詳細的論述。郭希汾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國體育史》中在論及中國氣功與印度瑜伽的關系時曾說:“予按印度婆羅門教徒,有按摩十八勢、婆羅門導引法十二法。以一定之時間行之,其結果有身體強健之經驗,則達摩十八手或即按摩法、導引法之變相欤”。①郭先生雖然對十八法沒作具體的論說,但根據我的研究,他的推論是有科學根據和正確的。

(4)最近,澳大利亞的格·皮特森先生(G·Peterson,歸宗少林後,法號釋德潮),從海外攜回少林密宗失傳的拳藝,經釋德水、釋德潮和胡勇剛三人依據殘缺不全的古拳譜,整理後發表在1995年第4期《少林與太極》雜志上。從這個《古拳譜》中我們可以看出少林禅宗也有一套自己系統的功法。這套功法主張禅武雙修,動靜結合,氣沉丹田,周天運行。練武要仿照龍、蛇、虎、猴、雞等動作,強調外功對內功的作用。現將古拳譜的要點摘錄如下:

“禅武雙修為上乘,武學文化禅中藏。

雙手繞頭防貫耳,蹲馬沉氣丹田旺。

周天運行氣走通,雙拳下裁護我裆。

黑蟒出調喪敵膽,羅漢推山賽霸王。

盤龍掃尾把敵傷,猛虎探爪威力強。

進步切掌迎面錘,金絲纏腕絕無雙。”

少林禅宗的主張與佛教密宗無上瑜伽和印度教靈體瑜伽派的主張大致相似。他們都主張動功與靜功、內修與外修相結合,通過“三脈五輪”或“三脈六輪”運行氣息,打開脈結,周遍全身,引發潛藏的力量或靈體,獲得智慧和成就。

(5)瑜伽派主張調息是外功訓練的基本手段之一。他們認為,調息有吸氣、呼氣和止息三種作用。練功時要注意氣息在身體內出入的范圍(處),呼吸之間的間隔(時),呼吸的次數(數),呼吸要長而細微,逐步進入禅定的境界。少林武功也認為:“養氣之學乃至學之緊要關鍵”,“欲學技擊先學數息……數息之功,即不動心之道,臻至境界而後可稱上乘……蓋以氣息由於呼吸,呼吸由於肺部而鼻為出入之門,凡技擊學步之始,先使氣脈沉靜,直達氣海(又名為丹田)……聽氣之出入,拋卻萬念,默記其度數……此數息之法也”。②從上述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兩者對禅定基本手段的認識是一致的。

瑜伽的後三支(執持、禅定、三昧)被稱為總制,著重對瑜伽行者的精神訓練。少林對僧眾的訓練也從禅機入手,從心理上入禅,這種內修或靜功的訓練正如《氣功闡微》一書中所概括:“以入定為功夫,以參證為法門,能於此而有所悟入,而後性靜心功,脫離一切掛礙,無掛礙始無恐怖矣”,這可見兩者的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少林武功不僅追蹤印度佛教禅定的理論與實踐,而且也受到印度古典瑜伽的重要影響。由於少林武術是一個博大精湛的體系,有著無數的門派和路數,本文只能略窺其門徑,作一初步的探索,錯誤和遺漏很多,望讀者匡正。

【注 釋】

①②《少林宗法》,載《少林拳術秘訣》,中華書局,1915年版。

(原文刊於釋永信、吳立民主編《中國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6月版)

 

上一篇:黃心川教授:鸠摩羅什和中國民族文化
下一篇:仁煥法師:認識生命——做快樂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