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生命的精神與物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廣西靈陽寺2008-12-27至2009-1-3念佛七法會

(1-1上午) 生命的精神與物質

感恩常住三寶慈悲,感恩諸位法師慈悲,感恩諸位同修慈悲,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是2009年元旦,大家能有緣分集會在靈陽寺,在寺廟裡面度過新年的第一天,表示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面,接受新的精神、接受新的物質。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人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生命分有精神生命和物質生命。物質生命就是我們的身體;精神生命就是我們的靈魂。人肚子餓找不到吃的,這叫做缺少物質;人缺少道德、缺少愛心、缺少感恩心,這是叫做缺少精神了。

但是現在的社會不是缺少物質,現在的社會物質營養過剩,所以我們很多病都是營養過剩病。我們認為那些顛顛倒倒的人才算是精神病,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有精神病,只不過還沒有達到那種顛顛倒倒的程度而已。

現在我把精神和物質的原理給大家說說。凡是吃不了飯的人,不想飲食的人,都是營養過剩病;還有一種病,肚子雖然餓也吃不了,同樣是營養過剩病。那怎麼樣算營養不夠呢?非常想吃卻沒有東西吃就是營養不夠。

如果人能吃飯,但是沒有力氣,這種叫做缺少精神的病了;另外,能吃飯又不願做事,整天睡覺,都是缺乏精神;還有一種,又吃不得飯又沒有力氣,那是什麼病?是營養過剩又缺乏精神。

人有道德的心,有感恩的心,有愛心奉獻的人,這種人就是有精神。物質享受貪得無厭,用脾氣做事,這種人就沒有精神。

今天我們在寺廟生活、過元旦,那寺廟是什麼呢?寺廟不是物質享受的地方,寺廟是精神享受的地方。物質生命就是我們的身體,精神生命就是我們的靈魂。我們來寺廟目的是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圓滿的精神,但是很多人沒有明白到這個原理,想來寺廟享受。想享受,在家就最好了,不要來這裡。

為什麼寺廟大部分都在山上建?因為山上有物質享受嗎?寺廟主要是提供精神能量的地方,家庭才是提供物質能量的地方。人沒有精神一分鐘,人還有用嗎?但是人三天吃不了飯會死人嗎?來寺廟應該是接受精神修養。如果來寺廟追求物質享受,那你的生命肯定加速去報到。

現在我有一種感覺,世間上一些人把寺廟商業化,如果你們去那樣的道場做功德,我認為那不是叫功德,那是加重業障。十方有良好的精神供養常住三寶,常住三寶應該是無條件地普利十方。我在這裡,首先祈禱和願望靈陽寺應該保持這種精神,也更願望所有的寺廟都這樣走路。不管是哪個宗教,我都認為是一種精神修養的場所。

現在的人開口閉口都說是營養不夠,所以有些病人來了就問:“我是不是營養不夠?”我說:“不夠你就加嘛。”也許有一些人還記得這麼一件事:廣西某大學有一個小孩(高中生),他有營養過剩病,原來比較胖,後來一直瘦到只有60斤。到全國各地去治療都沒有用,來到靈陽寺還要派人下山去抬上來,站也站不了,連坐都不能坐久,人一看上去就是皮包骨。

他媽媽是一個教授,父親是大學的校長。來到這裡他母親還是問我:“能不能加點什麼營養?”我講:“要加你們抬回去加,每天加多少都沒有問題。來這裡是要排除營養。”結果他們不得不接受我的觀點。後來小孩康復了,現在體重達到120斤。

家庭發生的矛盾也好,是非也好,災難也好,大不了就是跟這兩方面有關:一個是缺少精神,追求物質享受。佛教的教育有一個道理非常好,叫做“知足常樂”。但是寺廟並不是叫大家一點物質都不要。知足怎麼解釋?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合理使用!該用的就用,但是不要過分,這樣叫做知足常樂。知足等於物質上合理享受;常樂是精神,該讓給別人就讓給別人,多余的不要留,這樣就樂了。

吃不了飯的人是營養過剩了,不要再加了。比如肝硬化或肚子脹的人,吃不了東西,不要老是找營養來加。所以我提倡精神療養,精神療養就是知足常樂。

凡是有腫瘤的,就是營養過剩病。你們加進去太多了它消化不良,就成腫瘤了。為什麼有腫瘤動手術以後,過一段時間又重新長腫瘤?因為動完手術以後你們又來什麼一招呢?魚的、鴨的、雞蛋的統統都吃進去,結果比原來更加過剩。我們過分的享受,這個身體就成為垃圾桶了。什麼東西都丟進去,難道它不加速損壞嗎?

願望你們2009年合理享受,合理使用一切,保持精神快樂。生活上要事事方便、隨緣、簡單,越簡單的人就是有精神。謝謝大家!

 

上一篇:仁煥法師:“南無阿彌陀佛”是生命改良進化的信號
下一篇:李向平教授:信仰共同體與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