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華方田教授:試論中國佛教禅定的特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試論中國佛教禅定的特質

※ 作者: 華方田-中國社科院

太虛大師曾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禅。那麼,禅的特質又是什麼呢?這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內容。本文認為,中國佛教禅定的特質在般若。

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禅,不僅是由於禅定是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戒、定、慧三學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還因為禅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解脫智慧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關鍵所在,最主要的是因為禅定在中國佛教中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並由此產生了富於中國特色的、生動活潑、別具一格的佛教宗派─禅宗。

為什麼說中國佛教禅定的特質在般若呢?本人擬從佛教的產生、三學六度和止觀雙運等方面加以論述。

一、頓悟菩提佛教源頭

佛教起源於印度,探討中國佛教禅定的特質,不能不先回顧一下印度佛教。佛教的產生,源於佛祖釋迦牟尼於畢缽羅樹下的禅思體悟。據載,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以後,修習禅定和苦行,歷時六載,後於尼連禅河邊的畢缽羅樹下結跏趺坐,端身正念,靜思冥索,發誓:“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經過七天七夜(一說七七四十九天),終於證得無上菩提,覺悟成道,從釋迦牟尼悟道的經歷來看,佛教正是來源於他在禅定中所證得的宗教智慧。恰如木村泰賢在《大乘佛教思想論》中所說,“若離禅觀便無活的佛教”。釋迦牟尼最終所證得的宗教體驗和智慧,稱為“無上大菩提”,就是整個佛教教義的精髓所在。這種“無上菩提”,也就是後來所謂的般若。

二、三學六度智慧第一

釋迦出家修道乃至創立佛教,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斷除一切眾生所面對的生老病死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種種苦惱憂愁,尋求解脫之道,這也就是中國佛教徒常說的“了生死”。釋迦悟道之後,首先宜說的是建立在緣起論之上的“四谛”說,這一學說是原始佛教的理論核心,一直為後來的佛教徒所信受奉行。

四谛說概而言之,即是“染淨因果”。苦是痛苦的現象,集是產生痛苦的原因,這是染緣因果;滅是解除痛苦的結果,道是消滅痛苦的途徑,這是淨緣因果。禅定作為佛教修持的主要法門之一,就包含在道谛之中。

小乘佛教所修行的道,包括以“八正道”為主的“七科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又可歸結為戒、定、慧三學,此三學通常被看成是佛教修持的全部。三學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戒是基礎,依止於戒,心乃得定:定是承上啟下的中心環節,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慧為根本,依止於定,智慧乃生。實際上,在具體的修行實踐中,禅定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是三學的中心。佛教所說的無上的解脫智慧,只有通過禅定的修習才能獲得,種種神秘的宗教體驗,也只有在禅定中才能真正體悟到。浩若煙海的佛教經論,無不強調禅定在修行中的重要作用。禅定既如此重要,為什麼又說禅定的特質在般若(智慧)呢?這是因為,首先,禅定修習必須以證悟菩提智慧為目的。佛教修行雖然非常重視禅定,但佛教的終極目標是了生脫死、證成佛果。僅僅停留在禅修上,是不可能達至這一終極目標的。只有通過禅定修習,進而證得出世間的神聖智慧,才能超越世間,斷除煩惱。其次,禅定修習必須以智慧為導向。佛教通常將智慧分為三種:即聞所成慧,指通過聽聞佛法所得的智慧,思所成慧,指在聞所成慧基礎上思慮所得的智慧;修所成慧,指以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為指導,進行禅定修習,在禅定中證悟的智慧。禅定的重要性在於能夠貫通定、慧,由定發慧,這正是禅定的特質所在。如果離開了這一點,禅定便失去了靈性,與世俗、外道無異。

大乘佛教不僅追求個人的解脫,而且立志普度眾生,與此相應,在修行實踐上提出“六度”的菩薩行。六度又稱六波羅蜜多,具體為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禅定度和般若度。在六度中,最主要的還是禅定和般若二度。般若是禅修中迸發出的智慧之花,般若的獲得,不能離開禅定;同樣,禅定也離不開般若,“五度為足,般若度為首”,般若度是修習前五度的導引和目標。可以說,在大小乘佛教三學六度的修行體系中,禅定特別是由禅定所生發的解脫智慧,是一切修行的樞要所在。

三、止觀雙運定慧等學

中國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又有南傳、北傳和藏傳之別。但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繁榮昌盛,代表著中國佛教特性的,無異是大乘佛教。同樣,中國的禅學也包括小乘禅、大乘禅、密乘禅及其所屬各宗各派的禅法。禅法固然多種多樣,各呈異彩,然從修習方法而論,主張止觀(定慧)雙修則是各宗各派禅法的共同特性。

所謂止觀,是指通過止息散心,觀想簡擇,獲得般若智慧的修持方法。這種修行方法,在印度原始佛教時期就已提出。《中阿含經》卷十五把“止觀”視為捨念修善的“車”,《長阿含經》卷九也提出:“雲何二修法?謂止與觀。”那麼,什麼是止觀呢?僧肇在《注維摩诘所說經》卷五說:“系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隋淨影寺慧遠在《大乘義章》卷十中說:“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外國名毗婆捨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止是指心神凝一,住心於一處,心止則為定。觀是指觀照,以通達事物真相,觀成則為慧。“止觀俱修”的思想在印度早期佛教中也有表述,《雜阿含經》卷十七載:“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具修,得諸解脫界。”止和觀相互發明,相輔相成,是達至人生解脫的重要途徑。印度佛教止觀思想傳入中國後,中國僧人大多是從“三學”、“六度”的角度來講止(定)與觀(慧)。鸠摩羅什翻譯開弘傳大乘般若學,主張把禅學與般若學熔為一爐,對禅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東晉名僧道安及其弟子慧遠,把大乘義學與禅法結合起來,將禅發展成“禅觀”,提倡修習各種禅觀,以契入事物的實相。也就是說,東晉時已出現了把禅觀與大乘般若學相結合的傾向。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國家的分裂,佛教也出現了南北兩地各異的局面。南方重教理,北方重修持,南方重修慧,北方重修定。天台三祖慧思雖講止觀並重,但也主要強調“由定發慧”。

最早把止(定)與觀(慧)提升出來,作為佛教修行的根本方法,並正式提出止觀不能偏廢、大力提倡“止觀雙修”、“定慧等持”的是天台的智顗。他說:“若夫泥洹(涅)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童蒙止觀校釋》正文第一頁,中華書局,一九八八年六月版)

智顗議為:“止乃伏結之法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受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禅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同上引書,正文第一頁)止是寂,觀是照;止是去妄,觀是明真。止是攝制心念運作,觀是鑒達事物實相。智顗把止和觀看作是“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智顗反對偏修偏習,強調止觀雙修,定慧等持。他說:“故經雲: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同上引書,正文第一頁)把偏修禅定而輕視智慧看作“愚”,把偏學智慧而輕視禅定看作“狂”,都是達到佛境的障礙。只有定慧等持,才能發明佛性,證得佛果。

在“止觀雙修”的基礎上,智顗還進一步提出了“止觀一體”的命題,強調止與觀的圓融無礙,這是智顗從其思想的圓融性出發,對南北朝以來“由定發慧”思想的進一步發揮。智顗以為,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即是觀,觀即是止,止觀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摩诃止觀》卷三說:“止觀自相會者,止亦名觀,亦名不止;觀亦名止,亦名不觀。”止與觀是圓融無礙,互具互攝的,“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言止即有觀,言觀即有止,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不即不離,不一不異。

從三學、六度上談止觀到融合般若學的禅觀,從由定發慧到止觀雙運,中國佛教禅法的這一發展過程呈現出越來越重視智慧的特點。修止得定,修觀得慧,只有以出世間的智慧修觀,才能最終證得般若,頓悟成佛。

在中國佛教詣派禅法中,最能體現禅觀的般若理體,獨放異彩的,則是禅宗。《禅宗宗派源流》一書的《緒論》中說:“在佛教各宗裡面,惟三論宗與禅宗獨標真谛,直顯般若的理體。在這兩宗之內,三論宗的教法,尚可借諸經論說示;而禅宗的行證,則必須於實證上體會。所以三論宗又稱為觀照般若之教,而禅宗又稱為實相般若之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杜,一九九八年八月第一版,第十一頁)

般若是一種包含各種神通力的、超世間、超經驗的特殊智慧,是證悟諸法實相、達至佛境的聖智,通常又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實相般若,指事物的理體實相;二是觀照般若,指觀照諸法實相的真實智慧;三是文字般若,指表述般若理論的言教,是一種方便手段。在宗教思想上,般若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闡發“真空妙有”之理,以求把握諸法的實相。在宗教實踐上,般若經典主張,佛教修持的目標並不僅僅局限於小乘所追求的痛苦解脫,而是要證悟佛教的最高境界。般若思想以覺悟菩提作為成佛的標志,更加突出了智慧在修行實踐中的重要作用。

三論宗是般若中觀學派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佛教宗派。三論宗的初祖鸠摩羅什和二祖僧肇,皆是譯介和弘傳般若中觀學的先驅,四祖僧诠更是一位隱居修行的有道高僧,“頓(遁)跡幽林,禅味相傳”。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嘉祥吉藏一生致力於中觀學說的辨析和發揮,禅定的特質-“無得正觀”的般若大義貫串在其整個佛學思想體系之中。般若之體就是無所得,而“無得正觀”的思想正是自《般若經》而中觀學派,自中觀學派而三論宗一脈相承的基本精紳。從這個意義上,說三論宗為“觀照般若之教”,是非常恰當的。

“禅宗的精髓在頓悟,在實相般若”(《禅宗宗派源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八月第一版,第十一頁)。禅宗主張“以心傳心,見性成佛”,傳心傳的是佛的心印,而佛的心印就是般若;見性就是頓現自己本自具足的菩提般若之智,據說釋迦牟尼當初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諸人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葉會意微笑,於是,佛祖就將佛教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於迦葉,這會心一笑便成為禅宗的源頭活水。中國佛教禅宗的實際創始人是六祖慧能,慧能禅學思想的主要特點是“識心見性”和“頓悟成佛”。前者是他的心性本體論,說明“心”、“性”是眾生成佛的依據:後者是他的宗教修行方法論,提出宗教修行的原則和方法,首先,慧能認為,人的“心”,“性”即為佛性,因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他說,人的本性是清淨無染的,“人性本淨”;“但能離相,性體清淨”;“自性常清淨”。他所謂的清淨,是指那種除去了煩惱,癡迷染污而達至的純真、清潔、寂靜的狀態。既然慧能在心性論上提自性本自具足,那麼,在修行方法論上必然是“自悟自修”、“不假外求”。他說:“善知識,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救世度人須自修”。要覺悟解脫,應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主體自身用功夫,而不能遺其內而執其外。“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明澈,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聞其頓教,不假外修,但於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見,煩惱塵勞眾生,當時盡悟”。同時,在提倡“自悟自修”的大前提下,慧能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修行方法。(1)無念為宗。他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無念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2)定慧等學。慧能反對以前禅法中割裂定、慧的做法,主張定慧一致,他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第一勿迷言定慧別。定慧體一不二,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這種“定慧等”的主張,實際上是抬高慧而貶低舊有意義上的禅定,提倡一種活潑的、不拘形式的、自由自在的新禅法。(3)頓悟成佛。慧能的新禅法就是─頓悟成佛,就是“明心見性”。“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強調只要一念覺悟,即可頓入佛地,總之,慧能南宗禅的顯著特點就是禅與般若的一體不二,“識心見性”就是體認人和事物本來面目,而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實相般若;“頓悟成佛”也還是頓現菩提般若之智,在這裡,參禅就是求證般若實相,實相般若就是禅悟,般若就是禅的糟髓所在。

四、結語

正如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禅,只是要強調禅在中國佛教中的突出地位,並沒有因此而忽略了中國佛教的其他方面一樣;說中國佛教禅觀的特質在般若,也只是就其實質而言,是從究竟的意義上說的,並不能因此而忽視禅定的其他方面。

 

上一篇:覺明法師:覺明上人在張掖大佛寺禅院佛事法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下一篇:華方田教授:澳門佛教的現狀與展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