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華方田教授:無得正觀與佛教倫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無得正觀與佛教倫理

華方田

佛教因主張“萬法皆空”而又被稱作“空門”。在般若系經典的基礎上產生的大乘中觀學派及中國佛教三論宗等,更被視為“空門”的典型代表。

般若系經典的出現標志著大乘佛教的興起。般若經典的中心義理是“緣起性空”和對緣起法的態度——“無得正觀”。緣起法是佛教的理論基礎,《般若經》主張,一切事物(法)皆因緣而起,是沒有自性的,也就是“空”。既然萬法都是自性空寂的;因此對任何事物都不能執著,要做到“無得”、“無住”,這就是如其緣起而觀之的正確觀法——“無得正觀”。

三論宗創始人嘉祥大師吉藏的師傅經常說:“言以不住為端,心以無得為主。故深經高匠啟悟群生,令心無所著。”認為三世諸佛講經說論,都是為了讓眾生去掉執著之心,而歸於無所得。吉藏更是以“無得正觀”作為三論宗佛學思想的基本精神。他認為“無得正觀”是一切佛法之精義所在,於無所得之外,別無佛法。在吉藏看來,一切佛教經典都是在申明無所得之旨:“得與無得,蓋是眾經之旨歸,聖觀之淵府。”

“無所得”也是區別佛法與外道邪說的重要標准。佛陀雖然宣講五蘊、十二處、四聖谛、八正道、十二因緣等,但這皆是為了對治眾生有所得病的方便教說,而不是如外道之執持“實相”。只有“一無所依”、“一無所住”,既不執著“得”,亦不執著“無得”,才是真正的無所得之境。

“無得正觀”的義理與佛教倫理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佛教所要解決的主要是人生問題。人們之所以會產生痛苦、憂慮、困惑、悲傷乃至恐懼,是因為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不能體認我法二空的道理,就必然產生對外物的執著,心有所得,有所執著,就會患得患失,急功近利,以至於或因求之不得而苦惱焦慮,或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個人及社會的不幸與災難由是而生。

吉藏認為,心有所得、有所執著是一切有情煩惱和痛苦的總根源。“若有所著,便有所縛,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有依有得為生死之本,無依無著為經論大宗。”只要破除有所得之心,體悟“無得正觀”之精義,即可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任運自在,通達無礙。

《法句經》卷下有一著名偈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將“止惡揚善”視為佛教教義的全部。該偈頌含有世間、出世間兩個層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世間的倫理,奉勸世人多行善事,遠離惡行;“自淨其意”是出世間的倫理,指去除分別與執著,超越善惡而顯現真如佛性。佛教所說的善惡又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根據佛教的因果律,善行惡行會導致善業惡業,並招來善惡不同的果報。其二,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符合佛教所說的道理,體認諸法性空才是真正的善。其三,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是佛自體,即佛性,這是佛教理想境界的至善,與此相對,一切世間的分別、染污皆是惡。

實際上無論世間層面還是出世間層面,均可以用“無得”與“得”作為衡量善惡的標准。世俗意義上,有所得即有所執著,有所執著即有分別之心,有分別則生煩惱,煩惱因緣便生惡行及惡業,業因緣故,則有生老病死等諸苦惱。反之若以“無得正觀”觀照一切,一無所著,一無所依,即能應物而不累於物、人世而不拘於世。從出世間的意義上說,顯現真如實相,體悟究極真理就是善,反之是惡。中觀學派和三論宗認為,昭示佛法的正確方法是“唯破不立”、“破邪顯正”,在破斥邪見中顯現正理。而區別“正”與“邪”的唯一標准就是“無得”與“有得”,“有得”是邪須破,“無得”是正應申。最高真理是“未曾邪正”的,“諸佛所行之道未曾邪正,為對內外二邪,故立為正。”真理本來無所謂“邪”、“正”,說“邪”說“正”是為了破除有所得之邪見。說“正”是為了破“邪”,“邪”既破除,“正”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為見於邪,強名為正;在邪既息,則正亦不留,故心無所著。”所以無論說邪還是說正、說破還是說立,只有達到“心無所著”的“無得”境界,才能真正體悟究竟實相,圓成理想之至善。

 

上一篇:華方田教授:嶺南佛教是澳門佛教的源頭活水
下一篇:華方田教授:弘揚佛教文化與文化遺產保護——以遼寧朝陽為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