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華方田教授:覺悟與奉獻——新世紀佛教的修行與生活理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覺悟與奉獻——新世紀佛教的修行與生活理念

華方田

說到“覺悟與奉獻”,極易使人想起多少年來我們所經歷的思想教育。這裡我所說的“覺悟與奉獻”是佛教對人生的闡釋,是現代佛教徒所應提倡和積極追求的修行理念,也是邁入新世紀的現代人應當倡導的一種生活理念。

覺悟與奉獻,完整地說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是河北柏林寺所確立的生活禅的宗旨。生活禅以此為宗旨的目的是想本著契理契機的原則,強調佛教要以社會人生為本位,以利他為途徑,以解脫為歸宿,提倡積極地關懷社會、人生和大眾,積極地承擔責任和義務。突出的是“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在無我中求進取,在生活中透禅機,在保任中證解脫”這樣一種修行理念。在這裡,我無意為誰做宣傳做廣告,我只是覺得,“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種修行理念不僅契合佛陀的本懷和佛法的精神,也就是契理,而且特別契合現代人之機。對處於新世紀之初的現代人來說,這種理念可以幫助我們淨化那飽受物欲困擾而煩燥不安的心靈,可以幫助我們找尋那日漸失落的自我,在對佛法的覺悟中,健全人格,完善人生,自覺自度;在對大眾的奉獻中,增進智慧,利益社會,覺他度人。

一、覺悟與奉獻是契合佛陀本懷和佛法精神的修行理念

佛教與佛法,顧名思義,就是佛陀所悟與所傳的教法。“佛陀”,又可簡稱為“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譯,意譯為“覺者”,即徹底地覺悟了真理的人。雖然在佛教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對“佛”這一名詞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但一般認為,“佛即覺者”包含了三方面的意義:一是“自覺”,又稱“正覺”,指自己得到了對宇宙人生的正確覺悟;二是“覺他”,又稱“等覺”或“正遍覺”,是指不但自己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實,而且還要將所證悟的真理向一切眾生宣講出來,讓眾生都能和他一樣達到覺悟。三是“覺行圓滿”,又稱“無上覺”,是指這種覺悟是最高的、最圓滿的。可以看出,“佛”這一詞所具有的這三方面的意義,就已經包含了“覺悟人生與奉獻人生”的意思,“自覺”與“覺行圓滿”是對人生真實的圓滿覺悟,即“覺悟人生”;而“覺他”即普度眾生,興慈運悲,也就是“奉獻人生”。這兩方面的完美結合,相輔相成,構成了“佛”(覺者)這一概念的基本內容。

原始佛教的理論核心是四谛說和三法印說,此二種學說一直是大小乘佛教的理論樞紐,是全體佛法的根本原則。從這兩種根本的佛教理論中,我們也可以追尋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一修行理念的原初形態和本來涵義。

原始佛教的核心是闡發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即佛教的人生觀。佛陀所宣講的苦、集、滅、道四種真谛,就是圍繞著人生問題而展開的。其中,苦、集二谛是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做出的佛教獨特的判斷,認為生命的本質是苦,並探尋導致人生痛苦的原因;滅、道二谛所昭示的是生命價值的終極追求,以及解除痛苦、達到理想境界的道路和方法。佛陀宣講四谛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最終達到解脫。認識到現實人生的痛苦本質,不被暫時的、虛幻的快樂所迷惑,這是佛教人生觀的理論基點,也是人生覺悟的第一步。人生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是什麼?佛教認為,人的生活和生命不是決定於天神的意志,也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變,更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決定於人自身,是人自己造業,自己受報。佛教認為,人生煩惱和痛苦的總根源是“無明”,也就是對人生真實的愚癡無知。認識了產生痛苦的根源在於自身的無明,而不是外在的別的什麼,這是人生覺悟的第二步。既然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不認識人生的真實,那麼,覺悟真理,消除無明,就能從根本上滅除煩惱和痛苦,這就是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涅槃的最初意義就是寂滅,意譯為“滅度”或“圓寂”。“滅度”是指滅盡煩惱痛苦,滅除生死因果;“圓寂”是指功德圓滿,寂靜不壞。因此,佛教所謂的“滅”不是消極的死亡,它雖然包含有肉體死亡的意義,但絕對不等於死,因為在佛教看來,死亡不是最終的解脫,它只是因果流轉的一個環節。涅槃作為佛教的終極解脫的境界,所滅除的是自己的煩惱和痛苦,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而且,要達到這一解脫境界,就要徹底地體認人生的真實,徹底地覺悟真理,覺悟的真理越多,煩惱和痛苦就越少,徹底覺悟了人生的真實,也就完全地消除了煩惱和痛苦,達到了涅槃,這是人生覺悟的最終境界。道谛是指引導眾生滅除痛苦、證得涅槃的正確道路和方法。原始佛教認為,覺悟成佛的途徑有很多,共有所謂“七科三十七道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八正道”,即八種正確的成佛途徑。道谛所強調的是在思想和行為兩方面都按照佛教的道德價值要求去做,這種道德觀的主要原則是去惡修善,防止和消除惡的思想和行為,發揚和保持善的思想和行為。而區別善惡的標准,就是看是否有益於解脫,是否有益於對人生真實的認識,是否有益於自己和他人。在原始佛教中,覺悟和解脫雖然主要側重於自我的身心,但是,關心民眾疾苦和社會安定,自正身心,幫助別人,化世導俗,一直是佛教修持的正道,佛法的正旨。只有在對社會和眾生的無私奉獻中,勤勉精進,永不懈怠,才能斷除煩惱,增長智慧,並最終達至覺悟。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原始佛教的三個重要命題,被稱為“三法印”。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皆是因緣而有,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常住不變的自性。人生之所以充滿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不懂得“無常”、“無我”的道理,而產生常見和我見。因為有常見和我見,眾生就會隨時隨地執著於人我和法我,從而產生分別妄想,貪愛求取,以至於你爭我奪,紛亂不休。相反,如果明了了“無常”、“無我”之理,就必然會減少乃至消除對虛幻的自我和無常的外界事物的貪愛執著,這樣,煩惱和痛苦就會隨之消解,達到人生覺悟的最高境界——涅槃寂靜。

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修行理念在大乘佛教那裡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人。自覺自利是指自己對人生真實的體認和對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即自己的覺悟與解脫,也就是“覺悟人生”;覺他利人是指不僅要使一切眾生實現對人生真實的覺悟,解脫煩惱與痛苦,達到對生命的終極完善與超越,而且在世俗的生活中,也要無私地幫助別人,使之獲得幸福與快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奉獻人生”。自覺與覺他,或者說覺悟人生與奉獻人生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要達到生命的自覺,獨善其身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須在對一切眾生的關懷與同情中,在對他人和社會的不斷奉獻中才能實現,而一旦真正覺悟了人生的真谛,就必然會去無私地奉獻人生。自覺自利還是覺他利人的必要前提和准備,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對佛法真谛的覺悟,才有能力去普度眾生,利樂有情。反之亦然,覺他利人,奉獻人生是覺悟人生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覺悟的一部分,真正覺悟了人生,就必然會去奉獻人生。

在修行實踐方面,大乘佛教提倡四攝、六度的菩薩行,強調的是平等慈悲,自利利他,把自身的覺悟和眾生的覺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其實質就是主張通過自我的修持,自我的心靈自覺和道德完善,在持之以恆的精進努力中,求得自己和一切有情的共同覺悟,同登涅槃之彼岸。大家知道,所謂“菩薩”,意譯就是“覺有情”、“道眾生”,其主要特點是“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這也正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在佛教的理想境界方面,大乘佛教對涅槃概念給予了新的解說,突出了世間和出世間的聯系和對眾生的關切,強調了覺悟人生和奉獻人生之間二而不二的關系。大乘中觀學派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因而是沒有自性的,沒有自性也就是空。與此相應,眾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體認諸法的究竟實相,這就是所謂的“實相涅槃”。世間萬法的實相就是畢竟空性,而對諸法實相的體悟和把握,則是涅槃的主要內容,因此,從實相的角度說,世間與涅槃是統一的,正如龍樹所說的“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既然世間與涅槃一體不二,對世間真實的認識就是對涅槃境界的追求,然而,世間無限,眾生無盡,這就決定了我們對諸法實相的證悟和對涅槃境界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任何生命個體的存在也是與社會群體的存在相統一的,離開了群體和社會,不可能有純個體的存在,因此,個體生命的真正完善和永恆也必須與全人類的普遍完善結合起來。表現在對涅槃境界的追求上,我們固然要自己發大誓願,要實現自身的覺悟,即所謂的“上求佛道”,還要立志普度眾生,眾生未度,誓不成佛,即所謂的“下化眾生”。這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說的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即“無住涅槃”的境界。

二、覺悟與奉獻是應時契機的生活理念。

今天,我們已經踏入了二十一世紀的門檻,經歷了二千多年發展歷史的中國佛教又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佛教怎樣適應新的社會形勢,怎樣滿足現代人的精神需求,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我認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不僅是契合佛陀本懷和佛法精神的修行理念,是佛法中亘古不變之理,同時,它也是適應現代社會人生需求應時契機的生活理念。

人間佛教的思想經太虛法師、印順法師及趙樸初居士等人的倡導而深入人心,成為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的一大亮點。人間佛教的主要特點是以社會人生為本位,關注現實社會的進步,人類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改善。可以說,人間佛教的思想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佛教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啟發。實際上,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理念與人間佛教的宗旨是一致的,是實踐人間佛教的有意嘗試,是為了糾正佛教與現實社會疏離、過分強調出世和個人解脫的消極狀態,將佛教重新拉回到活生生的現實之中,凸現佛教積極、活潑、開放、應機的精神。

佛教要適應新世紀的社會人生,佛教的理念就必須適合出家僧侶和在家信眾的雙重需要。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就是這樣一種如理契機的佛教理念。它既適應於出家僧侶,是一種如理如法的修行理念,表現在日常修習中,發菩提心,上求佛道,增長智慧,自修自度,覺悟人生;發慈悲心,下化眾生,廣修六度、四攝,奉獻人生。它也適應於廣大的在家信眾,是一種應時契機的生活理念。當然,作為一種生活理念,覺悟和奉獻可以有更廣泛的含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擺正自我和他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就是對人生的覺悟;遵紀守法,努力工作,服務社會,利益大眾,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多做貢獻,就是奉獻人生。

提倡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生活理念,可以促進社會的道德完善,健全人格,克服自我中心、人際關系冷漠、精神空虛、物欲膨脹等社會問題,成為醫治現代社會和人生疾病的一副良藥。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競爭機制的建立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促進了人才的流動和合理配置,但是,許多負面的、不健康的東西也隨之而來,有的人沉溺於物欲而淪為物欲的奴隸,為滿足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甚至違法亂紀,危害社會;有的人只關心自己的小家庭,對社會和他人漠不關心;有的則精神空虛,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甚至善惡不辨,是非不分。這些現象的產生固然有許多的客觀原因,但是最終根源還在我們自身,是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出了問題,是我們對自我和群體、個人和社會、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等關系的認識出了偏差,也就是沒有覺悟真理。只要我們轉變這種錯誤的認識,認清自我的本來面目,一切偏執妄想、煩惱痛苦就必然會離己而去,使自己成為一個身心健康、關心他人和社會、熱愛公益事業、幸福快樂的人。這樣的人生就是在對社會的不斷奉獻中漸趨覺悟的人生,是現實的、當下的、活生生的人生。

 

上一篇:華方田教授:佛教倫理道德與現代人生
下一篇:覺明法師:覺明上人法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