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極樂之路
高德行證
淨土宗師 學人楷模
淨土法門中,歷代提倡修行實踐者甚多,然其祖師非系統之傳承,宋四明宗曉法師取異代同修淨業、力倡念佛,而功高德盛者7人立為七祖,南宋志磐依之作《淨土立教志》,明清時又增續3人,近代印光又繼增2人,印光大師卒,後人亦尊之為祖,凡13祖:初祖東晉廬山慧遠大師,二祖唐光明善導大師,三祖唐般舟承遠大師,四祖唐竹林法照大師,五祖唐台巖少康大師,六祖宋永明延壽大師,七祖宋昭慶省常大師,八祖明雲棲辟宏大師,九祖明靈峰蕅益大師,十祖清虞山行策大師,十一祖清梵天實賢大師,十二祖清紅缧際醒大師,十三祖近代靈巖印光大師。本文共收淨宗大德數十人,可為修行淨土法門者之楷模。
慧遠大師 (334-416)東晉僧人,淨土宗初祖。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人。生於後趙延熙甲午歲(334),為晉成帝鹹和九年。師12歲從舅令狐氏游學許洛,博通六經,尤通周易莊老之書。21歲,欲度江與范宣子俱隱,值中原兵戈塞路,聞道安法師居太行山,遂與弟慧持俱投之。一日聽講《般若經》,豁然大悟,歎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與弟投簪落發。精思諷誦,以夜繼日,常以大法為己任。道安大師曰:“使道流中國者,其在遠乎?”晉太元六年(381),過浔陽(今江西九江),見廬山閒曠,可以棲之,乃立精捨,號龍泉寺。時遠同門慧永,先居廬山西林,欲邀同止,而遠學侶浸眾,西林隘不可處。刺史桓伊,為遠師更立寺於山東,遂號東林,遠於是率眾行道,鑿池種蓮,於水上立十二葉蓮華,因波隨轉,分刻晝夜,以為行道之節。既而四方清信之士聞風而至者,百二十三人。師曰:“諸君之來,能無意於淨土乎?”乃造西方三聖像,建齋立社,令劉遺民著《發願文》,勒之石。時王喬之等數人,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師為作序曰:“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悟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是二者,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靈相湛一,清明自然,元音叩心,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熟能與於此哉?所以奉法諸賢,或思一揆之契。感寸陰之將頹,懼來儲之未積,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乘策其後,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師以江東藏經多缺,遣弟子遠越蔥嶺,購諸梵本,並傳關中。所有經律,出諸廬山,幾至百卷。嘗造《法性論》,以明泥洹常住之旨。鸠摩羅什見而歎曰:“邊方未見大經,便暗與理合。”師居山30年,跡不入俗,專志淨土,澄心觀想。三見聖相,而沉厚不言。義熙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師入定,至十七日出定,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旨。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捨、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側,前揖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師謂弟子法淨、惠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淨土必矣。”即自制遺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83歲。門人與浔陽太守及官屬,奉全軀葬於西嶺。安帝谥“廬山尊者鴻胪大卿白蓮社主凝寂之塔”。謝靈運立碑,以銘其德。張野序之。有《廬山集》10卷行於世。後人輯有《慧遠大師淨土集》。
淨影慧遠大師(523-592)隋代僧人。稱淨影寺慧遠,俗姓李,敦煌人,寓居上黨(今屬山西)。13歲出家,16歲從僧湛師來邺都學律,20歲就法上受具足戒。承光元年(577)北周武帝克齊破佛,師與帝抗爭。後潛隱於汲郡(河南汲縣)之西山,及隋統一天下,召入長安。新建淨影寺而住持之,爾來即從事講說。隋開皇十二年(592)六月示寂,時年70歲,世稱淨影法師。所著數十部,其中淨土宗經疏有《無量壽經義疏》2卷、《觀無量壽佛經義記》1卷、《大乘義章·淨土義》等。其中《無量壽經義疏》為我國法師所著該經最早之疏,其釋義為當時所重視,後吉藏、迦才、善導諸師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對師之說加以取捨;智者大師之疏,則與此疏相同之處甚多,可見師著書之權威。淨影大師受法上大師崇信彌勒之影響,亦崇彌勒,但他在《大乘義章》中專門列《淨土義》章,可見師對淨土之重視。
慧永大師 (332-414)東晉僧人。號香谷,俗姓潘,河內(今河南沁陽)人。12歲出家,師事竺昙現,後與慧遠大師同學於道安大師座下。素志與慧遠共游羅浮山,因慧遠大師為道安大師所留,師即於東晉太元(376-396)初年先行,至浔陽(今江西九江)時為郡人陶范捨宅為西林寺所留,師遂居廬山西林。師布衣蔬食,精心克己,容常含笑,語不傷物。又於峰頂別立茅捨,時往禅思。至其室者,辄聞異香,因號香谷。一虎同居,人至辄驅去。平時厲行勤苦,志生安養。義熙十年,示疾,忽斂衣求屣(音xǐ,鞋)欲起。眾問其故,師答:“佛來!”言畢怡然而寂,僧俗鹹聞異香,七日方止。唐玄宗追谥“覺寂大師”之號,世壽83歲。
法智大師 隋代僧人。不詳其所出。髫年出家,凡遇講肆,無不留神。晚歲,聞徑直之門,莫如念佛,乃謂人言:“我聞經言‘犯一吉羅,歷一中劫地獄’可信。又聞經言‘一稱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則未之信。”有明者示雲:“汝大邪見,俱是佛言,何得不信?”遂於國清寺兜率台,晝夜精勤念佛,感觀音、勢至二菩薩現身。後又感天冠寶瓶,充映其身。一日,辭僧俗雲:“吾生西方有日矣,何以餞我?”遂克三日後會食。食罷,有宿師房候之。中夜,見師果於繩床念佛,安坐而化。時見金色光自西而來,照數百裡。江上船中人謂為天曉,遲久方明,始驗智師之往生。
僧衍大師 (547-642)唐代僧人。一名僧箓,並州汶水(今屬山西)人。初念慈氏菩薩名,期生兜率內院。博通諸學,解行並重,解行不怠。年90余,遇道綽大師著《安樂集》,並往聽《觀無量壽佛經》,始回心念佛,勵修淨業。後恐世壽將終,日夜禮佛千拜,並念阿彌陀佛名號八九萬聲,5年之間早晚勤策不懈。後有疾,告弟子曰:“阿彌陀佛來,授我香衣,觀音、勢至,行列在前,化佛遍滿虛空,吾其行矣。”言訖而終,7日異香不散。時有啟芳、圓果二法師,目擊斯事,乃於藍田縣悟真寺,一夏結期,念阿彌陀佛。共折一楊枝置觀音菩薩像手中,祝曰:“若得生淨土者,願7日不萎。”至期,益鮮翠。芳、果慶忭(音biàn,喜樂)晝夜觀念不捨。閱5月,於觀想中,覺身臨寶池,見觀音、勢至坐二大寶蓮華,有千萬蓮華,彌滿其間。阿彌陀佛從西來,坐一最大蓮華,光明映照。芳、果作禮,問曰:“閻浮提眾生,依經念佛,得生此否?”佛言:“勿疑,定生我國也。”又聞釋迦世尊,與文殊普賢,贊《法華經》。其前有三道寶階,其一白衣,其二僧俗相半,其三唯僧也,雲皆是念佛人,來生此矣。芳、果既出定,歷與其徒言之如此。後5日,忽聞鐘聲,曰:“鐘聲,我輩事也”。俱時化去。
道綽大師 (562-645)唐代僧人。淨土宗繼昙鸾一系之大師。又稱西河禅師,俗姓衛,並州汶水(今山西汶水)人,一說並州晉陽人。14歲出家,廣習經論,尤精《大涅槃經》,曾開講24遍。隨大業五年(609),至汶水石壁玄中寺,見寺中有記昙鸾大師碑文有感,遂捨《涅槃》講說,修習淨土之行。師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觀想禮拜,精勤不斷。並為信眾開講《觀無量壽佛經》凡200遍,詞旨明暢,辯才無礙。每於散席,大眾歡喜贊歎,念佛之聲響徹林谷。師每日念佛以7萬為常課,並勸導道俗信眾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以麻豆等記數,每稱一名便下一粒,念念相次,累積得數百斛。其最上者嘗念得豆量80至90石,中等得50石,最少者亦有20石。後師又教人穿木槵子作數珠以計數,並常親為穿珠送人,教以念佛。並誡信眾不向西方涕唾便利,不背西方坐臥。有不信淨土念佛法門欲謗師者,見師儀容即改容歸向。時晉陽、太原、汶水三地,7歲以上之男女皆稱彌陀聖號,是為師感化之深。貞觀三年(629),師預知化期並通告四眾,眾皆鹹集,忽見昙鸾現身,告以余報未盡。及至70歲,猶長新牙。太宗嘗至太原見師,並賜以眾寶名珍。師年80開外,一如童年,神氣清健,容光煥發,弘揚淨業,滔滔不絕。貞觀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師與道俗告別,二十七日寂於玄中寺,世壽84歲。師之著作留於世者,有《安樂集》2卷。是書特重經證,引用經律論釋多至40余部,因師志在闡揚淨土教義,並不講求著作形式,故文字不免有堆砌之嫌。師之弘教重在應機,在《安樂集》中說:據《大集月藏經》所說:佛滅度後有五個五百年末法開始時期,主張應該修福忏除罪障,並認為念佛一門最為應機。師又將佛之教法分為聖道、淨土二門。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只有淨土一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往生淨土。故師一生弘揚淨土。師談淨土之生因,主張以菩提心為本,以念佛三昧為要行。受師感化而志於淨土的有道撫、僧衍、善導、尼大明月等,而以善導大師尤著於世,成為唐代繼師之後的淨土宗史上之最傑出之人物。
道鏡大師 唐代僧人。相州(河南安陽)人。日光寺僧。師葺茅為庵,取花暖身,專修念佛三昧更想畫阿彌陀佛像十萬億(古代曾以十萬為億),深慮一生之中不得滿願,乃造板畫,晝夜不休燒香印刷之。印有一萬億張時,香煙中見如幻化佛;至五萬億張時,粗見佛之色相;六萬億張後,身相頗明;八萬億張以後,化佛微笑語言,達十萬億張時,化佛告曰:汝往生之業已成就,不久當生我國。道鏡師乃問佛:散心念佛得往生否?佛答:必得往生。後經六年遂遷化。年代等均未列明,《中國淨土教理史》作者望月信亨氏疑此師即為《念佛鏡》作者道鏡,並說:“若然,彼必定是一位熱忱之彌陀信仰者。”
慧璇大師 (571-649)唐代僧人。俗姓董,少出家襄州,周滅法後,南入茅山。歷棲霞,住安州,聽講諸經論,並契幽極。晚歸襄州光福寺。寺居山頂,引汲為勞,將移他寺。夜見神人。衣紫袍身長1丈,頂禮師曰:“奉請住此,常講大乘。大乘經者,猶如大海。若一人講說,能令所住之地,珍寶光明,眷屬榮勝,飲食豐饒。惟願宏持,勿孤所望。法師需水,此易得耳。來月八日,定當得之。”言已不見。至來月七日初夜,大風卒起,從西南來,雷震雨注,通夜相續,至明方住。唯見寺北窪處,清泉香美,合寺相慶。師慈育為懷,容常含笑。居山久之,道俗翹敬。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初八日,夜見山神告曰:“法師不久,當生西方。”至七月十四日,講《盂蘭盆經》竟,斂手曰:“生受信施,今須通散。一毫以上,捨於十方眾僧,及窮獨乞人,並諸異道。”言乞,終於法座,壽79歲。
德美大師 (575-637)唐代僧人。俗姓王,清河臨清(今屬山東)人。年16歲出家,19剃染。隋開皇(581-600)中,觀化京師,受持戒律,日以禮忏為務,常誦萬五千佛名。大業(605-618)中,住京師慧靈寺,普興福業,多諸感應。唐武德(618-626)初,居會昌寺,於院西造忏悔堂,行般舟三昧,終夏不坐不臥。或止口過,三年不言。或行不輕,通禮七眾。斷絕世想,專念西方;持佛號,終身不辍。貞觀十一年十二月,忽合掌念佛而卒,壽63歲。
善導大師 (613-681)唐代僧人。淨土宗二祖。號終南大師,俗姓朱,山東臨淄(一說泗州)人。幼年從密州(治所在今山東諸城縣)明勝和尚剃度,常誦《法華》、《維摩》等經。後於藏中得《觀無量壽佛經》,悲喜交集。受戒後即與妙開律師共研《觀經》,乃修十六觀法。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赴西河玄中寺,谒見道綽大師,師即授以《觀無量壽佛經》義旨,從而隨師聽講,修學方等忏法,專心念佛,笃行精苦,得念佛三昧,於定中親見淨土之莊嚴。十九年,大師入寂。師遂往長安,旋移住香積寺,常於光明寺說法,傳授淨土法門。師戒行精嚴,常事乞食,每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止。30余年中,不別定寢處,澡浴以外,不脫三衣,不舉目視女子,亦不受沙彌禮拜。遠避名利,不受供養。好衣美食,皆送大廚供眾,自食粗惡以活命,三衣瓶缽,不讓人洗,獨自行動,不與人伴,唯恐有妨淨修。所受布施,用來書寫《阿彌陀經》十余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幅,見塔廟伽藍損壞者,必修復之。受師之化,京華諸州四眾皆慕其德,共修淨業。或有日課稱名一萬乃至十萬,有念《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卷者,得念佛三昧而往生者,亦不可記述。師遂被稱“彌陀化身”。或有問:“念佛生淨土耶?”師曰:“如汝所念,遂汝所願。”乃自念佛一聲,有一光明從其口出,十聲至百千聲,光亦如之。其《勸世偈》曰:“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病苦。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或問:“何故不令人作觀,直勸專念名號耶?”答曰:“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系念不相續故,心不續念報佛恩故。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比見諸方道俗,戒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願一切人,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前念命終,後念即生,長時永劫,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又作《臨終正念文》曰:“凡人臨終欲生淨土者,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緣,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事。如脫弊衣,得換珍服。放下身心,莫生戀著。才遇有病,便念無常,一心待死。須囑家人。及問候人,來我前者,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若病重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恨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記取阿彌陀佛,守令氣盡。若得明解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用此法者,決定往生,無疑慮也。死門甚大,須自家著力始得。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此外,師曾與金剛法師論說念佛之勝劣。高宗時,於洛陽龍門奉先寺,造立大盧捨那佛時,命師任督造之職驗校佛像。皇後武氏則天,曾捐脂粉錢二萬貫,並率朝臣參加盧捨那佛之開光法會。永隆二年,五月十四日師忽謂人曰:“此身可厭,諸苦逼迫,無暫休息,我將西歸。”乃登寺前柳樹,向西願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此心,不失正念,不起驚怖,得生安養。”願畢,於其樹上,端身立化。高宗皇帝,知師念佛口出光明,又知捨報之時,精至如此,賜寺額為光明。塔於長安城南之神禾原。門人有懷感、懷恽、淨業諸師,皆弘布淨宗大德。師留世著作以《觀無量壽佛經疏》又名《觀經四帖疏》4卷、《淨土法事贊》2卷、《觀念法門》l卷、《往生禮贊偈》1卷、《般舟贊》l卷、《五種增上緣義》1卷。師之著作對確立淨土宗義關系至巨,故有稱之為淨土宗實際創始者。師之《觀經四帖疏》於八世紀時傳入日本,日僧法然依此書之說而創日本淨土宗,並尊師為高祖。
慧日大師 (680-748)唐代僧人。青州東萊郡(今山東掖縣)人,世稱慈愍三藏。受具足戒後,從海路往印度求法,經過13年,從陸路東歸,中途就印度學者聽受淨土法門。回國後,勤修淨業,撰有《淨土慈悲集》3卷,《般舟三昧贊》、《西方贊》各1卷。他在《般舟贊》中,說回心念佛、凡夫得生淨土等義,和善導的說法相似;但在《慈悲集》中主張教禅一致,禅淨合行,戒淨雙修,這就和善導專修淨土的主張有所不同。《宋高僧傳》稱其與善導、少康“異時同化”。
承遠大師 (712-802)唐代僧人。淨土宗第三祖。俗姓謝,綿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最初師事成都唐公,開元二十三年(735)至荊州玉泉寺,依蘭若惠真剃度,後遵師命去南岳衡山,從通相和尚受具足戒,並於其座下學經、律。聞慧日離京至廣州,遂前往乞教。大師教以不可超然獨善,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以救濟眾生。自此頓息諸緣,專修淨土。天寶元年(742)歸衡山,於山之西南建茅捨,稱“彌陀台”。人遺之食則食,不遺則食土泥,羸形垢面,精苦修道,於是發得三昧,常感聖境現前。久之,遠近風聞,受師之教化者數以萬計,人稱彌陀和尚。時法照大師在廬山,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蒙惡衣者侍佛側,問是何人?佛告曰:“此衡山承遠也。”乃直往衡山面谒,師事承遠大師受般舟三昧之法。照大師在代宗時為國師,言其師有至德,天子南向而禮,度其德不可征,乃名其居為般舟道場。貞元十八年七月,大師告別諸弟子,高年91歲而寂。柳宗元為制《南岳彌陀和尚碑》,立石寺門之右;呂溫撰《南岳大師遠公塔銘記並序》。
少康大師 (?-805)唐代淨土宗高僧,為淨土宗第五祖。浙江缙雲仙都山人,俗姓周。母羅氏夢游鼎湖峰,得玉女捧青蓮華授之,並說:“此華吉祥,授之與汝,當生貴子。”至生康之日,青光滿室,香似芙蕖。師生而不言,7歲,入靈山寺禮佛,母問識否?師忽答道:“釋迦牟尼佛。”父母以為奇,遂捨之出家。15歲,能通《法華》、《楞嚴》等5部經,旋受具足戒於越州嘉祥寺,及聽《華嚴》、《瑜伽》等經論。貞元初(785),詣洛陽白馬寺,見殿中文字放光。探之,則善導和尚《西方化導文》。師祝之曰:“若與淨土有緣,當使此文再現光明。”言畢,光明閃爍,光中隱隱有化菩薩。
師言:“劫石可磨,我願無易矣!”遂至長安光明寺善導和尚影堂瞻禮,忽見善導大師像升空與師言:“汝依吾教,廣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養。”師聞之即有所證。南至江陵果願寺,遇一法師謂師曰:“汝欲化人念佛,當往新定,緣在於彼。”說畢而隱。師乃適新定,人未從化,師遂乞錢,誘小兒念佛。念佛一聲,即與一錢。如是年余,凡男女老少見師者,皆稱“阿彌陀佛”。念佛之聲,盈於道路。貞元十年,師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每遇齋日,善信畢集,所化3000許人。每升座,高聲唱佛,眾共和之。師唱一佛,眾見一佛從其口出,十聲,則有十佛,若貫珠焉。師對眾言:“汝等見佛否?如見佛者,決生淨土。”眾皆欣慰。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道俗曰:“當於淨土起增進心,於閻浮提起厭離心。汝曹此時見我光明,真我弟子。”說畢,遂放異光數道,寂然而逝。塔於台巖,號台巖法師。著有《二十四贊》、《瑞應刪傳》各1卷。
法照大師 (?-821)唐代僧人。大歷二年(767)住衡州(今湖南衡陽)雲峰寺,勤修不懈。一日,於僧堂粥缽中,睹五色祥雲,雲內現山寺,寺東北有山,山下有澗,澗北有石門,門內復有一寺,榜曰“大聖竹林寺”。不久,復於缽中見雲中數寺,池台樓閣,萬菩薩眾雜處其中。以所見問知識,一僧曰:“聖神變化,不可情測。若論山川勢面,乃五台也”。四年,師於郡之湖東寺,開五會念佛道場。感祥雲彌覆,雲中現樓閣,閣上有數梵僧,身可丈余,執錫行道。又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身滿虛空。衡州舉郭,鹹焚香禮拜,良久方滅。師復遇一老人謂:“汝曾發願往金色世界,禮觐大聖,今何辄止?”言訖,不見。照遂與同志數人,遠詣五台,五年四月六日,至五台縣佛光寺。其夕四更,遙見異光照身。即之,行五十裡,得一山,山下有澗,澗北有一石門,見二童子,自稱善財難陀。引至一寺,榜曰“大聖竹林寺”,如缽中所見。會殿寶樹,以為莊嚴。入寺,登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各據師子座,萬眾圍繞,而為說法。照師作禮,問曰:“末代凡夫,去聖時遠,知識隘劣,障垢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善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禅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照師問:“當雲何念?”菩薩答:“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念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語已,二大聖同舒金臂,摩照頂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照師歡喜作禮,辭而退。二童子送出寺門。舉頭,忽失所在,乃立石標記其處。至四月十三日,師與五十余僧,同往金剛窟,虔心禮三十五佛名。師才禮十遍,忽見其處,廣大嚴淨,琉璃宮殿,文殊普賢俱在一處。復獨詣金剛窟所,願見大聖,以身撲地。見焚僧佛陀波利,引入一院,額曰“金剛般若寺”,異寶莊嚴,光明閃爍。師雖歷睹靈異,而未語人也。是年十二月,於華嚴寺入念佛道場,絕粒要期,誓生淨土。至七日初夜,正念佛時,見一梵僧入,謂曰:“汝所見台山境界,胡不傳示世人?”言畢不見,師心異之。翌日,又見梵僧語如前。師曰:“非敢秘密聖道,恐生疑謗耳。”僧曰:“大聖文殊,現在此山,尚招人謗,汝何惜焉?但以所見境界,普告眾生,使見聞者,發菩提心,作毒鼓緣耳。”照遂憶所見錄以傳世。次年,江東釋慧從與華嚴寺諸僧,隨照至金剛窟,及立石標記處,瞻仰舊述。大眾悲喜未已,忽聞鐘聲,其音雅亮,節解分明。眾愈驚異,知師所見不虛。因書於屋壁,願見聞者,共發勝心。後於化竹林寺題額處,建寺一區,仍號竹林焉。師於是笃志念佛,日夜無曠。一日,忽見佛陀波利謂師曰:“汝華已就,後三年華開矣。”至期,對眾曰:“吾行矣。”端坐而逝。照嘗於並州行五會,教化人念佛。代宗於長安宮中,常聞東北方有念佛聲,遣使尋之,至太原,果見師勸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宮人念佛,亦及五會,號五會法師。撰有《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大聖竹林記》等。後人尊為淨土宗四祖。
知玄大師 (811-883)唐代僧人。字後覺,俗姓陳,眉州洪雅(今屬四川)人。7歲,在寧夷寺聽講《涅槃經》,宛如宿習。是夕,夢佛手摩其頂。11歲,依法泰師出家,受具於淨眾寺辯真和尚座下。授以經疏,通達深奧。13歲,即升堂講論,黑白傾聽。宣宗朝,召入京,賜紫袈裟。奏復天下廢寺,尋乞歸故山。僖宗朝,錫號悟達國師,賜沉香座。師膝上忽生人面瘡,遂往蜀彭州九龍山,仿前在京所遇患迦摩羅病之僧,以求救療。其僧令童子引至一泉,洗之,瘡忽語曰:“公知袁盎斬晁錯乎?公即盎,我乃晁錯也。累世求報,而公十世為高僧,戒律精嚴,不得其便。今公受賜過奢,故能害之。今蒙迦諾迦尊者以三昧水洗我,我去汝,不為怨矣。”其瘡遂差。玄少欲,過中不食,六時行道,累致顯應。一日,忽聞空中聲曰;“必生淨土。”乃訊曰:“熟之語耶?”空又應曰:“佛也。”又見一菩薩,降庭中,丁寧贊谕,忽不見。臨終時,囑令棄屍飼魚鳥。曰:“吾久與西方淨土有期,今其時矣。”言訖,右脅面西而殁,壽73歲。
迦才大師唐代僧人。貞觀年間住於長安弘法寺,講學《攝論》,後來歸向淨土。依《續高僧傳》卷20《慧琳傳》所載:弘法寺是唐代武德三年(620)正平公李安遠所建之寺院。靜琳首住該寺並講說《攝論》,故於《淨土依憑經論章疏目錄》中推師為攝論宗僧,後轉弘淨土。貞觀年間(627-649),為師住弘法寺勤修淨業、弘揚淨土法門之主要時期。師圓寂之年雖不詳,但其所著《淨土論》一書中,載有貞觀二十二年(648)七月,姚婆蒙西方三聖接引往生之事,可知師此時尚健在。當是善導大師同時代之人,或為善導大師之先輩亦未定。因師於《淨土論》之自序中說:“近代有綽禅師撰《安樂集》l卷,雖廣引眾經略申道理,其文義參雜,章品混淆,後之讀之者亦躊躇未決,今乃搜檢群籍,備引道理勒為九章,令文義區分,品目殊位,使覽之者宛如掌中耳。”據此,師因遺憾道綽之《安樂集》章品混淆、且義旨未盡而作《淨土論》。迦才認為凡聖善惡,皆得生彌陀淨土,此為《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佛經》之意。並認為淨土教正是為凡夫所說之法門。因菩薩發心而自留惑,願生於惡道救濟苦難眾生,但凡夫實有墮落惡道之畏懼,於穢土中不能發心修道,必定倚靠淨土,所以佛為此開示淨土法門。故淨土宗之意,本為凡夫,兼為聖者。善導大師亦說:淨土之教門,定為凡夫說,不為聖人說,諒是承傳此意。
永明大師 (904-975)五代僧人。字沖玄,俗姓王,原籍丹陽,後遷錢塘(杭州)。錢文穆王時,知稅務,多用官錢買魚蝦放生,罪當死,王使人視之曰:“若悲懼則斬之,否則捨之”。因臨刑面不改色,被無罪釋放,聽其出家。因投四明翠巖禅師出家。次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初住天台智者巖,九旬入定,有鳥築巢於衣(左而右刂)。後於國清寺行《法華忏》,夜見神人持戟而入,師呵之曰:“何得擅入!”對曰:“久業淨業,方到此中。”又中夜繞像,見普賢前蓮華在手。遂上智者巖,作二阄,一為“一心禅定”,另一為“萬行莊嚴淨土”。乃冥心精禱,七拈皆得淨土阄,於是一意修淨業。振錫金華天柱峰,誦經三載。一日於禅觀中,見觀世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因是獲大辨才。建隆二年(961),忠懿王請住永明寺,賜號智覺禅師。日課一百八事(據《智覺禅師自行錄》載,百八佛事主要有受持經咒、念佛淨業、禮佛、忏悔、行道、誦經等),未嘗暫廢。學者參問,指心為宗,以悟為則。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旁人時聞螺貝天樂之音。誦《法華經》積一萬三千部。居永明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與眾授菩薩戒,施鬼神食,買贖放生,皆以回向淨土。著《宗鏡錄》一百卷,會天台、賢首、慈恩導同之旨。又著《萬善同歸集》,著重弘揚他的禅淨合一,禅淨以修思想,集中指歸淨土,最為切要。例如:大師所講的“萬善”,其中最重要的是持戒。他認為“戒為萬善之基,出必由戶,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生”。又說“戒能開發菩提心”,若人棄捨此戒,雖山居苦行,食果服藥,也“與禽獸無異”。其次萬善包括“濟急利時”,如植樹造林,打井修廁、建造橋梁、平治坑塹、開通道路、造立船筏、建造亭台等公益事業,以及施食、給漿、病緣湯藥、給住處、衣服等慈善行為。此外,萬善還包括“博愛濟生”、“止殺興哀”、“放生續命”。大師還說萬善中被稱為“第一福田”的是“盡忠立孝,濟國治家,行謙讓之風,履溫恭之道,敬養父母。”大師還指出純粹的神定容易昏昧,故須策勤念佛、誦經、禮拜、行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都悉回向往生西方淨土。大師又主張坐、行念佛的功德都很大,認為坐念佛一聲,可使八十億劫罪消。對行道念佛,更引偈“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事業常如此,西方自然成。”來說明行念佛的功德亦不可限量。又嘗作《四料簡》雲:“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眾,趺坐而化。荼毗後,捨利鱗砌於身。後有僧來自臨川,經年繞師塔。人問其故,曰:“我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王勤禮拜。因詢其人,曰:杭州永明壽禅師也。已往生上上品矣。王重其德,故禮敬耳”。大師雖說是法眼宗的巨匠,但可以說師一人集佛法於一身。在理論上成功地將禅、天台、淨土、華嚴,甚至密咒,都結合在一起,並且這一思想既圓融又統一;在修持實踐上,他持戒精嚴,行道念佛,禅淨合一而修。
省常大師 (959-l020)宋代僧人。淨土宗七祖。字造微,俗姓顏,錢塘(今杭州)人。7歲即出家,17歲受具足戒。戒行謹嚴,通《大乘起信論》,習天台止觀法門。又續廬山遠公遺風,宋淳化(990-994)中,住杭州西湖昭慶寺,結白蓮社,專修淨業,後易名淨行社,蓋取《華嚴經·淨行品》之意。相國向公,宰相王旦為社首,士大夫預其會者前後123人,皆投詩頌稱淨行弟子,比丘預者復千余人,往昔廬山白蓮社之盛況於是再現。師更剌血書《華嚴經·淨行品》,每書一字,三拜三圍繞三稱佛名。遂刊版印成千卷,分施千人。又以 檀刻無量壽佛像,像成而焚香發誓願雲:“我與一千大眾,八十比丘,始從今日,發菩提心,窮未來際,行菩薩行,願盡此報身,以生安養國。”世稱錢塘白蓮社主,又號昭慶圓淨法師。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師端坐念佛。有頃,厲聲唱曰:“佛來也!”泊然而化。眾見地皆金色,移時方隱,世壽62歲。全身葬於靈隱山鳥窠禅師塔側。
思淨大師 (1068-1137)宋代僧人。俗姓喻,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受《法華》於德藏擇瑛法師。既悟厥旨,復潛心淨觀,專志念佛,自號淨土子,並日以《觀無量壽佛經》為常課。大觀初(1107),於府治北關創精捨,飯僧甚眾,因擴捨為妙行院,接待僧侶。宣和初(1119),遇亂,師直造賊壘,願以身代一城之命,盜為感動。素善畫佛,每畫,先於淨室念佛,注想久之,乃下筆。一日,畫丈六像,忽見佛現,良久乃滅,眾皆瞻禮,世因呼喻彌陀。或問:“師何不參禅?”答曰:“平生只解念彌陀,不解參禅可奈何。但得五湖風月在,太平不用起干戈。”紹興七年冬,師於臨安祥符寺端坐念佛。經七日,忽起燃香供佛,歸座跏趺而化。頂上經七日猶暖,異香不散。
慧安大師 宋代比丘尼。明州(今浙江寧波)人。住小溪楊氏庵,專修西方。誦《金剛經》寒暑不辍。常於室中見佛光。將示寂,端坐,誡眾勿喧。移時曰:“佛至矣。”遂令眾唱佛名,倏然脫去。年96歲。
蓮池大師 (1535-1615)明代僧人。淨土宗八祖。名袾宏,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姓沈,杭州仁和(今杭州)人。17歲舉諸生,以學行見稱。鄰有一老妪,日日稱念佛號,彼問其所以,妪對曰:“先夫持佛名,臨終無病而逝,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師為其語所感,爾後即寄心淨土,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以自策。27歲喪父,32歲母亦永訣。嘉靖四十五年(1566)遂決意出家,投西山性天大師落發,就昭慶無塵受具。旋即北游,谒遍融大師,谕以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後參笑巖德寶於柳庵,辭別向東昌之歸途上,聞樵樓之鼓聲忽大悟。乃作偈曰:“三十年前事可疑,三千裡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閒事,魔佛空爭是與非。”隆慶五年(1571),乞食雲棲,見山水幽絕而愛之,居焉。山故多虎,環山40裡,歲傷不下數十人,居民苦之,師發悲願,為誦經施食,虎患遂寧。歲亢旱,居民乞禱雨。師曰:“吾但知念佛,無他術也。”眾固請,乃持木魚出,循田塍行,唱佛名。如足所及,時雨如注。眾悅,相與庀材造屋。師居山修念佛三昧,教化遠近,衲子雲集,遂成一大叢林。萬歷十二年(1584),編《往生集》,記傳古今往生者之事跡。二十年,開法於杭州淨慈寺,又興戒壇之制,行自誓受戒之法。於山中及城內外造放生池,作《戒殺放生文》,誡害物命。弘揚淨土,著《阿彌陀經疏鈔》等,融會事理,統攝三根,至於淵奧。四十三年六月杪,忽入城別諸弟子及故舊,曰:“吾將他往。”還山,設茶別眾,眾莫測。至七月朔晚,入堂曰:“明日吾行矣。”次夕,入丈室,示微疾,睽目坐,城中諸弟子畢至,復開目雲:“大眾老實念佛,毋捏怪,毋壞我規矩。”眾留之,師作《三可惜》、《十可歎》以警眾,面西念佛端然而逝。世壽8l歲,僧臘50夏,塔全身於寺左嶺下,留世著作有《阿彌陀經疏鈔》4卷、《往生集》3卷、《淨土疑辯》1卷、《禅關策進》l卷、《梵網戒疏發隱》5卷、《沙彌要略》、《具戒便蒙》各1卷、《缁門崇行錄》1卷、《水陸法會儀軌》6卷、《楞嚴摸象記》10卷、《竹窗隨筆》3卷、《雲棲遺稿》3卷、《山房雜錄》2卷等。後由其弟子搜集師之著作30余種編成《雲棲法匯》流通。
妙葉大師明代僧人。明州鄞縣(今浙江鄞州)人。元明之際,出家為僧,精研台教。專修念佛三昧,著《念佛直指》上下卷。其《直指心要》一篇,斥妄顯真,最為精造,文曰:“大雄氏觀娑婆有生老病死業系諸苦,教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國土。去聖逾遠,人世澆漓,錯解諸法在心,便認胸中六塵緣影,謂樂土在內,不求生彼。此六緣影,皆屬前塵,本無自體。前塵若無,此心即滅,雲何有土在此內耶?或謂悟道便為佛土在心,既見性,豈有反執緣影之理,世無此見最下劣矣!汝欲悟真實本心者,當觀所認六塵緣影之心,本在汝胸。胸住於身,身住國土及一切淨穢剎海,悉在虛空。虛空無際,十界依正,一切在中。此空雖大,我不動真實本心,非大極大。彼空在我真心,如小片雲點太清裡。雲何淨穢剎海,不在本心中耶?然則佛說諸法在心者,非在胸中妄想緣影心內,乃在現前一念本真心內也。此心離知覺,超聞見,永斷一切生滅增減之相。既一切身土皆在此心,則知極樂娑婆等境,乃全我心。任意於中,捨東取西,厭穢欣淨,熾燃著相而求,皆不離我心也。故極樂彌陀相好現時,即自心顯。自心顯時,即彼佛現。我心彼佛心,彼佛我心佛,一體無二,故雲唯心淨土,本性彌陀。非謂西方無土無佛,不須求生,但在汝生滅緣影之中,名為唯心本性也。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須求彼佛。雲何今時破法散僧,閒道游儒,與泛參禅理者,不知即境即心,求不礙真之理,反於不二法中,分內分外,辨境辨心,教人捨外取內,背境向心,使愛憎轉多,分別更甚!一分其境,便以極樂為外,教人不必求生。一分其心便妄指六塵緣影虛偽妄想為心,謂極樂在內。又思此心無質,本無一切因果善惡修證之法。從是恣意妄涉世緣,教人不須禮佛、燒香、燃燈、誦經、忏願等,謂之著相。而於天堂地獄,及報土塵剎,雖曾聞名,因不見故,直說為無。反言快樂便是天堂,苦楚便是地獄,其見卑哉,如來說為可憐愍者。不知我心實與佛心同一理故,彌陀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癡之力,作一切佛事,無時不引導於我。我心亦於彌陀願心之內,修念佛求生一切善行,無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故知彌陀願力,始發心,終究竟,無一法不直趣我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亦於無始至今,盡未來際,修一切三昧,無一法不攝歸佛海,成本來佛,以佛心即我心故。如是依正色心,因果淨穢,雖同一心,而實不妨一一自分,各住其位。以一心故,雖淨穢不同,所求不出於真心。以自分故,雖一心,而必捨穢取淨也。捨穢取淨,則感應道交,見彼本性彌陀。了悟一心,則淨穢自分,可悟唯心淨土。如是而修,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己也。豈有一行虛棄,不成功德者哉?村愚夫婦,雖不識理,以信實有彼土故,於命終時,反得往生。畏有陷空之人,因認緣影為心,謂無外土,故雖修道行,還受生死。是故凡求生者,當深心起勝願生,或稱名持咒,或旋繞禮拜,燒香散花,六時忏悔,盡撥世緣,一心專注,觀白毫相,心不懈廢,命終便生彼國。更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如此念念求生,正是無念、無求、無生,何故?即精修是無修,非不修是無修也。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塵事連環,鉤鎖不斷。若不能於塵勞郁結,用得志歇手不得處,一割割斷,起願力行,盡力一跳,焉得應念生彼?我今作禮,奉勸佛子,當一心而行也。
智旭大師(1599-1655)明代僧人,淨土宗九祖。字蕅益,自號八不道人,又號西有沙門。俗姓鐘,吳縣(今屬江蘇)人。父歧仲公,曾持念《大悲咒》十載以祈子,後其母金氏夢菩薩抱兒授之,遂於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生大師。師少好儒學,12歲讀儒書,嘗撰文數千言以辟釋老。師年17,得閱辟宏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悟昔謗佛之非,遂將所著數十篇《辟佛論》付之一炬。師年20之冬,其父亡故,因薦亡讀《地藏經》,而萌念佛出世之志。24歲從憨山大師門人雪嶺法師剃度,命名智旭。次年,受比丘戒於雲棲。26歲,於辟宏大師塔前受菩薩戒。28歲,大師喪母後誓居深山,掩關修道。旋於關中罹病,乃以參禅功夫求生西方淨土。其後,大師多次閉關專持《往生咒》,又曾專念阿彌陀佛,以往生西方淨土為願。由於師之廣學專弘,身體力行,終使蓮風大扇於世。33歲秋,大師入靈峰造西湖寺,隨後雖曾游歷諸方,但以住靈峰從事著述為主。清順治十一年(1654)夏,大師臥病靈峰,於十二月啟建淨社,作《發願文》及《求生淨土偈》。翌年正月,年57而寂,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塔於靈峰大殿之右。大師著作達60余種,凡164卷,綜禅教律而會歸淨土,由其弟子成時編為《釋論》和《宗論》兩大類。大師撰述的專弘淨土著作有:《阿彌陀經要解》、《靈峰宗論》及大師選定,由成時法師編就的《淨土十要》等,後均成為淨土宗修行者學習的經典著作;大師為弘揚淨土法門而選入《靈峰宗論》的著作有《阿彌陀佛贊》、《佛說阿彌陀經塔贊》、《答卓左車彌陀疏鈔三十二問》、《示念佛法門》、《念佛三昧說》、《示念佛三昧》、《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參究念佛論》、《念佛即禅觀論》、《靈峰寺淨業緣起》、《禮淨土忏文》、《結壇念佛回向文》、《大病中啟建淨社願文》等,並有贊頌淨土的《刻淨土忏序》、《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修淨土忏並放生社序》、《觀泉開士化萬人畢生念佛同生淨土序》、《惠應寺放生蓮社序》、《廬山香爐峰重結蓮社序》等。綜觀大師之一生,從儒入佛,始習禅,繼而研教、究律,知禅者佛心,教者佛語,律者佛行,三者統一而不可分割。三學之歸趣,則不外念佛一門,並以念佛為禅、教、律之歸結。乃倡禅、教、律三學一源之說。大師勸人修淨土之文,可看會性法師《靈峰蕅益大師淨土集》。
行策大師(1626-1682)清初僧人。字截流,俗姓蔣,江蘇宜興人。父全昌精通儒佛,與憨山清公為友,憨山既示寂後三年,為明天啟六年(1626),全昌夢其杖錫入室而生子,因名之為夢憨。及長,父母相繼去世,師遂發出世志。年23,投武林理安寺箬庵通問門下剃度,脅不至席者5年,頓徹法原。問公化去,師移錫報恩寺,遇同參息庵瑛師,勸修淨業。又遇錢塘樵石法 師,引閱台教。乃同入淨室修法華三昧,宿慧頓通,窮徹教髓。 康熙二年(1663),結庵於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間,專修淨業,因名所居為蓮拊(音fù)庵。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興蓮社,撰《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創七日念佛法,學者翕(音xì)然宗之。著《勸發真信文》:“念佛三昧,其來尚矣。雖曰功高易進,而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今既廣邀善侶,同修淨因,若非谛審發心,寧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所為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曰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次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如磁吸鐵無可疑者。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回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唯其信處不真,遂乃論為有漏。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
大師精進佛七中,嘗作文以示眾,此為指導念佛之勝法:“七日持名,貴在一心不亂,無間無雜,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但不緩不急,密密持去,使心中一句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吃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沉沒,如是持名,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若能體究萬法皆如,無有二相,所謂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依正不二,淨穢不二,苦樂不二,忻厭不二,取捨不二,菩提煩惱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淨。不用勉強差排,但自如實體究,體究之極,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著衣吃飯,總是三昧,嘻笑怒罵,無非佛事。一心、亂心,終成戲論,二六時中覓毫發許異相不可得,如是了達,方是真正學道人一心精進持名也。前一心似難而易,後一心似易而難。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後一心者,上品可階。然此兩種一心,皆是博地凡夫邊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學。同堂缁素,各須勤策身心,近則七日內,遠則一年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縱不克證,為因亦強,華宮托品,必不在中下矣。”
師居普仁十三載,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七月九日卒。時有孫翰者,病死,一晝夜復蘇曰:“吾為冥司勾攝,系閻羅殿下,黑暗中忽睹光明燭天,香花布空,閻羅伏地迎西歸大師,問大師何人?雲截流也。吾以師光所照,遂得放還。”同日,有吳氏子病死,逾夕復活,具言所見,亦如翰所言。大師殁後,被尊為淨土宗十祖。
道證大師 (1685-1765)清代僧人。杭州人。住郡東大椿禅寺。性誠實,專修淨土。每日三時,炷香為度,長跪佛前,虔持聖號。年80,一日謂眾曰:“來年二月十二日,我歸西矣。”及期,無恙。或戲之曰:“今日是二月十二矣,師何不西歸?”師驚曰:“今果華朝耶?”即沐浴焚香,集眾而化。有梅松法師,與師同修淨業,住妙嚴寺。其夜,夢中有人告曰:“道證師坐化,爾何不一送耶?”梅松師覺而趨視之,撫其背曰:“平日相知,臨去何無消息?雖然,我亦不久於世矣。”歸三日,亦坐化。事在乾隆三十年。
實賢大師(1686-1734)清代僧人。淨土宗十一祖。字思齊,號省庵,俗姓時,江蘇常熟人。世代習儒。自少不茹葷,夙有出塵之志。父早喪,母張氏知其善根深厚,遂命出家。年7歲,禮清涼庵容選為師。24歲圓具於昭慶。嚴習毗尼,而脅不帖席者率以為常。尋入講筵,明性相之學。後叩靈鹫和尚於崇福,參念佛者是誰,有省。曰:“吾夢覺矣。”因是機鋒迅利,作辯縱橫。和尚欲付以衣拂,師弗受。遂掩關於真寂寺,三年盡覽藏經,晚持佛號。後詣阿育王山瞻禮捨利,嘗以佛涅槃日,大合缁白,廣修供養。燃指佛前,發四十八大願,卒感捨利放光。作《勸發菩提心文》,以激勵四眾,誦者多為淚下。又作《警世偈》“勸君早回頭,直走西方路。萬緣都放下,勤修淨業課。”師又嘗應永福、普慶、海業、仙林諸席。三根普攝,法化洋溢。缁白傾心,翕(音xì)然歸仰。雍正七年(1729)結蓮社,為文誓眾,以畢命為期。判日課為二十分,十分持名,九分作觀,一分禮忏。晚年居梵天寺。師《示禅者念佛偈》雲:“一句彌陀,頭則公案。無別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觸之則燒。如太阿劍,撄之則爛。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集葛籐,一刀齊斷。任他佛不喜聞,我自心心憶念。請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亂。”十一年臘月八日,告弟子曰:“明年四月,吾其去矣。”遂掩關一室,日課佛名十萬聲。明年四月十二日,告眾曰:“月朔以來,再見西方三聖,其將往生平?”即書偈雲:“身在華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明日,斷食飲,斂目危坐。五更,具浴更衣。十四日將午,面西寂然。送者麇(音jūn)至,忽張目曰:“我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可矣!”合掌連稱佛名,遂逝。
律淨大師 (1738-1806)清代僧人。字明徹,俗姓錢,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年40,出家杭州慈聖庵。嗣往東園德寧庵,以誦《法華經》為日課,20年不間斷。一日,法侶戒乘師語師曰:“汝道心如此堅固,若加以念佛回向,則更佳矣!昔智者大師得法華三昧,尚求往生淨土,汝何不然?”因出《十疑論》示之。師瞿然有省,自是誦《法華》畢,即念佛回向。又年余,嘉慶十一年七月,告其徒增秀曰:“吾中秋前,當往西方。”八月二日,復謂:“初七日卯時行矣。”問:“何以知之”師笑曰:“水到渠成”。及期往視,已新衣趺坐。時鄰僧多來念佛相助。師即移坐龛中,說偈雲:“吾年六十九,真實不虛口,放下者雙手,直往西方走。”合掌而寂。
徹悟大師 (1741-1810)清代僧人。名際醒,號讷堂,又號夢東,以字行。俗姓馬,京東豐潤縣人,幼通經史。22歲時因病而悟人生之無常,遂禮河北三聖庵之榮池法師出家,翌年於岫雲寺受具足戒。其後即遍歷講席,博貫性相兩宗,而於法華三觀十乘之旨,尤有心得。參廣通寺粹如純禅師,明向上事,師資道合,乃印心焉。後純公遷萬壽寺,師繼席廣通,策勵後學,宗風大振。每謂永明壽禅師乃禅門宗匠,尚歸心淨土,況今末代,尤宜遵承。於是專修淨業,主張蓮宗。日限尺香晤客,過時則禮念而已。嗣遷覺生寺住持。尋退居紅螺山資福寺,衲子依戀,追隨日眾,遂成叢林。師為法為人,心終無厭,但一以淨土為歸。每當開演如來救苦與樂之恩,或至淚如聲落,聽者亦未嘗不涕泗沾衣也。其《語錄》2卷,尤為切至。略言:“吾人生死關頭,唯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力無自性,全依於心,故心重能使業強。今以重心而修淨業,則淨業強。他日報盡命終,定生西方,不生余處矣!如大樹大牆,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余處也。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願深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假正修淨業時,達摩祖師忽現在前,令我捨淨趨禅,可以立地成佛,我不敢從命。即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更有異方便,勝於淨土,令我捨此從彼,我亦不敢依教。此之謂深信。假如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又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如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此之謂切願。信深願切,是謂重心,以是修淨,淨業必強,業強則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臨終時,雖欲輪回境界再現在前,不可得矣。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矣。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於素,到時自不入於歧路。”又說:“有禅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極樂亦夢也。同是一夢,修之何益?答曰:不然!七地以前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等覺猶眠。唯佛一人,始稱大覺。當夢眼未開之時,苦樂宛然。與其夢受娑婆之苦,何若夢受極樂之樂。況娑婆之夢,從夢入夢,展轉沉迷者也。極樂之夢,從夢入覺,漸至大覺者也。夢雖同,而所夢者實不同也,可概論乎?”嘉慶十五年(1810)二月,預知時至,辭諸外護。囑曰:“幻緣不久,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臨寂半月前示疾,命眾助念佛號,見空中幢幡無數自西而來。告眾曰:“淨土相現,吾將西歸。”至十二月十七日申時,復告眾曰:“昨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蒙佛親來接引,吾去矣。”眾稱佛號愈厲,師面西端坐,合掌凝眸曰:“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言畢,結印而逝。眾聞異香浮空,露龛七日,貌如生,發白變黑。火化後獲捨利百余顆。世壽70歲,僧臘49夏。民國年間,印光大師推徹悟大師為淨土宗十二祖,並為世所公認。
覺源大師(1751-1819)清代僧人。字性海,俗姓張,安徽定遠人。幼穎異,9歲即《五經》俱成誦。弱冠,入邑庠。文名日甚,顧無心仕進,每作出世想。閱《華嚴》、《法華》多有契悟。無何,父母相繼沒。遂決志出家,依金陵耆闍律師祝發,禮封崇皓清律師受具足戒,時年已40歲矣。自出家遲暮,行苦行,堅持戒律,不妄語、不非時食,手不觸金銀寶物,身不著獸毛蠶吐。嘗於投子閱藏畢,行二時頭陀。遍參知識,聞焦山借庵禅師為洞下名德,特往參叩,機緣契合,遂承印記,復住山中閱藏,愈深入教海。於華藏奧旨,獨有心得。口誦手披,不下數百過,乃至背誦不遺一字。常為缁白開演大義,抉幽剔微,聽者豁然。因自別其號曰:一真法界。已而棲心安養,日課西方佛名十萬聲,脅不著席者數十年。晚年,石谷成公,迎居高曼寺。素患足疾,雖至增劇,而六時禮拜無少間。復加禮《淨土忏》及彌陀四十八願。禮已,即誦佛名不歇口。見人不談他語,唯以西方淨業,諄諄勸勉而已。計居十余載,缁素多欽其品。嘉慶二十四年六月,忽欲歸焦山,成公堅留,不可。歸甫逾月,示微疾。八月二十六日晨起,索浴竟,端坐念佛,如入禅定。荼毗時,瑞雲盤空,有光五色,從火際透起。獲捨利三大粒,瑩淨如玉,即藏本山。世壽69歲。著有《淨土詩百首》行世。
悟開大師 (?-1830)清代僧人。字豁然,號水雲道人,俗姓張,蘇州木渎人。幼通經史之學,淡於功名。家貧,棄儒經商。一日見僧背負警策生死文句,市中行魚勸人念佛,即猛省,遂三皈五戒。旋辭親,禮祥峰文公剃度,即秉具於高曼如鑒和尚座下。留住過夏、結冬,窮參力究,苦不得入。一日偶觸“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語,本參此句,廓然頓現。復閱古德淆訛公案,皆據實供通。旋開法於荊南顯親寺,未幾引退。歷居雲間、練川、支硎(音xíng)等處,皆水邊林下,有所修建,檀施不足,即自罄其缽襄。不住,則包裹以行,無貪戀之心。後歸住靈巖之寶藏庵,所至白衣向化尤夥,一以淨土指歸。著有《念佛百問》開示後學。自題偈曰:“我以大悲心,闡揚念佛法。仰祈三寶尊,慈悲加護我。假此螢火光,化作智慧燈。照耀於世間,引之深入佛。念佛願往生,還來度含識。西方不退轉,直至成菩提。”道光十年夏疾作,寄書遠道諸友,諄諄以生死事大為勖(音xǜ),且有秋盡當歸之語。常住事宜,依次了畢。九月二十日凌晨,向西趺坐,合掌誦《楞嚴咒》竟,接佛號、觀音號。良久聲微,奄然而化,時在立冬前二日。次日入龛,頂相猶溫。送者數百人,鹹贊歎焉。留世著作另有《淨業知津》、《淨業初學須知》、《念佛警策》、《十六觀古道情》等各1卷。
妙湛大師 (1824-l883)清代僧人。俗姓侯,金陵(今江蘇南京)人。禀性忠厚,童稚時,不與人爭,不喜多言。及長,好行善,人以居士稱。既而於琅琊山,依智徹師出家。禀戒後,修持精進,佛法大旨,頗知端倪。或勸其主剎領眾,師曰:“藏身壞道,隱化無方,一主大剎,難緣不了。”後避兵維揚(今揚州),遇許樾身在宰官,請住揚之藏經院。領眾百余人,專以念佛、放生、刻經典,勸人求生淨土。不數年,將院務付徒輩。師退居後,修持益力。凡諸山有請托,皆力助結隨喜緣,叢林中皆以上座禮之,道俗皈依甚眾。同治間回故裡諸相識深感德化,莫不投誠。揚之妙空、清梵、善誠等倡刻藏經,師為南北奔馳,募緣不下千金。長跪佛前,燃臂香回向,願與眾生結智慧因,同生淨土。眾弟子亦敬其溫厚和平,至誠慈愛,踴躍樂從。生平見人行一善事,發一善心,則合掌稱歎。見惡人,則默然念佛,久則感化。每謂人曰:“為僧外不溫柔,則不能處世化人;內不嚴明,則又被塵勞所轉。”光緒九年(1883)九月初七日示微疾,諸弟子不約而至者百有余人相助念佛。師臨終示眾曰:“念佛非容易,平時自著力!”言畢,泰然而逝。自疾至去,面不改容,世壽60歲。遺命焚身,骨灰和面作丸拋東,酬其前債。
授心大師 (?-1885)清代僧人。字專西,俗姓毛,浙東人。生而茹素,不食葷乳。長則厭塵勞,立志出家。年l8投城四小靈山戒庵法師披剃。未受具,庵師疾笃。師心思佛教鴻闡,端賴斯人,我生如朝露,命何足惜?是夜檀湯澡沐,於三寶前梵香哀禱,回至寢室,剖腹割肝,將調藥而救。師一割痛眩僕地,移時方蘇,匐匍至床,東方已白。庵師知之,乃召前撫慰曰:“子雖勇於孝慈,終非出家者正行。況余自知時至,觀念無生。生本無生,何有諸滅?斯皆子妄想所為,念子之誠,留數月耳。”及師受具歸,甫一月,庵師遂告寂矣。師天性誠孝,悲恸逾恆,經理喪事,井井有條。未幾,即將院事交其法弟蓮塘,己即出外參學,行頭陀行,冬夏一衲,赤足露頂,堅持戒行,專心淨土,世稱赤腳大師。光緒辛巳秋,歸小靈山,時值亢陽,四鄉求雨。縣令孫公,憂心如焚,朝夕祝禱,迄未有效。師以慈悲內熏,直谒孫公,慰令毋憂,以祈雨自任。翌日壬子,攜缽至寒坑,取得一物,狀如守宮。乙卯日,立壇持咒,禮拜六時。丙辰寅刻即雨,頃刻復霁。孫公遣紳董李肖嚴等,求師再禱。師曰:“不勞憂念,明日當大致甘霖。”師是夜苦切懇求,終宵頂禮。果於丁巳下午,大雨若注,郊原水足,士民胪歡。孫公泊諸缙紳,上山謝雨,執弟子禮,並手書“缽龍降澤”四字以紀之。師亦默默。孫公歎曰:“今知僧德淵玄,不可思議。“壬午冬,閉關一室,謝絕眾緣。二時功課外日念彌陀聖號十萬,《大悲心咒》百八遍,觀音、勢至二菩薩名各千聲,本師教主,及西方三聖,各三十拜。晝夜行道寒暑無間。關中飼養貓犬各一,日為說皈戒,貓不捕鼠,犬不食穢。三年期滿,於九月十九日出關。十一月初,示疾,諸人侍護,師不許,曰:“出家人各有功課,切勿彼此相誤,若果時至,自當喚汝。”至二十六日戌刻,喚徒孫等近榻曰:“吾今宵西方去也,速備香湯來!”沐浴已,淨發更衣,跏趺。自舉,《贊禮西方》贊,囑諸人和之。贊畢,諷偈、念佛,至百十句,聲漸低。忽舉首曰:“吾去矣,汝等珍重!”昂然稱佛一聲,泊然而逝。關中所蓄之貓犬,亦當夜化去,人皆謂其隨從往生。時光緒乙酉年也。
省元大師 (1861-1932)近代僧人。俗姓賀,山東蓬萊人。少求學時因友死,遂覺人命無常,起出世想,遍訪尋師後,至奉天遼陽(今屬遼寧)千山中會寺禮思公禅師剃度,繼於天津海光寺受戒,後又回寺禮祖谒師。即至上方山住靜。又移雲梯庵,靜住苦修,於禅宗大旨頗有領略。庚子變亂,難民群集山十,師令一心念佛,均獲安全。閱數年,至北京。1918年,與拈花寺全朗和尚晤,一見傾心,1920年即移住拈花寺,全和尚即許終身供養,遂兩次閉關,共歷9年。出關後,四眾雲集請開示,師雲:“文字般若,口頭三昧,都不中用。唯四威儀中,單提一句阿彌陀佛,時時覺照,字字分明念去,加以真信切願,決定求生西方,自得真實受用。”由是自行化他,一以淨土為歸。全和尚,亦從此益敬。及量源和尚繼席,待遇尤隆。故嘗語人曰:“我於拈花,人、地、飯三緣具足,容將由此生西矣。”時有霞光法師,後師二年來寺,志同道合,同修淨業,因約互送往生。至1932年九月二十四日,行動如常,唯飲食稍減,體力漸微,依然精進念佛。是日霞法師戲問:“往生否?”師應曰:“我往生,汝送我乎?”霞師曰:“必親送!”量和尚見其容倦,即延醫診治,無甚效。復欲再迎醫,師雲:“時節至矣,何用醫為?”至二十六日,則常問時刻。有人悟其意,雲其將於夜12時西歸。至晚,霞法師雲:“此是最要關節,請提起精神念佛!”師曰:“老僧最愛念佛!”時缁素亦多為助念。少頃,即起而趺坐。霞問:“心明白乎?”師曰:“我何不明白?”旋即抬頭西望數次,眾仍同為助念,師乃含笑而逝,時二十七日子時,世壽72歲,霞師果為親送。逝後,異香滿室,旬余不散。有不信佛法者曰:“此香水假飾而致。”則奇香愈為馥郁,非尋常香氣可比,使闡提無從謗議,知為確生西方。荼毗後三日,眾集收撿靈骨。屈映光居士亦其歸依弟子,知其修持真實,當有捨利,是日後至,問:“見捨利乎?”眾曰:“未。”屈禮畢,捨利頓現,五色璀璨,多至千數,眾皆獲得。浃旬後,屈居士等再至荼毗所,復各檢得捨利數粒。
了余大師 (1864-1924)名廣導,浙江余姚人。父業商,亡 、故後,由師繼營,不二年而折本,厭世出家。因無叔伯、兄弟,故托母於尼庵,以家業為贍養之資。清光緒十四年(l888),至普陀山錫麟堂,求其師為剃度,因師向與其家熟識,不肯為剃。師即以刀砍去中指一節,其師始允之。次年,受具足戒於普濟寺,此後聽講經三次,繼因其師逝世,為料理庵務,以未能長預講期為憾。三十二年,掩關於慈溪寶慶寺,謝絕世緣專修淨業。其間曾於關壁開一小窗,聽谛閒法師講《彌陀疏鈔》,從茲念佛愈覺親切,妄念全消。嘗撰《念佛三昧摸象記》,請印光大師筆削後,刊載《佛學叢報》,並附載於《印光法師文鈔》之後。師熱心公益,性好周急,故叢林多以其為監院。清末,普陀開辦佛教學堂,所有籌辦事宜,多賴師之力;1914年,師以自有茅蓬改建,開拓地基,修造屋宇,並自出衣單資5000元,使普陀山有了醫院。l9l5年,師被公推為普濟寺住持,於寺後鑿基築礎,創建“功績堂”為上客堂。翌年八月,孫中山游普陀,由師陪同游山,並與談論佛理。孫中山此次來山,曾於慧濟寺前睹奇觀,因作《游普陀志奇》。l919年,募修多寶塔並創建塔院正殿5楹,偏屋4間,兼修海印池欄桿等。1920年,退居錫麟堂修淨業。1923年冬,養病於上海報本堂下院,請鄭雪堂常往醫治,稍見效。次年大年初一,鄭為其復診,師曰:“無須,吾明日去矣。”果於次日西逝,塔於寺之後山宋代真歇禅師結茅故址。
印光大師 (1861-1940),名聖量,又號常慚愧僧,俗姓趙,名紹伊,陝西合陽(今合陽)人。幼時隨兄讀儒書,受韓、歐等人影響,以辟佛為事。後漸覺其非,頓改先心,出世緣熟,遂於清光緒七年(1881)於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寺出家,禮道純和尚為師。翌年,於陝西興安雙溪寺,依印海定律師座下受具足戒。受戒時,以師善書,凡戒期中所有寫法事宜,悉由師作。寫字過多,眼睛充血發紅,幸師於受戒前任湖北蓮花寺照客時,於曬經次,得讀《龍舒淨土文》殘本,即於暇時專念佛號,夜眾人入睡後,復起坐念佛,即寫字時亦心不離佛,故雖忙於書寫,亦能勉強支持,至事竟而目疾痊愈。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確系即生了生脫死之要道,其後自行化他,一以淨土為歸,即造端於此。
旋聞北京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遂於光緒十二年前往,八月入堂念佛,自號繼廬行者。次年正月,朝禮五台文殊道場,畢仍歸資福,歷任上客堂香燈寮元等職。其間除念佛而外,還深入研習大乘經典,妙契佛心,徑路修行,理事無礙。
年30,至北京龍泉寺為行堂,31歲至圓廣寺,繼續專修念佛法門。越二年,有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入京請藏,南歸前往訪於師,並邀師同護藏南下。大師即於光緒十九年至法雨寺,安單寺之藏經樓。旋閉關兩期六載。出關後曾與谛閒法師先後居蓮蓬。光緒三十年,師年44,為溫州頭陀寺請藏,事畢,仍住法雨藏經樓。
民國紀元(1912),高鶴年居士至普陀,取大師文稿數篇至上海,刊登於狄楚青所辦之《佛學叢報》上,署名常慚。1917年,又有徐蔚如居士得其與友人的大師信稿三篇印行,題曰《印光法師信稿》。1918年春,徐又得大師文章二十余篇,印於北京,題名《印光法師文鈔》。是年,大師為揚州刻經處刻印《安士全書》,由高鶴年居士陪同,途徑上海與狄楚青居士會晤,廣談淨土法門,此為師弘揚淨土之始。次年再印《文鈔》續編,其後二年,更有增益。1922-1926年間,又迭次增廣,題書名為《增廣印光法師文鈔》,由中華書局印行。
1919年,大師為印經事,再次同高鶴年居士一起至滬,為簡玉階兄弟並諸居士詳說淨土法門,簡氏兄弟由是信仰淨土,其後捐南園住宅創辦佛教淨業社。1922年,再因印經事到上海,真達和尚請其暫住太平寺,施省之、王一亭、黃涵之、關絅之等居士,經常前往問法,大師諄諄以淨土為勸,各地聞名來函要求皈依或於信中問法的也很多,太平寺亦漸以淨土道場出名。世界佛教居士林之成立,請大師為導師,據師之宗旨組織蓮社,倡導念佛法門;上海佛教淨業社之成立,師亦常加指導。居士林及淨業社隨後分別發行《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和《淨業月刊》,經常發表大師弘揚淨土的書信和文章,不久淨土宗風行於上海。
1923年,在大師倡導下,南京成立放生念佛道場,創立佛教慈幼院,推廣佛教慈善事業,弘揚淨業思想,接著念佛放生等活動遍大江南北。
1924年夏,弘一大師從溫州廣福寺出關,至普陀山參禮印光大師,侍關七日,受益良多。兩大師普陀之會,為後來的共弘淨土法門、互為護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930年2月,應真達法師請,師移居蘇州報國寺閉關,於關中佛課余暇,以文字弘法。同時將前所印佛教經書數萬冊,交明道師在上海成立“弘化社”流通,1931年春,弘化社在上海正式成立。為便於工作,後經大師建議,遷至蘇州報國寺。
]936年,東北日軍挑起事端,滬上佛教同人,在上海覺園佛教淨業社啟建“護國息災”法會,大師應邀,破關前往說法,一時轟動全上海,皈依者千余人。大師時聞綏遠災情嚴重,即以所得香敬2900余元盡數捐去,再自撥原存印書款1000元為倡,籌資再助。及回蘇,眾在車站迎接,請師上靈巖山一睹近年復興景象,師猶急往報國,取折匯訖,而後伴眾登山,師辦事之認真於此可見。蘇州木讀靈巖山為真達法師請示於大師,所立的十方專修淨業道場。寺之一切規約、章程,悉秉大師之志而定,三四年來以舊堂狹隘,不能容眾,時正設法改建堂寮從事葺新,內外設施,請益多仰承指導,靈巖訖此日就振興,故請大師往山指導。靈巖山寺為今我國淨土宗之又一大道場,亦靠大師之力。
1937年冬,蘇州淪陷,大師不得已順妙真法師等請,移錫靈巖,安居才滿三載,不料智積菩薩顯聖之剎,競成大師示寂歸真之地。大師之示寂預知時至,早於1940年春於《復章緣淨居士書》中雲:“今已八十,朝不保夕。”又雲:“光將死之人,豈可留此規矩。”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次日集眾雲:“靈巖住持未可久懸,即以妙真師任之。”眾表贊同,即擇於十一月初九日為升座之期。師雲:“太遲。”改選初四,亦雲:“遲了。”後擇初一,始點頭說:“可!”大師即對眾開示靈巖山寺沿革,達二小時之久,猶共商各事,恬適如常,無諸病態。初三日便後洗手念佛禮佛,晚仍進稀粥碗許,語真達和尚雲:“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 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言畢,即大聲念佛,2時15分索水洗手畢,起立雲:“阿彌陀佛接引,吾去也。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後,即面西端坐椅上一心念佛。3時許妙真法師至,大師囑其“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後不復語,惟唇動念佛。5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含笑安詳西逝。
大師生於清鹹豐十一年辛酉(1861)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寂於1940庚辰十一月初四日卯時,世壽80歲,僧臘60夏。翌年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適大師西逝百日之期舉火茶毗,得五色捨利百余顆,大小捨利花及血捨利千余粒,齒全存,頂骨裂五瓣如蓮花。奉靈骨塔於靈巖山石鼓東南印光大師塔院內。綜觀大師一生由儒入釋,提倡因果報應而挽頹風正人心,因人根器陋劣,非實行信願念佛,決不能了生死輪回。故凡請益者,不拘貴賤賢愚,男女老幼,皆以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及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實事實理諄諄啟迪,令生憬悟,以立為人處世之根基,進一步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為要道,使切實奉行以作超凡入聖之捷徑。大師雖通宗通教而從不談玄說妙,務使聞者能知而奉行即得實益。生平不作寺院住持,不收出家剃度之徒,而皈依大師弟子甚眾,一生所收皈依弟子不下10萬人。依教奉行得遂生西者,亦難勝舉,且化及囹圄及異類。大師常持大悲水、米救諸病危。大師厚以待人,儉以自奉,凡善信供養香敬,悉代廣種福田,捐助急赈,救濟饑貧,贊助各慈幼院。大師所創辦之弘化社,印贈經書500萬部,佛像百余萬幀。維護法門,中興淨土宗功難思議,故寂後被尊為我國淨土宗第十三祖。著作均收入《印光法師文鈔》正編、續編、三編之中。
真達大師 (1870-1947)近代高僧。俗姓胡。名惟通,號體范,一號逸人。安徽歙縣人。年13歲喪母,17歲喪父,身世孤零,即離鄉背井至蘇州習南貨商。一日隨店主婦朝禮南海,見普陀山寺院清淨,佛像莊嚴,遂萌離俗出世之想。19歲,辭去店中職務,至普陀山三聖堂禮峭巖和尚剃度出家。逾年,受具足戒於寧波鳳凰山白雲寺聞果上人座下。此後銳意精進,聲譽日隆。旋由圓光、慧靜二法師及高鶴年居士介紹,得與印光大師交往,甚為投契。後於彌陀閣閉關3次,均為印光大師為其封關。師於關中每日誦經坐禅,不稍懈怠,前後9年,功夫大進。1914年至上海,接收閘北陳家浜供養庵,師接主該庵後,即行改建,取名太平寺,作為普陀山三聖堂之下院。時仍與印光大師相互談道,互有策進。1921年印光大師至滬,由高鶴年居士引至太平寺,現即將寺常供大師居住,其後大師至江蘇、上海各地印經、校對即多居該寺。蘇州靈巖山寺因當時住持管理不善,頗呈衰頹之象,吳縣及蘇垣士紳同請真達和尚前往接管,師即委明煦和尚代理,並請戒塵、慈舟二位法師先後住持該山,又先後命其弟子明本、妙真二師為監院。寺中一切開支,大半均為真達和尚資助。印光大師刻印經書不敷時,亦由師資助。師駐錫滬上之時,精進修持,個人生活淡泊,同時施食給藥,濟孤恤貧,普利群生,為世所崇。1928年兼任蘇州報國寺住持。1930年,迎請印光大師詣該寺閉關。1942年,真達和尚赴靈巖山寺掩關靜修,遠近風聞,爭來瞻拜。1945年,至滬,仍居太平寺。晚歲漸現衰病,1947年至普陀山休養,未幾又返滬,是年10月於滬生西。世壽78歲,法臘60夏,後建塔於靈巖山寺。師生平言語和藹,尊賢重道,外示僧伽之相,內蘊菩薩之心。與王一亭、關絅之等居士交誼甚深。曾親自重輯《西方公據》正副兩冊,主編《劬勞集》4冊,著《阿彌陀佛百頌》行世。
性悟大師 (?-1950)現代僧人,名從善,俗姓王,山東即墨人。幼失怙持,抗戰時隨鄉親等流亡山西五台縣,蒙廣濟茅蓬某長老慈愍,為之剃度出家。受具後,因仰印光大師之高風,辭師南下抵蘇州靈巖山寺,進念佛堂。一年後,請住鐘樓,敲幽冥鐘,於拜《法華經》時感靈山一會俨然未散,因此道心益堅,智慧大開,繼由蘇而杭,參禮靈隱、雲棲、淨慈諸剎。復至天台山轉寧波而至普陀,住蓮池庵念佛堂,勇猛精進、晝夜惺惺。1949年夏被征隨十方僧青年40余人押赴定海,易以軍服乘船至台灣。時師雖易僧服為軍裝,仍於受訓時默念佛號,夜則於床靜坐念佛,從不倒單。嗣以體弱,撥充某連伙夫,適與炊事班長有同鄉之誼,且知其為出家僧人,特准素食。1950年秋,移駐玉裡,一日晚餐後,忽向班長請假說明日要去訪友。次日早餐畢,班長見師仍端坐於床上蚊帳之內,遂問曰:“汝既請假欲去訪友,何不起來早餐?”問而無答,即向前試探,師已坐化多時矣。《淨土聖賢錄》四編,於傳末評曰:雖被征服兵役,仍茹素念佛,夜不倒單,故能自知時至而先請假,身無病苦而即坐化。
德森大師 (1883-1963)現代僧人。名隆坤,俗姓楊,江西興國人。生於清光緒九年。師幼業儒,遍讀
諸子百家,學有所成,然覺此非根本,乃生學佛之念,遂於1910年至福建長汀報恩寺出家,禮念彩和尚剃度。1913年受具於江西寧都大乘寺。戒期中逢同戒了然師,始結以後同於印光大師座下共弘淨土之緣。師為人誠樸,1918年親見其師今彩法師念佛坐化,大為感動,後即專誠念佛。1921年,與了然法師至普陀,於法雨寺遇印光大師,甚契;1925年再詣普陀,即成永久依止。後住上海法寶館,1937年,卓錫蘇州靈巖山,前後襄助校刊《淨土全書》、《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印光法師文鈔》及四大名山《志》等書。
1938年,專駐上海太平寺,輯印《印光法師文鈔續編》。1940年印光大師往生後,承各方護法之意,助靈巖山寺方丈妙真和尚創辦“印光大師永久紀念會”,會址設上海常德路覺園之內,刊行《弘化月刊》,流通淨土經籍,影響遍及海外。1946年,應妙真和尚請,回靈巖山寺,旋閉關於東關房,專於淨土,精進不己。師於關中除念佛與閱淨土經論外,每日禮《大忏悔》百八拜。逢弟子叩關,即教以身口意三業專精於佛。畢生弘揚淨土,不遺余力。嘗謂:“佛法鎖鑰,唯在斷惡修善度眾生,此三事外更無別法,三者各臻其極,即自圓成佛道。”師皈依弟子甚眾,遠及南洋各地。師示寂前數月,以畢生所余之款印施《無量壽經》4000冊,1962年十一月,師臨終前一周,致書弟子雲自己不久人世,並安排身後各事。時略感微疾,十一月二十三日凌晨3時忽起坐,兩且上視,著有所觀,雙手展開似禮佛狀,連稱了聲“決定往生西方”,並囑助念。至午,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歸。時在1963年1月6日。世壽80歲,僧臘50夏。了然法師代為封龛,法語為“西方安養有彌陀,接引眾生出愛河;國土莊嚴有七寶,身心快樂免奔波。”次於二月五日荼毗,撿得捨利子、捨利花甚多,塔於靈巖山。編有《淨土聖賢錄》三編等著作。
宗律大師(?-1928)近代僧人。俗姓楊,四川人。生而穎異,夙具慧根。幼年出家貴州某寺。1924年,依度厄法師聽《楞嚴經》、《起信論》等。未幾,隨度師至金陵普照庵,入資生蓮社專修淨行,以西方為歸。六時禮念,懇苦翹勤。1927年,返貴州,睹法門腐敗,遂為之振作。1928年夏,於山東某寺講《地藏經》,圓滿,偶感微疾,而念佛較常愈懇切。來問疾者;必勸以切實念佛。八月十二日,見阿彌陀佛放大光明,被其體,拈金蓮華與之,招手令去。十五早,沐浴更衣,面西拈香禮拜,既而曰:“俟塵空兄明日來再去。”十六日,塵師果來,師正在搭衣高聲念佛,喜曰:“弟往生時至,待兄久矣!”言訖,仍高聲念佛。至晚九點鐘跏趺端坐,手結彌陀印而逝。異香經日不散,獲捨利子數顆,光明瑩徹。
離欲大師(1886-1992)現代僧人。俗姓侯,光緒十一年(1886)生於四川合州泥溪。家貧,少年時性剛直沉毅。一日於其姑母家偶聞誦《金剛經》有省,往參安居劉祖,見而識之。師勤叩苦參,頗悟奧旨。遂於1914年至射洪東山,參禮思摩、本空二師,皆以龍象器之,師即落發。思摩上人,乾隆間翰林,俗名李君蓮,與寶光寺無窮老和尚同戒,與本空上人均得法於射洪明心老和尚。心、摩二師,先後皆年屆雙百,行事神異,鄉人崇之若神。師入室之際,每大加鉗錘,終密授心印。師既得法,不慕尊榮,退藏於密,行頭陀行十余載。1930年至樂至報國寺,溥演宗乘。1935年行化成都,眾歸仰之,為捐銀十余萬,師即以建射洪古佛寺為十方叢林。1941年,師再至成都,於城北任家灣建“離欲念佛堂”。後日軍西逼,成都頻遭空襲,眾人以師神異,多依其處避之。後師還古佛寺,再退居報國寺。40年非為法故不出山門,身居方丈,行不言之教。又以醫度人,頗見神效,故受化者日眾。師雖是禅門宗匠,臨濟宗二十一世傳人,而其對廣大弟子則普遍教以念佛,修學淨土法門。1992年4月17日,師預知時至,安詳坐化。其弟子昌臻法師遵循師之遺願,專弘、專修淨土宗,引導僧人、居士清心念佛,求生淨土。律航大師(1887-1960)現代僧人。名宗淨,別號西衲,俗姓黃,名胪初,安徽亳縣人。畢業於陸軍大學,歷任軍職。1937年,忽患眼疾不能視物,思宇宙人生不得其要。遂經朱慶瀾將軍介紹皈依三寶,即專修淨土,公余念佛,日課萬聲。1941年,受在家菩薩戒,發願茹素。1946年調駐北平(今北京)後,得緣親近夏蓮居開士,復遍參僧俗善知識,了生死之心日切,決意擺脫一切,出家為僧。1948年赴台,次年浴佛節禮慈航大師剃度。遂於1950年冬及1952年夏,在汐止靜修院及大湖法雲寺,閉百日念佛關二次。受具足戒於大仙寺,即遵佛制半月誦戒,並誦淨土三經,每至力竭聲嘶,反覺法喜充滿。平日不拘行住坐臥,佛號不離口,念珠不離手。即外出旅行,於車聲隆隆中,亦大聲念佛,雖眾目所視而念佛自若。常用並耳念佛法,須將四字洪名,字字念清聽明,先將右耳聽力作意並在左耳,聽100聲;再將左耳聽力並在右耳,亦聽100聲;然後兩耳平均100聲。或攝心記數,初三聲注左耳,次三聲注右耳,再四聲兩耳合聞,共為十聲。如是循環練習,甫一月大見功效。偶起妄念,隨時覺知,日久成習,不必作意並耳而亦自並矣。以此度人,得其傳者鹹稱絕妙。早晚課誦,寒暑不易,客中旅途,從不間斷。每念至“是日已過,命亦隨減”,辄聲淚俱下,精誠萬分。著有《念佛入門白話解》及《百日念佛自知錄》,普勸發願念佛,求生西方。1960年春,將慈善寺交其徒廣化師接替,退居靜修,預備往生資糧。五月二十八日晨,趺坐大殿旁之寮房,隨眾誦朝課,至念完十小咒,寂然入定。見大法會異常莊嚴,人數之多世所未睹,又見已故蓮友多人,知往生期近,即謝絕外緣一心念佛,每日增至5萬聲。六月初五日起,令大眾每晚輪流助念,初七日立遺囑、付後事。十一日上午披袈裟,穿新鞋襪,預備往生。徒眾聞息紛至,師大喜。未時,持衣物浴畢,至客堂,眾請坐門邊,南向較涼。師雲:“面對西方,不忘生西。”遂至東壁向西坐,對眾開示:“汝等幸得信佛,又得出家,更幸中之最幸者。今告汝等,修行法門甚多,而以念佛最為方便,最圓頓殊勝。汝等看我念佛20余年,現臨命終,一心不亂,求生西方,此是最好的證明。”師復起立舉兩袖雲:“看!我不是很好嗎?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此時似有人聯想到“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師聞連道:“對,對,對!就照這樣修,我走了。”眾起送回寮。忽有送建地藏殿之木料者來,師即起往觀,命廣化師隨侍,且行且雲:“此生何幸,老能出家,又得汝等道友助念往生。若不出家,此時為妻室兒女啼哭糾纏,安能一心念佛,不得一心,焉能往生。”環視一周,約坐3分鐘,即自回寮。隨呼廣化師至,見師異狀問師:“時至耶?”師颔首,即鳴鐘集眾助念,師亦隨眾念佛。初緊而急,漸小而止,安詳西逝,正酉時。年74,僧臘12夏。停靈3日而容光煥發如生。荼毗,獲五色捨利數百,頂骨現蓮華色,半露捨利,若绛璧之嵌珍珠。
了然大師(1889-1977)現代僧人。俗姓溫,名謙和,江西寧都人。1912出家於江西廣昌龍鳳巖青雨寺。翌年,與德森法師同壇禀具於寧都大乘寺。戒期滿即獨居江西七星巖靜修,參而有悟,著《佛祖心燈貫注》。後博研眾經論,間或參方雲游,深知淨土法門有殊勝方便,即於1921年同德森法師朝禮普陀山,於法雨寺拜谒印光大師,聆聽念佛法要,遂信心大增,發深信願,修持淨土法門,以弘揚淨宗、臨終必生西方淨土為期。以精勤修持心得,融會禅禅淨不二之理,寫成《禅淨雙勖》一書。1930年,隨印光大師至蘇州報國寺,協助老人創建弘化社及流通佛經。1937年隨大師至靈巖山寺專修淨業,掩關於山之西關房,題其額為“不退”,足不出戶者近30年。除專修念佛外,撰寫弘揚淨土法門論著,事理圓融,諸宗無礙,被譽為淨宗近世著作之精華。師之著作有《淨修導言》、《入香光室》、《般若淨土中道實相菩提論》、《普請同倫念佛文》等。1977年7月,自覺往生時至,遂囑陳仁訓居士尋找清淨衣服備換,並有數人為其助念,9日晨6時安詳而逝。寂後異香陣陣,遺體笑容可掬。其時氣溫達37℃,經50小時後浴身,仍肉色不變,全身柔軟。荼毗後有黃色捨利及捨利花極多。終年89歲,僧臘65夏。部分靈骨於是1980年4月18日在明學法師主持下入塔,經明暢法師說法後,葬於靈巖山。
定西大師(1895-1962)現代僧人。名澄志,法號如光,俗姓於,遼寧海城人。29歲,投禮寶一禅師披剃,其妻女亦同時出家。1924年,齊至普陀山法雨寺從達圓和尚受具足戒。後居於哈爾濱極樂寺,歷任要職,1929年起任住持之職,凡17年。其間整肅清規,增建殿宇,創立佛教中學,組織慈善會,設立佛經流通處等,與倓虛大師等對東北佛教的開拓,貢獻殊多。一生專倡念佛,嚴持過午不食之戒。1946年,於沈陽般若寺創念佛堂,率缁素弟子,共修淨業。1949年,倓虛法師任香港華南學佛院院長,召師任教職。第一班學僧畢業,有願隨師結茅習靜者,遂於芙蓉山創東林淨捨,嗣擴建為東林念佛堂,領眾清修。並建印光大師紀念堂、捨利塔,巍然一大道場,以持戒念佛為主。1961年四月,患風濕病,愈又復發,後轉食道癌。1962年正月請慧僧法師繼承念佛堂住持。五月初三日,為師結佛七,師逐日拈香禮佛,精神清爽。初七日召弟子囑助念饬終等後事,迨佛七圓滿,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初十起,眾輪班助念。十三日晨與眾執手話別,容色殊暢。正午,囑起端坐,在念佛聲中安詳而逝。次日沐浴,四肢柔軟,眾為念佛四十九日,塔於芙蓉山麓。
妙真大師(1895-1967)現代僧人。俗姓萬,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生於湖北棗陽縣。師諱達悟,字妙真。15歲入熊益之中藥店當學徒,不久即精於業。18歲覺人生之無常,遂離家至本省隨縣嵩山寺披剃,同年禀具於普陀山法雨寺。戒期畢,聞谛閒老法師於寧波觀宗寺授天台教觀,即往受學。與寶靜、倓虛兩師同寮居住,三人相互切磋,認真學教,終均成一代大師。其後,又從持松阿闍梨學密,集顯密於一身,為後來大弘法化打下堅實的基礎。1923年冬,慈舟法師於常熟興福寺籌辦法界學院,邀師任監學之職,次年開學。1928年,奉真達老和尚之命,卓錫靈巖山寺任監院之職。既奉請住山,則依印公老法師和真達老和尚之旨,誓將該寺辦成真正的十方專修淨土與兼律儀之清淨道場。師任監院十余年來智慧果敢,善調大眾,故使寺院面貌一新。印光大師對其甚為器重,即於1940年冬付靈巖住持之職於師。為紀念印光大師,弘揚淨土宗風,1941年“印光大師永久紀念會”成立後,被推為副會長,並決定發行《弘化月刊》。1947年9月建印光大師塔院於靈巖山,並於院內設印光大師事跡陳列室,以作永恆的追思。1948年,將其原辦於寺內之西有研究社,擴充成為靈巖山寺淨宗佛學院。其他如農禅並舉,開辦後山農場;興辦慈善事業,創辦義務小學;修復古跡,保護文物;編印佛典,弘揚正法等成績卓著,因而在建國後被推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江蘇省佛協籌備會副主任等多項職務。1967年1月14日於“文化大革命”中因受迫害而捨報。1985年建靈塔於印公塔院內。
道源大師(1900-1988)現代僧人。法名能信,又名歡慶,號中輪,俗姓王,河南商水人。師生即資禀穎慧,幼即入塾讀書,9歲生母見背,20歲時相依為命的胞姐及嬸母亦先後亡故,因感人生無常,宿慧萌發,遂投本鎮之普靜堂,禮隆品上人剃度出家。1923年,赴湖北漢陽歸元寺,依覺清律師受具足戒,後留寺學一年。1927年,至常熟興福寺就學於慈舟大師。1929年,入武昌佛學院親近太虛大師。1930年起至洪山寶通寺閉關3年。後隨慈舟法師赴蘇州靈巖山,創建淨土宗道場。歷參太虛、印光、圓瑛等大德,曾在大陸及台灣各地佛學院宣講佛學,且擔任過10余次傳戒阿闍黎,以弘法講經馳名,力弘淨土。1949年住台北十普寺,因於基隆寶明寺講經之緣,得修果、仁光兩法師之助,乃在1951年於基隆創建海會寺,定為淨土宗專修道場,次年遷入,專弘淨土。1975年,師創辦能仁佛學院,並親自授課。1988年,師示疾,並預知時至而囑付後事,於四月十六日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捨報。世壽89歲,僧臘70,戒臘66夏。荼毗後獲捨利千余顆。師之留世著作有廣化法師記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佛堂講話》5輯,收入所講《彌陀經》、《圓通章》、《行願品》及佛七開示等,惜所講大量經論當時未曾記錄。
通願大師(1913-1991)現代比丘尼。俗姓翟,名堯臣,生於黑龍江雙城縣官宦家。其父翟文選,清末舉人,官鹽運使,後為奉天(今遼寧)省長。其母李淑華,從事教育,晚年出家。師193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理學院經濟系。1940年在北京依慈 舟法師披剃,同年受具足戒於廣濟寺。後依止通教寺開慧尼師, 至1956年隨侍開慧尼師和其母移居五台山。“文革期間移居南山寺。師未出家即於北京淨蓮寺聽慈舟法師講《華嚴經》2年, 出家後禀受三藏,苦修精研,深入《華嚴》,廣演妙法於五台山30余年,與其常隨弟子以持誦《華嚴》為常課。以戒為師,嚴淨毗尼,是師弘揚戒律的根本精神,故其一生以慈悲為懷,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心行清苦,語默動靜,皆演妙法;修持嚴謹,一舉一動,不失律儀,一言一行,為人師表。師為正法久住,如法如律重振僧綱,晚年不惜身染重疾,南北拔涉,以滿慈舟法師所提倡之二部僧戒要發揚光大之願。1981年底至1982年初南下四川成都,同隆蓮法師等與比丘傳授自“文革”以來中國大陸的首次二部僧戒;其後又於1984年十月北上大同華嚴寺,同德寶、能濟等尼師與比丘又一次圓滿傳授二部僧戒。為維護僧伽傳統,從1982年開始,每逢結夏安居,講《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對尼眾學僧作短期戒學培訓與研習,浙、閩、廣、川、遼等省學僧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比丘尼都來依止。師之一生,上效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下化眾生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師所開示,皆以持戒念佛、求生極樂為極唱,常說“一心念佛,此為出苦正因。若能生西,一切事辦。否則,無始業因,果熟難逃,生死輪回,可懼可懼。我現一心專念,雖事多打閒岔,但內心只此一念”又說“好好念佛吧,我也如此。”1988年,移居乾縣吉祥精捨,使精捨成為略具規模之弘戒道場。1991年春節過後,師示疾,自知世緣將盡, 遂囑常隨弟子,一切備辦,萬緣放下。3月6日古歷正月二十日,於太原崇善寺自行沐浴更衣,頭西腳東閉目正臥,環視常隨眾弟子,示意告別。諸弟子即圍繞其側為之助念,至午夜於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而寂。3月14日裝龛送往五台山廣濟茅篷化身窯荼毗,共揀獲捨利7000余顆,為古今中外所稀。
煮雲大師(1919-1986)現代僧人,1919年二月二十三日生於江蘇如皋。生性秉善,穎悟過人。20歲於如皋西場惠民寺依師公參明老和尚披剃出家,法名實泉,字煮雲,號醒世。23歲受具足戒於南京棲霞寺,旋就讀於南京棲霞律學院,繼求學於鎮江焦山佛學院、上海楞嚴專宗學院等佛教學府,次第完成博大深淵之佛學研究學業。因而奠定了後來講經弘法及從事著作的基礎,更於弘法利生及教務宣勞之(左纟右厘),潛心閱藏,掩關自修。學思並行,佛學大進,由其德學兼優,廣為信眾所崇敬。大師於1953年接任台灣鳳山佛教蓮社之後,大弘淨土法門。自1971年起常奔波於台灣各地主持精進佛七,提倡念佛修行,遂名聲大振,各地佛七多請師主七,至無片刻之閒。1983年於台中太平鄉購置土地,開山創建台灣最具規模之淨土宗道場,名護國清涼寺。大師於寺內每年舉辦6次精進佛七,並於1985年創辦淨土專宗佛學院,培養淨土宗弘法人才。大師對淨土宗乃至整個佛教之貢獻可謂至大且巨。1986年八月九日報終生西。大師之傳世著作有《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煮雲法師演講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病患指南》、《金山活佛》、《皇帝與和尚》、《佛門異記》(大陸版改名為《佛門故事大全》)、《東南亞佛教見聞記》、《弘法散記》、《精進佛七日記》、《大專青年精進佛七專輯》、《精進佛七感應錄》等。
果一大師(1922-1994)現代僧人。號道心,俗名劉明益,湖北松滋人。出身於農民家庭,母易氏信佛教,故幼時即常隨其母至寺禮佛。1945年,投湖北梁山觀音禅林,於聖觀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法名果一,號道心。同年秋,受具足戒於河北枝江縣聖壽寺妙禮和尚座下。次年,移錫枝江彌陀寺,以念佛為宗。1947年,就讀於寧波觀宗寺,旋往廬山觀宗寺、棲賢寺。1953年隨虛雲和尚至東林寺朝禮,受和尚“要守好這個祖庭”之囑,銘記在心。同年秋,隨和尚至江西雲居山,受請為副寺。1954年冬,心懷重振東林祖庭之大願,前往廬山,遇逆緣而未果,遂棲身於九峰馬尾水茅蓬,堅持淨修念佛,並發願“身居九峰,面向東林,久則十年,定到東林還願。”1961年,應政府宗教部門請,移單東林寺,師率眾墾荒種地,贖回寺產,修復殿宇初具規模。“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趕出山門,只好再回馬尾水茅蓬,暗中仍堅持獨身素食,念佛不辍。1978年6月,師又被請回東林寺。此後,率眾修復寺宇,重建慧遠祖師塔、大雄寶殿、蓮社,新建山門、五百羅漢堂,重鑿蓮池。與此同時,注意僧伽人才的培養。1981年冬,主持啟壇,傳授108單羅漢戒。1992年,發起成立“淨土宗文化學會”,創辦《淨土》雜志,以弘揚淨土法門。同時,師還廣泛開展海內外佛教交流,先後接待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香港、澳門、台灣佛教四眾弟子數萬人次。1987年5月,應邀赴澳門講經說法。1993年,主持創辦江西佛學院,親自任院長,親率學僧念佛修持。果一法師一生堅持淨土修持,數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對於淨宗修持,有著正知正見。認為諸多修行法門中,“行疾至之道,惟淨宗攝機獨廣。”結合自己修持實踐,果一法師強調持名念佛,“宜攝心淨意,始應高聲,心無雜念,隨之漸低,隨氣平聲,乃至若有若無,念無所念,物我雙忘。妄想來時,佛名再宣。”法師教導學人,修持念佛法門,要持之以恆,只有這樣,“功夫熟時,佛來摩尼頂,放光放華,乃至接引西方亦不為奇。”師曾任九江市、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